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活动分析论文(精选5篇)

| 婕音

推荐文章

菁英职教网 培训啦 留求艺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当前国内许多经济学者和经济工作者掀起了一股齐力研究西方经济学的大浪潮,其目的:一方面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学建设中有所参考;另外也可在国内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中有所借鉴。笔者此次探讨也即为研究西方经济学,即为能够有效吸取其有用成分,选择适合我国国情发展的价值核心来进行借鉴和学习。并在以后的经济工作中,做好指导作用。

一、简单概述

“西方经济学” 指西方国家不同时期所呈现的主流经济学,当前“西方经济学”特指为美国经济学说以及相关研究教材。它是西方国家经济学者对其国家市场的经济运营方式以及市场经济体制所做出的一种理论概括。并历经200多年的深入讨论和探索,使经济学的研究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基础理论体系和基本规范。“西方经济学”目前是西方各国家在制定其经济政策中最基础最根本的理论依据,同时也是西方经济学众多分支学科当中的理论基础。但这一成熟的西方经济理论基础,同时也存在着资产阶级形态意识的说教,因此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必须予以识别。从而有效吸取其有用的成分,舍弃其资本主义宣教的内容。目前国内经济学家早已将其形成了共识。其不同的认识方面为“西方经济学”到底在哪些层次或哪些方面上可以为我国经济体制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从发展我国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笔者以为,以下几方面值得我们参考借鉴:

(一)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经济学中的逻辑起点在西方经济学理论展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时现时隐贯彻始终。西方经济学认为,经济学应以个人为起点,个人是最基础的单元同时也是研究经济的基础和根本,个人形成了经济活动中的基本决策单位。任何的经济活动也均是由个人进行发动的,其经济活动后果也将由个人进行全权负责。因此个人对他所参与的经济活动能够达到的经济目的以及他所想要的预期效果最清楚。所以,个人自己的选择应是他自我看来最优化的抉择。由此得出,个人也就是组成经济活动的最佳单位。经济学的本身也即是一门抉择性学科,因此经济学必须将决策者、选择者个人作为经济学逻辑的基本起点。这一点在国内经济学中也应注意。国内提出过公有制起点说,企业起点说等,但这些起点均离不开个人。因此中国经济学也应以人作为最基础的逻辑起点。因此经济学的研究必须以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物的关系为主。

(二)经济学的研究规范

无论是表述方式还是研究方法,西方都有一套成熟的规范。这种规范包括:观察、提出问题、做出假定、建立模型、形成假说、计量检验、得出结论。因为经济现象是很复杂的,因此研究过程中必须对现象进行抽象。而在抽象研究过程中,通常采用“建立模型”方法。理想条件下建立模型,可将研究的经济理论表述的更明确、简洁、直观。一些经济模型可用几何、代数、高等数学来表示,有些也可用语言进行表述。西方现代经济学广泛采用数学形式,具有逻辑性和间接性。经济学研究中的逻辑推理,即可借助数学这一工具。

目前国内经济学却是另外一种情形,大多舍弃数学形式的应用,“舍简从繁”。然而通过数学形式建立经济模型,是经济学研究中的抽象方法的一种体现。由于我们中国有注重综合的思维特点,但如果没有好的分析,也变不会有好的综合。因此在经济学研究中,我们赢重视演绎的推理法,并建立必要的数学经济模型,一边使我国经济学的研究更加规范化。

(三)以若干基本理论为纲

当前西方经济学在历经了200多年的研讨和修改完善后,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经济体系。尤其是经济学理论中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它主要包括消费(需求)、生产、市场、分配四个部分,是经济学理论中的典范。表现为:找不到理论体系的纲,没有理论基本线索, 同时也没有逻辑起点。存在的根本问题也即是理论偏离实际,往往理论和现存的实际偏差较大,理论不但不能有效解释实际,而且对具体的实践也不能很好的进行指导。因此我们应极力呼吁政治经济学的的重建工作。

(四)长期的演变过程

“西方经济学”从初创发展到当前较为成熟的状态,经历了漫长演变的过程。中国经济学要想成熟必然也应经历这一逐步完善的过程。

二、研究方法

由上文不难看出中国经济学在其发展中,必须深入对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参考他们成熟的思路和方法,以便使我国的经济体制更快更早的成熟起来。

(一)观察和实验

观察和实验是对经济学科学研究的开始。“观察”也即是在不进行任何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对周围发生的经济现象进行的一种详细记录。“实验”则是在经过一定控制条件干预下,进行的小范围的经济现象模拟,并以此对经济现象的发生进行的推断和分析。

通常这种经济现象被我们认为是一种不可逆的经济随机过程,经济现象本身就是一件不可逆的事,因此对其研究观察法将很受用,且往往不予选择实验法。例如一个村其经济发展与周围形成了显著差异,无论是很快或过慢,都应引起我们的及时对其进行研究,它的发展为什么与别人有如此大的差异?只有善于发现经济现象问题的存在,才能为科学的研究做好铺垫。但最主要的还是要保持大胆的质疑和独立的思考,不迷信权威和他人。

(二)文献研究以及个人探索

观察与实验是发现问题的过程,下一步就可以对其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并查找其原因及内在的相关机制。这可能需要靠个人去探索,并以此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但个人探索并不是要讲独立的个人封闭起来单独闯天下,它强调更多的是“个人探索”。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已经有前人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同时也积累了大量资料文献,只需要我们后人在此基础上有效的进一步研究。因此,我们首先应在查阅相关资料文献上下功夫,深入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目前这已成为现代经济科学深入研究的基本范式。

