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毕业个人总结(精选5篇)

| 婕音

推荐文章

菁英职教网 培训啦 留求艺

体育毕业个人总结范文第1篇

为了对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进行全面考核,检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完善学生德育的评价体系,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开展了德育答辩活动。实践表明,德育答辩不失为构建大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重要平台,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益探索。

一、德育答辩的实施过程

德育答辩是指应届本科毕业生将自己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接受政治、思想、品德、法纪、心理等教育的效果,按照规定的格式,以总结报告的文体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形成个人德育状况论文,并以班级为单位,通过答辩会的形式,向班级的同学、答辩委员会成员宣读,同时接受提问,回答问题,由同学和答辩委员会就其德育表现作出评价。

(一)精心组织、严格要求,确保德育答辩教育效果

为了上好德育答辩这堂“课”,理工学院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德育答辩实施方案,成立了由院领导、学工部(团委)负责同志、学部书记、辅导员、“两课”教师为成员的毕业生德育答辩委员会。按照学院的总体部署,德育答辩分为撰写论文、审核评阅、现场答辩三个阶段。

撰写论文阶段。学院要求每个毕业生认真回顾自己四年的学习、生活,对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行全面总结,寻找并弥补不足,调整发展方向,达到树立正确价值观的目的。

2010届2196名毕业生全部撰写了德育论文。

论文评阅阶段。学院专门安排了德育答辩论文导师,对毕业生德育论文进行指导、审核、评阅,并写出评阅意见。大部分学生结合自身实际,从思想认识、道德品质、人际关系、未来发展等方面做了认真总结,写出了有质量的论文。

现场答辩阶段。在德育答辩会上既有毕业生们的真情告白,也有献给学校建设发展的合理建议。学院毕业生德育答辩委员会成员分组深入各学部,听取学生陈述,进行现场提问,根据德育答辩评分标准评定现场答辩成绩。

(二)根据学生在校思想政治表现,评定德育答辩教育成绩

学生德育答辩的成绩由现实表现、书面总结、现场答辩、毕业离校期间表现四部分成绩组成。其中,现实表现的成绩占50%(辅导员打分)、德育论文的成绩占20%(指导教师打分)、现场答辩的成绩占30%(答辩评委打分)。

德育答辩的成绩分为四个等级:优(90分以上)、良(75分以上)、合格(60分以上)和待考察(60分以下)。对于成绩评定为待考察的学生,指导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进行二次答辩;二次答辩不及格的,按结业处理。

2010届有2196名毕业生,其中有248名毕业生因工作需要(顶岗实习)不能回校答辩(但均提交了德育论文),在校答辩1948人,占毕业生总数的89%;有81名学生第一次答辩成绩不合格,进行了二次答辩。

(三)发动低年级学生参与,延伸德育答辩教育效果现场答辩阶段,学院鼓励低年级学生旁听。对于毕业生本人来说,这是对自己大学四年的总结和人生的升华,而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这是最好的心灵鸡汤,为他们的大学之路指明了方向。答辩结束之后,德育答辩委员会评选出优秀德育论文,将其集结成册,提供给在校学生阅读,进一步扩大德育答辩的影响力。同时,学院围绕德育答辩成果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使毕业教育和入学教育首尾相连,把优秀毕业生在德育答辩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感悟传递给新生,进一步促进了学院优良学风、校风在高低年级间的传承。

二、德育答辩的实际成效

实践证明,德育答辩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方式,是对大学德育实施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对毕业生在高校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综合性、总结性的考核评价环节,是对学生在校期间思想状况的全面考核,是大学毕业生德育状况评价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一)德育答辩成为加强毕业生离校教育工作的有力方式

相对于专业答辩,德育答辩形式更加灵活,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因此更具吸引力。这种新颖的毕业教育方式在毕业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位毕业生的感触颇具代表性:“在离校前夕,能有这么一个机会与教育、帮助、关心我们四年的老师进行一次坦诚的沟通,实在是很难得。老师们不仅帮我分析了优缺点,还给了不少中肯的建议,对我走向社会大有益处。”

