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感想作文(精选5篇)

| 婕音

推荐文章

菁英职教网 培训啦 留求艺

开学感想作文范文第1篇

时间过得好快,开学了,面对新学期的开始,想必很多同学都有属于自己的全新目标与计划,并且也在逐步地开展计划,有所行动中,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与感想作文中学10篇2021,欢迎大家借鉴参考!

《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与感想1金秋九月,炎热暑期已经过去了,也迎来我们的开学季。九月一号这天,全国中小学生都会在晚上八点齐聚cctv,收看央视教育类节目《开学第一课》,而我也跟以往一样,和家人一起齐坐电视机前收看着《开学第一课》。

《开学第一课》已经经历了十三个春秋,每年的主题都有所不同,紧扣时事热点新闻,是一档意义深远的教育类节目,对于我们有着非凡的教育意义,也让刚过完暑假的我们,尽快从玩乐懒散的状态回归认真学习当中,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授课方式,通过电视媒体的方式,更容易让中学生们的接受。随着《开学第一课》准时的开播,我被有趣又寓意深刻的节目内容所吸引,让原本激动不已的心逐渐平复。

今年正值党的100周年华诞,《开学第一课》节目也与以往的节目相比多了几分特殊的意义。通过《开学第一课》节目内容,让我理解到祖国的艰辛发展道路,也让我认识到“没有党就没有新中国”,祖国如今的繁荣昌盛是离不开中国共产党正确伟大的指导,离不开先辈的前赴后继的无私贡献。随着主持人的娓娓道来,祖国与党的发展历程让我热血沸腾,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激发着我的爱国心,让我作为一名中国人感到十分自豪和骄傲。

看完《开学第一课》后,在这短短的两小时课程里,让我明白我们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是许多仁义之士前赴后继、不畏生死的艰苦努力换回来的;身为祖国的接班人,我们坚定不移的跟随党的步伐、听从党的指挥,弘扬并传承先辈的伟大精神,努力学习知识发展自身,为祖国的建设道路上做出贡献。身处在新时代的我们,应该展现我们新时代青年的青春之风,不仅要增加自身学习知识,更要提升对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少年强则国强,通过德、智、体、美综合性发展自身,体现祖国接班人的价值,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巨大贡献。

《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与感想2伴随着9月清风的到来,暑假已经悄然结束了,转眼又是新的开学季,每当开学前,央视教育节目开学第一课也如期而至,这也是许多中小学生们开学前迫不及待观看的的一期节目。

晚上8点,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早早在电视旁守着,生怕错过每一个画面,伴随着熟悉的画面,美妙动听的伴乐响起,心中除了无比的激动,更多的是期待。而每一年的开学第一课是所有中小学生每一年必看的一期节目,每年的主题都各有所不同,通常都是根据这一年时下的环境来确认一个新的主题,同时也是一个历史与实际相结合的公益节目,是通过历代往年的中励志的事情来进行改编而成,只不过是想通过电视的节目形式所呈现出来,目的想要让广大的中小学生们利用这次的机会来学习,激发个人的爱国,为祖国贡献的斗志。

今年是比较特殊而又意义非凡的一年,我们伟大的党迎来了100周年的纪念日,当下的美好生活可以说是离不开党的努力,是我们伟大的党那无私,爱国,一心为老百姓着想的精神所拼搏出来的,为此身为祖国未来接班人的一分子,我们要引以为豪,以我们伟大的党为学习目标,学习他们身上那种爱国爱民,愿为祖国贡献出一生的精神,虽然目前我们还没有办法报效祖国,但我深信知道,目前的阶段,只有好好努力学习,多利用课余的时间去了解祖国未来发展的趋势,学习忧国忧民的精神,将来在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才能奉献出我们一份微薄之力。

每一年的《开学第一课》节目内容都是振奋人心,看得我们热心澎湃,无论是爱国励志,抗震救灾,弘扬抗疫精神,还是青少年孝敬父母,爱国情怀都会给人带来一种热血激情的震撼人心,这使得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节目来更好的,更全面的认识祖国面貌,使得我们在今后有更加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方向,为今后成长的道路做下美好的铺垫。

《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与感想3《开学第一课》专题片就要播出,《开学第一课》专题片是学生主题教育的重要部分,《开学第一课》呈现了国歌的故事,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我们都知道,党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和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从1921年成立以来,党已经走过了100年的艰辛历程。观看《开学第一课》,里面的故事令人感动,把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崇高精神融入真实而生动的故事当中,不仅触发了我们的内心,还激发了广大青年学生对祖国深厚的情感,引领万千学子实干担当。

