语文散文(汇总17篇)

| 婕音

推荐文章

菁英职教网 培训啦 留求艺

语文散文(1)

1、在“形散”的外套下把握“神”。□

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多彩,所以正确把握文章的主题是散文的考点之一。♠把握散文主题方法是:(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2)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同时,要会从“象征”中把握作者所寄托的“志”。

2、抓住线索,理清顺序。

抒情散文总是以景或借托物为材料,作者通过描写借托物或景的过程中来表现自己的情趣,这种物象和情态在文中总是具体可感的,所以抒情散文的线索可以从画面展开的层次或从作者与借托物之间的关系方面寻找。这条线索可以是景、物、人;也可以是时间推移、空间转换、移步换景,从而在此基础上理清顺序。

3、紧扣修辞,品味语言。

抒情散文侧重于描写,为了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作者往往借助多种修辞手法,所以在品味语言时,要更多的关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所达到的效果,将内容与形式二者紧密结合起来。

4、推敲揣摩,重点突破。

一般来说,抒情散文中的重点句(关键句),有的从微细之处体现出文章的主旨,寄托作者的感情;有的从哲理的高度将描写与议论结合起来,深化中心;有的从结构上起着埋下伏笔、承上启下等作用。答题时,就需要紧密联系上下文,在把握全文的基础上体会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特点,再从局部推敲揣摩,使自己对重点句的感悟与全文协调起来。

5、感悟形象,拓展思维。

抒情散文的拓展题,往往要求写出从文中的景物上所获得的人生启迪,或者沿着文章的思路延伸写一个类似的片断或结尾。解答这样的题目应该感悟出形象,运用联想、想象,拓展自己的思维,同时留意以下几点:(1)读懂形象,把握其象征意义,将其与生活联系起来,如“坚强”“高尚”等;(2)学习托物言志等手法,在描写中突出景物所蕴藏的精神内涵。


语文散文(2)

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还有的侧重是记写一定的风物、场景。作者对它们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将外物与内情融合起来,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抒情散文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如何抒发,都与文章揭示的思想意义是否深广有极大的关系。

议论散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它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文学色彩很浓。它同一般议论文一样,要求观点鲜明、概念准确、说理充分、层次明晰、以理服人。但是,它不需要逻辑推理,严密论证。常见的文学性很强的随笔、杂感等短小精悍的文章,皆属此类;作者常常借助于对古今故事、花鸟草虫等具体事物的描叙来说理,显得妙趣横生并富于感情。


语文散文(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整体把握文章片段内容,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在写作中学会运用。 2.过程与方法:①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文段并研读、品读关键词语、句子意义。

②学习使用圈点批注的方法阅读思考问题。

③品味赏析文章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体会文旨。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体味文章片段所表现的父亲深深的爱子之情,引导学生理解父母的爱并培养他们学会关爱他人的优良品德。

二、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审美情趣,通过细节描写体会浓浓的父子深情,学会珍惜至爱亲情。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复习旧课导入。(导语略)

2、全班齐读课文第六自然段:师:这段是全文的核心,作者具体描写父亲买桔子的“背影”的句子有哪几句?其中表现父亲举动艰难的词语有哪些?请快速阅读并在文中划出来。师(评价):林文青同学的回答好不好?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谁来补充?师(评价):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都很积极,大家都能抓住要领回答了问题,真聪明。写背影的句子是:“我看见……显出努力的样子”写父亲举动艰难的词语人“蹒跚”“探身下去”“攀”“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努力”

师:全班齐读买描写桔子背影细节的句子。并请同学表演一下这个过程。师(评价):不错,朗读大声,准确但感情突出不够,要细细体味作者的语言和感情来读。表演认真,对动词理解到位。

师:作者这样细致入微在刻划父亲的背影有什么作用呢?同学们思考后,前后左右讨论并派一位代表回答。师(评价):通过外貌描写体现家境惨淡,父亲衣着俭朴、寒酸与后文提及的“我”的紫毛大衣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父亲对我无私的爱。冯岚同学说得真好。还有其它意见的吗?师(评价):胡建辉同学又补充说了,写父亲的马褂也说明了父亲买桔子行动艰难的原因之一。说得真好,是一个细心的孩子。师:细节描写的地方还有吗?师(评价):有,父亲买桔子的动作描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了。前面让大家找的表现父亲举动艰难的词语就是很好的证明,对吗?叶志强说对了,这些细节描写表现父亲举动艰难,进而突出了父亲爱子的深情。

1师:父亲为我买的桔子和我们现在吃的桔子不一样吗?不是很金贵的?那他为什么要这样费劲去买呢?师(评价):同学们说的好,桔子是普通的,但为人父亲为儿子受累,以此来关爱孩子是为人父母的常有之心。这真是桔子普通,父爱无价呀!师:同学们对于这个文段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的可以提问了?师(评价):哦,你的这个问题(课后练习四·1)很有代表性也很有争议性,我们课后问题也出现了,老师打算针对这个问题开一个讨论会,并结合我们学校开展的“感恩”活动让大家写一篇《背影》读后感。这也是这节课老师要给大家布置的作业。

