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翻译论文(精选5篇)

| 婕音

推荐文章

菁英职教网 培训啦 留求艺

散文翻译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论读书 语言 结构特征 语言的表情功能 信息功能 美感功能 祈使功能

散文是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其选材范围广泛,结构自由灵活,表现手法多样,语言不受韵律的拘束。在文体特征上,散文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但却往往又以其结构上潜在的层次感和语言的生动简洁来打动读者的心扉;在语言功能上,散文往往具备表情功能、信息功能、美感功能,以及祈使功能。

基于散文的以上特点,将英语散文译成汉语时,译文应完整地再现原文的结构特点,达到与原文相似的功能,使译文的意义完整,语言流畅,地道。下文中,笔者将以我国著名的翻译家王佐良先生对英国哲学家培根的“Of Studies”的译文《论读书》为例,简要论述英语散文汉译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英语散文汉译时语言及结构特征的归化

总体而言,王佐良先生的译文与原文是句句对应,有的句子根据汉语语法特点汉语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另一些句子则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而相应调整了语序,从而使译文流畅自然。例如: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for ornament,and forability.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

上述译文中,三个介词被译成了三个动词,三个并列的介词短语因此也成了三个动词短语。这样译文符合汉语的层层推进的叙事方法及多用动词的语言特征。又如:

To spend too much time in studies is sloth:touse them too much for ornament,is affection:to makejudgment wholly by their rules, is the humor of ascholar.

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原文前部分“To spend too much time in studies issloth”是用不定式做主语。译文照顾到汉语语言习惯,用“读书”作主语。这既忠实地表达了原文的意义,又符合散文的朴素风格和中文简练明快的特点,原文的后部分“is the humor ofa scholar”巧妙地运用“学究故态”将英语的静态特点转化成汉语的动态特点。

下面一句译文也十分精彩:

They prefect nature,and are perfected by experience:for natural abilities are like natural plants that needpruning by study;and studies themselves,do give forthdirections too much at large:exgept they be bounded inby experience.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原文中的冒号被译文中的逗号代替,原文中的总分结构也被汉语的连动结构代替。这样使译文更符合汉语表达的特点。译文又巧妙地将原文中的“except they be hounded in byexperience”译为主动语态,突出体现了汉语的语言特点。这里,我们不得不赞叹王佐良先生驾驭英汉两种语言的能力。

二、英语散文汉译时对原文语言功能的传达

散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往往具备表情功能、信息功能、美感功能及祈使功能等语言功能。因此,在英语散文汉译时,我们不仅要尽最大的努力保留原作所具有的语言特征,而且要尽力传达原作的各种语言功能。

1.译文对原文表情功能的传达

语言的表情功能体现在它能够改变接受者的情绪状态,能够激发人内心深处的各种情感。散文的表情功能就在于它往往能够以简洁易懂的语言引起读者的共鸣。在翻译中,语言的表情功能的传达致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译文的成败。培根的“OfStudies”是公认的劝学名篇,因此译文也应具有同样的功能,在这一点上,王佐良先生很好地完成了他作为译者的任务,使《论读书》成了中国所独特的劝学名篇。

散文翻译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安德烈・勒弗维尔 文化操纵翻译观 译者主体性 张培基勒弗维尔是文化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翻译界常被誉为翻译研究学派的一大旗手。上世纪末期,他与巴斯内同呼吁在翻译研究领域进行“文化转向”研究,他们认为除了语言方面的研究,翻译研究应该更多地关注文化方面,比如意识形态、赞助人、诗学对翻译带来的影响。

张培基教授是一代翻译大家,尤其擅长中国现代散文翻译的英译工作。《英译现代中国散文选》是张培基先生众多翻译杰作之一,其中囊括了几乎所有现代优秀散文,这些优秀散文的英译版本给世界人民带去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传播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一、安德烈・勒弗维尔与文化操纵翻译

安德烈・勒弗维尔从事教师工作二十余载,其间,他边工作边潜心研究翻译,取得硕果累累,发表了大量译著和论著,成为文化翻译研究学派的核心人物,主要理论著作有《诗歌翻译:七项策略和一个蓝图》,《翻译 历史 文化 读本》。勒弗维尔认为:除了转换语言外,翻译更是译者对原作所进行的文化层面上的改写;文化互动的研究应该成为翻译研究的重点关注领域。勒弗维尔提出翻译的三大制约因素为:意识形态、诗学和文化万象即社会文化。

