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单元操作实训总结(精选5篇)

| 婕音

推荐文章

菁英职教网 培训啦 留求艺

化工单元操作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 技能训练 项目精选

《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知识内容多,技术更新快,并且要求学生能够非常熟练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学习的过程中不能一一训练,为了达到好的教学效果,训练项目的选择、先后顺序的设置、技能层面的衔接、训练方式和手段的采用、训练过程中的步骤实施,都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关键环节,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老师提供好的实训项目,理清好的训练思路,采用好的教学方法,把教与学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很好的教学目的。

一、课程训练项目精选

训练项目的精选是该课程教学的首要环节,课程从实际机床控制电路中抽取了适合教学的10个典型工作任务作为该课程的训练项目,内容涵盖典型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装接与调试,典型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维修。项目内容包括10个学习项目、课外扩展和顶岗实习。

二、技能训练项目之间的关系

理清训练项目之间的关系,有条理、有秩序地进行技能训练,做到不重复、不颠倒。

(1)各项目任务单元的衔接递进关系

每一个教学项目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每个任务单元涵盖着不同的能力目标,各项目任务单元之间呈平行、递进或包容的关系。

(2)技能训练项目的序化

本课程技能训练项目的序化遵循以下规则:载体选取从简单到复杂;技能从单一到综合;学习内容由浅入深,符合职业成长规律。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接受任务自主学习操作示范同步实践总结提高”五个环节的训练,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从“会”到“熟”再到“快”“准”不断提升,实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教学”与“考证”相结合。通过反复训练,提高职业能力,达到岗位要求,实现零距离上岗。

三、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

训练方式:

(1)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宏观);

(2)视频教学,实际观摩操作法;

(3)小组讨论法,演示法(微观)

训练手段:实操综合采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课件、仿真教学、现场教学、录像、网络教学、课余活动等。

训练步骤:各个项目的操作是有所不同的,在单项技能训练中,先装再调,而在综合技能训练中,多了机床的功能分析与操作,项目的装调步骤具体分为:(1)分析任务;(2)制订计划;(3)实施计划;(4)通电试车;(5)总结与反思。下面以机床电气故障排除为例介绍其实施的具体步骤。

机床电气系统排故训练内容及步骤:

(1)机床功能基本操作:

根据机床的加工功能进行机床的基本操作。通过机床功能的基本操作,了解正常状态下机床各电器元件的动作过程和动作顺序,发现故障(非正常)状态下的异常现象或电器元件的非正常状态。

(2)故障分析:

根据故障现象或电器元件的非正常状态,通过电路原理图的读图和功能分析初步确定故障范围和可能的故障元件。故障分析涉及的元件和回路可能远多于实际的故障点与故障元件。

(3)制订计划:

根据可能的故障元件和故障回路制订故障排除的工作思路与工作计划。制订计划时,强调排故方法学习的重要性,在排故后需要及时总结方法,切忌凭感觉寻找故障,这样学习效果不理想。

(4)实施计划:

在遵守安全用电的基本规范下,按照排除法实施故障元件或回路的排除。具体操作时,先主回路后控制回路的原则。在排除故障时首先采取无压(不带电)排除方式,这种方式可排除因电路接触不良和触点损坏引起的故障现象,尤其是主回路的常见故障;在采用有压排除方式时,重点检查电路元件功能不良或损坏引起的故障。熟悉故障排除方法后,可以灵活运用两种方法,高效排除故障。

(5)通电试车:

每个故障点排除后需要进行必要的检查与通电试车,如有问题,需要再次重复上边的各个环节。

(6)总结与反思:

为提高机床电气系统故障排除训练的效率,在任务结束后需要进行必要的总结与反思。为此要求学生针对任务实施的过程,描述现象、探究得失,撰写项目报告,交流排故技巧、检查方法。

(说明:读图练习在排故之前进行。)

四、结语

通过对《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项目精选与技能训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了好的学习平台,在训练中有任务、有目的、有思路、有比较、有结果、有层次,并且通过技能操作训练,知识内容无形中得到掌握和巩固,动手能力逐渐得到提高,分析过程能得到验证,故障现象直观而具体,能让人记忆深刻,实践技能迅速得到提高,为自己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许.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第二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田淑珍.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化工单元操作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技能操作人员;使用;考核;开发