100年来,党一直把发展社会主义作为主题,把中国实情和马克思主义很好地结合到了一起,并且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对于我们这些青年来说,我们必须要认真努力学习、正确认识党的光辉历史和伟大功绩,并且永远铭记在心,我们要心系祖国的同时自身也要确立一个远大的志向,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不断为自己的未来而努力奋斗,现在我们的国家已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要适应时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不断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燃起爱国之火,是我们新一代少年必须具备的条件,只有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是祖国的未来。

观看《开学第一课》我们知道爱国、勇敢、团结、自强,这些优秀精神品质是抗战英雄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现在我们之所以可以过平静安稳的的生活,都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发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从小事做起,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升国旗时,少先队员要行队礼,在平时日常生活中要爱护红领巾,在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中,充分的体现自己的爱国意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与感想4要说起《开学第一课》,这是一档大型的青少年公益节目,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让学生们观看后,内心甚是感慨万千以及反思良多。随着时间匆匆而逝,转眼间又是新学期的到来,面对着金秋九月,暑假的结束,同学们是时候要返校继续求学之旅。也意味着《开学第一课》专题节目如约进行,以下就是本人对这一特殊课堂的感触和体会。

每一期的《开学第一课》给我们带来的都是全新的主题呈现,意义非凡,唯有用心感悟,才能感受到其中的内涵与节目价值。而今年的这一期《开学第一课》,让我们感受到党的伟大以及当下的我们更是要学会感恩党并且付出实际行动。2021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年份,皆因今年是伟大的党100周年,这其中的意义甚是深刻值得我们去感受和铭记。回首中国共产党这100年来的风风雨雨,不禁让人感叹党的伟大与坚强,为了中国人民,为了祖国,一直顽强地拼搏,保护着我们,成为我们最坚实的后盾和保护伞。

通过观看《开学第一课》,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没有党,哪有新中国?又哪有我们现在的生活?所以在面临党的100周年,身为中国人的我们心情除了是感慨更多的是感激。如今祖国欣欣向荣,经济蓬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国际地位空前居高,中国人民正满怀喜悦和希望朝着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迈进,正是党的功劳,在党的带领下才有如今的新中国,幸福的祖国,人民拥有美好生活。因此我们都应该以实际行动感恩党的情义。身为新时代青少年的我们更是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定位,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努力学习,向着自己制定的目标勇往直前,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各个方面的能力和加强思想素养,这样将来才能做好党的接班人,为党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也是人生价值最好的展现。

《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与感想5随着时间的飞逝,不知不觉中,我们迎来了金色的秋季。在这个激动人心的季节里,大家最关心的开学第一课也就悄悄地来了,我的心里也是十分的激动,终于我又可以再次看见这个节目了,也是全国中小学生最期待的第一课。

对于这个节目我已经数不清这次第几次观看了,反正就也是我最喜欢看的节目之一。每到九月一日的晚上八点钟,我便会准时蹲在电视机前面静静等着,有时候也会拉上父亲或者母亲陪我一起看。终于等到了八点钟,我激动得目瞪口呆,整个人就坐在电视机前面,然后还被母亲训了一顿。因为距离电视机太近的话,这样会很容易近视的,所以母亲才不得已说了我几句,我也没放在心上,继续看我的开学第一课。

主持人还是一如既往的帅气,跟我们这些电视机前的同学们嘘寒问暖了几句,随后主持人便进入这次开学第一课主题内容。我听着主持人一步步娓娓道来,甚是越听越着迷,不知不觉便进入尾声了。不得不承认这次我真的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明白了开学第一课的意义所在何处。

心里有了一股火山似的热血沸腾着,可能这就是我对祖国的热爱之心。爱国之心到底是什么?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以后我一定会加倍努力学习,把自己的知识运用到祖国的建设去,而不是荒废用到其他无用之处的地方去。同时要严格要求自身,从行动上去行动起来,把自己的梦想与祖国伟大复兴,相结合起来,这就是我所追求的梦想。

《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与感想62021年《开学第一课》在九月一日与我们正式见面了,作为一名中学生,《开学第一课》是我每年都必看的一档节目。今年是我们敬爱的党一百岁生日,我们在庆祝党百年华诞的时候,《开学第一课》节目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关祖国发展历程中,很多值得我们学习与致敬的爱国事迹与精神。

《开学第一课》作为全国中小学生新学期第一门课堂,一直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令人深思并感悟的事迹故事,我们通过观看领悟,不仅能清楚的知道祖国发展历程中,都经历过什么艰难险阻,也能在品味节目的同时,开拓我们的眼界,让我们的未来成长与学习,更具方向与目标,只有如此,才能在小小年纪的时候,拥有一颗踏实上进的学习之心。

