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文学论文(精选5篇)

| 婕音

推荐文章

菁英职教网 培训啦 留求艺

女性主义文学论文范文第1篇

立论于某种主观建构的女性形象与自然之间深奥和奇妙的关系,并随之对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和自然进行夸奖和称赞,或者对男性漠视和践踏并剥削女性和自然的批判,是生态女性主义文评中存在的非常广泛的思维方式。比如:“我们(女人)知道自己是由大自然创造的———我们就是大自然。我是观察大自然的大自然。”苏珊?格里芬的这句话道出了一种天然的不加修饰的亲近性存在于女性和自然之间,这也是生态女性主义者的观点。以女性与自然之间的神秘联系作为生态女性主义评论的立论原点是十分值得探讨的。生态女性主义在理论建构和政治实践方面的不成熟主要体现在意识形态方面,绮丽的自然现象中的类比刻画轻而易举地进入到意识形态领域。生态女性主义是经过生态主义和女性主义之间的团结协作形成的,根据各自的政治目的,进行战略性合作。属灵的“外衣”被披在这个结合上或许是对其联盟的合理性的证明与对其稳定性的巩固,但实际上,它存在着斧凿牵强之嫌而且也没有必要这样做。

女性主义能够成为显学的去中心语境是一种后现代语境,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不可证其伪的话语是不存在的,都是机缘际会的话语间合作。从生态女性主义的案例上来看,这一观点很容易理解。由于生态危机没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使得生态主义对其具有包含了全部物种在内的普遍意义的关注,批判和排斥在种族、物种、性别之间做等级划分和区别对待的观点。对整体观的强调是生态批评的主要内容,而女性批评与其明显的差别和不同之处是批评的侧重点,排除人类中心的是生态批评的关键,排除男性中心的则是女性批评的关键。在发展的道路上,女性主义和生态主义选择结盟都是以发扬自己作为宗旨的,因此,二者进行的都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保留的结合。香港树仁大学陈诗洁女士曾感慨道:“不要以为女性与自然同样受父权文化压迫,生态主义就会较着重性别的问题,即便是深层生态学也无暇顾及于性别的议题……”生态女性主义的两个母体理论合作与角力的动态过程就是其未来的发展轨迹,但是,倾向于生态方向、女性方向或是一边倒的靠拢方向还需要观察和分析。事实上,女性和自然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开始逐步迈入下风的不利趋势,通过女性主义和生态主义的协作,二者合作进行抗议和申辩是不可避免的情况。但并不能因此认为女性主义与生态主义的亲缘关系就是天经地义、天长地久的,这种被生态女性主义者作为构筑理论基础的超验观点与“以理服人”的学术原则相矛盾,违背了其学术规则。这是由于该理论者对两种同时发出的声音没有认真辨析,实际上,其诉求的表达是一致而又冲突的。

二、“受迫害情结”的强化

对男女关系的揭示是女性主义的紧要任务,即揭开男女不平等的关系。由于很多文学评论过分地剖释阐述受伤害的女性,夸大了其受摧残受压迫的地位,让人们觉得受压迫的女性形象是女性主义为其创造和描绘的,更有甚者对此称之为“受害者的哲学”。后来出现并逐渐成长起来的女性主义阵营之中的“后女性主义”,对该种情况有着十分深入的理解,认为“女性主义对男女问题的过分强调和夸张以及将其政治化”等方面的观点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因为反对“受迫害情结”导致很多人对女性主义产生误解,将其定义为是极端的,个人中心的,令人难以忍耐的女性主义,不愿意接受女性主义。而一些女性主义不满甚至是厌烦“受迫害论”,觉得女性群体和自然都受到了男性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伤害和摧残。这些理论主张更是对女性主义的接纳造成了一定困扰。例如:“从对待环境和自然的方式上来看,男性和女性有着相同和类似的地方,都将双方看作是能够掠夺和占据的资源。”这是生态女性主义的观点之一,福尔斯对其进行了详致的描绘,通过刻画萨拉悲惨的遭遇和痛苦不幸的人生,表达了对文明摧残下的自然的怜惜以及对生活在坎坷窘境中的女性的同情,显示了在西方工业文明社会的背景下,男权占据着主导地位,自然和女性的境况和遭遇有着极度的相似之处,即以他者的形式存在。但本文认为,在人类中心主义的受害者的立场上,不能将女性与自然共同搁置其中。

首先,把女性与自然共同放在人类中心主义的受害者的立场上的这种做法非常笼统,不符合真正的实际情况。从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方面来看,它的积极影响惠及到了部分女性,并没有明确地排挤女性,而且,迅速发展的科技所引发的诸多环境恶化乃至生态灾难也影响到了男性群体。然后,在保证所有女性内部各成员的发展处于一个层面,遭受的歧视迫害程度相当的条件下,才能把全体女性和自然放在人类中心主义的对立面。但这种划分忽视了地域、民族、阶级和年龄等系统内部的个体差异,划分过于简单。由于西方是生态女性主义的诞生地,而中国还停留在将其引进的时期,没有属于自身的本地化色彩使得其观点和评论缺少创新性思维,而是较多地进行源理论的阐释。因而,对该理论发展进程的关注十分重要。再次,通过在一定程度上对古代、近代以及现代的审视,发现天人同一、人定胜天和天人和解是人类中心主义进程中的三个主要时期,三者之间既相互交织并行,又有一定的重复和叠合。因而,人类中心主义不断变化的没有固定形态的发展及其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使得不能将其笼统地与女性和自然的对立面混为一谈。

