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知识论文(精选5篇)

| 婕音

推荐文章

菁英职教网 培训啦 留求艺

科学知识论文范文第1篇

1.1科学知识主体网络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要明晰科学知识主体网络的内涵,必须首先明确科学知识的生产究竟有哪些主体参与。“主体”一词大体上具有3种语义,一是指事物的主要部分,二是哲学意义上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三是法律意义上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法人或国家。很显然,第1种解释与本研究的内容明显不符。那么,在第2和第3种释义当中,哪一种能更全面合理地界定科学知识生产的主体呢?由于科学知识主体网络的实质是科研主体相互合作而形成的科研合作网络,因此,科研人员作为科学知识生产的主体之一毋庸置疑。谢彩霞(2007)认为,科研合作就是科学工作者为了达到生产新的科学知识这一共同目的或实现各自的科研目标而进行的协同互助的科学活动。我们虽然对此概念比较认同,但其把科研合作的主体仅限为具体的科研工作者个人未免有界定过于狭窄的嫌疑。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即使科研合作活动最终的执行者是科研人员个体,但此时的科研人员个体身份可能不仅仅代表其是一个“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因为他在与他人一起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同时,还承担着众多的道德和法律义务,如实验数据的真实性、研究成果的署名权、知识产权等;二是科研合作活动从启动、延续到稳固甚至解体的全过程,无不受到来自科研人员所在国家/地区及所属研究机构的影响和制约。此外,从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来看,科研合作活动的主体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如邱均平、王贤文、张冬玲、侯建华等人分别针对作者、科研机构、城市、国家间的科研合作状况进行了研究。

由此可见,科研合作活动中的主体不仅包括科研人员个体,同时还应包含参与合作研究的国家/地区、研究机构等不同粒度的群体成员,科学知识主体网络中的“主体”概念应以法律意义上的释义更为全面合理。因此,我们认为,科学知识主体网络是指以参与科学研究的科研人员、研究机构及国家/地区为节点,以其共同开展科学研究活动为链接关系所构成的网络结构。知识网络的构成要素一般从构成网络的节点及其链接关系2个方面来认识。从科学知识主体网络的内涵可知,网络中的节点主要包括参与科学研究的科研人员、研究机构及相关国家/地区3种类型,其链接关系均是相互之间存在的科研合作关系。诚然,科研合作关系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共享资料数据、共用大型实验设备、互派人员考察学习等,但共同署名发表科研成果则是表示相互之间存在实质性科研合作关系最直接、最具体的表现形式。在科学计量学中,3种类型节点间的关系分别称之为作者共现、机构共现和国家/地区共现。也就是说,科学知识主体网络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不同的层次。宏观层次的知识主体网络是指开展科学合作研究的国家/地区之间形成的网络(国家/地区共现网络),中观层次的知识主体网络是指开展科学合作研究的相关机构之间形成的网络(机构共现网络),而微观层次的知识主体网络则是指进行科学合作研究的科研人员之间形成的网络(作者共现网络)。同层次网络主体间以及不同层次网络主体间的互动联系与作用,共同推动科学知识主体网络的演化更新,进而影响科学研究发展的进程与水平。分别对3个不同层次知识主体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随时间延展所呈现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可使人们层层深入地洞悉科学知识生产过程中的规律性。

1.2科学知识载体网络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载体泛指能够承载其他事物的事物,因而知识载体是指能够承载知识的一切事物。在科学研究中能够承载知识的事物有多种,如仪器设备、实验记录、科学文献等,但在科学计量学中知识的载体主要指科技期刊、科学文献和文献作者3类。科技期刊作为记载、报道、传播和积累科学信息的重要载体,具有时效性、广泛性和连续性的特征,是科研人员传播和分享科学思想的主要平台;科学文献是科研成果最直接、最具体和最终的体现形式,因而,把它们看作科学知识的载体容易理解。之所以把文献作者也看作知识的载体,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a.知识具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分。显性知识可以用语言文字等工具表达,因而也可以通过其他载体承载和传播。隐性知识是无法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默会性知识,它只能存在于主体内部,伴主体的存在而存在。当然,二者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但隐性知识一旦转化为显性知识,其将不再具有隐性知识的性质。b.科学知识的发展具有累积性和继承性。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绝大多数科学新知识、新成果的诞生,都是建立在前人已有知识或成果的基础之上的。为了表示对前人劳动成果的感谢和尊重,科学规范要求后人要在新著文献中以参考文献的形式列出所借鉴成果,以标明相关知识的来源情况,其中就包括成果的作者。c.文献作者主体地位的多元性。作为科研人员的文献作者是科学知识系统中最积极、最活跃、最具主观能动性的主体,他们不仅是科学知识的生产者,同时也是科学知识的利用者和传播者,具有多元的主体地位。基于以上3点原因,认为把文献作者也看作知识的载体是合乎情理的。

在科学知识载体网络中,除构成网络的节点要素外,还要确定把节点联结成网的关系。在科学计量学的基本原理中,能把这些节点联结成网的关系主要分为2类,分别是耦合关系和共被引关系。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期刊、文献或作者共同引用了其他同一个期刊、文献或作者时,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耦合关系,分别称为期刊耦合、文献耦合和作者耦合,反映的是施引期刊、施引文献和施引作者间的关系,耦合关系的强弱以耦合强度(耦合次数)来表示。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期刊、论文或作者,被另一期刊、论文或作者同时所引用时,它们之间的关系即为共被引关系,分别称为期刊共被引、文献共被引和作者共被引,揭示的是被引期刊、被引文献或被引作者之间的关系,其间关系强弱以共被引强度(共被引次数)表征。耦合关系和共被引关系都能不同程度地反映知识载体之间的引用规律和结构关系,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耦合强度是固定不变的,而共被引强度则是动态变化的。国内著名文献计量学家邱均平教授认为,共被引关系在研究和揭示科学文献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描绘科学发展的动态结构等方面,比耦合关系更具优越性,在一定程度上更适合当代情报科学研究对象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特点。因此,我们也以共被引关系为切入点,分别从被引期刊、被引文献和被引作者3个层面,探讨科学知识载体网络的结构及其形成演化特征。综上所述,科学知识载体网络是指以被引期刊、被引文献、被引作者为节点,以其共被引关系为纽带链接而成的网络结构。其总体上也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次,分别对应期刊共被引网络、文献共被引网络和作者共被引网络。3个层次的知识网络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与作用,共同决定科学知识载体网络演化的方向和进程。

1.3科学知识本体网络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本体的概念最早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事物存在本质的研究,认为本体是对客观存在的一种系统解释和说明,抽象地概括了客观现实的本质特征。1991年Neches等把本体定义为一个学科、研究领域或研究主题中所包含的基本概念(术语)及其相互关系的词汇表,以及结合这些概念(术语)和相互关系来定义词汇表外延的规则;美国学者Gruber提出“本体是共享概念化的明确的规范说明”。从这些概念可知,本体的涵义应该主要是指关于一个学科领域或研究主题的规范化的概念层次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体系。然而,我们的研究目的并不是为不同科研领域构建领域本体,而是借用“本体”这一概念构成“知识本体网络”,以与科学知识“主体”网络和知识“载体”网络形成呼应。但本研究的内容与“领域本体”又不是毫无关系,因为“本体往往包含概念、关系、函数、公理、实例”,而“知识本体网络”研究的切入点恰恰是概念及概念间的相互关联关系。因此,我们界定“知识本体网络”是指科学知识主体网络所生产和利用的,知识载体网络所承载和传播的“知识内容网络”。知识是由概念表达的,概念又是由词语(也许其本身也是概念)及其逻辑组配关系来体现,从此意义上讲,知识本体网络实际上是一个共词网络。共词网络中的“词”通常是指关键词、主题词或标题词。关键词指论文中最能反映主题信息的特征词汇,是一种未经规范化的自然语言,来自文献的题目、摘要乃至正文部分。一个学术研究领域,较长时期大量学术成果的关键词集合,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领域研究内容的整体特征,研究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领域研究的学术发展脉络和未来趋向等。主题词又称叙词,是经过规范化的、用以表达文献主题的词或词组。它优选于众多能够明确表达论文主题内容的自然语言,通过同义词和近义词归并、多义词确指、同形异义词规范等标准化处理后,转换成内涵唯一的单义词或词组。关键词与主题词最大的区别在于主题词经过规范化处理而关键词却没有。由于主题词经过了规范化处理,因此它具有规范性、词义明确且唯一等特点,但往往也具有滞后性。

