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生活的作文(精选5篇)

| 婕音

推荐文章

关于高中生活的作文范文第1篇

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艺术创作首先来源于生活,也就是要对生活有感触,对生活有深刻的认识,有独道的理解。讲艺术与生活的辩证关系时指出,生活是艺术唯一源泉,艺术来源于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但艺术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可以而且应当比实际的生活更高、更典型、更理想。就是说,艺术要求对生活进行高度集中和概括,要求典型化、理想化,从而创造出比现实更美好、更富有诗意、更理想的艺术境界,创造出新时代的意境。

从生活出发作为艺术创作中的最基本,最普遍的创作方法,这种方法揭示人类与艺术的一种现实的依存关系,反映人类的精神诉求。 从生活出发创作出的现实品格是人类追求真善美的理想,弘扬人文精神的写照,生活的气度则是广阔而浩大的。现实主义作品不但追求作品的真实性,而且也追求表达崇高的感情,使作品能够与观者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提高人们认识的作用。一个民族的艺术,如果没有崇高的审美理想,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如何从生活中攫取最能反映时代精神与理想的素材作为母题,体现着艺术家的修养与人文价值,更体现艺术家精神生活的层次。只有从生活中更深的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作品中才会有更强的传统艺术气息,艺术作品承续传统可能以古开新。中国有取之不尽的素材,古老悠久的文化历史, 中国拥有一方至为广阔而深厚的社会土壤,这是中国艺术家的宝贵财富。艺术为人民服务,艺术面向13亿人民群众,这是中国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是一个艺术家必须具备的优良品格。

从生活出发一定要注重人文精神的挖掘,艺术作品的深层或本质的内涵是人文精神的追求。人文精神是艺术创作的核心,我们说的人文精神是指民族精神,也包含着艺术家的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高层次的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和对精神世界的表述。艺术的终极价值是以真善美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而人文精神又是推动艺术终极价值实现的力量源泉。人文精神无论对于民族艺术的发展或艺术家的创造能力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中华民族艺术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信念和支撑。我们应该用更高、更远的人文精神和文化视野去关注现实生活。艺术家必须重视在人文精神中洞察、在平凡中挖掘,以独特的视角反映生活,对社会现象进行文化思考,这样创作出的作品才会有一种分量与生命的厚重感。不断地创作出反映民族文化精神与品格,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艺术精品。

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艺术创作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坚持先进文化取得的成果,在技术手段和立意上熟练精思,锐意创新。 所谓“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只有回归生活才能实现的。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是创作的根。没有了根,这座艺术高楼就没办法稳定。艺术创作要把生活的积累真实地呈现出来,对生活的积累就是回归生活的过程。反映时代、感悟生活、关注民生、追求真善美相统一的审美理想。艺术家创作的过程中,不是凭借理性,就是出自感性,而事实上多数是两者结合的结果。凭借理性就是对生活的观察和研究,出自感性就是对生活的升华和超越。回归生活就是要敢于探索,勇于创新,不断开拓进取,找到触及心灵的深度。任何一种文艺创作方法都是适应社会实践和艺术实践的需要产生的。实践证明回归生活的创作方法就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创作方法。一切艺术创作从本质上来说都是离不开生活,现实主义是人类最基本、最普遍的创作方法。凡是偏重审美关注客观现实的艺术作品都是来源于生活。

回归生活要求创作题材和内容上更加广泛深入,表现现实生活和重大题材在艺术形式、语言手法诸方面的探索上也显得更为多样丰富。从历史高度上对于未来艺术要有前瞻性。开拓发展如何坚守和突破民族精神问题。优秀的艺术作品重视形式美,又总是一其形式达于内美的表现,以期给观者以精神性的感染。中国经济的腾飞增强了中国文化艺术的辐射力。国家文化艺术发展的大好形势为绘画艺术创作提供了最广阔的舞台。

绘画大师塞尚说:“画画并不意味着盲目地去复制现实,它意味着寻找各种关系的和谐”。塞尚说的各种“关系的和谐”就是回归生活理念在绘画中的运用,正好比写生要忠实于自己的内心感受,有意地建自然的和谐关系。

关于高中生活的作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校共青团工作时代化 受众视角 参与度 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D297 文献标识码:A

一、“高校共青团工作时代化”的概念

“时代化”应用于学术界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研究。但是,“时代化”在学术界基本上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专属代名词,很少被学者应用于其他领域的研究。本文试图打破学界的“常规”,将“时代化”应用于高校共青团工作研究。那么,什么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时代化呢?

