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保用品管理制度(精选5篇)

| 婕音

推荐文章

菁英职教网 培训啦 留求艺

劳保用品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废塑料做的安全帽不安全

2009年4月6日下午,一名头部受重伤的建筑工人,被紧急送到浙江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室,这名工人的头颅里了一根钢筋,深度达30厘米,送到医院时呼吸心跳已经出现衰竭,最后不治身亡。受伤工人是被从楼顶掉落的钢筋砸中头部,但他当时按规定佩戴了安全帽,按理不应该造成这样严重的伤害。安全帽的质量经浙江省劳动保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判定为不合格产品。

事实上,这些劣质劳保用品在市场上并不鲜见。调查发现,不仅仅是安全帽,包括安全绳、安全网、手套等在内的劳保用品同样有很多三无产品,或者是价格便宜但明显劣质的产品,这些产品不符合国家标准,也根本起不到保护劳动者生命安全的作用,质量问题堪忧。

尽管《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明确规定,劳动防护用品的研制应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研制的产品须经劳动部或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认可的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后方能投入市场:生产劳动防护用品的企业应具有必备的生产条件和相应的产品质量检验手段。并按照产品所依据的标准进行生产;生产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企业应申办相应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生产许可证,但是,依然有很多一无标准二无许可证的“地摊式”小企业在生产劳保用品。价格低、质量差就是他们生产的产品的共同特点。以建筑工地和空调安装中常用的安全带为例,合格的安全带价格至少在30元左右,而在一些小店里,它的价格甚至在10元以下。一劳保产品公司的负责人大倒苦水,由于假冒伪劣产品泛滥,害得正规厂家难以为继。

劳动防护用品是劳动者保护其安全和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

然而,调查发现,当前一些安全帽不具备抵抗高空坠物的功能,易燃易爆作业场所工作人员穿的防静电工作服不防静电等,还有一些用人单位并没有为工人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有的是将正式职工与农民工区别发放劳动防护用品,有的甚至要求劳动防护用品和生产用的小型工具由农民工自备。

当前企业劳保产品的现状

在人们的印象里,煤矿工人得尘肺病的多。实际上,在我国向工业化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职业伤害无处不在。就尘肺病而言,不仅煤矿有,几乎所有的矿山都有,不仅矿山有,纺织、钢铁等行业也都有,其他的如像箱包、制鞋行业的“苯中毒”也给劳动者带来了很大危害。

调查发现,许多用工单位漠视防护,部分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懂也不愿意建立劳动健康监护制度和措施,工作场所防护设施简陋,没有给劳动者配备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一些私营企业的工作环境恶劣,常年在高温、有毒、有害的环境中劳动,没有任何劳动安全防护措施。一些机械厂、钢丝绳厂的工人就暴露在漫天的粉尘中,连只口罩、手套都没有,造成工伤事故时有发生。

调查还发现,当前企业中。还存在少数职工不能按要求佩戴、使用防护用品的情况。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职工的违规行为,企业的应对措施较为单一。如一旦发现职工不按要求佩戴、使用个体防护用品,会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个别企业会先对职工进行教育,再酌情处理。业内人士分析,表面上看,职工违规说明其自身安全意识淡薄,但如果企业的安全教育真正深入职工心中了。职工又怎会违规?问题的出现不能仅从一方面查找原因,单纯的处罚只会增加职工的心理负担。

有了劳动防护用品不用,业内人士分析原因有二:一是目前的劳动防护用品在满足安全功能的同时,不能很好地解决舒适性问题,如防护口罩,由于透气性不好,长时间佩戴会使人感到不适,一些职工因此不愿佩戴;二是企业没有对职工如何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进行过专业培训,没有将不佩戴防护用品的后果告诉职工,而只是一般性地介绍些安全生产常识,从现实的角度出发,企业应对职工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的培训。

对于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制度,调查中发现,当前大多企业均已建立,但也有企业只制定了管理制度,而没有相关的发放标准,且其管理制度是建厂初期制定的,十几年来一直未改变。另外,也有些小型企业至今仍未建立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及相关的发放标准。业内人士认为,制度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有了制度,企业的个体防护用品管理才能落实到位。