学完了这课,同学们都在说:这篇文章怎么读也达不到让人流泪的境界。我想这就是我们没有那样的经历又缺与人共情的能力,加上自私自利之心较重,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也还不到位的原因吧。希望通过我们对课文的学习,学会理解父母的爱并培养自己关爱他人的优良品德。

3、作业布置:完成校长布置的“国庆感恩作业”请大家回到家里,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父母、亲人表示你对他们理解,对他们给予你的无微不至的关怀的感激。给父母夹一次菜,替他们洗一次脚,为他们倒一杯水,向他们道一声辛苦……

4、板书设计:

父亲买橘子的背影

衣着:黑帽、黑褂、青袍

家境惨淡

细节描写:父亲爱子深情

动作:穿、爬、探、

艰难费劲攀、缩、倾


语文散文(4)

鉴赏散文的语言

1、理解词语的含义

问法:简析、欣赏文中某个词语的含义。

答法:①、研究词语本身(词性、释义、修辞、内部结构)

②、结合上下文再次理解词语。

③、思考是否存在动态语境,即:是否有比喻、反语、借代、感情色彩变化等;或在语境中远距离引申产生的新义。

2、理解语句的含义

问法:理解文中的某个句子。

分类:①、含蓄句——指那些在表达上比较含蓄、蕴含某些深层意义或有一定的警示作用、需要仔细品读才能弄懂的句子。

②、结构句——指在文章的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照应句等。

③、主旨句——指能体现文章的中心、帮助读者准确理解作品主题思想和脉络层次的关键句。

答法:理解字面含义+分析语境含义+挖掘隐藏含义(还原手法)

3、鉴赏语言的特色

问法:简述该文章的语言特色。

答法:遣词(叠词、熟语、成语、文言)+修辞方法+句式运用(长短句、整句、散句、反问句、祈使句、双重否定句、一般陈述句等)+语言特色


语文散文(5)

一、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字、词

考法:

考法: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例如:瞻前顾后。所谓“瞻前顾后”具体是指联系文章前后文的句子明确词义,在具体语境中揣摩词义的变化,用自己最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

答题方法:应先答出本来意思,再答出在文中的意思。

解释词语的方法有很多,找近、反义词;抓住关键词解释等。

直接理解加点字、词,表达作者什么感情?(举例:《梅花魂》中祖父“轻轻地用刀片刮去,慢慢地抹”这几个词体现了什么?/在文中有什么表达效果?/你如何理解这几个词?)

方法:解释字、词在句子中的意思,结合文章中心。

加点字、词换成另外的字、词,好不好?

加点字、词删去,好不好?

方法(3、4):表态,解释原字、词的意思,在句子中有何表达效果,换(删)有何效果,所以不能换(删)。

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用得很好,可不可以将它换成“吹”字?为什么?

答:不可以。(表明态度)“绿”在文中是作为动词,有“吹绿”“染绿”的意思,(解释字的意思),更能体现春风所带来的生机(在文中的作用和表达效果),而“吹”只是表示春风的动作,如果换了就不能体现这种生机,所以不能换。

二、理解句子的含义

考法:

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谈谈自己读句子的体会——字面+中心,所谓“字面+中心”指的是,先理解句子的字面意思,解释句中的关键词语,连词成句;联系文章前后的内容来解释句子,联系文章中心来理解句意,作者写文章的目的是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说明一个道理,希望与我们达到共鸣,我们要联系自己的生活,来谈体会。

方法:

从文中理解,把文章中的这句话用最通俗的方法再说一遍,可以给这个句子换说法,也可以给这个句子作解释。然后根据文章的中心再理解句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最后可以联系生活再说说。

举例:《窃读记》中国学老师说的话“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如何理解这句话?

成长需要物质和精神都有保证,吃饭保证了我们在身体健康方面的成长,而读书保证了我们的精神方面也会成长,二者缺一不可。

划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什么感情?(也可问你印象最深刻的句子)

方法: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小溪唱着歌,欢快地跑向了远方。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溪的水声悦耳,充满生机活力。)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强调了万事万物都有再来再生的时候,从而更强调了时光的匆匆和珍贵。)

划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方法:记叙、抒情、描写(细节)、议论、说明+表达了中心思想。

细节描写:也有可能是突出了关键人物的某种特点和品质。(见关键人物的评价)

划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方法:

开头:很可能是文章的中心句,一般起到总起全文(统领全文)的作用。

中间:一般有承上、启下、承上启下等作用。

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文中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方法:

①从环境本身的特点(怎样的风光,什么时间、季节,渲染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②环境描写与人物的关系(衬托人物什么心理,交代人物什么身份,表现人物什么性格)

③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埋伏笔,作铺垫。)

(举例:分析《穷人》中“屋外狂风大作,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和《詹天佑》中“塞外狂风怒号,黄沙满天”这两句环境描写的作用)

“为什么”的题型:为什么说……

方法:写清楚“因为……所以……”,这是答题的习惯。因为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文章内容,二是文章中心,每一方面至少都要考虑两点以上,或者记住文中有几个人物就从每个人物身上找要点。

