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交流材料(精选5篇)

| 婕音

推荐文章

菁英职教网 培训啦 留求艺

师德交流材料范文第1篇

——***乡中心完小管理交流材料

***乡中心完小是一所乡镇级中心完小,多年来学校始终秉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思想,时刻不忘开元启智,传承文明,人文并重”这一理念,切实围绕转变观念,全面育人,提高质量”这一指导方针,抓师德、重管理、促和谐,全力创办人民满意教育。为了完成这一使命,全校教师呕心沥血,用爱”的理念诠释着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为了学生,全校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潜心研究教学教法,着力提升教学质量,点燃了自己,照亮了学生。正是由于老师们的竭诚努力,默默奉献,用自己的智慧引导一批批学生完成学业走向高一级学校。经过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已进入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状态,学校管理不断规范,人际更加和谐,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办学品位不断提高。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秉承全面育人,以德为先,未必成才,但必成人”的理念抓实师德师风工作

(一)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努力构建师德教育新机制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和核心,乃教师立身之本。学校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一所学校的校风校貌与教师个人的言行息息相关。教师的师德好坏对教风、学风影响致关重要。从目前来看,我校大多数教师都敬业爱岗、乐于奉献,并善于奉献。面临繁重工作和清贫的生活,他们选择了坚持。带着这份坚持与执着,他们以自身崇高的师德和出色的教学技能培育出大量德才兼备的学生,得到了社会的赞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有极少数教师迷失方向,丧失了师德和人格,在社会上产生不良影响。如有的工作消极,纪律涣散;有的弄虚作假,沽名钓誉;有的成性,沉迷于麻将桌;有的吃喝玩乐,贪图享受;有的患得患失,事必讲报酬;有的上课不讲补课讲……种种现象的存在,不但亵渎了人民教师的形象,而且败坏了学校的声誉,也有悖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要求。这些教师中的另类事例成为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反面警示教材,时刻敲响我是教师,勿越雷池”的警钟。

为强化师德教育,我校一方面积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另一方面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2008年9月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组织教师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活动中举办师德师风演讲,查找问题后自评和互评;聘请学生家长为师德师风监督员”,以便定期面向学生和社会广泛征求师德师风建设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并紧紧围绕全面推动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和加强师德建设等方面深入开展自查,做到查摆问题不留情,处理处罚不手软,从而制止了一些不良的势头,为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注重实效,重塑师德,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我校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把重塑师德放在首位,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来武装教师的头脑,使每一位教师都牢固树立起爱岗尊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1、坚持政治学习不放松。学校每周一下午以学校或教研组为单位集中学习,突出抓好教师的理论学习,采取专题学习、自学思考、理论研讨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及时对党的方针政策进行学习,并不断交流学习体会,同时通过报告会、看光碟等形式,认真学习和领会有关教育法规及师德建设的理论文献,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2、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九年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及学校各项师德教育规章制度,要求全体教师对照进行自查自纠,明确方向,结合校园文化布局提出了我校教师的五种精神:不计得失的牺牲精神;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认真执着的敬业精神和终身从教的献身精神,以此重塑师魂,不断增强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意识,提高依法执教的水平。

3、以教风带动学风建设。通过完善教师考勤制度,坚持考核质量监管,严肃考风考纪,完善评优评先评选推荐机制切实转变教风,促进了学生牢固树立以学习为第一要务的观念,大力推进校园美化、净化,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开展以班刊、校刊、班队活动和国旗下讲话等各种形式的学风教育,在师生中努力营造了勤奋好学、努力钻研、勇于实践的良好风尚,学生学习风气更加浓厚。

4、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班主任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一个学校的德育工作效果。学校坚持选拔师德优秀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同时严格对班主任工作进行定期考核评价,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搞好班级管理工作。要求各班主任备好班会课,做好班务日志,实行班干部轮流值班制度,以上好班会课为突破口,对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三)师德师风建设成绩喜人

首先, 教师普遍增强了师爱”。师德的核心是师爱。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教师理应把爱心倾注于整个职业生涯中。切实承担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满怀对受教育者的真心关爱,是党和人民对广大教师的基本要求。要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做爱岗敬业的模范。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这就是师爱”。这种师爱在我校教师中表现为无私地关注留守儿童和家庭贫困生,不放弃一个贫困生或学习后进生,多年来没有出现一例因教育态度粗暴、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引发家长到学校告状或上访事件。

其次,校园师生人际关系和谐,教师们做到了有事当面讲,不背后乱讲或诋毁他人名誉。从而增强了大局观念,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人际环境。

再次,学校在施行管导结合的育人制度同时,还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来加强学生素质教育。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学校每周一都要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同时由上周全校表现优秀的班级代表升国旗,极大地激发了全校各班级的竞争力。为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学校定期组织各班开展预防未成年犯罪”、 安全教育你我他”等主题班会,同时,还聘请派出所副所长来校举办专题讲座,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丰富学生的法律知识。

二、抓实各项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学校的管理水平,为了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我校的做法是:

1早在1999年秋季,我乡文教办就制定《***乡文教办关于中小学实行划片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和《班主任工作连带责任制》下发各校,在全区率先实行以村级完小为单位划片管理,每学期进行一次整体工作推进情况综合考核,由乡政府或文教办筹集资金,根据考核结果及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奖罚兑现,探索出了一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行之有效的途径。这一措施一直延续至今并逐年不断完善。

