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鉴论文(精选5篇)

| 婕音

推荐文章

菁英职教网 培训啦 留求艺

艺术品鉴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音乐鉴赏;理性;审美评价;探析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9-0118-01

通过音乐鉴赏理论的掌握能够获得基本的音乐艺术审美素质,并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对一般音乐作品进行相关的审美评价,音乐作品的鉴赏与审美探析是更深层次接触音乐艺术文化的方式,有利于激发广大音乐爱好者对于音乐艺术文化的热爱情感,从而进一步推广音乐艺术。

一、音乐鉴赏中的理性探析

音乐艺术的理性认知与审美有利于深化观众在音乐艺术欣赏过程中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从音乐艺术所涵盖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作品内在情感思想等对作品进行分析,且在理论知识上加入个人对于音乐艺术的理解才能实现对于音乐作品的正确鉴赏与评价。在对音乐作品从艺术文化角度进行鉴赏时,应就其音乐风格、音乐体裁等进行分析。面对不同类型音乐作品,其理性认知的内容也都不同,因此音乐鉴赏中的理性认知主要从两类音乐作品入手:

(一)针对声乐作品的音乐理性探析。声乐作品是由多种音乐创作元素融合的音乐艺术,其中音乐旋律及音乐歌词是其主要部分。在对该类作品进行鉴赏与评价时,不能将歌词与旋律互相独立,应在两者结合的状态下,根据鉴赏者个人的音乐理论知识分析,形成一定的音乐艺术审美感受。

(二)针对器乐作品的音乐理性探析。在对器乐作品进行理性认知与审美鉴赏时需要同时考虑到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者当时的情感以及创作目的等,相对声乐作品的鉴赏显得更加复杂深刻,音乐鉴赏课程主要围绕器乐作品的深入探析来开展,这对于欣赏者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以及个人的音乐思想情感要求都较高。

二、音乐鉴赏的审美探析

音乐作品的审美探析与一般的音乐评论不同,音乐评论更多考虑音乐理论逻辑在音乐作品创作过程中的思考,而音乐审美探析更多强调的是一种因音乐情感上的感受。对音乐艺术作品的审美评价必须考虑多个艺术要素才能有效地提高个人的音乐艺术审美能力,首先,就音乐作品所表达出来的音乐艺术形式、情感等进行思考,就音乐欣赏过程中有关音乐作品个人的思想情感进行思考与深入理解,在自己的音乐感受中再建与创新音乐作品的艺术表达形式与内容;其次,在音乐感受基础上实现音乐艺术形式的再建与创新,对于音乐作品的艺术评价予以再次反馈。音乐艺术的审美鉴赏不是停留在对于某个音乐作品的单纯评价与结论,而是将对于音乐艺术的理论认知与鉴赏者个人的音乐情感、听觉感受等结合,并充分发挥个人的艺术想象能力,使得音乐作品对人的精神影响达到进一步的深入。

三、如何对音乐作品进行理性的鉴赏与正确的审美评价

(一)注重音乐艺术文化欣赏。对音乐艺术的鉴赏首先需要对基本音乐理论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其次对丰富的音乐作品风格与类型进行深入了解,将音乐艺术融入于社会文化背景,,从而实现更高水平的音乐艺术鉴赏。

(二)注重音乐作品背景文化的融入。对音乐作品的评价与鉴赏并不是单一的专注于音乐演奏技巧,音乐作品本身必须包含有大量的音乐艺术文化背景,能够表现出一定的音乐知识深度与广度。因此,音乐鉴赏过程中不能缺少对音乐背景文化的导入,对于丰富音乐鉴赏知识,提高音乐审美品味至关重要。

(三)对多地区音乐文化元素以及民族音乐作品的了解。世界音乐艺术文化发展历史悠久,并且形成了相当独立且富有地区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系统,在各个民族地区都拥有十分丰富的音乐资源,应作为音乐理性探析与审美研究的重要内容。

