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经验交流材料(精选5篇)

| 婕音

推荐文章

菁英职教网 培训啦 留求艺

家长经验交流材料范文第1篇

各位叔叔,阿姨,你们好

结束了这个学期的两次月考,感觉很轻松,可是,我和与我相伴的同学们又会即将迎来下一个考试—第三次月考,这不免加重了我身上的负担。令人胆战心惊。其实,同学们大概与我有同感,并不是怕考试,而是怕成绩。也许越是想压力越大。而我要做一个总结:总结这次考好的经验,也总结错题的原因。然而更注重细节问题。因为细节决定成败。更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让自己充满活力,更加正常发挥乃至超常发挥。

考试的时候也许每个人都会紧张,我就默默地对自己暗示:不要紧张,要放松,要让自己超常发挥,不会的题先空着,也许级部第一也不会吧,只要为自己加油, 就一定会信心百增,在考场上夺冠的几率会更大。然而不仅仅是这样,还要把握好时间。要利用好,不要让他在我们身边溜走 ,书写卷面更是重要,这回使自己赢得很高的印象分。

做语文时要一丝不苟,小心翼翼,不能掉进陷阱,作文是固然重要的,争取做到六个一” ,不想拿满分也很难。做数学是要认真思考,马虎不得,仔细审题,同时不要填错答题卡。做英语时要注意名词复数和第三人称单数,而且作文要打草。做政治时,要弄清问的是什么,不能乱写,再怎么拐弯,都离不开课本,做历史时,要注意发生的时间,不要把哪个朝代的是搞混了。而做地理与生物时,要仔细读图,明白题意,更不能抄错答题卡。

考试只是对学生们阶段学习的检测,这与自己平时的积累和运用;是离不开的。只有认真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尽力做了,就一定能考个好成绩。如果能坚持建立错题集的话,让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那自己离成功的彼岸就不远了。对自己充满信心与活力,就不会畏惧考试了。

家长经验交流材料范文第2篇

我们的班级工作正是以此为切入点展开的。我园非常重视区角活动的开展,在过去的一年中,我班将区角活动和阅读结合起来,形成班级主题式游戏活动,为孩子们建立起了一片自由快乐的成长天地。

一、活动开展的背景

我班幼儿是学前一年的孩子,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幼儿园,生活习惯、能力水平各不相同,彼此都不熟悉,同时又面临着即将进入小学的考验。我们非常明确这一学年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尤其在提倡素质教育、避免小学化倾向、又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今天,如何才能让他们很快地适应新环境、将来顺利地进入小学呢?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所说,要为幼儿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于是,我们在正常开展日常教学活动和区角活动的基础上,将开展班级阅读活动作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利用课余饭后时间让孩子们聆听故事、诵读绘本,慢慢地,孩子们学会了倾听,爱上了交流,阅读兴趣越来越浓厚;词汇丰富了,同伴间的交流变得顺畅了,彼此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厚了。书,联系了孩子之间的感情,营造了温馨愉悦的班级氛围。

以书为伴,我们逐步开展了各种活动。

举办家长沙龙,请家长交流陪同孩子读书的经验。我们通过校讯通鼓励家长利用睡前、周末等时间进行亲子共读。在一段时期后大家一起交流读书经验,谈一谈自己的读书方法,一些好的读书经验可以借鉴和推广,有了困惑可以一起寻找解决的办法。书在家园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改变了家长的教育理念,激发了家长主动参与教育幼儿的热情,创造了温馨和谐的家园共育环境。

组织好书推荐活动,请幼儿将自己喜欢的书带到幼儿园来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好看的图书拉近了幼儿之间的距离,也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鼓励家长利用节假日和孩子共同制作节日小书、寒假生活小书等,将教育的触角向家长和幼儿的日常生活、成长经历中延伸。幼儿园教师适时地将父母和孩子制作的各种小书进行展示、交流与分享,不仅使幼儿获得了快乐、体验到了成功,也受到家长的极大欢迎,进一步拉近了幼儿、家长、教师和书的关系。我们惊喜地发现,书香已经浸入幼儿的心田,阅读也受到家长的认同;将生活中的故事、趣闻、成长经历融入日常生活语言、图画和文字,成为大家都非常喜欢做的事情。于是,我们决定将读书作为班级主题游戏活动长期开展。