二、张培基与中国现代散文

与西方散文不同,中国散文语言质朴,表现形式自由,融和天人合一的理念,十分注重保持“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带有浓重的文化色彩。因此,中国散文的英译过程伴随着巨大的挑战。张培基先生凭借扎实的英语功底,以通俗易懂的词汇、短小精悍的句子、恰当的翻译策略,妥帖地处理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精准地传播了中国文化的精华。

三、文化操纵翻译观下的译者主体性

勒弗维尔认为:翻译换了原文的语言,受到了一定意识形态的影响,译者翻译原作时会进行文化方面的改写,因此,翻译是不可能在真空环境中进行的,在翻译活动进行之前,译者心中已经有一定的目的,面对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译者要进行选择,所以译者不可能中立、客观地翻译原作。翻译在某种程度上是译者根据原作品进行的再创作,译者“折射”,“改写”或“重写”了原作。在此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得到彰显。

四、案例分析

中国现代散文主要依靠意境表达中心思想,意境是以虚幻的景象表达客观事物,因此,中国现代散文总是如天边浮云一般,让人捉摸不透。与此同时,英语散文通过对自然事物的描写,达到抒感的目的。张培基先生在翻译现代散文的时候,充分考虑到英语社会的意识形态,采用归化的翻译方法以便大多数读者都能体会到中国现代散文的魅力。笔者将从意识形态、诗学、社会文化三方面,具体分析这三方面因素对张培基先生翻译策略的影响。

1.意识形态。勒弗维尔认为,在译本的翻译过程中,意识形态占据主要地位,尤其是受众的意识形态对译者的翻译具有重大的影响。张培基先生在翻译中国现代散文时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

在叶圣陶先生的散文《我坐了木船》中,“假如遇见了,把铺盖或者身上衣服带下去,也是异常难处得事儿”被译为“I will be a real fix if they rob me of,say,my bedding or clothing.”。“in a fix”是英语中的固定短语,意为“陷入困境”或 “尴尬”;张培基先生将“异常难处得事”替换为成语“in a fix”,传神的同时照顾到了英语受众的意识形态。

2.诗学。诗学,即目标语文化的文化观。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巨大,中文和英语之间不能进行对等翻译的词汇很多,为了达到良好的翻译效果,要选择意译的翻译技巧。

张培基先生在翻译朱自清的《背影》时,采用了意译的翻译技巧处理文化的差异。“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有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译为“I am all right except for a severe pain in my aim. I even have trouble using chopsticks or writing brushes. Perhaps it won’t be long now before I depart this life.”“大去”是文言文的表达,意为“辞世”,译者将其译为“depart this life”符合英语受众的文化观。

3.文化万象。文化万象即社会文化。中西文化之间差异巨大,很多中国文化的常识,在西方文化中根本不存在。

张培基先生把《为奴隶的母亲》中的片段“但有时也兼做点农作,芒种的时节,便帮人家插秧,他能将每行插得非常直,假如有五人在一个水田内,他们一定叫他站在第一个做标准。”译为“Sometimes he also worked in the fields; early each summer,he turned farm-hand,transplanting rice for other people.As he had learned to transplant the seedlings in wonderfully straight rows,the peasants always asked him to help them.”。芒种是中国的 24 节气之一,英语社会文化中根本没有这一概念,张培基先生翻译时注意了这个问题,采用了意译,简洁地传达了中国文化的精髓。

综上所述,翻译过程中,面对由意识形态、诗学和社会文化的不同而引发的翻译难题,译者应发挥主动性解决翻译难题。张培基先生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给广大译者树立了典范,值得学习借鉴。

参考文献:

[1]Andre Lefevere Translating Literature:Practical and Theory in a Comparative Literature Context[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2]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散文翻译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 要] 阐释了功能翻译理论和文学翻译的内容与特点,分别探讨了文学翻译中文本规约、忠诚理论和语义及交际翻译策略的体现,提出了功能理论对文学翻译也具有一定适用度的观点。