(四)注重音乐鉴赏的实际效用性。随着音乐与艺术文化的不断累积与深入,音乐艺术的审美与鉴赏应与现实素材相接轨,音乐鉴赏过程中应注意音乐资源与素材的拓展,除了关于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之外,也要通过大量的音乐作品鉴赏实践对实际音乐理性认知能力以及审美能力进行提高。

(五)强化关于音乐作品的鉴赏与探析交流。音乐鉴赏过程中应首先就某个音乐作品的风格流派、文化背景等内容进行探讨与分析,每一个鉴赏者都是一个单独的鉴赏个体,通过沟通与交流能够让每个个体充分发挥与贡献自己对于的音乐作品的理解,同时也在讨论过程中获取其他的人的音乐感受,这种方式能够很好地实现欣赏者对于音乐作品内涵的多角度思考。

四、结语

对于音乐作品的艺术鉴赏并不是停留在单纯评价与结论,而是将对于音乐艺术的理论认知与鉴赏者个人的音乐情感、听觉感受等结合,并充分发挥个人的艺术想象能力,使得音乐作品对人的精神影响达到进一步的深入。音乐鉴赏的过程更多地是从音乐艺术所涵盖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作品内在情感思想等进行分析,将音乐艺术的理性分析运用于音乐艺术鉴赏中,在理论知识上加入个人对于音乐艺术的理解才能实现对于音乐作品的正确鉴赏与评价。

参考文献:

[1]殷.音乐欣赏活动中的“身体”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2]喻娟.音乐欣赏教学的美学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5.

艺术品鉴论文范文第2篇

存史与资政

5年来,《年鉴》担当了四川文学的见证者和记录者,文化议题的设置者和文化建设践行者的角色。它既重视对经典作家作品的解读,也重视对文艺现场的跟踪及对当代文学前沿问题的研究。

目前,除《中国文艺年鉴》外,全国只有少数几个省市有单独的文艺年鉴。四川省能够推出文艺年鉴,标志着四川在文艺创作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上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与四川作为文化大省的地位是吻合的。几年下来,编撰四川文艺年鉴的意义逐渐显现出来。它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1、《年鉴》的编辑出版及时反映了全省文艺创作信息,充分展示了全省文艺创作及研究动态,揭示并记录四川文学艺术的发展过程,已经成为了解四川文艺的一个重要“窗口”。2、记录历史,对积淀四川文化起了重要的史料作用。3、发挥了服务现实的文献作用,正在成为省委实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建设高品位文化大省举措的重要载体。

《年鉴》正在逐步成为四川文学艺术的新品牌、新标志。

编写原则

《四川文艺年鉴》的编写方针是全面、客观、系统地记录四川文艺发展的足迹。编排体例严格按照年鉴类工具书体例编排,力求规范化、注重创新性;按照文学艺术特殊规律,分门别类地记述当年度的文艺创作成果、学术研究与评论、文艺界的重要事件与活动、重要政策文献等内容,全面的进行梳理与概要的描述;每章著有“概述”,是对全省当年各艺术门类发展的宏观综述。年鉴要求文艺资讯翔实,学术提炼精到,集中展示四川文艺一年来的客观走向与基本风貌,认真分析四川文艺发展演进中的主要特点与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方便读者和研究者查阅,文艺年鉴除遵循一般的体例外,以时间为序精心排版,真实记录。

年鉴把文献的真实性系统性放在第一位,兼顾学术的权威性性、观点的多元性与资料的翔实。编撰《四川文艺年鉴》,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力图以文学研究、评论的原创性建设来抵御所谓文学“边缘化”,同时也注重在史料、研究方法等方面高度的自觉性,注重记载四川文学的真实风貌,发掘和建立当代文学的第一手史实。实际上也是原创性研究方向的一次“向外转”。

年鉴与四川文艺创作的类型化互动

《四川文艺年鉴》的编篆工作已经走过了五个年头。我们希望在编辑理念上不断创新,这就要关注年鉴编纂与四川文学艺术现场的互动。《四川文艺年鉴》每年出版一部,一年一个主题,形成了一条贯穿四川文艺发展脉络的轨道。

