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知识要点总结(精选5篇)

| 婕音

推荐文章

菁英职教网 培训啦 留求艺

八年级历史知识要点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学科思维能力初步培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二十一世纪新型人才要有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这对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全面实施开放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记得牢固,知识掌握必须系统性、全面性;还要贴近生活实际,分析社会。这就需要教师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入手,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思维特征和精神需要,接近学生的情感世界,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知识结构是:七年级学的是地理环境知识;八年级学的是人类发展历史;九年级学的是现代社会现状。据此,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社会科学。《历史与社会》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近年来《历史与社会》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历史与社会》学科思维能力的要求,在教学大纲中有明确目标,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依据这个目标,立足教材本身,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历史与社会》学科思维能力培养落到实处。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只有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思维特征和精神需要,并接近学生的情感世界,才能提出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才能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能力结构。下面我就此问题谈谈《历史与社会》学科思维能力的初步培养。

初中学生的年龄段是13―15岁,这个年龄段是儿童向青年过渡的时期。其中,初中二年级(14岁)时尤为关键,被称为“危险的14岁”。这一时期他们的心理特征为:常处于独立性与依赖性,反抗与屈从,自我分化与自我同一,需要与满足不协调,生理发展与心理发育不同步的错综复杂的矛盾时期。一方面带有很多孩童特点,另一方面也积累了不少生活经验,看问题往往有自已的独到之处,不轻易模仿长者看问题的模式。这一时期他们的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与抽象性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看问题总是往往尖锐而不周到,新颖而又显得肤浅。这些心理特性和思维特征就决定了初中学生的能力结构。

八年级学生通过一年的学习,已掌握了较系统的地理知识,能理解一些理论问题,同时也擅长从整体和结构上思考问题,思维已能从感知、表象进行分析、概括、判断、推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对抽象思维和不断地具体事物向概括过渡的需要,是少年期学生自然的精神需要。”因此,可以这样描绘:八年级学生的《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思维特征属于“再现性思维,即记忆和知识的重现起主导作用,并且也包括着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对八年级学生应注重分析、比较、综合、归纳《历史与社会》学科思维能力的初步培养。

八年级学生的这种分析、比较、归纳、综合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思维能力的层次有别于七年级、九年级。七年级学生开始接触系统的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知识,常思索些滑稽、有趣的事物和现象,思维多停留于事物表面,对于七年级学生只要求“能解释重要的地理环境概念”,侧重初步分析地理环境的事物和现象。九年级学生已掌握了系统的中外历史知识,能理解抽象的材料,喜欢发表个人见解,思维趋向独创性。对于九年级学生重在概括、评述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能力要求,更侧重比较类似的中外历史事件的异同点。而八年级学生则要求“初步综合归纳所学重要问题的史实,找出因果关系”,并会比较中国历史上有关重大事件,在教师启发下找出它们之间的主要异同点。

现代中学生,信息量大,知识面广,求知欲旺盛,喜欢思考。教师若因势引导,学生能力的培养则事半功倍。下面以八年级学生所学《历史与社会》下册内容为例,我就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认识水平所接受的问题,将能作为培养学生《历史与社会》学科思维训练的材料挖掘出来,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思维是培养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认识过去和现在,并预见未来的智力活动。首先是怎样认识历史事件、人物,学会认识《历史与社会》的方法,然后才是拿历史与现在可比性去发挥想象,或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现代问题,或去认识解决某一新的问题。对八年级学生来讲注重的是学会认识历史,并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现代问题的能力。

分析能力,这里主要指我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深化对重点、难点部分的分析式教学。如“背景分析”,像鸦片走私历史背景分析,金田起义背景分析,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分析;“胜败原因的分析”,如中法战争结果“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原因分析,护法运动失败的原因分析等;“性质分析”,如太平天国运动性、辛亥革命性质、“五四”爱国运动性质的分析;“历史意义分析”,如“五四”爱国运动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的分析等。对背景和胜败原因的分析,淡化了识记部分,加深了对难点问题的理解;对性质和意义的分析,加深了对重点问题的理解,使学生在理解中记忆。这样,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就易于达到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的目的。

