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技术论文(精选5篇)

| 婕音

推荐文章

菁英职教网 培训啦 留求艺

影像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推动着各公司和机构提高了对影像测量技术的重视,影像测量仪的品种和规模也不断扩大[2-4]。国外影像测量仪技术的由于起步早,技术发展比较成熟,因此市场占有比例高,产品知名度和普及度也较高。美国OGP公司设计的VidicomQualifier863,是首个使用固态CID相机和灰度图像处理技术的现代影像检测系统。该公司在影像测量技术领域拥有着多项核心技术和专利。德国蔡司(ZEISS)公司旗下的高端三坐标测量机处于行业先进水平,代表性产品为光学三坐标测量机O-INSPECT系列。其他生产影像测量仪公司如日本MITUTOYO、NIKON,瑞典HEXAGON等也有着雄厚的技术力量。国内的影像测量技术由于起步晚,技术力量薄弱,但随着国家的重视和科研经费投入的加大,相关技术水平持续提高,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智泰集团(3DFAMILY)代表性的VMC250S型影像仪使用XYZ全闭环伺服控制系统;采用了自主研发的OVMPro全自动光学测量系统,并具有SPC报表分析功能,提高了批量检测的效率,但难以测量高度尺寸。天准公司于2007年自主开发了一款二维自动影像测量仪,打破了国外厂家的技术垄断。其他新兴企业如冶信、新天等生产的影像测量仪器和设备也逐渐在国内市场上崭露头角,占据着一席之地。

2影像测量仪的结构分类与特点

影像测量仪主要由机械主体、标尺系统、影像探测系统、驱动控制系统以及测量软件等组成。影像测量仪的结构型式主要有柱式、固定桥式和移动桥式。柱式一般用于小量程的机器,桥式一般用于中大量程的机器。

2.1柱式影像测量仪

柱式结构底部为基座,二维工作台分别沿X和Y向移动,影像探测系统可在固定立柱上沿Z向运动,结构牢固、精度高,不过工件的重量对工作台运动有影响,不能承载过重工件,适合于中小行程影像测量仪。

2.2固定桥式影像测量仪

固定桥式测量仪的X、Y、Z轴相互正交并沿着各自导轨运动,其中Z轴上安装有影像探头并可以相对Y轴做垂直运动,而Y轴则安装在基座上。Z轴部分和Y轴部分的总成牢固装在机座两侧的桥架上端。每轴都由电机来驱动,可确保位置精度,但不适合手动操作,该结构稳定、整机刚性好。

2.3移动桥式影像测量仪

移动桥式结构是目前大量程影像测量仪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其中,工作台固定,其中一个桥框由导轨带动在工作台上沿X轴移动,同时由另一个导轨带动滑板在桥框上沿Y轴移动,主轴则沿Z轴移动。被测工件安放在工作台上,影像探测部件安装在主轴上。这种形式的影像测量仪结构简单、紧凑,刚度好,具有较开阔的空间。

3展望

影像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电视摄像》 实践教学 艺术 技术

《电视摄像》要求学生在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后,通过实践来培养动手能力,以巩固和检验所学知识,它不同于一般的工科课程,它既是一门技术课,又是一门艺术课,综合了多门学科的知识。目前,国内绝大多数艺术院校开设了此门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也就显得非常重要。为了让学生在《电视摄像》实践活动中练就扎实的技术功底,提高电视艺术修养,就有必要对教学环节进行合理设计和安排。本课程通过讲授摄像的践行方式,讲解影视节目的摄制原理和摄像设备的操作规范,以及新条件下影视节目摄像艺术的发展,使学生以动态的眼光,把握电视摄像艺术的品性,使学生能够很好地运用各种摄像技法,更好地将技术与艺术相结合,进而拍摄出优秀的影视作品。

一、基础构成与知识映现

影视艺术作为大众艺术,是大众传播的重要媒介和手段,具有社会沟通、知识交流、新闻报道等职能;影视作品能够如实地摄录记载现实世界的宏观、微观方面;而在影视艺术的众多要素中,画面作为影视作品的基本元素,是传达信息、审美娱乐的重要载体。而作为影视画面的促成行为而言,摄像就显得尤为重要。

摄像作为影视创作中十分重要的单元,上接编导,下承后期创作人员,既要按照编导的构思进行拍摄,又要为后期编辑人员考虑。摄像者要对创作组中的每一个成员负责,要摄录到他们各自想要的素材。因此要求摄像者要有意识地学习和掌握编导、灯光、美工、布景、录音、后期编辑等方面的知识。费雷里赫在《银幕的创作》一书中说:“电影可以说是发生在其他艺术的交叉点上。它同绘画和雕塑的相近在于视觉形象的感染力;同音乐的相近在于通过各种音响而构成的和谐感和节奏感;同文学的相近在于它通过情节反映世界的一切联系和关系;同戏剧的相近在于演员的艺术。”因而,影视艺术中的画面作为第一要义,和其他相关工种是密不可分的,对于电视摄像者而言,对各方面知识的深入了解是非常必要的。要拍摄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不是随意而为的,是按照影视艺术的基本规律,运用蒙太奇的镜头分切方法完成的。摄像作为画面的主要创作形式,是影视艺术创作中的关键环节,摄像者不但要理解和吃透编导的创作意图,考虑到最终的画面效果和观众的欣赏心理,而且要有自己独特的创造性思维。摄像者决不能做一个单纯摆弄摄像机的人,而应该让冷冰的摄像机变得有生命,让镜头画面成为自己塑造形象、渗透思想、表情达意的有力武器。