例如2008年的《四川文艺年鉴》。2008年很特殊,在这一年四川文艺年鉴贯穿了抗震救灾精神这条主线。年鉴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真实记录了抗震文学井喷爆发的文艺现象,记录了抗震救灾主题文艺活动的巨大成效,记载了四川抗震文艺呈现出的整体书写特质,即以从容直面灾难,以自信应对灾难,以理性反思灾难,以艺术审视灾难。在文学观念上,年鉴提出汶川大地震后勃兴的“地震文学”是当代中国一次大规模的灾难叙事视野呈现,提出灾难是文学的永恒母题等理论观点;认为从文学书写来看,灾难考验民族意志,考验四川人的精神品质。抗击灾难同样能够锤炼升华民族精神,形成民族精神新结晶。年鉴认为,“抗震文艺”将以其独特的精神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成为新中国文艺的绚烂奇葩!

同时,2008年年鉴也记录了我省文学创作对中国现代性与现代化问题的思索;反映了“底层写作”更加注重文学性的创作现象。认为四川作家群正在赢得独立的艺术生命和品格。

2009的主题是秉承审美意识形态性,注重文学艺术对精神的引领作用。

“5·12”汶川特大地震过去一年了,但四川文艺工作者没有停止思考和写作。2009年年鉴着力于总结四川文艺家以“铭记·感恩·重建”为主题进行的重量级文艺创作,分析灾后我省的文艺创作开始由先前的井喷状态逐渐沉淀,进入文化精品孕育期这一重要现象,归纳出三个特征:第一,震后一周年的文学作品呈现出书写形式的多样性与立体感,书写倾向的宏大化与个体化;书写主体的全民性与民间性。第二,“抗震文艺”成为2009年四川文艺创作的主旋律,精品迭出。第三,抗震救灾文艺创作理论思考引向纵深。思考“抗震文艺”的审美超越观念与精神家园的审美需求,思考“抗震文艺”理性精神与文化自信,同时思考地方文化传统的复兴对精神家园重建的意义。这些理论探索,为推动抗震文艺的繁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从年鉴的丰富记录与总结可以看出,“抗震文艺”已成为四川文艺工作的重要成果,成为四川文艺在当代中国社会进程中留下的宝贵而独特的精神成果。同时2009年鉴也总结了四川文艺在具有优势的文学、戏剧、影视、美术、书法、摄影等门类方面的不俗表现,认为2009年四川文学创作在写作的深度和广度方面都有不小的收获。这样,年鉴以事实说话,得出2009文艺创作正在向精品迈进,“四川制造”能够叫响全国的结论。

2010的主题是:以“文艺川军”为标志,四川文艺的品牌战略开始提速。

艺术品鉴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艺术鉴赏;艺术教育;对策

20世纪中叶以来,艺术鉴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注意。随着艺术教育的不断推进,审美教育的不断加强,人们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的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丰富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生活。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正如《辞海》中所释,艺术鉴赏体现在:“人们对艺术形象感受、理解和评判的过程。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一般都从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出发,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飞跃”。通过艺术鉴赏,使得学生“品格得以完善,思想得以净化,情感得以陶冶,精神得以升华,身心得以发展。”为此,高校开设了音乐鉴赏、舞蹈鉴赏、影视鉴赏、美术鉴赏等课程。然而,在当今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学生教学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给当前的艺术鉴赏课程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适应当下社会的发展,改革创新艺术鉴赏课程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是当下高校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要思考的问题。

