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察工作汇报(精选5篇)

| 婕音

推荐文章

菁英职教网 培训啦 留求艺

视察工作汇报范文第1篇

尊敬的省、市各位领导:

今天上午,各位领导亲临我镇检查指导教育工作,这是对我们工作的极大鼓励和鞭策。在此,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对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借此机会,就我镇教育工作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一简要汇报。

我镇位于××市北部,距杭州市20公里,离××市区5公里。地域总面积104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常住人口2.9万人。全镇共有中学1所、1181人,小学3所、2288人,幼儿园10所、1057人,总在校学生4526人。20__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22.29亿元,工业总产值86.5亿元,财政收入2.0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3653元。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进入全国“千强镇”(200位)、省“百强镇”(34位)和杭州市“十强镇”行列,先后获得了全国环境优美镇、浙江省教育强镇、省文明乡镇、省体育强镇、省优秀乡镇、省卫生镇、省科普示范镇、省综治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多年来,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科教兴镇”战略,把教育工作作为社会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贯穿始终,做到投入力度不减,工作力度不松,大手笔抓教育规划,大投入抓基础建设,大动作抓教学管理,大声势抓教育创强,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教育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大投入,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理念,始终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优先保证教育投入。专门出台了《××镇教育事业发展和管理工作若干意见》,具体规定了奖教金执行制度和各类教育投入办法。近年来,镇财政每年拨给教育的正常经费均达1300万元以上,部分村每年捐助教育的经费也多达数十万元。经常性的教育支出,已占到镇财政可用资金的61%以上。同时,各校每年的一些设施更新,基础建设投入都在百万元以上。

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我镇还积极创造条件,广泛吸收社会资金来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缓解财政压力,20__年,我们发动浙江万能集团投资380万元,兴建了“××镇智能幼儿园”;为加快××中学建设,我镇先后三次发动企事业单位捐款,共募集资金300余万元。通过这些措施,全民办学的热情得到激发,教育经费投入渠道进一步拓宽,初步形成了全社会力量共同发展教育的良好氛围。

(二)“四轮驱动”,教育质量均衡发展。

在实施“科教兴镇”战略中,我们创新发展了幼儿、小学、初中、成人教育“四轮驱动”的发展模式。具体来讲,就是实施了“一项工程”,抓住了“一个龙头”,突出了“两个重点”。“一项工程”就是“撤并工程”,通过撤并,实现了中学“二并一”、小学“六并一”、幼儿园“七并一”和“十一并一”,进一步优化了资源配置,教育布局更趋合理。“一个龙头”就是紧紧抓住义务教育这个龙头,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外来民工子女就学问题妥善解决,义务教育实现全覆盖,入学率100%。“两个重点”就是幼儿教育和成人教育两个重点。在幼儿学前教育上,积极探索社会化办学,投资380万元兴建了“智能幼儿园”,撤并吸纳××片村办幼儿园7个;投资150万元建造了新义中心幼儿园,撤并新义片村办幼儿园11个,基本满足了家长们对优质学前教育的愿望,实现了幼儿教育低龄化、均衡化、规范化的要求。20__年,杭州市学前教育现场会在我镇召开。在成人教育上,我们也花巨资进行了重点扶持,办学规模、办学质量不断提高,被评为浙江省示范性成校。

(三)强化队伍,师资素质明显提高。

为提高师资素质,加强队伍建设,我们采取了“三大措施”。一是出台了教师绩效考核办法。制定了《教职工绩效考核奖及福利发放实施细则》,把工资福利与工作绩效挂钩,奖优罚劣,奖勤罚懒。二是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出台政策,积极鼓励在职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三是重视教学研究。全镇各学校教研、科研风气日益盛行,教师通过教学实施,探索教学规律,有效地建立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能力培养为核心、教法与学法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新模式。目前,初中已有二个课题获得杭州市三等奖,一个课题列为省课改课题;中小一个课题被列为浙江省重点课题。相当多的教师们在抓好教学的同时,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多次获得省、杭州市和××市级奖项。

视察工作汇报范文第2篇

根据市委巡察组要求,我办对2015年以来的财务工作总体情况进行了认真梳理及检查,对本单位的行政账的运行情况、会计资料、会计核算、单位财务内控、财务制度执行情况等开展了自查,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财务基本情况