二、活动开展的情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而区角活动是一种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自主进行观察、探索、操作的区域性活动,是获得有益学习经验的良好方式。主题活动又以它相对集中的话题引领幼儿探究,渗透多方面的教育,可以使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于是,我们将主题活动与区角活动结合,将主题的教育意义蕴含于各区角之中。我们将区角重新命名,尽可能地凸显班级主题。比如“乐在编辑”“三味书屋”“星光大道”,这三者就是主题游戏制作书、读书、故事表演的组成部分;还有与教学衔接紧密的“探索发现”“我爱自然”“运动健康”等活动区,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满足幼儿多方面的发展需要。

材料是幼儿自主学习的关键。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安全、可操作、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的操作材料,并将其与班级主题和日常教学进度相联系,依据近期活动不断改进、增减,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发展水平不断更换、调整,保证材料的丰富性和教育性、适宜性。比如“卷轴小书”,通过可转动的书来讲故事,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我的一天小书”,通过认识钟表、拨弄钟表、讲述故事,使幼儿在操作中积累时间概念,增强时间意识……

幼儿在自主操作游戏材料的过程中获得了全面发展。作为主题游戏活动,“乐在编辑”为幼儿提供了各种材料制作图书,如废旧挂历、纸杯、餐盘、旧布、瓶子、盒子等,幼儿可以借助这些材料绘画、剪贴、拼粘,制作自己喜欢的书,体验动手创造的快乐;“三味书屋”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图书,包括百科全书、童话书、绘本以及幼儿自制的千姿百态的书,幼儿阅读的不仅是大千世界,更是他们自己的内心世界;“星光大道”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自由表现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幼儿可以表演自己的故事或者自己喜欢的故事,每位幼儿都是一个小明星,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快乐体验。

许多材料在幼儿进行区角活动时,它们是区角活动材料,而当开展主题游戏活动时,它们又构成了主题游戏的有机组成部分。孩子们开展主题游戏时进入“书店”买书、看书。书从哪里来?是在区角活动时编辑制作的。在“书店”里累了、倦了,可以到“星光大道”里去看童话剧表演。这些表演从哪里来?是从平时的阅读中自主提取来的。这样环环相扣的游戏情境,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一学期下来,孩子们在活动中依然有新的发现并乐此不疲。

三、活动后的反思

以书为主题、结合区角活动进行的游戏之所以深受幼儿喜爱,并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5~6岁的幼儿,生活经验、自主意识与能力较之中、小班幼儿都有较大的进步,所以他们很乐意去表现、创造。而书是一个既抽象又具体的存在,其形象的图画和抽象的文字符号,对孩子有很强的吸引力,也有很大的挑战性。这种“跳一跳摘果子”的情境,可以促使幼儿在最近发展区发展,促进幼儿自主学习。

2.材料丰富,具有可操作性。幼儿每次参与区角活动都能够激发灵感,由无意识地行动到有目的地去参与。比如在制作图书的游戏中,刚开始孩子们可能会局限于制作纸质的书;后来,当发现有那么多的材料时,他们会摸索着怎样将这些材料也做成书;再后来,他们又学会了结合自己生活、游戏中的事件,有目的地做出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书。在“星光大道”的一个简单节目《小蛇要走了》中,孩子们每次编排的内容都会有所不同,从第一次简单的一句话,到最后演变成小蛇回来给其他小动物发礼物、讲述旅游见闻,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心灵得到了浸润,在动手体验、亲身感受中获得了发展。

3.游戏材料来自于幼儿、服务于幼儿。在制作书的游戏中,孩子们把自己做的书分享给大家,体验到了成功感。当幼儿翻阅自己制作的书时,他的内心是欢快的,对书的喜爱也是由衷的。他也会从同伴的经验中借鉴学习,构建自己的知识世界,获得自己需要的成长养分。

同时,书的主题游戏与区角活动结合在幼小衔接中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游戏发展了幼儿的交往能力、合作意识,帮助幼儿形成了规则意识,解决了阅读困难、注意力不集中的难题,培养了创造性,提高了倾听能力和坚持做一件事情的专注力,形成了各种有利于学习的良好品质。这些,对于孩子将来顺利融入小学生活都非常有帮助。

家长经验交流材料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积累素材;习惯;养成

作文指导中,学生经常会遇到面对作文题目觉得无话可说的现象。这类问题的产生其实源于学生平时缺乏素材的积累,而不是完全没有材料。因此,教会学生在平时养成积累作文素材的习惯显得非常重要。如何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习惯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注意生活中的细节