一个国家的未来,除了看各个领域的建设发展,也要有源源不断的年轻人顶上、替代;只有不断的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我们的祖国才能建设的越来越美好,我们能拥有如今这个繁荣富强的新中国,离不开一代代优秀共产党员与先进人才的付出与贡献。因此作为祖国新一代的继承人,我们一定要像《开学第一课》节目的各位前辈学习,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学习他们那为了祖国发展,而不顾自身,不求回报的牺牲精神。

现在也许我们还非常的稚嫩,细小的手臂无法抬动哪怕粗壮一点的枝干,渺小的身躯看起来是那么的不起眼;但我们终究会长大,不断的变高,不断的变壮,直到我们的手臂可以撑起苍穹,我们的身躯可以护于人前,利用自己那仅有的力量,也要不断的为祖国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我们作为新中国未来的花朵,时代赋予在我们身上的历史责任,都需要我们拥有过人的学识,充沛的体能才能实现。让我们一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断汲取新知识,养成一个好身体,在《开学第一课》先辈们的目光中,一起不断往更好更强的方向跃进。

《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与感想7要说起《开学第一课》,这是一档大型的青少年公益节目,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让学生们观看后,内心甚是感慨万千以及反思良多。随着时间匆匆而逝,转眼间又是新学期的到来,面对着金秋九月,暑假的结束,同学们是时候要返校继续求学之旅。也意味着《开学第一课》专题节目如约进行,以下就是本人对这一特殊课堂的感触和体会。

每一期的《开学第一课》给我们带来的都是全新的主题呈现,意义非凡,唯有用心感悟,才能感受到其中的内涵与节目价值。而今年的这一期《开学第一课》,让我们感受到党的伟大以及当下的我们更是要学会感恩党并且付出实际行动。2021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年份,皆因今年是,这其中的意义甚是深刻值得我们去感受和铭记。回首中国共产党这100年来的风风雨雨,不禁让人感叹党的伟大与坚强,为了中国人民,为了祖国,一直顽强地拼搏,保护着我们,成为我们最坚实的后盾和保护伞。

通过观看《开学第一课》,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没有党,哪有新中国?又哪有我们现在的生活?所以在面临党的100周年,身为中国人的我们心情除了是感慨更多的是感激。如今祖国欣欣向荣,经济蓬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国际地位空前居高,中国人民正满怀喜悦和希望朝着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迈进,正是党的功劳,在党的带领下才有如今的新中国,幸福的祖国,人民拥有美好生活。因此我们都应该以实际行动感恩党的情义。身为新时代青少年的我们更是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定位,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努力学习,向着自己制定的目标勇往直前,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各个方面的能力和加强思想素养,这样将来才能做好党的接班人,为党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也是人生价值的展现。

《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与感想8时光匆匆,又是开学季。作为全国中小学生必看节目之一的《开学第一课》如期而至。我如同往年一样,满怀热情地在电视机前上了“这一课”。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少年强,中国强”,主要讲述了防疫知识和弘扬了抗疫精神。我看完之后,心中感触颇多。

_年伊始无情的新冠肺炎病毒肆虐中华大地,但我国从疫情爆发开始,只用了短短的两多月的时间便将其压制住。这其中的功劳少不了奋斗在一线的工作人员。

在看这节目的过程中,我想起了一则新闻。医院里,抗疫前线的医生们因为奋战多日不得休息,“偷”着间隙的时间,睡倒在医护室前的走廊里,他们依旧穿着防护服,一个靠着一个。这个画面,让人心疼又心酸。我们都听说过非典有多可怕,但这个事情对于现在的我们毕竟有些遥远。这次新冠肺炎病毒疫情不一样,全国甚至是全球的人类都被迫参与其中,每个人都真真切切地感受着这个病毒所带来的危机感。对于一般普通人来说,只要掌握好疫情防控知识、好好呆在家里少、去人员密集的地方便是作出了贡献。但是有一群人,不惧危险,主动请战前往抗疫前线。他们是医生、是护士、是志愿者,更是英雄,但归根结底终究是平凡的人。然而,正是这一个个平凡的人,在这次疫情中为全国人民创造了生命的奇迹,甚至有些人为此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总有人说,天塌下来有高个儿顶着。天塌不塌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如果没有这群人,你我早已一命呜呼。

究竟是什么让这群人不惜代价,日日夜夜拼搏在抗疫战线上?是的,是因为他们的大无畏和当担,这是他们对国家的回报,是对生命的敬畏。正值青少年的我们,也许暂时无法向他们这般伟大,但是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抗疫精神,并且将这种精神弘扬下去。

梁启超先生说“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他也说“少年富则中国富,少年强则中国强”。作为青少年,当下最紧要的任务是发奋向上、积极学习,坚定理想信念,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为自己的梦想努力,为中国梦奋斗,为我国的百年目标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与感想9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稳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这便是学习知识的好处,金秋九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开学季节,意味着我们即将告别暑假的时光的时光,接受新的知识洗礼,抛开之前的玩耍心情,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当中,而在开学前学校统一安排了一节特别有意义的公益节目便是《开学第一课》了,之所以为什么要安排在这个时间段无非是为了在开学前稳住军心,通过每年的励志事件进而来更好的学习成长。