1、引言

翻译研究中的功能途径起源于功能语言理论,受到弗斯(J.Firth)和韩礼德 (M. Halliday)等人的功能语言学和海姆斯 (D.Hymes)的交际能力论学说的影响。当前,从功能角度研究翻译,可分为微观和宏观两类(张美芳2005)。前者指以英国学者为主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及语用学为基础的语篇分析学角度入手,用较固定的框架研究语篇功能;后者则是以德国学者为主,从赖斯(K.Reiss)的文本类型学、弗米尔(H.Vermeer)的目的论和诺德(C.Nord)的功能加忠诚理论入手,强调译文在目标语境中的功能及依据不同语篇功能而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文学文本用形象的语言,塑造艺术形象,反映深邃的历史和浩瀚的社会现实,让读者从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教育,从而得到美的享受。文学翻译则不仅要译出原文的意义,更要译出其中的感情和韵味。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是否适用于文学翻译则是国内外学者争论的焦点。国内部分学者研究认为功能派适用于文学翻译。如陈刚和胡维佳(2004)从功能派角度比较了《红楼梦》中咏蟹诗的两译本;文军、高晓鹰(2003)运用功能理论来阐释了文学翻译批评理念;吴南松(2003)、王小凤(2004)分别探讨了功能翻译理论在文学翻译批评中的适用性。这些研究都表明功能翻译理论同样适用于文学翻译。吕凤仪、何庆机(2009)则从功能派指向性、目的论和功能文本类型学等角度指出功能理论不适合于文学翻译。本文尝试从文学翻译实例出发,分析功能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的适用度,探讨其是否适用于文学翻译。

2、理论源流与特点

2.1 功能翻译理论内容与要点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是指以“侧重功能或文本功能”的视角,研究翻译的各种理论(Nord,2001)。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弗美尔、赖斯和曼特瑞(J. Manttari)为代表,分别提出了目的论、文本功能类型学和翻译行为理论;第二阶段核心人物为诺德,提出了功能翻译类型学和忠诚原则。第二阶段中霍恩比(M. Hornby)、霍尼(H. Honig)、库斯摩尔(P. Kussmaul)和阿曼(M. Ammann)等也推动了该理论的发展。

2.2 文学翻译内容与主要特点

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等类型。各类型文学文本又具有其自身文体特征。在翻译时,不仅要译出原文的意义,更要译出其中的感情和韵味,译文语言应该形象、生动、抒情,具有象征性和韵律感等,给人以启迪、陶冶和美感。意境是文学作品的生命,存在于小说、散文、诗歌中。散文的意境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绘,使人产生敬仰、喜爱、感动或憎恨、讨厌之情,从而突出意义,产生意境。诗歌的意境产生有多种因素----讲究节奏、韵脚,讲究用词、句式,要有形象。翻译诗歌时要反映出这些特点,要求译文高度真实,否则便难以传达原诗的新鲜和气势。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看,文学文本是“创造性作品”,属于表情型文本,作者或发送者地位显着,传递信息的形式特别,语言具有美学特点。文学文本的语言具有审美的特点,文本侧重形式,译文的目的在于表现其形式,可采用仿效、忠实原作者的翻译方法(Munday 2001)。

3、功能理论与文学翻译例析

3.1 文本类型学与文学翻译

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是功能翻译基础理论之一。按其观点,语言文本类型理论可帮助译者确定特定翻译目的所需的合适的对等程度。如上文所述,赖斯认为文学文本属表情型,应采用仿效、忠实原作者的翻译方法。散文《匆匆》是朱自清先生的早期作品。先生在充满诗意的语言内表现出了对时光消失的感叹和无奈,字里行间流露出当时青年知识分子的苦闷和忧伤情绪。本文选用张培基教授(译A)与张梦井教授(译B)的译文进行分析,试图说明文本规约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例1. 标题:“匆匆”

译A:The Transient Days

译B: Days gone by

“transient” 内涵为“暂短的,转瞬即逝的” 而“go by” 为“逝去,过去” 。“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而感到无奈,作标题使用,透出一股文学语言的美感。译A中“transient” 与文中主题意义相符,表达出对短暂的无奈;而译B 中的“go by”体现出的是“时间在逝去”,还有“追悔失去的美好日子”之意,并未体现出作者想表达的“短暂,快”。从译文对比看,由于对原文词义的把握差异,译B的措辞未能表现出表情型文本“审美”的语言特点,所表达的情感不如译A;从翻译方法看,也未能完全“仿效、忠实原作者”,语义产生了偏差。下文再举一例:

例2.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译A: I don’t know how many days I am entitled to altogether, but my quota of them is undoubtedly wearing away译B:I don’t know how many days I have been given, but the in my hands are becoming numbered.