(三)理论模型

从形式来看,科学的研究也即是对通过实验或者是一些经济现象的观察得到的数据,进行抽象或者概括,并以此建立相应的理论模型,这一过程必须抓住现实对象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特征,同时舍弃其他非本质的细枝末节,同时将现实对象予以理想简单化。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建立数学理论模型,有效实现问题的简化,同时提高研究效率。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一理论模型建立的同时往往会与现实脱节,因此这种研究结论不宜直接套用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之中。

理论模型可以用数学公式进行表达,或以文字的形式进行描述。上文也提到了,西方经济学中一般更倾向数学公式的应用,也即是将研究对象作为“变量”,在此基础上做出假设,通常除少数要研究的变量外,其他外部条件和变量都不变,并在此假设的前提下,将相关的数据材料作为研究的基础,通过统计检验和逻辑分析,建立经济变量之间有效的逻辑关系。建立数学理论模型时还必须注意其合理性,在合理假设的基础上,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四)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试图摒弃一切的价值判断,同时只将经济现象中的各变量之间存在的规律和联系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分析、预测各经济行为将带来的后果,并以此提出自己的建议。

所谓规范经济学,也即首先确立一个价值判断标准,并以此来评价经济活动结果是否能够符合标准,同时研究经济活动如何才能达到预先确立的标准,并以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和建议。

目前西方经济学家更倾向于运用实证经济学方法,但不完全排除规范经济学的存在。

所谓实证经济学,也即是试图通过摒弃一切价值判断,同时将经济现象中变量之间存在的各种规律及联系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同时分析、预测各经济行为将带来的经济后果,以此来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所谓规范经济学,也即首先应确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评判标准,并以此作为经济活动结果的评价方式,却是其经济活动是否符合标准,同时研究经济活动通过何种方式才能实现预先确立的标准,并以来提出相应的政策和建议。

当前西方经济学研究者更倾向于通过运用实证经济学法来进行研究,但并非将规范经济学完全排除在外。

(五)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

均衡分析也即是假定经济变量始终趋向于均衡的状态,并以此来研究经济对象如何才能实现平衡。非均衡分析则认为,经济变量对象并非完全趋向于均衡,均衡只是一种偶然行为,而非均衡才是经常的,目前在西方经济学中,以均衡分析法为主导。如微观部分的消费者均衡、均衡价格理论、厂商均衡,再如宏观部分过敏收入的均衡等,都贯穿于整个均衡的分析思路之中。社会经济作为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体系,其内部诸多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这种均衡分析法作为经济学方法中的一种基本法则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但社会经济系统中,各部分之间的结构又是松散的,且时常处在变动之中,数量比例的关系往往不停的发生变化,因此非均衡分析思路也必须高度重视才行。

(六)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

静态分析也即是在假定其他条件均不变的前提下,将经济对象中某些经济变量作为自变量,研究作为函数的另一些经济变量随作为自变量的经济变量取值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它属于组合选择分析,经济变量中的自变量和函数之间呈现出一种并列的关系,且二者之间不存在前后演替或是时间先后顺序的关系。

动态分析以时间作为经济对象中的自变量,主要研究各经济变量,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呈现出的规律。主要从过程的烟花进行分析,且不同变量的状态之间呈现出一种演替进化、生长生成的关系,存在着一定的前后因果以及时间的顺序等联系。

一般情况下,静态分析结论不能通过动态的资料进行证实。但在文字描述方面,静态分析往往呈现给人一种动态分析的错觉,需要我们认真加以辨别,目前西方经济学理论基础主要采用静态分析方法,例如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等等,都是静态分析法研究的结论。

(七)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是当前西方经济学研究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同时也是经济学家“工具箱”中,最重要的工具。目前,这种方法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专门的经济学分支,称为计量经济学。截止到2003年,全球共50位经济学家获得“诺贝尔经济科学奖”,其中1/3以上与计量经济学有关,可见数学方法的重要性。

总之,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西方经济学是非常值得借鉴和参考的,但其中的资本主义宣教我们应果断舍弃,其研究方法没有统一的定式,需要我们在学习中不断探索、发掘和总结,以便为国内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参考凭证。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刑法;经济分析;效率;法律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D9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23(c)--0111--02

刑法的经济分析,就是关于运用微观经济学来探讨、研究刑法理论问题和具体的刑法问题,以实现在刑法成本投入处于最佳的、最小的水平,同时产生最佳的、最大的刑法效益的目的理论。 刑法的经济分析方面,其思想渊源可追溯到早期的学者贝卡利亚、边沁、亚当 斯密和卡尔马克思等人。波斯纳认为,西方刑法的经济分析理论最早的思想,萌芽于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早期,当时贝卡利亚和边沁的著作中,已隐含着某种刑法的经济分析的理论观点。因为贝卡利亚在其《论犯罪与刑罚》中,提出了“犯罪与刑罚均衡原理”;而边沁在《立法理论》中的第三卷“刑法典原理”中对有关刑法理论问题的研究,也包含着经济分析的理论色彩。特别是该卷第三部分着重探讨了刑罚问题包括“不应适用之刑”、“罪刑相称”、“关于刑罚之限定性”、“错误之刑或滥用之刑”、 “刑罚之选择”等方面,更是直接体现了刑法经济分析的理论。现代意义上的西方刑法的经济分析理论是从二十世纪60年代末才发展起来的。1968年格利 贝克尔(Gary Becker)《论犯罪与刑罚:一种经济学研究》一文发表。自此以后出现了大量有关刑法经济分析方面的著作。然而这些论著只是就刑法理论领域中某一种或某一类问题进行了经济分析,不具有系统性。1973年波斯纳的《法律的经济分析》一书问世和《刑法的经济理论》一文发表,标志着西方刑法的经济分析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