一、艺术鉴赏课程的重要意义

艺术鉴赏就是指读者、观众、听众凭借艺术作品,利用个人的视觉、听觉等感知以及已有的生活经验、艺术修养、兴趣爱好、思想情感和审美理想等对艺术作品而展开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它是在不断的感知、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中,获得美的享受,美的熏陶。自19世纪实证论批评家重视对作家的研究,发展到20世纪中叶结构主义、符号学重视对艺术作品本身进行研究,直到20世纪下半叶接受美学理论异军突起,脱颖而出,影响广泛,充分表明艺术鉴赏主体与鉴赏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艺术鉴赏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受到人们的普遍承认和肯定,在文学艺术领域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目前大多数高校将艺术鉴赏课程当作实现审美教育,完善美育的有效方式。正如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通过艺术鉴赏课程的开展,让学生掌握并了解一名鉴赏者同样可以在审美再创造活动中,充分展现自己的聪明、智慧和才能。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感知、鉴赏,体会艺术作品蕴含的思想和创作者当时的心情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即将自身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到艺术作品之中,从而获得强烈的美感。好的艺术作品,让欣赏者能够与作者实现穿越时空的对话和交流,这是艺术鉴赏课的意义所在,也是主要目的。以艺术作品为媒介,让鉴赏者与艺术家进行交流,感受艺术的魅力,从而获得美的熏陶、美的体验,达到对学生美育的目的。

然而当代大学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升学压力,面对严峻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等诸多原因,很多学生失去了对艺术的追求,认为艺术只是消遣,是文艺青年的梦想。因此,大大忽视了对艺术素质的培养。当今时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对学术专业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要求,对其他方面的诸如综合、艺术等能力同样有要求。高校作为培育人才的基地,学校一定要重视开展艺术鉴赏课程,学生重在参与艺术鉴赏类活动,培育艺术修养,促进学生全面提高。

二、当前高校艺术鉴赏课程存在的问题

自从教育部2006年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公共艺术课程教育已经成为普通高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指导方案》中的要求,各大高校设置的公共艺术课程有《美术鉴赏》、《音乐鉴赏》、《影视鉴赏》、《舞蹈鉴赏》等均以全校选修课呈现。这一项举措是教育部实施素质教育、改善美育教学模式以及提高学生艺术素養的重要途径,对塑造学生审美情趣和健康人格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通过十多年的实践,我国高校的艺术鉴赏课程在实践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的艺术基础相对薄弱

艺术鉴赏课程有效的融合了旋律、节奏、造型、色彩、舞蹈、影视等多种元素,而理解并熟知各门类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是做好艺术鉴赏的前提。如“在观赏京剧时,哪些懂得京剧程式和技法的人,仅仅从几个人的打斗场面中,就能理解到这是千军万马的沙场……”然而,在现当代艺术教育中,很多学生往往一时兴起学习一门艺术欣赏类课程,但由于缺乏对基本艺术知识的了解,久而久之日觉枯燥,渐渐失去学习艺术的热情,更不要谈艺术鉴赏了。高校广泛开设的艺术鉴赏课程好似形同虚设,对学生艺术的兴趣的培养和熏陶并未尽人意。

另外,在中国美学中,艺术作品常常追求一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西方美学追求一种“意蕴”。只有当学生充分调动审美心理中理解因素,才能真正领会和感悟到艺术作品中的深层含义。才能深刻感受到艺术作品的“空白”和“不确定性”。但是当下大部分学生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等多方面的影响,知识面有待提升,加之很多学生缺乏自学能力,实践认知能力,没有更好的契机去自觉的感受艺术,接触艺术。仅仅为了学分而学,为了毕业证而修,导致高校整体艺术课程教学质量不佳。

(二)高校艺术鉴赏课程教学方式单一化

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大量优秀作品的实践,更离不开相关艺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当下不少高校的公共艺术课程依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教师为了学生了解中外优秀的艺术作品,掌握基本艺术素养,在教学中多展示了很多中外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其中不乏很多晦涩难懂、高水准的国际化作品。课堂上,老师从艺术作品的形式结构、类型、色彩到艺术表现形式和思想内涵侃侃而谈,更多的专业术语、理论教学呈现在教学始终。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师教的很用心很卖力,学生学的很辛苦很困惑。讲解―欣赏―讲解的模式成了教师的专用模板,而公共艺术课程渐渐的变成了专业理论课程,有时学生因一些专业术语的费解跟不上教师的讲课节奏,由积极主动学习变为被动消极接受,久而久之很容易产生畏学情绪。因此,单一的教学方式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的教学接受质量,教学效果不好,更达不到艺术鉴赏的最终目的,又何谈美育。