通过德育答辩,学校全面考核了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政治表现,进一步掌握了学生的成长轨迹,全面检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学校德育答辩工作还吸引了其他专业课教师和“两课”教师,德育答辩的过程成为师生真情话别共叙情谊的过程,进一步密切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增强了教育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及时疏导了离校前学生中存在的各种不良情绪,2010届毕业生成为历年来毕业离校期间表现最好的一届毕业生。

(二)德育答辩成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为学生提供一个量身定做的教育环境是德育答辩工作的出发点之一。按照教育规律,大学教育是通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相互作用,最终以学生自我教育来实现的。而毕业生德育答辩活动的形式特点是,它从毕业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出发,充分反映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答辩会的时机、内容及形式为毕业生的思想教育提供了一个个性互动的教育环境。学生有机会自我总结、交流、答辩、阐述,使学生在浓郁的人文氛围中自觉地投入。经过学生入脑、入心的理智思考获得的心灵体验、思想升华的效果是任何灌输式、说教式的教育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同时,学校注重将德育答辩理念加以推广,发动低年级学生现场旁听毕业生德育答辩,以德育答辩成果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使德育答辩成为贯穿所有年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纽带,成为学校德育教学和学生德育实践的载体,成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有效途径。

(二)德育答辩成为构建大学生德育工作体系的重要载体

如果说专业答辩是学生完成学业的检验,那么德育答辩就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综合考核,是学习期间思想状况的展示和总结。通过德育答辩,学校增加了一道“出口”检验关,改变了以往学生重专业、轻德育的思想。与专业答辩相比,德育答辩更多的是一种思想与实践的总结和展示。通过这种“出关”,更增强了大学生理性思考的能力,更增添了大学生毕业走向社会的信心。

按照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的安排,在2010年毕业生德育答辩的基础上,已组织新生结合入校以来的所感所想,在辅导员和个人成长导师的指导下,撰写德育论文开题报告,认真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为自己4年的大学生活打下基础,也为学习4年后的德育论文答辩积累资料。从入学教育时的“德育论文开题”到毕业教育时的“德育论文答辩”,毕业教育和入学教育首尾相连,同时辅以二、三年级德育论文的阶段答辩,一个完整的本科生德育工作体系正在该校逐步形成。

事实表明,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以德育答辩为载体,以学校德育理论教学和学生德育实践活动为核心,以学校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为支撑的模式,成为评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平台,“下得去、上手快、用得上、留得住”,成为学院毕业生的普遍特点。学院2010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4%,受到社会、同行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广泛肯定。

三、德育答辩的实践启示

科学合理的德育评价对于高校优化育人过程、提高育人效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然而,目前不少高校的德育评价缺少人性化、动态化和多元化,影响了评价结论的客观性、全面性、合理性和公正性,进而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高校德育评价体系亟待改革。河北科技大学德育答辩工作的实践表明,德育答辩正是实现高校德育评价体系改革的重要平台。

(一)德育答辩能够实现德育评价的人性化

重视人的差异性,突出人的主体性,这是人性化评价理念的基本要求。德育答辩认可了个体的差异性,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德育论文的开题报告、中期答辩、毕业答辩组成一个完整的道德评价过程。这个过程立足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通过评价前、评价中、评价后的全过程跟踪管理,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积极性,提高他们自我检查、自我分析、自我教育的能力,促使学生由对德育的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的动力,促使评价活动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调节的有效载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评价的导向功能、调节功能、启动功能和激励功能,实现德育评价育人育才的真正意义。

(二)德育答辩能够实现德育评价的动态化

长期以来,高校德育评价注重静态取向,重视的是评价的判断和鉴定功能,并进一步异化为片面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作用,以终结性评价结论来区分学生道德素质的高低,而忽视了大学生的心理与生理还处于成长的动态过程中。因此,教育者必须以发展的目光、前进的观念来看待每位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与行为表现,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看最终结果,而应关注其成长过程中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指引他们看到自己发展过程中的成功方向。通过对学生阶段的、单元的和局部的道德发展水平评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全面发展,也能对德育工作进行不断调整,改进德育体系及其手段方法,甚至重新构建。这样,在学生自我发展和学校德育评价的互动中,学生不断取得进步,德育工作目标也能够最终实现。

