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意识论文(精选5篇)

| 婕音

推荐文章

菁英职教网 培训啦 留求艺

体育意识论文范文第1篇

对于在校学生而言,体育教学对其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生在学校接受教学期间,其身体生长发育也处于旺盛阶段,科学的体育指导教学可以促进其身体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其次,学生在学校读书期间,是其一生中系统地接受体育教育时间最长、也最有时间保证的时期,并且学校具各种硬件、软件,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在学校的体育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体会到学校体育并非体育实践的终结,而是进行终身体育实践的基础与开始,只是终身体育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二、中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

体育能力包括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教师要从这两个方面加强培养。一方面,加强对学生体育理论知识的培养可以使其了解更多体育运动的意义,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解体育理论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多看体育教材,并设置问题对其进行正确引导,使其打下坚实的终身体育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要加强体育实践能力的提升。体育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只是停留在理论上,掌握再多的技能、技巧也是无济于事,因此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体育动机、训练方法、经验活动等方面的教育。体育教学课程要一改以往普通、单一的教学内容,可以设置专项提高课、体育休闲课、项目选择课、体育保健课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有更多选择,激发其学习兴趣。此外,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还可以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大胆开发校本教材,或者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与完善,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其创造更为丰富的学习空间,进一步培养其自主学习、自主练习、自主评价的能力。

(二)精心设计体育课堂教学内容

在中职体育课堂上,学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的问题十分普遍,尤其是一些女生,此问题更加突出,这一现象非常值得体育工作者进行反思。导致该问题的原因比较复杂,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体育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设置不合理,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无法主动、快乐地参与到体育项目中来。因此,教师要在正视这一问题的基础上,科学设计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体现出合理性、人性化的特点,引导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不仅可以获得运动技能,而且可以形成快乐、积极的情绪体验,提高其在体育课堂的积极性。比如,可以在体育课堂上引入游戏、比赛、对抗等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热情,或者在体育课上引入趣味体育教学法。所谓趣味体育是指体育与劳动、生活、游艺、表演技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进而形成健身娱乐的大众体育项目。它融合了体育、文化、娱乐三大元素,成为一种新兴的体育活动,趣味体育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能有效地以趣”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学生有了积极参与的主动性,就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三)丰富竞赛活动

学校体育锻炼活动项目均有一个共同点,即竞赛,其显著的趣味性、竞争性的特点与中职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十分相符。利用学生的竞争心理开展各类体育竞赛活动,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体育课堂竞赛活动设计要遵循小型多样、单项分散、基层为主的原则,将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其运动技能、培养其良好的锻炼习惯、体验运动的乐趣作为体育教育的主要内容,从而培养其终身体育的意识。比如课堂上安排拔河、抱球接力塞、穿梭接力赛、三人两足等集趣味与健康作用为一体的运动会比赛,可以让学生在合作、竞争的快乐氛围中受到集体观念的教育。

(四)改革教学评价

传统体育课堂多采用终结性评价,忽略了过程性评价,过多的侧重于对学生身体能力的评判,未充分考虑教学评价中督促、鼓励学生进一步学习及通过反馈改进学习方法的功能,并且没有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过程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学习结果,因此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也要向着多元化、发展性的方向发展,使其体会到进步的成就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其正确的体育态度,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三、结语

体育意识论文范文第2篇

一、体育意识的基本理论关于体育意识的界定

《体育科学词典》中把体育意识解释为体育运动的现象、本质和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关于体育运动的认知、情感、意志、价值观念和理想等统一的心理活动和认识系统。《对培养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几点建议》中认为体育意识是人们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对体育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以及体育各种内外关系等方面的精神活动总和,它的强弱直接影响个体的体育行为。《高校体育教育与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中认为体育意识是人们对体育的认识、价值观念及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思维活动等思想观念体系。体育意识的认识有一个共同点,说明了体育意识是人脑对体育现象的客观反映,是对体育和体育活动总的认识和看法。

大学生体育意识是指在高等学校的限定的体育教育条件下,大学生对体育及其内涵的认识、理解,能够自觉地运用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去参与体育锻炼,在锻炼中产生积极正确的情感体验,并使其延续终身。