译A中“wear away”表达了“消逝,衰退”之意,是一种形象化的翻译,吻合原文中的“渐渐”二字;而译B的“numbered”表示“时日无多”,用于此有点牵强,作者写此文时年仅二三十岁,用“时日无多”来形容似有不妥,也失去了原文“渐渐”一词的意味。因此,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从文本规约考虑应注重其语言的感染力与艺术性,从词义上再现原作情感,体现出其“审美的”语言特点。

3.2 功能加忠诚与文学翻译

功能加忠诚理论的核心为“翻译纲要、原文分析及对翻译问题的分类”(张美芳2005)。“翻译纲要”指翻译委托人对翻译提出的要求。理想的翻译纲要含有译文的预期功能、读者、传播媒介、出版时间和地点等。原文分析为译者提供决定依据:1)翻译任务是否可行,2)原文中的信息哪些与译文功能相关,3)采用何种翻译策略。翻译问题主要为语用、文化、语言和文本方面的问题,处理时应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分析翻译问题的目的是根据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翻译措施,但在整个过程中,翻译功能始终是考虑的焦点(诺德2001)。

3.3 翻译策略与文学翻译

纽马克(P. Newmark)是英国翻译界元老,其特别钟情于德国功能语言学家卡尔.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论模式”,提出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也是根据语言的功能、文本的目的制定的翻译策略。语义翻译的目的在于解读原作者的思想过程,强调译文的信息型,交际翻译旨在解读原作者的意图,注重译文的效果性。在文学翻译中时常面临“直译/意译”、“归化/异化”这样的两难,从功能角度入手,考虑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则可避免生硬的“两分法”。

4、结语

综上所述,功能翻译理论不仅在应用翻译领域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也能够解释文学翻译中出现特定问题。不可否认,文学翻译具有复杂性,其翻译策略具有多重考虑,功能理论的规定性 研究方法和分类有时难以全面而有力地解释复杂的文学翻译现象,但功能理论的出现为文学翻译提供了一条途径,其对文学翻译研究也具有一定的适用度。

参考文献:

[1] Munday, J.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2]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何庆机. 国内功能派翻译理论研究述评[J].上海翻译,2007(4):16-20.

[4]吕凤仪,何庆机.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适用性的学理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9(3):471-474.

散文翻译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本文着重讨论文学翻译中的语言变异及其产生的文体效果。人们在选择语码进行交际时会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则和语用原则。但是有时为了产生不同的文体效果以达到不同的交际目的,人们常常有意识地违背这些语言常规,形成语言变异,尤其是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通过语言变异产生文体效果,继而形成作者自己或某一作品的风格。

一、引言

严格的讲,文学翻译应该是原著思想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地再现.然而,现实并非总是如此.文学翻译中出现了多种变异现象.究其原因,多种多样。同时语言作为人们交流和表达自己思想的工具在不断的使用过程中,也会产生各种非常规的使用形式。这些非常规的语言形式就被称为语言变异。当这些变异现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时,时常会令人们难以揣摩,无从把握。

二、文学翻译及其变异现象

文学翻译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文学。综合中外论者对文学一词的阐释,我们知道文学具有以下主要特性: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用语言来反映生活、反映现实、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是emotion-centered;它有审美价值,其语篇功能主要是用艺术的语言叙事、画物、言情,达到感染人、娱悦人、教育人的目的。文学的这些特性也是它有别于其它文体的地方。要说清楚文学是什么虽然不易,但人们却能很容易地告诉你: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影视等是文学。如此说来,文学语言就该是这些文学作品的语言,文学文体也就该是这些文体的总和。尽管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影视中又能分出各种流派、各种风格的作家作品,但我们的注意力这里主要集中在英语各体类之间的文学共性的东西,即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影视的语言特征及其翻译。

长期以来,文学翻译一直被认为是派生的、模仿性的、第二位的文学形式,处于文学研究的边缘,极少受到文学研究者和文学史家应有的重视。评论文学翻译的标准大多是先验性的,重原文文本轻译文文本。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对先验性的“等值”标准提出质疑;描述性的、动态的翻译研究应运而生。人们不再用“等值”、“正误”、“好坏”、“对错”等标准来评判翻译文本,而是将翻译文本中出现的“差异、谬误、摸棱两可、多元指涉,以及‘异质’的混乱”视作“文化意识形态直接影响特定文学抉择的宝贵资源”。

研究文学翻译的变异现象,首先要给文学翻译的常规与变异下一个定义.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文学翻译活动首先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与社会学中行为规范的功能类似。文学翻译的常规是用来辨别合适的或不合适的翻译行为的准则和标准.它由具体的文学翻译的原则、标准、过程、方法等理论组成.与社会学中的越轨行为一样,文学翻译的变异是指违背了文学翻译常规的翻译行为或活动和不恰当的使用翻译技巧等行为.文学翻译作品中的变异现象表现为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程度.由此更是增加了文学翻译的难度。

