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转正总结(精选5篇)

| 婕音

推荐文章

菁英职教网 培训啦 留求艺

产品经理转正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钢铁企业 成本核算方法 成本费用归集和分配 核算流程

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和财务决策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须降低成本,对标挖潜,做好成本核算,为生产经营决策提供服务。本文主要论述了钢铁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

一、钢铁企业生产工艺

1、生产建材主要工艺流程:采矿选矿烧结/球团炼铁炼钢建材;

2、生产板材工艺流程:采矿选矿烧结/球团炼铁炼钢热轧冷轧钢管;

3、辅助生产工艺:焦化、制氧、燃气、自备电、动力。

二、成本计算的具体方法及特点的概述

成本计算的具体方法分为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和分类法,具体特点如下:

1、品种法。按产品品种组织成本计算,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

2、分批法。按批别产品组织成本计算,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及企业新产品试制、大型设备修造等。

3、分步法。按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步骤组织成本计算,适用于大量大批连续式多步骤生产企业。又分为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逐步结转分步法是指按照产品生产加工的先后顺序,逐步结转产品生产成本,直至最后一个步骤算出产成品成本。平行结转分步法是指按照各步骤归集所发生的成本费用,最后从各步骤一起将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结转出来,再汇总计算产成品成本。

4、分类法。按照类别产品汇集生产费用,计算出各类产品的总成本,然后将总成本按一定标准在该类产品的各种产品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各种产品成本。适用于产品品种、规格繁多,并且可以按一定标准将产品划分为若干类别的制造企业。

依据上述各种方法的特点并结合钢铁企业生产特点,钢铁企业制造成本的核算方法是分步法,笔者所在企业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每一道工序都核算产品成本。

三、成本计算的目的

在钢铁企业行业,成本计算的主要目的,可概述为以下四个方面:

1、改善决策。成本计算可以向管理当局提供许多重要信息,帮助他们作出较好的决策。如定价、自制和外购的选择等。

2、有利于计划、控制和业绩评价。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可靠的成本信息是预算质量的保证。通过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的比较,分析差异,才能达到控制目的。

3、衡量资产和收益。编制财务报表要使用存货成本和已销产品成本信息,这些成本信息是股东、债权人和税务当局所需要的,它们必须按照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的要求来报告。

4、确定应补偿的金额。有些销售价格以成本为定价基础,为了确定价格需要计算产品成本。

四、成本计算的要求

为了正确计算钢材产品的成本,具体的要求如下:

1、正确划分应计入钢材产品成本和不应计入钢材产品成本的费用界限;

企业发生的费用有很多项目,根据谁受益(或谁消耗)、谁负担的原则,凡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各种材料、人工和其他费用都应计入生产成本。否则,就不能计入生产成本。如支付的各种滞纳金、赔款、捐赠、赞助款等应计入营业外支出。

2、正确划分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界限

在企业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中,凡应该计入本月由当月负担的费用,应进一步区分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界限。凡在产品生产中发生的费用,属于产品成本,应该记入"生产成本"账户,产品完工后再转入"产成品"账户。销售后再转入"销售成本"账户,期末结转本年利润。

3、正确划分不同成本对象的费用界限;

钢材的企业都不止生产-一种产品,这就需要把全部生产成本在几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凡能分清应由哪种产品负担的费用,应直接计入该种产品的成本。凡由几种产品共同负担的费用,则要采用恰当的标准(根据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进行分配。

4、正确划分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界限。

通过前一步骤我们已经计算出了每一种产品的总成本。如果这种产品已经全部完工,则其成本全部为产成品成本;如果这种产品全部未完工,则其成本全部为在产品成本。但通常情况下,往往是既有产成品,又有在产品,这就需要把总的产品成本在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般来说,一件在产品应该比一件产成品负担的成本要少,因为在产品尚未完工,消耗的资源比产成品要少,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成本分配要考虑完工程度。分配的方法有约当产量法、定额法、定额比例法等。

五、成本费用的归集和结转

笔者所在企业,是通过ERP系统中的SAP核算钢材成本,具体成本费用归集如下:

成本费用统一在成本中心归集,成本要素(费用科目)按成本要素组归集,成本要素组分为:人工成本、运费、材料备件和制造费用。

在归集过程中,按成本费用的性质,成本中心分为三类:管理性成本中心、生产性成本中心和营业性成本中心。管理性成本中心主要统计各个管理部门费用;生产性成本中心分为生产性基本成本中心和生产性辅助成本中心,统计各个生产车间和辅助车间发生费用;营业性成本中心主要统计销售部门费用,营业性成本中心归集各个销售部门发生各种费用。

各单位应明确划分成本中心界限,在进行录入时,确保成本中心成本、费用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能直接分配到各个生产单位的成本费用,先在一个公共成本中心归集,月末按一定比例分配到生产工序中。

六、钢铁企业成本核算的流程

笔者所在企业,具体成本核算流程如下:

(1)对所发生的在成本进行审核,确定那些成本是属于生产经营成本。对为生产钢材发生的的间接费用(主要是人工成本、运费、材料备件和制造费用),应根据国家、上级主管部门和本企业的有关制度、规定进行严格审核,以便对不符合制度和规定的费用,以及各种浪费,损失等加以制止或追究经济责任。

(2)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目前钢铁企业按各个生产工序的产品作为成本核算对象(主要烧结矿、球团矿、铁水、炼钢品种、轧材品种);成本项目按原材料、燃料及动力、材料、运费、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六大项目核算;公司每月根据市场和库存状况下达生产订单(按品种规格),生产单位按订单组织生产。

(3)规定成本费用的分配规则。

1、对不能直接分配到各个生产单位的成本费用,先在一个公共成本心归集,月末结算时把此部份费用按各个生产单位实际生产工时、产量和标准成本分到各个二级单位。

2、各二级单位辅助成本中心发生费用,按各二级单位生产性成本中心实际产量指标占二级单位总产量的比例分配到生产性基本成本中心;如有特殊辅助成本中心专门服务于某生产性成本中心,其费用全部对应结转此成本中心。

3、成本中心费用通过系统处理结转到生产订单后,其成本中心不能分配的余额通过产量较大的订单直接分配,分配完毕后,所有成本中心不得留有余额。

(4)划分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

(5)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分步法下,需根据各生产工序的半成品顺序逐步结转,才能计算出产品的总成本。以产品的总成本除以产品的数量,就可以计算出产品的单位成本。

产品经理转正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税制结构;治税理念;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