关键词是未经规范化处理的自然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也正是这个特点使关键词具有了较强的时效性和鲜活性,在一定程度上能更好地反映文献作者对领域知识的认知状况和研究的前沿动态。标题词是指出现在文献标题中,能够反映文献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一般要求在主题词表中选择。但由于主题词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有时并不能及时地反映新生主题研究的知识内容,因此,作者在文献标题拟定时也常选用最能表达新知识内容的自由词汇,并把其作为关键词进行标著。由此可知,标题词既可能是主题词,也可能是关键词,当然关键词和主题词也会出现重合现象。正是由于这3种类型词汇之间相互包含、错综复杂、甚至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关系,导致了3种共词网络层次间关系的交叉重叠及其边界的模糊性。但从它们各自的涵义及遴选要求来看,主题词共现网络仍处于相对高阶的层次,表征领域研究的宏观结构,标题词共现网络和关键词共现网络则分别处于中阶和相对低阶的层次,揭示领域研究的中观结构和微观内涵。总之,基于关键词、主题词或标题词共现的共词网络,可揭示某学科、研究领域或研究主题的知识结构。静态的共词网络可反映学科、研究领域或研究主题知识结构的现状,而动态的共词网络则反映学科、研究领域或研究主题知识结构的演变过程。随着新文献的持续涌现,新的知识点也在不断地增生,表征知识的词汇及其共现关系的变化则导致共词网络处于动态地演化过程之中。因此,通过对科学知识本体网络进行分析,可动静结合地揭示不同研究领域的研究重点、热点、前沿及其演变态势。

1.4科学知识网络系统的结构及相互作用

综上所述,不同类型的科学知识网络具有各异的内涵、构成要素和层次结构,它们相互联系与作用,共同构成了科学知识的网络系统。该系统包括知识主体网络、知识载体网络和知识本体网络3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又分别有3个孙系统所构成。由于各子、孙系统内部及其相互之间的互动关系极为复杂,我们拟另专文阐述,现仅以知识主体网络为例进行简要说明。知识主体网络子系统包含作者共现网络、机构共现网络和国家共现网络3个孙系统。科研人员(作者)是科学研究活动最重要的践行者,是科学生产系统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他们唯美求真的理念,探索自然奥妙的乐趣,永不言输的品格和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都极大地推进了科学发展的进程。科研人员的合作研究状况,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和研究机构在相关合作网络中的地位和声望。换言之,微观层次主体间的互动状况,对中观层次和宏观层次主体间的互动态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若作者间的合作关系匮乏,就不会有机构间合作关系的丰富和国家间合作关系的兴隆。而国家或研究机构的发展规划、科技政策导向、科研评价体制、奖罚激励措施等,以及它与其他国家或研究机构间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关系的友好和密切程度,又会反作用于科研人员的科研合作状况。3个知识主体网络孙系统就是在这样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下协同演进的。此外,从3个知识网络子系统的角度来看,由于知识主体网络子系统的主观能动性最强,因此,它对知识本体网络和知识载体网络2个子系统的结构特征具有主导作用。也就是说,知识主体网络子系统是其他2个子系统之所以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依据和基础。知识主体网络子系统构成特征的变化作用于知识本体网络子系统,不仅可影响知识本体网络子系统构成要素总量的变化,而且可控制其结构演化的速度和方向。同时,由于绝大多数科学新知识的产生都是知识主体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跬步前行,而“巨人”的肩膀就嵌入在知识载体网络子系统之中,因此,知识载体网络子系统的结构特征也会随之发生演化。当然,知识本体网络子系统和知识载体网络子系统的变化也会反作用于知识主体网络子系统,使其构成要素在数量和结构特征上产生适应性的改变。

2科学知识网络的性质与结构特征

科学知识网络是由不同类型的知识节点及各种链接关系而构成的网络,它必然也有自己的网络属性。网络科学研究认为,世界上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网络总体上可划分为3种类型,分别为规则网络、随机网络和复杂网络。因网络中节点间产生链接的概率不同,从而形成了3种性质相异的网络类型。当节点间产生链接的随机概率为0时所形成的网络为规则网络,当节点间产生链接的随机概率为1时所形成的网络为完全随机网络,当节点间产生链接的随机概率为大于0和小于1的某一数值时则形成复杂网络。研究表明,规则网络和完全随机网络在真实世界中极为少见,绝大多数都是处于二者之间的复杂网络。不同性质的网络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由于规则网络中任何一个节点的近邻数目都相同,因此其度值相同,平均聚集系数和平均路径长度均较大;随机网络顶点的度值符合泊松分布,该类型网络往往具有较小的平均聚集系数和较小的平均路径长度;复杂网络由于其网络中节点链接概率分布在0-1之间(不包括0和1)的广阔区间,因此其度分布也存在线性分布、指数分布、对数分布、幂率分布等多种分布规律。复杂网络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小世界网络的最突出特点是网络的平均聚集系数较大而平均路径长度较短,无标度网络的特征是节点度分布服从幂率分布规律。国内外众多研究对3种类型科学知识网络的性质和结构特征进行了统计验证。虽然表中部分研究仅针对某类型网络的一种性质(小世界或无标度)进行了验证,但总体来看,小世界性质和无标度特征兼备,可能是不同学科或研究领域各类型知识网络共同的结构特征。当然,各类型知识网络小世界性质和无标度特征的呈现时点及变化趋势,可能会因学科或研究领域的性质、自身特点、所处发展阶段等方面的不同而表现各异。

3科学知识网络演化的过程机制

演化又称进化,最早来源于生物学领域,指生物在不同世代之间具有差异的现象以及解释这些现象的各种理论。后来这一概念被专家引入不同的学科领域,逐渐形成了一些新的交叉学科,如演化经济学、演化地理学、演化心理学等。科学哲学、图书情报学科的有识之士也深受该理论的启发,并把其引入领域内用以阐释科学知识生发、演变的过程和规律。奥地利哲学家波普尔率先提出了“知识的发展同生物的进化有惊人相似”的论点;我国图书情报学家刘植慧则创造性地创立了“知识基因理论”,从知识基因遗传与变异的角度探索知识的演化。机器的构造或工作原理,是“机制”一词的原意,指机器的零部件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模式,以及通过它们之间有序地作用实现其整体功能的运行方式。生物学、医学最先借用“机制”的概念来说明生物机体内各器官之间的联结、调节、作用和运作方式,用生物机制、病理机制来揭示有机体内各种功能及其生理、病理的变化。随后,机制的涵义出现了泛化,在多个学科领域都广泛应用,并衍生出诸如管理机制、动力机制、市场机制、竞争机制、过程机制等众多新的概念。由此可见,“机制”已由机械领域的一个专指概念演变成为“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的普适性概念。因此,演化机制可定义为“一个工作系统在沿时间轴向演进过程中,其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科学知识网络形成与演化的过程机制则是指科学知识网络随时间延续,其构成要素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从表1可知,不同类型(层次)科学知识网络基本均具小世界和无标度网络的性质和结构特征,因此,从逻辑演绎的角度分析,它们形成与演化的过程机制应该是相同或近似的,即长程链接的建立、网络规模的加速增长和节点间建立链接时的择优偏好。小世界现象由匈牙利作家KarinthyF于1929年最先提出,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MilgramS通过一次信件投递试验首次证实了小世界现象的存在,并提出了著名的“六度分离”理论。1998年WattsDJ和Stro-gatzSH对小世界网络的拓扑结构(网络不依赖于节点的具置和边的具体形态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网络的拓扑性质,相应的结构称为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形成的过程机制进行了研究(WS模型),发现小世界网络具有较高的平均聚集系数和较短的平均路径长度,其形成演化的主要过程机制是网络中长程链接的建立。所谓长程链接是指把网络中相距较远的2个节点直接连接起来的连线。