三、关于改进高校艺术鉴赏课程的策略

(一)提升高校教师专业教学技能,激发创意课堂

教师的引领和带动对教育成效的好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是教育事业的关键。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除了需要熟悉并掌握艺术基础知识,还需要大量鉴赏优秀作品的实践。现代教学中,高校教师早已进行理论讲解和多媒体展示结合的方式授课,如何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技术,如何让课堂变得更为生动有趣是当下高校专业教师需要首先思考探讨的问题。面对李白的诗、贝多芬的音乐、八大山人的绘画、曹雪芹的《红楼梦》、费里尼的电影,教师如何将最初感知到的可视可听的形态、形象和形式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知识和鉴赏能力传授于学生,是每一位高校教师所必备的基本技能。如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采用多种样式对艺术作品进行展示,影音、资料、图像等更为直观生动,不仅使学生获取到更大容量信息,还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加课堂趣味性。另外,对于高校开展的艺术鉴赏课程应积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方针。加强对现任教师的培训,提高艺术鉴赏课程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安排学校的骨干教师到一些专业性强的机构或者学校进行进修,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丰富教师阅历。同时,高校艺术鉴赏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加强相关艺术门类专业知识的学习,并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艺术知识,了解当前社会一些好的艺术作品,紧跟时展的步伐。

(二)激发高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自主探索

高等教育与应试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更为注重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创新创造精神。因此,高校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以学生为主导,充分挖掘、发挥学生在课堂主体的地位。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解疑答惑,积极解决学生的困难问题。比如,通过课堂上创设情境引导大学生主动学习,探索优秀艺术作品,有效将生活和艺术联系在一起。环境的创设需要教师在多媒体运动基础上,搭配合情的图片和音乐,在视觉上激发学生的兴趣。此外,教师可以利用当下互联网信息,实施翻转课堂。课前将学习的重点内容,以简短视频或者课件形式展现,学生自行观看后根据教学内容,制定个人的学习计划和学习任务,进行资料的检索,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将问题困惑一一记录,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反馈意见,对一些学习常见问题统一作答,在师生个性化的接触与互动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大大提升,自主探索模式占据了主导。通过“翻转”由学生掌控学习,激发学习兴趣,相对轻松避免遗漏;也大大增加了学习中的互動,让教师由原来单纯知识的传递者变为学习的引导着。不仅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创新思维能力,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外活动,如艺术展览会、文博会等,多带领学生到感受现场,体验艺术作品的魅力。通过现场感受,不仅了解艺术品的表现形式,而且还能感受到现代一些新的艺术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拓展视野,在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丰富高校教学资源,为全体师生所用

目前高校艺术鉴赏课程一般由大二、大三两学年实行全校集中选课,受课程容量等影响,不是每一位学生都可以进入艺术鉴赏课堂中接受艺术教育。美育全民化无法全部通过课堂传承实现。同时,教师在面向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进行授课时,学生的专业背景、人文素养、兴趣爱好、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为高校的艺术鉴赏课程带来一定的难度。而教学资源的丰富可给予让课上、课外学生充分学习的机会丰富,因此,健全艺术鉴赏课程教学资源显得尤为重要。除了基本的课程教材、教辅材料外,影像资料、艺术类期刊杂志、画册等通过不同的视角传递艺术信息,对培养学生欣赏、鉴赏及艺术批评能力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目前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在接触到艺术作品诸如看了一幅画、听了一首乐曲、读了一首诗之后,往往会在脑海中对这幅作品加以“好”“很好”的主观评价,而不会形成较为深层次的认识和领悟。因而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广阔的教学资源拓展学生鉴赏视野,提高学生艺术鉴赏力是十分必要的。另外,教学资源的扩充还包括整合共享并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如其他专业艺术院校、艺术作坊、文化馆、美术馆等,将高校校与其建立相对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可在校内与校外资源结合中极大丰富课程知识面,开拓学生发散思维,激发求知欲与探索精神,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艺术鉴赏课程在教育课程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有着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是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促进高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艺术鉴赏课程的开展不仅能提高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感知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高校、教师和学生必须引起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丰富教学手段、提升专业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从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道一.美术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宋毅,董华著.艺术鉴赏[M].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3]孙菊茹,等.课堂教学艺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彭吉象.艺术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5]赵鑫.高校美术专业鉴赏课刍议[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5):262-262.

