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会工作感想(精选5篇)

| 婕音

推荐文章

菁英职教网 培训啦 留求艺

学生会工作感想范文第1篇

摘要:情感管理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面。在师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有效地进行情感上的交流,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新时期的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在掌握理论的同时,掌握思想教育工作的本质规律和特点,从而使学校的思想工作跟上时展的步伐。

关键词 :职业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情感管理

情感管理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根据学校教职工的心理特点,积极探索和改进思想工作中情感管理的方式方法。

一、职业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情感管理的概念及作用

1.概念

情感管理是由学校思想政治管理衍生出来的一项感性化的工作方法,是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简而言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情感管理是指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运用情感的理论和方法,激发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以饱满的热情、进取的精神和态度奋发学习、工作。

2.作用

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学校的教职工和学生,所以情感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师生的学习工作中。

首先,情感管理是做好学校思想工作的前提。只有有效地处理好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情感,才能顺利开展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在强调换位思考。只有与教职工、学生推心置腹地进行交流,设身处地地急其所急、想其所想,真正做到情之所至,才能跳出管理与被管理的怪圈。实践证明,在一个愉快的工作氛围中,创造性才会被发挥到极致。

其次,情感管理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古语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见友好的人际交往是社会发展前进的基础之一。在校园人际关系中,当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有共同的主流价值观、互相尊重时,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有效开展。而尊严与价值观恰恰是情感管理引导和维护的本质,缺乏一定感情基础或者在一个互相猜忌、反感的主体关系中,再有道理的言语也会让对方心生厌恶之感。反之,在友好互谅的主体关系中,即使一切尽在不言中,也会起到良好的心理疏导作用。

为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深入到师生之间,将工作开展到每个师生“心里”,在内心世界构建心灵相通的桥梁。

二、情感管理的有效运用

1.职业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

职业学校在文化教育上更侧重于职业教育培养,因此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以职业道德教育和敬业精神为核心。首先强调对师生职业责任感的培养;其次尤其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职业特征,让良好的职业意识发展和形成过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纵深化的过程,从而使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充实、更丰富。

2.以尊重、理解为前提

尊重和理解是思想工作开展的前提。首先,要尊重教职工、学生的人格,只有基于平等人格基础上的思想工作,才能真正做到深入人心,得到基层工作者的拥戴。其次,要尊重和理解教职工、学生。善于倾听是良好沟通的前提,只有站在对方的位置考虑问题,才能最终实现思想工作的疏导目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思政工作者和师生,双方要互相理解,打开心灵之窗。因此必须以尊重为前提,让理解成为情感管理的手段,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更有价值。

3.有效动用情感激励

情感因素是人行为的主要动力之一。古语有“感人心者莫于情”,校领导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要善用情感激励来激发教职工,要让正能量充满教职工的工作环境。同时,校领导在开展思想教育时要心怀真诚,并做到以情动人。真诚是思想工作开展的基本原则,每个人都有一颗善于感知外界情感的心,就像前文所述,只有将心比心才能收获思想工作的成效。

4.增强情感管理感化力

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以情感人,还要做到以情化人。感化的力量是思想政治工作最本质的体现。一个思想觉悟高的人不需要苦口婆心的思想教导,这里的感化是指用在某个个例上,比如一些徘徊于主流价值观边缘的教职工、学生,或是被社会不良风气浸染的工作对象等等。在这方面,思想工作在表现出原则性的同时,更要做到以情化人,让工作对象意识到自身的错误。在思想教育过程中,要让其感知到领导的关心和爱护,放下思想包袱,从而自省改过。

三、小结

总之,情感管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精神向导,它决定着思想工作能否有序有效地开展。人的情感因素是复杂多变的,唯有真诚才能抚平心中起伏不定的消极情绪,而真诚就像打开情感之门的“万能钥匙”。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以不变应万变,以情感人,真诚为先。

参考文献:

[1]吴正勇,黄玮.重视人文关怀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教育探索,2010(1).