三、文学翻译中的变异现象及其文体效果

文体学和文学紧密相关,一直被用来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同时它也是翻译工作者的必修课,翻译工作者具有文体学知识将有助于发现原文的特色,从而忠实地翻译原文。

文体学理论认为,作者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所采用的任何符号,一个词,一个句法,一种修辞手段或是某个叙事角度,都是作者独具匠心的选择,都是为了实现某种功能——或是突出主题,或是增强美学效果。因此,译者一定要对每个对象的功能有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忠实地翻译出原文的韵味,使译作读者获得与原作读者相近的感受。

下面我们来看不同体类中的不同变异现象及其文体效果。

(一) 小说的翻译

(1)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变异

在一部小说中,尤其是在人物众多的小说中,作家为了生动地再现形形色色的人物的个性,常常模仿他们各自的语言,使他们说出合乎自己身份、地位、教养、性格的话来,这是作家借人物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手段。如马克 吐温的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小说的叙述部分即采用了经过锤炼的美国当代口语,书中的人物对话更是原原本本的生活语言的照录,请看哈克与黑奴吉姆的对话:

"Hello, Jim, have I been asleep? Why didn't you stir me up?""Goodness gracious, is dat you, Huck? En you ain' dead-you ain' drownded-you's back agin? It's too good for true, honey, it is too good for true. Lemme look at you, chile ,lemme feel o'you…"

由此例可以看出,黑奴吉姆的语言充斥着讹读、省音、不合语法、用词不妥,这些极不规范的语言不仅仅只是传递了一种信息,透过它们读者可以推测到有关这一人物更多的情况。

(2)叙述时空的混乱化变异

这一特点主要存在于一些现代派小说中。传统小说的叙述总是时空脉络清晰,要么依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描述,要么采用倒叙,即使多有场景变化,但时间和空间都交待得清清楚楚。而在一些现代派的作品中,由于作家对心理现实刻画的追求,也由于作家的创作观念及手法的缘故,如意识流手法的采用,常常使得时空变化模糊不清,作品中的人物思维、语言混乱无序,过去的、眼前的,想象中的人和事,纷乱一团,语言缺少了形式上的逻辑关连,变得毫无条理,不完整的句子很多,给理解带来了较大困难。此时我们要引入一个文体学中的概念---前景化(foregrounding)。它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法将需要表达的事物或现象突出地表现出来。通常它通过对标准常规的系统违反来达到,是引人注目的、新颖的。意识流小说往往描写人物混乱流动的意识,因此在语篇上常常表现为词汇组合、句法结构、语篇结构、叙述模式等多层面上偏离常规的前景化特征。。

(二) 诗歌的翻译

一般说来,语言形式服务于内容,并具有一定的意义。就诗歌而言,形式的意义远远大于散文类作品中的语言形式。诗之所以成为诗,怎样说与说了什么同样重要,所以译文中追求形似是译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现代文体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风格是对常规的变异。”(Style is deviation of the norm)反过来讲,语言常规的变异就是语体风格的意义。变异是超常规,超常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才能吸引人,超常才能体现语体风格。变异是手段,通过变异造成“突出”(foregrounding)。“突出”意为“不落俗套”、富有新义,新义构成语体风格之意。“突出”通过语言变异来实现。如果把变异的语言现象看作“突出”,语言常规就是构成“突出”的“背景”(backgrounding)。有“背景”有“突出”才能勾勒出作品的整体美貌。将此观点应用到诗歌的翻译当中将会使译者和读者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意图。

如美国现代诗人E.E.Commings曾写了这样的诗句“you pays your money and you doesn’t take your choice”(1950)。他勇敢地冲破了约定俗成的语法规则,在一般现在时第二人称后的谓语动词和助动词词尾加了-s和-es,给语体风格以新义。

(三) 舞台剧及影视剧本的翻译

剧本与小说、散文的最大不同在于前者通篇都是用对话写成的。它们之间的另一个差别是小说和散文通常是供人默读(当然也可以朗读),而剧本却是最终要诉诸声形的(当然也可以拿来默读),由此它构成了与其他文体绝然不同的变异。剧本中的对话(对白)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经过作家精炼后的诗句,如莎士比亚的诗剧中,人物语言多是诗的语言,正式程度较高,辞格也较多。第二种是经过作家加工后的较为正规的、完整的语言,它来自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再一种就是未经加工的生活语言照录,多停顿,多不完整句,多不合语法规范句,多重复。当然,上述三种只是大致分类,在每一种类型中,语言的正式程度或用语特点又会因人物的年龄、性别、性格、身份、地位等方面的不同而不同。有的人话语单调乏味,有的人则出语机智幽默,有的人言语矫柔造作,有的人则语言朴实自然……总之,有多少种人就会有多少种语言。