三、二元对立思想的依赖

女性主义文学论文范文第2篇

1.高职学生专业选择现状

调查结果表明,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女性参与高等教育的比例不断增大,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高等教育中性别的纵向隔离程度。但是男女学生选择的专业领域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别隔离现象仍然比较明显:女性更多地集中在教育、艺术、语言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男性则集中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如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中,女生仅占5%,而在创意服务专业中,男生仅占15.7%。

2.高职学生选择目前专业的原因分析

调查数据中,想学一技之长有更好出路的学生占45%,按照个人兴趣来选择专业的学生占22.5%,听取父母和老师的建议选择专业的学生占7.5%,也有学生随便填报专业,占样本总数的15%。由此看来,大部分学生选择专业是出于自身的发展和兴趣爱好。但是可能因为社会影响,女生选择专业时可能考虑能学习一技之长的“女性主导”专业,男生可能顺应社会意识流而选择“男性主导”专业。

3.高职学生专业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1)家庭方面(表1)在变量家庭所在地中,城市的学生选择专业时更注重个人兴趣,而农村的学生希望学习一技之长为毕业后有谋生本领,但两者性别差异都显著,男生倾向于选择理工科,而女生倾向于师范等文科专业。父母的教育期望变量存在性别显著差异。农村家庭特别是经济状况不好的家庭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态度很不一致,子女专业选择的性别差异也很明显,对儿子的教育期望明显高于女儿。这可能和我国传统的家庭模式带有浓厚的“父权色彩”有关。家庭年总收入水平和父母受教育程度方面,经济条件和父母受教育水平都不错的家庭,子女在专业选择方面已经不存在明显差异。独生子女变量上,专业选择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可能父母的意愿对子女选择专业起着重要作用。(2)学校方面(表2)高职女生中有68%会优先选择学校的重点学科,高职男生中有60.7%会优先选择学校重点学科。从结果来看,学校的专业优势性对专业选择的性别差异影响不大。可能是因为学生在报考学校时并没有太关注学校的专业优势性,而是关注学校的整体评价。在高考制度方面存在性别的显著性差异。在报考志愿时,有32.8%的女生和21.7%的男生遇到过学校限制性别而不能报考相关专业,这些专业主要集中于军事,航天等特殊专业。(3)社会方面在应对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抗压能力方面,男生抗风险能力越强、成功信心越高。从男生的专业选择倾向看,男生对“男性应该承担起家庭的经济重任”这种体现性别特征越赞同,成功信心越高,探索性更强,他们在面临男性主导专业与女性主导专业,以及女性主导专业和中性专业的两两选择时,他们越可能选择男性主导专业和中性专业。从女生的专业选择倾向看,女生对“我喜欢从事虽然挣不多钱但失业风险低的工作”这种判断越赞同,在面临男性主导专业与女性主导专业和中性专业的选择时,她们越可能选择女性主导专业和中性专业。在企业性别差异制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女生更愿意去男女都有机会公平竞争的企业工作,所以求职时女生可能会关注企业的同一职位的性别比例。总之,高职学生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对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活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女生继续倾向于选择女性主导的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就可能加大专业间的性别失衡比例,甚至进一步影响她们的经济水平和社会地位。因此,解决高职教育中的性别公平问题,应该更多关注学生专业选择上的性别差异问题,使有能力的女性也有相同的机会去选择学习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类专业。

二、基于女性主义视角提出相关建议

高等教育领域中存在的性别差异现状,一定程度上折射了整个社会的性别差异现象。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可以准确地考量一个社会进步的程度,而女性主义理论就是在社会性别差异的基础上倡导全人类的男女平等。所以,在女性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对教育领域的性别不平等问题提出相关建议,是合乎情理的。

1.政府要坚持教育的性别公平性,制定保障女性教育的相关政策

第一,在就业政策方面,“禁止因妊娠和分娩歧视”,“招聘公告中不能出现男性优于女性的内容”,“在所有招聘的职称后应该注明男女均可”。[3]虽然我国已试图利用相关法律政策为女性创造获得就业岗位的同等机会,但是实际操作中仍然出现“野火烧不尽”之势或者政府部门对违反相关法令的处置规定并不明朗。因此,一方面,政府必须制定专门的反性别歧视法,确立性别歧视属于违法行为,明晰可操作性的法律细则。如果用人单位触犯,女性就有法可依;另一方面,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确立性别歧视惩罚和赔偿细则。比如“未做到男女同工同酬的单位要承担法律责任”,“因招聘和工作中遭受性别歧视的雇员,可以向用人单位索赔3个月工资的最高额”。另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宏观调控的手段,将聘用和培养女性劳动者的比例作为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的指标之一。第二,应将性别社会化观点纳入教育政策之中,要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促进男女共同努力改变传统的“性别代言”,消除性别歧视和不平等的基础。一方面,可以对现行的教育政策进行修订,例如,修改带有性别差异的教师退休制度,以消除其对女性工作晋升和专业发展的影响;减少教育收费以避免贫困家庭的“舍女保男”。另一方面,政府应制定一些导向性或激励性的特别扶持政策,和学校一起鼓励女性走出“被单位拒之门外”的畏惧,大胆从事与自己专业或兴趣相符的工作。这样不仅提高女性的就业机会,而且也能鼓励有能力的女性选择自己擅长的专业。