二、大学生体育意识的研究现状

(一)大学生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还需要提高

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体育知识。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体育基本概念认识基本正确的占89%,不正确的占11%。高级的学生对体育基本概念认识并无显著性差异,高年级的学生与一年级的学生对体育概念认识存在显著性差异。但体育技能规范性的掌握程度上二者还很不够。《从新时期大学生体育意识和行为的特点看高师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显示对体育的竞赛规则和动作规范掌握全面的占5.8%,一般掌握的占20.3%,掌握量很少的占73.9%,性别差异检验结果,女生普遍优于男生。

(二)大学生认识体育的作用有了明显提高

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有了显著认识。《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现状的调查分析》调查显示,体育锻炼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男、女大学生分别占总人数的89.88%:大学生有较高的体育意识。近几年新闻媒体对体育重要性的大力宣传、社会用人制度的改进知识、能力、健康并重和高校实行体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具有相当明显的效果。《大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研究》显示,73%的大学生认为体育锻炼是每天必须的一项运动,仅有9%的人认为不需要。

(三)大学生对体育情感体验有了充分认识

《广东省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意识及行为的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对体育锻炼,为了健身的占45.4%,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占22.3%,丰富业余生活的占16.2%,为了调节紧张学习的占11.9%,其他目的的占4.1%,男生锻炼的目的比女生更为明确。

(四)大学生的体育需要和行为倾向有明显改善

《从新时期大学生体育意识和行为的特点看高师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显示,体育锻炼的学生有49.6%受同学朋友的影响,15.6%受社会影响,13.8%受老师影响,5.6%受家庭影响,其他因素影响占3.8%。从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来看,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占44.1%,偶尔参加锻炼的占52.5%,不锻炼的占3.4%,性别检验的结果,男生普遍优于女生。表明大学生在对体育锻炼的行为倾向方面还很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大学生体育意识形成的影响因素

(一)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程度偏低

由于意识是人们在某一特定事物的深刻影响过程中,经过长期、反复的观察、认识、判断和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心理定势和思想观念,并支配其行动。因此学生对体育教育的接受程度直接影响他们体育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从目前高校学生来看,他们在多年的中小学体育教育中,所接受的体育教育明显只是为了考试中的体育加试,而被动地接受一些自己不喜欢的运动项目,严重挫伤了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从而没有形成应有的体育意识。

(二)教学内容项目过多

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的竞技化使学生难堪重负,多数学生的印象就是跑步、打球。教学内容的多样化能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但决非是内容越多越好。体育运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易使学生熟练掌握多门体育项目的锻炼方法和锻炼技巧,会使学生产生厌倦体育课的感受,影响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

(三)体育教师自身素质不高

校园体育文化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经济基础决定校园文化的发展水平,学生不断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与教育、社会对高校体育的资金投入和体育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的矛盾,是制约校园体育文化发展和提高的主要矛盾。体育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融资渠道单一成为主要的制约因素。

四、大学生体育意识对策的探讨

(一)加强学生对体育实践的认识

学校体育作为终身体育关键的一环,要通过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运动的实践,提高运动技能,养成良好

的锻炼习惯,培养体育意识和健身能力,为学生的体育兴趣的迁移提供可能和依据。为适应终身体育发展的需要,学校体育应(下转第32页)(上接第26页)利用多种途径和方法以及形式为学生进行体育学习、锻炼做准备,赋予学生终身体育所必须的兴趣、动机、知识和能力。

(二)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

学校应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根据学生的自身的条件,开设多种教学内容供学生选择。充分调动起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兴趣和习惯和独立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

(三)提高教师的素质

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形成教育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基础,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应从完善制度措施入手。同志指出:“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尊师重教,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提高教师的素质,必须有一系列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作为保障。教师要不断学习、吸收各种知识加强对专业有关的学科知识的了解与学习,活跃学术交流,将新学科知识融入专业知识中。

(四)营造校园文化,改善体育设施

高等学校应该着力建设具有传递、感染、渗透学生的校园体育环境。

五、结语

有关部门以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大学生体育意识,从各方面引导大学生的体育行为,从而使其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逐渐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体育意识论文范文第3篇