劳保用品良莠不齐,监管存在盲区

目前,绝大部分国有经济的劳保用品企业已改制成为民营和股份制企业。但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大多数企业仍整体水平较低、经营规模偏小、管理水平不高,资金缺乏,经营粗放,缺少现代营销理念和市场敏感度。同时,企业追求短期经营利润,忽视企业长远经济利益。处于低水平、低质量、低效益的竞争状态,总体水平亟待提高。

由于劳动防护用品是保护劳动者的特殊商品,国家曾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市场监管,实行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定点销售,这对规范劳保用品市场质量,提高劳保用品企业准入条件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劳动防护用品市场可谓良莠不齐,无序竞争的现象愈演愈烈。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各地工业化城市的迅速崛起,国内已经出现了一个庞大的PPE(个人防护用品)市场。而在这个市场中,由于一些不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低级产品采用低价策略占领市场,一些高端产品又遭受知识产权侵权,仿冒产品或品牌的现象屡见不鲜,有关执法部门虽然进行了打击与取缔,但短时间内还很难消除假冒伪劣产品。因此,在市场上大范围倡导新型的、市场化的安全防护用品交易模式,引导大家购买、使用符合标准的安全防护产品显得异常重要。

国家早在2005年就出台了《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对劳动保护用品的发放、使用、管理各环节都有详细规定。有关人士认为,市场上之所以仍然存在如此混乱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监管仍有盲区。

据了解,对劳动防护产品的监管,质监、工商、安监等部门都具有职能,然而,却都面临尴尬。质监部门有检测手段,管生产企业,但不便去流通企业和使用企业;工商局无检测手段,管流通环节,却不便去生产企业和使用企业:安监部门无检测手段,管使用企业,但又不便去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

劳保用品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劳保用品 使用 管理

中图分类号:D4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3-0221-01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的地位呈逐渐升高的发展趋势。在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劳动用品的使用与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就决定了企业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的提高劳保用品的使用与管理的工作效率[1]。正是从这个层面出发,本文对劳保用品的使用与管理进行研究与分析。

一、劳保用品的使用与管理概述

劳保用品指的是保护劳动者在生产中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所必备的防御性装备。劳保用品以防护部位为标准分为安全帽类、呼吸护具类、听力护具、防护鞋、防护手套、防护服、防坠落具以及护肤用品九类[2]。劳保用品的使用与管理,是为了保护劳动者在生产中的人身安全与健康用品的使用与管理,通过劳保用品的使用与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职业危害事故的出现,把可能发生事故的几率降到最小,劳保用品的使用与管理还可以使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免遭偶然的伤害或者减轻伤害[3]。对于企业来说,劳保用品的使用与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与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劳动用品的使用与管理的作用体现在,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劳保用品的使用与管理措施,才能有效的发挥劳保用品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所具有的作用,尤其是在安全管理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是确保企业员工的作业安全的必然选择。

二、企业劳保用品使用与管理现状分析

从我国现有的企业在劳保用品的使用与管理的现状来看,受企业所处行业以及企业发展阶段等因素的限制,不同的企业在劳保用品使用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有一定的区别。常见的企业在劳保用品使用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企业对劳保用品的使用管理重视程度较低、企业员工存在着劳保用品使用与管理方面的个人问题以及企业在劳保用品使用与管理方面监督不到位等三个方面。以企业在劳保用品使用与管理方面重视程度较低的层面来看,私营企业对劳保用品使用与管理方面的重视程度要远低于国有企业,主要表现在企业不配发或者不按照标准配发劳保用品,还表现在企业配发不合格的劳保用品以及配发超过使用期限或无安全标志的劳保用品,除此以外还表现在企业劳保用品的使用与管理不规范等方面[4]。从企业员工的层面来看,一些企业的员工从维持住自身职位等方面的利益出发而不要求企业为自身配备劳保用品,除此以外,还表现在一些素质较低的企业员工不能正确使用或者无法按照规定使用劳保用品。从监督不到位的层面来看,我国的一些企业没有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部门,这就导致劳保用品的使用与管理工作效率较低,除此以外,一些企业虽然建立了安全管理部门,但是现场监督检查等工作形同虚设,无法发挥真正的作用,也就是说,无法真正的纠正企业在劳保用品不规范使用与管理方面的问题。值得强调的是,不同的企业在劳保用品的使用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可能存在区别,这就决定了要想从根本上提高企业劳保用品的使用与管理的工作效率,就必须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入手,结合实际情况对劳保用品的使用与管理工作进行优化,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企业在劳保用品的使用与管理方面工作水平的提高,从根本上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三、优化企业劳保用品的使用与管理策略