一、管理模式产生的背景

油气集输总厂隶属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承担着胜利油田的原油储运、天然气开发管理工作。石油天然气易燃易爆且集输生产高温高压;油气集输技术含量高且连续生产;油气集输总厂有着一支多达3300余人的庞大的技能操作队伍。以上三点决定,科学有效地做好技能人员管理工作,是油气集输总厂生产经营正常运行的基础。

二、管理模式的主要做法

在多年的技能人员管理中,我们不断探索研究,逐步形成了以技能操作人员使用、考核和开发三个基本元素构成的技能操作人员管理“三元”法。技能操作人员管理“三元”法是一个管理体系,“三元”即是管理体系中的三个模块,每个模块中包括具体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细则。

1、一元——使用。在技能操作人员的使用上,并行使用三种管理制度:

(1)技能等级岗点工资制:操作操作人员的技能等级分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针对初中高三个技能等级对应不同的技能工资,技师和高级技师按照出勤天数每月给予技师高级技师津贴,以体现技能等级不同和待遇的不同。技能操作人员从事工种发生变化,要从初级工开始参加技能鉴定晋级,有关待遇相应调整。以技能操作人员的能力和业绩为主要依据,选拔推荐技术能手、技能大奖等荣誉评选候选人,推荐技师和高级技师考评。

(2)技师高级技师聘任制。油气集输和天然气开发等一线队种按照技能操作人员总数的15%配备技师;维修队等二级生产保障队种按照技能操作人员10%的比例配备技师,技师高级技师选拔推荐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考核,实行层层选拔、择优推荐。技师高级技师取得任职资格后实行按需择优聘任;三级和四级单位申报技师高级技师聘任需求计划,总厂审批,个人申请,总厂聘任。同时,配套制定并实施《油气集输总厂技师高级技师管理办法》。

(3)高技能岗位聘任制:在总厂设置四个层级的高技能岗位,其中在总厂层面设置首席技师一个岗位层级,参评人员技能等级要求为高级技师;在三级层面设置主任技师一个岗位层级,参评人员技能等级要求为技师以上;在四级单位层面设置责任技师和技术能手两个岗位层级,其中责任技师岗参评人员技能等级要求为技师以上,技术能手岗位参评人员技能等级要求为高级工以上。高技能岗位数量设置依据单位工作性质、单位规模和技能操作人员数量。高技能岗实行公开竞聘、择优录用、三年一届、定期聘任。同时,配套制定并实施《油气集输总厂高技能岗位聘任管理办法》。

2、二元——考核。强化技能操作人员考核,有利于技能操作人员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激发操作人员学技术、强技能的积极性;有利于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和谐的工作氛围,操作人员考核分三个方面:

(1)绩效考核和岗位考核。对所有技能操作人员实行月度绩效考核,依据操作人员的工作完成、出勤、综合表现情况,每月予以考核,并以岗点形式在月度薪酬中兑现。年底对操作人员实行年度岗位考核。

(2)高技能岗位考核。对聘任到高技能岗位上的人员,建立《高技能岗位在聘人员考核台帐》,实施季度考核、年度考核和聘任期考核,依据岗位说明书的要求,对高技能岗位在聘人员作出考核评价,并作为解聘和续聘的依据。

(3)技师高级技师考核。技师高级技师是操作人员中的骨干力量,技师高级技师实行季度考核、年度考核和聘任期考核。考核其导师带徒、技术革新攻关、事故预防处理、疑难问题解决、配合生产组织六个方面的能力和业绩。每年总厂组织高级技师的述职答辩,三级单位组织技师的述职答辩。技师高级技师的考核结果作为技师续聘、晋级、各种荣誉评选的主要依据。

3、三元——开发。技能人才开发是满足生产用工数量和质量需求的保障工作。技能人才开发工作实施3项措施。

(1)正面培训。对在岗操作人员积极开展6个形式的培训:开展导师带徒活动实行在岗全员培训;举办班组长脱产培训班实行骨干培训;参加油田以上的拨尖人才培训班实行技能再提升培训;举办职业技能竞赛赛前培训班,实行竞技培训;举办技能鉴定及技师考评考前培训班实行晋级培训;举办工艺设备投产前的专项培训班和“四新技术”培训班实行新技术培训。