(三)德育答辩能够实现德育评价的多元化

体育毕业个人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

1.前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我国综合国力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质量得到了很大改变;由过去的生存需求向追求生命质量转变人民对健康观念的转变,逐渐使体育娱乐、体育消费成为一种时尚,使越来越多的人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运动健身中来。在此背景下社会体育专业应运而生且迅速发展。然而,从目前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就业总体形势上来看,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不太理想,多数人就业专业不对口,大部分学生选择教育部门、机关单位以及企业。本文以天津体育学院2000-2013届共14届510名毕业生中落实就业登记的307名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分析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就业现状,为社会体育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提供理性的择业参考。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天津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2000-2013届共14届510名毕业生中落实就业登记的307名毕业生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充分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查阅了2000-2013年期间社会体育类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文献,以及各类相关的报刊杂志。

2.2.2 访谈法。

就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就业状况与相关就业政策,访问主管毕业生的负责人与辅导员。

2.2.3数理统计法。

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就业区域以经济发达地区为主天津体育学院2000届--2013届毕业生总体就业区域分布如下:华东、华南、华中、华北、西北、西南、东北地区人数人别为71人、15人、13人、188人、2人、6人、12人占总人数比例为23.13%、4.89%、4.23%、61.24%、1.95%及3.91% 注:华东:(鲁、苏、浙、皖、闽、沪);华南:(粤、桂、琼);华中:(鄂、湘、赣、豫);华北:(京、津、冀、晋、内蒙古);西北:(宁、新、青、陇、甘);西南:(川、滇、黔、渝、藏);东北:(黑、吉、辽)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毕业生前往就业的华东、华北地区的人数比例为23.13%及61.24%,而西南及西北地区的比例则分别为0.65%和1.95%;其中华北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就业人数相差比例高达61.09%。华东与华北地区作为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经济增长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保障及就业体系较为完善,因此吸引大量毕业生在此集聚。西南西北地区,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市场需求小,因而就业人数相对较少。

3.2就业部门灵活多样,非体育企事业单位、体育行政部门、健身俱乐部、高等教育单位、初等教育单位人数人别为53人、12人、47人、63人、56人分别占总人数的17.26%、3.91%、15.31%、20.52%及18.24%。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毕业生在高等教育单位、初等教育单位、非体育企事业单位及中小型企业所占就业人数比例分别为20.52%、18.24%、24.76%及17.26%;其中选择在中小型企业就业的毕业生人数高达24.76%,而在健身俱乐部及体育行政部门的毕业生比例为15.31%及3.91%。从事与体育相关的毕业生比例仅为19.22%,远低于其他领域就业的人数比例。毕业生就业部门较为灵活多样,但多数毕业生选择与教育及商业相关的工作,真正从事社会体育专业相关工作的毕业生比例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体育人才市场的形成,制约了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

3.3就业岗位趋于集中。毕业生就业岗位包括体育行政岗位、健身俱乐部教练、教师、职员及其他,人数分别为12人、43人、119人、109人、24人、分别占总人数的3.91%、14.01%、38.76%、35.5%、7.82%。注:“其他”岗位包括俱乐部管理人员及企业管理人员人数“职员”岗位包括俱乐部职员、非体育企事业单位人员及型企业职员。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发现,就业岗位所占人数比例较大的是教师及职员岗位,分别达到38.76%及35.5%;在健身俱乐部担任教练的为14.01%,虽然高于体育行政岗位的3.91%及其他岗位的7.82%,但仍远低于教师及职员岗位的比例。社会体育专业设置的目的主要是培养能够胜任各级各类健身中心、健身俱乐部及其相关领域中的健身技能指导、科学健身咨询、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和经营开发等工作的综合性应用人才。但是通过以上数据,显然教育部门和企业是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向,真正从事与体育相关工作的毕业生人数过少,这与专业培养目标相违。

4.影响就业现状的因素

4.1毕业生个人因素

学生择业受到传统观念的较大影响,期望到发达地区、收入稳定、社会地位较高的行业就业,期望预期偏高,还没有摆脱过去职业终身制和精英教育的影响

4.2国家政策法规因素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离不开与体育相关的健身等相关行业,但是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初期,虽然国家陆续出台《全民健身计划》等相关政策法规,但是行业发展的保障体系目前尚未建立和规范,从而出现体育市场准入机制不健全。