企业健全的劳保用品的使用与管理,能够让劳保用品在受控状态下科学合理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些内容应涉及劳保用品的正确选择、劳保用品的使用、劳保用品的现场存放、劳保用品的维护以及日常监督等内容。以上文对劳保用品使用与管理现状为基础,本文确定以下优化企业劳保用品的使用与管理策略,以供参考。

(一)科学合理的选用劳保用品

企业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识别每个工作场所具有的危险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向企业员工提供正确类型的劳保用品。企业应在每个识别出危险因素的工作场地或者机械设备上,清晰地标出员工应佩戴的劳保用品。标记还可以消除企业员工对是否佩戴劳保用品所存在的疑问,提醒员工在什么时间在何种场合应佩戴的劳保用品种类[5]。企业应对员工如何正确使用劳保用品进行培训,通过适当的指导、演示以及员工试用等培训方式来提高员工的技能,在具体的培训过程中还应告诉员工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进而做到能够科学合理的选择和使用劳保用品。

(二)优化劳保用品的存放、维护以及更换

企业应为劳保用品提供合理的存放场所,明确劳保用品的储存场所与储存方法。对于无法直接看到存放劳保用品的情况,则需要在储存场所外准确清晰的标示出所储存劳保用品的名称以及数量等相关信息。对于劳保用品来说,维持其应有的使用效率是必须的,这就决定了应对劳保用品进行维护与更换。企业应通过确定劳保用品的维护规则来保证劳保用品的使用效率,如果劳保用品因损伤、经测试保护功能失效或超过有效期时,应及时从作业现场清理出来,并由专人监督销毁。避免失效的劳保用品由于误用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三)建立健全日常监督机制

日常监督制度是确保劳保用品使用与管理能够有效运行的保障。企业中所有的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应定期对企业不同的工作场所进行检查巡视,发现劳保用品在使用与管理方面的问题后立即纠正错误行为,并写出不安全情况的书面记录。对违反使用与管理规定的人员,要采取批评教育、停工以及处罚等手段。从做好劳动保护用品使用与管理的要求出发,企业应不断完善日常监督机制,通过劳动保护工作制度来明确劳保用品在使用与管理方面的职责、权利以及义务。对在使用与管理工作中营私舞弊者,一经发现应予以处罚。

(四)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应导入文化,通过推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来提高企业在劳保用品的使用与管理方面的工作水平。企业的安全文化本身是以提高企业全员的安全素质为主要任务,通过创造一种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和协调的人机环境关系,对人的观念、意识、态度、行为等形成从无形到有形的影响,从而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控制作用,以达到降低人为事故的效果。通过企业安全文化的推行,逐步由现场监督检查阶段转向自我管理与团队管理,促使劳保用品的使用与管理进一步走向深入。

综上所述,企业劳保用品的使用与管理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其本身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需要企业结合自身的实践,不断的优化企业劳保用品的使用与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6]。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实现和劳动者的共赢,在确保企业员工安全与健康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琳琳.创新模式探索企业劳保用品管理新思路[J].中国化工贸易, 2013, (6):135.

[2] 金晶.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中国电子商务,2013,(10):97.

[3] 贾晓滨.劳保用品的使用与管理[J].安全,2013,(5):55.

[4] 曹酽.计算机软件在劳保防护管理中的创新与实践[J].电子制作, 2013,(12):238.