(2)侧面激励:举办和参加各种技能竞赛活动,能够有效激发技能操作人员学技术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技能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不同的竞赛形式会有不同的激励效果。举办总厂职业技能竞赛和参加油田以上技能大赛能激励大批技能人员刻苦钻研技术,促进各单位加强职工培训工作,培养一批技术尖子。举办职业技能对抗赛,以抽签形式确定参赛人选,能促进各单位全员培训工作的开展,促进全体操作人员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技能操作队伍的整体技能水平。

(3)人才引进:依据技能操作队伍的自然减员和生产需要,适时地引进高素质的技能人才,能够填补岗位空缺,满足用工总量需求,保障技能操作队伍的整体工作能力。引进职业(工种)对口、技能水平高的新员工入厂,可快速有效地提高总厂技能操作队伍的整体水平。

三、当前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技能操作人员“三元”管理法试推行以来,取大了较好的效果,但随着生产和社会环境的变化,逐渐显现出两个方面的不足:

1、在“人才引进”方面。近几年来,油气集输专业的职业教育院校逐渐减少,从事油气集输职业的技能人才供应不足,造成了技能操作队伍老龄化。

2、在“正面培训”方面。技能操作人员众多,因为现有的培训能力不足,所以在技能人才开发工作中,正面培训方式效果不尽理想。

四、下一步完善管理模式的打算和措施

化工单元操作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调度培训;研讨式教学;单元制

研讨式教学是一种教师为主导、学员为主体的互动教学方式,能够增强学员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发挥学员的能动作用,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同时有利于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因此,在电力调度员单元制培训中,研讨式教学法可以得到很好的应用。

一、调度单元制培训的特点

电力调度员单元制培训自2008年至今已开办了50余期,包括高级工和技师两个技能等级,每个等级分为电网调控、电网操作、电网异常处理和电网事故处理四个单元,每个单元5天为一期。

电力调度员专业的单元制培训起步较晚,主要针对现场调度值班人员进行培训,学员都来自于现场调度岗位,大都有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并积累了大量的现场实例。因此,能否把学员丰富的现场经验运用到教学中来,关系到培训的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培训中心的各位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授课思路,并且一致认为,研讨式教学法更适合于调度员单元制培训。

二、研讨式教学法与一般教学方法的区别

1.一般教学方法的缺陷

在调度员单元制培训中,若是一直采用讲授的方法进行授课,则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和其他专业不同的是,调度员的工作有很大的灵活性,既有调度规程的约束,又有自主发挥的余地。在符合调度规程的前提下,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对同一事件的处理方式也可能有很大不同,因此,对于调度培训中的相关案例,往往答案并不是唯一的。

其次,若在课程中一直采用教师讲、学生学的方式,即使结合现场,案例仍然十分有限,并有一定的局限性,必然会枯燥无味,不利于学员打开思路。

同时,在一般的授课方法中,忽略了学员的能动作用,使学员的丰富现场经验得不到发挥,也不利于教师从学员处获得现场第一手资料。

2.研讨式教学法与一般教学方法的比较

首先,在研讨式教学法中,可以对于一个案例,引导学员进行讨论,从分析到制订方案,都按照调度员实际处理问题的思路进行,这样不仅更加贴近实际,符合调度工作要求,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提起学员的兴趣。对于有争议的问题,更可以引导学员共同探讨,结合各地不同情况,选择最佳处理方案。

另外,参加培训的学员有很多是已经工作多年,有着非常丰富的现场经验,并积累了很多好的案例,因此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可以收集大量的现场实例,为以后的教学工作积累更多的资料。在授课的同时,教师与学员能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更重要的是,通过学员的相互讨论,可以进一步开拓思路,互相启发,从而找到更为优化的处理方案。单元制培训,可以作为一个让学员思维碰撞的契机,对于有丰富经验的现场人员来说,交流的作用往往会重于讲解。因此,让学员在讨论中共同进步,可以作为调度员单元制培训的宗旨。

需要注意的是,在研讨式教学中,虽然要最大程度地发挥学员的作用,但是教师的引导和总结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能够调动课堂气氛,使学员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其次,要能够把握案例中的关键点,在关键问题上充分分析,充分展开;再次,教师也要能够抓住课堂主线,把握全局,引导学员的整体思路,并对可能有争议的问题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总之,研讨式教学即是形成一种“学员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更加活跃,对问题的探讨更加深入,在交流研讨中解决问题。