比较能力,是通过对一些相关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比较,了解历史发展的一般性和多样性,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化对历史规律认识的能力。比较能找出同类现象的异同,指示不同现象的本质区别。比较可分为同一国别、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的比较,也可以是同时期不同国别和地区的比较,还可以是不同国别不同时期的相同历史事件的比较。比如,《中国近代史》中比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对中国社会的危害。其相同点从割地、赔款、通商口岸三方面比较;不同点从关税协定、开设工厂、外国军队驻扎中国这几方面比较,并指出这三个条约分别使中国开始沦陷、大大加深沦陷、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通过比较使学生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有一个深刻理解。又如与辛亥革命比较,指出“改良救国”与“革命救国”的不同道路。又如,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与片面抗战路线在内容、性质、结果等方面的不同。再如,《世界近代史》上讲过多次资产阶级革命,教师应帮助学生进行比较:第一,17世纪的英国革命和18世纪的法国革命,这是在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生的两次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第二,18世纪北美独立战争和19世纪初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主要是争取民族独立,其中也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第三,1848――1849年欧洲革命,是工业革命在英国已经完成、在法德两国已经开始的因历史条件下的一场大规模的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那时,无产阶级已经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第四,美国内战是美国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第五,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第六,1861年俄国亚历山大改革――废除了农奴制,虽然谈不上是革命,但此后沙皇也实行了一系列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可提高学生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能力。

在培养学深层次比较能力的时候,教师应当看到和想象出学生的脑力劳动是怎样进行的,学生是怎样感知教师叙述和讲解的知识,以及关心他们在认识的道路上遇到了哪些困难,具体说来就是教师掌握好提问的节奏,迂回设问,层层引导。如讲述完“新文化运动”后,设计这样的问题:“从鸦片战争至新文化运动,中国的思想家探索到了哪条救国救民的真理?”再把这一问题分成若干小问题,层层设问,步步引导:①鸦片战争后有哪些先进的思想家?②这些思想家的主张是什么?③中国的儒家经典学说是怎样被抛弃的?④等先进知识分子怎样看到了民族解放新希望?通过对龚自珍、魏源、严复、等人思想的比较,学生看到从“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师夷长技以制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胜,后胜于今”到介绍的马克思主义的这条思想轨迹,思考出鸦片战争后的中国思想家们怎样抛弃了儒家学说,接受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社会理论,最终探索出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救国救民的真理。又如,英日两国同是君主立体,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呢?首先,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不是根据宪法,而是根据议会和惯例逐渐演变而成的。英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没有实权。议会是机关,掌握最高立法权,内阁大臣对议会负责,不对国王负责。议会多数党的党魁做首相。实质上是多数党控制内阁和议会。而日本的君主立宪制是根据《一八帝国宪法》建立起来的。天皇近代是国家元首,又是军队最高统帅,有宣战、缔结、任免高级文武官员、解散和召开议会的权力。内阁大臣不是对议会负责,而是对天皇负责。所谓发展智力,就是要使知识“处于运动之中,处于运用之中”。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在比较中思考问题,可使学生对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之间的依存性和相互关系有更深入的理解,知识得到发展和深化,比较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落到实处。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通过比较,促进学生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并能逐渐掌握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正如一位教育工作者所说,教师的重要任务是使学生千方百计地掌握“点金术”,而不是只简单地授学生以“金子”。