由于该类连线的存在,使得网络中本来相距较远的节点间的距离大幅缩短,从而使网络表现出平均路径较短的特点。虽然WS模型揭示的是规则网络如何演化为小世界网络的规律,而不同类型(层次)科学知识网络的初始状态可能并非规则网络,但若干长程链接的建立是其形成小世界网络的必要条件之一。不同类型(层次)科学知识网络除具有小世界网络性质外,还多具有无标度网络特征。Barabasi和Al-bert对无标度网络形成的机理进行了研究(BA模型),认为无标度网络形成的过程机制主要是网络的加速增长和优先链接。加速增长是指网络节点的迅速增多,网络规模不断扩大;优先链接是指网络中节点在迅速增加的过程中,优先选择那些具有某种特征的节点建立链接关系。也就是说,在无标度网络的形成与演化过程中,并非所有的节点都是平等的,大度节点获得连结的机会相对会更高,即网络中节点间产生链接时存在“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当然,网络科学研究领域关于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形成与演化机制的研究,多是在预先设定网络演化规则的前提下,构建模型并通过计算机仿真而得出的普适性结论,而与现实世界中科学知识网络的演化过程可能存在差异。然而遗憾的是,目前针对具体学科或研究领域科学知识网络演化过程机制的研究极为匮乏,且部分研究仍采用计算机仿真方法,或者是对小世界和无标度网络普适性演化机制的统计验证。如刘向等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发现,科学知识网络连接机制中的随机连接相对度择优和时间优先连接来说,作用效果较小;马费成等利用计算机模拟了科学知识的集聚和交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发现跨领域交叉既形成一定集聚拓扑结构又满足学科知识交叉引用的要求,度择优机制保证对经典科学理论的继承,时间优先机制则促使对最新知识的吸收和发展。王晓光、赵丙军等分别对国内管理学和国外力量训练研究领域科学知识网络形成演化的加速增长和择优链接等普适性机制进行了统计验证。此外,余丰民等研究认为,研究团队良好而长期的人才培养机制、拥有某种独特的优势资源、广泛的人才流动以及重大科研项目的集体攻关是较大规模合著网络的形成机制;伊振中等研究表明,团队中不同“群组”结构的形成过程与“群组”结构之间的连接过程是知识团队的成长机制。总而言之,针对不同类型(层次)实际科学知识网络演化机制的研究尚处肇始阶段,严格地说,当前人们关于现实科学知识网络演化机制研究的切入点、分析维度和研究范式尚未真正形成共识,同仁尚需努力。

4科学知识网络演化的动力

在科学知识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中,其知识网络的演化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有着复杂的动力学原因。对这些动力学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人们深刻地认识科学发展的规律性。由于不同类型知识网络在节点属性和建立链接关系的依据方面存有差异,因此,推动它们形成与演化的动力也并不完全相同。

4.1科学知识主体网络形成与演化的动力

科学知识主体网络的实质是科研合作网络,所有影响科研合作的因素原则上都对知识主体网络的形成和演化具有推动作用。

首先,科学研究的持续发展是各层次知识主体网络形成与演化的基础动力。科学的发展吸引了更多的研究主体进入该领域,从而为它们间进行合作研究提供了可能。反过来,进入该领域的不同层次主体越多,领域的发展速度也相对越快,二者之间具有互相促进的关系。

其次,不同层次主体内部竞合关系的变化是网络形成与演化的直接动力。主体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各层次主体均有在一定范围内获取较高地位、声望及更多资源和利益的内在动机。而这种较高的地位、声望等资源相对来说是稀缺的,因此,主体间必然存在不同程度的竞争关系。但过度竞争往往导致两败甚至多败俱伤的局面,各层次主体在竞争的同时也必须相互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效益。

其三,科研主体之间是否进行合作以及合作能否持续,主要取决于合作研究的效果。也就是说,合作研究只有在相关主体认为其从中获取的利益大于不合作时方能产生,在此基础上具有高度互信的合作才能持续和发展。建立在彼此高度信任基础上的科研合作网络围绕共同利益协调发展,是其竞争力之所在。科学研究领域正是由于不同层次主体内部的这种竞合关系的不断变化,才导致了各层次网络结构的持续演化。

第四,科学家对真理的不懈追求是不同层次知识主体网络演化的根本动力。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理论认为,科学的发展受矛盾驱动、需求牵引、外界环境影响等多种力量的驱动和制约,其中科学家对真理的不懈追求是推动科学向前不断发展的最深层次动力。此外,国家/地区或研究机构的发展规划、科技政策导向以及国家/地区或研究机构间的地理距离、社会距离等因素,也会对不同主体的科研合作状况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4.2科学知识载体网络形成与演化的动力

科学知识载体网络形成与演化的动力相较知识主体网络来说更为复杂,严格地讲,知识主体网络形成与演化的所有动力都对知识载体网络的形成和演化具有较大的作用和影响。但由于知识载体网络是由第三方引用而形成的,因此,影响引用的各种因素也都是科学知识载体网络形成与演化的动力。

第一,可被引用对象的迅速增加是科学知识载体网络形成与演化的基础动力。科学史研究表明,科学发展具有累积性和继承性,新的科学发现大多建立在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基于参考文献的知识载体网络的规模、结构以及形成与演化的方向和速度必然会受到可被引用对象多少的影响和制约。

第二,研究主题的衍生、分化与融合是知识载体网络形成与演化的直接动力。领域研究的发展通常表现为研究范围的拓展和研究程度的深入2个方面。在领域研究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社会需求的拉动,理论之间或理论与实践之间矛盾的驱动,以及其他学科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因素的扰动,使领域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都会出现较大的发展,其中多伴随着新研究主题的衍生和已有主题的分化和相互融合。作为知识载体的期刊、文献和作者,由于刊发领域相临、研究内容相似和研究专长相近,而常被某些特定的群体引用而聚集成簇,进而推动网络结构的演化。

第三,被引载体的质量和声望及其与引用者研究的相关度和支持度是知识载体网络演化的根本动力。引用者在引用时最为关注的是知识载体所承载知识与自己研究的相关度和支持度,以及载体的质量和声望。载体所承载知识与自己所从事研究的相关度及其对自己所持观点的支持度越高,越容易被其引用;载体的质量和声望愈佳,愈易于被其引用。这些相关引用的结果,导致了知识载体网络的演化。

第四,被引载体的易获得性、承载语言、引用习惯等是知识载体网络演化的外部动力。一般来说,被引载体的易获得性越高,承载语言与引用者所擅长的语言愈相近,其被引用的机率也就越高;不同的科研人员往往有不同的引用习惯,如有人惯于引用国外研究成果,有人则更愿意引用国内的成果等。

4.3科学知识本体网络形成与演化的动力

科学知识本体网络的实质是知识内容网络,其形成和演化主要受社会需求、各类矛盾、其他学科理论的发展、研究技术和方法的更新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首先,社会需求是科学知识本体网络演化的基本动力。不同时期会产生不同的社会需求,而社会需求的变化,无疑对科学研究的内容具有重大影响。

其次,科学自身内部存在的诸多矛盾是科学知识本体网络演化的根本动力。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因。恩格斯认为,不同理论观点之间的矛盾贯穿整个科学认识过程的始终,矛盾的存在和解决是推动科学认识不断深化和发展的强大动力。科学内部的矛盾主要体现在科学理论之间的矛盾、科学实践与科学理论之间的矛盾等方面。这些矛盾的存在,无疑激发了科研人员探索事物本质的好奇心,进而促进了科学知识本体网络的演化。

第三,不同学科理论的发展为学科间知识的渗透与融合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营养。科学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其统一性主要表现为不同学科之间的综合、分化、交叉与渗透。当前,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已成为世界科技发展中一个十分显著的特征。科学研究领域,随着学科理论的发展,相互之间会不断地汲取或输出新的知识养分。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学科特有知识概念的输入或输出,并与领域中已存的知识概念进行整合生成新知识,从而促进科学知识本体网络的演化。

其四,研究技术和方法的更新是科学知识本体网络演化的重要推动力。不同的研究技术和方法所实现的目标也不完全相同,研究技术和方法的先进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研究的精确性、水平甚至是质量,而研究技术和方法也有一个不断创新、改造和完善的过程。因此,研究技术和方法的更新,有力地推进了科学研究的发展,并推动了知识本体网络的演化。

总之,不同类型科学知识网络的形成和演化既有共同的推动力量,同时也存在各自特有的驱动因素。这些驱动力量既可相对独立地作用于各知识网络的形成和演化,但更多的是相互协同情景下的综合作用。

5结束语

科学知识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科学心理学;知识社会学;背景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本文试图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考察科学心理学诞生的背景。

一、实证自然科学的发展对传统哲学的冲击

19世纪下半叶兴起于德国的科学心理学思潮,既是对传统的哲学心理学思想的直接继承,又是对当时德国哲学状况的一种富有建设性意义的直接反应。因此,冯特心理学的理论性质,不可避免地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于当时的德国哲学状况。冯特作为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成长于是19世纪中叶,成名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而19世纪中叶,正是西方哲学从它的近代形式向它的现代形式的过渡期,因而在理论上处于极度的贫乏和混乱的状态,这就使得当时的哲学家们的首要任务,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寻求和探索哲学的出路。冯特的科学心理学事业,就是这种探索的特殊形式。