[6]王晓丹.高校美术鉴赏公选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162-164.

艺术品鉴论文范文第4篇

一、高校公共设计艺术教育的意义

1)理解力提升。

当今世界是一个典型的多元化世界。不同国家有着各自独特的历史、文化和风情,而各国的设计理念、设计模式和设计方法都有差异。现实中,高校针对设计艺术开办了专业课程,同时还开办了公共设计艺术课程,让非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也有机会来学习相关课程。课程中囊括了国内外名家的设计作品。艺术教师可以从作品的角度出发来剖析它国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和设计特色,让非艺术专业的大学生能从中有所悟、有所学,同时在理解它国文化及设计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本土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和设计特色,对设计艺术有进一步理解,接纳多元化的世界,也接纳多元化的艺术文化、设计文化。

2)创造力提升。

艺术设计不同于文学鉴赏和技术学习,它对学习者创造力的要求极高。换言之,一个在艺术设计上造诣颇深的设计者一定是一个颇具创造力的人才。对普通大学生来讲,创造力不足是自身思维的典型缺陷。鉴于此,在高校中,艺术教师要刻意让普通大学生鉴赏艺术作品,并从中领会创造的内涵。

3)审美品位提升。

在艺术设计中,教育的重心是审美。因此,公共艺术教育课侧重于培养大学生独特的鉴赏力和审美观。而艺术教师可借助两种方式来切实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审美品位。第一种方式是增加作品鉴赏内容。艺术教师让大学生自己鉴赏,并提出自己的审美认识及意见,大家相互沟通、相互学习。第二种方式是提倡生活审美。艺术的灵感往往来自于生活,大学生需要从生活中寻找资源和灵感,将生活的美结合自身的理解与想象表达出来。

4)兴趣激发。

设计艺术所涉及的范围极为广泛。一个水杯、一只钢笔、一栋楼房和一辆车都需要在设计基础上才能完成制造。因此,设计艺术几乎无处不在。高校中,艺术教师要将这种思想传递给大学生。教学中,艺术教师除了拿出艺术作品,还要尽可能加入生活中的艺术素材来进行教育;此外,艺术教师还要让普通大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仔细观察,领会不同产品在设计上的精妙之处,由此来激发普通大学生参与设计艺术教育的热情。

二、高校公共设计艺术教育的实施策略

1)内容设置。

高校在实施公共设计艺术教育中,要注意教学的内容设置,而内容设置的重点要把握两个方面。第一、教学内容最好以鉴赏实践相互结合的方式。在初期的课堂中,艺术教师要呈现出名家作品,引导非艺术专业的大学生如何鉴赏设计作品。在中期的课堂中,艺术教师要让学生慢慢尝试着独自鉴赏。在后期的课堂中,艺术教师要让学生尝试自我创作。非艺术专业大学生不同于科班的艺术生,不能要求其拥有太高的创造技巧,而是侧重于提升其创造思维。第二、教学内容要多增加文化内容。艺术教师要向非艺术专业的大学生传授更多与艺术设计密切相关的文化内容。例如:同样是举办婚礼,中国人更喜欢穿红色礼服,因为中国人认为红色是最喜庆的颜色,而西方人更喜欢穿白色礼服,因为西方人认为白色是最为纯洁的颜色,象征最为纯洁的爱情,这便是设计艺术中文化差异的表现。公共设计艺术课程属于高校的选修课程,建议在每周开设两堂设计艺术的选修课,同时建议理论学习、艺术鉴赏及艺术创作的课时时间则分别占据三分之一的课时最佳。