归纳能力,是指从个别事实走向一般概念、结论的一种思维活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一则能使学生对教材中分散的知识系统地整理,建立相应的知识结构体系,促进学生认识历史事件发生的过程,掌握、理解所学的知识。二则能帮助学生揭示前后史实的内在联系,掌握历史知识的本质特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如辛亥革命讲完后,引导学生做如下小结归纳:辛亥革命的兴起分两个问题讲述,一是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二是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为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提供了前提,奠定了思想基础,随着民主革命运动的不断深入,中国同盟会孕育而生。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开始领导了各地的武装起义,开始了武装夺取政权的尝试。这些武装夺取政权的起义虽然失败,但表明了革命党人决心清王朝的勇敢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慨。四川人民的收回利权的保路运动,给湖北同盟会发动起义造成绝好的机会。于是1911年10月10日发动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使革命进入高潮。辛亥革命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但因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妥协,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这一失败表明:康有为、梁启超的改良道路行不通,孙中山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也没能救中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取得了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归纳,一方面能使学生窥视知识全貌,另一方面也揭示了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归纳的过程,是知识联系衔接形成系统的过程,也是学生归纳能力提高的过程。

综合能力,是把某一历史现象的不同方面综合起来,构成整体认识的能力,也是分析、归纳能力的综合运用。如在讲完“西安事变”后,指导学生综合“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的过程”,引导学生重点对“《八一宣言》”的内容、“瓦窑堡会议制定的方针”、“一二・九运动”爆发的标志、“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等内容进行分析。通过对这些知识的综合,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事件发展概貌,顺利把握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建立过程”这一历史事件的整体认识。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已成为提高素质的重要内容。而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重在情感。“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教师对学生心理特征的研究,思维特征的研究,精神需要的研究,就已渗透了情感。“没有认识的欲望,就没有智力的发展”。教师要善于捕捉思维训练点,提出可以促进思维活动的问题,能在练习设计上巧妙地渗入思维因素,用生动的语言去激发学生思想的火花,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

培养学生《历史与社会》学科思维能力关键又在于教师的引导。实践证明,如果教师不引导学生去思考,一味地越俎代庖地“注入”,只注重知识的记忆,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的智力才能逐渐趋向迟钝。没有学生智力的发展,《历史与社会》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无法落到实处。所以,教师的责任不仅在于传播知识,更要把发展思维的方法教给学生,给他们提供多把钥匙,教学生去发现真理,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尉霞.少年心理与教育.新疆大学出版社,1992.4.

[2]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

[3]Daniel Goleman.情感与智力.参考消息,1997.6.16.

八年级历史知识要点总结范文第2篇

  高一历史老师工作总结1

  本学期我担任了艺术高中15级音乐、美术班的历史教学工作,我们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学生对文化课的重视度不够,不爱记忆,基础普遍不好。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排是专题式的,要求学生有比较好的历史基础。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习惯了专题式的教材编排。某些同学对历史学科的重视度也在增加。针对学生的情况,我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本学期我认为自己在历史教学方面完成了以下几个目标:

  一、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历史课绝不是听故事的课,但是在课堂中适当的补充一些历史故事,或者鼓励学生讲出自己所了解的相关的历史故事可以让历史课堂更具活力。班上学生的历史学习基础不是很好,但是也有一些对历史特别感兴趣的学生,课外看了很多和历史有关的书籍。对这部分学生加以引导,就会在班级中起到很好的榜样和带动作用。在历史课上通过分享式的教学增加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让课堂快乐有活力,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兴趣在逐步提升,学习也渐入正轨。

  二、对学生“低起点,高要求”,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因为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历史的学习最重要目标仍然是抓基础。基础知识反复巩固和练习,加强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其运用知识的能力。对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都要高要求。在课堂中尽量关注每一个学生,对于基础差的学生通过谈话,和设置一些“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果子”,增强其历史学习的信心。

  三、注重学生搭建历史知识网络的能力。在学期学习前就引导学生阅读书本的目录,了解本学期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的框架。在每个单元学习之前都会花一些时间指导学生构建本单元的知识框架。在每节课和每个单元结束时,由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包括几方面,相互之间有何关系。培养学生“大历史”的意识。

  四、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本学期主要讲授的是必修一政治文明史,通过对历史重大事件、成就的讲授,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教会学生客观分析历史事件,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事物的能力;进行了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教育;进行了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提高了学生思想觉悟。