三、研讨式教学法的四步走

在“电网事故处理”单元的培训中,我们以“变压器事故处理”仿真实训课为例,在授课过程中实施研讨式教学的四步走。

1.提出问题,简单分析

对于调度员的工作来说,无论是电网的调控与操作,还是异常与事故处理,都是以具体的实例作为处理对象,有相关的规程作为依据,有既定的一般的处理思路。因此,我们一节课的首要步骤就是提出本课需要讨论的问题,并引导学员根据实际调度工作的一般流程,对该问题做初步的简单分析。

以“变压器事故处理”课程为例,我们在dts仿真系统中设置了“某220kv变电站#2主变永久性故障”,请学员按照现场规程以及调度工作的一般流程,查看保护信息,描述故障现象,提出需要注意的关键点以及进行危险源点分析。这样的处理过程,与现场工作结合更加紧密,并且符合调度员平时的工作习惯及工作要求。同时,在课堂一开始,便可调动起学员的积极性,使学员尽快地进入角色,参与到讨论中来。

2.思考讨论,确立方案

这一步也是一节课的重点部分。对于调度工作来说,对于一个操作,或是一个事故的处理过程,解决的方案往往不是唯一的。在符合调度规程规定的前提下,往往有不同的方案可供选择。同时,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如电网运行方式、重要用户情况、不同气候条件等,都可能有不同的应对方案。因此,在这一环节,学员根据自身经验,可提出不同的处理意见。

在讨论环节中,我们采取了分组讨论的方式,根据座位情况将学员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由组长组织进行交流、探讨,并做好记录,最后由各小组分别提出方案。由于在小组讨论的方式下,组员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利于交流,所以能够营造较为热烈的讨论气氛。最后各小组提出的方案可以互为补充、互为启发,个人有其他观点的也可一并提出,由此得到的方案更加多样化、全面化。

对于本课“某220kv变电站#2主变永久性故障”的案例来说,学员提出的方案大致可归结为两个方向。

方案a:通过110kv热备用线路a给失电母线及相应负荷恢复供电。

方案b:通过110kv热备用线路b给失电母线及相应负荷恢复供电。

在此,由学员针对两种方案进行讨论,学员结合现场实际工作,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1)方案a采用的送电线路为220kv变电站送出,可靠性更高。方案b所采用线路为110kv变电站的线路,可靠性较差。

(2)方案a操作时涉及另一220kv厂站负荷的转移,操作步骤较方案b略为繁琐。

(3)方案a、b所采用的送电线路均为t接线,在有其他线路可以使用的情况下,尽量不采用t接线。但此例中无其他热备用线路,故只能采用a或b线路进行送电。

以上几点都是这一故障处理的关键点,多数情况下,学员都能够结合实际经验提出以上问题。对于学员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则可以由教师提出,引导学员思考。

根据以上观点,讨论结束可引导学员进行总结:对于本案例来说,方案a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是较为理想的选择。但在事故处理过程中,方案b操作简单,能够更快地恢复供电,同时也符合调度规程规定,因此方案b也是可行的。对于调度员来说,就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

3.仿真操作,完善优化

在确定了操作方案之后,便可引导学员在dts仿真系统中进行操作,同时在操作中进一步优化操作步骤,完善操作方案。

在本例中,就有学员提出可否将事故所在厂站110kv正、副母线所带负荷进行调换。于是就此问题,请学员在dts仿真系统中进行试操作并进行讨论后,得到结论:在原方案的事故后运行方式中,有一条110kv线路是处于接近满载状态的,若采用新方案,可以避免线路满载的情况,但会使一台220kv主变处于满载状态。因此,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学员可以根据现场不同的情况选择较为合适的方案。

同时对于具体的操作顺序,在dts仿真操作中也可组织学员进行探讨,采取最优的方案,避免操作过程中过载和越限的情况出现。

4.教师点评,归纳总结

在引导学员讨论、操作,完成事故的分析与处理之后,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教师的总结与点评。一方面,教师应通过归纳总结,梳理整节课的脉络,使学员对整个处理思路有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教师在点评中不但要总结本课所讲内容,更要针对课堂上学员在讨论中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指出需要注意的要点,对讨论分析过的问题进一步进行强调,以使学员加深印象。

在课后,教师也应对学员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特别是学员提出的新的思路与方法,可以总结分析之后,留作以后的教学资料,为将来的教学积累更多的经验。同时对于学员在交流过程中提及的现场案例,实际调度工作的习惯做法,也要注意收集和整理,以便日后教学工作之用。