史料“找新”体育史本身就是历史的一个方面或者看历史的一种角度。就具体的研究方法而言,离开考古学与文献学等史料学,体育史的研究可说寸步难行,尤其对于古代体育的了解,几乎全部来自于考古学与文献学的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考古学的研究得到极大地推动,对于中国古代历史的发掘为体育史的创建奠定良好的基础。1957年,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体育史参考资料》开启中国体育史研究的新篇章;20世纪80年代初,各大体育院校相继推出体育史方面的教材;1983年,《体育文史》杂志的创办,标志着我国体育史研究进入高潮期。这一时期体育史的研究主要以介绍世界体育史、从考古与文献等方面丰富中国体育史研究为主。正是这一时期的诸多成果积累,为体育史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从方法论的角度看,作为填补空白的研究时期,借助于历史考古的研究成果,以体育学的角度进行历史脉络的疏离,找出一些新的内容以丰富体育史研究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这种“找新”的方法是具有时代特点的,并非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一旦史料的搜集达到一定程度后,其局限性便会凸显。体育学者受自身知识结构所限,很难在史料、考古上自行创新,这就迫使研究者将注意力转移到材料的获得,不断去找别人没研究过的材料,或者寻找别人没研究过的领域。致使同类研究不断出现,如《南阳汉画体育研究》、《陕北汉画像石体育活动探析》、《山东汉画中的体育活动》;张之江、钱伟长、董守义、戚继光、张伯苓等历史人物的体育思想。这种研究方法可以将面扩的非常大,也会产生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却很难进行深入挖掘,更谈不上“创新”。研究者只能不断地“找”,而且越“找”越边缘化,学术价值越低。最终的结果,不仅损害研究者的研究能力,而且使得体育史研究因看上去既没有创新的空间又缺少学术价值而备受冷落。虽然进入21世纪之后,体育史学研究的专著不断问世[7],方法也出现如王俊奇所说“多样化”、“多学科融合交叉”[8]的趋势,但从方法论的认识层面来讲,历史即史料的认识没有根本的改变。王俊奇先生在体育史研究方法的前景展望中仍认为:今后体育史学研究以考证、求真的研究方法为主,辅以其他研究方法[9]。就研究方法而言,求真不是方法,是一种史学态度且无可质疑;考证作为方法,与其他方法不应是主辅的关系,而应是交互递进的关系。考证史料是基础工作,对史料意义的解读才能提升史学研究的“人文”属性,而后者正是“史料累积”方法论所忽视的。方法与目的脱钩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对世界的基本观点怎样,观察、研究、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也就怎样。那么,对历史的认识也就决定着所采取的方法。就体育史而言,如果目的在于了解体育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可能需要考古与文献等史料学方法;如果目的在于探寻体育演变的规律,可能需要在史料积累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学、人类学的方法;如果目的在于从历史演变中理解体育的文化意义,可能需要多一些思想层面的哲学方法。总之,不同的研究目的会影响研究方法的使用。因而,在方法论的探讨中,必须分析目的与方法之间的内在关联。在体育史学的研究历程中,可以看到研究目的的转变。