19世纪中叶德国所面临的哲学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与黑格尔于1931年的去世相关,黑格尔的去世意味着整个传统哲学的终结,因为他的哲学体系“以最宏伟的形式概括了哲学的全部发展”。在他的“博大”体系中,以往哲学的全部雏鸡都终于到家栖息了。如果不抛弃黑格尔哲学由之孕育而成的,由笛卡儿的“我思主体”所确立的近代哲学的“第一原理”,如果不突破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那么哲学要想还有所作为是不可能的。

19世纪中叶,实证自然科学已经得到充分发展,对传统哲学产生着强烈的冲击。首先,在自然哲学最终被清除的意义上,实证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传统哲学不断丧失它的“世袭领地”,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如果世界模式不是从头脑中,而仅仅是通过头脑从现实世界中得来的,如果存在的基本原则是从实际存在的事物中得来的,那么为此所需要的就不是哲学,而是关于世界以及关于世界中所发生的事情的实证知识,由此产生的也不是哲学,而是实证科学。”其次,就哲学和自然科学作为知识体系而言,实证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二者无论是在世俗生活世界还是在理智生活世界,在人们心目中的社会地位以及人们对它们的社会情感发生逆转:自然科学的基本特征,是研究对象的素朴客观性、理论体系的感受性、精确性和社会实践的直接可感性。因此,实证自然科学的充分发展,一方面使其自身受到人们的普遍青睐,另一方面又普遍地使人们对任何形式的思辨的哲学形而上学体系发生怀疑,并导致曾经令世人叹服的、在逻辑上极为精致的古典哲学体系在德国理智生活界的地位和声誉El渐衰微。为了适应历史条件的变更并拯救哲学的命运,有一大批学者,包括一些哲学家自己,采用了自然科学的实证态度,并试图利用自然科学的经验和方法来研究或“治疗”哲学,以把哲学建设成为一门像自然科学那样精密的知识体系。此时,刚刚兴起的实验心理学,特别是科学心理学思潮,既是这种理论冲动的表现,又是这种理论努力或尝试在学术实践上的主要形式,并被它的倡导者们认为是为所有的哲学问题提供基础的一项真正的哲学事业。这就是哲学思维中的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的“自然主义”态度和“心理主义”思潮兴起的历史根源。

二、生理学的发展及其哲学意蕴

生理学本身纯粹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属于生物学范畴,是在解剖学的基础上理解以物质形态而存在的人类有机体及其结构的功能活动。它与哲学的“联娴”产生了实验心理学。这是因为,在传统上,人的意识或人类精神活动现象属于哲学的问题领域。但是,意识作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最终只能在作为个体组织而存在的人身上得到实现。因此。一旦生理学萌芽,便会在理论上构成一个素朴的信念,即将人的各种心理活动或精神活动如感觉、运动、思维等,理解为就是人的物质的神经组织的功能活动,从而将意识或精神纳入生理学的研究领域。这就是无论历史上还是现实中在接受过严格的自然科学传统训练的生理学家之间普遍流行并被坚持的一个理论构思。这一构思在理论上的成熟化,就意识或精神这一实质上构成了哲学前提的论题而言,必将否定哲学的权威性并取而代之。

在自然科学体系中,生理学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波林曾对此进行过广泛的考察,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生理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较为成熟的实验科学,而且德国在这一领域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实验生理学在19世纪上半叶的渐趋成熟,特别是有关神经生理学、脑的结构与机能和感官生理学的研究及其发展,直接导致了科学心理学亦即实验心理学的诞生。关于实验生理学和实验心理学之间的这种过渡关系,波林曾提出了一个隐含重大理论意义的历史事实。19世纪上半叶的生理学多以动物实验为主要手段,这就决定了运动生理学先于感觉生理学。这个时期关于感觉现象的研究,多以感觉器的物理学为对象。与此同时,虽然生理学家不易处理感觉的问题,因为这一时期的研究没有机械的记录器可以构筑一个动物的感觉神经的终端,但他们在自己身内却有可以接触到的直接经验,因而此类研究与心理学的关系更加密切的部分便采用了一种非正式的内省法。这种缺乏批判性的内省法若能产生任何其他科学家都易于证明的结果,我们便不必将此法精益求精。也不必子此法以一名称,更不必提出现代行为学所提出的唯我主义的问题,尽管学者完成了这些种种观察。可却没有对于其中一个因素即经验的性质作批判性的讨论。

正是因为当时的生理学家们没有批判性地讨论他们在自己身内可以接触到直接经验的性质,才使他们得以僭越自己的研究领域而进入心理学和哲学领域,从而直接推动科学心理学的诞生。这就是前述生理学家们的意识问题上的理论素朴性。后来的“纯”哲学家们,特别是现象学传统的哲学家们,坚定而强有力地掀起一场运动,以驱逐哲学思维中的“心理主义”并取得成功,正是以对我们每个人所拥有的这种直接经验的性质进行自觉的批判性反思为基础的。而在心理学领域,甚至直到现在,对经验的性质的这种批判性反思却令人遗憾地未达到这种自觉程度。例如,赫尔姆霍茨关于神经冲动传导速率的研究,就其自身的性质而言,是纯粹生理学的范围,因而他很自然地就并未考虑其对心理学的影响。虽然就事实而言,历史证明,这种影响对实验心理学或称科学心理学的诞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我们仅仅在以下意义上来理解这种影响的意义,即认为其研究的重大意义在于,对一种心理过程是可以进行实验和测量的,过去无法形容的“灵魂”居然可以时间化了,从而增强了19世纪生物科学中的唯物主义倾向,那么,这种理解就以上述理论素朴性为前提的。

科学知识论文范文第3篇

知识经济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1997年的一份报告中首次提出的新概念,其内涵是指建立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学界通常把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归纳成知识经济,即持续高增长,低通胀,科技进步快速,经济效率提高,全球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形态,目前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形态和运行模式,这对中国经济的运行提出一个严峻的挑战。中国经济从上一次宏观调控实现了“软着陆”以后,以制造业为龙头的经济增长十分迅速,已经被国际称为“世界工厂”。在GDP总量迅速庞大的同时,中国经济在宏观运行层面上的不平衡、不科学等弊端逐一显露,除了东西部差距、城乡差距之类的缺陷外,在资源的投入产出上严重不平衡也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致命伤:中国消耗了全世界25的钢铁、30的原煤、40的水泥;去年进口了9000万吨原油,今年将进口1亿吨以上,对石油进口依赖率正逼进危险的临界线(50),但如此之大的资源和能源消耗,产出的GDP却不成比例,投入产出率只占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近年来,我国原煤和电能等能源消耗的增幅明显高于GDP的增速,消耗弹性系数呈不断扩大趋势。按照我国GDP增长速度和目前能源消耗弹性系数增长的速度推算,我国未来对原煤、原油、电的消耗量基本上每5年增加一倍,这么高的能源消费,不仅资源不能满足,生态环境也不能承受。

低水平、粗放的生产方式带来了中国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黄河充斥泥沙、时常断流;长江水质恶化、含沙量增加;中西部土壤沙化严重、空气质量下降,除了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水平低下外,中国经济缺乏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已成为阻碍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症结,这种趋势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是完全背道而驰的,必须从根本上加以改变。

党的十六大把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问题落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提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工作,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目标,这是十分正确的,我个人认为,这是使中国经济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一条正确的道路。

中国的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一个新的战略机遇期,来自知识经济两大基石的全球信息化和经济一体化、来自世界产业结构大调整和世界市场要素的重新配置、来自亚洲经济的新一轮发展,为中国经济进入新的起飞期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地区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发的要求,则是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给出了科学的指导思想。我坚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经济将提高运行质量,继续迅速而健康发展,成为全球经济的发动机。

科学知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文学理论;知识的语境化;知识形态;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I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1)06-0180-05

〔基金项目〕四川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杰出人才基金项目“文学理论学术史研究”