时代化是个复合概念,是纵向时间和横向时务的立体融合。纵向看,时代一般是指历史发展的时间序列。从横截面考察,时代除了具有时间属性之外,还表示与时间相伴随的时务和时势,也即时代面临的课题和任务,由此引出对时代主题的分析和时代使命的把握豍。因此,“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时代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从纵向来看,是相对于高校共青团工作自身的历史沿革而言的,高校共青团工作受高校教育改革的影响而呈现出具有一定的历时性变革;从横截面来看,高校共青团工作随着时代的变化面临着新的挑战,工作环境已经从传统封闭型过渡到网络化、信息化为主的工作环境,高校共青团工作服务的受众需求也变得多样化,这就要求高校共青团工作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不断进行自我职能的调试,不断更新工作观念,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实现“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时代化”,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学生需求多样化是高校共青团工作时代化面临的巨大挑战,高校共青团工作实现的载体主要是各类型的活动,本课题基于受众视角以认知度、参与度、满意度和期望度四个维度对武汉大学共青团开展的工作进行绩效评估,试图从学生的微观视角找出高校共青团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二、基于受众视角对武汉大学的实证研究

(一)问卷样本构成。

本次调查在武汉大学校内采用随机调查的方法,获取了215个调查样本。其中,性别缺失值为2,男生114名,占有效百分比53.5%,女生99名,站有效百分比的46.5%,男女性别比例基本平衡。在年级构成上,缺失值为2,在有效的百分比中,大一35名,占16.4%,大二的59名,占27.7%,大三的61名,占28.6%,大四的39名,占18.3%,研究生19名,占8.9%,专业涵盖五个层次,且各个年级所占比例相差不大。在政治面貌上,缺失值为1,中共党员(含预备)57名,占有效百分比26.6%,共青团员142名,占有效百分比66.4%,派1名,占0.5%,群众14名,占6.5%。在专业方面,文科类109名,占有效百分比50.9%,理工科类105名,占49.1%,文理科专业所占比例基本持平。因此,不管是从性别、年级,还是从政治面貌、专业来看,本课题的随机调查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二)认知度。

在“您认为校团委的职能是?”一题中,59.8%的学生选择了“教育引导学生”,55.1%选择了“服务学生”,44.9%选择了“组织学生”,35%的学生选择了“维护学生权益”,14%的人选择了“不清楚”。在被问及“校团委在学生中的作用”时,19.4%的学生选择了“非常重要”,41.3%的学生选择了“比较重要”,31.6%的学生选择了“一般”,7.8%的选择了“不重要”。在被问及“您是否认同团组织是党联系广大青年学生的桥梁纽带”,79.1%的学生选择了“认同”,20.9%选择了“不认同”。从这三个指标的测量可以看出,学生对校团委的职能、地位、作用等的认知还是比较到位的,总体上,学生对校团委的认知度还是比较高的。但是还是有一部分人不清楚校团委的职能,一部分人认为校团委的作用一般甚至是不重要,还有一部分人对共青团作为党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具有排斥心理。

(三)活动的参与度。

活动的参与度C下辖6个二级指标,26个三级指标,每个二级指标的测量主要是通过三级指标综合得知。而对于每个三级指标的测量则主要是采用了赋值法,具体的赋值为:“参加过”赋值为2,“听说过但没有参加过”赋值为1,“没有听说过”赋值为0。然后测出每个三级指标的具体得分,从而测出每个二级指标的得分,再和中值Z进行比较。经过测量,“教育和引导团员学生的活动”参与度C1得分为5.16,小于该指标的中值6,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度C2得分为3.86,小于该指标的中值4,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度C3得分为2.82,小于该指标的中值4,校园文化活动参与度C4得分为5.29,小于该指标的中值6,科技科研活动参与度C5得分1.61,小于该指标的中值3,就业创业活动参与度C6得分为2.17,小于该指标的中值3。

从测量的结果可以得知:(1)各个二级指标的得分均小于各类指标的中值Z,活动的参与度C总得分为20.96,小于中值26,因此,学生对武汉大学共青团开展的活动的参与度不高。(2)在六类具体的活动中,相比之下,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得分较高,参与度较高,其次就是教育和引导团员学生类活动,而科研科技活动的参与度则比较低。