1.单位基本情况

我办属于机关单位,下属事业单位有4个(*****、****、****、****),事业单位未独立建账核算,所有经费均通过我办行政账列支。经费来源是财政拨款,我办自2015年1月1日起独立建账,设置了单独的财务室,现有财务专(兼)职工作人员4人,主要从事记账凭证的录入、记账、审核,财务预决算的编制、审核,财务报表的编制等工作。

2.内部控制情况

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健全,在财务管理、固定资产、合同管理等方面均建立了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我办实行一把手直接分管财务,明确了财务审批流程,规范了各自的职责权限,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3.预决算编制执行情况

单位规范预决算编制制度,项目经费预算通过单位领导班子会议集体讨论商议,基本支出预算按部门预算编制手册进行编制,最后由专人负责单位总预算的编制,编制完成后由审核人审核后报单位领导班子审议通过;单位决算有专人负责编制,编制完成后由审核人审核后向单位领导班子汇报决算数据及内容,无误后上报市财政相关科室。单位财务预决算均通过江苏省预决算公开平台进行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4.资产管理情况

资产管理岗位设置相互分离,职责明确;规范大额资金使用管理,严格实施网上商城采购规定;规范资产处置程序,杜绝资产处置中可能出现的违规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二、财务工作开展情况

1.认真学习财务规章制度,规范财务核算运行

我办认真学习《行政事业单位常用财会政策制度文件汇编》,仔细研究该汇编中的各项规定制度,通过不断学习进一步规范财务核算,严格审核原始凭证的合规性、完整性,规范记账凭证的编制,使日常财务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严制单位三公经费

2015年至2018年,我办三公经费合计*****万元(其中事业单位三公经费***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万元;公务用车运行费*****万元;公务招待费******万元(2015年*****万元,2016年*****万元,2017年*****万元,2018年*****万元);因公出国(境)费*****万元。我办坚持公务接待清单制度,严格控制招待费开支,公务招待费主要用于各地党政机关到我办进行考察学习、业务交流等方面的接待。因公出国(境)费系2016、2018年由上级部门批准并组织我办领导出国考察费用。

3.加强预决算执行力度,抓好经费保障

2015年以来,我办不断优化部门预决算编制工作,严格执行厉行节约规定,本着“节俭高效”原则,精细化编制预算,最大化满足部门工作需求。重点管控好支出进度、部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等重要环节,确保预算与支出的同步运作。

三、存在的问题

1.部分公务招待费报销凭证中未附菜单明细

2015年开始独立建账以来,由于未对公务招待费的相关财务规定吃透,导致部分公务招待费报销单据中缺少菜单的明细。经纪委巡察组、财政局检查提醒后,从2016年3月份起在公务招待费报销单据中已全部提供菜单明细。

2.个别差旅费用报销未及时

个别人员出差后已经回单位的情况下,未及时填报差旅费报销单进行报销,根据《苏州市市级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的规定,出差人员在差旅活动结束后一个月内办理报销手续,个别人员超出了规定报销的期限进行报销。

3.固定资产未及时入账及报废

由于历史原因,2015年以前的单位固定资产未及时入账,对于已经报废的固定资产也未及时履行相应的报废手续,导致固定资产信息失真。

4.公务用车管理尚不够规范

对公务用车的使用未完全遵守提前填报公务用车申请表制度,个别情况下只是口头或电话通知需要公务用车。

5.办公用品领用无相关手续

对于购买的一般办公用品未设立办公物资备查帐簿,对办公用品的领用也未有相应的领用手续,例如笔、纸巾等小件物品的领用。

6.部分报销票据未按规定进行严格的签字确认

部分票据在报销的时候只有经办人和主要领导人签字,未有分管领导的签字。

7. 存在财务人员报销审核不严的情况

财务人员在个别情况下,没有完全按照*******《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公务费用报支审核意见》所规定的要求,对报销的票据审核不到位,缺少经办人签字也未发现,现已全部整改到位。

8.个别物资的采购未通过政府采购网网上商城进行采购

有时候对于急用或者金额小的物资,还是通过本市商户进行购买。

9.财务人员的业务知识、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财务人员均为兼职人员,业务知识不够全面、业务能力不够扎实,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有时候未能及时发现财务工作中的错误或者纰漏,有待进一步提高能力。