2)方法运用。

高校在实施公共设计艺术教育中,要注重方法运用。结合现实情况,本文建议艺术教师要尽可能借助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多媒体教学法,艺术教师提前将教学中所用的素材从网络中下载下来,在教学中则以播放幻灯片、声音和视频的方式来展示作品,不仅提升了教学效率,还激发了普通大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二种方法是讨论教学法,在文化学习、艺术鉴赏及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艺术教师都可以将此方法在其中运用。具体是将学生分成多个组,并设置一名组长,艺术教师提供一个题目,让学生都加入讨论中,自由发挥言论,并由组长将本组的结论表达出来,最后再由艺术教师进行总结,这种方法对学习兴趣的激发十分有效。

3)资源运用。

近些年来,各地都有大师级别的讲座,也有规模大小不等的美术展览,高校艺术教师要注意关注当地的这些信息,尤其是美术展览,在展览开办前,将展览的地点、时间和内容等告知所教的学生,展览开办期间,由教师集合学生,带到展览所在地。在观赏美术展览的过程中,艺术教师可先让学生进行集中性的观赏,由教师介绍展览作品的情况,让学生自由表达想法,形成良好的鉴赏氛围。之后,艺术教师再让学生们自由鉴赏,近距离的观看和真切的感受优秀设计作品的造型、色彩和材质能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冲击力,这是在教室里看幻灯片和图片极大不同的地方,能更好的激发他们学习艺术的兴趣。学生回校以后将鉴赏的内容及各自的想法以文字、图片方式呈现出来与同学老师一同分享。这是对校外资源运用的一种良好教育方式,可供目前的高校所借鉴。

三、结束语

艺术品鉴论文范文第5篇

这一职业培训对眼下鉴定学的人才断档状况也是一个广羊补牢的可喜之举,理应鼓与呼。

但问题是,艺术品鉴定尤其是古今书画真伪的鉴定,是一项涉及学科十分广泛且知识积累过程又是非常缓慢的特殊学科,如果仅仅套用其他行业的短期培训手段便企望能持证上岗,我以为最终结果不但不能有效规范艺术品鉴定的无序局面,很有可能会因CETTIC的职业化带来诸多难以收拾的更加混乱的格局。

就拿书画鉴定来说,其“成才率”是非常低的久远的我们且不去说了,上世纪能经得住历史“检验”的书画鉴定家屈指可数,除了吴湖帆,所谓“五大巨头”中,也只有谢稚柳、徐邦达、刘九庵、启功最称高手。但他们各自在书画鉴定领域的优势又有不同,谢稚柳先生鉴定宋元,徐邦达先生鉴定明清,基本上形成了他们的鉴定体系;刘九庵、启功二位先生虽眼力非凡,然严格说来,也还只能称之为顶尖级玩家。他们之后,有一定实力的要数上海的徐建融,但他浸淫谢稚柳先生太久,所述所论多半还是谢学的延续。即便如此,徐先生在当今鉴定界也算得上出类拔萃的顶梁柱了。

从以上的“数据”我们应该不难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鉴定家的产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此,我们完全有理山怀疑CETTIC的职业培洲的成才率――准来执教鞭?

在我看来,要想成为书画鉴定家,首先自己得成为一位造诣不凡的书画家,最好还要成为一位不错的篆刻家。所谓书画鉴定家,不仅要博览群书(包括书画印的史论),多看古今名家作品真迹,更重要的是自己要在书画篆刻艺术创作实践方面具备相当的造诣。否则,贸然涉猎书画鉴定学,结果只能是隔靴搔痒,永远是不得要领的。自身的书画造诣一般,无论如何也是无法深入探究书画艺术精微妙谛,更谈不上去鉴定书画的真伪了。一位称职的书画鉴定家,对书画艺术不仅要在理性上有广泛的认识,更应该在感性上有深刻的体会,二者不可偏颇,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常识。