2、为了严肃考风考纪,确保教学质量的真实性,我乡历来十分重视教学质量考核监控工作,每学期由中心完小统一按片区安排交叉监考,抽调部分业务素质精干,责任心强的教师参与集中流水作业评卷确保成绩的真实性,并将教师所任学科考试成绩进行排名,在全乡教师大会或校长会上进行公布。对同年级同学科连续两次名列倒数第一的教师进行待岗或校际交流处理,收到了奖勤罚懒,奖优罚劣,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预期效果。

3、实行制度和情感管导结合的人性化管理。一方面积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对事不对人,杜绝了优亲厚友,厚此薄彼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积极站在教师的角度换位思考,思索教师、学生、家长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学校该怎么做?大力推动学校领导班子集思广益,倾听群众呼声,关心教师疾苦的工作作风的形成,促进学校人际关系的和谐。

4、与时俱进,立足校本,转变观念和教法。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校在强化常规管理的基础上,积极派人实施参加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培训,要求参加培训人员认真参学返回后进行二级培训,宽大培训的受益面。同时立足校本,开展行之有效的校本研修,努力转变观念,改进教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5、强化安全和疾病预防工作。安全和疾病预防工作事关学校稳定,我校始终给予高度重视,因校因地制宜的撰写预案、落实预防措施,有效地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和疾病在校园的蔓延。

三、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主题,突出以人为本”这条主线,争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自今年9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我校围绕 走科学发展路,建生态文明校,办人民满意教育” 活动主题,认真查找突破口和活动载体,按照上级党委的安排部署,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做了以下工作:

1、通过组织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使广大党员教师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明确学习实践活动的主题,开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学校怎么做的大讨论,认真撰写学习笔记和学习心得,找准了活动的突破口,有序地推进了活动的开展。

2、结合校园文化的布局,积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给师生积极向上的熏陶。

3、认真查找学校行政在关心教职工方面存在的不足,把教师中午没有临时休息处所影响教师工作精力这一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给予落实到位,并积极筹划修建教师食堂,以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

4、针对召开教职工大会和发放落实科学发展观征求意见表收集到的意见或建议,认真研究落实措施,能够落实到及时落实,暂时不能落实到,积极创造条件争取落实,无法落实到做好解释或答复。

5、结合平安和谐校园创建活动的开展,通过主题班会、队会、国旗下讲话等载体,规范师生的言行举止,大力倡导文明礼仪,营造了校园的和谐气氛。

师德交流材料范文第2篇

一、运用地理实证材料开展地理德育的原则

1.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源自学生生活实践的素材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和反省自身平时的行为习惯,提高人文素养。例如,学生去厦门周边的生态农业园开展社会实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当地农作物、民居和饮食习惯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开展地理美育,让学生感受人类生产生活与自然和谐之美,既放松心情又提升人文素养。

2. 直观性原则。依据课标要求选材,材料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例如城市学生对河流地貌感到很抽象,教师可以剪辑来自CCTV 10《地理・中国》栏目的影视资料《“蛇曲”幻影》,选取的视频资料形象直观,能化抽象为形象,有助于提高学生探索地理问题的热情。

3. 典型性原则。材料展示的地理现象形成过程应具有探究性,能揭示地理原理与规律。原因分析应具有一定悬念,有助于开展探究。

4.新颖性原则。地理素材要有时代感,能引导学生关注国际热点和中国当下经济建设热点和环境问题。

5.师生互动原则。材料运用过程中要避免借助多媒体技术大容量满堂灌。

二、基于网络技术收集高中地理实证材料的途径

高中地理实证材料有源自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或研究性学习成果以及社会实践的所思所感,源自热播或经典影视,源自学科专业网站、权威期刊论文或媒体文章,源自课堂、微信、QQ、微博互动交流产生的新资源。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拥有了手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手机学地理:告诉学生一些与地理有关的微信公众号,如“中国国家地理”“旅游地理”;建立微信流地理学习心得,依据交流情况给予学生一定奖励,对提供地理信息最有用的学生授予“信息高手”称号,对善于点评、总结反思的学生授予“学习之星”称号等。

三、基于网络环境的地理德育实证研究

以人教版必修1“合理利用水资源”为例,本节课主要是通过三个活动任务驱动,达成本节学习目标。

活动1:新课导入。交流前置作业――“以色列水资源利用”,学生展示用手机下载的优酷视频“以色列滴灌农业”的视频剪辑。学生在了解以色列高科技农业的同时,认识到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发展观,也需要科技支撑。

活动2:运用学生科技创新大赛获奖作品 “湖清淤设想”启迪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水资源。学生可以上网收集湖相关资料,整合资源,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对当地厦门岛内最大水域――湖水污染防治这一问题的研究,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发展观,并推动课外地理学习研究和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学生在由课堂向课外延伸的学习思考过程中生成的资源是德育的宝贵素材,源于学生,用于学生。特别是同学中的奇思妙想竟然获奖,这极大鼓舞了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这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素材是中学地理实证教学资源的来源之一,运用这些素材有利于在课堂中导入校本化的探究性学习。

活动3:联系教材素材 “沙特拖用南极冰山解决淡水危机设想”,引导学生收集资料,课前利用微信群小组交流,然后在课堂上进行组际交流。学生探究该设想的可行性,如果可行,引导学生分析运输冰山之前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有哪些;运用已有的洋流相关知识,分组设计运送冰山的路线。这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联系相关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合作学习,通过分析反思毁坏冰山对全球环境造成的影响,培养综合反思和批判能力。通过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求实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在探究如何利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缺水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像力;设计运送冰山路线,又可以巩固洋流分布规律知识。通过该活动,学生深刻认识到合理利用水资源要因地制宜,开源节流。