晚上8点时观看了开学第一课时,每一分一秒都历历在目,今年主要讲述的是关于少年强,中国强的主题,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毒改变着了我们身心健康,生活保障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使得人民惊心胆颤,人民群众险入了惊慌当中,而在惊慌当中中国人民英雄选择站出来了,那些奋战在一线医护人员天使用自己的生命在默默的为我们付出着,而我们并没有置身事外,而是选择安静的呆在家里,默默的为一线战斗人员祈祷加油着。

或许有些事情亲身经历过才明白并不能用困难这两字来形容了,好在祖国英雄们用他们的实际行动为我们支撑着共抗宝贵的时光,这段辉煌的历史将会刻骨铭心的印在我们心中。

通过节目上使我更进一步的了解到那些在一线的工作人员,那种无私奉献,艰苦奋斗,不顾生命的安危而一步步向前进着,仿佛在他们字典里没有后退这个词,这一幕让我触目惊心,历历在目,每一次感人的敬业行动,背后换来的是我们幸福安康,平稳的生活,试问一个拥有顾全大局,牺牲自我的心是多么的强大。而坚守在一线的人大多数都跟我们一样是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他们也有自己的家,自己的亲人,像一颗天上明亮的星星一般,驱散着周围的黑暗换来了我们的光明,

作为新世纪的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人的一生只能享受一次青春,当一个人在年轻是就把自己的人生与人民的事业紧紧相连,他所创造的就是永恒的青春。所以我们要趁年轻的时候努力学习,正如少年强,则中国强的原理。

最后节目还给我们分享了关于病毒的一些防范知识,勤洗手,多通风,少出门,多戴口罩,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和注重个人卫生。然后通过开学第一课的知识为今后的人生做出改变吧!将来为社会,为祖国做出更多的贡献!

《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与感想10今年是我们祖国建国_周年,我观看了《开学第一课》的电视节目,五个感人的国旗故事使我久久不能平静。特别是第一代“攀登者”用搭“人梯”的方法,让国旗飘扬在珠峰之顶,他们不惜付出了截肢的代价。这种爱国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引领我们为实现“中国梦”而拼搏奋斗。

1960年,第一代中国登山队员王富洲、屈银华、刘连满、贡布,来到从未被人登上的珠峰北坡“第二台阶”。他们在冰天雪地脱下靴子,后来索性连毛袜都脱下来,在几乎垂直的峭壁上架起人梯,成功从北坡登顶,拿出国旗插在世界之颠,成为全世界从北坡登顶珠峰的第一批人。然而,王富洲体重却掉了59斤,双手被做了截肢手术;屈银华的十个脚趾、两个脚后跟,全都被截肢。在他们的感召下,中国登山队在珠峰“第二台阶”架起了“中国梯”,到2008年,一共有1300多个中外登山者通过“中国梯”登上珠峰。

是啊,“中国梯”让中国人的脚步屹立在世界之巅,中国登山队员凭着惊人的勇气、智慧和毅力,创造奇迹,为国争光。“中国梯”凝聚着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团结拼搏的“中国魂”,贡布老人为北京大学登山队写下“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八个大字,正是“中国魂”的写照,这是不畏艰险、勇敢团结,拼搏奋斗的精神和爱国情怀。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我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一首《我和我的祖国》,说出了我们和祖国血肉相连关系。诗人舒婷也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写道:“祖国啊!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其实,我们每个中国人也有“中国魂”。

开学感想作文范文第2篇

其中,杨孟衡和刘伟最让我刻骨铭心。他俩都是因为年少时遭受电击而失去双臂,成为了残疾人。生活从此变得比平常人艰辛百倍。可是,杨孟衡却偏偏热爱体育,梦想驰骋泳坛,参加残奥会,并拿冠军。在他13岁那年,机会来了。国家队在云南选拔种子选手去参加残奥会,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但最终他只获得全国第九的成绩,这意味着他与残奥会无缘了。现实无情地击碎了他多年的梦想。在痛苦中他反思了一段时间,又放飞了一个新的梦想——当一名同声翻译。于是,他重新捡回他的课本,开始追逐他新的梦想。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山大学。

刘伟,18岁开始追逐他的梦想——弹一脚”好钢琴。想一想,他用脚趾弹奏手指钢琴,和平常人比,得付出多少努力与汗水,多少坚持啊!

他俩本来因为残疾而黯淡的生活,因为有了梦想,因为追逐梦想,而变得绚丽多彩!他们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我,震撼了我,也启迪了我:每一粒花种,只要追逐梦想,就能盛开一个春天;每一株树苗,只要追逐梦想,就能长成一片森林!