学生会工作感想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情感艺术

一、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情感艺术的必要性

1.讲究情感艺术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的需要

目前,高校大多是90后大学生,他们所处的时代是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是中西方文化交汇、碰撞与融合的多元时代。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部分内容、理论及形式严重滞后。有些理论还停留在空洞的说教层面,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有些理论缺乏发展和创新,与现实问题存在着矛盾。用这些理论进行宣传教育,往往会加剧学生的逆反心理及抵触情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带着深厚的感情到学生中去,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才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2.讲究情感艺术是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决定的

90后大学生爱国主义热情高,表达方式欠成熟,价值取向多元化,缺乏挫折锻炼,逆反心理特别强,勇于发出自己认为正确的声音。这一代人情感更加复杂,更强烈地渴望得到爱与尊重。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是做人的工作,是一种在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扶正怯邪”地教育人、凝聚人,从而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提供强大的动力与保证的工作。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倾注教育者的情感因素,满足受教育者各种情感的需要,引起受教育者的情感共鸣。所以,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就必须讲究思想政治工作的情感艺术。

3.讲究情感艺术是由情感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首先,情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和先导,是思想政治工作成败的关键因素。做学生的思想工作需要倾注情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有人情味。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情味就像轻柔的风,风中含温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情味就像一抹碧绿的草,草上滴露珠;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情味就像一束殷红的花,花心藏着蜜。如果没有情感,思想政治工作就达不到预设的目的。

其次,情感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情感是人所具有的稳定的情绪状态和固定的心理状态,它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的关系。当外部事物符合个人需要时,就会产生积极态度,引起满意、高兴、喜爱的体验;反之,就会产生消极的态度,引起失眠、悲痛、厌恶的体验。因此,情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心理基础和内心要素。古人云:“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运用情感,抓住不同类型人的不同心理,对症下药,使自己与受教育者产生心灵的碰撞,只有这样才能使受教育对象打开心锁,敞开心扉,从而产生共鸣,取得良好的效果。

再次,情感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人们向往和谐融洽的环境。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人际关系不和谐,常与人发生矛盾、冲突,终日紧张、压抑,难以顺利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经常转换角色,站在受教育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感受受教育者的所思、所感、所为,将心比心,多一些沟通,与受教育者建立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更加切合实际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二、讲究情感艺术应遵循的原则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讲究情感艺术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我们在运用情感艺术的时候,也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从实际出发

从实际出发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原则的具体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对象,无论是个性、生活背景、生活经历,还是所处的环境等方面,都各不相同,我们必须因材施教,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才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2.情理交融的原则

做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晓之以理,而且要动之以情,因为“理”不通过“情”的心灵内化是不能转化为符合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和要求的“理”的,所谓“情不通则理不达”。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对象内心的情感因素,采取相应的教育手段和疏导方法,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情犹如血肉,理却是灵魂。思想教育既应有情,又应有理,寓情于理,寓理于情。

3.以身作则的原则

以身作则就是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身体力行,做出榜样和表率。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在人格、学识、行动诸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既立言又立行,将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统一起来,形成巨大的说服力、感染力、号召力和凝聚力,从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三、情感艺术的主要体现

1.尊重人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都不愿遭到别人的训斥、讥讽、奚落和蔑视。在日常生活中,失足者有了进步,却得不到鼓励;有时偶有过失,便新旧伤疤一起揭;有时坏事根本不是出自他们之手,也毫无根据地先怀疑到他们头上。这种始终把失足者摆在对立面上的做法,使失足者毫无自尊可言。如果思想政治工作者能多说几个诸如“请”“谢谢”“对不起”等这些听起来温暖的词汇,那么对方就会感觉自尊心得到了尊重和保护,这样易于在教育者与学生之间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情通理达,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形成强大的感召力。