中图分类号:F810.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3)01-081-05

流转税和所得税的比重问题,是税制结构研究的主要内容。正确处理好这一比重,对优化税制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我国自1994年税制改革起,流转税和所得税在整个税收收入中的比重一直呈现出前者高、后者低的状态:1994~2003年,流转税的比重平均为61.35%,所得税的比重平均为17.17%;到2004-2011年,流转税的比重平均为53.97%,所得税的比重平均为25.55%,比重虽有所调整,但差距仍然比较悬殊。近年来,税收理论界和税收决策部门对我国税制改革以来流转税占比高、所得税占比低的状态进行了深入探讨。当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流转税占比高、所得税占比低的现状,致使我国1994年税制改革时确立的“双主体”税制结构模式在实际运行中“跛足”,为此,应当调整税制结构,降低流转税比重,提高所得税比重。

本文认为,我国流转税占比高、所得税占比低的状态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有其客观必然性;但如果这种状态仍然持续下去,将对社会经济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客观上需要适时进行调整;但按照税制结构优化理论的要求,这一调整不应“刻意而为”,而应“顺其自然”。

一、流转税占比高、所得税占比低是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治税理念的必然结果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原则,1994年进行的划时代的税制改革就是在这一原则指导下进行的。当时,基于增值税具有税源稳定、税基宽广、充分体现税收中性原则、避免重复征税等优点而大范围地推行了这一税种,并于当年实现增值税收入2308.34亿元,占整个税收收入的45%,之后的多年间增值税收入也平均高达近40%,从而奠定了以增值税为主的流转税的主体地位。可以说,这是1994年税制改革以后我国税制建设总体上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治税理念的必然结果,其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因此,是一个历史的、自然的过程。这一点可从世界各国税制结构的变迁轨迹得到印证。

纵观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变化,世界各国的税制结构总体上经历了从以古老的直接税为主到以间接税为主,再到以现代直接税,特别是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税为主的变迁轨迹。在前资本主义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商品经济发展程度十分低下,以土地为中心的农业经济和源于这一经济发展水平的“重农”“抑商”的主流经济思想,决定了当时的主体税种只能是按土地面积课征的土地税或按人头课征的“人头税”。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提高,商品生产和交换规模日益扩大,为实行商品课税创造了条件;同时,一些发达国家在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下,将追求经济效率作为税收政策的首要目标,以商品为课税对象的流转税(间接税)自然而然地逐渐成为主体税种。

进入20世纪后,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以流转税为主体税种的税制结构阻碍了商品经济的持续发展,对商品的课税难以课及自给品,保护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所以,对商品课税的数额越多,商品价格上涨的幅度越大,削弱了商品经济的竞争优势,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商品经济的模式已超出了商品本身而扩展到了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高度商品化的结果使一切收入都可以分解为个人的所得,而经济管理的水平也发展到可以控制个人所得的程度,这就为实行以所得税(直接税)为主体税种的税制结构奠定了前提条件。与此同时,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也使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矛盾日益凸现,因此,一些发达国家将其治税理念由“经济效率”转向“社会公平”,并相继建立了以所得税为主体税种的税制结构。

1980年代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普遍得到提高,形成了较为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贫富悬殊问题,而是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问题。这期间,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相继陷入了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困境,为摆脱困境,以美国为首的一些以所得税为主的国家,在供给学派注重效率经济思想的影响下,将税收政策的主要目标由偏重公平转向了突出效率,纷纷降低所得税的高边际税率,以缓解所得税对储蓄和投资的压力,增加总供给,刺激经济增长。同时,许多发达国家还着手改革原有的流转税制度,实行了增值税,这使所得税的比重有所下降,流转税的比重有所上升。发达国家税制结构出现的这一新的变化趋势显然是这些国家治税理念转变的一个必然结果。

综上可知,基于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下的税收政策取向是影响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税制结构状态的主要因素。18年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选择“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原则,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税收政策取向在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保持一致的情况下,必然会形成流转税占比高、所得税占比低的税制结构状态。这种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是与我国这一时期的客观经济环境相适应的。

二、治税理念转向“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客观上要求适时调整流转税与所得税的比重

公平与效率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价值标准,其关系结构具有明显的社会历史性。以往我国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符合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与这种增长相伴还有贫富差距的拉大。有资料披露,我国最贫困的20%的家庭其收入仅占全社会家庭收入的4.27%,最富有的20%的家庭其收入却占全社会家庭收入的50.24%,收入状况明显呈现出“富有者越来越富裕、贫困者越来越贫困”的两极分化特征。

根据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规律,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处于3000~10000美元时,则意味着该国的经济社会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社会矛盾逐渐凸现并可能激化,因此,如何处理好社会矛盾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处理得当,国家将进入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若处理不当极易激发严重的社会矛盾,导致经济社会发展徘徊不前。2011年我国人均GDP达到5432美元,已步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这意味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进入到了这样一个“敏感”阶段。这个阶段面临的突出矛盾已由原来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严重的低效率转变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出现的严重的不公平问题。因此,有人主张我国今后的改革需要以“效率为先”转向以“公平为先”,或者说“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应开始“淡出”,逐渐向“公平与效率并重”或“公平与效率优化组合”过渡。

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权衡,并不一定必然要求构成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调节取向都具有同一特征,各经济变量的选择应该依据自身的本质属性和内在功能相机抉择。因此,本文认为应兼顾公平与效率并进行优化组合。其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结构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关注社会公平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五中全会强调分配制度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而不再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六中全会再次强调“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可见,我国的收入政策和原则的调整已经开始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向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转变。

随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的转变,治税理念也应适时转变。我们认为,我国的治税理念不仅理应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更应“旗帜鲜明”地立足于“公平优先、兼顾效率”。这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税收本质属性的内在要求。因为,税收是政府参与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而收入再分配的核心是公平。

治税理念的转变客观上要求适时调整税制结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逐渐走向成熟,税制结构的一些负面效应不可避免地开始显现出来:一方面是所得税占比过低的负面效应。由于所得税特别是累进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税以及遗产税具有较强的收入再分配功能,所得税比重过低,尤其是来自累进的个人所得税的比重过低,必然会影响税制公平收入分配功能的正常发挥,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另一方面是流转税占比过高的负面效应。高流转税与高物价密切相关,由于流转税占比过高,我国的税制结构呈现“由企业缴纳、走价格通道”的特点,也就是说,在现有税制结构下,物价越高,税收越高,而高税收则反过来又推高物价,如此循环,削弱了居民的消费能力。纵观发达国家的税制结构演化进程,我国税制结构目前出现的这种负面效应,同发达国家自18世纪中叶起逐步形成的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出现的负面效应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借鉴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我国应在“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治税理念下适时调整流转税与所得税的比重。