  五、抓紧时间为自己“充电”,多看书,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历史有客观性和主观性双重属性。优秀的历史课堂应该传达有深度的历史思想,要达到这个高度,要依靠老师的文化素养和教学的热情和教学经验。我现在是热情有余,所以这个学期主要从后两个方面去努力,本学期除了多看历史相关书籍以外,还积极参加了组内的教研活动,向有经验的教师虚心请教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的地方有:

  1、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做到因材施教。在课后,应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

  2、丰富历史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师教的再好,都不如学生自己掌握学习方法,主动学习的知识来的可靠。本学期是以此为目标的,但是做的还不够,还需继续努力。

高一历史老师工作总结2   我作为一名高一历史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大力关怀下,在历史教研组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传,帮,带”帮助下,我的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专业也得到了成长。这学期我担任高一4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教育理论,不断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

  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教学情况: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不易接受。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

  一方面,学生初中不重视历史学习,而且是开卷考试,学生的历史基础相对较弱,到了高中学生还有些不适应,初中的观念加上高中课程很多以及重理轻文观念的影响,想学生投入学历史的确有些难度;另一方面,有些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讲得太深,较多同学接受不了,所以说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较少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有时不太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经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认认真真地备课,钻研教材和教法。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除此之外,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在业余时间,看一些有关师德方面的书,拓宽自己的业余知识。在教学中,我不仅要教学生会学,还要教学生学会做人。给学生爱和鼓励,让学生在爱的沐浴下健康、快乐的成长,步步提高。

  二、教研情况:

  本人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教研活动,主动和前辈学习,各尽所能,共同探讨新教材。本人坚持听课并做好记录,写好教案。积极参加学校为新教师组织的培训活动,并且积极参与名师公开课的学习,收获不少。在向本学科及其它学科和班主任的请教中钻研教学方法,学生学法,教学管理,教学组织等等,这些都对于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平时还注意在网上搜寻与教学相关的资料,听网络课程,努力充实课堂。在给学生讲解练习之前先就自己不是很明白的问题向组内老师请教或上网查资料解决,就知识,方法,技巧,思维等给学生予以指导。

  本人深知“学习无止境”,教学工作也是如此。所以,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本人将继续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素质和教学水平,更多的积累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以更好的适应未来的挑战。

  高一历史老师工作总结3

  好快!又一个学期结束了,这个学期是在紧张、忙碌、充实、成长中度过的,坦率地说是我参加工作以来成长最迅速的一段时间,不仅仅是在教学业务上,更多的是在教学经验上、在教育教学心理承受能力上。

  感谢学校领导对我的信任,继续安排我教八年级的历史课并承担备课组长的工作。

  学校对我的信任是我工作的动力,并时时刻刻激励着我,用心去克服工作中遇到的一切困难,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完成每一项工作,以不辜负学校领导对我的殷切期望。

  八年级的历史组有耿老师、李老师和李红老师,加上我一共是四个人,她们是我工作中愉快的合作伙伴。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她们经常替我分担一些组里的工作,在这里真诚的向他们道一声:谢谢!

  对于我而言,与其说是和她们在一起工作,还不如说是我在向她们学习,坦率而言,我从她们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和她们相处如沐春风、和煦温婉而生机勃勃。

  团结的团队是我成长的沃土,并且不断地给我信心和勇气,闯过一个个难关。

  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我注意观察学生,并且注意调整以往我的教学方式,根据他们以前学习的习惯,一点一点地使历史课堂走进他们,让他们适应八年级的历史学习,同时也使我适应了同学们。

  教学工作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困难都是我成长的催化剂,这催化剂往往也会生出快乐的小泡泡。在与学生们的不断磨合的过程中,学生渐渐地了解我、接受我的授课方式,进而了解怎样去学习历史,更学会了去懂得历史。

  区质量检测考试中,我所任教的八年级十一班、十二班、十三班、十五班、十七班和十九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且,在区里各校评比中八年级考试成绩各项指标遥遥,这是八年级全体历史老师共同努力、团结合作取得的成果。

  这个学期八年级历史组组织了“动手做历史”活动,不仅增添了历史学习的趣味性,同时,也使历史走进了学生,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了历史,喜欢上历史课。