引入刑法经济分析,对我国刑法学的建设和刑事法律制度的完善,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有学者认为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刑法的经济分析理论和方法,以提高经济效益作为主要标准衡量我国现行的刑法。尤其值得指出的是,西方刑法的经济分析理论中关于刑法调控范围应有最高限度的观点,关于最佳刑罚设置的观点,对我国刑事立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我国刑事司法活动往往重视通过定罪量刑对犯罪行为人的惩治打击作用,而对于定罪量刑在社会所产生的利弊得失尤其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考虑不多。也即司法活动只重视定罪量刑对行为人的“一次性结果”,忽视由“一次性结果”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即“二次性结果”。前者只是刑事司法活动的微观结果,而后者却是刑事司法活动在社会范围内所产生的宏观结果。其实,任何刑事司法活动不仅对行为人个人的利害得失产生影响,更重要的是对社会也存在着相当的影响。因为,刑事司法活动的每次裁判都会影响社会上其他成员在将来实施行为时的选择。尤其是司法机关对有关涉及经济利益的犯罪行为的裁判,更是直接影响着人们将来在有关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选择。

西方刑法的经济分析的有关理论和观点,对于我们在刑事司法活动中如何既着重刑事司法裁判的“一次性结果”,又重视其“二次性结果”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对于我们在做出刑事司法裁判时,如何做到尽量地减少行为人、社会所付出的不必要的代价或尽量地增加社会效益,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我国作为一个处于法治完善阶段的大国,对此是应当加以考虑的。而且,有学者进一步认为,在刑法正当性统领之下的罪刑法定、罪刑均衡和适用刑法人人平等的刑法的基本原则,都具有防止刑法被滥用而保障人权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本身并非是为了刑法经济着想,然而,在客观上和刑法经济倡导和鼓励的节约成本,注重刑法效益的观念相吻合,应当说,刑法正当为刑法经济奠定了基础。

事实上,古今中外,诸多学者都曾基于刑法正当性考虑而提出过“慎刑”、“刑法节俭”、“刑法谦抑”、“刑法的经济性”等思想,认识到刑罚本身是一种必要的“恶”,非迫不得已则尽可能不用。因此,刑法公正和刑法经济都是人类理性的产物,两者都是在对犯罪现象和刑法现象的反思、总结和提炼的基础上而形成的正确观念,在其内在精神中有相互支持的一面。刑法公正并不排斥刑法经济,相反刑法经济有利于刑法正当的实现,有利于实现社会公正和法治完善。当代刑事政策的研究揭示要合理组织对犯罪的反应,当代社会遏制犯罪固然离不开刑法,但刑法并非是遏制犯罪的唯一手段,甚至不是主要手段,应当提倡刑法的有限性、最后性和不完整性等观念。惩罚犯罪只是实现法律威慑作用的一种最直接途径和手段,预防犯罪是进一步的任务和目标,而以最小的成本代价使国家、社会、公民的合法权益实现实际有效的保护才是终极目的。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非犯罪化、轻刑化和非监禁化应该是刑法的发展方向,这表明刑法经济观念和当今刑事政策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简而言之,刑法的经济分析可以而且应当推动刑事法律制度的现代化。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对于死刑的存废问题,自十八世纪由贝卡利亚提出以来,已经持续进行了几百年的争论。在这些论战里,不同领域的学者们各抒己见,除了从刑法本身的理论阐释自己的观点,也尝试着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领域进行分析。现在对于死刑存废问题的争论,也早已不在仅仅限于刑法甚至法律的领域。对此问题进行经济学、社会学、宗教学、哲学分析的文章比比皆是。而本文也是尝试着从经济学的领域对死刑的存废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得出一个较为合理,符合经济学原理的答案。

一、死刑经济学分析的基础

在当代社会的环境下,经济学已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学科,经济学理论的应用也早已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现在有关经济学的理论浩如烟海,但万变不离其宗,人们在考虑经济学的问题时,总是设法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①,所以以此为基础上,经济学的理论总是归根于成本――收益的分析,即分析投资的成本和可以期望获得的收入而如何使在投入最小的情况下获得收益最大化。

本文在进行死刑的经济学分析时,以以下两个理想化的假设为前提:一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认为国家司法机关惩治犯罪的行为和犯罪人的犯罪行为都属于理性人②理性之行为,犯罪和处罚的动因都是利益,司法机关和犯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二是犯罪人的犯罪活动总是会被发现并受到相应的惩处,也就是说犯罪人所犯罪行越重,其所受到的处罚也就应当越重。以此为基础,综合运用成本――收益理论和刑法的威慑理论分析死刑的存废,以得出保留或是废除死刑究竟哪一选择更符合经济学原理的结论。