四、整改措施

1.进一步加强办公物资采购的管理

一是加强采购管理,对于一般办公用品均需通过政府采购网网上商城进行采购;二是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对采购物资指定专人负责,建立健全库存物资出入库登记制度,建立库存物资备查帐簿;三是每年年底对物资进行盘点,确保账实相符。

2.进一步强化资产管理

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优化资产交接手续,实现资产管理的“无缝对接”,杜绝国有资产流失。及时按照相关程序清理和报废固定资产。

3.进一步规范财务报销制度

一是按照财务管理制度履行相应的报销程序;二是完善会计人员与实物管理人员职责,规范审核流程,提高监督质量,杜绝不合理开支。

4.进一步规范“三公经费”管理

一是严格规范公务接待报批程序和开支标准,坚决不购买烟酒,不提供高档菜;二是加强公务用车管理,制定本单位的用车规定,按规定停放,杜绝公车私用;三是严格出国出境管理,对确有需要的出国出境行为要通过规定的审批手续。

5.进一步加强财务人员政策法规和业务学习

一是对财务人员加强政策法规培训,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二是加强财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提升财务管理能力,提高会计核算水平;三是对财务人员加强廉洁自律教育,增加警示教育频率,防患于未然。

视察工作汇报范文第3篇

根据市委和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安排,从2017年4月19日至2017年6月9日,市委第四巡察组将对开封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党组开展巡察。随后,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市预防腐败局局长夏华其同志将作重要讲话。下面,围绕做好这次巡察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树立做好工作的坚定信心

市县党委巡察制度建立以来,巡察工作紧跟中央和省委巡视工作步伐,紧盯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紧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紧盯市县党委两个责任,积极探索实践政治巡察的方法路径,有效发挥了利剑作用。实践证明,巡察顺党心,合民意,得到中央的高度关注。去年,在听取中央巡视工作汇报时,先后两次指出:要探索市县巡察,完善巡视工作网络格局;要统筹推进市县巡察工作,构建巡视监督立体网络格局。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七次全会上,总书记再次对市县巡察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特别是十八届六中全会,把巡察工作写入党内监督条例,更是对巡察地位作用的充分肯定。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七次全会上,同志也对巡察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十届河南省委对巡视巡察工作尤为重视,省委书记谢伏瞻同志多次作出指示。市委书记吉炳伟同志在听取每轮巡察工作汇报时也都提出明确要求。中央和省委市委对深入推进巡视巡察工作的态度鲜明,决心坚定,要求具体。因此,我们要对建立巡察制度的科学性更加自信,对巡察监督的利剑作用更加自信,对巡察工作的持久生命力更加自信。每一名巡察干部都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断提升巡察监督的震慑威力,坚决完成好市委安排部署的巡察工作任务。

按照十一届市委第二轮巡察授权分工,我们市委第四巡察组负责对市卫生计生委党组开展巡察。希望被巡察单位党组要站在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快推进四个开封”建设的高度,统一思想,深化认识,自觉增强接受巡察监督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做好各项工作,全力支持、配合、完成好这次巡察任务。

二、明确任务,依规依纪开展巡察监督

根据《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和河南省委《关于贯彻<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的实施办法(试行)》等有关文件精神,我重点向大家通报一下本次巡察的主要任务和程序方法。

在巡察任务方面,按照统一部署、同步展开,集中汇报、分头反馈,分头整改的要求,坚持巡视巡察工作方针,深化政治巡察定位,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政治方向,查找政治偏差。紧盯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问题,突出关键少数”,聚焦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了解被巡察单位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执行党的纪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以及选人用人情况,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着力查找被巡察单位党组织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管党治党宽松软”等问题。着力发现利用决策权、行政审批权、执法权、人事权,搞权钱交易、、利益输送等问题。

在巡察方法方面,主要采取召开会议、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座谈了解、明察暗访、集中巡察、受理举报、通报反馈等方式进行。根据工作需要,列席被巡察单位民主生活会、党风廉政建设、作风建设等有关会议;调阅、复制有关文件、资料,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个别谈话,了解掌握群众来信来访中反映的有关问题;采取明察暗访等形式对被巡察单位相关问题核实印证。

