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人才培养(精选5篇)

| 婕音

推荐文章

菁英职教网 培训啦 留求艺

供应链人才培养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人才供应链;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2-0116-02

将供应链管理思想用于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中,形成人才供应链,那么就可以将高校视为企业,学生就是企业生产加工所需的原材料,而最终的合格产品则是符合用人单位岗位需求的计算机人才。本文对基于人才供应链的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体系进行研究,希望能对高校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计算机人才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人才供应链的概述

人才供应链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供应链,通过人才供应链加工而成的产品是学生,人都具有主观能动性。而在出现合格成品前,需要学校、家庭、影响学生的各类因素的共同参与。在人才供应链中,高中生源地被定义为其上游节点,而下游节点则被定义为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人才供应链的具体形式如下:

1.人才供应链中的物流。与传统供应链相同,人才供应链中也存在物流,这个物流就是学生在供应链中的流动,从不同的生源地进入高校学习,在经过高校教育的加工后,从供应链的上游节点流向下游节点。有的学生会选择考研,继续深造,而大部分的学生则会选择就业,进入不同的用人单位,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

2.人才供应链中的资金流。人才供应中的资金流与传统供应链不同,传统供应链的资金流通常是以下游节点为起点,流向上游相邻的节点。而在人才供应链中,支付形式却是间接的,即资金不会由下游节点直接支付给上游节点,而是通过间接的形式,转支付给上游节点,这就是人才供应链中资金流的“间接支付”效应。支付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人单位以学生创造的价值来获取利益,而国家则会以税收的形式对利益进行再分配;另一种则是学生或其所在的家庭,对未来可能获取的利益进行预估,提前进行资金支付。

3.人才供应链中的信息流。人才供应链中的信息量是以双向交互的形式流动的,用人企业需要将自己对人才的需求信息传递给高校,高校再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对“生产环节”做出相应的调整,调整后的结果需要被传递至各生源地,生源地再对其进行二次调整。而各生源地处于人才供应链的上游节点,其应该向处于下游节点的高校传递学生的信息,再由高校调整教学方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制定最适合学生的教育模式。同时,高校还需将学生的信息传递给用人企业,这样企业才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其安排最适宜的岗位。

二、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高校计算机人才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不匹配。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即使能就业,也很难为企业创造出较大的利益。而大部分用人单位虽然有许多岗位虚位以待,但是却很难招到合适的人才。学生无业可就,企业有岗无人的矛盾现象还在进一步的加剧。而出现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高校没有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来培养计算机人才。首先,计算机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不足,导致学生的专业技能欠佳,很多教师只懂理论,却不具有丰富的工作和实践经验,其传授的知识过于理论化,不具有指导意义。其次,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资源,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教学内容却没有得到同步更新,使得高校计算机专业学习的计算机技术比较落后。再次,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进行实践的机会不多,而能到企业接受实训的机会则更少,因此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最后,用人单位控制人力资源成本,岗位待遇与学生的实际能力不符,这就形成了前面提到的局面。

2.学生动力能力差,难以为企业创造利润。现阶段,高校的计算机专业主要以理论培训为主,很少为学生提供实践项目,其动手能力比较弱。因此,学生在进入企业工作后,短时间内无法为企业创造利润,这就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企业的利润创造不出来,就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计算机技术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网络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网络的运行离不开网页设计师的作用,而网页设计师基本需要专业的计算机人才来担任。网络经济是建立在传统经济之上的,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的经济形态,其中还包括高新技术产业,这些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作用。因此,计算机人才需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才能为企业创造利润,从而推动网络经济的发展。

3.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开设有就业指导课,在学生毕业前夕对其进行就业和职业规划的指导,但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并没有取得好的成效。比如,不少就业指导教师并不专业,在课堂上也只是对就业进行普遍性的指导,而没有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给出针对性的指导方案。再加上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时间比较滞后,指导的方式比较单一,其对学生的就业基本没有实质上的帮助。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都是教学生在面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多以诸如衣着、行为举止、面试回答技巧等为主,而不太注重教会学生如何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在面试中取胜,这就使得不少学生在面试过程中,没有让用人单位看到自己的真正实力,从而使得其就业成为难题。