总而言之,早期体育史研究的目的明确,就是搜集与整理。进入20世纪80年代的高潮期后,体育史研究的目的转向探索体育发展演变的规律,各大院校体育史教材也都基本定位于启发学生认识和探索我国体育的演变规律,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为社会主义体育事业服务[11]。进入21世纪之后,体育史研究开始将目光转向文化层面的挖掘。如2008年,孙越在综述近20年体育史研究进展时指出:广大体育史学研究者加强对奥林匹克史学和体育文化等热点问题的研究[6];同时,也出现了《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史》、《体育文化学》以及王俊奇先生4部断代体育文化史等著作;原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史委员会于2006年更名为体育文化发展中心,这也标志着体育史学的转向。确实,体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研究体育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史的研究。与之相应,方法层面出现了体育史研究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态势[9]。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态势是事实,但方法的多样化可能只是研究者在遇到方法论瓶颈之后的被动求变,并没有认识到为何要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除非有针对方法论的探讨,方法的多样化才能称得上是一种主动反思,进而才能判断体育史的未来发展。笔者认为,当前方法论的问题不是方法是否多样化,更重要的是方法与目的之间有没有内在联系。如前所述,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逐渐把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认识,从历史的角度研究体育文化,也成为体育史的重要突破口。而突破的关键在于研究者是否带有问题意识,同样是史料的搜集,有问题意识,就能够发现隐藏于史料背后的内在联系,把“如何”变成“为何”。如研究某个历史人物的体育思想时,如果追问为何他是这样认识体育的?在搜集与他相关的资料时,或许就能够洞悉他所处时代的历史文化脉络,从而也能更加深刻地诠释他的思想,丰富人们对体育的历史认识;再如《中国体育思想史》古代卷,该书可谓近年体育思想史研究的集大成者,其思想史料之丰富令人叹服,虽然该书的成就有目共睹,但其方法论美中不足:书中每一个时代节点的最后一章都是关于尚武与娱乐体育的关系,这表明作者试图理出思想史的脉络,但却以思想史料的叙述而非问题展开。因而,很难在书中找到尚武与娱乐体育之间的关联。另外,尚武思潮是否就是体育的思想内核,娱乐体育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体育的思想内涵,这些问题同样值得商榷。问题意识是在目的与方法之间建立有机联系的桥梁。尤其是作为一种体育文化史的研究,问题意识更是理解文化的关键。不仅要带着问题看历史,而且要发现不同历史时代人们所提出或者面对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文化的意义所在,也是理解历史的钥匙。当前我国体育史研究中,作为文献资料的“薪”不乏丰富的积累,但作为问题意识的“火”却太少。在体育史学研究的方法论层面,缺少问题意识,就难以在目的与方法之间建立起有机联系。考古实证的局限目前体育史最主要的研究方法是文献资料法,这种方法是对现存史料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1986年,王维屏指出:对待史料,要认真地进行核查,内容应该详实可靠,有根有据,不能华而不实,为我所用,不顾后果……要以对广大读者和人民负责、对后代子孙负责的态度来对待问题[12]。此告诫,可铭于体育史研究始终。虽有此告诫,但文献资料法本身不足以保证史料的准确无误,稍有不慎便会将史料为我所用,任加“解释”。

在这里,首当其冲的应是实证性方法在中国体育史学研究中的应用……它(考古学)首先突破以往仅以文献资料作为标准进行研究的单一模式,同时,随着有关实物资料的不断发现,它又会补充和修改以往仅以文献资料研究所出现的舛误,以达到证史的目的[14]。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但从方法论的角度而言,仍有局限性。用实证性方法研究文化现象,能否胜任是个方法论的议题,实证考古并未跳出前面所讲“史料累积”的方法论范畴。正如哲学出身研究中国思想史的陈明博士所讲:近代以来那种史料即史学的浅薄理论无疑妨碍人们从自己的过去经历中体悟、了解更多的东西,深化人类对自己的认识[15]。史学研究有着更深层次的要求,实证性的研究一旦深入到历史文化意义的层面,其内在缺陷便展露无遗。崔乐泉先生在提出体育考古学学科体系时,想必也意识到精神层面的文化意义才是体育文化的核心,因而提出“还要对古代体育文化的意识形态给予全面的探讨”[16]。而他在2004年《原始时代体育文化研究的方法论考察》中,进一步指出:更要把体育考古学和人类学的实证材料,把原始人活动的精神图景和民族学材料,把个体发生的逻辑意义、群体发生的历史意义和历史文献的描述结合起来,这正是从理论的高度总结原始时代体育文化发生、发展及其演化规律与现象最重要的方法论[17]。这种“结合”,是研究体育史的正确通路,但却非体育考古学力所能及。当体育史学涉及文化的历史意义时,必然要引入文化人类学、哲学、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如研究体育文化的起源,首要的工作当然是如崔乐泉先生所讲的“,从史前考古学角度对史前文化遗迹、遗物进行分析研究”[17],然而,当进一步深入精神层面的文化内核时,考古和实证便难有用武之地。必然要借助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如列维•布留尔的《原始思维》)从原逻辑思维的角度,分析人们的思维观念与仪式活动的内在联系。人类最早的精神活动往往存于神话之中,考古可以帮助人们确定记载神话文献的年代及真伪,却无法理解神话的意义,因此需要借助如卡西尔这样的哲学大师的著作(如《神话思维》等)来分析蕴藏于神话之中的早期观念意识,理解人们的精神创造所塑造的身体活动方式的历史文化意义。上述2例旨在说明,在物质形态的身体活动与其背后思想观念的精神创造之间建立起联系,是研究体育历史文化意义的根本。虽然吕利平、郭成杰也提出把体育考古上升到文化史学研究层次[18],但强调实证的考古方法无法提供文化精神内核的解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需要结合其他人文学科的研究方法。