在影视作品的创作中,摄像者是简单地记录画面,还是根据内容有所创新,是是否积极参与创作的重要标志。摄像者是否积极参与创作,是一部精美影视作品能否成形的不可或缺的条件。摄像者在拍摄之前应该和其他创作人员一样,研究稿本,吃透稿本,并领会创作意图,对作品的风格、节奏、色调及镜头的调度等提出自己的创造性的拍摄方案。在拍摄过程中,摄像者不是炫耀技巧,而是根据作品内容在合适的环境、光线、色彩等条件下,发挥自身能动性,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拍摄技巧,从适时的理解角度去揭示、表现眼中、心中的事物,改变事物的时间顺序,创造影像的空间关系,对画面进行自由选择与组合,拍摄出内涵丰富和深刻的画面,使编导意识在运动变化中形象地表现出来。

电视摄像作为广电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不仅仅是技术的显现,更重要的是对每一个从事摄像活动者的艺术考量,因为影视艺术的综合性决定了从事影视创作的人员,必须具备全面的艺术修养。它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集艺术与技术于一体的专业性课程,对动手能力的要求较高,在教学中如果只是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学生就不能够真正掌握这门课程。对于《电视摄像》来说,学生在拍摄时的反应速度及灵活应用镜头进行时空创作的应变程度的强弱,是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经过长期实践锻炼促成的。而《电视摄像》实践教学是掌握该门课程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是否掌握该门课程的重要标准。广电专业学生的培养应该在摄像基础理论、电视编导理论和美学理论的指导下,形成与其它科目的互动与显现,并创造性地应用摄像技术。也就是说,在完成培养之后,学生能够应对不同社会领域对摄像技艺的要求。这样,学生在走向社会后就不仅知道摄像机的使用,懂得摄像基础理论,而且能够以摄像技艺为手段,创造性地完成任务,其培养路径应基本遵循理论与实践螺旋循环上升的原则分阶段进行。

所有这些,都是因为现代传媒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是多层面的,是理论基础和多种能力的有机组合。因而《电视摄像》教学也必须以我国现代传媒业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建立起多学科复合教育的系统性课程体系,让学生在掌握传媒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各方面的知识渗透,让其学以致用,成为传媒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二、问题表露与教学策略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学生拍摄的画面,有时明显缺乏视觉中心,画面形象之间没有蒙太奇关系,平淡而无序,仅仅是画面的简单排列,缺少应有的艺术提炼,致使主体形象含混不清,难以引起观者的兴趣。出现这些缺陷的原因,大都是不善于或根本没有提炼和组织画面的意识。同时,在进行创作时,没有或很少灵活地运用各种艺术造型手段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没有展开丰富的想象,没有充分发挥摄像带来的艺术新感觉。如果画面缺乏富有动感的直观形象,就失去了影视传播的优势,将使影视作品变得枯燥乏味。

1.现实问题显现

第一,以知识与技能学习为主的培养方式存在偏差。摄像教学多停留于摄像技能的传授,仅把摄像当成单纯技术性、工具性和实用性的东西,将教学目标定位在让学生学会摄像的层面上。这种以学习和掌握摄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的教学目标定位使得师生将教学的大量时间和精力花在摄像机本身及其基本操作上,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及人文精神的培养。电视摄像是一门专业技艺,绝不仅仅是一种特殊的技能、技巧操作过程,它更包含着文学、美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相关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学生首先必须对摄录设备及编辑系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电视画面的表现特征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第二,教学环节单一,评价尺度偏颇。以笔试为手段的评价方式无法考核学生的摄像能力及渗透在摄像中的人文精神,是为其一;其二是教学的环节应多样灵活,现代传媒业的媒介平台的多样灵活化也迫使我们在摄像的教学中打破以传统摄像机为主的教学方式,只要能摄录各种影像的电子产品都应适量纳入其中,而拍摄练习也可因势利导,其内容除去基础练习外,应以可提升的艺术化创作为导向,结合教师要求并收集学生意见,循序渐近、螺旋衍升。

第三,一些高校的电视摄像教师是从某些电视台聘请的摄像者,而以前电视台的很多摄像者都没有经过系统和专业的训练,更多是一种经验的累积,教学中就容易出现重技术忽视艺术的情况。而另外一些学校的摄像教师是学习美术出身,更重视画面的表达、构图、色彩的运用等艺术类的讲解,所以在教学中易出现忽视电视摄像艺术与技术双重性的情况。