2.关心人

关心人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时代的发展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高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的交往方式更加复杂,也就是说人际关系出现了许多新特点、新变化。经济越发达,物质生活越丰富,人们对情感的需求也越强烈。一个感情淡漠,不懂得关心人、爱护人的人,是很难真正做好别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对学生多一份关心和鼓励,多一份关爱和责任,体谅学生的冷暖,生活上多关怀,学习上多引导,工作上多支持。

3.信任人

信任对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潜能有强大的激发作用。市场经济环境下利益关系的凸显以及各种消极社会思潮的影响,加剧了现实中人际关系的疏离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以信任之情善待每一位受教育者,激发他们表现自己的热情,促使他们发掘自己的潜力,这有助于正确引导受教育者把为祖国服务、为人民服务与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结合起来。

4.激励人

近代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鼓舞,没有兴奋的激情怎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机勃勃的精神又怎能鼓舞人呢?”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通过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及人际关系激励,不失时机、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姜素勤.简论思想政治工作的情感艺术[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05).

[2]余启利.浅谈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情感教育艺术[J].鄂州大学学报,2009,(01).

[3]汪兴泽.论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广东科技,2013,(08).

[4]金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管理论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01).

[5]华琪.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谈[M].北京:出版社,2000.

学生会工作感想范文第3篇

马克思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是由客观事物引发的,又会在人的行为中表露出来。通过仔细观察人的行为变化,了解人的心理活动,把握人的思想动态,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和科学性。思想政治工作要深入人的内心,尤其是利用社会心理学知识,才能了解和理解人的思维活动,从而走进人的心理。如果不掌握一般的心理知识,思想政治工作就难以具有生命力。

1 心理学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牢牢把握群众的心理感受和心理体验,运用民歌民谣、街头剧等形式教育人、鼓舞人、激励人、凝聚人。如陕北民歌《骑白马》,一句“有心回家看看姑娘,呼儿嘿哟,打鬼子就顾不上”,将国家存亡与儿女情感联系在一起,让人同时体味到八路军的人格与人性。又如《黄河大合唱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通过黄河岸边,两位老汉的对唱,把家仇国恨进行回放和再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而达到全民动员的目的。所有这些,都是心理学在群众发动中具体而成功的应用。

2 心理学的动机和需要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

把人们的一切思想和行为引导到正确的出发点上来,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全面了解一个人的政治历史、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基础上,首先要做的工作。思想和行为的出发点,也就是心理学上的动机。心理学认为,动机是指引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人的各种活动是在动机的指引下,并向着某一目标进行的。例如,一个干部像孔繁森那样对待群众和工作,是因为他有效仿榜样的动机;动机具有指向功能,在它的推动下,个体的行为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或对象;动机还有维持和调整功能,当活动产生以后,人们是否坚持进行这种活动,同样要受到动机的调节和支配。懂得动机产生的本质和功能运动机制,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者深入了解和分析人们活动的各种动机,从而根据正面引导的方针,采取不同方式,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动机,使活动收到预期的效果。心理学认为,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需要是人对某种客观要求的反映,它可以来自有机体内部,也可以来自个体周围的环境。如人饿了需要吃饭,这就是由机体内部的要求引起的;父母“望子成龙”,引导孩子好好学习,积极向上,这种需要是由外部要求引起的,因此,需要是人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重要源泉。

马斯洛对自我实现的需要的定义为,指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或潜能,并使之臻于完善。懂得这一点,思想政治工作者就能自觉地引导人们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后去追求高级需要,有意识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使人们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并为之奋斗终身。这是因为从实质上看,崇高理想对人的激励作用很大,是鼓舞人们前进的重要精神支柱。人们是依靠崇高理想投身于创造历史的洪流,并推动历史前进的。崇高理想使人具有为之奋斗的最高价值目标,并具有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及克服重重困难的勇气。