认识论转向所导致的方法论改变

文化体育观与体育史学的认识论历史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了解“人”,那么,体育史的研究也离不开这一主题。体育作为人的社会活动,它的动机源自何处?它的历史如何促进人的自我认识?或者说从哪一方面来促进人的自我认识?在历史的最深处,一种特殊的身体竞争方式究竟如何影响人们的思想,怎样表达人们对社会的认识?对这些哲学问题的回答,是当前体育史学的主要任务,也是体育研究人文意义与价值所在。当体育研究回归到“人”时,不再视体育为工具或手段,也就意味着一种新的体育认识论开始出现。本文将围绕“人”展开的体育认识论归纳为文化体育观。其内涵在于,体育是“人”所主动创造的一种社会现象的历史凝结,其存在方式是特定的身体活动,其文化内核则在于精神层面,如生命活力的自由表达、在竞争中创造美以及挑战极限的勇气与坚持等。对这些精神的磨练与追求构成“人”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体育中的人不是争夺金牌的机器,而是一种存在价值的展现。参与体育不是服务于人的生活,而是构成人生活本身的一部分,这些方面共同构成文化体育观。从文化体育观的角度看待体育史,会直接导致体育史学认识论的转变。体育史学不再是历史上发生的体育事件的记录,而是这些事件如何塑造“人”的价值存在、如何影响“人”的幸福生活。如古希腊的体育史不应只强调何时、何地、发生何种类型的社会活动,而应深入探究古希腊人在体能的竞争与超越中,如何发现“人”的存在。在神面前的赛跑,是为了证明或者展示“人”也可以向神一样趋近完美,这是“人”自身的价值存在,也是体育留给后人的意义与价值所在。随着当前我国对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视,文化体育观将日渐明朗,在这种认识论转变的情况下,体育史学的认识论也将趋于体育文化方面。因而,体育史学研究不能仅停留在对史料的考证与解释,而需要“理解”史料背后所蕴含的意义与价值,这些思想意义才是“人”存在的价值。杜维运先生在《史学方法论》中说道“:史学家除了博览群籍,以殚力于历史研究外,更进一步对历史做出理解。凡自资料所不能获得的历史真理,赖此以仿佛其梗概”[19]。对于体育史学而言,就是要理解历史中的人们是如何认识体育的?理解体育对于“他们”而言有何意义?同时“,他们”又赋予体育何种意义?以及如何、为何赋予这些意义?在这些意义中蕴含着体育的文化要素,使得体育可称得上是一种文化。下面对文化这一概念再做一些分析。文化不单是器物的存在,更是人们主动进行有意识地创造,这种精神创造是研究文化的钥匙。体育现象同样是人类主动进行有意识地创造,那么体育史本身就应该是一部文化史。它无法单纯通过“史料累积”的方法论来实现,因此必须要追问体育史的文化意义,带着“寻求意义”的问题意识开始研究,才可能为体育史学打开通路。人们为何要创造体育?不管是为了积极地保养生命、展现自身的生命活力,还是在力量技巧的竞争中创造美以供人享受娱乐等,其根本的共同核心是人类的精神创造。这种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特殊身体活动延续至今,形成体育文化现象。众所周知,一块天然的石头不是文化,把它雕刻为雕塑,加上人的精神创造,才变为文化。把这种文化现象叫做雕塑,石头是其物质形态(器物层面),展览与收藏等是其社会存在方式(制度层面),艺术家创造的美是其灵魂(精神层面)。艺术家的精神创造是这种文化现象的核心,他们的创造力决定着美,而美决定其在历史中的留存,能在历史中留存,才使得艺术成为文化。同样,体育文化亦然。留在甲骨、岩壁或纸张上的图文记录体育活动的存在(器物层面),活动方式、竞赛规则等是其社会存在的方式(制度层面),人们展现的生命活力与力量、技巧竞争中所创造的美是体育价值的体现(精神层面)。文化体育观所决定的体育史学研究,应该注重精神层面的解释,其解释的对象不单是因果关系,更重要的是“意义”。从“因果解释”到“意义诠释”的方法论从文化角度所开辟的体育认识论转变,使得以往“史料累积”的方法论表现出局限性。