翻译舞台剧剧本和影视脚本,要充分考虑其上述特点,译好人物语言,充分体现原剧整体语言特色和具体的每个人的语言特色,使语言连同人物一起"活"起来,"动"起来。就舞台剧剧本的翻译而言,其目的不外乎有两个:一是为该剧在另一个国度用另一种语言演出服务,二是译出来供人阅读。但不管是出于哪一种目的,译者都应考虑原文作为剧本的特点。如朱生豪在译莎士比亚剧本时,常常要让自己扮作剧中人物,拿译出的句子读一下,看一看是否上口。影视翻译与普通小说翻译的不同之一在于它受制于口形及时间。屏幕上演员说话时间如只有五秒钟,那译文的字数也就不能太多,不能是演员已经闭嘴,而配音却仍在说话,这对于译者是一个考验。同时,译文还必须照顾到演员说话过程中的停顿。如Memories are wonderful…and the good ones…stick to you like glue. (回忆是美好的…好的回忆……将伴你终身。)如要将stick to you like glue译为"将象胶一样始终粘着你",那就太长了。配音要想逼真,还要考虑选词的口形与屏幕口形的一致。一般来说,嘴巴张得较大,译时应选择开口呼的汉字,反之则选用闭口呼的汉字。此外,译者必须关注屏幕人物的动作神情,了解人物性格特征,用性格化的语言反映人物的喜怒哀乐、粗俗高雅。

(四) 散文的翻译

翻译散文,首先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内容与风格,因为内容与风格是统一的。譬如英国早期的散文多为说明性文字、教育用文字和劝谕性文字,用古英语写成,以简洁朴实见长,且有明显的口语化倾向。另外要认真体会散文的时代风格与作家风格,如培根的散文多用排比并列句式,形式工整,而这同时也是英国十七世纪散文的一大修辞特点。十八世纪的散文,初中期口语化盛行,代表作家是艾迪生(Joseph Addison)和斯梯尔(Richard Steele),但到了末期却又转向典雅华丽。到了十九世纪,虽然一部分作家仍坚持散文朴实无华的特点,但在整个文学艺术界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浪漫派散文似乎一直占据上风,作家常直抒胸臆,表现自己鲜明独特的个性。这类散文句式灵活、语言新颖,富有极强的感染力。其生动的比喻、强烈的节奏感、飞扬的文采形成了散文的时代特色。但进入二十世纪后,英国散文的主流又回到了以正规口语为基础的朴实自然语言。翻译英语散文时,对上述语言风格的变异不能不察。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文学翻译中的确存在着许多语言变异现象,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文体及其他效果。由于产生这些变异现象的原因复杂多样,其表现特征也会很难把握,这就要求译者和读者能从多方面多角度来思考和分析这些语言现象和文体现象,促使文学翻译工作更顺利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Susan Bassnett and Andre Lefevere, Translation, History, Culture [M] (London: Cassell, 1990).

[2]侯维瑞. 英语语体[M].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8

散文翻译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匆匆》 英译本 张培基 散文

一、引言

散文是一种可以充分利用多种题材,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文学表现手段,自由地展现主体的个性风格,以抒情写意、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为主要目的文学文体。散文写作追求的首先是由情感和立意构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其次是散文的文本构成艺术和表情达意的各种表现技巧。朱自清的散文《匆匆》,语言优美,结构精巧,是汉语散文诗中的佳作。《匆匆》的英译本以朱纯深、张培基和张梦井的最具代表性。张培基的译文把握住了原文的情感、风格、神韵,忠实凝练,用词具有美感。以往对《匆匆》的英译本研究大多从英汉语言对比、篇章衔接、接受美学等角度进行;如:郑文思的《从词汇与句式角度对比朱自清《匆匆》两种译本》,程荣荣的《接受美学视角下《匆匆》英译本之美学价值研究》,王聪慧的《汉英散文诗篇章衔接手段对比分析——以《匆匆》及其英译本为例》。本文将以张培基的英译本为例,探讨《匆匆》英译本中“信、达、美”原则的体现。