2.主要教学框架

为了培养学生电视摄像的全面知识和良好的动手能力,《电视摄像》课程的教学既要抓住重点又要注重系统性,主要教学阶段罗列如下:

(1)摄像基础理论的学习,主要包括与摄像摄影相关的影视基础理论等。

(2)摄像设备的认知和摄像构图基本功的训练。主要包括熟悉摄像机的基本结构,了解其工作原理及主要部件的性能,掌握各功能开关和按键的用途及使用方法;学习白平衡的调整;掌握自动方式和手动方式的拍摄要领;掌握各种景别及构图等。

(3)体验电视画面造型的表现手法、技巧与手段。实践机位运动、变焦距运动和被摄对象运动等几种基本运动形式的拍摄技巧;掌握光圈开度、拍摄距离等。

(4)学生实践阶段,给学生布置拍摄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熟悉摄像机的使用,理解消化与电视摄像相关的基础技艺。

(5)电视节目编导知识的摄像化学习阶段,目的是让学生在编导知识的学习中形成摄像的编导意识,为下一步自己独立创作影视节目作准备。

(6)独立创作时期,拍摄主题、拍摄内容由学生自己确定,也可以由教师选题,目的是让学生拍摄出具有独立意识的摄像作品。

(7)总结提高阶段,主要是分析学生作品,找出学生在拍摄中存在的不足,同时也要结合实例对摄像技艺进行分类讲解,如音乐电视的拍摄、电视纪录片的拍摄、电视短片的拍摄等。

(8)摄像的社会实践阶段,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向社会,到中小学、当地电视台、影视制作单位实习,让学生接受社会的考验,在社会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摄像技艺水平。

在这些基本点中,要以培养学生能力的原则、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的原则、发挥学生独立性和创造性原则作为指导准绳,积极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我创新意识,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由初级拍摄到综合拍摄,由简单训练到复杂训练,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以激发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拍摄实践。在掌握了这些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实验教学手段与方法,才能够减少在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让学生具备较强的践行力和独立的艺术审美意识。

3.教学实验策略

(1)以素质培养为根本。在积极动员学生参与电视摄像实践的同时也要非常注重学生责任感、基本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在实践练习中,要求学生把自己看成一名真正的影视工作者,以高度的责任感及时准确、真实有效、全面地用镜头捕捉信息。除应有绝对的时间观念外,耐心、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对于电视摄像者也同样重要。在画面的拍摄过程中,只有耐心才能捕捉到有价值的镜头;只有认真、细致,才不至于丢三落四,才能保证整个摄像过程有序进行。耐心、认真、细致都是作为一个电视摄像者必备的基本素养,若缺乏这些基本素养,在拍摄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因为某个按钮没把握好,整个画面色调失衡或是拍摄完后磁带丢失等问题,在平日练习中,这些情形看似问题不大,但在真正的电视摄像中这些问题很有可能引发重大的拍摄事故,其损失将无法弥补。因此,在平日的电视摄像实践中,都应以实战的标准严格要求学生,时时向学生灌输这些基本素养,反复强调这些素养的重要性,督促指导学生在拍摄时间、操作技巧、素材保管等方面力争做到最好。

(2)以新闻摄像为基础。新闻摄像所体现的摄像者的特征主要通过富于个性的画面内容选择、画面构图处理、画面技巧运用和画面语言组织表现出来,而这就是作为一名具有独立意识的摄像者所必备的条件。以新闻画面的捕捉为基础,可全方位锻炼摄像人员的耐力、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及艺术表现力等;因为新闻作为电视节目的基础,其画面也要设计、美化和丰富,也要注意空间感、立体感、质感,充分运用透视、光线、线条、色调和镜头组接等手法和技巧,从而既保证科学性,又增强画面表达的艺术性。

当人们对新闻的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时,一条新闻从发生到播出的时间就越来越短,如果在新闻剪辑上花太多时间,则会大大降低其时效性,因而电视新闻的无剪辑拍摄意识应运而生,它主要体现的是摄像者的蒙太奇思维能力。摄像者的无剪辑拍摄意识可以帮助他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尽可能多的内涵,表现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这对于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的高效率、对于提高报道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无剪辑拍摄意识的本质是摄像者带着编辑的意识,根据节目的主题在拍摄的过程中完成编辑工作,它要求摄像者在拍摄的过程中充当多个角色和完成多项任务。以这种意识为基础的摄像教学,不仅仅是对学生摄像实践的有力引导,更是对《电视摄像》课程的现实要求。