三、基于人才供应链的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途径

1.采取订单式培养模式。我国高校的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仍以橄榄式培养模式为主,这与社会需求的金字塔培养模式是不符的。订单式培养模式是由学生、学校和用工单位共同合作,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来培养计算机人才的方式,也是校企合作的重要方式之一。其既能满足学生就业的需求,又能满足企业用人的需求,且两者的需求是相互匹配的。因此,在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中,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对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就业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比如,某网络企业的主要岗位需求是网页设计师、系统分析员、系统安全工程师等,学生在第一学年就可以到企业进行一段时间的专业见习,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在第二学年就可以到企业进行专业实习,通过在企业网页设计师、系统分析员等不同岗位的轮岗实习,可以掌握每个岗位的技能要求;第三学年就可以到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掌握企业的生产要求。通过在校内、企业的轮流学习,能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都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从而培养出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人才。

2.提升计算机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与学校的师资力量有着重要的关系,尤其是计算机教师的教学能力,对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促进我国各区域经济更快、更好发展,学校和教师都应该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比如,学校可以聘请企业中的工程技术员对教师进行实践培训,强化教师的操作能力,扩展教师的知识面。尤其是软件工程、ssh框架技术等课程的任课教师,更应该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又如,学生的毕业设计基本是以生产一线的实际问题为主题的,教师在此过程中就可以共同参与现场工程师的指导工作,并到企业参加实训,以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此外,教师还应多参加一些实践项目,要培养自己独立完成项目的能力,这样才能丰富教学内容,并且以自身丰富的知识储备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培养方案。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IT从业人员应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是社会对IT岗位要求的普遍认识,而许多IT单位在招聘人员时,也基本以各类逻辑思维题的笔试考核为主。但实际上,IT岗位从业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还需要有很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并且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因此,高校在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时,还应注重学生这些方面能力的培养。比如,采用微课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微课,再结合教材,学生就能上机进行实践操作,从而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而多媒体教学再结合课堂讨论,不仅能让枯燥的计算机课堂变得活跃,还能加强师生间的互动、生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从而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此外,让学生分小组完成不同的计算机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业的信息化程度都在提升,因而计算机人才成为社会比较紧缺的人才。所以,高校需要提升计算机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以促进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的提升。同时,学校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并采取订单式培养模式,才能为用人单位培养符合其岗位需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斯琴.融合CDIO教育理念的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分析[J].才智,2016,(6):1.

[2] 刘峥,林培光,陈才贤,等.互联网金融背景下财经类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6,(6):19-20.

[3] 田枫,刘贤梅,周凯,等.高校电子信息科学类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16):140-141.

供应链人才培养范文第2篇

[关键词]供应链 药品经营与管理 “四位一体” 校企合作 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6-0095-03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是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重要内容。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与精神和劳动保障部关于“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视频会议中都提出并规范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思路和模式,以促进校企双方顺利运行。已有多位学者总结和分析了我国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模式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益于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1] [2]本文拟结合笔者所在高职院校实行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情况,从实证研究的角度简要分析供应链思路下家庭、学校、企业和政府四方在校企合作中的角色与作用,并分析供应链管理思想下“四位一体”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近年来,衢州职业技术学院紧紧围绕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紧密型校企合作为工作核心,以校企合作基地建设作为校企联姻的基础,并以招生作为校企合作的起点,以课堂教学、实训教学、课程建设和课程开发作为校企合作的核心,以学生高质量就业作为校企双赢的成果,逐步形成校企合作的特色。我校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按照校企合作的思路,主动与学生家庭、用人企业及行业政府对接,与医药行业协会、医药经营企业有了很好的交流与合作,并对供应链管理思路下“四位一体”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供应链是指由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构成的物流网络。近年来有研究者将供应链思路引入职业教育中,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职院校看成是一种服务性企业,学生从生源地进入学院经过教育加工后,再输送到用人单位的过程”,视为一种教育“产品”的供应链。[3] [4]而笔者认为,在供应链的思路下,家庭作为供应商,学校作为制造商,企业作为产品的接收方,政府则是整个渠道的协调、指导和监管方,各自在校企合作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一、四方在校企合作中的角色与作用