2.家庭要改变“重男轻女”传统观念,树立男女平等的教育观

家庭是影响学生专业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诚然,对于现实社会中处于劣势地位的女性来说,接受公平的教育是摆脱这种不平等的最好方式。但是,父母往往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对劳动力市场中职业的性别偏见,去指导子女的专业选择,带有一定的主观和从众色彩。在一些农村或偏远地区,由于经济条件有限、信息传递慢和个人视野的狭窄,家长对职业认识大多来源于媒体信息,更容易受社会刻板印象的束缚,陷入对子女职业指导的误区。如果家庭无经济能力供养孩子上学,那么女生辍学就是首要选择。因为家长们认为,女生勤快乖巧,能够帮助父母干活、照顾弟妹,并且受近几年“读书无用论”影响,他们坚持认为女孩“读书无用论”,将女性的角色局限于“家庭主妇”的社会地位。然而,家庭经济好的父母偏好于为子女选择专业,也是一种不当之举。总之,受中国“重男轻女”传统观念、男强女弱的性别偏见和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的熏陶,子女将社会性别刻板印象内化为指导和衡量自身行为的准则。因而,在专业选择时,男女呈现显著性差异。为改变这一现状,家庭要改变传统观念,树立男女平等的新理念。第一,改变传统的性别教育观念,树立性别平等的教育观。当家庭对男孩的教育期望普遍高于女孩时,可能对女孩获得相同的教育机会和社会资源会更加不利。家长要摆脱传统的父权制文化束缚,改变“重男轻女”的观念,公平看待子女的社会地位,这样才可以推进教育领域中的性别公平化。同时,父母要认识到职业性别隔离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和竞争性,尊重孩子的职业兴趣,帮助子女建立自己的专业选择范围。第二,父母应营造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帮助孩子增强自身平等意识。什么样的家庭必然教育出什么样的子女。家庭氛围对子女的个性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特别是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能让孩子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子女的独立性和创新性。而且,民主型家长在专业选择时更愿意帮助孩子分析选择专业的原因和兴趣,辅以参考意见,而非主观断决,违背子女意愿。

3.学校教学要注重性别教育均衡发展,保障女性身心健康发展

其一,在课程设置上,学校通过教材将知识、社会规范和价值观传授给学生,在学生性别社会化过程中起着引导作用。所以,通过修订教材,可以逐渐取消课程的性别偏见和性别刻板印象。比如小学教材中的插图农民一定是“伯伯”,警察一定是“叔叔”。[4]在高等教育中鼓励男生选择工程、航天等具有挑战性的课程,而鼓励女生选择语言、文秘等缺乏探索性的课程。事实上,女性也具有向探索和挑战性职业方向发展的能力。因此,对于中小学教材的隐性性别歧视内容进行更改,势在必行。教材内容要摒除强调男性英雄角色和女性家庭角色的刻板印象设置,融入新的社会性别理念,提升女性的职业地位和人格优势,让女性从小生长在性别平等的环境,能够选取与自己专业符合的职业,不为就业的性别歧视而苦恼。其二,在教师发展方面,任何教育阶段,教师对学生性别的观念和行为塑造都是潜移默化的。如果老师对女生的鼓励多集中在听话、整洁;而对男生的表扬集中在大胆、创造性强。那么无形中就教导男女孩具有符合所谓性别规范的举止。[4]所以,学校教学要注重对教师获取性别知识进行专业的培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将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置于社会性别束缚之外,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兴趣从事各种工作,并能在以后工作中运用新的社会性别观念处理问题。

4.女性应该摆脱社会赋予自身的“枷锁”,增强积极竞争的意识

女性主义文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女性主义 自由 平等

女性主义作为一种维护女性利益的媒介在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诸多方面都推动着人类的进步和发展。20世纪的西方文化中女性作为一个整体,具有本身的意义,但是女性的地位却受到男权以及社会伦理的牵制,并没有自己的话语权。由于女性对于家庭,丈夫都过于依赖,使得女性往往受家庭、婚姻、生活的牵绊而没有自己所谓的自由。在西方的大多数文学作品中,女性最大的意义便是创造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女性的价值也只有在家庭中得到展现,而女性的反抗也从未离开过家庭生活的层面。