巡察期间,按照问题线索办理的有关规定,市委巡察组可以按照干部管理监督权限,经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和市委巡察办报备后,将有关党员干部涉嫌违纪违法的具体问题线索,分别移交纪委、组织部门或者政法机关处理;对巡察发现的省管干部涉嫌违纪问题线索,由市委巡察办在巡察结束后,汇总上报省委巡视办。对群众反映强烈、明显违反规定且能够及时解决的问题,向被巡察单位提出处理建议;对一时难以了解清楚的问题,由被巡察单位党委或当事人说明情况,存档备查。市委巡察组对反映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重要问题将进行深入了解,但不干预被巡察单位日常工作,不履行执纪审查职责。

三、齐心协力,确保巡察取得扎实效果

做好巡察工作,是巡察组和被巡察单位党组的共同政治责任。为保证对本次巡察工作的顺利开展,请XX党组在以下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一是被巡察单位党组全面工作汇报和巡察组要求的工作汇报;二是通过内部通报等途径(有条件的通过广播、电视),通报今天的会议精神,公布巡察工作的监督范围、时间安排以及巡察组的联系方式等有关情况;三是希望被巡察单位党委自觉接受巡察监督,积极配合巡察组开展工作,提前做好巡察谈话准备,并在谈话时向巡察组如实反映情况;四是巡察组在巡察期间,将根据工作需要,列席有关会议,请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议题等,提前通知巡察组;五是巡察期间被巡察单位的一些重大工作、重大活动、重大人事变动等情况必须向巡察组通报;六是巡察组在开展工作中需要调阅、复制有关名册、文件、档案、会议记录等资料,请有关领导和部门给予支持和配合;七是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巡察组的来电、来信、来访渠道畅通。

巡察工作政治性、政策性、互动性很强,市委对加强巡察队伍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非常重视,提出了明确要求。每名巡察组成员都要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保密规定,不泄露、不扩散巡察了解掌握的情况以及有关会议和谈话内容;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对反映的情况和问题,严肃对待,认真分析研究,为市委提供真实可靠的情况;坚持群众路线,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认真倾听干部群众的反映,掌握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公道正派,尽职尽责。巡察期间,不搞迎来送往,拒绝各种宴请,不受邀参加与巡察工作无关的公务活动等。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察组进行监督,并随时对巡察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巡察组在市卫生计生委巡察工作期间,主要办公地点在**,设专门值班电话:**(受理时间为早8:30至晚6:00),手机联系方式:**,开通网上电子信箱:**,同时在各县区卫计委和市直各卫生计生单位设置市委第四巡察组征求意见箱。

视察工作汇报范文第4篇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植根于中国实际、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检察院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这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制度。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是检察机关应尽的义务,加强同人大代表联系,接受人大监督是检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为当前和今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指南,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等法治领域的根本指导思想。检察机关作为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要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和深刻内涵,自觉坚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检察实践,就必须牢固树立人大意识,认真、诚恳地接受人大监督,在监督与被监督、关怀与被关怀、支持与被支持中,促进检察工作的开展,保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贯彻与落实。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不断增强接受人大监督的自觉性

人大及常委会对检察机关的监督,具有主体地位的至高性、监督范围的广泛性、监督形式的多样性和监督效果的权威性。是检察机关不断改进工作,充分履行检察职能,确保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主动接受人大监督意识,不论在工作部署上,还是在检查推进中,无论是在督办落实上,还是在个案监督的办理中,都要反复强调人大监督的法定性、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多种途径使广大干警树立“三个意识”,处理好“三个关系”,实现“三个转变”。一是要引导干警牢固树立人大意识、人民意识、代表意识,使广大干警深刻认识到只有自觉接受监督,才能准确把握检察工作的正确方向;只有主动接受监督,才能保障检察机关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只有严格接受监督,才能防止自身腐败,保证检察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力,高效、健康、有序地开展好各项检察工作。二是要引导干警正确处理“三个关系”。就是用宪法的根本原理正确处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与人大法律监督的关系;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处理监督者与被监督者的关系;运用权力制衡理论正确处理独立行使检察权与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的关系。三是要引导干警实现“三个转变”。要由年终突击联系向经常性联系转变;由单一的联系向采取多种形式的联系转变;由“请进来”联系向“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转变。从而使接受人大监督的观点在广大干警头脑中深深扎根,不断提高接受监督的自觉性。