开学感想作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习作 习作策略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2B-0036-01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培养目标,也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笔者认为,加强文本阅读,强化随文练笔,是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

一、寻找共鸣,抒写感受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文辞优美,情感充沛,教师要加强情感引导和挖掘,带领学生体会文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当文章中的情感与学生的内在情感合拍,学生就会产生心灵的共鸣,此时学生就会有想要诉说的冲动,此时教师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进行情感的抒发,展开练笔,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打开写作的通道。

例如,在教学课文《月光启蒙》时,文中写到了“我”朴实的母亲唱童谣的情境,其中那些脍炙人口的歌谣,引起了很多学生的好奇心。有些学生想起了外婆唱的歌谣,情感被不知不觉感染了。也有学生给作者的描述吸引住了,想起了姥姥对自己的照顾,此时我设计了一个小练笔:请你对外婆或者姥姥说出你的心里话。学生在情感的牵引下,写起来就非常流畅通顺,能够直抒胸臆,有的这样写道:姥姥,我知道你已经眼睛昏花,看不清什么了,但是你还认得我。我就是你的小狗蛋。你给我唱了好多好听的歌谣,你还记得吗?那时候,你总是抱着我,看着天上的月亮,摇着我唱道:“摇啊摇,摇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给我唱歌谣。”我听着这些歌谣,就想象着在那神奇的月亮里,住着善良的仙女,还有带着白色翅膀的天使,飞来飞去。我静静地想象着,感觉自己好像长出了一对翅膀,飞向那浩瀚神秘的月亮,那是多么快乐的童年啊。虽然是简短的一段话,但让学生对自己的情感有了具象化的感受,既能够练笔,又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有利时机。

以上教学,通过对文本情感的挖掘,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由此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将这种独特的个人感受,尽情付诸笔下,实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升了学生的作文能力。

二、借用“写法”,组织语言

在语文教材中编选的文章,写作手法上具有明晰的思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展开鉴赏,组织学生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进行仿写练习,训练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组织能力。

例如,在学习完课文《雾凇》一课之后,笔者让学生展开思考:作者在描写雾凇的时候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学生根据文中的描写,找到了文章的表达方法。作者将雾凇比作银条,将一片片雾凇构成的风景比作玉树琼枝,这是非常生动的借喻。文中还使用了大量的拟人手法,像“雾气给松针镀上了白银”这样的句式。此时我让学生展开练笔:想一想生活中你见到了哪些美景?雨中的或者是初春的美景,你可以借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进行描写吗?学生从课文中学到了这种表达方法,因而,在进行练笔时就能够得心应手。有学生这样写道:六月的雨总是不停,像是爱哭的小女孩,今天心情不好了,就纵情哭一场,明天哭累了,就睡去了。天空中丝丝缕缕地飘着些雨星儿,我猜想,那一定是天上的小仙女在耍性子。还有人写道:天上的雷公公不想跟人吵架,他生气的时候就直接拿起锤子,照着大地砸下去,他听不到什么声音,但他看到地上的人们都吓得躲在屋子里,关紧窗户,这下他就开心了。他哈哈地笑着,将锤子扔到风婆婆那里,结果风婆婆很生气,拿着风袋子冲着他鼓劲,风呼啦一下子跑到了人间。树木和房屋被这巨大的力量撼动着,摇摇晃晃。

通过这样的随文练笔,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借用文章中的表达手法,将自己感受到的自然万物写得栩栩如生,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能力。

三、创造空间,唤醒思维

在写作中,学生需要的是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在这里可以随心所欲,想怎么表现都可以。这个世界是属于学生的世界。正如哲学家所说,在精神的世界里,想象和勤奋就能造就天才。

例如,在教学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后,笔者让学生进行想象:你从这首诗中感受到了什么?谈谈你的感受。学生对古诗的最后两句非常有感触,此时我设计了随文练笔,要学生想象李白站在江边,会想到什么。学生立刻根据自己在生活中的感受,展开丰富的想象,有的写李白回忆和朋友斗酒对诗,有的写李白回忆和朋友秉烛夜谈,也有的写到李白和友人在竹林外踏青,通过想象,学生写出了许多令人神往的交往细节,从而深入地理解了文本,并且提高了学生自身的写作能力。

总之,根据文本阅读选择合适时机,引导学生展开练笔,这是一条有效的路径,值得语文教师不断尝试。

参考文献:

开学感想作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文学是传达人类情感、思想的艺术形式之一,它借助语言文字来表达作品内部所深含的意义。但是语言文字只是负载着意义的符号.人们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做到真正地阅读作品.获取作品内部的深层意义。创作也是运用想象进行创造的过程.丰富鲜明的想象在文艺创作的整个过程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在某种意义上.没有想象就没有文学。