西方的文学作品在进入20世纪以后才从男性的角度审视女性的观念转变为由中性的角度来看待女性的价值。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才冲破了家庭、婚姻的束缚,由此才开始展现女性对于这个社会的反抗。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有一部闻名于世的著作《简・爱》。这部作品讲述了一个英国的女子虽然是孤儿,虽然经受了无尽的苦痛和折磨,却依然顽强的斗争,不断的追求自由和自尊。并且在最终收获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的故事。很多人都认为这部作品是夏洛蒂・勃朗特的生平写照。虽然这些这是猜测,一切都无从知晓,然而小说却展现了 主人公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并且也赞扬了一个摆脱一切偏见,敢于反抗斗争,敢于大胆追求幸福,敢于追求平等自由的女性形象。作品中展现的女主人公是一个出身卑微,相貌平凡的女性,但是她却从不向命运屈服。她独立自由,性格刚强。她蔑视权贵的蛮横,讨厌她们的炫耀,她的一言一行都彰显了一个不屈的坚韧品格。她虽然生存在一个寄人篱下的处境中,父母早亡,她从小寄居在她姑妈家,虽然遭受姑妈的嫌弃,表哥表姐的欺辱毒打,但是她依然不放弃,坚强不屈的生活着。最终收获了那份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这部作品饱含着作者的无限情感,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女性赢得一份属于自己的幸福。这部作品也是女性主义地位的提升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实女性的生活不应该永远只受男人的压制,我们应该以正确的眼光来看待,并且也应该清楚的知道,其实社会中的人无论男女、老幼、贫穷还是富有,地位都应该是平等的。西方很多描写女性作品中的女性都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比如世界著名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的《羊脂球》想必很多人都已经读过,这部作品讲述了在普法战争之际,一名绰号叫做羊脂球的与其他一些上流社会的人同乘一辆车逃到法国的过程。开始上车后大家都嫌弃她的身份,都远离她,可是当这些上流人挨饿时都抛开身份向羊脂球索要吃的,善良的羊脂球也把自己的食物都分给了他们。当遭遇军官拦截,想要羊脂球委身于他时,羊脂球却百般不从,车上的那些人都憎恶羊脂球,并且百般劝服,最终羊脂球不得不屈服,献出了自己的身体。这样大家才可以安全离开,但是发生这事情之后,大家更加嫌弃羊脂球,对她也不理不睬,还流露出鄙夷的目光,小说最后在羊脂球的啜泣中结束了。羊脂球被当作牺牲品换来了那些人的自由,可是最后他们对她却又嫌弃,难道就没有尊严吗?难道大家就没有发现她身上所散发的光辉?莫泊桑用了社会最底层女性人物与上层社会人物形成对比,反衬了那些人的丑陋面目。小说还揭露了男女不平等的待遇,女性只是男人的。并且也通过小说呼吁应该重视女性,不能轻易践踏女性的尊严。还有小仲马的作品《茶花女》讲述的都是类似没有地位的女性生活,但是在她们身上却将善良展现的淋漓尽致。所以我们要摒弃那些偏见,还女性属于她们自己的那一份幸福,那一份自由。

在西方的很多作品中都展现了女性对于自由的渴求,如莱辛的《19号房间》、肖班的《觉醒》这些作品都展现了女性在生活安逸时候还渴望得到自己那一份自由。女作家在写关于女性作品时常写到带栅栏的房子、小阁楼、育儿室等等。这些描绘都容易使人想到狭小的空间的生活,想到女人像犯人一样被禁锢,没有自由,最后死亡或者变傻成为女人最好的摆脱家庭牵绊的方式,这些都是那么的悲哀。

时代在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同样女性的地位也和以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女性在社会生活中也占据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女性的生活空间也变得越来越广。在西方人们的生活中,女性也参与了社会的发展,女性现在可以正大光明的外出上班工作,可以自己攒钱购买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女性不但要在经济上获得独立,在人格上也要获得独立。自尊、自强、自爱是女性现在的标杆。女性和男性也打破了传统的观念束缚,建立了良好和谐的婚姻关系。这才是真正的男女平等的和谐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苏红军主编的《西方后学语境中的女权主义》

[2]张岩冰 《女性主义文论》

女性主义文学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文化批评

引言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当代西方文化思潮更趋多元化。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九十年代渐趋兴盛的后殖民主义等各种理论相互影响,而且各种文化理论纷纷把文学批评的目光投向文化研究。将从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人手,分析当代西方文学批评实属文化批评的范畴。

1谈论文化热

为什么所有的人都在谈论文化?这是一个关涉到当代西方文学批评走向文化研究的契机的问题当代英国学者特雷·伊格尔顿回答说:“因为就此有重要的论题可谈,一切都变得与文化有关,这个在西方左翼知识分子圈内颇为时髦的话题实际上属于文化主义的教义”。伊氏进一步分析其原因说,首先,在战后的西方,文化第一次在现代时期成为物质生产总体上的一个重要力量,其次文化是六十年代以后政治斗争的一个领域,是政治冲突之媒体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主义属于一个特定的历史空间和时间”。这其中,内化了男性中心主义阅读策略与价值的女性批评能够逃逸出父权制文化制约而最终重构出自己的批评或言说标准吗?历史作为文学的“文本”是一个一统意识形态杜撰的连续性神话吗?

要回答上述问题,就意味着你不仅要成为文学批评家,而且还必须成为文化批评家,正如当代英国学者大卫·戴奇斯所说,现实的批评应该是这样的:“它把自己同全部文化活动的综合体连袂起来,而文学的生产只作为其中一个未完成的片断”日。这表明,文学批评与文化之间有一条无形的剪不断的脐带。

2当代西方文学批评的实际情形

2.1从新历史主义角度看。在新历史主义者看来。文学批评家的任务与其说是消除文学的文本性,不如说是应当从文本性去重新看待一切社会现象。文学是同历史事实同处于符号化的思想空间,在这个共同的空间中,文学参了历史的过程并对现实的塑造。在新历史主义者看来:“历史是由许多声音、许多力量组成的故事,不仅统治者、强者,而且边缘人、弱者也在起着作用”,所以,“不应忽视文学、非文学、社会文本的并列存在以及跨文化融合的方法~。具体的批评实践则突出表现在新历史主义对文艺复兴时期文艺特别是莎士比亚戏剧的泛文化解读之中。譬如,在莎士比亚剧作中,有不少对男女双方性暴力、欲求、力量关系的描绘,莎士比亚就是把当代或过去的社会,历史带进戏剧里去加以戏剧化,以艺术的装扮、拨用、戏耍来重新界定和塑造文化。