4.3社会经济因素

多数毕业生在择业时往往过多的注重工作地区、工作环境、工薪报酬、发展前景等因素。我国经济较为发达活跃的地区主要在东部沿海地区,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体育事业发展前景广阔,对社会体育人才的需求量大。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率较为理想,但是在社会体育领域中就业的比例较低。首先,从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整体的就业情况看,经济发展水平及市场需求成为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两大因素。这使得大部分毕业生选择前往大城市就业。其次,毕业生就业部门虽然灵活多样,但是主要集中在教育部门及商业部门,真正从事社会体育专业相关工作的人数较少,这与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相违。

5.2建议

5.2.1加就业指导,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引导就业。

建议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使他们尽早树立危机意识,采用多渠道、多种形式的方法和手段激励、启发学生,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就业规划,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就业自信心,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此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等部门及高校也应加强协作、采取网络招聘,专场招聘和用人单位进校园等多种方式,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与帮助。

5.2.2完善政策法规建设,规范社会体育工作岗位。

为了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建议政府当局完善社会体育法制建设体系,按社区人数比例配备一名社会体育工作者对大众体育做指导,并制定相应的法律条款保证其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体育毕业个人总结范文第3篇

职业中学应认真贯彻《国家十二五规划》和《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在总结学校以往职业指导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全面落实职业指导的全员化、全程化的指导思想、构建完整的职业指导工作体系,使“3+3”阶段式职业指导工作更加科学、系统和规范,全校上下共同树立全面教育服务意识,以学生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毕业时能顺利而稳定的就业。职业中学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应重视一下三大问题。

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为了高效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学校应贯彻责任性原则、方向性原则、服务性原则、全程性原则、全员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六大基本原则。

责任性原则是落实各层级管理干部职业指导工作主要责任的原则,即各层级各部门的一把手是职业指导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从上至下的责任系统为:校长副校长处室主任教研室班主任(教师)。

方向性原则又称导向性原则,要解决的是职业指导工作的导向问题。这一点必须非常明确,即以就业为导向,也就是说我们职业指导的教学与训练的各项工作,必须围绕就业做文章,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学生顺利而稳定的就业。

服务性原则就是职业指导工作必须树立为客户服务的思想,围绕客户的需求开展。学校的直接客户是学生、间接客户是家长、最终客户是用人单位,我们的职业指导教学与训练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必须围绕这三种客户的需求来展开。

全程性原则是指职业指导工作必须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甚至延长至学生毕业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即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开始至学生毕业的最后一天,均要开展系统的职业指导教学与训练工作。对于优秀毕业生和弱势群体的学生,在其毕业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们还必须进行跟踪职业指导工作。

全员性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是职业指导教学训练的对象必须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针对即将下厂实习或即将毕业的学生,或者是难以就业的少数学生;二是职业指导工作必须是学校全体员工参与,并且学校要尽可能动员全体学生家长、社会上的相关部门和人员参与。

系统性原则是指组织管理和具体实施均要系统地进行。学校要把职业指导工作纳入现有的组织管理体系、并成立职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以确保职业指导工作组织管理的系统性;教学处、专教处、实训处、德育处等部门应按照专业的《职业指导》实施方案,结合学校多年积累起来的一些成功做法,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学训练。

职业指导工作的目标

1.总目标

职业指导工作的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促进教学改革,使学生完成以下提升:了解就业形势,熟悉就业政策,提高就业竞争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了解社会和职业状况,认识自我个性特点,激发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了解职业素质要求,熟悉职业规范,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就业与创业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及创业能力;学会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与技巧,最终100%实现就业。同时,职业指导工作的目标还包括调动创业积极性,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为达到职业指导工作的总目标,职业指导工作者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

第一,开展职业认知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分类、职业对个体生活的重要意义,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类别,以及相关职业和行业的就业形势。