四、研讨式教学法的应用

化工单元操作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技工学校 化工工艺 专业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b)-0162-01

化工工艺专业作为我校主干专业和阿克苏地区重点示范专业,至今已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在化工企业生产一线从事生产操作、管理等方面的优秀人才。我们正着力抓好课程改革、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和完善实训设施、场地等方面的建设。

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总结出:学习这个专业首先要把握好化工生产特点。任何一个化工过程都由三大块组成,即原料的预处理、核心反应和净制为成品这三部分组成。学生想要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看待各种工艺流程更简单,一定好学会这三步工艺过程。另外,化工单元操作技能训练是化艺专业的基本功训练。化工生产过程讲究次序、细致。因为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步骤繁多,但许多步骤有着共同的基本原理和通用的典型设备,因此,必须熟悉掌握生产流程和操作技术,以娴熟的技术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因此,如果把每个单元操作及其相关知识都分为一个个具体的模块来学习即采用模块化教学,再配有直观的实物或多媒体课件的话,会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有极大的提高。

对于化工专业毕业的学生来讲毕业后大多都是工作在一线岗位,所以必须有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否则就会在当前人才济济的社会中失去了竞争能力。培养现代化工人才,不仅要有好的实践操作能力,也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在以后的实践工作中学会动脑,熟练掌握各种生产工艺。基础理论教学需要结合实际,以实际应用为教学目标,加强对专业课程的实用性,适当增加学习的信息量。将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能够及时的反映出来。将实验教学的演示、操作等尽量减少,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际运用能力等综合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建设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相结合,能够形成教学、生产、管理培训相结合的实习、实训基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精神,将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除在理论教学中充分采用直观教学、电化教学等手段将设备的原理讲解透彻外,还应该在实习、实训过程中加强学生操作与维护设备方面的训练。在教学手段上应尽可能采用先进技术,使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于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平台上。

要把安全教育贯穿于技能训练的全过程。笔者在教学中结合化工厂的具体案例给学生系统讲授《化工安全生产知识》课程及化工生产的基本常识,给学生加深安全意识。在下厂实习时,由学校、厂、车间、班组分别进行安全教育。请生产-线的安全检查员上安全检查课、通过观看安全录像、安全知识竞赛强化安全意识促进了学生学习安全知识的积极性。

另外化工生产常用设备的操作及常见故障的排除能力成为化工工艺专业毕业生的基本技能。为提高基本操作技能,使用化工单元操作训练装置,并且和在有关装置上同步完成仪表的调节训练及操作技能训练。采用化工单元操作仿真训练是在化工单元操作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后者的强化与校外实习具有互补性。新技术、新知识能够及时得到体现,缩短学生走向实际生产操作的距离。但与现代化大生产的实际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要通过组织学生到化工厂,进行顶岗生产实习。在生产实践中,操作技能、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知识、良好的生产习惯等都是需要学习的。需要强调的是,生产中,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动力。在技术方面,可以请车间专业技术人员和实习指导教师进修现场示范和理论授课,使学生不论是理论知识或者是技能实际操作水平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另外,课程设置中,特别注意的是每门课程要和能力培养相符合,相对应,就是说,完成课程的同时也达到了能力培养的要求,即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精心编排,调研自编教材在当地的各个化工企业的使用情况,总结企业和专家的反馈信息。多种渠道大量的收集毕业生的就业信息,确定化工工业岗位的知识需求。区域经济发展和学生就业以最终的就业导向。在教材的内容中,可将企业文化、工艺技术等等内容的发展及其过程适量的加入其中,为学生提供就业面试信息的同时,兼顾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另外还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化工工艺专业可以采用“一体化”教学及“功学结合”、多媒体教学模式,精心选取素材等教学方法,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2)在技校化工教学中,应当采用启发诱导式、讲座式、提问式,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通过不断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来提高学校化工教学水平。

(3)通过多媒体教学,利用网上实验视频强化学生对实践操作的认知。

(4)与职业技能鉴定接轨,教学时设计了与职业技能鉴定相融合的教学计划及大纲,项目涉及的内容与技能鉴定的职业标准相吻合,课程目标为学生完成课程的训练项目后,可直接参加相应工种的高级工技能鉴定,达到高级工水平。

(5)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任务法”和“分组法”设计课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相应锻炼了学生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今天,学生必须全面提升自身技能及素养,以适应现代企业及市场越来越大的竞争力。因此,在生产中,需要不断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同时,注意教育、引导学生遵循生产、运用规律,形成良好的工作规律。在做好工作的同时,不断总结、研发新的培训方案,以便让新的化工工艺技能训练能更贴近实际生产,从而更好的源源不断的为化工生产一线提供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潘传九.化工设备机械基础[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1.