  作为备课组长,不仅要积极组织各项活动,更要把日常的教学工作做好。每个周三的第二节课是我们的集体备课时间,每次集体备课我们都认真准备,做到有效备课。备课是为了上好课,课堂我认真、严谨地完成授课任务,力求达到的教学效果。

  我们给每一课都配上了随堂练习,在完成正常的授课任务的同时,每次我都认真准备随堂练习、单元测试题、综合测试题以及复习提纲;这样精心准备的习题,使学生精练、老师精批,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真正做到了事半功倍。

八年级历史知识要点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隐性知识;历史教学;历史地图;历史教材

隐性知识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英国人迈克尔・波兰尼首次提出,也称为内隐知识。隐性知识是指隐藏于历史课本中,不易被人注意。根据前人的总结和对教材的理解,我认为隐性知识点的挖掘整理,须兼顾到学生成长中能力培养的要求和应试的需要,同时增加多元的教学素材也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教学的灵活性的多重需要。

一、从课本标题中挖掘隐性知识

课本标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隐性知识来源。在北师版教材中往往每个单元标题能较为完整地概况出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如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这就需要教师对

“繁荣与开放”本身隐含的知识加以解读。这样的标题资料也是学生在复习理解中的重要依据;再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需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国家?”按照马克思的说法,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这样的话就能同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阶级相联系,同时用具体事例来佐证,这一时期已经出现了军队、刑法、监狱等国家机器。通过讨论能使得学生明白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的转变是历史的进步,而非倒退。

二、从课文内容中挖掘隐性知识

有些知识在课本正文表述的不明确,需要教师给出明确的表述,如,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中,在阐述中共“一大”时,没有指出中共“一大”和此后一系列工人运动的不足,教师必须给学生讲清楚,中共一大的奋斗目标是无产阶级和革命军队暴力资产阶级政权,是没有认清国情,单纯依靠工人运动,而不联合农民,也是脱离国情,实践证明是错误的等内容,让学生逐渐认识到:中共的革命历程是有成绩,但是也有失误。这样的隐性知识的挖掘能使得学生更好地认识此后国共第一次合作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开辟的重要意义。

再如,八年级上册《第四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第六课 近代工业的兴起》,这样的安排符合专题史学习的要求,但从树立学生的时空观念上看,绝对是败笔。因此,近代工业和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远远早于甲午中日战争,所以,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帮助学生将前后的知识相联系,有必要的时候可以将两课的内容重新编排。这也能反映出现在学生历史学习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有知识,没观念(时空观念)”。引申到考试和作业中,许多选择题的答题技巧都是从时空概念出发,但由于没有明确的时间观念导致很多失误。

再如,九年级上册《第4课 为民族独立而战》中关于“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同时又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的表述。其中就蕴含着丰富的隐性知识,对这些隐性知识的解读也能非常好地补充我们的日常教学,如什么是民主政治?(即民主共和制)民主政治的具体构成?(“三权分立”的原则和联邦制)它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有什么不用?产生了什么影响?等等内容。在充实课堂教学的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古为今用,同时也能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

三、从辅助资料中挖掘隐性知识

辅导资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上知识点,同时也能让课堂更加丰富有趣。辅导资料中的重要版块是贴近学生的乡土史料,如运用得当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西安学生在学习古代西汉、隋唐等朝历史时,文物遗迹就是活生生的历史;如,八年级上册《第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中,可以运用“西安市革命公园”的具体事例来讲解;在讲解《第8课 辛亥革命》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使西安城的“勿幕门”“中山门”等历史遗存可以作为隐性知识来呈现,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在八年级上册《第13课 伟大的开端》中关于五四精神的核心(青年学生的爱国精神),可以利用能引起学生共鸣的资料,如1919年6月9日《长安日报》消息记载:“发生的消息传到陕西后,西安学生首先热烈响应。成德中学、省立一中、三中、西安师范、政法专门学校、圣公会中学等校学生义愤填膺,感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于是纷纷自动集会,到南院门广场和其他街道上讲演。学生自动组织起来,进行请愿、游行、宣传,并联合商界抵制日货,通电支援北京学生的反帝斗争。西安成为全国的一个重要地区。”这些资料更加调动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对古今联系和关注身边事物的意识。