二、死刑的适用范围――以犯罪的成本收益为视角

(一)犯罪的成本收益分析

美国经济学教授加里・贝克尔认为除个别心理变态者以外,如果将犯罪人看做一个符合经济学规律的理性人,那么他在实施犯罪时就会考虑犯罪的成本和收益率硎凳┚霾撸决定是否实施犯罪行为。根据其犯罪经济学的理论,犯罪人在实施犯罪时也会做如同经济活动中“经济人”同样的思考,犯罪人也具有稳定偏好③和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特点,一个理性的犯罪人在实施犯罪时只有在犯罪收益大于犯罪成本时才会实施犯罪。

这里的犯罪成本即犯罪的个人成本,是指犯罪人实施犯罪的全部成本,这其中包括了物质成本、精神成本、机会成本、自由甚至生命成本等。物质成本是指犯罪人实施犯罪所需要的全部物质性投入。精神成本则是指犯罪人实施犯罪活动以前的紧张感、负罪感等以及实施犯罪以后产生的恐惧感、负罪感、焦虑感等类似的精神压力。机会成本④是指犯罪人因实施犯罪活动而放弃的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可能最大收益总和。一般情况下,犯罪人的收入情况、工作情况、社会地位等决定了其实施犯罪活动的机会成本。一个人的收入越高,工作越稳定,社会地位越高,那么他实施犯罪活动的机会成本就越高,反之其机会成本就越低。

犯罪的收益是指犯罪人的个人收益,包括犯罪的物质性收益和非物质性收益。对于财产型犯罪,其犯罪收益的计算相对简单和确定;而针对人身性质的犯罪和复合性质的犯罪,其犯罪收益则相对难以统计,因为对人身和精神的伤害难以量化。但是至少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理性的犯罪人总是可以从犯罪活动里得到心理和精神的满足,也就是可以获得犯罪的非物质性收益。所以任何一个理性犯罪人在实施犯罪活动前总会对预期的犯罪的收益和可能投入的犯罪成本进行比较,只有犯罪活动的收益大于成本时,理性犯罪人才会选择实施犯罪活动;而如果犯罪的收益低于成本,理性犯罪人一般就会选择放弃这一犯罪行为。此外,理性犯罪人还会对不同犯罪活动的成本收益比也就是犯罪的利润⑤进行比较,从中选择实施犯罪利润最大的犯罪活动。

(二)死刑的成本收益分析

死刑的目的是剥夺犯罪人的生命,所以对于实施可能被判处死刑的犯罪的犯罪人来说,其犯罪成本是固定的,就是犯罪人自己的生命。由于生命的价值的唯一性,所以对于判处死刑的犯罪来说,其犯罪成本是一个固定值。当一个理性犯罪人在分析死刑的犯罪成本――生命和犯罪的收益时,犯罪人通常的选择是自己的生命而放弃实施犯罪活动。即对于应被判处死刑的犯罪来说,其犯罪成本曲线已经增加到了最大值,不可能在向上增长了。所以对那些极其严重的犯罪行为,仍要对其处以死刑。但问题在于,是否是死刑涵盖的罪名越多越好呢?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由于死刑中生命已经是最大的犯罪成本了,所以死刑的边际成本⑥为零。所以当犯罪的成本固定为生命时,犯罪人显然会实施犯罪收益最大的犯罪活动,而犯罪收益越大的犯罪活动往往犯罪的危害性也就越严重,所以如果无限扩大死刑的适用,不利于抑制犯罪活动的发生。例如如果抢劫罪和杀人罪的法定刑都是死刑时,犯罪人为了减少犯罪行为被发现的概率,显然在实施抢劫行为时会杀害被害人以减少犯罪行为被发生的概率。但是如果抢劫罪的法定刑低于杀人罪时,犯罪人在抢劫时就会考虑杀人的犯罪成本从而减少犯罪人杀害被害人的概率。所以死刑不应该被无限度的适用,以防止严重犯罪的发生。

综合以上对死刑犯罪的经济学分析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首先不能废除死刑的适用,因为适用死刑可以有效地防止严重犯罪的发生;其次虽然可以在刑事司法活动里适用死刑,但应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以防止犯罪人选择实施更加严重的犯罪行为。所以以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死刑的适用,基本立场就是严格限制适用死刑。

三、死刑与其他刑法的经济学比较――兼从刑罚的威慑效应分析

(一)威慑作用与司法成本的分析

以理性犯罪人的理论为基础,犯罪的经济学分析发展了刑罚的威慑理论。理性犯罪决策是建立在犯罪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基础上的,而刑罚的威慑作用就体现在通过实施犯罪行为的犯罪人实施一定的刑罚,提高犯罪人的预期犯罪成本,使之大于其预期犯罪收益,从而达到预防犯罪的作用。⑦所以从刑法的经济学角度分析,刑罚是存在经济学意义的。所以刑罚威慑效应的最优化应该是指对于犯罪人而言,预期刑罚成本最大化;对国家而言,为刑罚适用所支付的社会成本最小化。为达到刑罚威慑作用最大化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要提高预期的刑罚成本。而这主要包括刑罚的严厉程度、犯罪的定罪率两方面的内容。刑罚的严厉程度是指犯罪人在犯罪后受刑罚处罚的具体形式以及此种刑罚处罚的严厉程度,而这对犯罪人来说具有最直接的威慑作用;犯罪的定罪率即犯罪被发现的概率和被定罪的概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威慑犯罪人的作用,越高的定罪率就越可以提高刑罚的威慑力。其次,在提高预期犯罪成本和定罪率时也不得不考虑国家的司法成本问题,要想实现犯罪成本和定罪率的提高显然有赖于国家司法成本的大力投入,但过高的司法成本同样不符合经济学的原理,国家总是希望努力控制司法成本的。此时,就要在这两者之间寻求平衡点,找到预期犯罪成本和定罪率与国家司法成本间的最佳组合。