师德交流材料范文第3篇

从传统的《品德与社会》课来讲,它是我国德育工作的一种静态教育,它注重学校德育对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的主导作用,注重教师对学生进行长篇大论的说教。然而一个人的道德素质的形成并不是学校德育的单一产物,还有一个人的家庭教育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等等因素也无时无刻地对其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影响与制约作用。现在我就肤浅地谈谈乡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走向。

一、我们要认识乡村《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1)教师队伍缺乏统一理念,学科教研教学没有活力。大多数乡村小学由于条件艰苦,师资力量薄弱,基本上教师都是以语文或者数学为主任课,品德与社会为附带课,这就造成了教师在教学中对品德与社会课的随意性,由于这种思想也造成了教研工作人员不把它当成教学教研的主改方向,致使教学课堂上教师缺乏太多的热情,学生少了活泼积极的动力。整个课堂让学生意如“走马观花”,形如“死记硬背”。而教研上也让教师不去钻研教材,很少研究教法,纯粹是相沿传统的应试教育,只关注学生的教学成绩而不关注学生的德育发展。

(2)教学观念陈旧,教学过程缺乏生活与实践性。乡村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由于没有开展专门的教研活动,平常没有任过此学科的教师对《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都搞不清楚。比如:以语文为主课的教师直接用语文的教学模式来套用课堂,从而使课堂成了语文课中的看图说话,或者只注意讲解课文而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违背了新课标对《品德与社会》课目标中强调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多方面的协调发展这一原则。这样的例子在农村小学里比比皆是,说明了我们乡村《品德与社会》教学偏于一隅,根本不能把《品德与社会》课的社会性、生活性、情感性、实践性融为一体。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严重停滞。乡村教师学习交流的机会很少,因而在教学活动中大多运用传统的教授法,而新课标明确规定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强调寓教育与活动中”,许多适用于这一特点的教学方法如:故事启迪、讨论辨析、分组活动、游戏表演等等一般很少用。还有乡村各学校受条件的限制,现代化的教学器材分配不平衡,无法实现教育资源共享,致使偏远贫困学校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面临困难,这也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4)乡村留守儿童群体教育存在“错位”。在广大乡村,留守儿童已经越来越成为社会所关注的对象,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是被托付给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形成了隔代教育,监护人的文化素质和思想觉悟严重束缚了学校德育的进程,使得这群特殊的学校群体很大一部分逐渐形成任性自私、性情孤僻、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使得教师在课堂上对其行为、习惯及情感语言上的沟通造成障碍,使得教师们对他们失去德育的信心,于是干脆任其发展。这一问题在儿童身心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作为学校应该在德育工作中给以多加关注。

上述几个方面,制约了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品德与社会》课所担任的教学工作极不相符合,违背了教育新课标的诠释精神,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效果,解决这些问题已刻不容缓。使得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得快乐、学得主动、学得富有成就感都是我们乡村小学德育工作的重点。

二、结合乡村《品德与社会》教学实际应采取的教学措施

(1)端正思想,提高认识。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端正态度,加强《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世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美。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够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善良的思想在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产生怀疑。例如:

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我们的民俗》中,交流“各族人民的风俗习惯”时,突然有学生站起来发问:“老师,现在地球上的水资源越来越少了,可是傣族人民过节却要泼掉许多水,这不是在浪费水吗?”这一问题显然出乎大家的意料,老师没有轻易加以否定和批评,反而对学生大加称赞,并请学生们展开讨论:泼水节这一天人们为什么特别高兴?这里的“水”到底是什么含义?经过讨论,得出了结论,水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资源,还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它象征着尊敬、友爱和祝福。因此我们教学所给予学生们的不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做什么”,而是要让学生们走向生活,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善恶观,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教学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实践、知、行统一,逐步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2)结合学校实际,让道德教育工作富有特色。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常常需要学生课前准备相关材料,由于教学内容不同,学生在材料的准备上当然也有不同,而作为教学内容的前提介入,学生们无法判断要去准备哪些材料,这些材料会派上什么用场。因此,我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对学生们讲清楚课前准备的材料内容和用途,以便让学生有目的地区准备材料,学生也容易目标接受,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明确了方向,就要让学生能顺利地获取相关的材料。教师就要帮助指导学生在课前准备相关的材料的路径,尽量让学生少遇挫折,顺利取得相关的材料,产生成功的喜悦。

让学生从教师提供的材料中整理出有用的相关材料同样是重要的环节。让他们从这些素材中整理出相关有用的材料以备上课之用,是在学生学习任务较紧或者材料准备的渠道有限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有效的常用方法。如向学生提供相关的书报、画册、影视材料等等,当然教师向学生提供的素材内容要多、范围要广,这样学生才能有选择地寻找,归纳出相关的材料,为上课所用。如果不这样,课前准备就会失去意义,成为表面的空洞的口号。