(四)对校团委开展活动的满意度。

对满意度M的测量分为6个二级指标,对每个指标的测量采用赋值法。“非常满意”为5,“比较满意”为4,“一般”为3,“不满意”为2,“非常不满意”为1。经过测量得知,“教育和引导团员学生的活动”满意度M1得分为3.68,大于该指标的中值3,社会实践活动满意度M2得分为3.85,大于该指标的中值3,志愿服务活动满意度M3得分为3.80,大于该指标的中值3,校园文化活动满意度M4得分为3.86,大于该指标的中值3,科技科研活动满意度M5得分3.64,大于该指标的中值3,就业创业活动满意度M6得分为3.59,大于该指标的中值3。

从测量结果得知:总体上看,学生对校团委开展的活动的满意度还是比较高的(各项指标得分均高于中值3,且均高于3.5,接近“4—比较满意”的水平)。其中,最接近“比较满意”水平的是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可见,学生对这两类活动最为满意,其次是志愿服务活动,最后是科技科研活动和就业创业活动。但是学生对校团委开展活动的满意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完全能够超越“比较满意”的水平。

(五)期望度。

在“你最期望校团委开展的活动类型”的调查中,选择思想教育系列活动的占10.8%,选择社会实践活动的占了62.1%,选择志愿服务活动的占了41.5%,选择校园文化活动的占了55.4%,选择科研科技活动的占了34.9%,选择就业创业活动的占了43.6%。从测量结果得知:学生最期望校团委开展的活动类型是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其次就是就业创业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和科技科研活动,最低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仅有10.8%期望开展这类活动。因此,共青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面临着“尴尬”处境,需要引起校团委的高度重视。

三、相关性分析

(一)参与度和认知度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对活动的参与度和认知度三个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得知,“活动的参与度”与“校团委认知”“校团委地位作用”“校团委是党联系青年桥梁”的皮尔森相关系数分别为0.171、0.273、0.199,这三个皮尔森相关系数均远大于显著水平0.01和0.05,且均为正数,因此,参与度和认知度之间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学生对校团委的认知度越高,对校团委开展的活动的参与度就越高。

(二)参与度(C)和满意度(M)相关性分析。

通过“活动的参与度”C与“活动满意度”M的相关性分析得知,皮尔森相关系数为0.254,远大于显著水平0.01,R值为0.000,远小于 0.05,否定原假设,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意义。活动的参与度和活动的满意度之间是呈现出正相关关系的。学生对活动的参与度越高,对活动的满意度就越高。

(三)开展活动的形式与对校团委的支持度相关性分析。

学生对校团委开展各类活动的形式有着自己的认知和判断,认知层级分为很好、一般、比较差、非常不好四个层级,而学生对校团委也有着自己的态度,态度层级分为强烈拥护、支持、不关心、不支持、非常不支持五个层级。通过对开展活动的形式与对校团委的支持度相关性分析,得知,皮尔森相关系数为0.557,远大于0.01,统计上具有显著性。因此,从学生角度来看,开展活动的形式与对校团委的支持度呈现高度的正相关关系,开展活动的形式越好,学生对校团委的支持度就越高。

(四)开展活动的形式与满意度的相关性。

通过对“开展活动的形式”于满意度的相关性分析得知,皮尔森相关系数为0.590,远大于显著水平0.01。因此,开展活动的形式与对活动的满意度呈现出高度的正相关关系。从受众角度来看,开展活动的形式越好,学生对活动的满意度就越高。

四、受众视角下高校共青团工作时代化的路径选择

(一)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代化。

高校共青团的主要职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是高校共青团这个最主要的职能在学生这里却遭到了反对。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并不高,学生最不期望校团委开展的活动类型便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窘迫状况需要及时改变。一方面,这要求高校共青团职能进行转变,由政治管控为主转向服务学生为主,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迎合时代潮流,活动开展形式要生活化,充分培养和发挥学生在思政工作中的主动性。

(二)根据学生的需求针对性地开展活动。

高校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型的活动,这是学生需求多样化的比如要求。对学生最期望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需要继续加大开展的力度,对学生最不希望开展的活动类型但是又是上级团委、同级党委以及共青团自身要求开展的活动类型,高校共青团需要下一番功夫进行调整,创新活动内容和开展的形式,充分做好动员工作,做好宣传工作,做好活动的奖励工作等等。只有学生根据学生的需求来开展的活动,才是最受欢迎的活动,才是最有效率的活动类型。

(三)创新共青团活动开展的形式。

经过相关性分析得知,在学生眼里,开展活动的形式越好,对活动的满意度就越高,对校团委的支持度就越高。因此,不管是项目化运作活动,还是采取招投标形式开展活动,还是采取辩论、征文、知识竞赛、训练营等具体活动开展方式,高校共青团需要结合时展,结合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特征,结合学生需求多样化来创新活动开展的形式。