“从哪里看出来……”的题型

方法:首先找到问答中的关键词语,要就是“抓手”,然后在文中中间勾画出来,再在这个关键词语的前后找语句回答,跟着记住一定要先把语句抄下来,最后写自己的理解。

三、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一)概括段意(越来越少这么考)

组合法:将每一段(层)的意思叠加起来,就是这一段的意思。用谁干什么的语句来表达。

摘抄法:找到这一段的中心句,一般是总起句或者总结句来概括段意。

拓展法:文章中心句可以帮助你进行概括段意,找到每一段的中心词和文章的中心词挂钩,用拓展法来概括即可。

概括段意的要求:

(1) 从文章内容的角度出发,不能直接从写法和中心出发,如写《少年闰土》:不能写成,本文叙述了鲁迅和闰土的友谊。

(2) 不能写成提纲式,如本文写了鲁迅和闰土一起玩的故事。

(3) 用陈述句的形式表达,不能用疑问句的形式写,如:本文写了鲁迅和闰土怎么玩的故事。

(二)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考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还要求多少字以内)

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要太具体,要抓住文章的主要情节、主要事件或叙述的几个要点简要地写出来。抓主要内容的方法有:

①要素综合法(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谁干什么怎么样?

②标题法:根据文章的标题,加以补充。

③段意连接法:把各段的段落大意连起来,稍加整理;

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写了这个内容,请你简要概括出来。

方法:把握文章大意,抓住关键字、词、句加以概况。如:《家园落日》,概括几种落日的特点。

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方法:回到原文找到相关内容,在原文直接找到答案,必要时加以概括。


语文散文(6)

第一部分 基本步骤

1、通读全文,掌握大意。快速浏览全文,重视标题(中心)、开头段(观点)、结尾段(结论)及各段落的首句(主题句),不管生词难句。

2、浏览考项,细读答题。浏览题目,然后带着问题仔细的阅读第二遍,以做到有目的的阅读。

3、复读全文,验证答案。答题完毕时,同学们应对照答案将整篇文章从头到尾再看一遍,以确保答案的正确,同时答案要求:准确,简洁,全面。

第二部分 基本知识

1、写作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总分总顺序(包括总分、分总)、参观或游览顺序、事物的不同方面或不同类别顺序。

2、表达方法有五种: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小学一般只出现前三种)

3、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一般只会考“倒叙” )

4、描写有人物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等。

5、人物描写有五种: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神态。

6、说明方法有: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作比较、(画图表、引资料、下定义……)

7、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对偶、反复……)

8、感情一般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恋、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

9、品质一般有:诚实、守信、勤奋、专心、坚强、善良、执着、勇敢、团结、爱国……坚贞不屈、机智勇敢、临危不惧、舍己为人、乐于助人、顾全大局、知错能改、大公无私、艰苦朴素、铁面无私、以身作则、纯洁善良、见义勇为……

第三部分 基本方法

一、概括全文内容

1、本文写了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2、本文记叙了一个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找出每大段的段意串起来。

二、概括中心思想

1、本文表现了谁的怎样的精神。

2、本文表达了谁对谁(什么)的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某句话是什么句,有什么作用。

1、中心句,突出中心(或点明中心)

2、过渡句,承上启下

3、总起句:总领全文、引起下文

4、其他作用:和开头呼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做铺垫、与下文进行对比,

四、人称的好处

第一人称的好处:内容真实可信。

第二人称的好处:语气亲切自然。(代表性的文章是《再见了亲人》的1、2、3段,《山中访友》的3、5自然段)

五、解释词语的方法

解释词语一定要联系上下文理解。

1、组词法:如果要解释的一个字,我们可以组一个词语来解释。

2、分合法:如“勘测”的意思是“勘探、测量”。

3、近义词法:如“不畏”就是“不怕”。

4、反义词加否定的方法:“崎岖”就是“不平坦”。

5、描绘法:如“踉跄”是“走路不稳的样子”。

六、一个词语,一个句子好在哪里

9、“赏析优美语句”题型(主要有两种题型)

A、“__”词好在哪里?

★答题方式:用了“__”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B、“__”词能不能删掉?

★答题方式:①不能,用了“__”词,生动地说明了……,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

②不能,删掉“__”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__”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

赏析句段从三方面考虑: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1。比喻:生动形象2。拟人:形象生动3。夸张:突出特征4。排比:加强语气5。反问:态度鲜明,增强语气));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结构(在全文中的作用)。

10、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属于插叙的一种)

11、写作人称的好处----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语文散文(7)

整体感知文章的主旨

所谓整体感知,就是要求学生首先感知文章全貌,抓住文章主旨,理清文章思路。

阅读任何文章,都要先浏览一下文章,对它做一个大体了解,这是理解分析文章的前提。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要求,阅读感知文章全貌要求学生平时多阅读、多积累、多比较,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