师德交流材料范文第4篇

【关键词】情感互动 中职德育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3-0167-02

情感互动是本着师生人格平等的基础,使师生间真诚接纳对方,彼此信赖宽容,在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下推动学生的人格得到充分的发展。教育者在教育中所体现出来的创造性和艺术性,就在于他能将自己的情感融进抽象的理论中,从而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思想上的共鸣,使教师和学生处于相融的情景中,从而大大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法国人文主义思想家蒙田曾说:“灵魂不是一只注满的瓶子,而是一个要生火的灶”。他要求以一种自然的、灵活的和自由的教学代替人为的、抽象的、机械的和奴隶性的教学关系。中国古代教育家也都很重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育工作、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一个优良传统。孔子说师生关系遵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爱原则。现代教育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通过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才能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只有在师生交往互动中体验到平等、自由、尊重、信任、宽容,才有可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中,从而获得知识和人格的自我发展。

本文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师生互动交流的情感因素,友善施教,创建积极情感互动情境,创设德育课堂积极的情感互动,让和谐互动的情感回荡在我们的课堂上。

一 教师友善施教是积极互动的基础

古人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是“长者”,师道需要尊严;今天,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教师职业的本质属性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今天的教师,应该是学生友善的使者。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赞可夫曾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我们认为,师生之间应确立一种新型的、平等的、友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是师生间心灵的相互沟通和友善。“亲其师信其道”。师生间友善的情感交流,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能够营造一个热烈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激发学生学习情感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比如我们常常提前进入课堂,在课前与学生交流,让学生喜欢与老师说话。这种课前交流的方式,对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很有帮助。当教师走进教室,面带微笑地给学生一声问候,教师热情洋溢的微笑、友善慈祥的面容可使学生获得最直观、最形象、最真切的感受;潇洒得体的身姿手势,无时不在感染着学生,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情感,从而创设一个热烈的学习氛围,为下一步的探究学习奠定基础。

二 基于学生起点选择教学材料,创建积极的情感互动情境

中职“德育课教学要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融入各门课程。”要实现情感互动,必须要有恰当的认知载体。笔者把德育课教学内容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如职业理想、哲学原理等,一部分是有助于理论学习的论证材料,即教学材料。德育教学要寓教于乐,要通过鲜活的社会现象让学生来理解理论。

在选择教学材料时教师不能一厢情愿地认为哪个典型,要充分考虑这个材料是教师喜欢还是学生喜欢?这个材料让教师动情还是让学生动情?这是教师面临的矛盾,笔者认为教学材料的选择首先要立足于学生的认知起点和心理起点,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中职生对未来职业和人生发展的预期比较现实,他们的理想是成为一个平凡好人,能自食其力。教师应慎重选择高、大、全式的人物,这类人物形象完美,常常会使学生感到高不可攀,或者感到榜样脱离生活、虚假骗人。同时这类人物为社会大众所了解的,对学生来说缺少了新奇感。社会对其评价已有定论,学生探讨空间狭小。教材中必然会提到历史名人、社会名人,一般来说不需要教师再增加此类资料。教师增加人物材料时应重点选择社会上新出现的、有一技之长、有个性特点的小人物。这类小人物通过努力在某领域获得成绩,他们贴近普通百姓生活,能满足学生求新、求奇的心理需求,易引发模仿学习。教师选择材料还要结合学生的专业,引导学生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行业的发展,以及企业对用人的需求,使学生自觉调整自己,适应社会。

三 创设德育课堂积极的情感互动

课堂中,师生活动的基础在于情感的沟通和相融,只有情感的相融,才能调动兴奋的情绪,触发师生的灵感和创造力,使课堂变得富有生气和乐趣。因此,在课堂中,我们要积极创设条件,促进师生的情感互动。

1.要培养教师对自己职业的欣赏和肯定

许多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把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看作是生活或是获取地位的一种基本手段,把自己看作是知识的搬运工,把教学看作是循环不已的简单重复。再加上德育课在学校被当做是次课,不受学生重视,更让老师心灰意冷,失去了教学的兴趣,不愿意花时间去设计教案、教学方法等,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因此,教师有必要重新认识自己活动的领域——课堂的价值。对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构成,而他做功的对象不是一般的物品或者动物,他面对的是有生命的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人,会思想、会动作,有情感的人,如果一个教师一辈子从事教学工作,意味着他生命中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是在课堂中和为了课堂教学而付出的。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构成。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完成别人交付的任务,课堂教学是为了学生的成长而付出,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如果教师意识到了这一点,就不会让自己的生命园地荒芜,就会倾情耕耘,在课堂上充满激情。有了教师的激情,才能唤醒学生的激情,只有以心换心,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才能真正实现。同时,对职业价值的重新认识,可以内在地激发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外化为他对教材、教案、教学方式、学生特点的积极钻研和考究,从而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情趣和内在的情感。

【摘 要】德育课堂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及心理教育的主阵地。但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基于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特殊认识过程的观念,在方法运作的过程中往往过分偏重学生的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片面强调教师教学的严肃性、科学性、思想性,忽视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感的交流和感受等非认知因素的影响作用,使课堂教学变得严肃有余,轻松不足,收效甚微。要摒弃这一教育上的误区,就必须加强师生的情感互动,使之在交流与尊重的基础上建立起平等的师生人格关系,从而使学校德育效果能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得以进一步的发展和发挥。