二、散文的翻译

针对散文翻译的特点,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依据和标准。奈达认为,翻译就是在译语中,首先在意义上,其次在风格上再造出与源语信息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信息。英国散文翻译家Hilaire Belloc为散文翻译制定了6条原则,认为“翻译的本质是异地之魂假借本地之躯的复活”(the essence of translating is the resurrection of an alien thing in a native body) ,强调散文的翻译不能拘泥于原文之字句,要以段落或部分为整体;认为翻译要“以意译意”(translate intention by intention),“以意译意”与林语堂提倡的“翻译要遵循行文之心理”是高度一致的,这样可以摆脱原文字句的束缚,有利于发挥译入语的优势。

(一)散文翻译的特点

准确把握原文的内容和风格。在语言、句式、结构、修辞等方面忠实地再现原文的内容与风格。张培基保存散文风格的技巧值得学习:句子短小、精悍、结构简单;用词简单、明了;修辞处理合理,力求通俗易懂;语言逻辑关系清晰;对文化因素处理得体,使读者对译文无理解障碍。以上技巧的合理运用,可资翻译工作者借鉴。

(二)散文翻译风格

散文的自由的文体特点,一方面给散文创作以发挥的空间,另一方面使散文的风格变化多端,难以把握。散文风格的翻译可以采用无意识翻译的方法,这要求译者与原作者在写作手法、心境、选词等方面接近,以达到契合。把握翻译中的“风格”问题,要注意两点:1.译文的风格要忠实于原作。要做到“忠实”就要在翻译中结合直译和意译两种译法。2.要发挥译语的优势。可见,翻译不仅是语言的传递,也是风格的移植。

三、“信、达、美”原则在《匆匆》英译本中的体现

张培基《匆匆》英译本选词准确,句法处理得当,风格与原文接近;从具体的词汇选择和句式句法等层面上来讲,文字质朴,语言忠实流畅,通晓易懂,行文优美,情到深处更能体现原作者的感情用意。而这与本文所提到的“信、达、美”原则契合。

(一)“信”——词汇层面

散文翻译中的“信”指选词精确得体,语意连贯;对于翻译,只有选词贴切得体,才能使语篇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非词句的堆砌。本文仅分析张培基和张梦井对词语的选择。

(1)题目“匆匆”

张培基译:The Transient Days

张培基选择的“transient”的“暂短,转瞬即逝”义与文中主题“匆匆”的语义相符——the days passed quickly without being conscious of them(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就流逝了)。译文体现出了作者想表达的“短暂,快,不知不觉”之义。

(2)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张培基译:I don't know how many days I am entitled to altogether, but my quota of them is undoubtedly wearing away.

对于渐渐空虚,张培基采用了“wear away”,“wear away”有“消逝,衰退,磨薄”义。这种形象化的翻译对应了作者形象化的描述。“wear away”表达一个过程,对应了文中“渐渐”二字。从这一词汇的选择上来看,张培基的翻译以读者的理解为出发点,体现了对译文的选择。

(3)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

张培基译:Living in this world with its fleeting days and teeming millions, what can I do but waver and wander and live a transient life?

对于“千门万户的世界里”,张培基采用意译,用“teeming millions”翻译原文的“千门万户”,与原文的夸张形容相吻合。由此可见,由于一词往往有多种词义,词语在不同的上下文中会有不同的词义。词语只有组成一个句子,进而形成语篇后,其词义才能得到确定。从翻译的角度来看,脱离上下文,就无法译出语义连贯的译文;因此在翻译实践中,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境选词,而不是一味追求对等,以致丧失了整体意蕴。

(二)“达”——句子的运用

句子是构成语篇的基本要素。译文的语篇是否连贯、有逻辑性,要看译者对句式的灵活使用,以及对整篇文章结构的准确把握的能力如何张培基的英译本更多地使用了断句的方法,把原文中的长句切分成短句,再用连接词将整个语篇巧妙地衔接起来。在汉译英的过程中,恰到好处地将短句合并为长句,将长句切分为短句,根据地道的英语表达法调整语序,处理衔接,才能使译文晓畅自然,更加地道。注重二者的结合,才能翻译出更好的译作。下面将举例说明:

(4)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张培基译:If swallows go away, they will come back again. If willows wither, they will turn green again. If peach blossoms fade, they will flower again.