(四)活动宣传方式多元化,提高活动的参与度。

在被问及“您是通过哪种途径了解到校团委活动”时,选择“网络(未来/自强/人人/微博等)”的占47.5%,班级23.2%,宣传单/展板/广播69.2%,同学27.3%,其他11.1%。从中可以看出,学生获取活动信息的方式存在着两极化趋向,一极是网络渠道,另一极是宣传单、展板和广播等传统渠道,传统渠道是学生获得活动信息的主要渠道。高校共青团活动的宣传方式仍然传统宣传方式为主,高校共青团工作时代化要求活动的宣传方式也应该多元化,尤其要注重网络渠道的使用,尽最大可能将学生吸纳到活动的参与中来,提高学生对共青团活动的参与度,从而提高对校团委开展活动的满意度。

科研项目:本课题系2012年武汉大学青年研究中心重点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本科大三)

关于高中生活的作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化场域;教学活动;教育文化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08(2011)06-0077-05 收稿日期:2011-07-20

作者简介:王长恩,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210097

语境(context)一词源于拉丁文,字面意思为“编织在一起的过程”。不仅语言学家青睐语境,认为语境决定了内容。历史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也都开始关注语境,举凡文本语境、历史语境、社会语境、文化语境等等概念殊途而同归,指向构成与制约社会活动的、虽不必然可见但仍属限定的力量。提倡对文学现象进行历史化、语境化解读的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更是把“语境”发展延伸为“场域”,场域由附着于某种权力形式的各种位置问的一系列客观历史关系所构成,是被赋予了特定引力的关系构型。场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空间,场域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不同的场域具有不同的逻辑和必然性。场域是一个客观关系构成的系统,它可以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者一个构型。场域是动态的、生成的,也可以说是流动的。①场域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空间,场域中存在着积极活动的各种力量,它们之间的不断博弈使场域充满活力。我们可以将学校的教育与教学活动看作是文化场域的作用时空。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是以关系的视角,将研究对象置于系统网络中加以解读的。场域以关系的存在而存在着,以关系的变更发展而变更发展着,关系的停止作用则意味着场域效果的停止作用。有学者从权力关系的角度去分析课堂教学的主体的相互关系及实际存在状态②,我们拟将研究视角关注到教育与教学活动之中,尝试解读教育与教学活动的文化场域。

一、教育与教学活动的文化场域理论

文化场域就其作为一种客观性社会存在而言,在教育者、受教育者及其他教育参与者相互之间所形成的一种以知识的生产、传承、传播和消费为依托,以人的发展、形成和提升为旨归的客观关系。教育制度是为教育活动的顺利实施、教育目的的达成起到保障作用的,其根本指向是受教育者的身心全面发展。教育制度的建构、、实施、评价等无疑是在各种教育场域中实现的。新媒体作为一个新兴的社会场域,日益具有教育的意义与价值,事实上成为了与现实教育场域互为对照与补充的新教育场域,网络社会则作为一种社会生存新空间,其功能特征主要有非物质性、随地性、即时性、互动性和感应的丰富性等。也有学者提出,网络教育从教育社会学的视野来看,是一种后现代教育,具有非中心化、多元化、不确定性等主要特征。从文化场域的观点出发,教育与教学活动通常包含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这三种资本又以不同的形态表现出不同的内容。“现实的就是关系的”,这样的关系广泛存在于教育与教学的活动内外。

经济资本是维系机构生存、有效运转和发展的各种有形资本的总称,常以土地、劳动、资金、设备、项目等形式表现。高校中的经济资本除已有的资本外,其递增的主要途径有:国家拨款、科技开发收入、校办产业及学生学费、社会捐赠等。高校为了更好地求生存、谋发展,会利用各种途径调动各种资源来提高经济资本的占有率,如争取政府财政拨款、学生学费以及校友和社会各界捐赠。场域的结构迫使其中的每一分子采取与自己的位置相适应的策略,因此高校在高等教育场域中被政府与社会认可的排名越高,其获得的经济资本的数量与能量就越大,形式也必然越丰富。政府对高校的投入因高校地理位置、行业归属、综合排名的不同而不同,一般而言,处于顶层的高校,获得的政府投入就越多。