三、税制结构的调整不应“刻意而为”,而应“顺其自然”

我国流转税占比高、所得税占比低的税制结构需要调整,已成为税收理论界和税收决策部门的共识,但如何调整还存在着很大分歧。从见诸于报端和媒体的议论看,人们每每谈及这个问题,其出发点大都是为了矫正“双主体”的“跛足”,这是对税制结构调整取向认识上的一种偏差。我们认为,目前我国进行税制结构调整不应一味地为追求或达到“双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而刻意降低流转税比重、提高所得税比重,因为,“双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理论上存在着重大缺陷。

对于我国税制结构中主体税种的设计,税收理论界和税收决策部门一直都有一种近似于约定俗成的“双主体”观点,认为我国税制结构中的主体税种应该由商品税(流转税)和所得税组成,二者在整个税制体系中占有相近的比重,在组织收入和调节经济方面共同起主导作用。这种观点的本意是想通过综合商品税的资源配置和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的功能优势,互补各自的缺陷,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税收制度的总体功能。但本文认为,按照税制结构优化理论,“双主体”的理论依据是难以成立的,而且恰恰正是在这一点上,“双主体”观点陷入了税制结构优化理论研究的误区。

税制结构优化理论从具体分析各税种之间的相互影响人手,论证如何实现税种之间的相互协调和最优化组合,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税收制度的总体功能。结论是:税收制度总体功能的实现依赖于各税种个体功能的实现程度,但税收制度的总体功能并不等于各税种个体功能的简单相加。这是因为,各税种的个体功能之间存在着交叉和重叠,任何一种税的征收都不仅影响自身功能的发挥,而且还会影响其它税种乃至整个经济的运行,因而,需要在各税种的个体功能之间进行有效协调。

按照税制结构优化理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税种之间通过价格、货币等中间机制相互影响,其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收入征集方面,各税种间的相互影响集中表现为,一种税的征收量会影响到其它税种的征收量。在既定时期内,既然可供政府参与分配的国民收入总量是既定的,那么,各税种在征收量上就存在着相互消长的关系。如商品税和企业所得税,虽然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税,但也有此消彼长的关系。因为,这两种税一般都是由企业直接缴纳的,在价格受到行政限制而固定不变时,商品税是不能转嫁给消费者的,纳税者即为负税者,因此,在性质上商品税类似于企业所得税,二者都直接减少企业利润。这就要求在征集收入方面二者要有适当的分工,即若高征商品税就不应高征企业所得税,高征企业所得税就不应高征商品税。其实,这种协调关系即使在价格由市场调节的市场经济中也是必要的。因为,当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时,除非某种商品需求完全没有弹性,否则,商品税税负将始终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负担。这就意味着商品税在价格放开的情况下也会直接减少企业利润,因此,它同企业所得税在征收量方面存在着消长关系,人为地让商品税和企业所得税都成为主体税,显然是不恰当的。二是在资源配置和收入再分配方面,各税种间的相互影响表现为,税收对资源配置目标和收入再分配目标的实际影响并不仅仅取决于某个单一税种,而是取决于各税种的综合影响。从一般均衡分析的角度看,所有的税种对政府的某个特定政策目标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货币和价格等中间机制的作用下,无论在资源配置方面还是在收入再分配方面,L类税的征收总是会影响到另一类税的收入规模,同时也影响其发挥作用的空间,而且,这种影响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而是一种对应与交叉并存的关系。商品税不仅具有资源配置功能,通过内部各税种的合理设计,还可以兼顾收入再分配的功能;同样,所得税也可以兼顾资源配置的功能。因而,那种简单地认为只要将两类税绝对均衡地置于税制结构中就可以做到资源配置与收入再分配功能并重的完美构想,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

基于此,本文认为,目前我国的税制结构需要调整,但如果刻意地按照“双主体”的模式进行调整显然是不可取的,这只能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增加额外负担。因此,税制结构的调整应该“顺其自然”。所谓“顺其自然”,就是按照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管理水平来调整,进一步说,就是在“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价值取向下进行调整,即朝着税制结构优化目标迈进。

实际上,我国始于2004年的新一轮税制改革已经朝着这一目标迈进了,如增值税的转型、企业所得税的“两法合并”,都促进了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的形成;消费税税目税率的调整,增进了消费领域的公平性;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的提高和最低一档税率的降低,增加了中低收入阶层的可支配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同时,这种“顺其自然”调整的结构优化效应也已经开始显现。例如,2004~2011年流转税的比重平均已由1994~2003年的61.35%降为53.97%,下降了7.38个百分点;所得税的比重平均也由17.17%提高到25.55%,提高了8.38个百分点。目前,这一调整还应继续朝着税制结构优化目标迈进。

1.流转税:继续推进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一是进一步规范、理顺增值税与营业税之间的征税范围,逐步以增值税替代营业税,彻底解决营业税重复征税问题,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我国已于2012年1月1日率先在上海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进行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后又于2012年8月1日起将试点范围分批扩大至北京等8个省市,从试点的进展情况和效果看,2013年有望继续扩大试点地区,并选择部分行业在全国范围内试点。“营改增”作为我国“十二五”时期税制改革的重点,不仅是推动第二和第三产业融合、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的迫切需要,也是与世界通行做法接轨、优化我国税收制度的必然选择。因此,下一步应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选择适当时机,尽快将增值税的范围扩大到与商品生产和流通紧密相关的交通运输业、物流业、建筑安装业和房地产业等劳务服务领域。同时,还应考虑调整增值税税率。在我国周边18个开征增值税的国家和地区中,有15个国家和地区的增值税基本税率不超过15%,相比而言,我国的税率偏高;另外,基于目前我国营业税税率多在3%~5%之间,“营改增”后17%的增值税税率也有一定的下调空间,因此,为保持两个税种税负的大体平衡,并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税负大体相当,从中长期目标看,需要适当分步调低增值税的基本税率。二是进一步规范理顺消费税的征税范围。一方面,根据节能减排的要求,将一些不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高耗能、高污染的资源性产品纳入征税范围,并适当提高税率,充分发挥消费税“寓禁于征”的环境保护作用,弥补我国当前没能开征独立环境税的制度性缺陷,增进我国税制的绿色化功效;另一方面,应根据对奢侈品范围的重新界定,相应地取消对化妆品和金银首饰等的征税。因为,随着人们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这些产品都已成了一般性消费品而非奢侈品,对其继续征收重税不但不利于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反而还会因重税造成的境内外价差,导致我国境内消费的大量外流。