张培基选用了一般现在时,表示恒常的事实——时间的匆匆流逝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连续不断的,暗示了读者要珍惜宝贵的时间。采用了三个相同句式,力求神似。

(5)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张培基译:Thus the day flows away through the sink when I wash my hands; vanishes in the rice bowl when I have meal; passes away quietly before the fixed gaze of my eyes when I am lost in reverie.

朱自清散文运用了一系列排比句,相同的句式呈流线型,一缕情思牵动活跃而又恬静的画面迅速展开,使人仿佛看到时间的流逝。句子大多是短句,五六字一句,显得轻快流畅。张培基译文主语只出现一次,符合英语表达习惯,整个句子紧密连接,层次感强,简洁明快。正如张培基所说:“翻译时并不是所有的平行或对等结构都要‘对等的’译过去,否则译文会变得邋遢又啰嗦,也不能表达出原文的深层含义。”

(6)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呢?

张培基译: Why should I be made to pass through this world for nothing?

单从结构看,张培基的译文用被动语态(Why should I be made,0,)这与《圣经》中上帝造物观点一致,符合西方人的观念,英译本的读者多是西方人,能够更好地引起译文读者的共鸣。从语法角度看,在未明确主语的前提下用被动语态更佳。通过以上对比可知,文章结构对文章内容的准确表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形式和内容不是箱子和衣服的关系,而是彼此渗透、密切相关的。

(三)“美”——音韵美的表达

散文翻译中的“美”体现在很多方面。《匆匆》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散文诗,兼有诗与散文的特点,通过隐喻、排比、叠词的使用,表达了对时光消逝的感慨和无奈,充满诗意。根据接受美学,散文诗的翻译更得注重原文音韵美、结构美和节奏美的传达。音韵美是重要部分,音韵美不像格律诗那样靠格律和韵来体现,而是从诗人的内在情绪的涨落和语言的节奏的有机统一中自然流露出来。散文诗的译者只有把握诗人的内心情感及其变化,才能译出好的作品。

(7)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张培基译:Counting up silently, I find that more than 8,000 days have already slipped away through my fingers. Like a drop of water falling off a needle point into the ocean, my days are quietly dripping into the stream of time without leaving a trace.

诗人把“八千多日子”的“溜去”比喻成“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滴在时间的流里”,形成鲜明的对比,让读者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它。张培基的译文“a drop of water”“into the ocean”“dripping into the stream of time”,选词准确,用地道的英文传达了作者对时间逝去的无奈与惋惜,符合译文读者的期待。

(8)我不禁汗涔涔泪潸潸了。

张培基译: At the thought of this, sweat oozes from my forehead and tears trickle down my cheeks.

显然,张培基译文中“ooze”和“trickle”二词发音轻缓,传神地表达了作者因紧张、焦虑、羞愧而出汗和流泪的情景。另外,张培基在译文中用了一些短音节的词,给人轻巧、快速之感,表现出时间匆匆而逝,不为人所察觉,与文章的主旨不谋而合。

(9)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

张培基译:/The sun has feet too, edging away softly and stealthily. What have I been doing during the 8,000 fleeting days except wavering and wandering?

张培基的译文中用了“softly and stealthily”和“wavering and wandering”,即英语中的“头韵法”,一方面朗朗上口,增加了散文的韵味;另一方面,“softly and stealthily”再现了原文中“轻轻悄悄地”叠字的效果,表达了作者对斗转星移,时间流逝的无奈心绪。而“wavering and wandering”把有志青年的犹豫、彷徨和对前途的迷茫描绘得淋漓尽致。音韵层面的能指性是十分隐晦的,远不止词语字面所向人们展示的,需要译者的艺术判断力与审美的敏感性。

四、结语

通过对译文的选词、句子结构与句式的分析,可以看出,张培基英译本符合“信、达、美”的原则。正如乔治·斯坦纳所说:“语言怎样使用,怎样理解,在关键地方因人而异。我们研究的并不是一门科学,而完全是一门艺术。”张培基的译作整体上准确地把握住了原文的思想感情,用词贴近原文语义,句法结构处理得游刃有余,很好地体现了原文的中心思想,使读者能够置身于原作的精神世界之中。

参考文献:

[1]朱乔森.朱自清全集[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

[2]谢楠.散文翻译的文体关照[J].东岳论丛,2009,30,(7):

171~173.

[3]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4]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5]陈丽娟.论语篇的衔接与连贯[J].语言研究,2011,(3).

我们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散文翻译论文(精选5篇)》文章不知道大家满不满意,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360范文网。(本篇共字)

菁英职教网文章归档 教育资讯 留学攻略 七品教育网站地图xml
232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