3 情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引导工具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实现成功的社会引导总是与有效的情感激发相联系的,它表现为从情感的角度唤起对象,并运用情感的力量感染对象。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富于情感的沟通最容易产生影响。富于情感的沟通方式首先要求引导者对自己所传播的引导信息有着真切而强烈的感情,情绪感染是人际间情绪同化的反应。心理学家认为,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映,其内容包括刺激情境、主观体验、表情、神经过程等。人的情绪和情感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是由一定的刺激情境引起的。各种自然景观、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件以及人体内种种生理状态的变化等都是刺激情境。但人的情绪和情感并不直接决定于客观对象,而是决定于人对环境、事件的解释或评估。对同一种对象的解释或评估不同,所产生的情绪和情感也就不一样。一个人对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就是主观体验。没有主观体验,人就不知道自己是否产生了情绪和情感,不知道欢乐和忧愁,不能体会幸福与苦恼,不懂得爱和恨。在多种情况下,情绪和情感固然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但客观事物本身并不直接决定情绪和情感,它对情绪和情感的决定作用是以需要为中介来实现的。凡是符合人的需要的客观事物,就会引起肯定的情绪和情感,如饥者得到食物会感到高兴,渴求知识的人得到一本好书会感到满意,生活中遇到知己会感到欣慰,看到助人为乐的行为会感到敬慕,找到志同道合的伴侣会感到幸福。反之,凡是不符合需要或妨碍需要满足的客观事物,就会引起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如失去亲人会引起悲痛,无端遭到攻击会产生愤怒,工作失误会出现不满和苦恼,看到某些不道德的行为会感到气愤等。那些与人的需要没有直接关系的客观事物,对人既无益也无害,是中性刺激物,一般不引起情绪和情感。懂得这些心理学道理,思想政治工作者才会对受教育者的各种各样的情绪和情感从本质和根源上进行分析,善于疏导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在符合人们需要的客观情境中努力培育积极的情绪和情感,促使人们时时以积极向上的情怀去为建设和谐社会而努力工作。

4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更加关注人的思想

学生会工作感想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思想政治教育 艺术技巧

高校辅导员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线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他们工作的对象是思维活跃、思想丰富、接受新事物快的大学生,工作复杂、任务艰巨。辅导员是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的专职老师,是承上启下的协调者,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一线指挥员,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传播者,是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工作的目的和任务,就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体系教育学生,使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辅导员工作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他们所要做的是读懂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在人生最关键的大学阶段中,帮助一个人成长,使之能够成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才是辅导员真正的价值所在。他们的讲台是无限的,他们才是真正缔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目前由于社会大环境影响,大学生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要不断思考,更新观念、认真总结、探索方法,用智慧去处理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引导他们走向成功的人生道路。要达到思想政治教育预期的目的,就要求每个辅导员老师不仅要注意自己政治理论水平的提高,各方面做好学生的表率,而且要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提高自己工作的艺术性。

我们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性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技巧性。就受教育者而言,他能从教育者的工作中感受到美,欣赏到美,达到心心相印,心灵相融,理出人通,这个过程也就是思想教育工作艺术性产生效果的过程。谈到艺术,每个人都有着自身的艺术技巧,教育也是一样,它的艺术技巧主要通过“说理”、“激励”、“批评”、“感化(爱)”几方面体现出来。

一、说理的艺术

说理就是把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讲清楚,是摆事实讲道理。说理的关键在于“讲”,在讲的过程中掌握语言艺术又是“讲”的关键。语言是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打开教育对象心灵的钥匙。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许多方面都要我们通过语言去说理。语言运用不好,就算口干舌燥,声嘶力竭,学生也无动于衷,置若罔闻,甚至产生厌恶情绪,思想教育就达不到目的,思想上的结就解不开。语言运用得好,讲出来的话扣人心弦,句句入耳,令人心悦诚服,茅塞倾开,可以收到立竿见影、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人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就是塑造人类心灵的工程师和艺术家。他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具有时代特征的青年学生,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说理,应赋予更强的教育艺术性。