第二,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原则、意义,科学地规划职业生涯。

第三,开展提高职业素质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职业素质的组成,了解企业用人要求及标准,利用教学、实践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第四,开展择业、应聘技巧指导,以满足学生人职匹配的要求为目的,帮助学生了解用人单位的实际状况、对就业者的要求、工薪待遇以及今后的发展机会;利用各种就业信息通道,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和就业信息服务。分析招聘信息,按照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的标准,根据学生的求职意向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同时,指导者还要对学生开展个人礼仪教育,提供有关面试技巧的培训指导等。

第五,开展就业心理指导,调适学生的就业心态,培养其勇于挑战的竞争意识、战胜逆境的意志以及科学正确的就业观念。

第六,开展创业指导,指导有创业潜质和条件的学生尽可能地实现其社会价值和自身价值的最大化,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2.阶段目标

按照“阶段实施”的原则,可将就业指导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职一年级。在此阶段,职业指导者应该将国防教育、入学教育、专业教育结合,侧重专业感知和职业生涯设计,帮助学生确立职业理想、奋斗目标;辅导学生结合社会、行业、专业特点及个人实际情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书,并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区、市级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竞赛活动。

第一阶段即职一年级又可以分为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两个阶段。第一学期的阶段目标有二:其一是帮助学生增强职业认知和自我认知,其二是帮助学生完成职业素质测评。第一个目标的主要内容有:由德育处负责组织开展的新生入学军训,向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礼仪规范教育、法规教育、责任教育等;由心理室组织开展的心理辅导活动,对学生进行集体辅导,是他们得到适应新环境的训练;由德育处负责组织开展的主题班会,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由专教处负责组织开展的学生到企业参观活动,通过实地参观和办讲座的形式,让学生深入企业,为后期职业发展奠定基础。第二个目标的开展方式主要是由实训处对学生进行CETTIC职业素质测评,以帮助学生测评、分析自己的职业兴趣。第二学期的阶段目标是增强学生的职业素质认知,主要内容有由德育处组织开展的以“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为主题的班会;由德育处组织开展文明风采大赛(区赛)活动,对学生进行生涯设计征文活动;由实训处组织开展的优秀毕业生座谈会,让学生通过座谈交流了解职业及职业素质;由专教处组织开展的专业大赛(市赛),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专业。

第二阶段——职二年级。在该阶段,职业指导者要侧重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和对社会需求状况的感知,加强就业能力的指导。即职业指导者应指导学生收集与处理就业信息,帮助他们了解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学会用法律维权,全面提高就业能力。同时,指导者应当鼓励学生参加各级专业技能大赛,提高专业技能及实践经验。

职二年级的阶段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增强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认知、对学生开展职业素质测评。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主要内容包括:由实训处组织开展的企业管理人员访谈,由德育处组织开展的“执行能力”主题班会,由专教处、德育处、实训处、教学处共同开展的有关职业和就业的课堂教学和团体辅导,由专教处组织开展的专业大赛(市赛),由实训处组织开展的企业第二次参观、企业见习,由专教处、德育处、实训处、教学处等共同组织开展的教学实习,由德育处组织开展的“我的职业我能行”主题班会,由专教处组织开展的专业大赛(国赛)。针对增强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认知,主要内容是由实训处、专教处共同组织开展的职业指导课教学,团体辅导活动。针对学生开展职业测评,主要活动是由实训处组织开展的CETTIC职业素质测评。

第三阶段——职三年级。此阶段应重点进行学生的就业心理调适、择业技巧训练、择业诚信等方面的教育;根据就业市场和就业形势,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并在毕业生择业过程中为其提供全方位服务,以利于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目标。另外,指导者还应当指导有创业潜质和条件的学生做好创业准备,鼓励他们大胆走创业之路。

该年级的第一个阶段目标是对学生开展顶岗实习、求职指导方面的培训,主要内容有由实训处开展的个人实习跟踪与指导和求职材料制作、求职规范礼仪等方面的培训;由德育处开展的“模拟求职面试”主题班会。第二个阶段目标是帮助学生做好实习总结、创业指导、就业准备等方面的工作,以讲座和综合实训的形式让学生学会个人创业条件分析 、市场调查和分析、理财、撰写创业计划书等。主要内容是由专教处组织开展的实习情况总结分析会、实训处开展的“全面提高学生个人职业形象设计及应聘技巧、择业观培养”主题班会与讲座。