现在生活节奏加快了,学生很少去细心地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因此写作时往往没有来自生活实际的生动材料。然而细节恰恰是写作的基础,甚至生命。细节是文章的细胞,也是人认识世界的根基。我们通过课外随笔练习和课堂细节描述等方式,培养学生注意平时生活中的细节。例如描写病人行为的细节、描写认真倾听孩子心声的家长神态等等,只要是留心细节的同学都会绘声绘色地进入情境。我们给学生一个长期记载自己观察到的生动细节的本子,过一个阶段进行一次交流和展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水平均可得到体现,并在交流中得到拓展和提升。细节的练习不仅要长期坚持,而且要归类整理。在归类整理时,学生会重温观察过的细节,还会对细节有进一步的认识,使得学生对细节的意向有明确的认知。归类时必须使用比较,使学生对细节的认识更加深刻。这种练习,使学生大脑中储藏了大量随时可用的真实材料,一旦动笔写作,材料就会应时而至,准确到位。

2.阅读中摘录

我们平时要求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专门做读书摘录,把读过的书中名言警句、历史典故、典型事例等,分门别类地记录下来,时常翻阅,并定期在同学中交换参阅。由于都是自己读书所摘,因此存储在大脑中比较持久,而经常翻阅更会历久弥新;交流中会开拓视野,对阅读面和领悟性都有启示。这种方法,使学生读书的效率提高了,大脑储备了大量感性材料,在提笔作文时,论证材料汹涌而至。材料的来源广泛,论证的力度自然增强。以往对题枯思无话的现象消失了。

3.向文学大师学习

中学的作文教学并不是培养作家,但是向作家学习写作,提高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所必需的。许多文学大师都有很好的提高写作能力的经验和实例可供学习,我们在教学一些大师的名篇时,有意识地向学生提供有关写作缘起、大师写作中的趣事等,让学生体会讨论其中提高写作能力的经验和规律。特别是有些作家平时注意积累素材,记录生活中观察到的片段,经过长期酝酿终于创作出惊世名篇的经验可以使学生理解积累素材的重要性,也可以从中认识从素材到文章的变化过程,有利于学生在积累中思考和提炼,将生活素材的质量提高到内涵丰富深刻的地步。向大师学习是多方面的,而积累素材无疑是起步性的活动。在学师优美作品时,让学生明白其素材来源,其实很能激发学生积累素材的积极性,也会使学生学到积累材料的一些方法和技巧,提高其积累效率。

4.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与思考

家长经验交流材料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幼儿教育 区域活动 可操作性 评价

区域活动的规划和创设要根据教育阶段目标、教育内容、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兴趣点来做整体的安排。应从幼儿的发展需要出发,让幼儿成为真正区域的主人。在区域环境的创设中既要考虑到幼儿之间能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活动中适时适度地指导,让幼儿充满自信地探索发现。

一、区域活动应突出幼儿的自主性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受“我要玩”的内部动机进行活动,而非来自外部的命令或需求。根据自己的兴趣、经验和问题来自由选择、自由操作、自发探索、自主学习。现实中,很多时候教师往往只注意幼儿有没有完成游戏任务,而并不注意他们在游戏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在幼儿活动时,教师对活动材料和活动方法加以控制,导致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受到束缚,幼儿只能被动地按老师规定的方法玩,无法满足自主活动的需要,从而便会对活动慢慢失去兴趣。久而久之,则失去了开展区域活动的根本意义。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区域活动是幼儿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因为幼儿在平日里总是生活在在家长“关爱”的光环下,过度的关爱,有时候反而使得幼儿失去了一些自由,也局限了幼儿的创造力,然而在区域活动这个时间段里,孩子可以做自已的主人,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不但满足了幼儿创造的天性,而且可以通过游戏等方式培养孩子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例如,在《沉浮》小实验中,幼儿将纸片、木块、铁片、塑料玩具等放入水中观察,结果发现铁片是最快沉到水底的,木块和塑料玩具是浮在水面上的,而纸片是先浮在水面上的,然后慢慢地沉到水底去了。通过操作观察,幼儿发现了很多问题:为什么纸片先是浮在水面上,然后再沉入水底?为什么铁片最快沉下去?为什么木K和塑料玩具不会沉下去呢?有了问题幼儿就会继续实验、观察、探索,通过自己的实践,幼儿逐渐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同时培养了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此外,幼儿还发现瓶盖可以向上叠高,可以根据颜色组合图案……幼儿在活动中继续探索着,发现着。让幼儿自由选择和自由活动,相信他们会更有信心挑战自我。