〔作者简介〕马睿,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成都610064。

引言

20世纪60年代以来文化研究的兴起对文学理论学科产生了重大影响,不仅文学理论中的诸多基本范畴和重要命题有必要重新检讨,甚至文学理论作为一个知识系统的历史和性质,也有必要从整体上进行知识社会学的还原和反思。显然,后者的影响是根本性的。为什么文化研究会引发这样的结果?就其本身而言,文化研究千头万绪,既非一门学科,也不构成一个理论体系,更难说有统一的价值标准,如果在这个领域存在着什么共通性,最明显的应该是坚持“知识的语境化”。知识的语境化对人文社会学科而言并不陌生,历史主义者、相对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女性主义者、后殖民主义者……都从各自的角度对某些公理性的认知进行了语境还原,并以此作为批判的依据。但知识的语境化并不仅仅是一种批判的起点和策略,也是求真意志推进的结果:人类不会满足于知其然,更希望知其所以然。追问知识的生成机制,还原其具体历史场景中的各种影响因素,是知其所以然的第一步,是认识论逻辑的自然走向。如此,要实现对知识的语境化,需要检视诸如认知的主体、机构、体制、载体、知识传统、具体针对性等许多内容。尽管这是一项浩瀚无边的工程,文化研究还是对此进行了广泛的实践。文化研究与各种批判理论颇有渊源,也确实推进了人文学科的政治化倾向,但文化研究还有它的另一面,就是从理论建构的宏大抱负退回到对事物和经验的刨根问底。在这个意义上,文化研究或许具有过渡性,一方面杂合着20世纪后半期以来各种激进理论的资源甚至思维方式,另一方面也有意无意地与“批判”、“主义”、“理论”保持距离,强化自身作为“研究”的属性。所以,对于“知识的语境化”而言,文化研究即使没有消除它作为批判策略的意图和功能,但至少强化了它作为知识清理的方法论的角色。正是这种方法论意识的产生,在文学理论以及其他人文社会诸学科中引发关于学科建制,关于知识与经验、知识与学科的关系的普遍讨论。

知识先于学科,但学科的形成使我们对于知识的清理、积累、传播、反省更为自觉和规范。学科史研究不仅涉及一门学科从无到有、从规范形成到规范突破的历史过程,也需要从理论和史实两方面探讨知识与学科的关系。如果从学科史研究的角度来审视文学理论,我们会发现文学理论分属于不同的知识形态,并且在大多数时候都居于人文知识的核心位置,因此在文化研究的视域中,文学理论作为重要的文化形式,从来不是孤立的存在,对它的观察如果回避语境化还原,实属傲慢和无知。

一、作为通识的文学知识

文学理论成为一门学科,是一个现代性事件,距今不过一两百年的历史。在西方,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在中国,从先秦一直到晚清,人们关于文学的言说,其目的重在表达对社会和人生的看法,广泛触及政治、道德、宗教、文化,因此它不是一种学科性的专业知识,而是探讨人类生活的通识。

这首先与它的对象有关。文学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一项内容,在其产生之初以及此后相当长的时期之内,并非一个专门的领域,而是与其它实践活动混杂在一起的。在口语文化的时代,文学样式“曾经有过极为神奇的丰盛,诸如:祝词、咒语、赞歌、谜语、谚语、神话、民间故事、抒情诗、史诗、讽喻诗,它们都是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就像食物、衣裳、居所和宗教一样”。(1)以西方文学的两大源头来讲,史诗的起源,历史学派认为是早期人类对自身历史的想象性建构,新神话派、仪式派认为是对某些原始仪式的铺陈和发展,无论哪种观点,都显示史诗的编撰和吟唱并非今天意义上的文学创作;古希腊戏剧则起源于祭祀酒神的庆典仪式,后来发展为雅典公民的集体性政治活动,剧场也因而成为当时社会的重要公共领域。中国古代的采诗、观风、用诗,同样也是出于政教伦理目的,都具有公共事务的性质。尽管人们也在这些活动中发现了语言的音韵节奏之美,发现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情绪感染力,但这些内容在当时的文学活动中并非主要目的。在文字产生以后,阅读和写作在前现代社会始终只是少数人拥有的能力,以这个阶层为基础逐渐形成精英文学,与以口语形式为主的民间文学分流,也与日常生活拉开了距离。精英文学更注重文学的形式技巧,但同时也更注重道德严肃性,因此很少离开社会文化诉求来进行文学实践。与之相应,古代哲人对文学的谈论也往往着重其社会功能,文学本身并不是最高目的。其二,文学理论的非专业性也与当时的知识状况相关。一切西方学科的源头,都须追溯到哲学,文学理论(诗学)的思维方式和基本概念,同样来源于哲学,正如中国传统文论的起源,与先秦诸子学说根本就是一体的,而在那些宗教文化占据主流地位的时代或地区,文学理论又往往与宗教神学难解难分,甚至干脆就是后者的附庸。对象的宽泛性与知识属性的暧昧,共同造就了文学理论是以通识性思想和学说的形态存在,而不是以专业知识的形态存在,掌握文学知识是有教养阶层体现自身文化修养的一个标志,而不是一种职业训练的内容。也正因为如此,19世纪末以来,西方学术为了建立学科性的文学理论,首先要明确的就是对象的专属性(文学性)与方法的专属性(语言学与美学)。由此,文学理论关注的对象由宽泛的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收缩为文学文本,甚至收缩为文学语言的特殊性质。作为文学理论学科化的标志,狭义的“文学”概念也在这一时期得以定型,“literature的现代含义:文学,才不过二百年。1800年之前,literature这个词和它在其他欧洲语言中相似的词指的是‘著作’,或者‘书本知识’。”(2),古代汉语中的“文学”,也长期具有宽泛的含义,兼指文章和学术,而且这一用法也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现代汉语指小说、散文、诗歌、戏剧这几种文类并把审美作为其根本特征,有意识排除文章与学术的混淆的“文学”一词,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影响下,经历了“纯文学进来,非文学出去”(3)的过程才最终定型的。在其他重要的文化区域,如印度、阿拉伯,通识性的文学知识也长期是其古代文学传统中主要的知识形态。印度早期的文献经整理成集,统称为“吠陀”,意为“学问”或“神圣的知识”,后来演化出“经典”之意,甚至成为信仰,印度著名的《摩奴法典》就把诋毁吠陀的人看作是异教徒。这些文献主要是与祭祀相关的颂诗、咒语,以及对祭祀活动的说明,也有少量反映世俗生活,其中有些文献的文学性较强,如《梨俱吠陀》堪称印度文学最早的源头。“吠陀”这一笼统的命名,证明当时印度还没有产生具有区别性的“文学”意识,修辞技巧、抒情虚构与祭祀礼仪性质一样,都属于同一个“知识”。印度文学进入史诗时代和古典时代以后,文学的形式和体裁逐渐发展,但仍然与宗教文献、哲学讨论有密切的关系。在文学理论方面,经长期流传、积累,最终在公元2世纪定型的《舞论》是重要代表作,在戏剧理论上达到很高成就,并对印度后来的文艺思想有广泛影响。《舞论》讨论了戏剧的创作和表演,形成了专门而系统的戏剧知识,但与此同时,它也仍然立足于宏观的社会文化需求和笼统的知识观念来认识戏剧的性质和功能:一方面,戏剧作为世间百态的摹仿,“没有[任何]传闻,没有[任何]学问,没有[任何]艺术,没有[任何]方略,没有[任何]行为,不见于戏剧之中”(4),它集中了一切知识,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文化载体;另一方面,戏剧能够满足各种观众的需求,导向健康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风尚,“将[导向]正法,[导向]荣誉,[导致]长寿,有益[于人],增长智慧,教训世人”(5)。可见无论是从本体论角度还是从功能论角度,《舞论》都是把戏剧以及戏剧知识作为一种通识来看待的。在阿拉伯地区,部落时代的诗人被视为部落的“先知”,是公共生活的领袖,具有文学色彩的颂赞诗、矜夸诗、讽刺诗、悲悼诗、誓词、演说、卜辞等等,事实上是当时人们社会交往的重要形式。伊斯兰文明进入阿拉伯地区以后,在拉希德时期和伍麦叶时期,文学很大程度上是作为宗教、政治活动的一种载体而存在的,比如《古兰经》就既是宗教典籍,也是文学典籍,此外,还产生了训诫体散文和“宫廷大臣体”(其实是一种政治函札)等具有文学性的应用文体。在鼎盛的阿拔斯朝,阿拉伯古典文学也达到繁荣的顶点,但文学活动仍然与宗教、政治活动有很深的瓜葛,因而当时的文学知识也仍被视为中上阶层文化素养的一项主要内容。与中国相似,印度、阿拉伯形成现代意义上的狭义文学概念,从通识性的文学知识中发展出学科化的专业知识,也是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产生的。

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文学知识长期是作为通识而存在,而发挥作用的。也正因为如此,后世编撰文学史、文论史,都必然要从宗教、哲学、政治、历史文献中去爬梳文学资源。