如前所述,文化的内核在于精神层面。对于精神层面思想、意义的解读,史料的作用是有限的,必须深入到史料的背后,探讨思想的意蕴。正是这一使命,使得体育史学的研究对象不再仅是事件与活动,而是这些事件与活动的意义。正如格尔茨所言“我以为所谓文化就是这样一些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因此,对文化的分析不是一种寻求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一种探求意义的解释科学”[20]。这些“意义”的历史演变构成人们对于体育的历史文化认知,同时也在编织体育的“意义之网”。体育史料是体育事件的载体,体育事件又是体育思想与意义的载体。“史料累积”的方法论强调考证,认清了第一重载体———体育史料;进而史学家得以进行体育事件的“因果解释”,理清了第二重载体———体育事件;之后,便应进入最后一个阶段,即对体育历史事件背后所蕴含的思想与意义的理解与诠释,称之为“意义诠释”。“意义诠释”的内涵在于:在更为宏大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整体认知中,以问题意识去理解“人”所创造的这项特殊身体活动的意义,然后给予解释,把这种理解的解释称为“诠释”。正是由于所面对的是思想文化层面的体育史,所以才需要人类学、社会学以及哲学层面的方法来观察、归纳、抽象、综合。采用这些方法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需要理解更深层面的体育史,以及从体育的视角了解人的思想以及人本身。在以往“史料累积”方法论的基础上,强调增加一种“意义诠释”的方法论,以更好地帮助人们理解体育文化的历史演进,包括其文化内核的形成与演变、其外延的拓展与消亡。结合文化体育观的认识论,体育的文化内核存在于精神层面,需要对体育思想观念的历史进行考察,以解释体育的文化意义。但是,精神或者思想观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这个“无形的”历史只能通过“有形的”的历史来显现。研究“有形的”体育史,如人们如何进行体育活动,靠的是考证求真,如崔乐泉先生提出的体育考古学。而研究“无形的”体育史,如人们为何进行体育活动,便需要解释,如前所述,一般的因果解释不能满足对“意义”的理解。这种解释必须建立在更为宏大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中,即“意义诠释”。在此不妨引用格尔茨的话“:所谓文化分析是(或者应该是)对意义的推测,估价这些推测,而后从较好的推测之中得出解释性结论”[20]。相应地,体育文化的分析是对“有形的”身体活动背后“无形的”意义的推测,以及这些身体活动对当时的人意味着什么,然后从中得出解释性结论。人们对于体育的认识已不再停留于“生物体育观”的层面,文化层面的认识论转向必然要求在方法论上做出改变。在史料考证基础上进行“意义诠释”的方法论是针对认识论改变所做出的主动回应,这种方法论要求将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以及哲学的方法纳入到体育史研究中,以更好地完成体育文化史的研究任务。体育文化史的研究还应该与思想史相融合,何兆武先生在凝练柯林伍德的思想时指出:严格说来,史学所研究的对象与其说是历史事实,倒不如说是历史事实背后的思想活动……唯有历史事件背后的思想才是历史的生命和灵魂[21]。因此,必须重视思想史在人类所有历史活动中的地位。历史留下只是各种器具、物件以及文本,只有通过对这些枯燥无生命的原材料的思想还原,才能理解历史的文化意义。作为文化的体育,以独特的视角承载人们对人、自然与社会的历史认识。如中国早期的射礼,因为礼制的推行导致射礼的兴盛,这是其基本的因果解释,但要想真正理解射礼这项体育竞赛的社会意义,这种解释便有所不足。首先,要对西周的血缘宗法、礼乐文明甚至实用理性等整体知识背景有所了解;然后,带着为何儒家要构建一种等级有序和谐社会的问题意识,去理解射礼“揖让而升”“、其争也君子”的特殊方式,诠释出中国体育竞赛“以德化争”的历史意义。在这种体育竞赛方式中,中国人表达对“人”的基本认识,在此诠释出的体育史中,解读中国的体育文化。因而,在文化体育观的背景下“,意义诠释”的方法论能够帮助我们重塑体育史学的文化使命与人文意义。