文化资本的内涵相对而言更加宽泛,泛指任何与文化及文化活动有关的有形及无形资产。在教育领域中,可将其理解为与各种教育活动及其辅助形式密切相关的各类文化资产的总和。可将其划分成身体化形态、客观化形态及制度化形态三种基本形式。身体化形态的形式指长期地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禀性、气质及能力等,在个体行为中具有倾向性的指导意义。对高校而言,即其所具有的精神和内涵;客观化形态的形式常以物化或对象化的形式表现为文化资产或资源。就高校而言,就是高校的学术成就和科研实力;制度化形态的形式是高校以合法化的制度为依据所确认的各种学衔、学位等。高等教育场域中的文化资本是以高校本身的学术成就、学衔等为外在化符号,以高校的精神、内涵和学位为本质内容的资本形态。毋庸置疑,高校的排位越高,其具有的文化资本就越多,并且这种差异有不断扩大化的趋势。排位高的高校其行为往往具有榜样示范作用,其运行规则、管理方式等都可能成为下一级高校鼎力模仿的对象。处于高一级的高校也为低层次的高校定下了学术基调和发展路径。高校排位越高,其学生拥有的学位越具有潜在社会价值。人们的一般社会心理认为越是排名高的大学,其学术成果和科研实力就越强,其成果的可信度也就越高,直接影响到学生日后的就业质量、社会地位及薪资级别,也就是说排名高的高校其本身的客观化形态的文化资本要优于其他高校。

社会资本是指在所占有的持久的社会网络关系中形成的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集合体。社会资本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不断的社会劳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社会资本以社会声望为符号,以各种社会资源为内容,以社会规约为制度化形式。高等教育场域中位置高的高校其所占有的社会资本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都比位置低的高校丰富。首先,位置高的高校毕业生更易获得令人想往的职业。社会资本对于个体有着所谓神化的力量,神化主要就是通过在大面积的投资中收获当选者来推动它的特殊实践,正是这些特殊实践使差异不断得以强化。其次,位于高位置的高校更易于吸取各种形式的资本。高校在社会网络中所占有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其所拥有的资本量。处于高位置的高校在社会网络关系中更倾向于对外开放,因而可吸收到各种形式的资本,包括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也就是说位置高的高校具有更多的象征性资本,象征性资本主要体现高校的威望和声誉。高校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在其个人社会威望达到一定水平和高度时,又会反哺于高校,对高校进行各种形式的捐赠或项目合作等活动,提高社会影响力的同时也增加了高校的社会资源。

高等教育场域的有效运作如其他机构一样需要相应的运行法则和规范。当然,高等教育场域

并不是独立地产生效应引起场域内机构的差异化,而是与外部各种场域相互作用,共同引起场域效应的生成。高等教育场域与社会场域通过相互交融、相互作用来维持高等教育的有效运作和持续发展。排名越高的高校,与社会的交融度越大,它拥有更多的资本,与外部世界交往的频率相对较高。最常见的交往方式就是校企联合,排名靠前的高校在与企业合作方面无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高校排名靠前,其社会文化再生产能力就越强,高等教育场域通过将学生引向已经分类的教学机构来履行其分类功能。在文化场域中,主要的媒介资本即是文化资本,同时也受制于其他类型的资本,如社会资本、经济资本等,同时,在文化场域之中的权力中轴主要是文化权力,由于各种权力与资本之间的差异性,文化场域具有冲突与不平等的性质。在文化层面上,不同国家与民族,不同文化渊源的信息可以平等地通过国际互联网传播,不同需求、不同爱好的人们则可以平等地选择自己参与网络活动的方式与内容。青少年越来越多地将互联网视作平等的工作与生活伙伴,但也必须指出,网络世界并不能给人们许诺一个绝对平等的世外桃源。网络世界仍然存在着话语权的不对称现象,这是值得高度重视的社会现象。

二、教育与教学活动的文化意义在场

教育与教学活动和教师科研相一致的观点越来越为大家认同,教学研究并不只是专家们的事情,也不是少数教师教学活动之外的第二专业活动或者是一种教学活动外在的“附加行为”。无论从教学实践的内涵讲,还是从教师从事教学研究较为理想的方式讲,教学研究与教师的教学实践是二位一体的,教学研究是教师教学专业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换言之,教育与教学活动必然包含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动。