吴湖帆、徐邦达、谢稚柳、王季迁、启功、徐子鹤诸位前辈之所以在书画鉴定方面有高人一头处,原因就是他们在书画艺术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方面都有着非凡的成就。

《收藏拍卖导报》记者张娟在其《艺术品鉴定师有望持证上岗》(2006年4月27日)一文中讲述了这样―个真实的故事:

记者在北京古玩市场碰到一位喜欢陶瓷收藏的王先生,他看中了一件“清康熙”时期的青花瓷瓶,特意请“专家”鉴定,在得到“专家”的肯定后,花大价钱将其买了回来,谁知却是一件赝品,王先生被气得病倒在床。而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用一位业内人士的话来讲,就是“鉴定正处在浑水摸鱼的阶段”。一方面,有些鉴定者本身缺乏扎实的基本功底,只是略懂皮毛,便自诩是“鉴定师”,沽名钓誉,四处开具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的“鉴定证书”赚钱。另一方面,独立于拍卖行、古玩店的权威鉴定凤毛麟角。

既然“独立于拍卖行、古玩店的权威鉴定凤毛麟角”,那么执掌CETTIC的职业培训教鞭的导师总不至于是天外来客吧?

在权威鉴定家奇缺的状况下,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大张旗鼓地启动文化经济职业技能岗位培训项目,是不是有点操之过急?

红红火火的拍卖业职业鉴定师过度匮乏是事实,对“文化经济职业技能岗位培训”而言,“生源”是招之不尽的;那么,“师源”哪里来?“师资队伍”的含金景究竟有多少?准能成为合格的导师?如此等等都是摆在我们面前无法回避的实际问题。

要知道,教学是百年树人的系统工程,如果没有过硬的师资队伍,没有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尝试,其结果只能是误人子弟和扩充“伪专家”队伍。要言之,在古玩行业,书画鉴定在圈内被称之为“软件”,其鉴定难度如同检测电子产品的软毛病,没有一定时间的“临床实践”和对书画艺术源流、精髓以及不同朝代、流派的审美取向、笔墨个性的深层次研究,是难以探究个中奥妙的。

实践告诉我们,艺术品鉴定师不可能通过短期的培训就可以产生,即便是名牌高校设置艺术品鉴定专业,学生即便是本、硕连续读,离开校门一旦触及非课堂教材的艺术品,其辨伪能力也只能是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正如北京华夏物证古陶瓷鉴定所所长毛晓沪先生所说“我认为:真正的鉴定专家应该是从‘造假’和‘市场’两个环境中磨炼出来的,而不是从学校和博物馆里走出来的。”(《文物打假四人谈》详见《中国文物报》2006年3月15日6版)

至于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文化经济职业技能岗位培训项目总监袁山开先生的“防微杜渐”之说:“未来有志于从事艺术品鉴定的从业人员经过考试,取得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CETTIC职业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并获得艺术品鉴定师及高级鉴定师职称后,就可从事‘鉴宝’工作。这些从业人员鉴定的艺术品及结果将被注册,通过注册号码可在中国艺术品评估鉴定网查询艺术品鉴定的相关信息,并且劳动部将每年组织权威专家团队进行职业年审,鉴定师如果被发现出错率较高或有重大错误,将被吊销资格证书。”看似通过CETFIC职业岗位培训的“艺术品鉴定师及高级鉴定师职称”的“质量”有了“法律保障”,可问题是在起步伊始就把鉴定师的人品、水平寄托在“劳动部将每年组织权威专家团队进行职业年审”上,我以为这正是对“CETTIC职业岗位培训”有可能产生“隐痛”的无奈之忧。

关于艺术品鉴论文(精选5篇)的介绍就到这里,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艺术品鉴论文(精选5篇)全部内容了,希望能对你有用。访问360范文网了解更多品鉴 论文 精选相关内容(本文共字)

菁英职教网文章归档 教育资讯 留学攻略 七品教育网站地图xml
27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