产品经理转正总结范文第3篇

——南通上元会计初级培训班

1.企业将持有的不带息商业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支付给银行的贴现利息应记入的会计科目是(

)。

A.财务费用

B.管理费用

C.投资收益

D.营业外支出

1.【答案】A

【解析】商业汇票的贴现息计入财务费用核算。

2.企业为建造固定资产发行债券,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债券利息,应记入的会计科目是(

)。

A.财务费用

B.研发支出

C.制造费用

D.在建工程

2.【答案】A

【解析】由于债券利息不符合资本化条件,所以债券利息应计入财务费用核算。

3.2015年11月20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项为期3个月的劳务合同,合同总价款为70万元;当日收到乙公司预付合同款项30万元。该劳务符合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的条件。年末经测算,劳务的完工程度为40%。甲公司2015年末应确认的该劳务收入为(

)万元。

A.12

B.28

C.30

D.70

3.【答案】B

【解析】甲公司2015年末应确认的劳务收入=70×40%=28(万元)。

4.下列各项中,属于“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范围的是(

)。

A.应付经营租赁固定资产的租金

B.应付供应商的货款

C.应付给职工的薪酬

D.应付供应商代垫的运杂费

4.【答案】A

【解析】选项A计入其他应付款核算;选项B计入应付账款核算;选项C计入应付职工薪酬核算;选项D计入应付账款核算。

5.某商场采用售价金额法核算库存商品。2015年3月1日,该商场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总额为180万元,售价总额为250万元;本月购入商品的进价成本总额为500万元,售价总额为750万元;本月实现的销售收入总额为6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2015年3月31日该商场库存商品的成本总额为(

)万元。

A.408

B.400

C.272

D.192

5.【答案】C

【解析】本月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100%=(250-180+750-500)÷(250+750)×100%=32%,2015年3月31日该商场库存商品的成本总额=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

本=180+500-600×(1-32%)=272(万元)。

6.2015年9月5日,某事业单位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检测专用设备,设备价款为600000元,由财政直接支付。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

)。

A.借:事业支出6000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600000

B.借:固定资产600000

贷:财政补助收入600000

C.借:固定资产600000

贷:事业支出600000

D.借:固定资产6000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600000

同时:

借:事业支出600000

贷:财政补助收入600000

6.【答案】D

【解析】事业单位采用财政直接支付方式购入设备,应作账务处理为:

借:固定资产6000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600000

同时:

借:事业支出600000

贷:财政补助收入600000

7.如果企业预付款项业务不多且未设置“预付账款”科目,企业预付给供应商的采购款项,应记入(

)。

A.“应收账款”科目的借方

B.“应付账款”科目的贷方

C.“应收账款”科目的贷方

D.“应付账款”科目的借方

7.【答案】D

【解析】如果企业预付款项业务不多且未设置“预付账款”科目,企业预付给供应商的采购款项,应记入“应付账款”科目的借方核算。

8.某企业处置一项固定资产收回的价款为80万元,该资产原价为100万元,已计提折旧60万元,计提减值准备5万元,处置发生清理费用5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处置该资产对当期利润总额的影响金额为(

)万元。

A.40

B.80

C.50

D.35

8.【答案】A

【解析】处置固定资产的净收益=80-(100-60-5)-5=40(万元)。影响利润总额的金额为40万元。

9.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月购进原材料200吨,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6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0.2万元,支付的保险费为3万元,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为1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该批原材料实际成本为每吨(

)万元。

A.0.3

B.0.32

C.0.371

D.0.351

9.【答案】B

【解析】该批原材料实际成本=60+3+1=64(万元);单位成本=64÷200=0.32(万元/吨)。

10.资产负债表日,经减值测试,企业应收账款账面价值高于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差额,应记入(

)。

A.“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的贷方

B.“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

C.“管理费用”科目的借方

D.“应收账款”科目的贷方

10.【答案】B

【解析】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高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差额,应计提坏账准备,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

11.某企业年末长期股权投资明细科目如下:“投资成本”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为3000万元,“损益调整”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为15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为5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年末该企业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

)万元。

A.2000

B.4500

C.5000

D.3000

11.【答案】C

【解析】年末该企业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3000+1500+500=5000(万元)。

12.某公司年初未分配利润为1000万元,盈余公积为500万元;本年实现净利润5000万元,分别提取法定盈余公积500万元、任意盈余公积250万元,宣告发放现金股利5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该公司年末留存收益为(

)万元。

A.5250

B.6000

C.6500

D.5750

12.【答案】B

【解析】留存收益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该公司年末留存收益=1000+500+

5000-500=6000(万元)。

13.下列各项中,关于无形资产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是(

)。

A.已确认的无形资产减值损失在以后会计期间转回

B.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按月进行摊销

C.处置无形资产的净损益计入营业利润

D.出租无形资产的摊销额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13.【答案】D

【解析】无形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选项A错误;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选项B错误;处置无形资产的净损益计入营业外收支,不影响营业利润,选项C错误;出租无形资产的摊销额计入其他业务成本,选项D正确。

14.已经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随后会计期间内公允价值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的事项有关,在原已确认的减值损失范围内转回的金额应借记的会计科目是(

)。

A.资产减值损失

B.其他综合收益

C.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14.【答案】C

【解析】已经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随后会计期间内公允价值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的事项有关,在原已确认的减值损失范围内转回的金额应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核算。如果是可供出售权益工具,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贷记“其他综合收益”科目;如果是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15.2015年12月31日,某企业“材料采购”总账科目借方余额为20万元,“原材料”总账科目借方余额为25万元,“材料成本差异”总账科目贷方余额为3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期末余额为(

)万元。

A.48

B.45

C.42

D.22

15.【答案】C

【解析】该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期末余额=20+25-3=42(万元)。

16.某企业因水灾毁损一批实际成本为500000元的库存商品。其残料价值50000元已验收入库,应由保险公司赔偿300000元。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选项中,关于毁损库存商品的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

A.批准处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500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500000

B.批准处理后:

借:其他应收款300000

库存商品50000

营业外支出150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500000

C.批准处理后:

借:管理费用150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150000

D.批准处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150000

贷:库存商品150000

16.【答案】B

【解析】报经批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500000

贷:库存商品500000

报经批准后:

借:库存商品50000

其他应收款300000

营业外支出150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500000

17.下列各项中,企业按税法规定缴纳的税金应记入“管理费用”科目核算的是(

)。

A.设立营业账簿交纳的印花税

B.转让厂房交纳的土地增值税

C.进口商品交纳的关税

D.代扣代缴管理人员个人所得税

17.【答案】A

【解析】选项A,应计入管理费用;选项B,应计入营业外收支;选项C,应计入商品成本;选项D,应计入应付职工薪酬。

18.2015年10月,某企业销售应税消费品确认应交增值税20万元、消费税30万元、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3.5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2015年10月份利润表“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本期金额为(

)万元。

A.53.5

B.23.5

C.50

D.33.5

18.【答案】D

【解析】该企业2015年10月份利润表“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本期金额=30+3.5=33.5(万元)。

19.某公司年初资本公积为1500万元,本年已入账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增值净额200万元;经股东大会批准,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3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该公司年末的资本公积为(

)万元。

A.1700

B.1500

C.1200

D.1400

19.【答案】C

【解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转增资本会减少资本公积,所以该公司年末的资本公积=1500-300=1200(万元)。

20.某制造企业采用成本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下列各项中,其计提的折旧应记入的会计科目是(

)。

A.其他业务成本

B.营业外支出

C.投资收益

D.管理费用

20.【答案】A

【解析】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计提的折旧记入“其他业务成本“科目核算。

21.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5年12月25日,向职工发放一批自产的空气净化器作为福利,该批产品售价为10万元,生产成本为7.5万元,按计税价格计算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为1.7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该笔业务应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为(

)万元。

A.7.5

B.11.7

C.10

D.9.2

21.【答案】B

【解析】确认非货币性职工福利时:

借:管理费用等11.7

贷:应付职工薪酬11.7

实际发放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11.7

贷:主营业务收入1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

借:主营业务成本7.5

贷:库存商品7.5

22.下列各项中,关于会计期末结转本年利润的表结法表述正确的是(

)。

A.表结法下不需要设置“本年利润”科目

B.年末不需要将各项损益类科目余额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C.各月末需要将各项损益类科目发生额填入利润表来反映本期的利润(或亏损)

D.每月末需要编制转账凭证将当期各损益类科目余额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22.【答案】C

【解析】表结法下,各损益类科目每月月末只需结计出本月发生额和月末累计余额,不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只有在年末时才将全年累计余额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选项A错误,选项B错误;每月月末要将损益类科目的本月发生额合计数填入利润表的本月数栏,同时将本月末累计余额填入利润表的本年累计数栏,通过利润表计算反映各期的利润(或亏损),选项C正确;每月月末不需编制转账凭证将当期各损益类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选项D错误。

23.某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2015年度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00万元,应纳税所得额为480万元,影响所得税费用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8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2015年度利润表“所得税费用”项目本期金额为(

)万元。

A.128

B.112

C.125

D.120

23.【答案】B

【解析】该企业2015年度利润表“所得税费用”项目本期金额=480×25%-8=112(万元)。

24.下列各项中,需要进行成本还原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

A.逐步结转分步法的综合结转法

B.逐步结转分步法的分项结转法

C.平行结转分步法

D.简化的分批法

24.【答案】A

【解析】只有逐步结转分步法下的综合结转法需要进行成本还原,选项A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请使用计算机鼠标在计算机答题界面上点击试题答案备选项前的按钮“”作答。)

1.某企业销售一批商品,该商品已发出且纳税义务已发生,由于货款收回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下列各项中,关于该笔销售业务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有(

)。

A.发出商品的同时结转其销售成本

B.根据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额确认应收账款

C.根据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额确认应交税费

D.将发出商品的成本记入“发出商品”科目

1.【答案】BCD

【解析】由于货款收回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所以不能确认收入及成本,选项A错误;发出商品时,应借记“发出商品”科目,贷记“库存商品”科目,选项D正确;纳税义务发生,应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选项B正确,选项C正确。

2.某企业为改进技术自行研究开发一项无形资产。研究阶段发生支出50万元,开发阶段发生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120万元,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80万元,研发结束形成无形资产。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各项中,关于上述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结果正确的有(

)。

A.计入管理费用的金额为130万元

B.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为120万元

C.计入制造费用的金额为80万元

D.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为170万元

2.【答案】AB

【解析】研究阶段发生的支出50万元及开发活动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80万元应计入管理费用核算,选项A正确,选项C错误;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120万元计入无形资产成本,选项B正确,选项D错误。

3.某制造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一台大型设备,租赁期为2年,每年年末收取租金,按月计提折旧。下列各项中,关于该企业出租设备的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有(

)。

A.租金收入确认为其他业务收入

B.计提的出租设备减值准备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

C.计提的出租设备折旧确认为其他业务成本

D.租赁期满时一次性确认收入

3.【答案】ABC

【解析】企业经营租出设备取得租金收入应计入其他业务收入,设备折旧应计入其他业务成本,选项A正确,选项C正确;出租设备计提减值准备应计入资产减值损失,选项B正确;租赁期内应分期确认收入,选项D错误。

4.下列各项中,不影响企业当期营业利润的有(

)。

A.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

B.公益性捐赠支出

C.固定资产处置净损失

D.支付的合同违约金

4.【答案】BCD

【解析】选项A计入管理费用,影响营业利润;选项B、C、D计入营业外支出,不影响营业利润。

5.下列各项中,关于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有(

)。

A.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可转换为成本模式计量

B.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其公允价值变动应计入资本公积

C.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在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可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D.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发生减值应计提减值准备

5.【答案】CD

【解析】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可转换为成本模式计量,选项A错误;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其公允价值变动应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选项B错误;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在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可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选项C正确;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发生减值应计提减值准备,选项D正确。

6.下列各项中,事业单位年末结账后应无余额的会计科目有(

)。

A.事业基金

B.事业结余

C.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D.非流动资产基金

6.【答案】BC

【解析】“事业结余”科目余额年末应结转至“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结转后无余额,选项B

正确;“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余额应结转至“事业基金”科目,结转后无余额,选项C正确。

7.下列各项中,有关包装物的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有(

)。

A.随商品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计入销售费用

B.生产领用的包装物成本,计入生产成本

C.随商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D.多次反复使用的包装物成本,根据使用次数分次摊销计入相应成本费用