劳保用品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

我市历来对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十分重视,接到上级通知后,局领导高度重视,从对辖区企业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极端负责的态度,成立了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市劳动防护用品专项联合检查领导小组,进行了周密部署,向县区局和总工会下发了文件,制定了监督检查方案。明确了检查的目的、重点内容、重点行业、重点防护用品以及方法步骤。联合市总工会对市内企业进行认真排查,不留死角,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并及时纠正。

二、分期实施、突出重点

此次监督检查,我市分四个阶段进行,9月15日前为县区所辖企业自查阶段(中、省、市直企业自查时间截止到9月30日);9月15日至9月30日为各县(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总工会检查阶段;10月1日至10月15日为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市总工会抽查阶段;10月15日至10月底为整改阶段。

此次监督检点是查看使用单位的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和专项经费管理制度及特种防护用品的配备使用情况。其中企业是否按国家和行业标准配发劳动用品、所配发的劳动防护用品安全防护性能是否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是否按规定正确佩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及采购、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更换、报废等管理制度。从采购途径方面检查生产经营单位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入手,了解、掌握不符合安全防护性能的劳动防护用品的流入渠道。

针对辖区企业单位多,行业杂的特点,检查小组区分建筑企业、制造加工企业、化工企业等分类分行进行了督促检查。先后对油田勘探局、盘锦华锦集团、盘锦斯比瑞涂料有限公司、辽通化工有限公司、隆兴机械厂、盘锦建业安装有限公司施工现场、辽河油田天兴建筑安装公司施工现场、兴隆台劳动用品商店等各行业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了重点检查,并进行了部分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抽检工作,针对存在的不同问题及时给予了整改纠正。

三、总结现状、存在问题

从这次监督检查的总体情况看,一是各大型企业对这次劳动防护用品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比较重视,按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了企业的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并写出了书面自查(检查)报告。二是所检查的企业基本按照国家或行业标准,为从业人员配发了劳动防护用品,并按规定教育监督从业人员正确佩戴使用了劳动防护用品,基本满足要求。

通过检查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个别企业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负责人安全意识淡薄,对按标准配备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是有的企业未建立健全劳动防护用品专项经费管理制度及劳动防护用品采购、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更换、报废等管理制度。

三是有的企业未按标准为职工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劳动防护用品投入不足。

四是有的企业未建立健全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台帐,有的建筑单位与施工企业未按要求在施工合同中明确有关劳动防护用品的条款。

五是有的劳动防护用品“三证”不全或已过期或不符合国家、行业标准,甚至是国家明令禁止或淘汰的产品。

六是个别从业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差,在生产过程中未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七是因我市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生产单位较多,且分布分散(多在油田各采油厂附近),所以未能在有效的时间内进行更加全面的专项检查。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以这次劳动防护用品监督检查为契机,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严格按照国家、省有关要求,抓好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规范各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量化标准,积极在局内网站上各种相关信息。

二是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充分发挥监管职能,提高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劳动防护用品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对劳动防护用品的投入,健全完善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并教育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三是抓好劳动防护用品执法检查,对不按标准配备、不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劳动防护用品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整改和处罚。

四是向全市各相关单位、部门下发文件,督促其加强相关行业的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工作。

五是多和质监、工商部门联合监督检查防护用品市场,从源头上防止和杜绝不符合安全防护性能的劳动防护用品进入使用领域。

劳保用品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一工厂主管安全职责

1对工厂的安全工作负总的责任,并直接管理工厂的安全专职人员,开展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

2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指示和各种规章制度;

3在计划、部署、检查、总结生产工作的同时,要有安全生产工作内容;

4组织审定工厂制定的各项劳动保护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贯彻执行;

5及时组织调查、分析安全事故的原因,并对事故责任者要严肃处理,制定改进措施,预防事故重发生;

6组织相关管理人员学习安全保护方针、政策和安全业务知识。

二质检部安全职责

1参与有关劳动保护措施项目的审查,以及劳动保护方面的规范、规程的制定和审查;

2编制或修订工艺流程、操作规程、岗位操作时,工艺条件必须符合劳动保护条件要求;

3在技术革新、技术改造、新产品试制、新工艺、新材料的采用等工作中,都必须考虑劳动保护方面的要求,应尽量采用无毒、低毒物品替代有毒、高毒物品;