1 文学创造中的想象

历来的文学家、艺术家、批评家都十分强调想象与文艺创作的关系。黑格尔认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别林斯基说:“在文艺中起最积极和主导作用的是想象。”翻高尔基也曾指出:“想象是创造形象的文学技巧的最重要的手法之一。翻具体来说,想象就是人脑把客观的形象记忆下来.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形象。

想象是文学写作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心理行为文学写作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它的虚拟性。它与实用写作不同.不是照搬生活,不是如实传达人们的生活行为.文学创作的整个过程就是一个运用语言文字符号进行形象的组合、再现的过程.虽然其具体过程很复杂,还会运用意识等心理手段,往往还要经过反复的修改、更正、改善,但它离不开想象的辅助作用,所以,文学语言是想象的符号文学写作必须通过写作主体的主观情感去选择、提炼、加工、重新改造生活,把生活变为自己的心灵产物、情感的产物。也就是说.所有文学作品中的生活画面、人物形象、情节故事都是作者虚拟的结果。而虚拟,是必须依靠想象的.因此,想象、联想等心理能力就必然要在文学写作过程中发生作用。

对于创作主体来说.一切艺术发现都要通过形象表现出来。当创作者在营构形象的时候.想象就开始发生作用了,跳跃腾挪,轻舞飞扬,陆机的《文赋》中说:“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旁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其致也,情瞳咙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于是沉醉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说:“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从而把创作者的艺术感觉和艺术发现转化为能被读者感知的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很多创作者在完成文学作品之前,就已经在大脑中构思了,就是说,创作者借助想象设计未来的作品。在小说的创作上.小说中形象的塑造和作品中形象的塑造和作品中由这些形象所构成的形象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就决定着作品的成功.而想象又是创作者创作构思的主要方式.所以想象对整个作品的形象和形象体系的雏形的孕育起着“设计师”的作用。鲁迅先生写作《阿Q正传》的情况就是突出的例子,他说:“阿Q的影象.在我的心目中似乎确已有了好几年了”。

想象可以弥补创作者实际经验的不足。众所周知.文学作品并不一定是创作者的真实写照.文学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是虚拟的.甚至可以说是虚假的其中很多成分就是经过作者的构思、想象而来的。例如《聊斋志异》中的狐鬼世界,蒲松龄并不是亲眼所见.而是对社会现实有感,在对现实反映的基础上运用想象构建出来的.创作者利用想象之力把读者带到了人不能到达的世界.也给读者足够的想象空间。如果没有想象的翅膀.今天的我们是无法见到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学的。

阅读文学作品和创作文学作品是不同的.它们的宏观步骤是相逆的创作者如何运用想象来创作文学作品会对读者在阅读时如何展开想象有着非常有力的影响。创作者将思想和情感深藏于语言文字背后.读者就要充分地利用自己的阅读能力、展开想象力.挖掘这些深层的意义:相反.如果创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并不处于文学语言的深层.读者就可以利用想象和其它鉴赏手段较为轻松地领会。诗歌是想象的艺术,它的语言是高度想象性的语言.叙事性的历史史诗能把栩栩如生的历史场景呈现给读者.蕴意深远的现代新诗能通过文字给读者心灵深处的震撼,所有这些都是要依靠想象的作用的。中国古代诗歌的意境就是依靠诗人们的想象而成的.倘若没有想象,读者无法通过诗歌中的艺术形象受到情绪上的感染,没有诗人丰富情感的渗人以及广阔心理时空的神游,这些诗句的美感是无法产生的。没有想象,就只剩下赤裸裸的语言文字符号,文学作品就缺少必要的张力、活力,不仅鲜活的文学形象无法获得.作品中深刻的思想蕴涵也就无从谈起,就更谈不上文学作品的美了。

文学的创作过程.实际上是创作主体发挥想象力酝酿的心理过程创作主体运用想象力的好坏关系到作品的优劣。想象为创作主体的情感、思想提供载体与展现形式.同时为审美情感所推动.使作家从创作中的自我与此时此地的现实生活中分离出来,而进入物我同化的世界。除此之外.在文学的创造过程中.作家从生活经验中获得众多表象,以静态的方式储存在头脑中。但是,在艺术创造过程中.作家在审美情感作用下.通过想象.使头脑中这种静态式的表象转化为动态式的表象。

想象力对于文学创作的作用往往是综合地发挥着作用,想象力作用于创作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任何文学创作主体都不能忽视、低估想象力对文学创作的作用。文学的创作是离不开想象的.这是人类文学创作发展史上的一个公理。