7.【答案】ABCD

【解析】选项ABCD均正确。

8.下列各项中,引起“应付票据”科目金额发生增减变动的有(

)。

A.开出商业承兑汇票购买原材料

B.转销已到期无力支付票款的商业承兑汇票

C.转销已到期无力支付票款的银行承兑汇票

D.支付银行承兑汇票手续费

8.【答案】ABC

【解析】选项A,增加“应付票据”科目余额;选项B、C,减少“应付票据”科目余额;选项D,计入财务费用,不影响“应付票据”科目余额。

9.存货按实际成本计价的企业,发出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有(

)。

A.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B.个别计价法

C.移动加权平均法

D.先进先出法

9.【答案】ABCD

【解析】存货按实际成本计价的企业,发出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包括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

10.下列各项中,关于盈余公积的用途表述正确的有(

)。

A.以盈余公积转增实收资本

B.以盈余公积转增资本公积

C.以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D.盈余公积发放现金股利

10.【答案】ACD

【解析】企业提取的盈余公积经批准可用于弥补亏损、转增资本、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等。

11.下列各项中,影响制造企业现金流量表“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项目金额的有(

)。

A.购买专利权支付的现金

B.购买股票支付的现金

C.购置办公楼支付的现金

D.购买原材料支付的现金

11.【答案】ABC

【解析】选项A、B、C均属于“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项目,选项D属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项目。

12.下列各项中,关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有(

)。

A.持有期间发生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B.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计入投资收益

C.取得时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应收股利计入初始成本

D.取得时支付的相关交易费用计入投资收益

12.【答案】ABD

产品经理转正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宏观调控;总量平衡;市场机制

马克思的恢宏巨著《资本论》博大精深,被称为“工人阶级的圣经”和“马克思主义百科全书”。《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资本论》在研究资本主义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总图景中,不仅在微观上,科学地揭示了资本家如何利用资本雇佣劳动最大限度地获取剩余价值,而且在宏观上,透彻地分析了社会总资本的运行及其内在矛盾,揭示了有关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原理及方法,从而为后人创立宏观经济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虽然没有提出宏观调控的概念,但是他在《资本论》中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管理的分析和论述,在经济科学史上第一次分析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过程,科学地说明了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关于宏观调控的宝贵思想,对于我们改进和完善宏观调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资本论》中的宏观调控思想,主要包含在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价值理论和危机理论中。

一、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在于保持总量平衡

再生产公式是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数学表达。马克思在《资本论》第2卷中指出,在简单再生产中,社会总产品实现的基本条件是:Ⅰ(v + m)=Ⅱc[1]。这实际上就是两大部类之间的平衡关系式,即第Ⅰ部类的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等于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在这里,两大部类的平衡不仅表现在价值形态上而且表现在实物形态上,否则,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就无法正常进行。简单再生产只是作为理论的一种抽象或假定,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马克思认为,扩大再生产中社会总产品实现的基本条件或者说两大部类的平衡关系式是:Ⅰ(v + v + m/x)= Ⅱ(c + c)。即,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第Ⅰ部类的可变资本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及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那部分剩余价值之和必须与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和追加的不变资本的价值之和相等,在使用价值上也应相互适应。否则,社会扩大再生产就无法正常进行。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没有直接使用“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范畴,但他揭示的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其实质就是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关系。

再生产公式不仅指出了社会总产品的构成,更为重要的是表明了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从而也是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的实现条件。公式的本质意义在于:要使再生产能够顺利进行,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之间必须保持均衡关系。

马克思的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公式,从理论上为市场经济的宏观运行提供了标准范式。公式最显著的特征,也是它科学的地方在于,同时考虑到了密切相关的最终产品(价值)和中间产品(价值)的实现问题,即第Ⅰ部类在实物形式上表现为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与第Ⅱ部类在实物形式上表现为消费资料的不变资本的实现问题。比之仅从国民收入部分去研究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的西方宏观经济学来说,马克思的公式显然更为完整而科学。

二、价值理论:宏观调控的根本使命是保障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转

马克思在他的价值理论中,详细探讨了在市场经济中,供求的均衡是怎样通过竞争性的价格机制实现的。

马克思在价值理论中,揭示出价值规律是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的内在规律。价值规律作为按需要分配社会总劳动的规律,意味着一种商品的价值总量,或者说,该种商品生产所耗费的全部劳动量,应是社会按该商品的需要量分配给该商品生产部门的社会劳动量,即一般所说的“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而该商品的单位商品价值,则取决于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全部劳动量除以该商品的单位量,或者说,取决于生产该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平均劳动量,即“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马克思曾明确指出:“要使一个商品按照它的市场价值来出售,也就是说,按照它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来出售,耗费在这种商品总量上的社会劳动的总量,就必须同这种商品的社会需要的量相适应,即同有支付能力的社会需要的量相适应”。[2]

正因为如此,当商品按价值出售时,或者说,当价值和价格一致时,就显示出供求的均衡。马克思在价值决定上的这一全新的说明,回答了古典经济学提出而没有论证的一个重大问题:为什么商品按价值出售就能实现该商品的供求的平衡。

马克思在揭示价值规律是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规律的基础上,又依据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论证了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阐释了生产价格不是市场供求变动引起的价格形态,而是价值的原则上的变形。由此,马克思说明了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价格波动的基础和中心,不再直接是价值,而是其转化形态――生产价格。而生产价格是能补偿生产费用并使生产要素得以投入生产的供给价格。正是由于价值规定没有脱离社会总劳动的分配,正是由于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因而,商品的市场价值才会与该商品供求均衡时的出售价格一致,才能补偿该商品生产时所付出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在这里,价值规律既保证每一种特殊商品再生产的条件,即它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得到供给,也保证社会对每一种特殊商品的需求得到满足,所以,它就成为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的内在规律。

马克思还进而考察了价值规律本身的实现机制,指出:价值规律是通过“竞争,同供求关系的变动相适应的市场价格的波动”而实现的。[3]价值实现,即商品按价值出售,是以供求一致为前提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在任何一定的场合供求都是不一致的,但是它们的不平衡会这样接连发生,――而且偏离到一个方向的结果,会引起另一个方向相反的偏离,――以致就一个或长或短的时期的整体来看,供求总是一致的;不过这种一致只是作为过去的变动的平均,并且只是作为它们的矛盾的不断运动的结果”。[4]按照这个观点,价值实现,或者说,供求平衡,是供求矛盾、供求不平衡的不断运动的结果;供求变动引起市场价格变动,因而供求不平衡的不断运动,就表现为市场价格围绕价值的不断波动。可见,市场经济下的价值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表现为不平衡的不断运动的结果,而且是通过竞争性的价格机制来实现的。