【关键词】情感互动 中职德育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3-0167-02

情感互动是本着师生人格平等的基础,使师生间真诚接纳对方,彼此信赖宽容,在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下推动学生的人格得到充分的发展。教育者在教育中所体现出来的创造性和艺术性,就在于他能将自己的情感融进抽象的理论中,从而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思想上的共鸣,使教师和学生处于相融的情景中,从而大大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法国人文主义思想家蒙田曾说:“灵魂不是一只注满的瓶子,而是一个要生火的灶”。他要求以一种自然的、灵活的和自由的教学代替人为的、抽象的、机械的和奴隶性的教学关系。中国古代教育家也都很重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育工作、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一个优良传统。孔子说师生关系遵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爱原则。现代教育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通过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才能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只有在师生交往互动中体验到平等、自由、尊重、信任、宽容,才有可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中,从而获得知识和人格的自我发展。

本文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师生互动交流的情感因素,友善施教,创建积极情感互动情境,创设德育课堂积极的情感互动,让和谐互动的情感回荡在我们的课堂上。

一 教师友善施教是积极互动的基础

古人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是“长者”,师道需要尊严;今天,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教师职业的本质属性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今天的教师,应该是学生友善的使者。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赞可夫曾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我们认为,师生之间应确立一种新型的、平等的、友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是师生间心灵的相互沟通和友善。“亲其师信其道”。师生间友善的情感交流,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能够营造一个热烈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激发学生学习情感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比如我们常常提前进入课堂,在课前与学生交流,让学生喜欢与老师说话。这种课前交流的方式,对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很有帮助。当教师走进教室,面带微笑地给学生一声问候,教师热情洋溢的微笑、友善慈祥的面容可使学生获得最直观、最形象、最真切的感受;潇洒得体的身姿手势,无时不在感染着学生,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情感,从而创设一个热烈的学习氛围,为下一步的探究学习奠定基础。

二 基于学生起点选择教学材料,创建积极的情感互动情境

中职“德育课教学要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融入各门课程。”要实现情感互动,必须要有恰当的认知载体。笔者把德育课教学内容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如职业理想、哲学原理等,一部分是有助于理论学习的论证材料,即教学材料。德育教学要寓教于乐,要通过鲜活的社会现象让学生来理解理论。

在选择教学材料时教师不能一厢情愿地认为哪个典型,要充分考虑这个材料是教师喜欢还是学生喜欢?这个材料让教师动情还是让学生动情?这是教师面临的矛盾,笔者认为教学材料的选择首先要立足于学生的认知起点和心理起点,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中职生对未来职业和人生发展的预期比较现实,他们的理想是成为一个平凡好人,能自食其力。教师应慎重选择高、大、全式的人物,这类人物形象完美,常常会使学生感到高不可攀,或者感到榜样脱离生活、虚假骗人。同时这类人物为社会大众所了解的,对学生来说缺少了新奇感。社会对其评价已有定论,学生探讨空间狭小。教材中必然会提到历史名人、社会名人,一般来说不需要教师再增加此类资料。教师增加人物材料时应重点选择社会上新出现的、有一技之长、有个性特点的小人物。这类小人物通过努力在某领域获得成绩,他们贴近普通百姓生活,能满足学生求新、求奇的心理需求,易引发模仿学习。教师选择材料还要结合学生的专业,引导学生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行业的发展,以及企业对用人的需求,使学生自觉调整自己,适应社会。

三 创设德育课堂积极的情感互动

课堂中,师生活动的基础在于情感的沟通和相融,只有情感的相融,才能调动兴奋的情绪,触发师生的灵感和创造力,使课堂变得富有生气和乐趣。因此,在课堂中,我们要积极创设条件,促进师生的情感互动。

1.要培养教师对自己职业的欣赏和肯定

许多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把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看作是生活或是获取地位的一种基本手段,把自己看作是知识的搬运工,把教学看作是循环不已的简单重复。再加上德育课在学校被当做是次课,不受学生重视,更让老师心灰意冷,失去了教学的兴趣,不愿意花时间去设计教案、教学方法等,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因此,教师有必要重新认识自己活动的领域——课堂的价值。对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构成,而他做功的对象不是一般的物品或者动物,他面对的是有生命的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人,会思想、会动作,有情感的人,如果一个教师一辈子从事教学工作,意味着他生命中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是在课堂中和为了课堂教学而付出的。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构成。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完成别人交付的任务,课堂教学是为了学生的成长而付出,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如果教师意识到了这一点,就不会让自己的生命园地荒芜,就会倾情耕耘,在课堂上充满激情。有了教师的激情,才能唤醒学生的激情,只有以心换心,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才能真正实现。同时,对职业价值的重新认识,可以内在地激发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外化为他对教材、教案、教学方式、学生特点的积极钻研和考究,从而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情趣和内在的情感。

存入我的阅览室

2.要精心设计课堂语言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有这样的体会:听一堂好课,就像观赏一幅名画,心动神移;就像欣赏一首名曲,余音在耳——这就是教学语言的审美价值。马卡连柯曾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这充分说明了教学语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武器。教学语言几乎是教师不能须臾离开的最重要的工具。即使现代化技术大量应用于教学领域,也不能削弱教学语言的作用。为此,我们要从设计教学语言入手,从上课的导语、教学过程中的过渡语、对学生的评价语等都要精心策划设计。通过设置问题,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言语活动吸引到问题情境中,使学生精神集中专一,思考问题系统深入。学生在老师创设的这种问题情境之中主动参与,或独立思考,或讨论问题,不知不觉中萌发了参与意识,培养了参与精神,形成了参与能力,从而对问题的解决产生积极的效应。高质量的问题设置要求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因为只有这样,教师所营造的问题情境才更具新颖性、独特性,从而对学生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因此,我们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从思维的深度、广度和密度上进行研究,精心设计问题,努力提高课堂提问的思维含量。如在讲授《职业生涯规划之确定发展目标》时,我选取了周立波和王宝强的成功故事导入,然后组织讨论“你对他们的成功有何感想”,小组汇报后小结、升华“目标是行动的指南”,这样,学生能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理论的拓展,从而乐于接受课堂知识。