4做好新进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和部门的经常性安全教育工作。

三机电设备部门安全职责

1负责工厂机械、电器、仪表、设备、工艺管道、通风排风装置的管理,使其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2制定或审定有关设备制造、改造方案,组织编制维修劳动保护措施计划、并确保其实施;

3监督车间机械动力设备的正常使用,保证其正常运转,防止发生事故;

4编制厂内通用设备的维修规程和有关操作制度,督促检查执行情况;

5负责厂内的设备及安全装置的管理、检查或定期检查;

6组织实施劳动保护措施计划和制定安全隐患的整改措施;

7负责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

8做好新进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和部门的经常性安全教育工作;

四管理部门安全职责

1负责劳动保护措施所需物资和防护器材的采购、供应,并确保采购的物料符合安全要求;

2负责对采购、保管人员经常性安全教育,切实搞好仓库的防火安全工作;

3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颁布的危险物品安全管理规定,并督促落实。

五后勤保卫部门安全职责

1在工厂主管领导下,负责全厂的保卫工作;

2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防火工作的政策、法令、指示、规章制度;

3负责厂内消防、有毒物品、爆炸物品、灼伤、触电等的急救措施,及时准确的进行抢救、报警;

4负责厂内宿舍、饭堂管理工作,并进行监督、检查;

5负责厂区的防盗工作,确保24小时有人巡查值班。

六生产部门安全职责

1在编制生产计划时要同时编制劳动保护措施计划,检查生产进度时要同时检查安全生产情况;

2负责生产事故的调查分析,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

3在生产中发现重大危险,要及时进行调度指挥。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并做出详细记录报告分送厂安全部门;

4安排生产计划时,必须考虑生产设备装置的能力,防止设备装置带负荷运行;

5在安排生产的产量和品种时,负责做好必要的安全措施的平衡配套工作;

6做好新进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和部门的经常性安全教育工作;

七车间主管安全职责

1保证国家和上级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在车间贯彻执行,把安全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做到“五同时”;

2对新员工进行车间安全教育,对员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思想、安全知识和安全技术的教育;

3对车间进行定期安全检查,落实隐患整改,保证设备、安全装置、消防、防护器材处于完好状态;

4严格执行劳保用品及防护器材的管理,并监督员工正确使用,教育员工妥善保管;

5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对车间发生的事故及时报告和处理,保护现场,查明原因,采取预防措施,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的意见,报工厂安全部门执行。

八班组长安全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规和工厂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教育工人遵章守纪,制止违章行为;

2坚持班前讲安全,班中检查安全,班后总结安全;

3负责组织安全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清除,并报告上级;发生事故立即报告,并组织抢救,保护现场,做好记录,参加和协助事故调查、分析,落实防范措施;

4监督、教育员工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和消防器材;

5对新员工进行班组安全教育,并保证培训合格方上岗作业;

6做到文明生产、安全生产,保持生产作业现场整齐,清洁。

九生产工人安全职责

1认真学习和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劳动纪律、不违章作业,并制止劝阻他人违章作业;

2精心操作,做好各项记录,交接班必须要交接安全生产情况;

3正确分析、判断和处理各种事故苗头,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果断正确处理事故,并及时性如实汇报,保护好现场;

4加强设备维护,保持作业现场整洁,确保生产安全;

5作业前认真做好安全检查工作,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报告;

劳保用品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1993年11月,中共中央作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随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确认,并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文件之中。这就进一步推动了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步伐。从深化改革来看,中央和地方政府大力精减机构,撤销按行业设立的行政管理部门,保留和加强综合性宏观调控机构和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大政府职能换转的力度,将直接行政干预企业的管理模式转为间接的用经济手段调节企业行为的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国有企业脱离政府怀抱参与市场竞争。从对外开放来看,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允许更多的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使外向型企业直接开展进出口业务,与此同时,鼓励和欢迎国际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参考公平竞争。

2001年11月,中国加入WTO,促进中央政府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进一步提高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和开放度。无论是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合作企业,还是国内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等,一律实行平等的国民待遇,遵循WTO规则,严格履行中国加入WTO承诺。