二、高度重视,狠抓落实,不断增强接受人大监督的实效性

检察机关要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全面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关键是要把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对检察机关做出的各项监督措施摆上重要位置,落实到工作去,真正体现出人大监督的权威性。为此,必须在提高接受人大监督的实效性上狠下工夫。一是认真向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常委会汇报、报告工作。在向人民代表大会作年度检察工作报告时,坚持实事求是,如实反映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下年度工作意见,诚恳接受人大代表对工作报告的审议,全面落实审议决议中提出的各项要求。每年人代会召开后,开党组扩大会议,对会议精神进行认真的学习和贯彻,定期向人大报告阶段性工作进展性情况。同时,按照人大提出的意见和要求积极进行整改,狠抓工作落实。二是认真接受人大常委会视察和执法检查。人大对检察机关进行执法检查和视察,是对检察工作的有力促进。为此,应如实汇报整体执法情况和重点案件办理情况,认真听取检查意见,对办案中适用法律不当的案件,要坚决纠正,对视察意见认真抓好落实。同时,要不断加强对检察委员会工作的改革和完善,全面推行检察委员会委员审查案件责任制,加大对执法各个环节的监督和防范,以此促进严格执法。三是认真配合人大常委会有关人事任免和述职评议工作。对拟提请人大任命或批准的检察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呈报。组织提请人大任命法职的干警,认真参加任前法律考试;已经通过任命的,按大常委会的安排,向人大常委会述职。四是认真承办人大代表建议和意见。为了切实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意见的办理工作,检察机关应建立由检察长把关协调、职能部门限期专人办理、督查部门全程跟踪督查反馈的责任制,确保人大交办、批办事项的办理速度和质量。对人大代表提出的有关加强检察队伍建设,增强大局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等意见和建议,要及时承办,认真整改。

三、明确责任,完善制度,不断增强接受人大监督的主动性

为使检察机关接受监督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要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尽快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上。在这个体系中检察长负总责,副检察长分工负责,各业务科长为监督体系中的具体责任人,对于接受人大监督工作做得不好、不实,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同时,还要建立与人大制度,从年初制定工作规划到队伍管理工作,做到经常邀请多名人大代表参加座谈会,听取代表的意见,并根据代表的意见采取相应的工作措施。另外,还要实行重大事项和大要案呈报制度,自觉接受人大监督。

(一)接受权力机关监督的主要方式

1.通过人代会的监督。 每年年初由检察长代表检察院向县人民代表大会报告法院工作一次,全面汇报上一年度的整体工作,如遇换届,还要全面汇报上一届的检察院整体工作。在每次人代会审议检察院工作报告期间,安排院领导和各庭室负责人深入到各代表团列席会议,认真听取人大代表审议法院工作报告时提出的批评、意见和建议。

2.通过人大常委会的监督。 一是每年向县人大常委会作专题工作汇报一次。自 2005年以来,我院先后就办理职务犯罪案件、刑事案件逮捕和公诉、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专题汇报。二是做好日常工作汇报。将上级检察院的会议精神、本院的重要工作部署及重大案件的审理执行情况及时向县人大领导、常委会及有关专门委员会汇报,主动把法院各项工作置于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之下。三是对中层干部、检察官任职等涉及干警职务调整、晋升等事宜,事先征求人大的意见。提请县人大常委会任免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委会委员、检察员,并配合人大常委会做好任前法律专业考试。同时,年终由检察长、副检察长向人大常委会述职。

3.通过人大代表联络的监督。 在院人民监督员办公室设立人大代表联络室,负责与人大代表联络的日常工作,专职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落实情况、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批转交办的各类案件的承转督办事宜,加强与人大代表的联系和沟通,广泛征求并充分听取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4.通过人民群众的监督。 人民群众尤其是案件当事人常常通过的渠道向人大常委会或向当地的人大代表反映,对检察院工作或案件情况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检察院在处理人大常委会或人大代表批转、交办、督办的一些案件的过程中,通过及时处理、及时回复,不断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

(二)关于自觉接受权力机关监督的主要方式

1.认真执行人代会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 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和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及时进行分类,加以整理,印发各部门组织学习并对照检查和整改,并将整改意见及时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及时把《报告》中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进行分解细化、量化,落实到各科室,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及时向人大常委会予以书面报告,反馈信息,把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落到实处。