3.在和学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让对话在一种积极、健康的课堂氛围中进行

给学生一种安全感、归属感,让学生感到自己被接纳、被重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能够得到承认。接纳学生意味着承认并且赞赏学生的内在价值,这并不是要求老师必须喜欢每一个学生。但是,老师必须无条件地接纳每一个学生,学生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地被接纳。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来自教师和同伴的对自己的认同、支持和赞赏,这样,他会感到心灵的安全与自由,感到自己的参与是有意义和价值的,才敢充分释放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的观点。相反,如果学生认为自己在课堂上是无关紧要的,自己所说的、所做的没有任何意义,他就会持一种冷漠的态度,以一种局外人的身份来观看课堂,观看教师的表演。德育课是育心的教育,如果学生总是把心包裹起来,不敢表达真实的自己,所有的只是空对空的教育,没有任何实效,这样的德育课堂一定是枯燥的、呆板的,绝不会有学生对老师所讲的信念、价值观的认同。所以,教师在互动中要以一种民主开放的态度、合作宽松的方式进行课堂管理,创设充满信任、自由的氛围,开展平等对话,发生积极的情感互动。

4.创设一个富有激情的教学情境

生动的教学情境的设置,能够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为师生的情感互动创造条件。德育课的很多内容离学生都比较遥远,学生往往会觉得空而失去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用心去设计一些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里,尤其要借助一些现代化的媒体手段,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和耳朵,由感官的刺激激发内在的情感,如音乐、视频、图片等,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之间的交流、分析、讨论也由此展开,学习会更顺利地进行。

综上所述,德育工作的先决条件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没有情感互动的德育工作是苍白无力的,也不能持久地进行下去,更谈不上取得令人欣慰的成绩。实践中许多事例表明:只有激发学生内心的感情,学生才有兴趣,只有建立起师生之间积极的情感互动,课堂才会充满生气,充满吸引力,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小鲁.在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省级培训班上的讲话,2009.6.3

[2]赵琴.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袁元、郑航主编.德育原理[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任长松.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胡厚福.德育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要精心设计课堂语言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有这样的体会:听一堂好课,就像观赏一幅名画,心动神移;就像欣赏一首名曲,余音在耳——这就是教学语言的审美价值。马卡连柯曾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这充分说明了教学语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武器。教学语言几乎是教师不能须臾离开的最重要的工具。即使现代化技术大量应用于教学领域,也不能削弱教学语言的作用。为此,我们要从设计教学语言入手,从上课的导语、教学过程中的过渡语、对学生的评价语等都要精心策划设计。通过设置问题,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言语活动吸引到问题情境中,使学生精神集中专一,思考问题系统深入。学生在老师创设的这种问题情境之中主动参与,或独立思考,或讨论问题,不知不觉中萌发了参与意识,培养了参与精神,形成了参与能力,从而对问题的解决产生积极的效应。高质量的问题设置要求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因为只有这样,教师所营造的问题情境才更具新颖性、独特性,从而对学生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因此,我们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从思维的深度、广度和密度上进行研究,精心设计问题,努力提高课堂提问的思维含量。如在讲授《职业生涯规划之确定发展目标》时,我选取了周立波和王宝强的成功故事导入,然后组织讨论“你对他们的成功有何感想”,小组汇报后小结、升华“目标是行动的指南”,这样,学生能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理论的拓展,从而乐于接受课堂知识。

3.在和学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让对话在一种积极、健康的课堂氛围中进行

给学生一种安全感、归属感,让学生感到自己被接纳、被重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能够得到承认。接纳学生意味着承认并且赞赏学生的内在价值,这并不是要求老师必须喜欢每一个学生。但是,老师必须无条件地接纳每一个学生,学生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地被接纳。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来自教师和同伴的对自己的认同、支持和赞赏,这样,他会感到心灵的安全与自由,感到自己的参与是有意义和价值的,才敢充分释放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的观点。相反,如果学生认为自己在课堂上是无关紧要的,自己所说的、所做的没有任何意义,他就会持一种冷漠的态度,以一种局外人的身份来观看课堂,观看教师的表演。德育课是育心的教育,如果学生总是把心包裹起来,不敢表达真实的自己,所有的只是空对空的教育,没有任何实效,这样的德育课堂一定是枯燥的、呆板的,绝不会有学生对老师所讲的信念、价值观的认同。所以,教师在互动中要以一种民主开放的态度、合作宽松的方式进行课堂管理,创设充满信任、自由的氛围,开展平等对话,发生积极的情感互动。

4.创设一个富有激情的教学情境

生动的教学情境的设置,能够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为师生的情感互动创造条件。德育课的很多内容离学生都比较遥远,学生往往会觉得空而失去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用心去设计一些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里,尤其要借助一些现代化的媒体手段,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和耳朵,由感官的刺激激发内在的情感,如音乐、视频、图片等,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之间的交流、分析、讨论也由此展开,学习会更顺利地进行。