(3)将理论与实践相融。电视摄像的技术特点是文理渗透、技艺结合,要学好这门课程需多看、多练。多看就是根据学科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多看相关学科的书籍及一些影视理论知识等,多看国内外优秀电影电视节目,从中学习它们成功的编导经验和制作技艺。多练就是多编写文字稿本与分镜头稿本,多拍摄影视作品。摄像仅靠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多实践、多练习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中应采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穿行的原则,这样可使学生把刚学的知识通过实训来加深论证,让学到的知识得到及时深化和接受。如果理论课与实验课分开上,先讲完理论再上实验,由于时间的间隔可能会使理论与实验脱节,实践时学生可能出现“回头学”,出现在理论课讲过的内容在实践时又要重复讲,理论指导实践得不到及时发挥,影响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

在实验项目的安排上,应由简单到复杂。如:对于应做的常规性实验,要求学生在实验之前认真预习,熟悉实验内容和方法;对于综合性的实验,要求学生写出整个实验计划、步骤、流程;对于设计性的实验,实验老师提出实验目的、要求,以及有关设备,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每次学生拍摄的素材都要求其本人认真观看,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老师在学生观看时进行集中点评,让其从中找出原因。

(4)以艺术作品为引导。理论知识的学习对提高学生的摄像技术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但理论知识毕竟过于抽象,在讲授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学生理解问题。如果在讲授理论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接触某些有代表性的影视作品,变抽象的理论讲授为形象直观的艺术作品鉴赏,则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提高摄像技术,让学生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获得某些创作感悟。而在实际的拍摄中,通过已认知的影视作品又带给学生许多创作灵感,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创作的素材。

电视摄像技术的培养不是短期行为,应当把艺术作品的引导有计划地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这样在学好理论的基础上,再经过老师精心的指导和自我的长期实践锻炼,才能够真正掌握摄像技艺。

(5)以评价体系为保障。摄像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课程,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应体现在学生的实践能力上,因此,在本课程的学业评定中应加大实践部分的得分比重。笔者认为将实验成绩的比重提高到50%―60%也不为过,特别是对于创作出优秀影像作品,并在大赛中取得较好名次或在影像杂志上发表的学生,应予适当加分。笔试成绩所占比例应低于40%,甚至可用完成小型影视作品代替,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从生活中挖掘题材,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更加倾注自己的感情来理解和看待所要表现的主题。这样就有利于营造一种既有学术探讨又有一定人文关怀相渗透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成为课程学习中的积极主体。

三、技术关照与艺术渗透

摄像创作的目的是要使画面具有风格和美感,有视觉重点;其关键在于把摄像的技术融会于摄像的艺术之中,让摄像的艺术创作承载其技术因素。没有精湛的摄像技术处理,就不会产生完美的艺术画面;而没有唯美的视觉效果,也不会表达和反映出深刻的技术内涵。因此,摄像人员必须是熟谙摄像技术的专门人员,要对摄像机运用自如,对取景构图、运动摄像等多个环节应对无误,要艺术地运用影视摄像装备和影视摄像技术,更好地为主题和内容服务。摄像者必须置身于技术与艺术的汇合地,在处理画面造型、塑造视觉形象、完善画面构图的过程中寓艺术的表现于技术基础之上,扬技术的优势于艺术表现之中。

对于影视制作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说还有一条永远不变的真理:“要创作出好的影视作品就必须打好扎实的技术基础。”电视摄像当然也不例外,所以在进行电视摄像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各技术环节的原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拍摄出优秀的电视作品就必须充分了解清楚自己手中的工具,对电视摄像师而言,摄像机就是记录这个世界、书写华丽篇章的笔。随着科技的发展,摄像机不断更新换代,但我们需要看到的是,摄像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基本的技术没有改变,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让学生更加重视基本的艺术表达。

在学生对基本的按键、内部的菜单、持机的姿势及推、拉、摇、移等基本功练习娴熟之后,就应该对学生进行摄像艺术的强化。电视摄像是一门造型艺术,它通过构图处理、光线处理、色彩处理、运动处理等手段来表现被摄对象的运动或运动地表现被摄对象,通过构图、光线、色彩、运动构筑起独特的屏幕时空,并在这特定的屏幕时空里完成故事的讲述、意义表达和情绪渲染。所以应让学生学会使用这些艺术的表现手段,并通过这些艺术手段达到叙事与表意的目的。此外,学生应该知道凭借熟练的技术,也许可以拍到完美的电视影像,但却不一定能保证我们拍摄电视节目所需要的影像,当拍摄的素材不是电视节目的真正所需的,即使凑合用上也是词不达意的。

电视摄像是电视节目制作的前期工作,电视摄像者的基本功和电视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视图像质量的好坏,最终会对整个电视节目产生重大影响。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电视摄像不是单纯地记录现实生活,而是对生活素材有选择、有概括、有创造性地加以表现,这就对电视摄像者提出双重要求,既要有繁重的技术操作,又要有复杂的艺术创作。摄像者要想拍好各种条件下的事物,在操作时除了掌握摄像基本理论之外,还应注意自身的美学素养。

虽然我们在教学中采用的是一种从技术到艺术的学习过程,但也应该在艺术的讲解中贯穿技术知识。让学生知道用何种拍摄方法来表现画面艺术效果,即如何用电视语言来表达思想和创意。只要在教学中做到了从技术到艺术、在艺术中贯穿技术的教学方法,就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到电视摄像技艺的双重性。