第四阶段——学生毕业后的1~3年。学生毕业后,职业指导部门要积极做好毕业生就业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存档工作,做好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的回访,为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优化课程设置,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依据。

该阶段的目标是对毕业生进行毕业跟踪,在学生毕业的第一年和第二年,主要内容是由实训处、专教处组织开展的就业信息收集、毕业生跟踪调查;在学生毕业后的第三年,主要内容是副校级干部组织开展的就业信息收集、毕业生跟踪调查总结汇报工作。

职业指导工作的计划、总结与激励措施

1.计划

担任职业指导工作的各位老师、专业教师及各处室相关教师必须按教学处的规范要求制定授课计划;教学处、专教处、实训处、德育处在制订年度或学期工作计划时,将职业指导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纳入其中。

2.总结

(1)担任职业指导及相关课程教学工作的老师,每学期末拟写一份职业指导教学专题工作总结,内容包括职业指导教学工作的成绩、问题、经验、体会和建议等,交教学处主任。教学处汇总教师的总结后拟写一份学生教学过程中职业指导专题工作总结,交给教学副校长。

(2)校外实习指导老师在学生实习结束后拟写一份学生实习阶段职业指导专题工作总结,内容应包括成绩、问题、经验、体会和建议等,交实训处。

(3)专教处每学年结束时拟写一份职业指导工作专题总结,将职业指导教学、教研和管理等方面的思路、做法、成绩、问题、经验、体会、建议和改进措施进行系统的总结,交给教学副校长。

(4)教学处、德育处、实训处,每学期末分别拟写一份职业指导专题工作总结,根据各自职责分工进行系统、完整的总结,交给副校长。

3.激励机制

(1)逐级考核。实训处对实习指导教师、德育处对班主任、教学处对职业指导课程教师、专教处对专业课程教师的职业指导工作进行学期和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

教学副校长对教学处、实训处、专教处的实习指导工作进行考核;德育副校长对德育处的实习指导工作进行考核。

(2)在每学期常规评优中设立职业指导先进个人项目,副校以下干部、行政人员和全体教师,只要在职业指导工作中有突出贡献者,均可参评。每学期评选出20名职业指导先进个人给予精神与物质奖励。

体育毕业个人总结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海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高校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临近毕业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总体超出中等水平,在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定规划、问题解决五个维度上的得分相近,均超出中值。找出存在的原因,并进行总结归纳,以期时高校体育教育毕业生就业提供帮助。

1研究目的

中国社科院教育蓝皮书《2005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的调查则显示,2005年应届大学毕业生真正签约者只有33.7000而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413万人,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人,2008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万,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影响大学生的自主择业,在同样的人力资源市场的状态和要求下,个体如何评估自身的特有的属性对决定将要进人或变换的职业有着重要影响,从而使个体在职业决策行为方面存在许多差异,比如说面对职业选择范围的反应和信念就截然不同。有的人在选择职业时挑选面非常狭窄;有的人则能突破专业的限制,跳到别的领域。当面对其它专业领域、比较有挑战性的就业机会时,有的大学生会认为依赖自身的基本素质并通过努力和学习完全可以克服困难、胜任工作,并使自己获得进步和成长;而有的大学生却认为接受这样的职业,一旦不能胜任就会证明自己是低能的,因此面对这样的就业机会,他们往往会选择逃避,这种逃避无疑会影响到他们的顺利就业。那么,海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临近毕业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如何,对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带来怎样的影响,这正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通过本研究可以对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调节,提高其自我调节能力,对高校开展就业工作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2.1研究对象

海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05级毕业生为研究对象。

2.2主要研究方法

采用2001年由厦门大学的彭永新和华中师范大学的龙立荣主持编制的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该量表采用里克特5.。计分的方法,分为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定规划和问题解决五个分量表。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对我校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四年级学生中进行随即抽样,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80份,回收率l00%;其中有效问卷为73份,有效率为97.500。被试的主要统计特征分布状况见表1。所有数据采用spss11.0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体育教育专业临近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现状分析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现状。我校体育教育专业临近毕业学生总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得分为3.512135,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五个维度中,有两个维度的得分超过总平均值,这两个维度分别是自我评价和制定规划。总体看来,体育教育专业临近毕业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较高,五个维度的得分均超过中值3。具体得分情况见表2。