2.2从女性主义角度看。从妇女的既是总体文化的成员又是妇女文化的参与者的双重文化身分出发,女性主义创立了自己的女性亚文化理论作为文学批评的基础。妇女写作只能是一种“双重话语”的写作,它永远要体现出两个团体——沉默的团体和统治的团体——的社会、文学和文化传统。文学标准的建构也“不仅仅是个人权威的结果,而且还涉及到出版者、评论者、编辑、文学批评者和教师的非共谋文化网络”。

从上述对新历史主义及女性主义的分析可以看出,当代西方文学批评已不再仅仅是单一的文本分析,它已经广泛地吸收了政治学、语言学、历史学、精神分析、社会学、哲学、人类学、历史学、艺术史等学科的理论成果,变成了一种文化的创造与再创造活动。这是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学、解构主义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女性主义、新历史主义和种族和少数民族研究所共同信守的观点。

3当代西方文学批评的特点

当代西方文学批评在走向跨文化融合而形成一种文化诗学的过程中,虽然方法各异,却呈现出几种鲜明的共同特征。

3.1当代西方文学批评的跨学科性。这种跨学科性是建立在跨文化融合的基础之上的,尤能体现出当代西方文学批评的文化研究取向。这种跨学科性是以解构的方式吸收多元理论达到重建文学研究新理论的目的。例如,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一开始就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独立学科,它存在于现有学科之中,又游离于现存学科之外,曾一度被认为是“只有观点,没有理论,没有方法的非学术政治”。八十年代出现的少数族裔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则重点考察了种族和社会性别在双重文化与种族交往中的作用。

(1)这种跨学科性直接导致了当代西方文学批评方法论上的多元性。如法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就充分吸收了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分析方式,提出了自己的“女性写作”理论。这种理论一反传统西方视思想、身体和语言为一体的观念,强调了女性欲望语言与男性欲望语言的不同(前者重理性、逻辑性、等级性,后者反理性、反逻辑性,反等级性)。跨学科的文化融合和方法论上的多元取向成了当代西方文学批评的一个主导倾向。(2)这种跨学科性还直接形成了当代西方文学批评的开放性品格。美国解构主义批评家米勒认为,文学研究的兴趣“已经从对文学作修辞学式的‘内部’研究,转为研究文学的‘外部’联系。确定它在心理学、历史或社会学背景中的地位”。通过它既安排我们的文化知识同时也安排我们的批评历程。这将不是一种结构主义语言意义上的诗学,它将超出对文学话语的研究而成为对文化实践和理论的研究。

3.2当代西方文学批评的批判性。这种批判性突出体现在当代西方文学批评的政治反抗倾向和文化批判倾向中。譬如,在新历史主义者看来,每一种占统治地位的文化都包含着对它显见格局和核心价值的否定,这种否定体现为对潜在的对立格局和边缘价值的默许,由此,每一种文化的真正整体格局都是在官方提供和官方反对的格局之间的功能性平衡中产生的。

而在女性主义批评家肖瓦尔特看来,女性批评理论“是一项把女性文学本文与女性主义批评本文确定为‘修正、占有和颠覆行为的’以及确定为‘种类、结构、声音和线索’差异之总和的方案”。这种修正、占有、颠覆以及对差异的追求正是女性的政治反抗和文化挑战。l·布朗在其新著《帝国之末i十八世纪早期英国文学中的女性和意识》中更明确提出:“我想重新确定十八世纪文学研究的方向,建立融合各受压迫阶层的全面分析,以使这一领域的研究能推进女权主义的、反帝的、反种族歧视的自由政治目的……意识批评应成为再现过去进步观点的方法,成为支持当代激进变革的基础,而这是通过把有权者的文学改造使其为无权者服务来实现的”。

女性主义文学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文学批评

在中国文学史上,20世纪初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的引入无疑是唤起现代女性意识觉醒的重要因素,对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虽然这种影响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女性主义文学观的影响,但是,它为中国当代社会对女性主义文学观念在中国文学创作中的消化和理解提供了许多经验。中国当代文学向女性精神与心灵的深处拓展,体现强烈的女性价值感与女性主体性更是得益于西方较为成熟的女性文学观念。中国女性主义文学观的形成是带有本土特色、具有阶段性特点、流动变化的过程。

一、女性主义文学观念的产生

女性主义提倡打破男性话语权,从女性的视角看待世界。女性主义文学观的产生与西方的女权主义运动是密切相连的。文艺复兴以来,随着资本主义启蒙思想的产生,西方的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影响,并迅速在全社会扩展开来。l9世纪兴起的女权主义运动主要是资产阶级妇女向本阶级男性统治者要求参政、就业、受教育等具体的平等权利,是仅停留于表面意义上的性别平等,实际上并未触及父权文化自身。少有的女作家的创作还不能受到社会正视,女性文学批评当然没有形成气候。

20世纪60年代以后,女权运动再度掀起高潮,广大女性真正对父权制思想文化本身提出质疑,才有了理论化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相应地出现大量女权主义的论著,为妇女言论提供了阵地。1970年,凯特·米勒特的陛政治》的出版,标志着女权主义文学理论形成。尤其是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家肖沃尔特的观点很具有代表性,她主张建构独立的妇女文学史和女性文学经典,她运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撰写的第一部英国女性小说史《她们自己的文学》于1977年问世,她明确提出女性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并发掘出大量被父权制文学史湮埋的女作家,对一些有影响的女作家也有了新的认识和评价。