综上所述,德育工作的先决条件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没有情感互动的德育工作是苍白无力的,也不能持久地进行下去,更谈不上取得令人欣慰的成绩。实践中许多事例表明:只有激发学生内心的感情,学生才有兴趣,只有建立起师生之间积极的情感互动,课堂才会充满生气,充满吸引力,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小鲁.在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省级培训班上的讲话,2009.6.3

[2]赵琴.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袁元、郑航主编.德育原理[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任长松.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胡厚福.德育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存入我的阅览室

2.要精心设计课堂语言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有这样的体会:听一堂好课,就像观赏一幅名画,心动神移;就像欣赏一首名曲,余音在耳——这就是教学语言的审美价值。马卡连柯曾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这充分说明了教学语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武器。教学语言几乎是教师不能须臾离开的最重要的工具。即使现代化技术大量应用于教学领域,也不能削弱教学语言的作用。为此,我们要从设计教学语言入手,从上课的导语、教学过程中的过渡语、对学生的评价语等都要精心策划设计。通过设置问题,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言语活动吸引到问题情境中,使学生精神集中专一,思考问题系统深入。学生在老师创设的这种问题情境之中主动参与,或独立思考,或讨论问题,不知不觉中萌发了参与意识,培养了参与精神,形成了参与能力,从而对问题的解决产生积极的效应。高质量的问题设置要求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因为只有这样,教师所营造的问题情境才更具新颖性、独特性,从而对学生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因此,我们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从思维的深度、广度和密度上进行研究,精心设计问题,努力提高课堂提问的思维含量。如在讲授《职业生涯规划之确定发展目标》时,我选取了周立波和王宝强的成功故事导入,然后组织讨论“你对他们的成功有何感想”,小组汇报后小结、升华“目标是行动的指南”,这样,学生能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理论的拓展,从而乐于接受课堂知识。

3.在和学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让对话在一种积极、健康的课堂氛围中进行

给学生一种安全感、归属感,让学生感到自己被接纳、被重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能够得到承认。接纳学生意味着承认并且赞赏学生的内在价值,这并不是要求老师必须喜欢每一个学生。但是,老师必须无条件地接纳每一个学生,学生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地被接纳。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来自教师和同伴的对自己的认同、支持和赞赏,这样,他会感到心灵的安全与自由,感到自己的参与是有意义和价值的,才敢充分释放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的观点。相反,如果学生认为自己在课堂上是无关紧要的,自己所说的、所做的没有任何意义,他就会持一种冷漠的态度,以一种局外人的身份来观看课堂,观看教师的表演。德育课是育心的教育,如果学生总是把心包裹起来,不敢表达真实的自己,所有的只是空对空的教育,没有任何实效,这样的德育课堂一定是枯燥的、呆板的,绝不会有学生对老师所讲的信念、价值观的认同。所以,教师在互动中要以一种民主开放的态度、合作宽松的方式进行课堂管理,创设充满信任、自由的氛围,开展平等对话,发生积极的情感互动。

4.创设一个富有激情的教学情境

生动的教学情境的设置,能够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为师生的情感互动创造条件。德育课的很多内容离学生都比较遥远,学生往往会觉得空而失去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用心去设计一些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里,尤其要借助一些现代化的媒体手段,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和耳朵,由感官的刺激激发内在的情感,如音乐、视频、图片等,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之间的交流、分析、讨论也由此展开,学习会更顺利地进行。

综上所述,德育工作的先决条件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没有情感互动的德育工作是苍白无力的,也不能持久地进行下去,更谈不上取得令人欣慰的成绩。实践中许多事例表明:只有激发学生内心的感情,学生才有兴趣,只有建立起师生之间积极的情感互动,课堂才会充满生气,充满吸引力,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小鲁.在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省级培训班上的讲话,2009.6.3

[2]赵琴.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袁元、郑航主编.德育原理[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任长松.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胡厚福.德育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李锦雯〕 霉芾恚瓷璩渎湃巍⒆杂傻姆瘴В蛊降榷曰埃⑸那楦谢ザbr>

4.创设一个富有激情的教学情境

生动的教学情境的设置,能够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为师生的情感互动创造条件。德育课的很多内容离学生都比较遥远,学生往往会觉得空而失去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用心去设计一些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里,尤其要借助一些现代化的媒体手段,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和耳朵,由感官的刺激激发内在的情感,如音乐、视频、图片等,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之间的交流、分析、讨论也由此展开,学习会更顺利地进行。

综上所述,德育工作的先决条件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没有情感互动的德育工作是苍白无力的,也不能持久地进行下去,更谈不上取得令人欣慰的成绩。实践中许多事例表明:只有激发学生内心的感情,学生才有兴趣,只有建立起师生之间积极的情感互动,课堂才会充满生气,充满吸引力,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小鲁.在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省级培训班上的讲话,2009.6.3

[2]赵琴.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袁元、郑航主编.德育原理[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任长松.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师德交流材料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多模态;德语视听说

2001年由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大学德语教学大纲》中指出:“大学德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德语交际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传授必要的语言知识,也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德语知识和技能进行广泛的阅读和其它的语言交际活动。要重视跨文化交际的培养。教学活动要有利于对语言技能的培养和交际意向的理解和表达;不仅要重视句子层面上的语言训练,还要重视语篇层面上的语言训练。”i由此可见,德语的听说能力在德语教学中是很重要的。但是,如何在德语教学中培养及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这对现如今的德语视听说教学是一个挑战。