二、教师的介入指导要适时,适度

区域游戏强调的是自主游戏和幼儿的主体活动,但并不是对幼儿游戏的放任,必要时教师也要恰如其分的进行指导,这种指导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幼儿获得一定的经验,了解游戏规则,解决当前出现的问题,通过及时指导,推进游戏的开展。如:游戏中出现不安全现象,幼儿之间发生争执,出现过激行为,破坏玩具影响别人正常游戏时,教师应该根据实际需要自然指导。对幼儿游戏进行有效指导,教师应与幼儿在游戏中建立友好平等的关系,以隐性指导为主,直接指导为辅。多运用启发性、建议性的语言,而不是用“你应该这样”“你必须这样做”等命令式、控制式的语言。如:小班幼儿对娃娃家比较感,但不会抱娃娃,有的提着娃娃的腿,有的拽着娃娃的头发。老师发现后,就来到娃娃家说:“我是娃娃的阿姨,今天来看看娃娃长胖了没有。来让我抱抱娃娃吧?”老师一边接过娃娃,一边自言自语的说:“多可爱的小娃娃呀,我要轻轻地抱,让娃娃的头枕在我的胳膊上,轻轻托住娃娃的腿,不能拽伤……”老师示范后说:“今天我还要上班,我要走了,你们自己照顾好娃娃吧,再见。”然后幼儿就很自然地模仿老师的动作,轻轻地抱娃娃了。幼儿的年龄、生活经验、技能等相对缺乏,老师的参与不仅能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还能使游戏的内容和情节更加丰富。

三、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可操作性

在以往的材料投放中,我们总是会发现一些问题。比如说材料投放的时间长短把握不住,往往看到活动区无人问津了才想到要增添一些新材料。或者投放的材料本身不够美观,单一、缺乏挑战、不足够吸引幼儿的兴趣。所以,游戏材料的可操作性还是非常必要的。亲子游戏的兴趣出发,我带来了几顶各式各样的假发,孩子们特别感兴趣,不停地变换着戴。幼儿的积极性一下子提高了很多。再如,对于绘画区的一些材料,刚开始,我们只是给孩子们提供了一张张的白纸以及实物,让幼儿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绘画,可是实施下来的两天发现来绘画区的孩子特别少。后来,我丰富了幼儿作画的纸张,比如说,在纸张上加上简单的背景图,如画有大树的树干、房子、小草、小花等小装饰的纸张,虽然只是简单的几笔,可是调动了他们很大的积极性,来的人一下子多了很多,这些简单的小装饰也一下子活跃了他们的思维,绘画出了很多漂亮的想象画。因此,材料的投放的可操作性对于游戏本身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除此之外,材料投放的层次性、递进性、开放性等等方面与幼儿在游戏中表现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日常的游戏组织中,只要遵循这几点,相信游戏开展的价值便会得到提高。

四、区域活动的交流与评价

家长经验交流材料范文第5篇

实验材料入库之后,整个材料间焕然一新,各项课堂中的实验活动也能有效开展,上课更加得心应手。学校的有些实验材料准备的量比较多,因为使用的频率高也容易损坏,比如试管、烧杯等玻璃器皿;而有些实验材料针对性很强,如显微镜只在六年级才会用到,平时基本上都处于闲置状态。而另一方面,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很高,却受限于没有合适的工具,找不到合理的获得渠道。如果能够提高这些实验材料的使用率,无疑会促进学生探究科学的积极性,也会极大地拓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水平。基于这样考虑,笔者推出了实验材料申领制度,让每一位有需要的学生都能够及时地领取实验材料,完成他们的探究活动。在申领的时候有这样几个原则需要把握:有明确的实验目标,不能无目的地借实验器材瞎玩、乱玩;先还后借,对实验材料的去向有登记,保证材料的完备;借期不超过半个月,确保其他学生也能借到需要的材料,同时也可以督促学生尽快地完成自己的实验;如损坏则购买相同型号赔偿,鼓励学生正确安全地使用实验材料。基于这样的出借制度,笔者又设计了相应的实验材料申领单。学生可以在填写实验材料申领单之后提交给科学课代表,然后在每周二下午的实践活动时间进行统一领取和回收。

二、取之于“生”有序使用

1.需求搜集资源

在学生充分享受学校实验材料出借所带来的快乐时,也要根据需要向学生征集一些实验材料。比如春天来了,校园要开展绿色生态乐园的活动,需要一些种子。如果大批量购买一下子用不了这么多,而且会造成种类单一,不利于学生全面了解各种植物。于是开展了“大梦想小种子校园征集”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的梦想写下来,选择一个属于自己的“种子物语”,制作成可爱的便签和自己的种子一起交到材料室。随着种子的播种,自己的梦想也跟着一点点实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学习了和植物有关的养护知识,又培养了他们热爱科学、追逐梦想的情感。而在上溶解单元和沉浮单元时,因为对食盐和糖的需求很大,同时各种物体的沉浮状态也不相同,因此在课堂上向学生征集信息。学生带来的实验材料不仅满足了课堂的需要,而且各种材料也丰富了学生对物体沉浮的认识,让他们积累了更多的科学经验,帮助其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