不管是叙述故事,还是抒发感情,抑或阐述主张,都表达了作者的旨意。阅读文章要求找到主旨,只有抓住文章的主旨,阅读时才能纲举目张。有的文章主旨比较明显,或在文章的开头,或在文章的中间,或在文章的结尾,用一句或几句话表现出来。有的文章主旨比较含蓄,不用明白晓畅的文字,而是借助一定的修辞格和表达手法,运用一些含蓄的语言表现。这时,应多读两遍,统揽全篇,然后逐层概括,归纳贯通,最后概括出文章的主旨。有的文章主旨比较复杂,归纳时要注意到文章的各个方面,避免简单化片面化。

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神”,指文章的主旨,即贯穿文章始终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散文的材料虽散,但万变不离其宗,它必须围绕作者的思想感情展开。因此,阅读散文,要从文章的整体入手,宏观把握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从而读懂作者的感悟,领会文章的主旨。高考试卷中的散文阅读几乎每年都有这方面的命题。


语文散文(8)

一、考点解读

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探究学习的特征是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其考查不可能是无限开放的,其特点就是题目的回答具有选择性,个性化色彩较浓。

二、解体要求

探究性试题是具有一定开放性和独立思考性的试题,要求说出“你的理解”、“你的看法”而在文中找不到现成答案的试题。

1、型(有观点) 是表面上问题有两种或三种观点,但是只有一种观点是正确的,考生们只能选择这一观点来作答。

2、选一型(有观点) 是问题有两种或三种观点,而且每种观点都独自成立的命题,考生们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种观点来作答。

3、融合型(有观点) 是问题有两种或三种观点,但是每种观点都不能偏废,考生们只能融合这些观点来作答。

4、自创型(有观点) 是问题没有直接给出观点,要考生自己思考并形成观点作答。

三、答题格式

面对探究题时,可以先判断它属于哪一类型,然后确立观点,观点必须明确,态度必须鲜明,观点的表述多用判断语气的句子,比如“我认为??”“我觉得??” “我赞成??”等。


语文散文(9)

(1)象征:通过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与之有某种联系的概念、思想感情。引申事理,形象而含蓄,耐人寻味。

(2)抑扬: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两相对照,形成起伏之势,给读者以强烈印象,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3)托物言志:假托某种具体事物来表达作者特定的主张或哲理。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含蓄地表达出来,能给人留下思考的余地和想象的空间。

(4)白描:不设喻、少修饰,不用华丽的辞藻,以最经济、最俭省的笔墨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它往往寥寥几笔就能起到突出事物神韵的效果。

(5)虚实结合:抓住重点,或以实衬虚,或以虚衬实,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

(6)借景抒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7)衬托或渲染:用渲染描绘某一事物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特点,营造氛围。

(8)点面结合:叙写事件全过程是面,抓住某一特殊情节或细节是点,两者结合能反映出事物的全貌,又能突出重点,表达事件的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

(9)以小见大:抓住最能体现大主题、看似平凡细小却包含典型意义和生命哲理的小事件来叙写。感人且具有社会意义。

(10)联想想象: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强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11)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起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12)对比:突出事物特点,使形象鲜明。


语文散文(10)

晓荷

(1)她睡到半夜,感觉到屋里进了人,很显然,不是丈夫,因为他去值班了。因为长期失眠,睡觉对她是件困难的事情。显然,那个人以为她睡着了。

(2)然后,她看到了一个身影,手里拿着刀,在四处找东西。那一刻,她大睁着眼,内心出奇地镇定,因为绝对不能喊,隔壁就是儿子的房间,一喊,她和儿子就会有生命危险。她看到那个贼把手伸向她的首饰盒,那里面有一对玉镯,是外婆出嫁时的陪嫁,一直传下来,传给了她,是的鸡血玉。但她一直沉默着,直到贼离开。

(3)然后,她冲到儿子的房间,看到还在睡的儿子,眼泪就下来了。她知道,没有比自己儿子更珍贵的了。

(4)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5)那个贼却被看门的保安逮住了------在他__逃跑的时候。所以,他和两个保安又出现在她的客厅里。

(6)灯光下,她看到了贼的脸。一张十分年轻的脸,脸上还有小小的绒毛,大概只有十五六岁的样子,眼神里全是恐惧。

(7)保安问,这是你的镯子吗?

(8)她答,是。

(9)是这个贼偷走的,就在刚才。保安说。

(10)她是知道的,她抬起头看了那个小偷一眼,那一眼让她呆住了,少年的眼里全是乞求,甚至是恳求,甚至是绝望。

(11)那一刻,她的心忽然柔软起来。她有了新的决定。

(12)她说,你们放了他吧,他不是贼,那一对玉镯,是我给他的。

(13)保安大吃一惊,而少年的眼里全是泪水了。保安刚走,那个少年扑通就跪下了:阿姨,您为什么要救我?

(14)她笑了,淡淡地说:孩子,因为你的青春比那两只镯子值钱,我想用那两只镯子赎回你找不到方向的灵魂。何况,刚才我并不曾睡着,因为你手里拿着刀,所以,我没有喊,也是为了我自己的儿子。

(15)那个少年泪如雨下。

理清全文层次,你会发现小说故事情节发生了两次突转,请写出相关语句。

答:①

根据你对人物的理解,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上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词语。

答:①“她”是一个 的人。

2“少年”是一个 的人。

文章结尾处的画线句在小说中有哪几个方面的作用?