教师是教育文化场域的塑造者,又是教育文化场域的被塑造者。教师的教学实践具有极其复杂的社会情境,它既有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又指向人们理想的某种未来;它既关系个人发展的问题,也是一种产生社会后果的社会活动。教学的这些现实特点使得教学实践不可能被简化为仅只是围绕既定的教材内容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更不可能被简化成简单的技术控制过程。教师不可能仅仅是一个知识传授者或一个技术操作者,也不可能仅仅是某种来自官方文件的抽象指令的执行者或某种理论研究的执行者。教学本身以及教学所处环境的复杂胜,使从事教学的人必须基于他们对实践的深思而做出许多决定,必须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对自己行为的目标及其可能的后果进行审慎思考和判断。为了实现教学最优化,教师必须学会做出实践中的决策,必须成为一个教育与教学工作的研究者。教师有责任审慎地对待自己的教育活动,有责任对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进行反思,以确保教育的正确方向,并尽量减少负面影响。教师的专业特殊性除了理解本学科的知识及其结构,掌握必要的教学技能外,教师还必须拥有一种扩展专业的特性,即有能力通过较系统的自我研究,通过研究其他教师和通过教学研究中对有关理论的检验,实现专业上的自我发展。

教师的这些专业特性的形成和发展,可能来自不同的渠道,而其中最有力而可靠的,是教师自己的教学研究。日益频繁而且日见深刻的教学改革,使得广大教师不得不经常面对新情况:教育新思想、新课程计划、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这些既要求教师知识结构上的更新,也要求教师认识、态度与技能上的适应。改革往往需要教师对这些新生事物做出评价与讨论,并以此作为教育改革的举措之一,使教师和学校在课程等问题上有更多的自和责任。改革既为教师从事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基础,也使教师研究、探讨文化场域中的教育与教学问题显得非常必要,成为许多教师从事研究的动因。反思不仅对于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及时矫正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手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在教育与教学转型时期,教育与教学活动往往是复杂多变的。教学过程中存在或可能出现的问题,都是单凭教师个体的教学经验是难以圆满解释和从容应对的,实践中的问题需要其他教师以及教育与教学理论工作者的支持与合作。具体到学校文化中,我们固然可以从历史叙事中提炼出许多内容,但更应关注当下正在学校中以主体姿态进行着的师生互动。要让学校文化拥有生命活力,就需要让学校成员的存在充分体现出富有人之尊严的主体性。师生对自身的主体地位和身处其中的学校文化所具有的自觉程度,成为衡量学校文化价值的一个基本要求,以此为基础,我们才有可能有意义地谈到学校文化的品位、内涵和系统表述。因此,需要通过看得见、听得着、能参与其建构过程的文化作品,来展现出师生作为文化主体的地位;这样的文化作品,正是师生每天投入其中的教育活动以及记录这些活动的各种资料。这里所说的文化作品,包括各种静态的文本资料,更包括各种动态的教育与教学活动。看起来难以琢磨的学校文化场域,可以返璞归真地出现在日常的教育与教学活动之中。这就意味着为许多教育工作者所熟悉的教育与教学活动,都可以成为学校文化场域的有效呈现与释放平台,教育与教学活动成果可以成为我们审视教育理念的基本教育实践活动。教育是文化主体主动策划、组织、实施、反思和改进的对象,师生也在此过程中得以创造学校文化、发展自己,因为人的文化活动还是人本身的自我成长活动。这些活动就是学校文化场域最生动、具体的表现。

将人际关系环境作为文化场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对于教育工作而言,更多的是要重视其实践性。结构、习性与实践活动有着重要的关联,“习性是持久的、可转换的潜在行为倾向系统,是一些有结构的结构,倾向于作为促结构化的结构发挥作用”,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在文化场域中开展教育工作,要树立起人际关系环境的场域观念。我们曾经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重要性,宣传知识就是力量,将场域局限在课堂之内,这实际上是一种狭窄的场域观。在开展教育与教学工作时,应打破课堂场域观念,将文化场域扩展至学生整个人际关系环境中,只有这样,场域才能保持其应有的活力,也能实现其对个体行动者的团体压力与结构制约。在课堂场域中,权力的单一机制虽然带来了服从,但这种缺乏制衡的服从往往是不稳定的,在场域之外甚至可能会产生叛逆与不服从。而在人际关系环境场域中,由于地位与位置的对等,彼此之间并不依靠权力来维系规则的执行,而是依靠团体压力与结构制约来实现教育的规训,因此,这种规训力更强,也更为持久。同时,要加强场域内个体之间的互动。脱离了具体场域,则规则不再起作用。而在人际关系环境中,我们认为,教师无时无刻不与学生进行互动,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来构筑起场域规则并使其有效运转。通过实践并且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建构起有效的教育与教学规则体系。典型的示范作用,可以激发起学生的争先争优意识,并内化为学生的行为准则,必须指出,学生之间的竞争也与教师所拥有的筛选权力有关。教育与教学