2.邀请视察检察院工作。 积极配合人大机关,主动邀请人大领导和人大代表到检察院视察、检查指导工作,自觉接受人大组织的各种专项执法检查。对人大常委会及专门委员会组织的视察、检查活动,高度重视,积极汇报工作,认真安排好视察、检查的内容。对人大领导在视察、检查中作出的指示和要求严格落实,对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虚心接受,及时改进。

3.定期与不定期走访人大代表。 实行院领导分片联系,要求院领导深入基层,深入乡镇,年终定期与日常不定期进走访人大代表。当面向人大代表通报法院工作,征求意见建议,当面回复人大代表的议案、个案监督的办理及落实情况。

4.邀请召开座谈会。 在每年年终分别邀请人大领导、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及社会各界人士召开座谈会,汇报年度检察院工作情况,总结相关工作,征求意见和建议。同时,在日常工作中,根据检察院阶段性工作重点的需要,临时性地不定期地邀请召开座谈会,及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5.发放征求意见函。 向县人大代表发放征求意见函、意见表,向社会各界致公开信,就检察院公正司法、办案效率、执法纪律、执法作风、检察官职业道德等各方面,主动邀请人大代表进行监督,广泛吸纳社会各界人士的批评与建议。

视察工作汇报范文第5篇

1955年6月6日至11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宋庆龄前往松江重点视察陈永康的联民农业生产合作社。调研期间,宋庆龄除先后听取松江当地领导关于农业合作化、文化教育卫生方面的工作汇报外,还深入农家和田间地头,召开座谈会,与当地农民促膝谈心。

宋庆龄;视察松江;农业合作化;历史考察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K8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3)11-0031-03

1955年6月6日至11日宋庆龄视察了江苏松江。这是历史上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松江时间最长的一次。

一、宋庆龄视察松江的主要内容

6月6日上午,宋庆龄在松江地委副书记郭玉汉的陪同下,从上海乘汽车抵达松江。6月11日上午,返回上海。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深入农家和田间地头,宋庆龄广泛调研了松江农业生产、文教卫生等各方面情况。

(一)统购统销、三定政策和农业合作。在松江期间,宋庆龄先后听取行署专员李崇关于粮食统购统销、生产互助合作等情况的汇报,松江地委副书记郭玉汉关于联民社、松江县委副书记王海涛关于联盟社的情况汇报;又直接听取联民社主任陈永康,生产大队长林玉虎、杨补林、高世发,队委赵瑞林等人关于建社情况的汇报。

除了听汇报,宋庆龄还召开了三次座谈会,直接聆听群众意见。中共松江地委整理的《宋副委员长在松江视察工作时与联民、联盟农业生产合作社座谈记录》,记录了宋庆龄座谈时提出的23个问题,其中最多的就是“你对统购统销有啥意见?”“对三定政策有啥意见?”“对统购统销和三定政策有啥意见?”“组织合作社有啥好处?”“中农和贫农对参加社有啥顾虑?”“你们社怎样帮助周围互助组和单干农民?”“社里有啥困难?有啥问题?”

此外,6月9日座谈结束后,宋庆龄还深入田间,亲自查看联民社的小麦和抽水机站的渠道;10日座谈结束后,查看了联民社的养猪情况。

(二)妇女、儿童和文教卫生工作。在松江期间,除了行署专员李崇汇报松江地区文化教育情况,还专门安排了专署文教科关于农民业余教育的情况汇报和县妇联关于婚姻情况、县卫生科关于卫生情况的汇报。

在座谈中,宋庆龄询问“妇女参加劳动和家庭地位怎样,有没有托儿所?”“妇女参加劳动生产怎样,在家里地位哪能?”“社里文化学习怎样?”“社里血吸虫有没有,有啥病?”

(三)团组织、治安、新农具推广等情况。在听取汇报的时候,宋庆龄向行署专员李崇询问松江地区的治安情况。她关心基层团组织情况,在座谈的时候特意问:“社里有没有团组织,起啥作用?”她特别关注新农具推广,问:“社里有啥新农具?”“农具和耕牛怎样处理的?”农民对工农联盟的看法,也受到宋庆龄的关注,她在座谈中两次提问:“对城市工人生活怎样看法?”[1]