我们强调校企合作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四所”对接,即将学校所教、学生所学、企业所用和政府所管四个方面紧密结合。参与并受益于校企合作的主体至少有家庭、学校、企业和政府四个,其中,学生的身份较为特殊,在学校为学生,入企业就业即为员工,而在实习中,学生便是准员工。正由于学生身份的特殊性、家庭角色的从属性导致在特定的条件下,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在代表学生和家庭的利益与企业开展合作,在整个过程中接受政府部门的指导和监督。因此,“家、校、企、政”直接参与主体也被“简化”为“校企”两大主体。而真正在校企实际合作中,丝毫不能忽视“家、政”这两方面的重要性。

(一)家庭在校企合作中的角色与作用

随着人们对职业教育认识水平的提高,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选择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也才能得到广大学生及其家长的认可。进入学校后,在家庭的影响下,学生乐于到企业实习,并在实习实践中提高技能水平,进而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努力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环境上,采取了诸多的措施,如校园开放日――让学生及其家长了解学校,如大学先修课程――让学生及其家长了解高职教育。

(二)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角色与作用

学校在校企合作中扮演了输入和输出的枢纽角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我校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和浙江英特海斯医药有限公司、九州通集团杭州医药有限公司等企业商谈紧密合作,并及时调整合作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与企业、行业、政府等多方沟通、协调,调整专业设置以紧贴市场需求;通过与企业交流,使课程设置与教学过程适应企业需求;并与企业共同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还与企业合作,进行科研开发等。[5]

(三)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角色与作用

企业作为校企合作过程的参与者,又作为教育产品的接收方,发挥着尤其重要的作用。我校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也尝试迈出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步伐,使浙江英特海斯医药有限公司、九州通集团杭州医药有限公司等企业参与学校培养人才的全过程中,从确定合作模式,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商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教学与课程,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到安排学生参与岗位实践,完成从学生到准职业人再到员工的全过程。此外,企业还参与到高校教师的学习、提升,科研项目的合作开发中。[6]

(四)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角色与作用

政府以当地的行业企业发展和经济发展需要,制定有利于校企合作深入开展的政策;政府帮助搭建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平台,拓展校企合作的模式,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层次发展。政府也从立法和财政资助等手段实现对高职教育的干预,使得校企合作有法可依,如浙江省《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是我国第一部由地方政府颁布的关于校企合作的专门法案,具有很好的借鉴和启示意义。政府还需要做好协调和监管的工作,建立校企合作教育协调机构,如职业教育工作委员会,领导、统筹、协调职业教育工作;我校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也尝试在衢州市药监部门的指导下,加入药学会,承担药学宣教任务,并建立健全药品相关的行业协会,充分利用政府中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教育人才来把关高职教育的专业与课程标准,有效地实行政校互动,使得政府在行业、企业和院校的合作教育中真正起到沟通作用。[7]

二、实证分析的过程与结果

结合家庭、学校、企业、政府四方在校企合作中的角色与作用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四方对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的成功和满意度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一)设置变量与收集数据

依据上述的假设,并结合文献分析和实际调研,本研究所涉及的变量包括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的成功和满意度(用TALENT表示)、学生学习意愿(用STU表示)、家庭的影响(用FAM表示)、校企合作模式(用COOP表示)、教学与课程和企业贴近程度(用LEC表示)、企业知名度(用ENTERP表示)、企业顶岗安排情况(用PRAC表示)、政府政策与资金支持情况(用GOV表示)、政府协调情况(用COORD表示)等。由于这些变量都不能直接进行量化测定,因此本文采用量表法,进行变量设置,并对数据进行六级Likert量表打分法处理。

本研究设计家庭、学校、企业、政府四方各50份问卷,对每一人群中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问卷195份,其中有效问卷共190份,问卷有效率为95.0%。