二、作为学科的文学理论

从知识形态上讲,通识是文学理论的古典形态,学科是文学理论的现代形态。但是,作为学科性知识的文学理论,从它诞生之时起,就一直受到反方的抗拒、质疑和修改。在西方世界,从马修•阿诺德的文学观到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更有法兰克福学派在成立之初就体现了跨学科研究的抱负,立意于从社会文化维度思考文学与审美问题,凡此种种,都偏离文学理论专门化的轨道。再有,心理学、社会学在20世纪早期就顺利进入文学理论,形成文学心理学、文学社会学等分支学科,也可谓是用学科化的方式反学科化。即使是奉行内部研究的形式主义与新批评,也未能绝对割断文学的外部关系,形式主义心仪于“陌生化”更新人类对世界的感知,新批评“文本有机性”的诉求着眼于恢复在现代社会被分裂了的心灵的完整和统一。这实际上证实了文学知识的性质与现代学科的规范存在本质上的矛盾。现代学科规范的形成,是科学主义占据上风的产物,它把适用于自然科学的学术原则不加选择地强行植入人文知识,它所要求的客观性、中立性、可重复验证性,并不符合人文知识的价值。狄尔泰从知识属性上区分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以体验和阐释取代实验和逻辑推理作为精神科学的基本方法,可谓抓住了问题的实质。

当然,现代学科规范为文学理论带来的并非只有负面影响。除受到科学主义的强势影响之外,文学理论的学科化还建立在这样一些基础上:文学审美价值的凸显、专业意识的强化、知识的非神圣化。如前所述,文学艺术活动起源之初,审美并非目的,至少不是主要目的。此后文艺的审美特征的凸显,文艺与政治、伦理、宗教等其他活动的分离,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到康德那里,这种分离获得了形而上的根据,审美非功利性成为文学艺术论证自身独立地位的核心理论。这使文学理论围绕审美形成了一系列专属于文学艺术领域的知识体系,发展出专有的概念、术语。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导致分工的细密化,在学术领域则体现为各科知识的专业性越来越突出,中国式的“通儒”或西方式的“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很难再出现。对于文学理论的发展来讲,这种知识状况促进了研究的精深,促进了自身学科规范的建设。对语言、结构、叙事等文本因素的研究,之所以在20世纪的文学理论中成为显学,发展出多个流派,正是因为这种缩小对象范围、突出文学自身特性、强调科学方法的研究符合了当时文学理论对专业化、精细化、规范化的追求。现代学科规范的成立,还必须以知识的非神圣化为前提。知识的神圣化一般以两种途径展开,一是知识与权力的结盟,排斥所谓的“异端”知识,在知识领域中制造等级秩序;二是因认识的局限性,把某些具体知识误为永恒真理,阻碍对既有知识的反思。在社会发展程度不足,知识只能为少数人掌握的时代,知识与权力的关系是无须遮掩的,同时,有违权力的知识则被打击,例如中世纪宗教裁判所对科学家的迫害。在现实层面,知识的权力化固然不利于知识自身的发展;在精神层面,把知识与信仰混为一谈,同样不利于知识的更新。现代性的“去魅”,在知识领域就体现为把知识本身还原为研究对象,因而强调学术研究对于权力和信仰的独立性。在这样的知识观念中,文学理论试图把文学视为一个纯粹的知识对象,因而致力于在研究中排除文学与社会的关系,排除文学对接受主体的情绪感染,排除文学中作者的主观意图。专注于审美价值,发展专业规范,建立非神圣化的知识观念,学科化带来的这三大原则在事实上推动了文学和文学理论的发展。尽管自20世纪后半期以来,在文学理论领域,内部研究的思路已成明日黄花,但这些流派发展出来的精细的文本分析方法,却仍然被广泛使用,与社会历史批评、精神分析鼎足而三,成为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可以说,在20世纪前半期,学科化过程是与西方文学理论建构最具直接关联的语境,也是知识与社会之间的重要中介,因而,对其关联的洞察,将使我们更切实地理解文学理论何以发展出专业化的知识形态,并在相当程度上取代了通识性文学理论的优势地位,也使我们能够有效地解释如下一些吊诡现象:文学性、审美性在这一时期文学理论中的中心化,并非文学性和审美性本身的胜利,而是由现代性所启动的学术专业化的胜利。

三、作为批判理论的文学理论

批判理论是承载文学理论的又一种现代知识形态。

如前所述,20世纪前半叶是文学理论学科化的黄金时期,但即使在这个阶段,文学理论也并没有完全被专门化的学科规范所限制,学科并不能垄断文学知识的生产。从道德、宗教、政治、社会、主体等层面着眼的文学理论,不仅在新人文主义这样的保守主义文化思想中大有市场,在西方的左翼文化思潮中更是得到极大的发展,最初,把社会批判的着眼点从经济转向文化的新马克思主义是其中的主力,成立于20年代的法兰克福学派,提出“cultural hegemony”概念的葛兰西(Antonio Gramsci, 1891 1937),关注日常生活的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1901-1991),都具有马克思主义的背景。这些理论在学院体制之外有更大的影响。二战以后,具有突出的社会批判维度的文学、美学思想,渐渐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发展起来,始于英国、具有左派理论背景的文化研究,以后结构主义哲学、语言学为理论基石的法国理论,以女权运动为社会基础的女性主义批评,以西方中心主义为靶子的后殖民批评……使批判理论成为西方人文学术中极为引人注目的存在。尤其是学院体系也开始接纳意识形态激进的学说,比如在美国,六七十年代新批评还是大学文学教育的主流,不久,“政治正确性”渐成新的学术道德。当然,批判理论不是仅以文学艺术为对象,但他们从社会文化的宏观维度对文学艺术的思考构成了当代文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阶级、性别、种族已成为文学批评的基本理论范畴。

批判理论对文学的关注,是把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强调它与诸多社会历史因素的复杂纠葛,强调文学与社会意识形态的互动关系。例如女性主义批评,一边揭示男权社会经由文学对男性中心主义的意识形态的塑造与加固,使女性在不自觉中认同男权社会对她的不合理要求,一边鼓励女性进行“抵制性阅读”和女性主义写作,发现真实的自我,重构对于两性关系的认识。同时,文学理论对批判理论的接纳,不只是简单接受其意识形态,更进而重构了自身的知识基础和理论空间,比如,60年代以后美国女性主义批评、黑人批评、少数族裔批评直至后殖民主义批评的兴起,就明显影响到《诺顿美国文学选集》的入选标准。可以说,文学理论在把批判理论引入自身的学科形态时,批判理论已多多少少改写了原有的学科规范和知识标准,使文学理论的知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由学科向批判理论转移。

在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转型内在地包含了文学理论学科化的要求,但由于特殊的历史处境,这一学科化过程进行得非常艰难。在整个20世纪,除了几个短暂时期,中国的文学理论常常以批判理论的形态存在,是我们民族对社会文化进行现代改造的一部分,有时甚至直接就是政治批判的一部分,无论这种批判是由统治意识形态主导的还是对统治意识形态持批评立场。

从马克思、恩格斯开始,批判理论对文学所具有的意识形态性的揭示就是敏锐而犀利的,但文学作为人类实践活动中的一种复杂现象,它所卷入的意识形态性也是复杂的。而且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以及因教育程度提高和传播成本急剧下降而带来的文学活动的大众参与,文学所牵涉的因素越来越丰富,批判理论也因此需要拓展自身的视野和方法。以詹姆逊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以萨义德为代表的后殖民主义批评,以福柯为代表的权力理论,以波德里亚为代表的消费社会理论,等等,即体现了当代批判理论向广阔的议题开放,向跨学科研究方法开放的努力。

对知识进行语境还原是批判理论题中应有之义,不应回避的是,批判理论自己也不能全身而退,也应该成为语境还原的对象。毕竟,20世纪后半期以来,伴随各种批判理论的风行,西方世界文学理论以至整个人文学术的政治化倾向,其动力并不仅仅来源于知识自身的演进和学院体制的内在调整,更主要的还是来源于社会语境的变化。