答: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主旨。

答:

参考答案:

①第4自然段。②第11自然段。①她是一个充满爱心和智慧的人。②“少年”一个灵魂迷失了方向但能迷迷途知返的人。第一,从刻画人物的角度看,表现了“她”善良的心地,和她对少年真诚的开导。第二,从结构上看,与前面的“你们放了他吧”相呼应。也是为后文“那个少年,泪如雨下”的情节做铺垫。



语文散文(11)

行文思路分析题

一、 什么是行文思路分析

行文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是作品的整体构思布局,行文思路分析就是梳理分析作者的这一构思布局。高考设置行文思路分析题的侧重点在“梳理”上,又有两种考法:一是直接考查,梳理行文思路;二是间接考查,梳理人物心理(感情)变化。

二、[答题步骤]

第一步:审读题干,把握要求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确认题目是要求直接梳理行文思路,还是要求梳理人物心理(感情)变化。

第二步:通读全文,梳理结构

要根据题目要求和文本具体内容,或侧重划分层次,或侧重找寻线索,或侧重梳理心理(感情)变化。梳理时要注意勾画圈点关键词或关键句,尤其是梳理心理(感情)变化,更要注意提炼出“心理词(感情词)”。

第三步:分条陈述,规范作答

模式一(采用表次序的词语表述):文章围绕--(线索),首先写了--,其次写了×--,最后写了--。

模式二(采用分条表述):①写--;②写--;③写--;④全文整体上写--。


语文散文(12)

散文结构形式

(1)按时间顺序安排结构。

(2)按空间位置安排结构。记事性散文和游记散文多按此展开,不突出时间因素,或隐没时间因素,只突出空间位置的变化。

(3)按事物性质、类别组织材料,安排结构。

(4)以中介物组织材料,安排结构。即把中介物作为串联作者思想感情和材料的媒介。所谓的中介物,可以是具体的人、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问题、概念、思想等。

(5)以作者的思想、情感的变化脉络组织材料,安排结构。

(6)以双线结构(复调)行文,分明线和暗线。明线,作品中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如记事写景的时间线或空间线;暗线,即作品中未直接描述或间接呈现出来的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的线索,如记事写景中作者情感变化的线索。

(7)环扣式结构。写两件以上的事,写完一件再写一件,各件之间以特定的方式联系起来;事件间或层层深化,或互相映衬,或互相对比,或相互反复、强调。

(8)“阳光散射式”结构。即围绕一事或一物,写与之相关的事件或事物。

方法小结

分析散文的整体结构思路

主要有两大题型:

(1)根据文章内容(线索)梳理思路

(2)梳理文章线索并分析其作用。

解题思路:逐层概括文意,追寻行文的思路、内容上的变化、表达方式上的变化和作者情感的变化。

分析散文局部语段的作用

主要有两大题型:

(1)分析局部语段在全篇的作用

(2)分析散文局部语段能否删除。

解题思路:

(1)确认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

(2)明确段落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综合分析)。


语文散文(13)

都说爱情是甜蜜的,像一块蜜糖,甜到人文的心里,也会给你前行的动力;友情是像在雨中的一把大伞,遮蔽着你,也像是在琢玉的师傅,指点你的不足,也像是巨浪中的舵手,为你护航、为你指点方向。一个真的朋友就如同家人一般……

虽说爱情甜蜜,但也辛酸,有多少是欺骗感情,又有多少是为了利益。都说初恋是美好的,可是又是多少人的辛酸往事;或许,曾为感情痛的撕心裂肺;或许,不再相信爱情;又或许,有了一个完美的爱情,当然不过是最好,可又有多少会是这样。

朋友,是,他有时会给你信心,也有时会给你动力,会给予你帮助。但,又是有几个是真心待你,是真心帮助你,几乎没有。他们总会有自己的私心,总会为自己的利益而做什么,甚至不惜把你出卖。也有的只是为了利用你,看你一时的光辉利用你,假惺惺的露出那恶魔般的笑脸,说一些阿谀奉承的话,却在背后议论你,诋毁你,却在你面前像一只柔顺的小绵羊,实质上他却像一个恐怖的恶魔。也总有那心机甚多,城府颇深的,他总是会算计你,其实这也不想多说,这样的人会做什么事,也真是让人痛恨,甚至心酸,应为你傻到把自己的心交出去,然而换回来的是什么,呵呵。

爱情只不过是一个家与躯体的一个幌子、一个动力。而友情只不过一个偶尔天笑风声,阿谀奉承,适应社会的一个工具。他们只不过是人生中的一个过客罢了,没有必要把心全部交出去,这样只会伤害自己。

其实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都是孤单的,只不过形单影只罢了,谁何尝又不是呢?不必太悲观,认清这个世界,你才能生存下去。适者生存,不适者亡。

爱情的甜蜜,友情的支持,都是敷衍,到终点的只有你自己一个人,他们只不过是你人生的支点,让你一步步成长的工具,适应社会的工具。


语文散文(14)