正是这些新作品加深了人们对女性生活本质的认识,加速了女陛对父权制的反叛。可以说,它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个里程碑。这一时期的女性主义文学创作呈现出三个特征:一是披露女陛压抑的现实状况;二是批判男性中心主义的男女两性关系;三是探求妇女生活的特殊性,特别是表现女性作为有独立意识、有个性的社会主体经历。同时,一大批富有女性主义意识的文学作品的产生,必然要求一种全新的标准来阅读与诠释,从而使得女.陛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应运而生并丰富起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就在这样的理论前提下逐渐走向成熟,女性主义文学创作也日益兴盛,这表明女性主义文学观念的逐步确立。

二、中国女性主义文学观念的雏形阶段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观念在形成和发展的同时,也开始其向世界其他国家的传播。在中国,特别是新文化运动以来,也有许多思想家和作家把西方的女权主义理论及女性主义文学观念引进来。这些引入,促进了中国女性意识的觉醒,并使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观念得以形成,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和批评实践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出现了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学说的热潮,其中斯宾塞的《女权篇》等也开始传入中国,资产阶级的女权主义理论为中国妇女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人”的发现也带来了“女性的发现”,“启蒙”激发了一些女知识分子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文学创作的热情。尤其是“娜拉热”以后,一些女性作家很快地从娜拉身上得到了女性自我意识的印证。从而也催生了带有群体女性意识觉醒的中国第一批女作家。她们主要有陈衡哲、谢冰心、庐隐、萧红、张爱玲等。冰心的《斯人独憔悴》等触及了妇女解放和鞭挞五四时期家长制的黑暗,庐隐的《海滨故人》等小说书写了当时年轻女性苦闷彷徨的心理,白薇的自传体小说《悲剧生涯》等女作家的作品都表现出鲜明与独特的女性体悟,这些群体创作是中国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最初标志,也在中国文学史上醒目地树起了女性文学的旗帜。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塑造了心灵上背负着时代苦闷青年的叛逆形象,丁玲以女性的名义,使女性成为文本中的观察主体、思维主体、话语主体,有力地打破了女性的沉默。表明创作主体已由女性意识的觉醒走向了女性意识的张扬,标示着社会上独立生存着的女性觉醒阶段正在来临。谢冰莹《一个女兵的日记》及《女兵自传》都是张扬女性主义的传纪和纪实文学,也传达出女性意识的觉醒。

随着“革命”“救亡”时代的到来,大部分女性作家关注民族命运,丰富女性创作的精神内蕴。同时,也将即便是民族战争也无法动摇的女性特别展示于众。萧红的《生死场》,就特别表现了与妇女生活中密切相关的生育、死亡两种苦难的女性经验,宣泄了女性的哀怨。同时沦陷区还有一位从女性视角自觉审视女人与男人的作家张爱玲,她的《金锁记》、《倾城之恋》等,表现了封建制度及传统思想禁锢下女性的畸形婚姻与变态性心理,打开了女性自我反省的新空间,显示了女性对“女人本性”的自觉思考,具备了一种女性少有的自醒的危机意识。综上所述这一女性作家群体的崛起,表明长期被压抑的女性群体的一种集体反抗和对自我生命意蕴的探寻,但还缺少一种自觉的理性认识。同时,五四前后,也是中国女性文学理论研究的萌发期。最早的研究著作是1916年出版的谢无量的《中国妇女文学史》,记录了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创作的历史,是第一部中国女性文学史,首次提出“妇女文学”。有关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评论主要关注冰心、陈衡哲等当时影响较大的个别女作家,虽然篇章较少,批评的内容和写作形式也较为简单,多是收集整理类的研究,但它毕竟在试图拉开20世纪女性文学批评的帷幕。

1927年和1930年还分别出版了梁乙真的《中国妇女文学史》和谭正壁的《中国女性文学史》等古代女性创作研究的著作。到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关于现代女性文学研究的著述不断增多,虽然这时期的女性文学研究基本立场还是传统的男性视角,对作家作品的研究和剖析仍处于较为浅显的层面,极少把鲜明的女性视角作为评论的依据,但这些研究都呈现出对女性的关注与同情,对当时和以后的女性文学创作及其评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而从建国初期到七十年代末,中国又经历了一个绝对“政治”时代,广大女性的地位空前提高。但由于受政治环境的种种限制,女性的解放被视为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一部分,她们的特殊性并没得到足够的重视。此时期的文学创作中少有个性的表达,包括男性意识在内的性别意识都湮没在时代建设的主题之中,“女性意识”在创作上表现为一种缺失状态也成为自然而然,因而女性没有主流话语权。女性作家的作品中越来越多的表现出“雄性化”和“无性化”的倾向,只有茹志娟的《静静的产院》、《百合花》及宗璞的《红豆》等少数作品中体现了女性情怀,“人道主义”、“人性”味道很浓,流露出较多的女性意识。当然,此时期的女性文学理论研究几乎也处于停滞状态,女性批评也依然是解放区文学的模式,注重社会历史责任和思想教育,文学批评家也普遍缺乏性别意识和个性视角。