结语

体育意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人文精神;教学改革

近年来,我国学校体育工作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学校体育经过多年的探索、改革、发展,学生无论从体质和健康方面早己不可与民国时期和解放初期同日而语。但如今“体”与“育”的工作,仍然需要改进。在“体”方面,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学生体质的持续下降。在“育”方面,突出问题是人文精神在学校教育中的缺失,在应试教育下,虽然可以高效的生产出众多成绩优异,知识储备丰富的人才,但由于长久以来人文教育缺乏有效的方式方法,导致受教育者在一定程度上享受不到学校教育应带给受教育者的乐趣和本真,致使有些受教育者甚至不同程度的沦为“有用的机器”。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所以本文旨在以人文精神教育观所倡导的教育理念视为应然的教育,为更好的完善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尽微薄之力。

一、“人文精神”指导下的教学目的的改革

人文精神教育观所倡导的教育目的是“以人为本”和“终极关怀”。高校体育教学目的不但重视体质的增强,更要关注心灵世界的塑造,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是在基础教育的大框架内进行的,由于各个学科存在差异性,各自所面临的问题也有所不同,但有一个问题不能回避,那就是改革的目标和重点需要明确。人精神教育观可以有效的在目的层面上指导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并为高校体育教学革指明方向和出路,那就是从知识为本转向以人为本,也就是从应试教育转向素教育。最大限度地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最大限度地使受教育者获得自由、解放和幸福。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人不但领悟世界意义,也要领悟人本身存在意义。所以,尽管如果可以将知识的讲解、技术的传授、体质的增强,三者做到调统一就己经是较为理想的体育教学状态,但如果从人文精神教育观审视的话,高校体育还应做更多。。高校体育应该关强健体魄的塑造,更应关注人心灵的成长,虽然很多时候,对强健体魄的塑造是意的,而对人心灵的影响和塑造却是无形的,无论是体育教师的榜样,或者是受育者们之间的团体运动合作,“也许在一起协作运动或者比赛的时候,并不比优秀运动员们精彩,但却并不影响我们的感同身受,获得心境的崇高和升华”。以及围的环境,“有形的物理空间对无形的精神活动有着强烈的心理暗示和诱导能力”,都会给人的心灵产生不可预知的影响。这些决定了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无论是空上(无论课内还是课外)、还是时间上(无论课上还是课下)都应更注重人的心灵完满和提升。

二、“人文精神”指导下的教学内容的改革

人文精神教育观不但蕴含着深刻的目的论意义,其蕴含着的深刻内容论意义同样能够对高校体育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指导。通过了解人文精神教育观所倡的内容论,可以看到实然的高校体育与应然的高校体育在内容层面上的偏差和距离从而有助于认清现行高校体育的问题所在,在内容层面上找到解决问题之出路。人文精神教育观所倡导的教育内容论的灵魂是人文精神,其本质和核心,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专业与文化”、“知识与人性”相分离甚至脱节的局面,要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并且这种结合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和“终极关怀”的基础之上的。“人文精神”指导下的教学内容更侧重于知识、逻辑背后的人性。人文精神教育观的内容论不但要求学习专业技术,领悟专业文化和人类文化,而且要求挖掘知识、技术背后所蕴含着的人性。这对于指导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如“文化同人性有着某种奇妙的关联”一样,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层面上也应注意体育这一专业和体育文化对应着的是人性中的何种向度,因为人性和文化总是密不可分的,因为正是“丰富的人性创造了多彩的人类文化,多彩的人类文化同样也哺育着丰富的人性。”