化工单元操作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技能训练

项目式教学是指将专业课程按内容特点分解为若干技能训练单元,每个技能训练单元作为一个教学项目,实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本人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中,采用项目式教学法,探索出一套有效的技能训练方法。

一、项目式技能训练的方法

项目教学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方案。项目式教学强调以完成项目的工作任务为重点,将专业技能分解成一系列项目任务,由反复练习到创造性练习,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逐项推进,逐项达标,形成完整的技能训练体系。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理解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实际工作程序和工作规范,体验了成功的艰辛和乐趣,在自评、互评、教师评的多元评价中,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和强化。

二、项目式技能训练的实践与思考

(一)设置技能训练项目任务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能训练项目的设置必须切合工作实际,从企业对计算机组装与维修专业人才工作岗位要求出发,以计算机调试维修XP中级工水平为目标,以学生的技能培养为核心,以计算机具体故障为实例设计项目。我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专业技能训练设置为六个主要项目和若干个子项目。主要项目有基本训练项目、电脑组装技能训练项目、电脑维修技能训练项目、外设维修技能训练项目、网络组建技能训练项目、网络维修技能训练项目,并分别制订出相应的训练内容、训练要求、实施方法。

(二)组织项目式技能训练

1.划分小组

以我校07级计算机组装维修班为例,该班共50人,我对该班学生做了较为深入的调查分析,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情况、性格爱好等都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将全班分为10个小组,每组5人,推选一名组长。组与组之间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成绩大体均衡。将成绩较好的学生与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相搭配,既有利于差生的转化,又有利于相互借鉴,相互学习。

2.确定项目内容

在项目式教学中,确定项目内容是重要的前提。在电脑组装技能训练中,我将训练内容分为了电脑各部件的连接、整机的组装、硬盘的分区格式化、操作系统的安装、驱动程序的安装、常用工具软件的安装几个项目任务。学生通过完成六个主要项目中的各个的具体任务进而实现获得整机安装的操作技能。

3.布置项目任务

确定学生要完成的项目任务后,我便向学生详细地讲解具体任务要求,分解步骤,同时进行实践操作示范。学生在看的过程中随时可以提问题,我有问必答。比如整机的组装,我先示范各个部件的安装顺序,如:先固定电源、CPU、风扇、主板、硬盘、光驱,然后插内存、显卡、网卡,接着连接电源线、数据线、机箱前置面板线,最后连接鼠标、键盘、显示器等外部设备等。由于学生对项目任务真正理解了,便自然愿意去完成,而不会举手无措,无从下手。

4.组织学生实施

在任务实施中,不能采取“放鸭式”的管理方式。作为技能训练的组织者、实施者,我让每个组长知道怎么让组内的同学协同操作。对于操作有困难的学生,我重点给予耐心指导,这样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我既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也是学生的“学习伙伴”。这样学生便在亲切友好、和谐平等的气氛中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5.进行多元评价

学生完成项目任务之后,便要对训练结果进行评价。我组织全班学生先集中进行讨论、总结、评比。各小组长要依次对完成的任务进行自我评价,发表见解,分析得失,总结成功之处,分析不足的原因,打出评价分。其他小组这时可以提问或发表自己的看法,肯定成绩,挑其不足,加以补充,并给出互评分。最后由我进行总结评价,评价包括对学生操作要领的掌握程度、操作步骤的熟练程度,在整个操作中所碰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及学生在技能训练中的团结协作能力等方面的情况,并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纠正,最后打出教师评价分。这时应该注意多肯定,多褒奖,少批评,以引发学生进行下一轮学习的兴趣。小组自评得分、其他小组互评给分和教师评价分数按3∶3∶4的比例算出小组实得评价分。这种对专业技能训练多元评价化模式克服了过去仅由教师一人说了算的一元评价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这是过去从未有过的。

好了,化工单元操作实训总结(精选5篇)就介绍到这里,愿我们如花绽放,不负韶华,加油!(来源:360范文网 http://www.360fanwen.com)文章共字

菁英职教网文章归档 教育资讯 留学攻略 七品教育网站地图xml
27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