马克思对均衡的实现机制的分析,使他的总供求均衡模型具有了坚实的微观理论基础,并奠定市场配置资源理论的基石。西方经济学,从古典学派开始,也是把价格机制作为市场调节的基础。但是,由于他们在理论上的根本缺陷,并未提供正确的说明。在他们看来,市场价格和“自然价格”(斯密,1776年)或“均衡价格”(马歇尔,1890年)是一致的,背离只是偶然现象,因而在市场上总是存在商品的“出清”。后来的经济学家看到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市场不能“出清”,又以为是价格机制的失效。这表明他们具有形而上学的观点,要么“出清”,要么不“出清”。其实,价值实现,或者说,供求平衡,如马克思所揭示的,是价格不断波动的结果,只是作为一种趋势而存在,因而任何时候市场都不可能“出清”,但又总是处于趋向“出清”的过程中。显然,这个结论是和市场的现实相符合的,是对现实生活的科学说明。

综上,马克思在分析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时,不仅分析了价值规律的微观调节作用,即商品价值围绕价格运动,使单个商品生产者自发地调整生产行为,而且分析了它的宏观调节作用:“事实上价值规律所影响的不是个别商品或物品,而总是各个特殊的因分工而互相独立的社会生产领域的总产品;因此,不仅在每个商品上只使用必要劳动时间,而且在社会总劳动时间中,也只把必要的比例量使用在不同类的商品上。”“社会产品总量的使用价值就取决于这个总量是否适用于社会对每种特殊产品的特定数量需要,从而劳动是否根据这种特定的数量的社会需要按比例地分配在不同的生产领域。”[5]

三、危机理论:宏观调控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均衡与非均衡作为对立的统一,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就基本要素资本来看,它们的关系表现在,“各个领域中使用资本的比例固然通过一个经常的过程达到平衡,但是这个过程的经常性本身,正是以它必须经常地、往往是强制地进行平衡的那种经常的比例失调为前提”。[6]

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通常会存在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矛盾,这一矛盾的急剧发展,就引发出以生产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马克思指出:“现实买卖的扩大远远超过社会需要的限度这一事实,归根到底是整个危机的基础”。[7]在马克思的危机理论中,对“现实买卖”超过“社会需求”、对总供给超过总需求的前提条件和形成原因,做出了从抽象到具体的多层次的分析。

1.商品形态变化过程中的供求失衡的可能性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考察资本的生产过程时,抽象地分析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过程中,客观地潜伏着矛盾的一般可能性。首先,在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执行职能时,统一的商品交换过程(W-G-W)将分解为两个彼此独立的、在时间和空间上彼此分离的过程,即卖(W-G)和买(G-W)独立行为。在这个条件下,如果“没有人买,也就没有人能卖。但谁也不会因为自己已经卖,就得马上买”。这样,“统一就要强制地通过危机显示出来”。[8]

其次,当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执行职能时,又要求商品必须在一定的时期内出售,否则,支付的分离必将打乱支付的锁链,无法支付的情况就可能接连不断地出现。

当然,上述两种矛盾的可能性也仅仅是抽象的推论。“这种可能性要发展为现实,必须有整整一系列的关系,从简单商品流通的观点来看,这些关系还根本不存在”。[9]只有在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才获得它们赖以表现出来的基础。

2.资本再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供求失衡的现实性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2卷考察资本的流通过程时,强调了矛盾的可能性将通过资本再生产过程、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分离,以进一步发展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中,就单个资本来说,它将经历G-W…P…W′-G′这样一个不间断的循环过程,并作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形式承担相应的职能。资本循环表明,资本生产是一环扣一环的运动的流,其中任何一环发生堵塞,整个循环就会陷于停滞。同时,在这个资本运动的流中堆积着大量商品,即使资本循环顺畅进行也潜伏着危机。因为,这时“商品的一大部分只是表面上进入消费,实际上是堆积在转卖者的手中没有卖掉,事实上仍然留在市场上”。[10]一旦支付发生困难,就会引发危机。

在进而考察资本周转时,马克思揭示了危机的周期性及其物质基础。固定资本因折旧和技术变化而需更新,而每一次更新又会引起新的需要。但一次更新之后,周转的周期又要相隔若干年,而有关生产部门都还在盲目地继续扩大再生产,这样,就使危机具有周期性。所以,“这种由若干互相联系的周转组成的包括若干年的周期(资本被它的固定组成部分束缚在这种周期之内),为周期性的危机造成了物质基础”。[11]就社会资本来说,它是由互相交错、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各个资本的循环构成的。要使这种在交错中形成的社会资本能够顺利地周转,或者说,要使社会资本再生产正常进行,基本的条件就是总供给和总需求必须处于均衡状态。换言之,即各部门的再生产只有在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上都得到补偿,从而也就是在各部门保持恰当的比例的条件下,再生产才能正常进行。然而,在现实的资本运动中,再生产的条件又有可能遭到破坏。例如,固定资本的价值折旧和实物形态更新,时间上是分离开的,由此出现的买卖时空的分离以及价格波动,就会破坏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可见,再生产正常进行的条件,会“转变为同样多的造成过程失常的条件,转变为同样多的危机的可能性;因为在这种生产的自发形式中,平衡本身就是一种偶然现象”。[12]

事实上,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早期阶段,都不存在以生产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在现代史上,第一次出现这种危机是在1815年,但仅具有局部性质。真正普遍的周期性的生产过剩的危机,是在1825年即英国工业革命即将完成时才开始的。“大工业只是从1825年才开始它的现代生活的周期循环”。[13]可见,没有社会化大生产的形成,也就没有生产过剩的危机。

四、启示

虽然马克思考察的对象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但仅就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和非均衡理论来看,主要是着眼于(下转第65页)(上接第59页)对商品经济固有的内在矛盾的分析,特别是着眼于对“再生产过程的全部联系都以信用为基础的生产制度”(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分析。按照马克思的分析,只要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只要存在信用,就有可能出现生产过剩,存在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矛盾。可见,生产过剩,总供求失衡,并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范畴,而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共有范畴。《资本论》阐述的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有关宏观调控的思想,对于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宏观调控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宏观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强调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力量,宏观调控不能凌驾于市场机制之上,相反应该是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提供服务和保障。宏观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但它客观上有助于矫正市场失灵。只有理解了马克思关于社会化大生产、经济周期和宏观调控关系的论述,只有认识到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都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才能真正摆正宏观调控的位置,才能真正明确“市场在宏观调控下发挥基础性作用”这一提法的欠妥,才能真正为落实“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提供理论支撑。