不同的是,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演绎得颇为激烈,主张男女平等的女权主义者不断地在争取属于自己的领地,这一点上女权主义与女性主义的主张是一致的。而中国由于社会政治等因素的影响,社会普遍认为中国妇女已经解放了,真正的妇女问题及女作家作品中表现的一些现象和西方女性主义所探讨的问题不可能引起中国文学理论界的关注,因此,并没有将此理论译介并推广。

三、建国后多姿多彩的女性主义文学创作

伴随着人的解放、思想解放的宏大历史背景和西方现论的引入,真正具有当代女性主义色彩的文学思潮在新时期进入中国。这一思潮首先通过文学创作和文艺理论的渠道被引人中国,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很快被运用于文学研究实践中,并为新时期逐步显露出女性主义理论的女作家创作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从女性文学的创作上看,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在西方女性主义文学观念的影响下,文学的女性主题真正得到了全面的张扬,创作题材和艺术形式不断丰富,女性文学渐渐呈现出多彩的旋律。不同历史阶段女性文学的发展具体表现为以下的特征。

其一,从外在环境中寻找对妇女解放的道路。这种创作取向与建国初期特定政治和文化环境相关的“大一统”的观念至今对中国的文学还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女性主义文学观念中所包含的精神与之并不是如通常人们所想象的那样,是和这种集体的意识完全相背的。女性主义文学观念本身所包含的妇女解放主题在这种集体意识作用下,以探索外在的妇女解放的大环境中体现出来。为许多批评家所诟病的丁玲的《太阳照在桑乾河上》就是这样一部作品。虽然总体上看,这是一部关于中国农村革命与建设的宏观叙事,没有单独把女性独立的个性作为全部中心。但是,小说中对女性解放主题的张扬,特别是对黑妮为代表的农村妇女在新天地所获得的新的成长空间的叙说,是对妇女解放所需的外在条件给予的关注,在其精神上的另一主题就是妇女解放。可以说,丁玲在该作品中不但延续了她现代社会以来对女性命运的执着关注,而且,又有所发展,把她的目光放到更广阔的时空之内,使女性意识的生长获得了现实的条件。这种精神与西方女性解放和女性意识的倡导是一致的。

其二,在婚恋、家庭和情感生活中探索与男性的关系,寻求女性自身价值。西方女性主义文学观念中,爱情和婚姻是其重要的理论组成部分。同样,在中国当代女作家的创作中,爱情和婚姻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观照女性命运,透视女性的现实处境,仍是恒久不衰的主题之一。最典型的是女作家张洁。从《爱,是不能忘记的》到《无字》,或细腻或沉思或婉转或悲凉,书写女性对爱情的执着对家庭温暖的渴望,但又常常事与愿违,寻之不得,从个人生活的角度深入女性的内心世界,发掘了婚姻与爱情相分离给女性带来的痛苦,表现出女性命运的坎坷多艰。而其中与之相对的异性常常是富于艺术魅力,却又常常像梦一样让人难以琢磨。在其作品中,女人悲剧与男人密切相关,女人是因为爱,爱而不得带给她的是无穷无尽的伤痛,男人却常常对女人持以虚伪的敷衍,或会为现实功利所诱惑,放弃曾海誓山盟的女人。在她的作品中女人的痴心与男人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对照。在不知不觉中,对异性的审视与批判便见诸这类女性作家的笔端。

其三,探索女性精神和灵魂自由。女性主义文学观的重要发展就是从外在向内在的挖掘,女性意识的觉醒不仅仅体现在外在社会和家庭地位的争取,更重要的是内在灵魂的自觉。中国当代文学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学创作,对女性内在灵魂的写照日益增多,使女性的解放与自由走向深入。早在80年代,一些作家就把女性价值与生存意义问题提了出来,如谌容《人到中年》以强烈的女性视角,表现了对女性生存困境和情感困境的思考及对女性两难处境的抗争,回到对女性自身价值的探求上。到了1990年代以来,对女性灵魂的探索更加深入起来。如王安忆的《长恨歌》,把一个女性放到漫长的历史变迁中,但是,却不是通常的来简单地叙写女人的婚姻与爱情,而是把女性的心灵如实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聪明、漂亮的女主人公在从民国到新中国的曲折历程中,个性独特的她虽然经历了一系列个人与国家的变故,但是她所向往的某种心灵上的东西却并没有改变,这就是即便一个男人为她去死,她仍旧不会爱上他的原因。与之相类,铁凝的《大浴女》是在现代社会的喧哗中来表现一个现代女性的生存困境与心灵困惑。作为一个白领女性,尹小跳具备了许多人羡慕的一切,从外表到身份地位,可是,她偏偏没有精神上的家园,她在不安中寻找着个人的幸福,可是寻到的依然是无可言说的悲哀。而其另篇小说《永远有多远》似乎在推翻人们所建立的关于中国理想女性的形象,忍辱负重在这里不再是一个使女人获得社会和异性认可的美好品质,传统上的女性的价值在这里受到了挑战,正如白大省拼命想改变自己个性时所发出的呼喊:永远有多远?