2 文学鉴赏中的想象

尽管文学鉴赏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但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鉴赏者的再创造能力的心理机能是想象。“想象是一种在观念形态上再造或创造现实表象和形象的心理能力”.想象在心理学上称为“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它可以使人“能够根据别人口头或文字的描述在头脑中产生没有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

康德就认为:“鉴赏是与想象力的自由合规律性相关的对一个对象的评判能力”“想象力可以自得地合目的地与之游戏的东西对于我们是永久常新的.人们对它的观看不会感到厌倦”。可见.想象力对于文学鉴赏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

想象力帮助鉴赏者将作品中的语言文字符号转化为可以感知的形象。夏丐尊和叶圣陶在《文心》中曾说:“作者把经验或想象所得的具体事物翻译成白纸上的黑字.我们读者却要倒翻过去.把自纸上黑字依旧翻成具体的事物.这工作完全要靠想象来帮助……想象是鉴赏的重要条件.想象力不发达.鉴赏力也无法使之发达的。”不论是欣赏小说还是欣赏诗歌、散文.都必须将文字符号首先转化为具体形象.想象力就担当了转换者的角色。

接受美学学者英伽登认为,文艺作品形象体系仅仅构成一个模糊的图式框架.其中有许多不确定的空白处等待读者去填补、充实、丰富、深化,甚至“重建”。在文学鉴赏中.想象担负着通过作品的语言再现审美意象和创造新的意象的重要任务。鉴赏者鉴赏作品的再创造性想象是具体、不同的.所以就导致了“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林妹妹”的现象如前所言,鉴赏和创作是两个相逆的程序。创作大体上说是将情感、意义负载在文学形象上的,鉴赏则是运用想象.从文学形象来领悟意义的。鉴赏中想象力的作用方式是一个由“形”到“神”的逐步的想象力再创造的过程.当然.这种想象的再创造具有充分的自由和广阔的空间,就是“使有限的艺术形象在欣赏者面前展开着有感觉的有限性通向形象的广阔性的道路”,“如果没有欣赏者的想象来充实和扩展形象诉诸感觉的有限性那么无论哪一种艺术形象都将失去它那广阔、深人反映生活的可能”。想象力对于文学作品的再创造鉴赏是文学作品的生命。

创作主体将自己的情感、感受、意义藏于文学作品的语言文字中,想象力将这些符号转化为具体的形象,这对于读者领会其中的内容是十分有利的。不仅如此,鉴赏者的积极想象,还有助于发现、补充、发展作品的内在意蕴。当鉴赏者丰富、发展作品意蕴的时候,也是深刻领会了作品意味的时候。换句话说,文学作品的鉴赏者不是也不应该一味被动地接受文学作品的精神内容,而是在鉴赏作品的同时能动地、自发地发掘更多的精神内容,以此填补作品形象结构中的空白部分这也是再创造性鉴赏的一部分。

文学鉴赏对创作是有一定影响的。创作主体在创作作品的时候不能不考虑到鉴赏主体对它的反应,那么.文艺作品的形象构造必定要顾及鉴赏者的因素.这就造成了对创作的反作用了。鉴赏的心理机制中,想象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鉴赏者如何想象就不能不是决定创作主体如何创作的重要因素之一了。在市场经济的时代,大众文化的消费取向决定了文化生产的重点.文本的创作亦是这样。

想象还是文学鉴赏中发生情感共鸣不可缺少的条件文学欣赏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种情感交流的活动,共鸣发生的基础是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与欣赏者的思想感情在某些方面的一致或类似。诚如此言:“艺术就是这样一种人类活动: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也为这种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但是仅仅如此是不够的。鉴赏者必须借助想象进人作者的世界,与作者同思同感,才能体会到作者倾注在形象画面中的思想情绪。无论欣赏者的主观条件如何.即使在情感上与作品有了共通之处,没有想象力的帮助.共鸣还是不能产生的。

总而言之.文学鉴赏是不能没有想象的。

3 结语

开学感想作文范文第5篇

对写作而言,第一位的还是在于掌握材料(事实和道理)的多寡以及作者对这些材料所具感情的丰歉。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就中学生而言,他们已基本上学会了用现代汉语来表达,只要掌握的故事是具体的,形象是明晰的,认识是明确的,他们就可以说得清楚,只要不是故意矫揉造作,一般不会出太大毛病,即使有点毛病,对于作文的成败也只是第二位的问题。我经常对学生这样说:你写的文章是否丰富生动,首先不在于语言的丰富生动,而在于内容的丰富生动;你写的文章是否深刻,首先不在于语言是否深刻,而在于思想认识是否深刻。有了真材实料,有了成熟见解,有激情涌动于胸,不在乎模式框架并不熟练,仍可自然迸发出好的文章。我可以列举大量的事例来加以证明:学生写在日记本或随笔本子上的文章总比交给老师的命题作文好,写得有内容,有感受,有激情。我认为对中学生作文训练的焦点问题是培养感悟能力,指导学生善于获得感悟、表达感悟。