摄像如何反映主题在于人而不在于技术,根本点在于人与技术的充分结合,在于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能动性。因为随着摄像机自动化操作的程度越来越高,操作摄像机的技术越来越简单化,技术的掌握变得越发容易,摄像者自身的能动性就变得越发重要。因而加强对摄像文化本质意义的理性思考,关注课程运行中的人文因素,是有效进行摄像教学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而这就要求建立起编导化的摄像思维,当摄像人员具有编导意识后,在拍摄中就不会盲目;他可以以自身的人文素养建立起合理的艺术想象,摄制出符合某片要求的电视画面。因此,在技术操作日渐简化的背景下,摄像教学除了技术层面的把控外,主题和内容的选择才是重点,人文关怀的凸显才是本质。因此,电视摄像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在教学实践中要敢于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勇于创新,不断摸索适合学生实际情况和适应社会电视事业不断发展的实践方法与教学理念,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和强化学生作为一名电视摄像者的责任感和基本素养,如此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电视摄像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琪.对高校电视摄像教学的思考.文教资料,2007.2.

[2]刘良洪.对电视摄像教学的思考.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9,(1).

[3]杨欣.电视摄像实验教学的创新策略.今传媒,2009.7.

[4]马金钟.“电视摄像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09,(8).

影像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摄像教学模式 开放式 数字化

一、引言

影像艺术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人们日常文化、生活、工作、娱乐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科技的鼎盛发展促进了信息技术与传媒艺术的交融,拥有视听双重表现因素的电视、电影媒体成为了当今最具有影响力的传媒形态。影视产业的蓬勃发展,促使国内许多高校纷纷开设了与影视相关的专业,其中摄像方面的专业课程也成为影视专业的主导课程。

摄像是一种以剧作作为依据,依托摄像技术,通过艺术创新,塑造可视艺术形象的创作过程,而摄像作品是作者通过摄像手段来表现主观与情感的艺术形式,因此摄像作品的艺术效果,一方面取决于作者对主观世界的认知,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对客观工具的应用能力。因此,高校在培养影视摄像专业人才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也要重视其对摄像技术的掌控,只有做到艺术与技术有机结合,培养出一批具备艺术素质与技术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创造出符合时代特征的优秀艺术作品。

笔者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经验,针对摄像技术实践性强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摄像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二、摄像教学的传统模式

1.摄像教学硬件设备条件的不足,导致教学模式偏重于理论传授

目前,国内一些院校所开设的摄像专业课程普遍存在着设备不足和没有实践场地的问题,故而他们更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实践操作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实践课的过程中,由于以上两个问题,学生去演播厅、新闻现场拍摄摄像的机会少之又少,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只能被动地按照书本和教师教授的知识进行学习,造成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更是阻碍了他们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因此学生的创作能力普遍不足。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一旦走入工作岗位,将会面临很多难题,如:不能对影视节目制作整个流程有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理解和认识,许多创造灵感会因为无法通过技术实现或实现得不理想而难以表现作者的创意初衷。

2.摄像教学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性较差

目前,由于一些高校师资、设备、场地等问题的制约,造成一些课程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使得许多理论课程枯燥无味。比如,有的教师把《摄影史》完全当成“历史回顾”课来讲授,而没有真正把摄影的艺术演变与技术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史”不仅仅代表过去或也不意味着过时,而应该分析摄影摄像发展历程从而洞察其发展规律,并充分吸取历史沉淀和精髓,丰富学生的艺术内涵。《摄影史》的讲授过程,应该是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方法将历史元素再创造的一个过程,从而使学生在体验历史演绎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正确支点,再融入当前的摄影技术和对艺术的认知,才能创造出具有时代鲜明特征的摄影摄像艺术作品。教学的真正目的是授之以渔而非仅授之以鱼,因此摄像教学课程结构设置要充分考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课程的安排先后要达到学以致用。

三、摄像教学模式的改进思路

1.构建开放式摄像教学模式

针对以上弊端,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设计了开放式的摄像教学模式,在课程的设置上,安排一半以上的学时数作为学生的实践课,并开放学校的音乐剧场、校电视台和非线性编辑实验室,让学生随时都可以参与到各类大型演出的录制和制作中去,将学生从以往较为封闭的传统课堂中解放出来,使学生在学习理论课程的同时就可以随时进行创作,培养了学生自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在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系统地循序渐进地学习到摄像相关知识。首先,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对摄像机、非线性编辑系统进行基本的操作方式学习,了解影视节目的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流程。其次,在实践课过程中,学生在了解和掌握了如何制作影视作品的基础上,分组进行不同类型的节目创作,这样既可以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把摄像前后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了与摄像有关的知识理论,如构图、补光、机位等等。当课程结业时,安排学生分组制作不同选题的影视作品,随时组织学生介绍创作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最后再由指导教师观摩、评论和总结。这样使学生既培养了的创新意识又提升了创新能力,同时通过具体的摄相摄像作品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创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实际证明,开放式摄像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作的能力,而且对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师放弃照本宣科而更重视方法的传授。