然而,中国加入WTO之后,西方许多国家或地区并不承认中国经济是市场经济,因而在对外贸易与经济合作中,仍然把中国当作计划经济为主导的国家来对待。这样一来,在国际贸易中发生许多障碍和摩擦,如在“补贴与反补贴”、“倾销与反倾销”和“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等的问题上,受到不公平待遇,或者说受到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歧视,遭受到巨大的经济损失。事实上,我国经济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调整,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开放型市场经济。为了说明这个根本性问题,特撰写了这篇文章,作为给西方“中国经济非市场经济”论者的回答。

一、商品市场化

自1979年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逐步缩小计划管理的范围,不断地扩大市场调节的范围。首先,改革“统一计划、分类管理”制度,取消统购包销制度,缩小计划购销的范围,扩大议购议销的比重。其次,改革“统一定价、分级管理”制度,取消国家定价制度,缩小计划价格的范围,扩大市场议价的比重;其次,废除国家对企业直接下达指令性计划任务的做法,由企业面向市场自行安排生产经营活动;最后,消除国有商业垄断市场的政策,允许生产经营者在市场上进行公平竞争,逐步向外开放国内市场。2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很高。据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和《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有关资料综合计算的结果:2001年底中国商品市场化程度已达到95.6%,其中民营企业购销的生产资料和个人消费者购买的商品的市场化程度已达到100%。(其论据将另文阐述)。

无论是从现行政策法规来看,还是从市场运作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国现阶段商品市场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规模与运行方向由市场来调节;商品价格由买卖双方依据供求行情来确定;商品自由进出市场,并自由购销;市场物价总水平的波动不是人为调控而是市场总供求行情的真实反映。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维护市场交易秩序,保护生产经营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和假冒伪劣地下活动,取缔非法生产经营活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据有关产品质量法规,对进入市场产品的质量进行严格检验和抽查,禁止低质和不合格的产品流入市场,打击弄虚作假行为,维护消费者权益。

二、生产要素市场化

生产要素是生产经营活动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它是否市场化对国民经济市场化影响很大。从广义上讲,一切推动生产经营活动的要素,都是生产要素,其中主要包括劳动力、资本和土地。这些要素市场化程度决定经济市场化程度的高低。

1、劳动力市场化程度。劳动力是生产要素中的主体,是最为活跃的因素,它决定其它生产要素发挥作用的程度。

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改革计划管理制度,打破劳动部门所有制或单位所有制的限制,允许劳动者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和不同企业之间的合理流动。20世纪90年代以来,无论是技术人员还是普通劳动者,都允许自由流动、自由择业;高等院校开始实行“毕业生自由择业、双向选择、学校推荐”的制度;企业用工实行合同制,劳动力的使用受到劳动合同法的保护;全国城乡普遍建立人才交流市场,为劳动者自由择业提供咨询和服务。为了培育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国家实行劳动保障制度,企业开始为劳动者提供劳动保险,社会保险机构和保险公司积极开展“疾病保险、人寿保险、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财产保险”等,各种劳动保险制度为劳动力市场化提供条件和保障。经过20多年来的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劳动者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职业,自由地在不同地区和单位之间进行流动,劳动力价格由劳动力市场供求来调节,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的多少或高低由企业经济效益来决定。企业可以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需要,自主选择和引进人才,决定企业劳动者的招聘、解聘。企业实行现代企业劳动制度,与国际劳动力市场已经接轨。据国家劳动人事部门和全国人才市场公布的有关资料综合计算的结果,中国劳动力市场化程度已达到90%左右。