二、宋庆龄视察松江的历史背景

宋庆龄视察松江既有全国大调研的宏观背景,也因为松江的特殊地位。

(一)农业合作化是1955年党和国家工作、调研的重点。“1955年,在中国,正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决胜负的一年。这一决战,是首先经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召集的五月、七月和十月三次会议表现出来的。1955年上半年是那样的乌烟瘴气,阴霾满天。1955年下半年却完全变了样,成了另外一种气候,几千万户的农民群众行动起来,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实行合作化。”[2]这段1955年12月为《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所作的按语,揭示了宋庆龄视察松江的时代背景。

1955年是农业合作化全面加速的一年。1953年12月,中共中央正式《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定》,标志着农业合作化运动全面展开。此时农业生产合作社已发展到15000多个,1954年加快发展,至年底猛增到60多万个。1955年底,全国入社农户7500多万,由春耕时占总农户的14%增加到60%以上,组成184万多个合作社。到1956年1月,全国入社农户已占总农户数的80%,3月底接近90%,4月底,中央宣布“全国基本实现农业合作化”[3]。

这一系列令人目不暇接的变化,始于史称“五月变化”的1955年5月的一次重要会议。1954年合作运动的急躁冒进,加上开始全面实行统购统销,部分地方在粮食征购中征了“过头粮”,造成1955年初“人人谈粮食,户户谈统销”,“农村的情况相当紧张”的局面,有些地方还发生抗征闹事的事件。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决定合作化运动转入控制发展、着重巩固阶段,并对粮食购销实行“定产、定购、定销”政策,农村形势开始好转。1955年4月6日至22日,到南方视察之后,对农业合作化形势的看法开始发生变化。5月17日召开华东、中南、华北15个省、市委书记参加的会议,着重讨论粮食统购统销、发展农业合作社等问题,提出加快农业合作化的意见,成为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重要转折。7月31日至8月1日,举行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重点讨论加快农业合作化的紧迫性;10月4日至11日,中共七届六中全会讨论批判邓子恢“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通过《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1956年1月,由主持选编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出版,他为这本书写了两篇序言和104条按语,在广大农村掀起了社会主义高潮。

从1953年6月中共中央制定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到1956年9月党的宣布“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了”,原来设想需要用三个五年计划甚至更多一些时间的过渡时期,仅仅用了三年就提前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之中,农业处在基础和关键的地位,正因为1955年农业合作化的全面加速,推动了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步伐。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认为“1955年,在中国,正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决胜负的一年”。

为了调查研究农业合作化,1955年多次南下视察,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也纷纷下基层进行调研。

(二)宋庆龄视察松江肩负全国人大代表调研任务。5月18日,就在5·17讲话的第二天,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召开第十六次会议,通知全国人大代表,在6月20日以前到原选举单位的地区、原籍或其他地区进行视察。视察范围包括工业生产、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统购统销等方面,建议在城市以粮食统销和建设方面的情况为重点,在乡村以粮食统购统销和社会治安问题为重点。视察对象要包括比较好的、比较坏的和中等的三种类型[4]。

上海作为全国的经济中心,是全国人大代表视察的重点城市。当时松江虽属江苏管辖,但紧邻上海,加上在农业生产和合作化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绩,并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成为宋庆龄视察的首选之地。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1955年的松江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正经历着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改造。松江的农业合作化起步较早,在1951年12月15日中共中央发出《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后不久,松江就于1952年1月成立了王梦来常年互助组,到1952年底,全县已经建立互助组6298个,参加农户48492户,占总农户的61.3%。1954年6月,全县已发展初级社463个,到1955年底,全县掀起互助合作高潮,加入初级社的已占总农户的89.45%[5]。

在松江农业合作化运动蓬勃发展的浪潮中,农民科学家陈永康在农业科技和互助合作方面的成绩,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吸引宋庆龄视察的另一重要原因。

1951年,陈永康培育的晚粳良种“老来青”平均亩产1000多斤,创华东地区粮食产量最高纪录。1952年,他被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评为农业爱国丰产模范;当年5月19日,北京电影制片厂到松江拍摄陈永康水稻丰产经验纪录片;9月30日陈永康应邀参加了主持的国庆宴会,10月1日登上了天安门参加国庆观礼;10月2日至12日列席亚洲、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与37国代表同席开会。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2年,陈永康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组建“陈永康互助组”,并向上报了爱国增产计划。中共中央办公厅复信勉励,指出“互助合作是摆脱穷苦,走向富裕的最好道路”。1954年4月,成立“联民农业生产初级合作社”,陈永康被选为社主任。当年,初级社就充分发挥了组织的优越性,战胜旱涝灾害,比上年各户增产7.23%,比全县平均亩产高15.3%。陈永康和他的合作社成为松江的重要品牌,考察学习者纷至沓来。1954年6月,以专家巴立金为首的苏联农业考察团到联民社考察水稻生产;11月,苏联农业专家巴达舍夫考察联民社的麦苗生长情况。1955年5月,中央文化部电影局、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到松江摄制陈永康“合式秧田落谷稀”等科学技术教育片[6]。