现在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时代,这个互联网时代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尤其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单纯靠语言和文字已经远远不够,这就需要人们运用多模态话语来实现自我展示或与人交往。什么是多模态话语?多模态话语理论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所谓多模态话语就是指运用多种交流模式(如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表情,肢体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张德禄,2009)。

20世纪90年代,一批学者以Hallidayii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将语言作为社会符号的研究延伸到语言以外的其他符号系统,并将各种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看作是各自独立而又相互作用的意义表达资源,强调在话语分析中重视语言特征的同时关注图像、声音和动作等视觉、听觉和行为符号模态在话语中的作用。该研究领域由O’Tooleiii和Kress & Leeuweniv开创,前者尝试将系统功能语法运用到视觉艺术的分析,后者系统解释了视觉语法,建立起视觉交流的多模态分析基础。v我国的多模态研究是以朱永生和张德禄等人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和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的。

在多模态理论的基础上,如何将实际的外语教学暨大学德语视听说课程与多模态相融合?

概括的说,是要求教师在大学德语视听说课堂上,除了借助视听说教室、多媒体设备及软件、教材,根据课程需要,借助网络资源中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影片,慕课等材料,设计大学德语视听说课程:除了播放相关课程PPT,还需要指导学生倾听、跟读、重复、模拟再现的训练,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积极完成老师分配的视听说任务,也可以拓展视听说课程,组织学生编排短剧等等。具体如下:

一,原有的视听说教材往往都少有相关主题背景资料的介绍,对初学者和教师来说,一上课就直奔主题往往有些困难,而且缺少过渡。运用多模态理论,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除了在书上和图书馆查找和每课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还可以利用互联网,不仅能查找到相关主题的文字资料、还有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教师可以有选择地利用。例如:教师和学生开始这一课“准备好过圣诞节了吗?”vi的学习之前,教师可以先询问一下学生对于圣诞节的了解,得到的答案大致有铃儿响叮当等圣诞歌曲、圣诞树、圣诞礼物、圣诞老人等等。此刻,学生们对于视听说主题的兴趣已经被调动起来,学生稍作列举之后,教师可以简要的介绍一下圣诞节的起源,例如利用PPT展示耶稣诞生的马槽;介绍德国人过圣诞节之前都有哪些准备,比如德国人会去圣诞集市转转;点燃圣诞节花环上的蜡烛等等。背景资料这一部分只是占用课堂很少的时间。背景资料,视听说教室,教师和学生此刻共同创造了一个教学情景,学生与这个教学情景形成了第一次的互动,获得了和教学主题相关的信息。多模态的背景此刻也为视听说的教学提供了辅助条件,提起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开始进行视听说课程的主干部分,也就是学生倾听及复述、教师进行重点讲解和学生模仿的过程。教师将要点以PPT的形式呈现,通过文字、颜色、图片、动画等方法首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使要点在学生的头脑中不断得到强化,比如教师利用说话时的重音或是在PPT中对重点的词、重点句型或习惯用语采用彩色粗体大写形式,使教学要点更加突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通过听觉模态获取了信息,然后通过视觉模态使听觉模态得到的信息印象更加深刻、巩固。之后,学生对已经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这是一个内化的过程。最后,老师分配给学生若干的口语任务,学生进行回忆、思考、练习,同时也把自己带进了刚才建立的教学情景中,学生本身成为了教学主体,并融入进了多模态情景中,将信息进行提炼、重组、加工,使之更适合自己,为自己所用。多模态教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教学要点,增强学生的记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也被激发出来,提高了学习效率。以德国学生的课余生活这一课为例:vii中国学生在听力材料中学到了德国人丰富业余活动的各种表达,以及围绕这些活动进行询问,具体的某项业余活动的描述,然后教师给学生分配口语任务,如两三人一组,一人扮演记者,其他人扮演德国大学生,进行一个简短的随机采访,将刚刚所学的要点活学活用,教师和学生完成了一个启发式和参与式的教学过程。

三,多模态下的大学德语视听说课程实现了教学不仅仅局限在教材,不仅仅局限在听和重复,还实现了视、听、说多模态的教学拓展。使学生的学习不只围绕课本进行。首先,在多模态下的大学德语视听说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学习类型的尝试,比如就一个话题,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课堂上欣赏德语电影片段,然后学生模仿影片对白;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辩论;将视听说课程编排成短剧,每个同学分到一个角色,充分调动起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将德语游戏编入进德语视听说课堂,引入游戏环节,使教师和学生能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学习,等等。其次,教师与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视听说的文字材料,音频和视频材料,比如德语影片、德语学习网站、介绍德语国家的历史、文化等视频资料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受益匪浅,对两者来说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教师剪辑与教学相关的视频材料,在课堂上播放,使学生在听觉和视觉的共同作用下学到了尽可能多的表达。除了语言上,还有不同于中国的动作、手势、语气等等,使学生了解到中国和德国是不同语言,不同的文化;不同语言,相似的文化。

总而言之,处于高度信息化时代的大学德语视听说教学,在多模态教学理论的引导下,对德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立足于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样对学生也提出希望:积极地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在多模态理论下共同创造:教师耐心启发,学生积极参与的良好学习环境,实现大学德语视听说课程的目标和任务。

参考文献

[1]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2007

[2]张德禄.多模态话语理论与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2009

[3]韩颖.多模态互动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

基金项目

以上就是师德交流材料(精选5篇)的全部内容了,但愿对大家有所帮助。

菁英职教网文章归档 教育资讯 留学攻略 七品教育网站地图xml
290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