2.合理归类自助取用

学生的材料包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资源搜集渠道。实验材料包中以价格较低廉、制作工艺相对简单、不具有长期使用价值的材料为主,所以是比较理想和方便的一次性实验材料。如果在开学初就全部下发给学生,那么就会造成有些学生忘记带、有些学生在需要用之前就丢失了的局面。所以在学期初对材料包进行了重新整合与优化。以教科版五年级下学期的材料包为例。其中对各类材料进行分类包装的小塑料袋,搜集起来既可以用在冷热水的沉浮实验中,也可以用来装种子、捕捉空气等;橡皮泥既可以用来做小船,也可以进行组合用来做“沉的物体会受到浮力吗”这个实验,还可以用来做密封材料;滑轮因为组装之后很难再穿过绳子,用在这一课不太理想,改为六年级的备用材料,这一课用实验室的钩码代替,效果很好,也方便在水中固定;有些材料可以四人小组合用,如果有材料损坏可以及时替换,也可以利用多余的材料进行二次实验;有些材料不够,可以几位同学拼在一起使用,让实验效果更加明显。重新组合过的材料,让学生的实验探究变得更加有效。

三、搭建活动平台有趣使用

实验材料是为学生更好地进行科学探究服务的。如果在整理之后就束之高阁那就违背了新课程的理念。新课程强调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还表现为,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基于这样的理念,笔者在课堂之外为学生们创造了同样丰富的科学探究内容。其中,既有学生突然闪现思维火花的短时探究,也有需要耐心的主题式长时探究。

1.奇思妙想动脑玩科学

学生通过科学课堂的学习,对生活中与科学有关的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些是与季节更替有关的,有些是看书看报时得来的灵感,这些思维的火花如果进行适当的引导,就会成为火种,点燃他们进一步探究科学的欲望。小雪花大学问冬天的第一场雪让学生对水结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伴随着同学们的欢呼声,却给大家的出行带来了大问题,好多同学放学回到家都特别迟。原来,很多汽车因为下雪地面结冰而打滑,发生了不少交通事故,造成了线路拥挤。那么,在遇到道路结冰的情况下,交警部门是如何除冰,保障大家的出行安全的呢?钱塘科技组的同学们和科技杨老师一起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杨老师准备了两份冰块。让同学们在一份冰块中加入足量的食盐,另外一份不加食盐。然后,分别将装有自来水的小塑料袋放入冰块中。接着,各拿一个碗盖住,上下摇晃。倒数二十下,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加了盐的冰块中的水已经结成了冰,而未加盐的冰块中的水还是液态。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冰盐融化的过程中不断从外界吸热。起初,冰吸热在0摄氏度下融化,融化水在冰表面形成一层水膜;接着,盐溶解于水,变成盐水膜,由于溶解要吸收溶解热,造成盐水膜的温度进一步降低,从而让塑料袋里的水迅速结成了冰。除了可以用盐来除冰,同学们根据所学的知识,还想出了很多雪天出行的好方法。比如适当慢一点,对挡风玻璃进行除雾,刹车不要太急,在道路上铺上草垫增加摩擦力,特别恶劣的情况下还可以考虑给汽车轮胎绑上防滑链,等等。书包减负“神器”出炉!“看到青年时报给书包减负的报道,我们想,是不是可以把我们的科技社团的制作加工一下,变成书包超重报警器,也能帮助减轻书包的重量!”学生通过一则新闻报道,想到前段时间学习过的和电路有关的科学知识,突发奇想。说做就做,大家从科学工具袋和学校的实验器材室里挑了一些东西——3根导线、1个灯泡或1个报警器、1节电池、1个弹簧、1个注射器或管状容器、1根用来捆绑的绳子、1个挂钩、1段铁丝。大家找齐了材料聚集在科学教室,吭哧吭哧地捣鼓起来。经过几天的“奋战”,一个书包减负“神器”诞生啦!还引来了青年时报牛通社和杭州市电视台等媒体的关注。

2.主题活动动手学科学

以上就是小编通过网络搜集整理关于家长经验交流材料(精选5篇)的全部内容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菁英职教网文章归档 教育资讯 留学攻略 七品教育网站地图xml
24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