3.2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性别差异分析

在选择目标,制定规划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总分上,男生得分的平均分要高于女生。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问题解决这三个维度上,女生得分的平均分要高于男生,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传统的女性职业和传统的男性职业,在当今社会的划分已不明显。尤其是脑力劳动等复杂劳动,工作岗位的男女之分逐渐淡化。尤其是大学毕业的女性,具有很强的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这也反映到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上,所以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并不低于男性(见表3)。

3.3是否独生子女的差异分析

独生子女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五个维度以及总得分上都高于非独生子女。这说明独生子女的高校临近毕业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高于非独生子女,而且独生子女在收集信息方面更加有自信。其可能的原因在于,独生子女一般家境较非独生子女好,而且父母对其关注度较高,给予其就业信息方面的帮助相对较多(见表4)。

3.4生源地城乡差异分析

除制定规划以外的四个维度包括总分上,来自城镇的学生要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在制定规划上,来自农村的学生要高于来自城镇的学生。在我国城乡经济差距减小的同时,城乡高校临近毕业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方面也相接近,但是在总体水平上,来自城镇的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还是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来自城镇的学生比来自农村的学生有更好的社会支持力量,这些人际资源不仅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职业信息,更重要的是来自父母、亲朋、同辈的支持和鼓励,非常有助于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提高(见表5)。

体育毕业个人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 大学毕业生 结构性失业 就业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高校毕业生急剧增加。2006——2008年毕业生人数分别为495万、532万人,2009年的毕业生人数更是达到592万人。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却在持续下降,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大学毕业生失业成为一个引入关注的社会问题。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不断的影响下,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因此,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下的我国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应对措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特点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与高等教育“精英”时代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特征:

首先,大学毕业生由“天之骄子”变为普通劳动者。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文凭只能作为一个“大众化”的劳动者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按照马丁•特罗的理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接受高等教育将成为社会相对多数人的基本权利。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后,部分人经过激烈的竞争,进入社会的精英岗位;同时,必然有大批的大学毕业生作为普通的劳动者,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大学生在基层从事一般性工作应该成为一种普遍的就业现象。

其次,第三产业将成为大学毕业生的主要从业方向。据《国际劳动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7年,美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76.8%,日本为67.7%,巴西为66%,中国仅为32%。比较而言,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的空间非常广阔。一些新兴部门快速发展,需要大批的新型人才。以知识和高科技作为支撑的现代化的第三产业,包括财会、法律、保险、金融、投资、审计、文化教育等服务性产业的发展,将会对知识性人才产生大量的需求。大学毕业生到第三产业就业,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一个必然趋势。

最后,大学生毕业初期失业率相对较高。根据西方一些国家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转变过程中的经验和特点来看,大学生毕业后l-5年内失业人数比较多一些,失业率高一些,有时甚至高于社会平均失业率,但是总体上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就业率要高于社会的平均就业率。

二、我国大学生失业主要表现为结构性失业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校毕业生群体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失业问题,社会上积聚了大量处于失业状态的高校毕业生。于是就有人得出结论:中国大学毕业生太多了,相对于经济发展需要出现了大量的过剩。事实并非如此。据2005年的1%人口调查显示,我国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口仅占5.18%;《统计年鉴》显示,2007年这一指标为6.2%。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一般超过20%,中上水平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大专以上的人才占总人口比例一般是10%左右。所以,考虑到我国人口基数巨大,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大学毕业生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细心观察,不难发现我国高校毕业生失业的主要根源在于供求关系的失衡。在供给方面,首先是毕业生数量增长速度太快,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每年都以20%的速度增长,远远超过GDP的增长速度;需求方面,由于近一个时期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大、增速快,而高校的专业结构调整明显落后于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节奏,一些传统专业毕业生数量超过了社会的有效需求,而一些应用性、操作性强的工学、技术类专业则出现短缺。由此可见,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出现的问题是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产物,是因为高校毕业生的知识、技能、素质、观念等与市场需求脱节,不能及时适应市场变化所导致的结构性供需失衡,从而造成了岗位空缺与毕业生失业并存的局面。