(二)对我国不同刑罚方法的经济学分析

我国现行刑法中所规定的刑罚处罚方法有资格刑、自由刑、财产刑和死刑四种。对于资格刑来说,由于其一般都在实践里附加于其他刑罚方法适用,且资格刑很难完全替代其他的刑罚方法适用所以在此就不将其单独进行比较,让资格刑附属于其他刑罚方法适用笔者认为是当下的最佳选择。所以除资格刑以外,为实现刑罚的威慑效用和司法成本的最优组合就要在自由刑、财产刑和死刑中找出一种最佳组合。

自由刑是一种以剥夺人的基本权利之一的自由为主要内容的刑罚,受刑者一般都要在一定的设施内被拘禁。对于自由刑来说,其优点和缺点都相对明显:自由刑的优点首先就是其对犯罪人施加惩罚的巨大痛苦性,著名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就有诗曰“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可见,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看来,自由的价值甚至是高于生命的,据此自由刑的痛苦性也可见一斑,所以自由刑的威慑作用也是十分巨大的。此外,监禁刑会给犯罪人带来一定的负面评价和耻辱感,从而降低犯罪人的名誉和社会评价,这也是犯罪人不得不考虑的犯罪成本之一。自由刑的优点还有其在监禁期间对于犯罪人的改造作用。在被监禁期间,监狱等监管机构肯定会对犯罪人进行教育,促其改造,从而降低犯罪人重新进入社会后再犯的可能性。但是自由刑也有很明显的缺陷性。自由刑具有高昂的社会成本,在国外,对犯罪人的自由刑无法创造任何社会收益,即使在中国存在着强制在押犯罪人劳动的制度,但是这种粗糙的体力劳动所创造的社会价值也十分的有限。但是国家在自由刑里的投入却是十分巨大的,自由刑的社会成本就包括了建筑、维修、管理监狱的直接成本。除此之外,监禁刑的成本还包括被监禁人所损失生产力的机会成本。犯罪的直接成本中的一部分可以通过犯罪人不在监狱时引起的生活费用之外的节省得以弥补,但自由刑的监禁成本中被监禁的个人在监狱期间无法进行合法生产活动的损失、监禁期间对犯罪人产生的负面影响和他在出狱后合法生产活动生产率的减弱等部分是无法弥补的。

财产刑是以剥夺犯罪分子的财产为惩罚内容的刑种,主要有没收财产和罚金两种。相对于上面列举的自由刑的缺陷来说,财产刑具有明显的优势:首先,财产刑可以看做一种财富的转移,是国家对犯罪人部分财产的一种再分配,可以很好的实现公平与正义。其次,财产刑不需要如自由刑一般巨大的狱政投入,国家实施财产刑的司法成本非常低,但是此种刑罚方法的收益却相对较高。而且,与自由刑相比,财产刑可以使惩罚更为精确,尤其对于金钱性犯罪,只要是罚金等于犯罪的损失,就可以获得一个有效率和相当公正的结果。所以对于国家而言,其执法部门总是会倾向于实施财产刑的。但是,财产刑的缺点在于财产刑要受到犯罪人支付能力的约束,在犯罪人无力支付相应被处罚财产的情况下,法院会对犯罪人改判监禁,这一般都会被被认为是法律歧视穷人的一种表现。此外,对于穷人和富人是否要科处一样的财产刑?如何规定财产刑的科处标准?这都在实践中限制着财产刑作用的实现。

死刑是剥夺犯罪人生命的刑罚,它和监禁一样,都不能给国家带来收益。而且,一般对犯罪人来说,死刑的预期惩罚成本要高于自由刑,根据美国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教授的理性犯罪决策理论,提高犯罪的预期惩罚成本可以有效抑制犯罪。因此,死刑的威慑力应优于自由刑。但在实证研究当中,死刑的威慑效应却一直备受争议。有学者对美国1935年至1969年间凶杀率和执行死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即执行死刑的概率越高,凶杀率越低,该学者估计每处决1名谋杀犯可以挽救8名无辜者的生命,也就是说死刑的收益率比是1:8。但却有学者通过研究对死刑的威慑效应提出质疑。统计数据上的缺陷,研究方法上的不当等是学者们质疑上述肯定死刑威慑效应的研究结论的利器。美国一些学者在进行死刑的威慑效应研究时,通过对有死刑和无死刑的毗邻各州的杀人率,同一个州在死刑被废除和恢复期间的杀人率、已颁布和实施有关死刑的刑法的城市的杀人率这三个要素进行比较,得出的结论是死刑对杀人罪并没有明显的威慑作用。另外,死刑的执行目的是结束犯罪人的生命,虽然不需要如监禁因狱政设施和狱政管理而要支付的高额的社会成本,但死刑仍具有其他方面的高昂成本,犯罪人在此后漫长生命中所可能创造的社会价值就是死刑的机会成本。虽然我国的死刑执行成本并没有达到美国的动辄千万美元的程度,但是死刑执行费用依然存在,且随着对死刑犯人人权的重视,这一成本必然不断提高。此外,根据我国的现行监狱制度,针对某些知识文化水平较低的犯罪人,在被监禁期间需要其强制劳动,并且国家会将这些犯罪人强制劳动的劳动产品销售获利。对于那些知识文化水平较高、或者具备相应专业技能的犯罪人,则可根据自己所具有的专业知识为国家提供相应技术服务等,这无疑可以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综合以上对自由刑、财产刑和死刑的分析可知:自由刑和财产刑都具有其各自的优劣性。在探索死刑的替代方案上,自由刑和财产刑的组合从经济学上可以说更加优于死刑。所以仅从经济方面进行考虑,通过以自由刑和财产刑结合的方法来替代死刑是最佳方案。