感悟是什么?感,是感觉、感动、感想、感慨,它属于情感领域的活动;悟,是觉悟、领悟、颖悟、开悟、彻悟,它属于认识领域的活动。感悟是作文的内容,是思想,是情感。感悟是生命体验,是个性的体现。强调作文的感悟,是尊重人本的思想。

本来作文的内容都是广义的“生活”,为什么又不提“生活作文”,而提“感悟作文”呢?因为生活只是素材,当它进入文章时,总是要经过写作者的分析、认识、提炼才凝聚到文章中去的,感悟正是对生活的这一消化过程。对已具有很强感悟能力的作家而言,他们要不断丰富写作的源泉,更主要的在于补充生活;而对尚不会感悟的中学生而言,更迫切的是提高感悟生活的能力,架通从生活到写作的桥梁,使生活不至于闲置一旁而不能进入写作中来。生活是本源,靠感悟去开发,去消化,去利用。所以还是倡导写“感悟作文”。

感悟是一种思想情感活动,其总的着眼点是开发思维,增强感悟能力,提高人文素养。为此,可以大致提出以下思维训练序列。

1. 观察。观察是人通过各种感观活动获取对外部世界感性认识的主要途径,因此也是写作中能细致描写的一个重要源泉。许多学生写不具体,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善于观察,对事物只能获得粗略的朦胧的印象。要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养成爱观察的习惯,还要指导学生一些观察的方法,如集中注意力观察,有目的地观察,作好观察的准备,有时还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观察。要观察事物的特点,由观察静态物体到动态物体,再到观察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观察事物的表象:形状、颜色、声音、情态、人的表情、动作等,要引导在观察时善辨多思。观察不等于消极地盯着,必须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良好的观察品质还在于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在于透过表象去探寻内在的东西。

2. 联想与想象。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对开拓作文的题材,使文章写得丰富、生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作文内容单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想象贫乏,联想枯竭。因此,我把培养学生联想、想象能力列为思维训练序列的重要项目。经常训练学生把观察所得的形象与广阔世界的其他事物加以比较,找到联系,告诉学生联想的方法,由相似,或由相反,或由相关展开联想。并指导学生把联想所得灵动地用于写作之中,诸如言语中比喻的运用,写作手法上象征的运用等,便可水到渠成、得心应手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重要的是创造性想象,不拘于常态,不囿于原型,不屈于权威,去追求独创、新颖与奇特,张扬个性,在写作中塑造新形象,阐发新见解。

3. 分析与综合。分析与综合是思维过程的基本环节。分析是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从整体中区分出个别特性。综合就是把事物的各部分或不同特性联合起来。这是两种最基本的思维能力,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随时都会用到它们。如果是命题作文,第一关审题就要分析,确定主题,选择题材,铺排段落,采用写法,都是不断地通过分析进行选择。特别是写议论性文章,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是正确的有什么道理,靠什么支撑;对方的论点有什么缺失,凭什么去反驳,无一不需要分析。分析能力增强可以推进认识的深化,认识深入又可在更新的层面进行分析。

4. 鉴赏与评价。这里不单是指对文学作品,而是指对所有的事物的鉴赏与评价。它们所依赖的思维活动也还是分析、比较,但特指对事物的价值品赏评定,所以常带有审美的意义,有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鉴赏总相随观察而生,指导学生观察总要指导鉴赏。文章是鉴赏的重要对象,阅读教学就教会学生鉴赏,学生在学会鉴赏的同时,也就逐步学会该怎么写。这种见机而作的写法指导,凭借着实例,依托着感受,比作文课写作前讲一通方法要有效得多。

5. 感动与体悟。感动属于情感领域的活动。感动的前提是情感丰富,感动的取向是是非观明确。情感冷漠的人必然写不出激情洋溢的文章。作文教学要教会学生做人,具有人性的善良,有同情心,有为正义而鼓呼的勇气,有对邪恶愤慨的无畏。自己先受感动才能写出能感动别人的文章,情感的贫乏是任何写作技巧无法补救的。

体悟是认识领域的思维活动,要指导学生善于体悟,提倡独到的体悟。面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完全可能有不同的体悟。

感动与体悟合起来就是感悟,前一个字说“情”,后一个字说“识”。识与情是写作的两大支柱。《红楼梦》里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说的就是识和情与文章的关系:识到哪里,文就到哪里;情到哪里,文就到哪里。

好了,本文开学感想作文(精选5篇)就介绍到这里,愿你不负青春,不负韶华,加油!(来源:360范文网 http://www.360fanwen.Com)文章共字

菁英职教网文章归档 教育资讯 留学攻略 七品教育网站地图xml
253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