2、资本市场化程度。资本,亦称资金,它是国民经济运行的血液,其市场化程度越高,国民经济运行就越通畅。资本运行是否畅通无阻,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否正常的体现。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投资体制和金融体制进行改革。首先,对国家投资体制进行改革,实行拨改贷,将过去国家通过财政部门对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无偿拨款制度改革为有偿贷款制度,实行投资市场化。其次,改革计划借贷制度,将过去国有企业借贷计划申报审批制改革为企业自主借贷制度,实行信贷资金市场化。再次,改革计划融资制度,将过去国有企业计划融资审批制改革为企业自由融资,建立融资市场,实行融资市场化。最后,建立证券股票市场,对国有企业实行产权制度改革,实行股份有限公司制,实现企业投资市场化。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计划投资体制基本上让位于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由投资体制。无论是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还是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都可以根据资金市场行情和投资效益的要求自主投资和融资,无需向任何行政管理部门申报审批。金融企业特别是银行(包括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对企业的贷款,也实行市场调节,讲求信贷资金的投资效益。根据中央银行的金融信息,目前,中国资金市场化程度已达到88%以上。

3、土地使用市场化程度。土地是生产要素的组成部分,是任何企业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集体所有。国有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全民所有制单位或者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个人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的国有土地,可以由集体或者个人承包经营,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以上说明,中国境内土地属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这种所有制格局在市场经济国家也不例外。

自20世纪90年代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改革了土地使用管理体制,实行有偿使用土地的制度,土地资源作为商品进入土地市场,逐步实现土地使用市场化。首先,实行企业有偿使用土地制度,即土地使用费记入产品成本,成为商品价格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使企业用地率先实现市场化。其次,建立土地转让市场,土地价格由市场供求来调节,并由买卖双方自由成交。再次,建立房地产交易市场,使土地与房产相结合,使土地价值增值,并自由买卖。最后,国家征用集体所有制土地实行有偿使用,使土地商品化。目前,依据国家土地管理部门公布的土地交易市场信息,中国土地使用市场化程度已达到90%以上。

三、企业行为市场化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对企业管理体制进行重大改革,实行政企职责分开,逐步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放开企业人、财、物等方面的决策权,让企业脱离政府怀抱走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作为独立的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经营者出现在市场上,其表现如下:其一,生产经营什么,生产经营多少,由企业根据市场供求行情自主作出决策,不受行政管理部门的干预。其二,企业需要多少劳动者,需要什么样的劳动者,由企业到人才市场去招聘,不受行政管理部门的干预。与此同时,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需要,企业可以自主减裁或增加人员,招聘或解聘人员,还可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培训人员,提高劳动者的业务素质。其三,企业根据生产经营发展的需要,既可到资金证券市场上筹集资金,也可发行企业债券,或到银行借款,自主开拓多条融资渠道而不受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干预。其四,企业根据市场竞争的态势和扩大市场占有率,可自主地进行横向经济联系,有条不紊地开展兼并、收购、联营等经济扩张活动而无须请示行政管理部门。其五,企业根据其经营效益状况,自行进行分配和安排职员的福利待遇,也可根据职工对企业的贡献自行进行奖励。其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股份公司制,规范企业运行机制,讲求市场效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目前,中国企业经营体制已转换到现代公司制经营体制,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已与市场接轨,即按市场需求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根据市场供求行情的变化来调整其生产经营规模和发展方向,企业行为市场化程度已达到98%以上。

四、政府行为市场化

政府行为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这里主要指政府管理经济活动的行为。自从20世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及其行政管理部门逐渐从直接管理企业的模式中退出来,实行政企职责分开,还权于企业。为了实行政企职责分开,让企业自主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开始转换职能,即:从用行政手段和行政方法管理经济活动转换成用经济手段和经济方法来调节经济活动;从直接行政干预企业行为中转换为企业开展咨询和提供各种服务;从对企业“管、卡、压”到为企业解忧排难。总之,政府行为从对企业“管理”转变到为“企业”服务,如为企业提供市场供求信息咨询与服务;为企业提供宽松的市场环境和条件;为企业进行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输送人才;为企业开拓国内国际市场;为企业购销牵线搭桥等。这样一来,在政府与企业关系上,从过去的“管理者”变成了现在的“服务者”,政府行为从行政命令中解脱出来,采用市场化的手段来引导和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因此,政府行为已经市场化了。

上面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劳保用品管理制度(精选5篇)的全部内容了,更多精彩请持续关注我们。(本文共字)

菁英职教网文章归档 教育资讯 留学攻略 七品教育网站地图xml
29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