我们常常听到有的教师或父母发出这样的感叹:“现在的年轻人是‘四季豆’――油盐不进,软硬不吃。”这种说法过于偏颇,很不全面。在五年的学生工作中,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绝大多数学生是通情达理、要求上进的。产生上面的看法,只能说明还没有深入细致地一一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特点。现在的青年学生存在着求新、求实、求活、求简明的特点,掌握了青年学生这些特点后,我们在开会和谈话时就必须做到使他们耳目一新,不能老生常谈,尽量使用新措辞,真情实感而不是假套虚言。言简意赅而不漫无边际,幽默风趣而不刻板粗俗。这样可以使人言听计从,产生明显效果。

1.说理要做到情理交融。一位教育工作者说过,成功的思想教育应“三分含情,七分叙理”。它告诉每个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学生的教育不要只停留在“动之以情”,也不要局限于“晓之以理”,要将情与理有机结合。

2.因地施教的说理艺术。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应常常因地点、环境、气氛以至于色彩的不同而大相径庭,安静温和的环境,使人容易接受批评;咄咄逼人的气氛,往往使人难以谈得合拢;欢声笑语的地方,能缓解学生内心的愤慨。倘若每个思想政治工作者都善于寓情于学、寓教于乐,那么高校内定能培养出更多的高质量人才。

3.说理要小中见大。一位作家说得好:“一滴水中见太阳,贵在一滴,若一池水中见太阳,那就算不得高明。当然这一滴水必须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一滴,是有声有色的一滴。”今天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能从一池水中取一滴晶莹的水珠,使它在自己的“抚盘”上滚动、闪光,照亮周围的世界。

4.说理要做到促膝谈心。推心置腹可以使一时的敌对变成至爱的亲朋,使本来隔阂很深的人成为知己,使相逢初识的人一见如故,有些高校内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常常抱怨“谈心难,难谈心”,原因恐怕在于他们只满足于把自己心掏出来,而不想方设法地把自己的一片真心置于对方的腹中,使青年学生真切地感到善意和关心,或只满足于以“教育者”自居,虽有心谈心,但却无意交心。与学生谈心,要谈得拢,把握对方的心理,对症下药,恰到好处地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

二、激励的艺术

激励就是激发和鼓励。有效的激励能使人在受到激发和鼓励的情况下,发挥最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同学们遇到的实际事例,偶然发生的一些令人不愉快或烦恼的事情,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积极性。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一是要使人有一个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的目标;二是要使目标满足人的需要。这两个因素缺一不可。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教育上的激励艺术就是如何确定目标。这个目标既是积极的,又是符合学生心理需要的,目标太高或太低都不行。

强化激励也是理想教育中的一种手段。特别是正面强化激励对于大学生来说更为重要。大学生属于高层次的知识人才。由于科学文化层次较高,因此,他们的需要也具有高层次性。按照人的本质来讲,人不仅要生存,而且要享受,更重要的是发展。因此,我们在采用激励手段时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对他们更多地进行精神鼓励,使其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例如评选先进、发展党员、委以重任等,都能对学生起到好的激励作用。表扬这种激励手段也不可忽视,因为表扬实际上就是一种评价,但这种评价必须实事求是才能起到激励作用。评价如果过于夸张,被评价的对象不能正确对待自己,会产生沾沾自喜的骄傲情绪;如果过于夸大,成为一种虚伪的表扬,也会使被评价的对象产生反感,甚至把表扬看成是一种奚落和讽刺,产生负面影响,使情绪受到压抑。另外,周围的人也会觉得不公平而产生消极情绪,对评价者产生不信任感和失望感。因此,在奖励和表扬时必须把握好以下几点:第一,要创造有效的奖励心理气氛,要注意形式,大造声势,增加受奖者的荣誉感。第二,奖励的对象要有典型性、代表性。第三,要讲求时效性。第四,要实事求是、公平合理。