三、“人文精神”指导下的教学方法的改革

人文精神教育观所倡导的内容论意义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指明了应然的教学内容,也在方法论层面上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应然的理念和方法,我们可以看到应然的学校体育和实然的学校体育在方法论层面的偏差和距离,从而较为明确的认清现行高校体育方法层面上的问题所在,在实施的方法层面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人文精神教育观在方法层面上侧重“知识论、认识论同本体论和价值论”。结合从人文精神教育观方法层面上审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可以发现高校体育在这一层面存在着问题,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虽然在技术传授层面上一般可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较好的完成课时任务,很多优秀体育教师在对技术动作的讲解过程中也十分精彩和到位,生动的传授有关技术,但是在对这些传承下来的知识、技术和人有何关联,学生为何要学,学了有什么意义等关乎本体论、价值论的问题上,还是显得较为单薄。如果认为这与广大一线参差不齐的体育教师素质有关也不无道理,但是更应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法层面上提出明确的要求,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首先应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知识论和认识论同本体论和价值论”分离、脱节的局面,使这两者有机的结合。如何有效的进行心灵上的教育是值得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值得思考的问题,甚至应该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了解体育所代表着的精神,体育的内涵和价值,以及体育与人有何关联等问题,在目的层面上明确了这些问题对方法层面上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在教学目的方向不但应重视体质的增强,更要关注心灵世界的塑造;在教学内容方向上应从根本上改变“专业与文化”、“知识与人性”相分离甚至脱节的局面,要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在教学方法方向上,不但教授知识与技能,更要教授追求知识、技能对人具有的升华意义。因此,在人文精神教育观视域下探讨高校体育改革可以丰富高校体育的指导思想,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冯胜刚.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作用和地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7):871-873.

[2]李树旺.论我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构建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05,1.

体育意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一、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度的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这是一项特殊又无比重要的教育实践活动,对维护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内容,是指引大学生确立正确人生价值取向、克服人生道路发展困难和坚定大学生人生信仰的科学指南。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增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从而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

二、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传播的主渠道,是培养大学生意识形态的主要课程,在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占据意识形态教育领地。基于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为学生讲授相关知识时,要善于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切实从学生意识形态现状以及国内外形势出发,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促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深入大学生的心中,使学生了解、认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保证大学生可以有效应对意识形态方面的挑战。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登上科学的高峰,终究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课堂上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要以大学生理论思维能力训练为切入点,这是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必然要求。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讲授理论时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导入课程要善于运用社会热点和大学生关心的问题,以此激发大学生学习理论课的兴趣,同时通过引导他们正确分析社会现象和时事热点,帮助他们自觉抵制意识形态领域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对意识形态的理解以及吸收效果,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不断尝试创新,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产生认同感,坚定他们的马克思主义信念。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直观体现,基于此,要想保证大学生处于意识形态安全领域中,使其更好地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挑战,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用24个字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领域,怎样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呢?我们可以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通过了解自己的祖国,认识到“家国一体”,进而可以培养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意识,从而更好地抵制西方腐朽思想和价值观的冲击,保证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另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最终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

四、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是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为反映社会意识的大熔炉,它总是通过营造浓厚的意识形态氛围,把社会主导的思维方式和信念、价值观传输给大学生,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大学生的意识和行为。高校要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强化校园文化活动与当代大学生的亲切感,例如通过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学术交流会、知识竞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将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主流文化的魅力,进而保证受到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五、有效利用新媒体平台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巨大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成为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必然选择。新媒体既拓宽了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视野,又创新了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方式。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手机新媒体的教育功能,让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内容在进教材、进课堂的基础上“进新媒体”。充分利用新媒体拓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内容的传播渠道,引入实效性强的理论内容,不断满足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当代大学生的吸引力。

六、发挥高校宣传舆论阵地功能

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网络、校园标语墙与电子屏以及校史馆等都是高校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通过这些阵地的文化传播、新闻报道等宣传活动,可以大力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使大学生掌握正确的信息,从而提升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了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有效性。

七、加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队伍建设

一支素质过硬的优秀教师队伍是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基本保障。高校可以通过多种激励措施,不断提高大学生意识安全教育队伍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教育素质,以及利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的能力,培养他们对所从事工作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以及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工作态度,从而保证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顺利实施。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体育意识论文(精选5篇)的全部内容,更多论文 精选 意识相关文章请持续关注360范文网!(本文共字)

菁英职教网文章归档 教育资讯 留学攻略 七品教育网站地图xml
21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