结语

由于经济学理论的发展革新,其应用方面也越加广泛,对于死刑的经济学分析也越来越多并更加全面。本文仅仅是利用最基础的经济学原理即成本收益分析并结合刑法理论中原有的威慑效用对死刑效益的大小和死刑与其他刑罚的优劣性进行对比和分析,讨论了死刑的是否具有社会效用,其社会效用的大小;死刑是否被替代,用什么方法替代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初步结论是死刑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用和威慑作用,但死刑相对于自由刑和财产刑并没有明显的优势,如果要废除死刑,那么由自由刑和财产刑结合的方法可以起到替代死刑的作用。(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参考文献:

[1]赵秉志.《中国废止死刑之路探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2]宋浩波.《犯罪经济学》.中国人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3]魏建,宋艳锴.刑罚威慑理论:过去、现在和未来――刑罚的经济学分析.学习与探索,2006

[4]孙广坤.死刑的经济学分析.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朱恩仪.死刑的经济学分析.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6]刘仁文.从经济学角度考察死刑的成本.法学杂志,2007

[7]钱锦宇.论法律的基本必为性规范.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8]王冬新.死刑存废的法经济学分析.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注解:

①虽然在现实里还存在着诸如冲动消费的现象,但心理的满足感同样也可以看做一种利益。

②理性人又称经济人,是指行为时总是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经济活动主体,这是古典经济学的基本观点。

③稳定偏好即消费者的稳定偏好,是指消费者在实施消费活动时对特定商品的稳定性喜好。

④经济学里的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也可以理解为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

⑤经济学中利润即总收入减去总成本和税金后的余额。

⑥在经济学中,边际成本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到总成本的增量。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产业经济学;方法论;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1-0045-02

产业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领域的重要分支,研究内容涉及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自身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作为应用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产业经济学的传播和深入发展有利于正确理解现实经济中的结构变动、市场运行和企业竞争行为,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学过程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导致这种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本文探讨如何利用经济学方法论来提高产业经济学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效果,进一步培养学生准确和深刻把握产业经济理论和相应的分析方法。

一、重视现代经济学基本分析框架在教学中的应用

经济学方法论结合了人们的一般认识规律和经济活动特征,主要目的是探索人们获得经济知识并将知识构建成理论,直至理论在实践当中的应用和发展等规律。拉普拉斯称研究学者使用的方法的重要性与发现本身一致。

经济学方法论是源自哲学的研究方法,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主要研究人们对经济活动的认识方法,经济学方法论探讨人们对经济活动的认识方法,并对经济学者构建系统性理论知识时采用的思想方法进行梳理。所以说,对于经济学方法论的内容探讨,它不仅是总结和概括了经济学的方法,同时还反思经济学方法中的优缺点。一个规范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基本上由以下五个部分或步骤组成:(1)界定经济环境;(2)设定行为假设;(3)给出制度安排;(4)选择均衡结果;(5)进行评估比较。经济研究五个步骤有相互依赖关系,根据前一个步骤才能开展后一个步骤,并且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二、马克思唯物辩证方法论与产业结构理论

由马克思最先提出的唯物辩证法是研究任何学科的基本方法论,马克思唯物辩证法在产业经济学的运用可以体现在产业结构的学习中。产业结构是与经济发展双向关联的,经济发展能够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结构的升级又会促进经济发展,这与唯物辩证法中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观点是一致的。在分析经济如何增长以及产业结构如何变动的问题上,世界各国的学者都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在解释经济增长方面,哈罗德―多马模型认为经济增长与一国的储蓄率和资本产出之间存在正向关系;而结构主义观点认为生产结构需要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生产要素如资本和劳动会从较低的生产率部门转移到较高的生产率部门;库兹涅茨和罗斯托的研究成果对发展现在经济增长理论起到了重要贡献,库兹涅茨和罗斯托分别从总量和部门的角度研究现代的经济增长。应该认识到,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看,有目的的思想活动同时包含着思维能力是产生经济理论的途径,经济理论的产生是为了解释经济社会问题的,不同的理论之间虽然表面上存在区别,但是理论背后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针对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解释相同的经济社会发展议题,正因为它们在理论内涵上都是解决产业结构问题的,所以可以将它们归纳为同一学科体系的研究成果中。在运用理论解决实际情况时,要本着实践的观点,用实践来检验理论的真伪,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认知。