按照教育经济学的理论,目前我国大学生失业是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错位造成的结构性失业,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结构、“职场经验准入”要求等市场需求因素发生变化,与大学生适应这一变化所需的知识结构、专业素质、工作经验、就业观念、信息占有、高校分布和专业人数分布等不匹配而引发的结构性失业

[1][2][3]

三、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类型及其成因

根据导致失业的原因不同,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可以分为技能结构性失业、观念结构性失业和地域结构性失业。

.技能结构性失业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失业主要表现为技能结构性失业,导致高校毕业生技能结构性失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高等教育招生体制落后导致了大学毕业生的技能结构性失业。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招生仍然具有严重的计划经济特征,大学资源配置以行政干预为主要手段,招生采用计划指标进行控制,导致大学生的培养并不能随市场需求及时进行调整。其次,高校毕业生可就业能力有待提高。国外学者将可就业能力界定为一个人获得首次就业机会的能力、维持就业的能力、必要时获取新的就业机会的能力,而一个人能否获得或提高就业能力取决于四个因素:其拥有的知识、技能和人生态度;使用和开发以上素质的方式;向雇主展示这些素质的方式;寻找就业机会的背景(个人状况和劳动力市场环境)。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把可就业能力置于国家经济发展和国民素质提高的高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从年的《从终身教育到维持可就业能力》到年的《就业展望》,一直呼吁各成员国大力提高国民的可就业能力,以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就业环境。目前,世界上已经有个国家把提高国民可就业能力放在国家政策关注点的首位,将可就业技能作为国家战略来重视。我国政府和高等学校对高校毕业生的可就业能力的培养方面有待提高认识。再次,高校内部的学科结构改革落后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节奏。从年开始,我国经济正在同时经历工业化和信息化两个过程,第三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那些传统部门正面临被淘汰或者转型,对人才需求下降。而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僵化,使得传统学科结构不能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灵活地进行调整,以满足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最后, 从微观层面上看,导致大学毕业生技能结构性失业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大学毕业生的培养质量下降,二是高校毕业生缺乏基本的求职技能。当今高校教育体系与社会发展实际略有脱节,导致大学生对校园外的世界缺乏了解,行业、职业概念模糊,尤其缺乏对企业用人标准的了解,很多高校毕业生对面试缺乏信心,导致求职失败。

.观念性结构失业

观念性结构失业是指劳动者的就业观念滞后于就业形势变化,对工作岗位或薪酬的期望过高所造成的失业。当前,大学毕业生对未来工作岗位的期望值普遍过高,就业首先定位在大中城市或发达地区,择业则首先选择国家机关,这从历年大学毕业生参加公务员考试的热闹场面就可以发现当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偏好。另据《成都晚报》年的调查显示:有%以上的大学毕业生钟情于机关事业单位,其中女生的数量更多;其次是外企、大中型国企;最后是民营企业、私人企业;还有近%的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就业观念僵化、就业期望与社会现实之间不能实现对接,是导致部分高校毕业生不能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地域性结构失业

地域性结构失业是劳动者的地域分布与岗位的地域分布不对称所造成的失业。这种情况造成劳动力在某些地方过剩,另外一些地方却严重短缺。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地域性结构失业较为突出,比如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已出现人才高消费现象,但在大量的中小城市、县城,特别是西部地区,却面临着人才的严重短缺。这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急需大批的知识型人才来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可是高校毕业生又不肯到这些地区去工作。根据人民网年进行的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显示:在就业的地域选择上,大部分学生倾向于在大城市就业,有.%的学生选择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工作,而仅有.%的学生选择去中西部实现自己的理想。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在大中城市就业者占总数的.%,而在县镇和农村就业者仅占.%。即便是来自县镇和农村的毕业生,也有约%选择在大中城市就业。在京、沪、津、鲁、苏、浙、闽、粤个经济较发达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占了总数的.%。

四、应对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政策建议

解决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动员政府、高校和毕业生三方积极行动起来,构建“三位一体”的就业系统机制,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构建和谐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环境。

.政府应起到统筹协调和主导作用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体育毕业个人总结(精选5篇)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继续关注。(本文共字)

菁英职教网文章归档 教育资讯 留学攻略 七品教育网站地图xml
218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