三、批评的艺术

批评是惩罚教育的一种手段,批评能使人产生内疚心理,产生一种耻辱感。知耻而产生勇气,做出改变,就体现了批评的教育作用。批评同样要讲究艺术性,“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古训固然有其道理,但随着时代不断进步,科学不断发展,良药也可以不苦口,包上了一层糖衣。而忠言不也可以让它顺耳吗?既顺耳又利于行不更好吗?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考虑如何让对方容易接受,心悦诚服。当然在批评的时候,更应注意把握对象性格、身份,以及时间、场合等,使批评达到最佳效果。批评有很多种类,如直接批评、间接批评、暗示批评等。高明的批评艺术不但能使被批评者乐于接受,产生内心自责,而且可以转化为自我教育。

四、感化(爱)的艺术

思想政治工作者首先应对自己的工作倾注感情与爱。只有热爱这项工作,才会以饱满的情感进入“角色”,才能通过不断地探索、总结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及特点来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进而产生“灵感”,创造教育人的良好气氛,使受教育者产生共鸣,受到感染,这是我们探讨思想政治工作艺术水平的必要前提。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以“爱”为出发点,爱岗、爱学生,以此为立足点,拓展学生工作的思路。感化实际上是教育者在思想教育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真实情感。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真诚的、积极的情感,可以引导和激发人们发挥出巨大力量。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冷冰冰的说教,而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充满丰富情感的宣传、教育和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教育要想取得明显的效果,要靠真诚的情感。粗暴的训斥,板着面孔凶神恶煞似的教育,只能使人反感,产生抵触。教育者要紧紧围绕教育对象的情感,以感情打动他们的心灵,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感化艺术,有以下几种主要形式。首先是爱。爱就像春天的阳光可以融化冰雪,没有爱就没有情,当然也就谈不上感化。雷锋把他春天般温暖的爱洒向营区,洒向整个社会,激起大家助人为乐的热情;爱是人积极能动的力量,它打破了把人隔开的围墙,使人与人和谐相融。教育者如果像父亲一样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就能获得感情上的沟通,促使教育对象在灵魂深处发生共鸣,从而起到巨大的感化作用。爱有四个要素:一是关切。就是对被教育者的关心,没有关心就不会产生爱。二是责任。有了责任感,才会履行自己的责任,主动地去爱教育对象。三是尊重。这种尊重能与他人融为一体,从而产生爱。四是知识。没有知识引导的关切与尊重是盲目的,爱的本身就是“给予”和“获取”的统一。爱教育对象的结果也会得到教育对象的爱,随之而来的是信任。有了思想感情上的沟通,也就产生了感化上的力量。

学生会工作感想范文第5篇

[论文摘 要]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要求,这一要求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人为本的宗旨和与时俱进的创新。在高校对大学生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中贯彻这一基本要求,必须从理性思考的层面进行认真的思索。

一、充分认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方法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1.思想政治工作性质的要求。从思想政治工作的广义上说,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人也是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那么,在这项工作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对施教方与受教方需要双向互动,即施教方的个性修养与说理对受教方能够产生心灵上的感动,真心实意地愿意接受施教方的道理并落实到行动上。

鉴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性质,要提高其说服力,增强其影响力,进而使教育方的意志左右被教育方的意志,又必须注重形式和内容方面的创新,因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是为客观现实的需要所服务的,脱离了客观现实需求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不可能存在的。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不同的内容需要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形式对同一内容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具备这些通性的基础上,更体现出需要施教方予以人文关怀的特征。因为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相对成熟阶段,且大都刚刚脱离父母与家庭,富有情感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式的思想政治工作可贴近其情感,通过情感共鸣对施教者的道理达到心悦诚服的效果。

2.思想政治工作切合受教育者实际需要的正确选择。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多年来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一些传统的方法已被认同和使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与全局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具有共同点,这也是在高校有始以来的工作实践中形成并一以贯之的使用着的。但是,在继承式的使用着以往经验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与精神世界更加丰富。与此同时,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工作和生活节奏的明显加快,竞争日趋激烈,导致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增大各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大幅度增加,由此引发的思想问题及其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