人生有情,情为人生;人生也难忘情,更难忘朋友情。人生逝去的年华,就是朋友情的集结与印记。

翻开相册,那雄伟的天安门前,苍茫的长城龙,冰封的长白山顶,海涛呼啸的珠海湾,乐山大佛的长江岸旁、都江堰头,五羊城的白云机场——处处都是朋友的身形笑貌,他们都是我生活中痴心朋友。

桃李花尽,青草色齐。过去的岁月里,得到了朋友的厚爱,送来了温暧的心声,给予了无私的赞赞助。其声、其语、其信、其心,是感动、是力量、是鼓舞、是寸心、是缘分、是知交。甚至有朋友从千里迢迢的远方来看望我,贺信祝福我,真情真义深深地打动着我,时时的激励着我。天下有情,唯有朋友情真切。为此,人生精神有朋友,事业是朋友、生活是朋友、生命也是朋友。

有了朋友,生活内容充实、精神饱满、信心增倍、意志坚强、事业敢去开创、逆境中充满希望。多一个朋友,就少一份寂寞,增一份欢乐,除一份孤独。多一个朋友,多一个天地,多一个力量,多一条道路,少一份困难,去一份忧伤,减一份烦恼。特别是受尽折磨,饱尝辛酸的人,就会增加勇气。面对人生,再伤心也不会自暴自弃。朋友的力量是生命的源泉,朋友的鼓舞是精神的支柱。

和朋友在一起最开心、最痛快、最愉悦,说文、学诗、诘问。明天地、数古今、知往来、达人事,乐融其中,泪水与欢笑都消融在私语之间,人生永远不会叹气,事业永远充满活力,行程永远不会迷航。

与朋友交融,心心相怜,患难共济,志趣相得,生死一心,往来同芳情。天之南,地之北,天南地北尽挚友。山之巅,水之滨,山川秀水相访求。轻松的友谊,忆的清缘象朵朵盛开的荷花,沁人心脾的清香在温馨是芬芳。

物情唯有光真,人生难忘朋友情。


语文散文(15)

今天语文课,老师举起一个水果,它的颜色黄黄的,还有好多棱角。“这是什么水果呢?是柠檬?是大型的橘子?”我情不自禁地想:“这个水果能吃吗?味道怎么样呢?”

我心中藏着许多疑问,等待着老师帮我解开。可是老师却不告诉我们,而是把这个“怪物”依次放到我们的.面前,让我们用鼻子闻。我闻了又闻,不知道怎么形容这水果的味道,我又深深地闻了闻,觉得香香的,又臭臭的。哎,这“怪物”连味道也是怪怪的。

我更加期待老师告诉我答案,可老师却说:“我去洗这个水果,待会儿给你们尝一尝。”我们等待着,觉得时间过得好慢。老师终于回来了。我紧紧地盯着这个“怪物”,心想:怎么吃呢?只见老师不慌不忙地用小刀把这个水果切成一片一片的,放在盘子里分给我们。终于轮到我了,我迫不及待地接过水果片,小心翼翼地拿在手上,“哇,好漂亮啊!”我情不自禁地赞叹道。这水果片好像一颗晶莹剔透的五角星,我仿佛看到它在闪闪发光。我把这颗“五角星”小心翼翼地放到嘴里,细细地品尝,又香又甜,真好吃!我真想再吃十片。

等我们都吃完了,老师才揭开谜底,告诉我们这个水果叫杨桃,是一种热带水果。

哦,这就是杨桃啊!以前听妈妈说过,今天才真正认识了它。我以后再也不会忘记它,更不会忘了今天这堂有趣的语文课!


语文散文(16)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练习

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我的感情太多,总是供过于求,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我还有点自知之明,我注定是一个渺小的人,也甘于如此,我甘于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流泪叹气。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

从此以后,我最爱的这一条幽径,我真有点怕走了。我不敢再看那一段悬在空中的古藤枯干,它真像吊死鬼一般,让我毛骨悚然。非走不行的时候,我就紧闭双眼,疾趋而过。心里数着数:一,二,三,四,一直数到十,我估摸已经走到了小桥的桥头上,吊死鬼不会看到了,我才睁开眼走向前去。此时,我简直是悲哀至极,哪里还有什么闲情逸致来欣赏幽径的情趣呢?