三、运用实证经济思想学习产业经济学

在产业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很多与实践密切结合的案例,如何令学生理解并加深对经济结构变动、市场运行和企业竞争行为的学习,就需要在课程讲解中运用实证经济分析思想。由孔德创立的实证主义以方法论的形式影响和改变了经济学的研究。伴随着社会分工而产生的产业,也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和学生明确实证研究是产业经济学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对产业内、企业间的市场关系的研究应以客观的态度分析。在学习产业发展理论部分需要运用实证分析的思想,产业发展是包括产业产生、成长和进化的过程,那么对于产业如何发展以及产业发展呈现什么样的特征,每个历史阶段都有相应的学者进行探讨,如刘易斯(1954)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式论中将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的发展进行阶段性的划分,但是罗斯托(1971)则认为人类社会发展会经历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大规模高消费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等六个阶段。不同的经济理论对应当时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每一种理论都为解决当时如何促进产业发展提供了依据。

四、计量经济方法与产业组织理论

在产业经济学中产业组织部分的学习中,需要运用到大量的计量经济方法,这就导致了20世纪60年代后计量经济学在产业经济学中的广泛应用。计量经济学(也译作经济计量学)分析经济问题时,综合了理论上的数量和经验上的数量,使得计量经济学成为经济学的分支。

比如,在市场绩效的学习过程中,利润率指标通过税前利润、税收总额和自有资本计算得出,Lerner指数运用价格和边际成本得到,Bain指数则是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的比值,会计利润的计算需要了解总收益、当期总成本和折旧,而经济利润是由正常投资收益率和投资总额计算得来。

市场绩效的评价在实际教学学习过程中,是一个面临较多影响因素的测算过程,这就导致学生接受新知识时不仅要针对如何设计产业绩效综合评价的指标,同时还应该鼓励学生运用实际经济数据以及计量经济学方法来估测产业的综合绩效。对于计量经济学运用到产业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计量经济学的特殊性,特殊性有三点:一是计量经济学在产业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从研究确定性问题转化为研究非确定性问题,这样导致需要采用新的方法思路、分析新的方法结果;二是相比于其他数学方法,计量经济学主要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作为基础方法来研究其他经济问题,不是纯粹的数学方法,应将它与数学方法进行区分;三是由于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问题,研究方法与纯数学不同,故对计量结果的分析需要结合实际经济状况进而给出结论。

参考文献:

[1]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经济研究,2005,(2).

[2]杨祥梅.经济学方法论及启示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1)

[3]马广奇.产业经济学在西方的发展及其在我国的构建[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10).

[4]张华荣.经济学方法论研究三十年[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5]李孟刚.产业安全理论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论文,2006.

[6]贺允.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历程及其趋势研究[D].延安大学论文,2011.

[7]程瑜.产业经济学:西方的发展与我国的借鉴[J].经济师,2007,(4).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规模报酬递增;新贸易理论;贸易利益

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乃至斯密理论的继承者阿林·杨格,都从分工角度对市场与经济规模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马歇尔是第一个重视并较为系统地研究规模经济问题的经济学家。自他之后,对规模经济的研究转而采用边际分析的方法。新贸易理论的规模报酬递增的假设·既贴近现实又很好地解释了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贸易现象。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paul krugman)在与艾瀚南(help-mall elhanan)合著的《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1985)一书中提出了规模经济贸易学说。但从某种意义上讲,是romer(1986)的开创性研究复兴了主流经济学对对规模报酬递增现象的分析。从此,经济学家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去论证是否存在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去探求规模报酬递增的源泉·去分析规模报酬递增的影响。

1 规模报酬递增理论的论证

数十年来主流经济学家运用大量的实证研究证实了规模报酬递增现象的存在,他们利用各层面的相关数据说明了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活动中的规模报酬递增现象。Www.133229.coM

davis和weinstein(1998)通过估计13个oecd国家的支出变化与产出变化之间的关系来检验是否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现象。他们估计出来的产出需求弹性为l_6,因此推断出存在明显的规模报酬递增现象。head和rise(2001)利用美国和加拿大的总量数据对krugman(1980)的规模收益递增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也表明,从整体看,这两个国家的生产活动具有较为明显的规模报酬递增特征。

至于企业内部是否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现象。由于企业层次上的微观数据很难获得,所以这方面的文献非常少见。但最令人瞩目的就是lucas(1993)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工产品生产中的规模经济效应研究。根据lucas(1993)提供的分析结果。自由舰的累计总产量每翻一番,生产一艘自由舰所需的时间就会下降12%~24%。同时,在生产胜利舰、护航舰和坦克的过程中,也存在类似的规模报酬递增现象。

2 规模报酬递增的源泉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活动中,规模报酬递增现象还是比较明显的。在分析哪些因素导致规模报酬递增时,现有的文献通常会将规模报酬递增区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间的规模报酬递增;另一类是企业内部的规模报酬递增。一般认为,外部性是规模报酬递增的主要源泉。从外部性是否出现在市场交易活动中的角度将外部性分为技术外部性和货币外部性。

在现在的文献中,技术外部性主要包括知识的外部性、研究与开发的外部性、干中学的外部性以及学校教育的外部性等四种。第一,源于知识的外部性的规模报酬递增。easterly(2001)指出,知识外部性会从三方面导致规模报酬递增现象的出现。并且由于存在知识溢出的现象,所以新知识实际上会提高整个社会中现有知识和机器设备的生产率。第二,源于研发的外部性的规模报酬递增。知识生产的主要投人要素就是研究与开发投资,根据griliches(1992)的分类,可以将分析研发活动溢出效应的文献区分为两类。一类是计算某项(或某一系列)具体创新活动的社会收益的文献。在这方面。代表性的研究是mansfield、rapoport和romeo(1977)以及knutson和tweeten(1979)等人的实证分析。另外一类文献则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去估计研发部门对产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这方面的代表性研究是bernstein和nadiri(1991)的分析。他们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研发活动的外部性是非常明显的,研发投资的规模报酬递增特征也会非常明显。第三,源于干中学的外部性的规模报酬递增。lucas(1993)指出,通过“干中学”而积累起来的人力资本是规模报酬递增的主要源泉。nelson和pack(1999)指出,发展中国家在吸引国外的先进技术时,干中学对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积累产生了重要的积极作用。第四,源于学校教育的外部性的规模报酬递增,foster和rosenzweig(1996)指出,学校教育会使一个社会在采用新的生产率更高的技术时获得递增的规模收益。