2.充分利用数字化资源,构建数字化摄像教学平台

摄影摄像艺术属于视觉造型艺术。摄影摄像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摄影摄像课程的积极性前提下,让学生理解并学会运用摄影摄像创作理论及技巧、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培养他们的摄影摄像创作能力。为达到这个教学目标,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将数字技术与摄像课程结合,使摄像课程教学模式更为新颖、互动性更强,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摄像课程的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果。比如,利用因特网收集摄影摄像优秀作品,建立优秀作品文件库,以丰富学生的创作视野,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教学过程中充分采用对比介绍、图像、声音、文本协同表达的方式,开发多媒体课件为摄影摄像课堂教学准备数字化教材,以满足学生视听觉多种感官的需要;基于Web服务器构建网络交流平台,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提供了一个融洽的学习交流环境,同时提供一个学生自我展示空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结论

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经验,认真分析目前大学摄像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提出了摄像教学必须把艺术教育与技术提升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及改革思路,并通过构建开放式摄像教学模式和数字化摄像教学平台,显著提高了摄影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夏正达著.《摄像基础教程》.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影像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仿真;数字化;医学影像学;实验教学;教学平台

[中图分类号] G423.0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4(b)-122-03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digital simulation system in medical imaging teaching

LIANG Minghui, WANG Xiaodong, XIA Liding

Qiqihar Medical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eilongjiang Province,Qiqihar 16100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advantages of experimental platform of digital in the medical imaging teaching. Methods: The authors maked the four network technologies as major carriers and the main tool [P2P network video streaming media technology, 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work (CSCW), web service-based virtual display technology, standards-based DICOM 3.0 image transferring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 to change the case film into digital format. Courseware of medical imaging theory and self-made multimedia experimental courseware were stored on the servers, a digital platform for experimental teaching was created. Results: The author created the imaging database including simulation experiment operations, case retrieval and browsing, experimental report, teachers' examinations and other functions, and used the IE browser client access to relevant information for experimental teaching. Conclusion: The authors consider we should reform practice model of imaging, mobilize the students to enhance practical ability of students. The system bear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as easy to operate, intuitive, interactive, safe and reliable. To fully use modern medical imaging network platform for teaching practical lessons can improve their practice efficiency.

[Key words] Simulation; Digital; Medical imaging; Experimental teaching; Teaching platform

大型医学影像设备在21世纪发展迅速,医学影像学已成为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在临床医疗工作中离不开医学影像对疾病进行诊断。医学影像学拥有的理论体系是信息科学、物理学、医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相互交叉的学科。PACS系统的出现将医学影像学带入了数字化影像时代,把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到实践教学中,将医学影像技术以数字仿真形式传授给学生,将是未来主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改革方向。

医学影像学中影像技术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影像学技术的核心是为临床提供含有最大信息量的图像,协助临床医生对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1],基础理论知识、基本实践技能,是学生掌握不同的影像技术的坚强后盾,为他们日后充分自如地在临床工作中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为临床工作服务打下基础[2]。实验教学作为实践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教学不仅能够理解巩固理论教学内容和增加感性认识,帮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而且能够学习和掌握必要的影像设备工程技术、影像成像原理、先进设备和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影像医学生从理论学习走向临床实践的一个过渡阶段。以计算机网络为实验环境,将X线原理实习课、CT原理实习课、MR原理实习课,大量、系统的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病例实现影像医学资源共享。采用学生互动、师生互动的网络形式,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设计实验,创造个性化学习的环境。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校园网主干为万兆,连接桌面信息点全部为百兆。全网采用的是锐捷产品,服务器近40台,采用2台8610交换机做核心设备,3台7606和2台57系列交换机作为汇聚设备,出口路由采用的是锐捷的NPE50-40可以提供≥200万并发NAT会话数量,2台1600防火墙分别放在出口和服务器群前面,保证了网络的安全。采用3台IDS设备很好的保证了对异常流量的监控,全网的GSN安全解决方式保证了用户网络的安全。客户机为30想台式计算机(CPU Intel Pentium4 516 主频2.93 GHz、二级缓存1 MB、800 MHz前端总线、内存256 MB、80 GB SATA硬盘、17英寸液晶显示器);操作系统为Microsoft Windows XP。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1.2 方法

1.2.1 建立医学影像资源库

笔者主要通过附属医院和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共收集了200多种影像类别、300余病例、30 000余幅图像和医学物理学、医学影像物理学、医用电子学、影像设备学、物理学课程教学课件。在基础实践教学有X线原理实习课、CT原理实习课、MR原理实习课等。诊断实践教学有病例讨论课模块:神经系统病例讨论课,五官及颈部病例讨论课,呼吸系统病例讨论课,循环系统病例讨论课,消化系统病例讨论课,泌尿系统病例讨论课,生殖系统病例讨论课,骨、关节和软组织病例讨论课,乳腺、肾上腺及腹膜后肿瘤病例讨论课,介入放射学病例讨论课。教学互动形式活泼、操作方便。