松江不仅在农业合作化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加上陈永康在农业科技和互助合作方面的成绩全国闻名,因此成为宋庆龄视察的对象。

三、宋庆龄视察松江的历史意义

(一)松江经验写入全国人大报告,为中央决策提供参考。1955年7月5日至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7月23日,宋庆龄作题为《为了社会主义,为了和平》的大会发言,宋庆龄认为工农联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而农民对这一点也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应该加强这种宣传教育。她提议,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分轻重缓急,根据可能的条件,适当解决人民的需要,如办学校,建浴池等。同时,她又强调“人民生活的改善必须跟着工业化的进展而相应地发展”。[7]

(二)松江经验广泛传播,提高了松江的知名度。宋庆龄视察松江,新华社、解放日报、新华日报等各大媒体均予以报道,客观上宣传了松江和陈永康在农业合作化方面的成果。尤其是7月23日宋庆龄的报告中有关松江的篇幅超过四分之一,显然会引起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以及全体代表的重视。宋庆龄以国家领导人的身份,在全国人大这样重要的会议上,如此集中地介绍松江经验,在松江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也是继1949年10月批示推广松江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经验,要求全国各地“一律仿照办理”之后,又一次对松江经验高规格的宣传,客观上极大地提高了松江在全国知名度。

当年11月5日,南下视察时特别停靠松江火车站52分钟,听取松江地委汇报农业合作化等工作;11月16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农业考察团来松江考察陈永康丰产田;1956年3月,江苏省调来大型拖拉机2台,供城东区联民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作示范使用,与宋庆龄的视察和宣传也许都有一定的关联。

(三)科学的调研方法、良好的工作作风,是宋庆龄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历时6天的视察中,宋庆龄调查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既有大家共同关心的农业合作化,也有她特别关心的农村婚姻、农民教育、农村卫生等多个领域。中共松江地委的领导对有些内容准备不足,以致“显得内部忙乱”。她的调研既有听取汇报,又有实地调查;调研对象既有干部又有群众,既有先进的合作社,也有落后的合作社。她的座谈提问既有很强的针对性,又能启发群众畅所欲言。所有这些,都生动说明她对调查研究的高度重视,对此次视察做了大量的事前准备。

宋庆龄在松江期间招待一律从简,下基层调研只有松江县委副书记王海涛陪同;与社员座谈时,不要烟茶、糖果和糕点招待。她注重倾听群众对政府的意见与要求,座谈时提出的最后一个问题都是“对政府有啥意见和要求?”[8]社员们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也敢于讲真话,提出了许多切合实际的问题。

据《宋庆龄与她的卫士长》一书披露,时年62岁的宋庆龄“身体每况愈下: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荨麻疹、麦粒肿等,在这两年中几乎折磨得她坐卧不安”[9],但就是在这样的身体条件下,宋庆龄于6月9日冒雨视察联民社,与社员座谈一整天,中午在联民社用餐。6月10日,宋庆龄在雨后泥泞的乡村阡陌上来回步行10余里路。调研期间,她和陈永康在麦田里察看麦子生长情况,下田接过妇女社员手中的锄头参加锄田;她访问社员家庭,嘘寒问暖。这些,给松江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参考文献:

[1][8]江苏省档案馆3043-1-2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宋副委员长来松江视察工作的情况报告》,《宋副委员长在松江视察工作时与联民、联盟农业生产合作社座谈记录》。

[2]:《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按语,选自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七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232.

[3]当代中国的农业合作制(上),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378.

[4]人民代表大会工作辞书,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354.

[5][6]中共上海市松江区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松江区档案局编:《中国共产党松江历史图志》,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144-152.

[7]宋庆龄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121-123.

百度搜索360范文网添加关注,随时了解更多范文文章!文章共字

菁英职教网文章归档 教育资讯 留学攻略 七品教育网站地图xml
237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