四、作为跨学科知识的文学理论

文化研究的发展,为当前文学理论提供了一种新兴知识形态。

如果说20世纪前半期的文化保守主义和批判理论对作为学科性知识的文学理论的抵制,其最初的出发点是对文学的社会文化维度的关注和强调,那么,60年代以后愈演愈烈的对学科化知识的质疑,则具有从整体上反思现代知识体系和知识观念的宏大背景。这种反思不仅发展了狄尔泰区分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洞见,不仅考察了科学主义对人文知识的束缚和扭曲,不仅揭示了学科分化原则导致的知识壁垒,导致的学术虚张声势而思想趋于萎缩的窘况;这种反思也从人文知识的内部,反思了理论对经验的割裂或掩盖,反思了知识与体制、立场、权力的复杂关系。福柯和布尔迪厄的学说给这种反思以显著的启迪,因而也为他们本人获得了理论声誉。在这种思想氛围中,跨学科研究成为必然,现代学术体系努力建造的学科界限和话语规范,在以对象为中心的研究思路中正在被颠覆。正如罗兰•巴特所说,当学科遇到了在传统空间中并不存在的某一对象时,学科之间的交叉互涉就成为必然。(6)而且,“人文学科的首要目的,总的来说,是理解并解释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情――现实本来是跨学科的”(7)。当下的文化研究之所以聚集了文学、社会学、符号学、媒介研究、地理学等多学科的资源,在本质上正是因为其认识对象――新兴的文化形式和生活形态――挑战了壁垒森严的学科界限。当你试图探讨纽约时代广场上矗立的广告屏幕时,商业、符号、审美、影像叙事、城市形象、空间问题、媒介技术、族群身份……纷至沓来的内容,显然不是任何一个单一学科的研究可以胜任的。面对文学,研究者也将遭遇相似的处境,文学这样一种古老而历久弥新的事物,从来不是像某些理论所想象的那样是一个隔绝于其他文化实践的悬浮物。于是,跨学科性的文化研究成为当下文学理论的新的尝试,新的方向,在挑战自身固有知识结构,主动模糊掉争取了近一百年的学科独立性的同时,也获得了广阔的理论视野和发展空间。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从更高的层次上恢复了文学理论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知识的身份。跨学科知识的属性,使文学理论在方法上、研究对象上和学术价值上都得到了一种解放,因此当前的文学理论正在经历活跃的变化,一方面,它积极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不断扩大自身的疆界,从而能够更全面地在人类生活中还原复杂的文学经验,而不限于仅从形式载体和文本形象中理解意义;另一方面,在传统上属于文学理论的资源和方法也被整合到其他知识领域,促进了文化研究、媒介研究、视觉研究、消费社会理论等新兴领域的发展。

前述以批判理论形态存在的文学话语与当下跨学科性的文学理论,在知识构成和理论资源方面多有重叠,甚至批判理论本身就是跨学科的。尤其是二者都认同“知识的语境化”。但究其底里,可见某些转移的迹象,即“知识的语境化”既可以指向具体的社会文化批评,表达明确的政治立场;却也有可能归于对知识与语境之复杂关联的学理性研究,以此为基础,往形而上发展可以阐述知识哲学,往形而下发展则可以实证性地考察某一具体术语、观念、学说的来龙去脉和辐射范围。被当前文化研究所推动的跨学科性文学理论中,已有对排他性政治立场的反思,对过于旺盛的问题意识(过分强调问题意识,也正如过分持守学科界限,都会导致对象的消隐)的放弃。

如果说文化研究源出批判理论,而今却有剥离批判理论自成一家之势,那么“知识的语境化”也具有发展成方法论的可能。检讨文学理论作为一种知识的历史,也是对这一方法论的尝试,在通识性知识、学科性知识、批判理论、跨学科性知识等诸种形态的演变中,文学理论构建了知识与语境的不同关系。当知识借助文献记载与代际传承显性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当时那个生成知识的生动语境却可能隐藏于遥远的时空,那么,对知识的语境还原,正体现了人类在认知上持续不断的求真冲动。

五、真理的跷跷板:语境化还是普适性?

然而,在对知识的清理中,语境还原是否可以成为绝对标准呢?且不论彻底的还原有无可能,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如下事实:知识的语境化原则,预设了知识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知识的标准不可能脱离具体社会文化而独自存在,对知识的考察必须依赖语境。这种预设潜藏着两种危险:一是在对精神和意识领域的探索中过于倚重唯物论,二是在相对主义的无限膨胀中,使任何真理判断和价值通约成为不可能。与之相对,知识的普适性原则,则预设了人类认知能力的超越性,即为我们所熟悉的透过现象追踪本质、根据具体把握一般。这种预设曾在黑格尔那里达到巅峰。这种预设的危险是,如果对普适性的信任没有限度,那么往往造成在理想状态中陈义过高,却在事实上造成知识与权力的结盟,使普适性不能真正实现,反而成为排他性的借口。且不论它如何造成认知的障碍,人们由此遭受的肉体和精神的痛苦是实实在在的,并终于引发差异性政治的报复性反弹。

在人类对知识的上下求索中,坚持语境化与追求普适性,二者看似各踞一端,实则都受到求真意志的推动。前者要追踪既有知识之所以如此的缘由,后者要越过各种变量的干扰捕获恒定而普遍的规律。两者的局限,实则是人类认知能力固有的局限,因而真理不在跷跷板的任何一端,只能立足于二者的平衡点。

对文学理论进行知识性清理,从意识到方法,语境化都是不可缺少的,而对于文学理论的建构而言,追求普适性仍然是必需的抱负。

〔参考文献〕

〔1〕〔英〕彼得•威德森.现代西方文学观念简史〔M〕.钱竞,张欣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7.

〔2〕〔美〕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M〕 .李平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22.

〔3〕 袁进.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68.

〔4〕〔5〕古代印度文艺理论文选〔C〕 .金克木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3.

科学知识论文范文第5篇

一、知识社会学的发端与形成

启蒙运动将人类整个知识体系划分为两种形态:一类是纯粹知识,即科学技术知识,它具有不受社会因素影响,不受历史条件制约的普遍一致性特点;另一类是非纯粹知识,是受社会因素影响和历史条件制约的知识。随着世界科学中心向德国转移,以培根和笛卡儿为代表的科学主义价值观以前所未有的势态迅速移向德国,自然科学知识的优越性亦与日俱增。

“知识社会学”一词源于德文,为哲学及社会学大师舍勒(M·Scheler)所首创。“知识社会学”的先驱是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几位大师。首先应该追溯的是马克思。他认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社会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2版,第2卷,8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意识的存在方式,以及对意识说来某个东西的存在方式,这就是知识。知识是意识的唯一行动。……知识是意识的唯一的、对象性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2卷,17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显然,马克思的这一表述是“知识社会决定论”的由来。著名知识社会学家赫克曼(S·J·Hekeman)对此作了恰如其分的评价:马克思为知识社会学给出一条基本原理,即所有知识都是由社会决定的。马克思甚至认为,即使是自然科学知识也是由社会目标决定的。不过,此时的马克思意在强调社会需求因素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影响。恩格斯认为,在特定条件下,自然科学知识也要借助于社会及历史因素来解释。这一思想进一步丰富了知识社会学理论,以至于著名科学社会学家默顿(R·K·Merton)给出了这样的评价:马克思主义是知识社会学的风暴中心。在知识社会学理论发展中,狄尔泰强调知识的社会决定作用与环境制约性,韦伯在沿袭马克思“社会决定论”的基础上又补充了精神因素的历史作用,认为社会存在是各种因素整合的产物,当诉诸社会因素对有关知识不能作出合理解释时,应积极诉诸精神因素。

不论是实证主义者还是人文主义者,都对启蒙运动以来形成的“知识二分法”思想加以默认。二者争论的焦点是要不要、该不该将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照搬到社会科学中来。由于这场争论关系到两种知识形态的孰优孰劣,两种文化的直接冲突,甚至一种文化歧视另一种文化,或用一种文化规范另一种文化的重大问题,故而争论此起彼伏,自知识社会学发端以来就一直存在着。

20世纪初,知识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具雏形,并形成三大学派,它们分别是:“德意志社会学—哲学学派”、“法兰西迪尔凯姆学派”和“美国芝加哥学派”。从进化论视角看,最有意义的是德国学派,它是知识社会学的源头,对知识社会学有着特殊的贡献。继马克思之后,韦伯广泛研究了知识与社会文化因素的互动关系,认为社会、文化等因素决定知识的内容,反过来,知识的内容也影响社会和文化。狄尔泰则从认识论视角,用解释学理论解释产生知识的“客观因素”。对知识社会学的形成与发展作出长期努力的是该学派的舍勒。舍勒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超越了实证主义的传统思维方式,在社会存在与意识的互动关系基础上,认为科学的世界观并不能唯一逼真地描述“绝对客体”。但和单向的社会决定论不同的是,他认为绝对客体的实在范畴基于信念而非物质因素。舍勒试图用绝对主义因素解决相对主义问题,同时又保留“知识二分法”及“知识的社会决定论”,这显然是矛盾的。不过,舍勒的最大功绩在于:他能够洞察出科学家对绝对真理的寻求在本质上只不过是一种表象而已。从当代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观点来看,他的突出贡献在于:他对自然科学知识的至尊地位提出了挑战,对两种文化之间的歧视现象表示出强烈不满。这为日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法兰西迪尔凯姆学派”深受狄德罗思想的影响,在坚持“知识二分法”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尝试用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去研究知识的社会决定,他们的着眼点放在知识的起源和概念的演化上,他们的知识社会学又叫“知识发生学”。“美国芝加哥学派”因语言和地理上的障碍而循着自身的路径发展,该学派在遵循实证主义原则的同时,注重考察社会心理对知识形成的重大影响,故被称为“社会心理学学派”。