(二)建立模型与分析结果

笔者建立了如下的分析模型TALENTi=α0+α1STUi+α2FAMi+α3COOPi+α4LECi+α5ENTERPi+α6PRACi+α7GOVi+α8COORDi+εi。在式中,α0是截距项,αi(i=1-8)代表各个自变量的系数,εi是随机误差项。结果采用计量软件Eviews6.0计算,如表1所示。

表1 “四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实证分析

注:***、**、*分别表示0.01、0.05、0.1水平下显著。

从上表可以看到,所有变量均在0.1的显著性水平上统计显著。R2达到0.406859,模型的F统计量为3.025764,在0.01显著性水平上统计显著,说明回归效果较好。回归结果表明,家庭、学校、企业、政府四方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都存在显著的正向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

综合家庭、学校、企业、政府四方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角色和作用以及实证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四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四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示意图

家庭作为供应商,学校作为生产商,企业作为客户,而同时还有行业、政府的指导和监督,构成高职人才培养供应链的基本要素。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供应链的主要环节包括:招生环节(原材料采购)、培养环节(产品生产)、就业环节(产品销售)以及毕业生回访与跟进(售后服务)等,其中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也反映了学校、专业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也常被作为检验高校生产效益的重要标准之一。对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而言,以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品质和职业素养,并具有较强的职业综合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能从事药品市场开发、药品批发与零售、药品储存与养护、医药企业运营管理及药品监督管理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构建的供应链应以就业为导向,紧跟行业动向,时刻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用人单位沟通以获取反馈信息,与时俱进地对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实践安排、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方法等进行调整,以实现专业的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最大化地满足企业的需求,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从而达到家庭、学校、企业、政府四方的最大收益。

本文结合理论和实证对家庭、学校、企业、政府四方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的角色和作用进行分析,结果也总体上支撑了理论分析以及高职教育人员和笔者的想法,并更加深刻地揭示了家庭、学校、企业、政府四方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的理论。

[ 注 释 ]

[1] 陶言诚.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展望[J].职教论坛,2013(23):65-67.

[2] 杨俭.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职教论坛,2013(23):68-69.

[3] 卢萌,聂延庆,曹岚等.从供应链模式看校企合作的功能与约束条件[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5):88-91.

[4] 黄娟.基于供应链管理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职教论坛,2013(8):65-67.

[5] 邢清华.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定位与角色的国际比较[J].职教通讯,2011(15):35-39.

供应链人才培养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市场;无缝对接;人才培养;供应链管理

一、研究背景

供应链管理是目前最先进的管理技术之一,它最早应用于企业。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可以用最短时间寻找到最好的合作伙伴,用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赢得市场,受益的不只是一个企业,而是整个供应链中的企业群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可看作是一种服务型企业,学生从生源地进入高职,经过教育加工后,再输送到用人单位。供应链管理思想完全可以引入到高职院校管理中来,改进学院原有供需关系,使之更有效地运行,实现与就业市场的无缝对接,最终达到生源提供方、高职院校和用人单位多赢的局面。高职院校在快速发展中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与就业市场衔接不通畅。具体表现为:与就业服务市场缺乏信息沟通,毕业生就业进程延迟,就业成本加大;在专业设置方面,争相创办所谓热门专业,致使专业趋同或不对口现象严重,造成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教育与就业市场脱节,学生即使就业也无法很快进入角色,需要企业再培训,增加企业人力成本。从供应链角度来看,高职院校和就业单位是一条人才培养供应链上两个不同的节点,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是由于这两个节点无法达到一种无缝化的连接,或者说是一种非常通畅的连接。“无缝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人才市场需要大量的具备行业科学管理知识和一线服务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专门人才的情况下,与产业及企业同步互动、通联的高职教育模式,在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操作技能层次上达到用人单位一线工作人员的就业要求,并具备事业的延展能力。