第二,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应该定位于平稳。《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六条原则,其中第一条就是“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该建议中,中央明确指出要“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保持供求总量基本平衡,避免经济大起大落”。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运用价值规律有了新的认识,达到了新的水平。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把平稳放在速度之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发展是科学的发展,我们的速度才是注重质量和效益的速度。

第三,宏观调控是短期的政策措施,但是要为长期的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条件。宏观调控是政府通过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来保证长期发展战略能够得以实施的短期行为,它重在当前,它要通过对于当前经济发展的反周期调控,来获得更全面的、长期的发展。对某一个领域发展的抑制,是为了全局的更大发展;对于短期速度的控制,是为了获得长期的更快发展。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实践表明,经济增长中的每一次周期波动,都会造成资源浪费,都要付出不小的代价。宏观调控的重要使命就是要通过反周期操作抚平波动,减弱周期波动的负面作用。

第四,宏观调控不仅要调控总量,而且要促进结构平衡。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根据经济失衡的复杂性,坚持总量控制与结构调整相结合,并在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和基本取向上没有采取简单的总量控制,没有简单地判断总量上是否过热或过冷,而是采取结构差异性调控,有保有压,尽可能避免总量上的一刀切。这种结构性差异调控主要体现在:(1)不同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地区之间有所区别,比如特别强调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2)不同产业之间有所区别,在明确指出限制某些产业(如钢铁、电解铝、水泥等)发展规模的同时,明确提出鼓励并积极支持电力、石油、煤炭、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实践证明,突出宏观调控政策的结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总量政策的机械性。当然,如前所述,宏观调控本身的主要任务或者说首要目标是避免经济增长中的过度起伏以及由此而来的资源浪费,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但是,正如马克思在分析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时所指出的那样,短期的宏观调控措施可以并且应该服务于长期的结构问题。

参考文献

[1] [2] [3] [4] [5] [7] [8] [9] [11]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51、444、444、443、545、536、153-154、154、328、37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第56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8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产品经理转正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方法;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5-000-01

众所周知,所谓成本分析就是指利用成本核算及其他相关资料,是对其水平和构成变动状态的分析,是对影响成本升降各种因素以及其他变动因素的研究,并从而找出能降低成本途径的最佳分析方法。同时也是成本管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企业成本计划执行结果有着正确评价的作用,服务了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成本计划的编制。因此,对成本分析方法的研究就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对员工讲求经济效益的积极性提高有着直接影响,所以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对其提出以下可供参考性建议。

一、各种费用界限的正确划分

企业产品成本的计算正确与否,取决于对各界费用界限的划分正确与否,笔者结合多年经验,认为企业计算产品成本需做到以下几点:

1.要防止超支浪费现象,企业需做到对各项费用的审核和控制;

2.要正确划分企业生产经营和非生产经营的管理费用,对每项费用的性质进行精准确定,尤其是要分清资本性和收益性的支出,例:不能在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内计入固定、其他及无形资产、长期投资等一系列费用的盘亏、清理报废和非常损失;

3.财产物资的价值和计价结转必须精准,因为其精准度将直接影响着成本费用,例如:折旧计提、存货及发出材料的计价方法、固定资产计价等,这些都将影响到产品成本的费用,所以要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其财产物资的价值和计价结转必须精准。

4.企业基础管理工作要加强,例如:制定修订定额,收发、领退、盘点材料等。

二、成本核算的成本分析方法

作为基础的成本核算,是对成本事后和生产过程货币表现的反映,而成本分析却是将事后反映的经纪业务转变成事前控制,因此对成本产生影响的因素就是产量、单位和结构成本。所以要实现经纪业务的事前控制就需要对这三个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在当前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今天,成本分析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只有进行成本分析,才能找到影响成本升降的原因,才能有所针对性的提出措施,降低企业的成本费用,取得价格优势为企业在竞争中站稳脚跟。本文以某企业近几年的成本分析为例,做以下解析:

(一)对单位成本各项目进行差额法分析

以该企业某产品的直接材料费分析为例:

项目 消耗材料量/公斤 单价/元 材料直接费/元

上年实际 50 100 5000

本年实际 55 90 4950

差额 -50

通过上述表格可看出消耗量将对成本产生作用[(55-50)×100=500元],消耗量的增加促使材料成本增加500元;同时材料单价的变动也将影响着产品成本[(90-100)×55=-550元],材料单价的下降促使材料成本降低550元;因此当期本产品材料成本下降了50元[500+(-500)=50元]。由于两年材料消耗量不同,企业对其进行分析,发现其主要原因就是材料购买的尺寸不合理,并针对该原因采取相应措施,以防止此现象的再度产生。这种差额分析的方法不适合企业总成本的分析,仅可作为企业产品单位成本的各项目分析。

(二)可比产品总成本以连环替代分析法

上年已正式生产和本年继续生产的产品成本的对比,称之为可比产品总成本。因为市场经济的变化,企业上年及本年生产产品的结构、单位成本及产量都将有所不同,因此还需企业以连环替代法分析产品总成本,并找出为何发生变化的原因,以此制定出针对性的措施,防止该现象的再度发生。例:该企业生产两种产品分别为甲、乙,是可比产品,前一年生产乙产品80件,甲产品50件,而该年生产下降3%,其价格降为100元,下表是其分析表格:

通过上述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当产品单位成本及比重无甚变化的状态下,产品成本降低额不受产品产量增减的影响,但产品结构发生变动时,产品单位成本也将发生变动。以上案例的分析可知调整产品结构将影响产品成本,也就是说企业可采用这种措施,对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并且这种单位加总成本的分析法,对增减原因最直观,企业管理者也可第一时间获取成本信息,从而合理对成本费用进行控制,促进企业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范春辉.公共管理学中的成本分析方法[J].现代管理科学,2002, 01:22-24.

[2]张捷.医疗单位成本核算方法的应用及成本分析[J].时代金融, 2013,36:33-34.

本文就介绍到这里,愿我们如花绽放,不负韶华,学员们,加油!(来源:360范文网 http://www.360fanwen.com)文章共字

菁英职教网文章归档 教育资讯 留学攻略 七品教育网站地图xml
292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