1.2.2 实验系统网络技术

1.2.2.1 P2P网络视频流媒体技术通过直接信息交换,共享计算机资源和服务,对等计算机兼有客户机和服务器的功能,各对等计算机之间通过直接互联实现信息、处理器、存储甚至高速缓存等资源的全面共享,无需依赖集中式服务器支持,消除信息孤岛和资源孤岛。

1.2.2.2 计算机协同交互技术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环境下,一个群体协同工作完成一项共同的任务,它的目标是要设计支持各种各样的协同工作的应用系统。CSCW技术在中心实验教学中的成功应用,为在时空上分散的师生提供了一个“互视”和“同步”的协同工作仿真环境,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2.2.3 基于Web Service的虚拟展示技术Web Service 是将软件做成服务,遵从相应的标准,让不同的系统可以跨平台,彼此相互兼容,具有无缝通信和数据共享的能力。Web Service 技术通过结构化的XML文档,采用标准网络协议,能够方便快捷准确地传递信息、交换数据,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基于Web Service的虚拟展示技术在中心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数字仿真医学影像知识,丰富的教学手段与内容。

1.2.2.4 基于DICOM 3.0标准的影像传输与处理技术DICOM 3.0是一个通用的标准,是允许医学图像在检查仪器、电脑和医院之间进行交换的一组规则,能满足高速传输图像、文字、表格、数据、动态图像以及声音的需要[3-5]。所有病例图像在其存储、传输以及显示的过程中都是完全遵循DICOM 3.0标准,可以达到完美的无失真效果,并能在客户端实现对图像进行自如的数字化操作。

2 结果

2.1 数字化实验系统平台组件

系统组件包括2个服务器房,多媒体电子阅片室(共30台计算机)。软件系统部署在服务器上,具备图像上传、图像管理、图像检索与浏览、实验报告提交、教师批阅等功能。实验课程以及与实验课程相关的《医学影像学》网络课件、医学影像学教学网站、医学影像网络教学资源库、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等均以数字信息的形式在网上。实验教学图像资源按设备分X线、CT、MRI、核医学、超声5个大类,各大类按人体系统分呼吸、循环、消化、泌尿、生殖、骨关节、中枢神经、五官、内分泌9个部分;数据库内录入了3万多图像及文本资料。客户端通过IE浏览器访问服务器,实行内网完全开放、外网授权开放的管理办法,方便学生上网实验,该系统还具备其他多媒体教学系统、资源库的共同优点[6]。

2.2 数字化实验系统在教学中的应用

2.2.1 基础实验教学

学生在数字化实验系统教学平台进行基础实验时,操作简便,会使用计算机就会使用本系统,实现了培养动手能力,学习实验技能,深化物理知识的目的,实验中待测的物理量可以随机产生,以适应同时实验的不同学生和同一学生的不同次操作,见图1。对实验误差也进行了模拟,以评价实验质量的优劣,见图2。

图1 仿真实验仪器连接操作

2.2.2 临床实践教学

系统平台临床实践部分由12个模块组成,涵盖了医学影像的各个范畴,收集了300余病例、30 000余幅图像里都是经过精选并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病例,重点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罕少见病及误诊病例亦属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全文查找功能,分类索引功能和标题分类进行内容检索,见图3。以同病异影,异病同影,同病不同的检查手段,各自的影像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加以描述比较,以图为主,描述为辅,以求达到图文并茂,简捷明了。在网上不但可自主实验,还可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合作实验,如多名学生可远程共同完成某个病例的报告书写,而且学生与学生同时还可有老师参与的情况下开展一些探索性的实验,如总结某个病种的发病规律及影像学特点,见图4。

3 讨论

为实现教育部提倡的“自主型学习、创新型学习”宗旨,利用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icture Archiv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进行医学影像学教学也成为医学影像学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的一种新的趋势[3,6]。笔者确立了“以医工结合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实验教学平台,将医学影像知识以数字仿真的形式传给学生”的教学改革新思路。通过计算机把实验设备、教学内容、教师指导和学生的操作有机地融合为一体,通过对实验环境的模拟,加强学生对实验的物理思想和方法、仪器的结构及原理的理解,并加强对仪器功能和使用方法的训练,培养设计思考能力和比较判断能力,可以达到实际实验难以实现的效果,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医学生有不同的实验方案与实验项目,同时学生还可在网上开展实验,实施个性化实验教学,对启迪学生科学思维和培养创新意识有积极的意义。该系统还具备其他多媒体教学系统、资源库的共同优点[7-8]。数字化实验系统充分发挥了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功能,数字化仿真实验系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将以前的学生跟着学校走的教学模式转换成学校跟着学生走的新模式,是将医学影像知识以数字化仿真的形式传给学生的教学改革新思路,通过这种形式,学生的影像知识得到了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昆成.PACS在临床及教学工作中的应用[J].医疗设备信息,2005,2:1-4.