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与党员在人际关系场域中的作用。每个指导老师不一定认识所有的学生,也不会全面去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与品行,因此,学生干部是老师了解学生以及将学校的安排传达给学生的重要桥梁、纽带。从学生干部与党员学生的综合素质来看,其品行往往要高于一般学生,获得的赞赏与认可程度要高于他人。我们要在教育工作中始终把握好学生干部与党员先锋模范这个群体,在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的同时,要对他们在进德修业方面提出严格要求,在整个教育场域中塑造优良的道德品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教育与教学活动的文化价值导向

为了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与成效,教师有必要对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反思与评判,从而使教学活动朝着理想的方向前进。由于日常教学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抑制创造性教学思维的趋势,因而是需要加以克服和超越的,但我们又不能完全摒弃日常教学思维。我们可以超越日常生活而不必超越日常思维;反过来,提升到日常思维上,从日常思维中突现的能力,并不必然蕴含着抛弃日常生活的意向。

在教育与教学活动中,教师几乎不再是具有自主意识、创新意识的自为主体,而是近乎缺乏个体意识与反思意识的工具化存在。教师往往注重的是教育与教学活动的成才价值,而对于教育与教学活动成人价值以及个体生命需求缺乏必要的思考,从而人为地导致教育与教学活动的内在目的与生存价值被遮蔽。教师是能动性与受动性、自在性与自为性的双重存在。教师的生命发展和完善以及生命意义的充盈依赖于他之外的对象,表现出受动的一面,具有受动性,因而是一种自在性存在。如果人把他自己的活动看作一种不自由的活动,那么他是把这种活动看作替他人服务的、受他人支配的、处于他人的强迫和压制之下的活动。另一方面,教师也是具有个体生命需要的目的性存在,具有能动陛。人必须靠自己完成自己,必须决定自己要成为某种特定的东西。他不仅可能,而且必须是仓『J造性的。创造性完全不限于少数人的少数活动,它作为一种必然性,根植于人本身存在的结构之中。在教学生活世界中,教师一方面把自己对象化,即作为手段、客体;另一方面又使自己非对象化,即作为目的、主体。因此,教师不是从属于对象的自在主体,而是超越对象的自在与自为内在统一的生活主体。我们需要在自律与他律、能动与受动、自在与自为之间寻找到平衡点,使教学活动真正成为体现教师意志、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

关于高中生活的作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激发兴趣 观察生活 以说促写 提高写作能力

衡量写作教学的成败,关键在于考查学生写作水平是否确有提高。中职学校开设写作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写作知识技巧,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以适应就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调动写作热情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保障

根据多年的写作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在学习有关写作课程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调动写作积极性,使他们由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的学习。现今的文科学生写作水平比较低,表现在:基本功差,错别字多;语言表达能力差,病句多; 写作内容空洞、条理不清,总体结构凌乱等方面。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大多数学生文化基础差、底子薄,在写作方面存在畏难情绪,特别是中、差等学生提笔写文章非常困难,因而更加感到枯燥,越缺乏实践,就越无信心,就越无法提高。所以对中差等学生来说,应侧重于打消他们的悲观情绪,让他们看到希望,这个希望不是靠抽象的正面教育,而是靠他们自己的习作。鼓励他们大胆的写、放开写,使之慢慢产生兴趣,要定期规定作文次数,开展选拔推荐在刊物上发表文章等活动,以量变取得质变,使学生看到写作成功的希望,增添写作信心。

二、观察生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必要手段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感知活动,是学生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有效途径,是智力开发的基础,是学生获取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

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的多了才能博古通今,但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没有生活写作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将笔触伸向社会与自然,就需要平时多体察人情事态与自然风光。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走向自然, 用手中之笔反映社会生活,培养学生对社会、人生、自然的终极关怀的品质。为了配合写作教学,我们应经常组织学生走向社会、工厂、农村、宾馆、军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引导学生观察,积累写作素材,“生活是源泉,文章是溪水,泉水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个不停。”教育家叶老的这段话揭示了生活与作文的密切关系,作文是对生活的表达,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身边的人和事,情和意,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把在生活中的感触写成谙,作品 一定会有生活的真实,自己的真情。 久而久之,他们会对作文平生浓厚的情趣。

总之,写好文章,不能急于求成,要积极大胆地鼓励 他们热情创作,让们亲自品尝写作的甘苦。这样,才会 使作文教学取得较明显的成效。

三,以说促写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

在基本摸清学生底数的情况下,对中差等学生的写作训练应抓好两头,既要抓好每学期的教学内容,也要有针对性的抓好基本功训练。在作文实践中要设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勤奋好学动手动脑,自始至终充当着主人的角色,通过写作训练,注重学生个体培养的发展方向、情感意志、心里素质、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体现,学生的个体意识突出,学生的发展成为教育努力的方向,使学生的写作水平产生飞跃。