本研究将先从高职供应链分析开始,探究人才培养供应链的无缝化问题,进而找到高职院校与就业市场“无缝对接”的解决方案。

二、人才培养供应链分析和创新

(一)传统人才培养供应链分析

高职院校自开办之日起,供需问题就随之产生,其供需关系网络是固有的。学校的供需关系不仅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培养而发生的学校和生源单位之间的供需关系,而且还是为了满足就业目标而发生的学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供需关系。这种供需关系网络虽然也属于供应链范畴,但仅仅只是供应链的初级阶段而已。图l就是一个按照这种通联方式,以高职院校为核心的供需网络图。

由图l可以看出,高等职业教育系列中有职业技术学院、本科二级学院、高专、成人高职、民办高职等。虽然表面形式多样,但在实践中存有各自为政、相互分割、互不联系的种种弊病。中职与高职在纵向上缺乏信息沟通和良好的协作,高职院校横向之间也缺乏联系,更为不利的是专科教育成了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各自封闭、自成体系。在这里生源、高职院校与就业市场没有实现供应链管理,所涉及的供需关系是一种松散的、非合作的关系,在供应链中供需节点单位间缺乏有效的连接或集成。这种供需形式的弊端具体表现在:

专业及课程设置仍缺乏对社会实际需求的科学预测与把握,表现出较大的盲目性,很多高职院校一味追逐热门专业,致使专业重复现象严重,专业人才的产出与就业岗位需求之间不成比例,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的状况。

由于生源质量普遍下降以及专科成为职业教育最高学历等原因,高职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问题,同时社会又出现了高级蓝领严重短缺现象。这种现象,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

“专升本”学生毕业时发放与普通本科高校毕业生不一样的毕业证书,这无疑会给希望通过高职院校转入普通本科院校学习的高职毕业生带来一定的打击,并且普通本科学校接受高职专科学生的动机多数在于扩大生源,在培养方式上一般也是按照传统方式,没有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更不是为了培养具有新型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高素质的应用性人才。用人单位也对这些“专升本”高职生有明显的歧视。目前毕业生就业渠道包括学院推荐直接就业、参加人才服务中介机构交流就业、亲朋好友帮助推荐就业、网络人力资源招聘等。但高职院校尚未建立成熟有效的毕业生就业通道,使得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路径尚未完全通畅,专业不对口和就业成本高的现象日益严重。

(二)创新人才培养供应链

通过对高职教育供应链的研究分析,结合就业市场发展趋势,并借鉴发达国家(地区)高职教育的先进经验,我国未来理想的高职教育供应链是:以应用为根本,以就业为导向,办学主体多元、学历层次齐全,与普高教育、就业渠道和生源渠道互通互连,开放式、高水平的供应链体系,见图2。

改造后的人才培养供应链具备以下特点:

1.实现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有效衔接

高职毕业生要实现充分就业,就必须按用人单位的要求“定制化”培养,实现毕业生能力与就业单位需求的“无缝对接”。由此,高职院校要及时了解用人单位要求,进行“需求”管理,参照就业单位岗位要求,共同设计教育培养方案,全方位实现“产学研”合作,并将管理延伸至用人单位,与用人单位建立良好的战略伙伴关系,保证毕业生充分就业。

2.了解生源信息,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及招生计划

一方面可以了解详细的学生信息,提高生源质量:另一方面使其能够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制定招生计划。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而导致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应减少其招生数量,甚至停止招生。

3.完善高职教育体系建设,与普通高等教育相互沟通

高等职业教育概念的外延范畴不是介于中专、高中与普高本科之间的一种学历层次,而是独立自成体系的系统,与普通高等教育形成相互沟通的关系。高职自身的体系应该由专科、本科及研究生3个层次组成,可以实行学分制,根据学分完成情况颁发毕业证书,并且部分所修课程学分在普通高等教育系统内得到承认,改变职业教育是培育低层次人才的印象。与企业开展合作,共同承担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任务。