[2]唐艳隆.医学影像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7, 4(8):764-765.

[3]魏渝清,童娟,宋玲玲,等.利用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进行医学影像学教学[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2,27(4):367-369.

[4]吴政光,浩纯,欧景才,等.基于PACS的交互式CR影像教学系统的创建与应用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07,5(3):35-37.

[5]孙勇,夏晓玲,濮进敏,等.昆明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医学影像学局域网教学[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7,28(3B):43-45.

[6]刘红梅,吴凤林,李颖嘉,等.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中PACS的应用与优势[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1):189-190.

[7]黄祥国,徐芳.医学影像学教学科研图像资源库的构建策略[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8):34-36.

[8]吴政光,浩纯,欧景才,等.基于PACS的交互式CR影像教学系统的创建与应用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07,5(3)35-37.

影像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 R192.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1-289-01

医学影像学自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线以来仅100余年的历史,影像学发展却相当迅速,尤其是近30年来,CT、MR、超声、PET等新技术不断涌现,使其在临床应用的范围不断扩大,已成为医学领域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而医学影像学课程建设及有关影像学专业人才培养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

传统影像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是培养单纯以影像技术为主的专业技术人才就是培养单纯以临床诊断为主的专业诊断人才。随着影像技术及现代影像设备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介入治疗的发展和普遍应用,现代医学影像学已由原来的临床辅助检查技术转变成为与内科、外科并列的第三大临床治疗技术。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玉清教授在报告中说,21世纪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方向是由以大体形态学为主向生理、功能、代谢和基因成像过渡。因此,现代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要求既有影像学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也要有坚实的临床理论及临床思维能力。专业发展方向的转型对影像专业人才的要求也有了改变。多年的临床经验告诉我们单纯的技术人才和单纯的诊断人才都是不能适应现代影像学发展的需求。我校根据现代医学影像学发展的趋势及目前医院对影像专业人才的特殊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及论证,在原来的四年制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基础上增设了五年制临床医学(影像方向)专业,并研究制定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此方案的培养目的是培养集影像技术与临床诊断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人才。

1 培养目标的改变 四年制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面向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能从事医学影像技术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五年制临床医学(影像方向)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专业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较强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面向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能在医学领域从事影像技术及诊断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新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能在医学领域从事影像技术及诊断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是因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影像科不像上级医院有专门的影像诊断专业人才和影像技术人才,在基层医院因为人员少,往往没有区分,大都需要“双肩挑”。因此没有过硬的医学影像技术和临床诊断知识是不受欢迎的。因此新的培养目标是适应基层医疗单位对医学影像学人才的需求的。

2 课程设置的改变 在课程设置方面改变了原来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临床专业课影像专业课影像专业见习实习”的模式,采用的是“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临床专业课临床专业见习实习影像专业课影像专业见习实习”的模式。学生进校后首先学习公共基础课,增强他们的人文素养,然后依次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临床专业课,接着下附属医院见习实习临床专业,再返校学习专业课,最后下附属医院进行专业见习实习。

从课程顺序上我们不难看出,新的培养方案在学习专业课之前增设了一阶段的临床专业见习实习。学生接受了一定的临床经验及临床思维方式的培养,再来学习专业知识,学生们无论是学习态度还是学习方法都会有惊人的转变,理论结合临床,学起来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3 课时设计的改变 公共基础课基本没变,学科基础课总学时增加了三百余学时,专业课总学时增加了近两百学时,其中增加的部分主要为临床专业基础课及临床专业课,影像专业课增设了一门《医学影像图像处理》。随着PACS建设的逐步普及并与HIS、RIS的整合,影像科和整个医院的工作流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PACS建成后可逐步做到无片化和无纸化,使影像学信息非常方便地在网上传输、并进行会诊和教学病例讨论,使图像信息资源得到充分的共享,因此增加临床专业知识及影像图像知识势在必行。

4 学位授予的改变 四年制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从事医学影像技术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是技术类专业,因此学位授予的是理学学士。五年制临床医学(影像方向)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在医学领域从事影像技术及诊断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是医疗专业,因此学位授予的是医学学士。授予理学学士的毕业生日后只能考取技师类执照,从事技术类工作。而授予医学学士的毕业生日后可以考取医师类执照,就业范围远远大于授予理学学士的毕业生。我校在07级的学生中就逐步开始实行这种新的专业培养方案,迄今为止,无论是就业还是招生,五年制临床医学(影像方向)专业的前景都要优于四年制医学影像学专业。

参考文献

好的,那么这就是360范文网给大家分享的影像技术论文(精选5篇),希望大家看完这篇由小编精心整理的内容后,能对相关文章有所了解,解决你的疑惑!查看更多影像技术 论文 精选相关文章请访问360范文网

菁英职教网文章归档 教育资讯 留学攻略 七品教育网站地图xml
246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