二、知识社会学的成熟及存在的问题

舍勒虽然为知识社会学的理论发展作出了不懈努力,但他的著作很晚才被译成英文。语言的障碍阻止了他的思想传播及影响范围的扩大。今天我们谈论的知识社会学,就其成熟形态而言,是曼海姆的而不是舍勒的知识社会学。

曼海姆的著作于30年代就被陆续译成英文,其影响波及欧美,知识社会学中心亦随之转向英美。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也源于马克思的“社会决定论”。他强调了知识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试图用因果链将知识与外部世界联结起来,认为知识就其发生学意义而言,不仅取决于人们的社会地位、身份及阶级利益,而且根植于特定的文化类型之中。曼海姆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接近韦伯和狄尔泰,主张社会科学应具有属于自己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认为解释学是研究社会科学的有效工具,而不必强求使用自然科学方法。

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理论有两个优点:其一是他的提法接近于“反身性原则”,即在知识的社会学考察中,无论是观察者还是被观察者都必须服从社会学家的考察;其二是他表明了构成知识信念的是社会而非个人,主张知识社会学的研究重心应该放在社会环境中而不是限于个人的思想,个人是不可能从他自身的经历中形成世界观的,知识是群体互动和社会协商的产物。曼海姆曾试图突破传统的知识划界,打破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长期对峙的局面而代之以相对主义的面孔。用当代科学社会学家马尔凯(M·Mulkey)的话说,曼海姆的相对主义研究纲领接近于科学哲学的后库恩研究,他能克制自己对自然科学知识普遍一致性的盲从。此点在实证主义思潮占据统治地位时期是极其难能可贵的。曼海姆因其相对主义态度而受到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的两面夹击,他也承认社会看起来不仅决定人们的观念而且决定人们的思想内容,包括数学思想内容以及至少有那么一部分自然科学思想内容。总之,曼海姆知识社会学有向自然科学领地进行边际扩展的倾向,但其思想仍囿于“知识二分法”传统之中。

30年代后期知识社会学又分化为若干分支,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分支,一是集中探讨日常知识的社会根源,它导源于现象学传统;二是考察知识与外部社会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它沿袭解释学研究传统。至于启蒙运动以来形成的实证主义研究传统在这两个分支中均有程度不同的体现,其中,现象学传统的代表人物舒尔茨受胡塞尔现象学思想影响,他的目标是要为知识社会学研究注入新的研究方法,即社会现象学方法,旨在解释知识的意义构成及充当知识生产之实在的社会建构。此后,知识社会学的发展围绕着这两个分支又形成了实证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前者倾向于将自然科学知识从社会决定论中分离出来;后者通常被称为“新马克思主义”,它进一步揭示了社会对知识的决定作用,并将这些知识同其赖以产生的物质存在方式加以对照。这两个阵营分别在美国和英国找到了各自的归宿,美国是实证主义阵地,英国是“新马克思主义”阵地,前者强调个人因素和历史方法论,后者强调社会因素和环境制约作用。

总之,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的确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留下的问题也不少,首先是两类知识的划界是否合理?划界的标准是否成立?科学知识该不该享有特权?其次是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的歧视现象该不该消除?科学知识该不该免予社会学研究?所有这些问题均留待人们进一步思考。

三、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兴起

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留下的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们不仅为社会学家所探讨,而且也为哲学家所思考。晚年的维特根斯坦开始对自然科学知识享有免予社会学研究的特权提出异议,认为科学知识也有其限度,也应该被视为一种文化现象。他进一步指出,知识就其本性而言是社会的,我们与他人互动、加入其他群体不能归于偶然因素,他人与群体是我们认知过程的具体语境,它构成了我们知识信念及知识的全部内容。按此线索,维特根斯坦为科学知识的社会学研究奠定了认识论基础,他明确表示了对科学知识普遍一致性的怀疑,这种态度直接危及两类知识的划界标准。他还认为,在科学文化的早期进化阶段,任何信念只要得到社会的认同都可能被人们视为真理而加以接受。正如科学知识社会学家布鲁尔所言,维特根斯坦无论是对一般事物的刻画,还是对科学家的悉心描述,甚至对数学家论据的分析,均渗透着社会学特征。

哈贝马斯的批评也极有分量。他试图确立这样的事实:自然科学知识只是知识体系中的一种形态而已,它的存在是为了满足人类某方面利益的需要,人们在发展这种知识时不可能不渗透利益因素。哈贝马斯的意图在于:他想借助对科学知识的利益解释来否定科学知识生产过程中的感情中立假设,而这对于奉行培根主义的科学始于观察,经验事实是建立在客观观察基础之上,科学理论又是建立在经验事实基础之上的归纳方法来说是致命的一击。此外,他还强调解释学和批判的重要性,认为认知主体不可能是被动地、无情感地面对客体,而是有目的地作用于客体,人类的利益动机才是维系科学活动的根本动力。

以上几位大师虽有怀疑主义的批判精神,有启发人们对传统知识社会学遗留下来的问题积极思考的导向作用,但真正实践并致力于科学知识社会学研究的是爱丁堡学派。他们在广泛吸收舍勒思想和马克思思想的基础上,在科学知识社会学研究领域做了大量工作。他们一方面通过批判曼海姆知识社会学,尤其是传统的知识划界标准来达到对自然科学和数学等领域知识体系进行社会学考察;同时,他们否认真理的一致性,以超越理性的标准来证明各种理论体系不仅会产生出各自合理合法的论据,而且还会产生出各自合理合法的标准。而另一方面,他们又广泛汲取当代科学哲学思想尤其是库恩的思想,坚信经验知识是渗透着理论的,而理论又受制于科学共同体所尊奉的特定范式。独立于理论的经验知识是无意义的,所谓的客观观察、感情中立等原则在经验知识生产实践中是很难贯彻到底的。既然如此,“传统二分法”也就失去了认识论基础。由此可见,库恩的历史—相对主义思想为科学知识的社会学研究打开了哲学上的缺口。

布鲁尔为科学知识的社会学研究制定了“强纲领”,他认为所有知识,不论是经验科学知识,还是数学知识,都应该进行彻底研究,没有什么限制固存于科学知识本身的绝对的、先验的或真理的、客观性的本质之中。“强纲领”的主要内容包括:1.因果性。科学知识社会学注意研究信念及知识所处的不同条件和产生的原因。2.公正性。公平地对待真的与伪的、理性的与非理性的、成功的与失败的信念,两方面都要解释。3.对称性。解释的方式是对称的。4.反身性。它的解释同样适用于社会学本身。布鲁尔的上述思想至少从认识论意义上回答了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留下来的全部问题。

巴恩斯则从解释学维度积极建构其“利益模型”,认为传统知识社会学将数学及自然科学知识拒之于门外是错误的,科学知识也应置于社会学研究之下,服从社会学因果分析。巴恩斯进一步指出,科学知识的产生过程只能用一种方式来解释:要么作为默祷的产物,这就是无私利性的个人被动面对实在的产物,如笛卡儿主义者所理解的,科学家头脑应脱离科学家本人的情感、生活方式、信念之类的主观因素去观察世界;要么是在特定环境中为具有特殊技巧、特定利益的个人或群体所生产。巴恩斯主张后者,他认为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接受与否也是在科学家个人偏爱及群体利益追求中得以进行的,科学知识本质上是在个人偏爱与群体利益相协商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产品,是在特定群体利益,有时是在民族利益驱动下得以建构的社会产品。

巴斯卡也积极从事建立科学知识社会学理论体系的工作。与布鲁尔、巴恩斯有所不同的是,他主张方法论上的相对主义,即对两类知识的划界标准作相对主义理解,既达到对传统的“知识二分法”的批判,又兼顾自然科学知识的特殊性。至此,科学知识的社会学研究终于有了自己的概念基础和理论构架。在该学派的长期努力下,终于实现了由传统知识社会学向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历史性转变。

主要参考文献:

1B·Berger,G·Lucman.SocialConstrutionofReality.1sted.London:landonInc,196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2版.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1版.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R·K·Merton.SocialTheory&SocialStructure.1sted.Springfield:IllinoisUniversityPress,1949

5J·K·特纳.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中文1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

好的,那么这就是360范文网给大家分享的科学知识论文(精选5篇),希望大家看完这篇由小编精心整理的内容后,能对相关文章有所了解,解决你的疑惑!查看更多科学知识 论文 精选相关文章请访问360范文网。(本文共字)

菁英职教网文章归档 教育资讯 留学攻略 七品教育网站地图xml
288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