其四,在艺术形式方面,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结合本土实际,进行了多方面的艺术探索,这种艺术上的创新,不仅丰富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也使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实践显得多姿多彩。如在叙事模式上出现了“欲望叙事”。也就是使主体的欲望成为一以贯之的线索,从而使作品显得更具主体色彩,作为主动的积极的人的观念成为贯穿始终的纽带和桥梁。如林白那些带有自传意味的小说中,常常用第一人称来叙述自己的私人生活别具一番挑战的色彩,而且第一人称叙述等于在直截了当地宣称作为女性的自我执掌自己话语权的欲望;在风格表达上,呈现极强的“女人腔”。在西方女陛主义文学观念之下,女人讲述女人自己的故事是一种理所当然的选择。为了与男人话语权相抗衡,中国当代女作家有意识地避免与男性话语相雷同,或者使个人更加中性化,她们有意地营造女性的氛围,以女性的词汇和节奏来书写女人世界,从而形成别具一格的“女人腔”,陈染的小说是这类小说的突出代表,如她在《与往事干杯》中对语言的运用,经常是回忆的片断代替了叙述的连贯性,把现实与梦结合在一起,显示了鲜明的女性特色;以徐小斌为代表的一些作家则创造性地写出了现代女性的寓言,它不仅有意义上的贡献,而且,在艺术形式上也有所创造,她的《太阳氏族》《双鱼星座》等作品,都是通过“我”来拓展个人化的空间,把虚与实推到极至。

可见,女性文学的创作在不断转变的社会环境下,以其蓬勃的创作态势呈现出多元化的社会关注意识。既有对社会现实的关心,又表现出对女性自身生存意义的内在探究,有走形女性主义写作的新趋势,也为批评家提供崭新的话语空间。

四、本土化的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研究

新时期关于西方女性主义理论译介和作家作品的双向引进初期,我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虽然还没有形成一定规模,但对80年代中后期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深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理论的引进为批评提供一种话语的可能性,而现实的批评实践,才能使这种话语按照自己的方式运作起来。西方女性主义文学观念对中国女性主义文学创作发生影响的同时,对中国的文学批评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新时期以来,无论从批评的方式方法还是批评的立场与视角上都使中国的文学批评得以深入和提升。

首先,为被历史湮没和歪曲的女作家正名。受英美女性主义文学观及文学批评的影响,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开始追溯女性文学传统,批评者们在借鉴西方女性主义文学观念的时候,很自然地开始关照那些由于种种原因被文学史所忽略的女作家和那些曾由于历史的原因被打入冷宫遭遇非难的作品。拭去历史的尘埃,还女陛文学的本来面目。凌叔华、张爱玲、苏青、谢冰莹等一大批现代文学史上的女作家重新被发现,像丁玲、萧红等一些此前因为思想或政治的原因曾经饱受非议的作品,批评家们又开始以女性主义的文学观念重新解读,挖掘其久远的艺术内涵。在中国文学批评家的推动下,80年代中后期在全国还出现了“张爱玲热”的现象。

其次,采用西方“女性主义阅读”和“女性中心批评”的方式作为批评的核心。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同样把女性意识作为对作家、作品分析,或对整个女性文学史进行宏观论述的中心。中国女性主义批评有意地对主导意识形态进行反思、质疑和批判。他们表现出了对个体和自我,对被压抑的“无意识”的赞美,以及个体与主流之对抗的肯定。与“五四”时期,把女性问题作为反封建的工具一样,在当代的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成了反传统、反主流的武器。认为女性问题不是单纯的性别关系问题或男女权利平等问题,它关系到对历史的整体解释。大多的批评家都认为,女性的群体经验也不单纯是对人类经验的补充或完善,相反,它倒是一种对人类方式生存的颠覆和重构。如中国最早开始女性主义批评、最具影响的中国女性主义批评家戴锦华与孟悦,在她们关于中国现代时期女作家研究的著作《浮出历史的地表》就以鲜明的西方解构主义、女性主义精神和立场,对所有作家的考量都是围绕着女性、女性体验、女性立场与主导话语的关系这个中心展开的。

再次,建设、完善女性文学批评理论。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们在对西方女性主义文学观念进行吸收的过程中,一方面努力与西方的批评保持同步,一方面结合我国的国情努力建立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话语系统,使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本土化。

界定的“女性文学”概念,从张抗抗1985年在西柏林国际女作家会议上提出“两个世界”的说法开始在当时就引起不少争议。这种争论持续很久。批评家朱虹1989年在《妇女文学——广阔的天地》中对妇女文学的看法基本上是后来评论者能够接受的对女性文学的界定:妇女文学包括了严格意义上的女权主义作品和广义的表现妇女意识的作品,成为一个独立范畴,当然是以性别在文艺创作中的表现为前提的;而性别在文学中的影响与作用,根据“存在决定意识”的原则,又是以男性和女性社会存在的不平等、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为前提的。

与女性文学界定相伴生的是对女性文学研究的界定。否则批评界就失去了学术的立足点。有许多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者就研究的范畴和对象提出自己的见解。刘思谦的观念颇具代表性——女性文学就是女性文学,是她们对自我生存的体验与感悟,是她们的心灵之声和心路纪程。女性文学研究首先是对这些发自她们血肉之躯的体验和声音的认真阅读和细心倾听……如果说女性文学研究有它的价值目标的话,那便是包括男性在内的人的价值的全面实现,便是社会压抑的解除和人的彻底解放这一十分遥远的价值目标。在这里,刘思谦辩证地看到了以往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观念上的偏差,对其任务进行了明确,并且为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提出了基本的价值取向。

百度搜索360范文网添加关注,随时了解更多范文文章!文章共字

菁英职教网文章归档 教育资讯 留学攻略 七品教育网站地图xml
227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