但是,这也不行。眼睛虽闭,但耳朵是关不住的。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细如蚊蝇,却依稀可辨。它在控诉无端被人杀害。它在这里已经呆了二三百年,同它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它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每年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它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它的灵魂死守在这里。每到月白风清之夜,它会走出来显圣的。在大白天,只能偷偷地哭泣。山头的群树,池中的荷花是对它深表同情的,然而又受到自然的约束,寸步难行,只能无言相对。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

10.“心里数着数:一,二,三,四,一直数到十”这一细节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11.“山头的群树”、“池中的荷花”也对藤萝“深表同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2分)

12.藤萝并不会“哭泣”,文中却三次写到它“哭泣”,请从思想内容和表达特色两个方面作简要分析。(2分)

13.作者说“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这是为什么?作者的痛苦仅仅是古藤的灭亡吗?(3分)

参考答案:

10.形象地写出了作者不愿意看到藤萝被毁的情景(1分),表现了作者悲哀至极的心情。(1分)

11.反衬人们缺少对藤萝生命的关怀之心(1分),也衬托出“我”内心的同情和无奈的感受。(1分)

12.内容上:强调了藤萝无端被人杀害的委屈和无助,表达了对人们无心关注一棵古藤生死的不满。(1分)表达上:采用拟人和反复的手法,进一步突出了藤萝“无端被人杀害”的委屈。(1分)

(拟人:“它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细如蚊蝇,却依稀可辨。它在控诉无端被人杀害。”反复:“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

13.作者对自然、对生命的关注和热爱的“感情太多”,而“别人”则忙着“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根本漠视古藤的存在或被毁,因而他们无法理解作者的痛苦(1分)。作者借古藤的灭亡抒发了对无端毁坏自然、毁灭生命的“愚氓”行径的痛恨(1分),也表达了对缺少感情共鸣的无奈和哀叹(1分)。


语文散文(17)

我的语文老师们散文

毕业越久,便会越发怀念在校园的日子。这似乎是每个人都绕不过去的怀旧时间囊,无论你去怎么回避,它总会在那里,给你心头沉重的一击,原来我们都离开校园这么多年了啊!

我曾经很刻意地忘掉了很多中学时期的事情,现在使劲回想的话的确可以证明这种刻意还是很有效果的,因为我真的对那三年的点滴能记住的太少了。即便有些印象的东西也已经变得非常模糊,我想这可能跟人的精神有关。更搞笑的是有一次同学聚会,大家说起那时的代课老师时讲起了王辉,而我却对这个名字完全没有了印象,仿佛他从来也没有出现在讲台上一样。那时同学正兴高采烈的讲述王辉老师穿着长长的风衣如何帅气地在黑板上横扫着春秋,我却觉得他们在讲一个我不知道的世界。

对一个老师从名字到人物完全的忘记,这是一种多么严重的大不敬啊!

显然,对我自己来说在中学还算是一个比较特别的人物。因为那时的我数学始终霸占着倒数第一从来没被超越过,只要我参加考试,同学们必然不用担心自己会被垫底。虽然这样来说挺对不起数学老师和自己的,然而我的脑子对数学是完全免疫的。这一点在上了大学学了财会专业后更加的被印证了,在我实习时签合同将一万元写成了十万元,经理叫我去他办公室调侃假如这份合同已经交到了客户手上,估计我在公司干上十年也赔不起这笔钱。我就觉得我的数学不好真的不能怪老师。

当然也没法怪我,这个感性的脑子天生排斥数学。

然后我的语文在中学时有点大放异彩的感觉,虽然中间被我的同桌夺去了几次第一的名头,其它总归还是我的。这就让我对语文老师产生了一种特别的期待。中学时十二三四岁的年纪,对一切事物和情感的把控处在一种既兴奋又羞涩又紧张的状态,哪怕老师的一个关切或者责备的眼神也能让你心跳好几天。那时我们班不知是怎么回事,就语文老师连接着就在三年内换了四位。当然我实在记不清王辉老师到底是教语文的还是政治的,是语文就第四位,是政治就第三位了。

这几位老师在我看来都是相当的特立独行又学识丰富的,而且都能引起我们极大的去学习语文这门课程的兴趣。如何去说呢,语文并不好教,我曾经也想去考个语文老师,但翻来覆去想都不知道该怎么去教这门课程。当然我并不想在这里去赘述他们是如何给我们授课的,而且那时我即便语文经常第一在老师眼里也是稀松平常并未留下什么印象,我只是想把自己对他们的一点印象写下来。毕竟,那时我们四十几个孩子,老师却就那么一个。

初一时是王周老师代课语文的,这是位让我感觉有些不怒自威的老师,他天生带着严肃不能玩笑的气场。后来听我爸说我跟老师还带点远房的亲戚关系,这真让我开心了好久,因为在那时我们都觉得老师是一个很高大很遥远的职业和现实存在,虽然每天有四十五分钟我们在听他讲课,然而一旦铃声响起,我就发觉老师们都带着我年少的好奇心跟仙人一样的衣袂飘飘,悠然而去了。

然后我就发觉我能怅然好久,不过有一件事大家都是知道的,就是王老师特别喜欢打乒乓球,而且球技极好。只要是在课间或者下午没课时,学校里的乒乓球室里总少不了他的身影。后来在上课时老师领着大家摇头晃脑地读着课文时,他的右手总是像握着一个无形的拍子正要将对手的球以最美妙的弧度给打回去似的比划着。那时我的心思已经不在课本上了,跟着那只宽厚的手便神游去了。

老师也会经常问一些我们不知道的问题,有一次课堂上他就突然问,为什么指南针的针头总是准确地指着南北两极呢?当时几乎没一个人能回答上来,当然我也不知道答案,那时我想我是很懊恼的,假如我能回答上来,起码也能引起老师短暂的注意吧,虽然那种想引起老师注意的原因很模糊。后来老师就给了一个很初级的答案,因为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磁极呀。这种答案,当时的我们,都不知道。