反映在在大学生群体中,独生子女占有很大的比重,从小大都生活在溺爱与娇生惯养的家庭环境中,又大都只有着从学校门到学校门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经历,社会历练少、社会经验少,对真、善、美的鉴别能力差,对困难与挫折的承受能力差,且又持有心高气傲的秉性与我行我素,不愿意与别人沟通与听从他人说教的个性特征,往往依赖于个人的主观想像判断事情的正误,更极易产生思想问题,并做出过激行为。如大学校园中出现的马加爵事件就是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例子。据有关统计,到2002年,我国心理和精神疾病负担将上升至疾病总负担的25%。缓解人的心理压力、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实现人的心理和谐,已经成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维护团结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应有之意。

3.思想政治工作寻求最大时效性的必然要求。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大实效性应从针对性、情感性、前瞻性、系统性的实现中去寻求,而这其中的寻求与体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作法密切相关。

针对性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有的放矢。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习惯于把自己作为教育主体,将学生作为教育客体,在思想方法上,多从“单相思”出发,先考虑对学生进行什么样的教育,很少考虑学生有什么需求,往往造成教育内容形势化,缺乏针对性,事与愿违,收效甚微,甚至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或敷衍了事的态度。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中必然体现着对接受教育者——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转变过去的思维定势和教育模式,将施教目的与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紧密结合起来考虑,力戒形式主义,克服空对空的倾向;把讲道理与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大学生思想中的疑点和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变化和思想动态,做得其心、暖其心、稳其心的思想工作。

情感性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有“人情味”,以情感人。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正是情感性实现的具体体现。作为教育者——校方及至承担着具体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要以学生为本的考虑工作的方式方法,使学生体验到亲切感,乐于接受所讲授的道理。情感化教育可以弥补理性化教育形式的缺陷,使教师既有奔放的感情,同时又保持冷静的头脑,使学生能够从情感上接受教诲。

前瞻性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与高校的所有工作一样,都必须紧紧围绕高校的发展战略目标来考虑,作到一切从大局出发,用发展的观念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会有生命力,在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格,完成高校人才培养的任务和目标的同时,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转贴于

系统性要求高校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一贯性的重视起来,长期地、认真地、细致地抓下去。大学生肩负着继承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使命,通过高校的学习生活要使他们实现文化科学知识与思想品格的双重塑造,因此,高校教育不可偏重于前者而忽视于后者。

在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情感性、前瞻性、系统性中,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做法毫无疑问的贯穿其中,离开了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作法其实现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二、实施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式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

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对大学生实施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式思想政治工作的总的原则,而实施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式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则应注意从以下方面去体现:

1.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领导者要以和谐的理念、和谐的思维方式谋划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职工要用和谐的方法培养大学生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甘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决心,并将之落实到学习掌握好所学专业知识的实际行动上。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普遍为我国高校所重视,心理健康课已在高校普遍开展,在这样的基础上,高校应将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地落实到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师资,二是确定好学生心理健康的目标。师资的培养重在提高其敬业意识与实际工作能力。学生心理健康目标应包括:用和谐的方法、和谐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处理问题;养成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境看待一切。在人与人关系上,树立合理竞争、共同发展的理念,提倡包容合作精神,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高校要着力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注意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学艺术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独特作用,用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有效地调节大学生的情感和心理,消除忧郁感、失落感等不良情绪。现在,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引导大学生将满腔的爱国热情化为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冷静理性、合法有序地表达诉求,不做任何不利于党和国家的大局与社会与同学团结的事。

好了,学生会工作感想(精选5篇)就介绍到这里,愿我们如花绽放,不负韶华,加油!(来源:360范文网 http://www.360fanwen.com)文章共字

菁英职教网文章归档 教育资讯 留学攻略 七品教育网站地图xml
237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