4.由原有的推动式供应链变成拉动式供应链

如图3所示,推动式的供应链运作方式以高职为策动源,学生通过教育“加工”后从就业服务机构推向用人单位,就业服务机构和用人单位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供应链方式在早期的就业市场是可行的,在目前就业供过于求的局面下,该供应链响应能力明显较差。拉动式供应链的驱动力来自用人单位,可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实现定制化服务。而集成化拉动式供应链在原拉动式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供应链各节点的合作和协同,合作双方参与到对方的相关事务中去。5.整条供应链必须是无缝的

只有实现供应链的无缝化,才能实现毕业生就业的无缝化。在这条供应链上,所有成员的目标、想法和行动完全处于一种协调、同步的状态,而这一切有赖于信息流的传递。海尔、大红鹰等企业办校就是一种办学单位和用人单位的有效集成。这种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企业的用人需求,降低了企业招聘成本和风险,同时,它还具备传统职业教育所不具备的优势,即最先进的实训设备、最仿真的工作现场和最柔性的就业规划。

6.把自主创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就业渠道

为改变以往人才培养供应链自主创业薄弱、就业渠道狭窄的局面,高职院校应设置自主创业的有关课程,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人、财、物的帮助,让一部分有创业实力的学生能顺利发展自己的事业,从而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实现高职人才培养供应链“无缝对接”的建议和方法

(一)政府应参与调整人才培养供应链结构

政府必须重新调整高职学历层次,从大专层次向本科、研究生层次拓展。在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中挑选办学能力强的院校作为本科和研究生职业教育试点单位,然后向全国逐步推广。高职和普高之间要做到学历对等、学分互通。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办学,实现资源共享。

(二)实施拉动式人才供应链战略

拉动式供应链实施的主要手段是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目前“1+1+l”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被广泛采用。

如图4所示,这种模式包括1年学校为主的基础教育、1年校企共同的专业培养和1年企业为主的实习。每个阶段的实施主体并不独立,也不完全以时间来划分,它强调的是在学校的教育环节中,企业对人才培养由浅至深的参与和全程的渗透。这种模式将学校教学和企业实习以及职业教育有机地融合起来,使得教育与行业发展、市场经济相协调,提高了高职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三)建立以高职院校为核心的人才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

要实现学院与就业市场的无缝对接,必须先实现人才培养供应链的无缝化,而无缝对接需要各节点间良好的、长期的合作关系。其合作伙伴关系建立的步骤为:建立供应链战略合作关系的需求分析;制定标准,选择生源提供单位和用人单位;正式建立合作关系;加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在此主要研究校企间的合作关系的建立。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大多数高职学院和绝大多数企业缺乏主动出击市场的动力和积极性,即使合作也仅仅是一种短期行为。为加强校企合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双方签定合同,严格履行契约;建立校企股份合作模式,校企之间形成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设立专门组织机构在校企之间搭建桥梁,负责将企业界对人才的需求反映给学校。

(四)建设就业信息平台

高职院校在依托全国或省市就业信息平台的基础上,要拥有自己的信息平台,包括就业指导信息平台、高校和就业服务机构之间沟通的信息平台、高校和用人单位的就业合作信息平台等。在供应链节点间信息传递的过程中,用人单位通过定单来描述自己需要的人才,学院根据订单来制订招生计划和教学计划。因此,需要生源地、学院、用人单位三方共同制定衡量高职学生素质的评价体系,该体系包括思想品德、业务文化、体能健美和其他方面(包括创新精神和社会交往)。这4个指标都设立一定的权限。

供应链人才培养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才供应链 管理模式 建立

一、动态短期的人才规划

动态短期人才规划是人才供应链的重要基础,是人才供给策略对外部环境要求和企业战略发展要求的反映,换句话说需要具备的组织能力能快速相应变化。应对外界商业环境的快速变化是“短期”所关注的重点,过往长期、无效的预测被摒弃,这样的人才规划更具灵活性。就拿建筑企业项目的复杂性、多样性来说对人才的需求非常适合动态短期的规划,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企业业务部门应当对自身工程建设用人特点和用人规律进行有效把握,通过对相应人员情况的提前掌握及储备实现在工程建设初期的人员有效调配, 此时的人才预测应该以业务部门为主导。我们必须意识到,对于人才需求的长线预测,永远不可能有完美。业务部门的参与不仅可以避免人才规划成为纸上谈兵还可以把不匹配降到更低。