后来毕业了回平峰,偶尔在街上碰到了老师,我就开玩笑说老师估计都记不得我是谁了。老师笑着想了一会,就说:“嗯……你家大概是在那个什么村里,你还有个哥哥,叫伏明明的,还有个弟弟……”我听着真是太幸福的感觉了,我们姊妹三个老师都教过,现今想起真的感慨,王周老师,我想他应该还继续对着当初年纪的一群小孩子,领着他们读着课文,潇洒地甩着拍子呢。

到了初二时,王周老师便不给我们班代课了,另外来了一位支教的老师。这里我觉得我还是不写王辉好了,因为我是真的想不起这个人物的任何了。那位新来的老师叫冯玉意,我想当时的他肯定特别年轻,实际上就是个孩子,因为我现在知道他那会也就二十三四岁,是三支一扶来支教的。那时我的作文写得好,每次考试几乎能得满分,在放假后老师给我的通知书上总能写下很好的评语,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那真的是很高很高的奖赏。我总是将那些评语读了一遍又一遍,想象出老师写它们时的样子,想象着这些文字背后所蕴含的.鼓励。现在想来那也许就是很普通的话,兴许每个同学都得到了老师对自己独一无二的评价,但在我心里却种下了少有的自信的种子。

在冯老师的代课中我们班的同学第一次接触到了《平凡的世界》这本书,那时的我哪里懂得这本书对当代文青的重要性,只记得老师每天都会让班里一位女生去读一节给我们听,直到后来我一直没看过这本书,就连翻拍了的电视剧我都没有看。兴许我是那会赌的气,老师为什么不让我去读呢。后来有一节课,老师自己读了一篇文章,读完问我们写的好不好,我们都说特别好。我看到老师是拿着一本大大的书在念,感觉只要是上了书的文字就是好的。然后老师就说那是他自己写的,当时听了这话我都惊呆了:老师真的太优秀了!自己的文章都上了书了,那时对老师的崇拜真的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可能就在那个时候,我有一丝念头也想自己的作文出现在书里,这可能是冯老师给了我无形的鼓励吧。

后来老师就走了,走的时候大家都拍照了,在学校山顶上面的红军纪念亭前面,那张照片到现在依旧珍藏着,而老师也在县城一小继续教着小孩子们一个新的世界。

转眼我们就到了初三,连着换了几个老师我们都以为是不受学校重视的结果,这时啊,又有一个老师来给我们教语文了。这位老师可能真的就是特立独行别具一格的代表,当然,我对初三一年的选择性遗忘也是最多的,所以好多事都不大记得起来了。只记得我们是在这位老师的教学中知道了韩寒、郭敬明一类的作家,甚至于还读了《悲伤逆流成河》《三重门》之类的书,那时在别的老师看来这都是不入流的东西,或者是不积极的东西,然而老师认为语文嘛,本来没有什么特定的教学方法,让我们多读些不同种类的文字,开拓一下那里封闭原始的思想也挺好的。

鉴于老师这样的上课方法,当时还是有很多同学觉得我们被老师“放了羊”了,于是有个女同学写周记时就直接对老师提出了批评,后来据老师说那位女同学的周记写的特别逗,他看了之后就笑得合不拢嘴,感觉这个女同学实在是太个性了。他这么说时我就想起历史上的武则天和骆宾王了。

一般新老师来上课时都有“听课”的过程,就是校长和其他老师都来听我们老师上课。我记得其他老师对于这个过程都是非常重视的,尽量穿着整齐,讲得中规中矩,安全通过,别犯什么大毛病。我们这位老师可好,随意的T恤休闲裤一穿,刚进了教室就放了一段劲爆的音乐,然后就不由自主地跳起来了,去关门时由于太跳脱还差点滑倒,看的我们都对老师倒吸了一口冷气,我估计当时其他的老师应该都是目瞪口呆的。

幸而,大家后来都很喜欢这位活宝一样的语文老师,初三最后一年中考时,大家的语文成绩普遍都很好,我想这也和老师别具一格的教学方法是分不开的吧。

到了现在,有很多的同学都走上了老师的岗位,自己也会时常去看望同学,在校园中碰到跟自己那时一样的孩子,真是时光感慨,岁月境迁。那时的我相当胆小和内向,现在偶尔也会碰到这样的孩子。作为老师也许真的无法关注到每一个孩子,但我真的总跟朋友说,尽量多去关心一下那些内向的,不敢说话的,成绩不好的孩子,他们有时候真的不是笨,只是心灵上铺满了冷漠的灰尘而已。

当然,愿每一位老师的认真都能得到尊重,愿每一个孩子的心事也能得到关注。

好了,以上就是语文散文(汇总17篇)的含义和介绍,希望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能够解决你的疑惑。访问360范文网了解更多散文 语文 汇总相关内容(本文共字)

菁英职教网文章归档 教育资讯 留学攻略 七品教育网站地图xml
199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