从现有的文献看,货币外部性。有时候又被称为“密集市场”效应,基本上都出现在垄断竞争市场环境之中。较早从理论上分析货币外部性的文献是murphy、shleifer和vishny(1989)的研究。在他们的模型中,一旦企业的利润不能完全反应其所创造的社会净收益,那么就会出现货币外部性。此时,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投资并改善各投入要素间的协调问题,或者进行“大推进”式改革,都能获得递增规模收益。这种外部性的大小是与市场中参与此活动的企业数目相关,而与企业从事的活动无关。rodrik(1996)分析了不可贸易的中间投入品之间的互补性会使小型开放经济体中出现规模报酬递增现象的情形。

从理论研究的文献看,企业内部的规模报酬递增主要是由以下两个因素导致的:第一,固定成本。romer(1990)aghion和howitt(1992)以及grossman和helpman(1991)都指出,只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固定成本,那么就一定会在企业内部出现规模报酬递增的现象。第二,生产投人品之间的互补性。fasterly(2001)认为,除了固定成本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因素会导致企业内部的规模报酬递增现象的出现,即不同类型熟练工人之间的互补性。在团队生产中,某个成员的错误会使得其他团队成员的努力付之东流,所以将团队中的高技能工人身上投资的报酬会随着投资规模的扩大出现递增的特征。

3 规模报酬递增的对经济的影响

规模报酬递增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的影响上。规模报酬递增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长期效应。在短期内,规模经济效应是否会对经济波动产生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这是因为,短期内的经济波动会对社会的经济福利水平产生重要影响。如果不能理解经济波动产生的原因,就很难运用恰当的宏观经济政策去熨平经济波动。我们分别概述供给边和需求边的规模经济效应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3.1 供给边规模报酬递增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在分析供给边的规模报酬递增对规模经济的影响时,代表性的研究主要有diamond(1982)、weitzman(1982)、shleifer(1986)、diamond和fudenberg(1998)、howitt和mcafee(1988)等人的分析,他们都假设生产技术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性,并以此为基础从理论上阐述规模经济效应对经济变动的影响。他们指出,规模报酬递增会导致多重均衡的出现。由于不存在唯一的稳定均衡,所以经济在各个均衡之间的转换会导致大幅度的波动。近年来对经济波动的研究发现,经济波动通常都呈现出非线性的特征,而且这种非线性波动都是内生的。ryzhenkov(2006)利用1948~2004年间美国的总量数据对一个含有规模经济递增现象的内生增长模型进行校准后得到的研究结果表明,规模报酬递增对经济的直接影响并不显著,但是其累计循环效应却非常明显。aloi、dixon和lloyd—braga(2000)以及lloyd-braga(2007)等人则在世代交叠模型中利用hopf分叉法分析了规模报酬递增对非线性内生经济波动的影响。他们的研究表明,规模经济效应使得那些能导致非线性内生经济波动的条件更加容易出现。

3.2 需求边规模报酬递增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由于需求因素的变动都能通过价格机制反映到供给上去,所以在研究经济波动现象的文献中,很少有人从需求角度展开分析。young(2007)分析了需求边的规模经济报酬递增对经济波动的影响。他的研究表明,当带有明显网络特征的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时,为了获得消费外部性所带来的需求边的规模经济,高新企业会在需求发生很小的变动时做出重大的价格和产量调整。这会使经济变动得更加剧烈。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当需求边的规模收益递增现象比较显著时,即便投资和产出不发生变动,价格水平也会发生大幅度的变化。其原因在于,所有需求边的规模经济都源自于网络效应。由于存在网络效应的产业,基本上都是生产的固定成本较高,而边际成本趋近于零的产业,所以对于这些产业中的企业而言,价格竞争是最常用的竞争手段。

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来看。如果经济体中所有投入的规模报酬都不变(或递减),那么就无法从理论上系统地解释为什么人均收人会持续地增长。为了克服这个缺点,相关的理论研究又把技术进步内生为状态变量。但是,不管内生增长模型如何精致复杂,其基本思想都强调。外部性都会带来递增的规模收益。所以有很多内生增长模型系统地分析了外部性(或递增的规模收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这方面的代表性研究有romer(1986,1990)barro(1990)、aghion和howitt(1992)、young(1991,1993,1998)、list和zhou(2007)等人对物质资本的外部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以及lucas(1988,1993)、becker、murphy和tamura(1990)、tamura(1991)、goodfriend和mcderott(1995)等人对人力资本外部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研究。内生增长理论中这些最具有代表性的模型从不同角度指出:没有递增的规模收益,就不会有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

上面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经济活动分析论文(精选5篇)的全部内容了,更多精彩请持续关注我们。(本文共字)

菁英职教网文章归档 教育资讯 留学攻略 七品教育网站地图xml
25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