二、灵活标准的人才盘点

为了满足战略发展要求,企业应从自身实际出发采取有效措施,最大化利用已有的人才资源,所以这个过程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就是盘点现有人才数量、结构、能力,并根据盘点结果进行人才培养。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对能力评估的难度,人才盘点一直是困扰大多数企业的问题,尤其是目前许多建筑企业管理还谈不上精细化,对人力资源的重视程度远不如对生产经营的重视程度。而要做这些工作,一是要有相应的企业文化和氛围;二是还应当引入标准化、灵活的工具,确保人才配置管理活动能够获得真实、可靠的依据,而这是人才盘点中的核心和难题。在人才盘点中我们必须意识到追求每个个体所有能力的达标已经变得越来越不现实,因此“以团队为单位的能力达标”将更加符合供应链的管理思想:低成本、及时匹配业务发展的要求。而笔者认为建筑业企业尤其适用:以项目团队为基础的人才盘点、能力培养、能力达标这样的模式。通过梳理,找出支撑业务需要的人才差距,对团队人才组合进行调整和合理配置,同时考虑人才补给的渠道,包括哪些可以内部培养、哪些需要外部补给。并通过人才的合理流动(如开展轮岗)和职业生涯与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有效衔接,做好人才库储备、梯队建设以及继任计划。依据人才库建设培训体系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的投资回报率。

三、ROI最大化的人才培养

企业人才管理的重要长期策略之一就是ROI最大化的人才培养,它能够通过提升人才能力带动组织业绩和效能的发展。供应链管理思想的人才培养模式非常关注投入回报率,也就是组织的效能和业绩的进步能够将企业的培养投入反映出来。对建筑业企业来说,由于资质和门槛的需求,许多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的投入也逐年递增,但是培养效果能否真正体现在工作成果上成为无可考证的难题。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考虑先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涉及到岗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比如说岗位证书必须学了再做,而一些难以预测的素质及能力培养可以采取“在做中学”――轮岗、行动学习等培养方式,这些方式由于其更加贴近于真实的工作任务,且学习成果更有利于推动真实情境下的绩效提升而备受推崇。第二,对于专业技能则是在人才进入某类岗位之后,进行JIT(Just-In-Time)的培养,帮助其更好适应某一专业类别的工作,匹配新岗位的要求,这种培养方式更加符合供应链特征的培养方式,并更加能够对新岗位上的绩效提升产生正面推动效应。第三,小批量、多批次的培养,不仅可以提升企业培养周转率,同时也可以提高培养对象的自身积极性。第四,有预测性的培养通用技能。由于企业需要建立内部流动的机制,则其人才培养模式相应发生转型,从过去培养某一领域的专才,转变为培养适合更广泛工作类型的通才。第五,建立培养管理机制,如将能力提升培养结果和晋升相挂钩,比如建筑业各岗位可建立岗位认证机制,提升培养有效性。

四、无时差的人才补给

无时差的人才补给虽是一种短期的人才供给策略,但它是任何一家企业在发展过长当中必然会面临的问题,尤其对于流动性较大的建筑业企业来说更是比较突出而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保证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我们可考虑建立企业内外部人才供应市场,采用内外部结合的方式,并且将零时差作为关注重点,也就能对业务生产人才的需求在合适数量、合适技能的条件下实现即时补给。

总之,人才供应链管理是我国企业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对于企业的发展创新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企业在日常管理活动中应当充分重视人才供应链管理,进而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参考文献