以说促写下笔成文,说在实际生活中较多,而"写"却较少,没有实践,怎样灵活运用呢?我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带领学生实地考查,让学生结合实习所在单位或企业地方色彩,进行先说后写训练,对于那些不善于说话和写作的学生来讲,把写和说结合起来进行训练,培养了他们的主体精神、创造精神和实践精神。

四,强化演讲答辩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教学活动丰富多彩,注重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做好文章的设计答辩也是强化写作教学、提高综合素质和写作能力的关键。可以对学生进行全面辅导,提前确论文题目写作纲要,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答辩,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写作兴趣提高了写作水平。也强化德育教育,素质教育,增强主人翁责任感

关于高中生活的作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写作 关注社会

语文教学是为写作服务的,但长期以来,由于片面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教学模式化、教条化、功利化倾向严重。部分教师只看中分数,抠“知识点”,让学生整天挣扎于题海之中,不愿花精力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写作与观察社会、思考生活、感悟人生结合起来。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往往不高,学习耗时费力,效益低下,习作无中心,可读性不强,人文精神严重缺失。这种“半截子”人才,怎能满足正处于快速、剧烈、深刻变革之中的社会需求?怎能为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基于以上认识,我在使用语文新教材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力戒关起门来教书,注意“开门教学”,不仅看着书本,而且随时关注社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语文教学与写作注重人文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与写作融为一体是体现人文的语文教学,表现在教师具有人文情怀与学生具有人文意识。人文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广义的人文指课堂的人文。教师要将更多关注自身的“教”转移到关注学生如何优质地“学”、“写”上。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更应该以一种对学生人文的关照融入教学中,对待学生更应该多一些关爱,多一些期待。狭义的人文是要正确把握文本所蕴含的人文因素,科学施教,在语言文字的品读体验与写作中渗透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和良好道德品质的教育。

二、在语文教学与写作中关注社会

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与写作的重要补充形式。我注意精心组织开展,使其成为联系课堂和社会的纽带。

我坚持组织学生轮流每节课前作5分钟演讲,要求内容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学生从中交流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观察、思考和困惑,如农业改革问题、官员腐败问题、社会中黑恶势力问题、同学关系和男女交往问题……我予以点拨和引导,从而增强学生观察社会生活,并作理性思考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说话和写作能力。

我每周组织一到两次语文课外活动,如“读书读报沙龙”、“社会观察汇报会”、“专题辩论会”等,使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而一个学生在“读书读报沙龙”活动中,介绍了自己在报纸上看到的一则报道:在珠江三角洲,物质的富裕造就了一批“不读书、不务农、不做工、不经商”的“四不青年”。这个学生还从“不要做物质的富翁,精神的乞丐”,“小富则安的小农意识要不得”等角度对此加以评论。我深深感受到,不能小看学生,只要加以引导,他们就善于发现和思考社会问题。

三、引导和鼓励学生在习作中反映社会生活

由于长期受僵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很多学生写作远离生活,虚情假意,这使我焦虑并深感紧迫。我在作文教学中,耐心指导、热情鼓励,引导学生观察社会,思考人生,坚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努力,大多数学生能改变文风,写出反映社会、思考人生,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如,有一个学生在作文《卖菜》中,写农民老忠家的遭遇:寄托全年希望的橄榄菜该上市了,雨却无休止地下,买菜的老板难觅,老忠只得忍痛签订了亏本的卖橄榄合同。“到了摘菜的时候,天气奇好,菜价攀升”,“老忠闷声地抱菜过秤,抱菜上车”。“车开走了,老忠拿着钱,怎么也笑不起来”。作文最后一段只一句“农民的出路在哪里?”。我读了这篇作文被深深地感染了。我对同事说,结尾这一问,简直是一个沉重的“天问”。

老忠是我们周围,乃至整个中国许许多多农民的一个缩影。文章反映的社会问题太复杂了——农业经营方式问题、农产品市场问题、农业基础建设问题、增加农民收入问题、农民生活保障问题、农民素质问题……小学生未必考虑周全,但其中的关注民生、思考社会、同情弱者等情怀,不正是当代高素质人才的必备素质吗?

我将这篇作文打印出来作为范文,在评讲课中热情地介绍给学生,引导他们思考文中提出的社会问题,并高度地评价作者直面社会、积极思考的眼光,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来源:360范文网 http://www.360fanwen.com)文章共字

280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