供应链人才培养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产学合作教育 供应链管理 延迟策略

一、引言

产学合作教育指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发挥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经验和岗位能力训练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供应链管理是一整套方法,它基于合作战略,以过程为导向,通过有效地整合供应链各节点的企业,达到以最有效率的方法提供客户满意的产品;供应链管理覆盖范围很广:包括供应商、核心企业和客户等;它的目标是降低产品成本和提高客户满意度。在产学合作教育中,如果将人才培养视为供应链产品的话,那么生源、学校与企业就构成供应链的三个节点,其中学校和企业是关键节点,由此构成的产学合作教育供应链是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借鉴供应链管理的理论方法。延迟策略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理论方法,以下将从这个角度分析开展产学合作教育的思路和方法。

二、产学合作教育的供应链延迟策略

延迟策略是在需求多样化和激烈市场竞争条件下产生的供应链管理新思想。需求多样化要求企业尽可能地按客户需求定制适销对路的产品,降低滞销产品库存。延迟策略的核心内容是:在供应链中,将产品的生产过程分为通用化阶段与差异化阶段,企业事先只生产中间产品或通用模块,尽可能延迟产品差异化的加工流程,待最终市场对诸如产品外观、功能和配置等差异化特征提出要求后,才完成产品的差异化加工流程。

例如上图的服装厂,它有两种不同加工流程,第一种是:事先对不同颜色服装的需求量进行预测,根据预测将布料染成不同的颜色,然后再依次进行编织、裁剪和包装共三个流程的加工。第一种流程面临的问题是:很难准确预测不同颜色服装的需求,做预测的时间越早,预测准确性越低,可能导致某些颜色的服装供不应求,而另一些颜色则积压严重,销售不畅。第二种是实施延迟策略后的加工流程:首先进行的是不同颜色服装的共有或通用的流程,例如编织和裁剪;将产品的差异化环节――染色放在后面,延迟到不同颜色服装需求情况已知之后再开工,从而使生产出来的衣服能符合市场的需要,适销对路,减少滞销积压。由此可见,延迟策略是解决产品需求信息时滞的问题。

产学合作教育同样面临着人才需求信息时滞的问题。人才教育的培养周期远大于产品生产周期,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它的需求信息时滞现象更严重。高校开设一个新专业,必须经过人才市场调查和需求预测,专业开设和招生计划的报批,制订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招生工作的开展,再经过三四年学习,学生毕业后才可以为社会提供服务。从最初的人才市场调查和需求预测开始,整个周期至少需要四五年。而我们身边的工作正在快速变化,每五年会有几百个工作岗位消失,同时又会产生几百个新的工作岗位;特别是近年来信息技术革命和全球化的加速,使得技术工种和工作岗位的新陈代谢速度加快。五年前做预测时的短缺专业和热门技能,在五年后大量学生毕业时,可能变成过剩专业和冷门技能,这使得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校很难适时地为社会提供拥有合适技能的人才,使得学生的就业率下降,或由于专业不对口而出现技术浪费现象。

延迟策略为解决产学合作教育的需求时滞问题提供一条思路。根据延迟策略的要求,可以设计产学合作教育的新模式:(1)首先是教学的模块化。将教学内容分为通用模块和专有模块两部分。通用模块的课程设置不是针对某单一职业或特殊技能,而是针对某些相关职业群而设计的共同基础知识和通用技能,它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和转岗能力。专有模块包括面向某个特定岗位或某项特殊技能而设置的专业课程,它更偏重于实践能力的训练,既可以是学校课堂教学,也可以是企业的实践教学,目的在于培养能直接为企业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它的课程要根据企业的现时需求而设置,内容因岗位的不同而不同。(2)其次是专有模块的延迟和动态调整。由于社会对专业技能的需求变化很快,有必要将专有模块延迟到最后阶段,并根据需求的变化动态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以使专有模块的教育更符合企业的最新需求。(3)学生入学时划分专业不宜过细,在学习阶段的前期,统一学习通用模块的内容,在后期根据企业对各种岗位和技能的具体需求,重新细分专业,进行引导分流,分别学习各个专有模块。

参考文献:

以上就是供应链人才培养(精选5篇)全部内容,愿我们如花绽放,不负韶华,加油!(来源:360范文网 http://Www.360fanwen.com)文章共字

菁英职教网文章归档 教育资讯 留学攻略 七品教育网站地图xml
298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