四、从年表中挖掘隐性知识

充分挖掘年表中的隐性知识也是非常重要。中国古代长期以来都有编年史的传统,以《中国现代史》为例,这一时期时间短、内容多、知识点交叉多,如从新中国的建立、一届政协会议、抗美援朝、三大改造、一届人大的召开、一五计划、反右运动、、化、等内容,往往是交叉集中,学生很难理解记忆。所以就需要老师利用年表的记录,将复杂的知识点简化,指导学生完成“年代轴”的整理,能使学生对整体的知识框架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五、从教材插图、地图中挖掘隐性知识

南宋史学家郑樵曾谈道:“左图右史……索象于图,索理于

书……即图而求易,即书而求难。”可见图对于历史的重要性。历史课本中许多历史插图。它们能够非常直观地反映或补充重要事实,而这些资料常常被忽视。它们也是隐形知识的重要来源。如,七年级上册《第16课 秦汉开拓西域与丝绸之路》中“丝绸之路示意图”中,显性知识只需要学生印证教材中“长安―河西走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欧洲(大秦)”的内容,但实际上在教学过程中所反映的历史信息非常多,可以挖掘出路线信息、地名信息、方位信息等多方面的隐性知识。

路线信息上让学生找出丝绸之路的几条线路,分为三段,每

一段都可以分为北线、中线和南线三条线,总体上还能找出北线走远到达里海北岸;中线最远到大秦(即罗马帝国);南线主要到身毒(“古印度”)等等,培养学生对历史图的认识和分析的能力;地名信息上如对“身毒、大秦、安息”等地名、国名的解释,身度即古印度贵霜帝国;大秦即古罗马帝国和近东地区;安息即中亚的帕提亚帝国;方位信息上,对如大秦的位置等认知,比较和秦汉同期存在的东西方国家和政权的名称,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时空观念,将中国史同世界史进行联系起来,培养大家总体史观意识。

综上来看,对于现在的历史教学来看,挖掘教材内外的隐性知识点同课本上的显性知识点一样重要,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挖掘发现,使教学过程更加丰满有趣,弥补教材显性知识的不足。

参考文献:

[1]李瑞.初中历史教科书插图中的隐性知识研究[J].教学问题,2011(2).

[2]李婧.历史学系中对地图的有效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5).

八年级历史知识要点总结范文第4篇

一、激情教学法教学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激情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要创设情境,还要不断变化、不断创新,让学生对课堂内容产生好奇和探索的欲望。比如利用图片、故事、歌曲、社会热点导入等。使学生带着问题,怀着好奇一步一步渐入佳境。例如:八上第1课《鸦片战争》,我用了一张漂亮的罂粟花图片。先出示图片,以静带动,用静态的图片激活学生的大脑兴奋点。然后提出问题以此导入。再如:八下8课《伟大历史转折》这课,我就用歌曲《春天的故事》导入,用优美的旋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带着问题一步步启发学生学习。无论用什么方法导入,我认为最重要的应抓住以下三点:(1)导入要紧扣主题。(2)激发学生的情趣。(3)导入精炼。总之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可以自己创新,哪怕一句话,一首诗,一个动作都可以的。

(二)激情引导自主学习

历史知识的系统性比较强,历史事件有一个发生发展的经过,有什么因就有什么果。因此,在学生预习自学时,引导学生自己构建知识体系,可以系统地把握知识的脉络,清晰知识结构,有利于知识的整体把握,整体理解,并发现历史规律。

如学习近代史上的战争时,我引导学生思考,师生一场战争应该从哪些方面学习?学生回答后,共同构建自学知识体系,从战争爆发的原因、战争的经过、结果、影响、性质、胜负原因分析等几个方面学习,然后再引导学生自学。最后基础知识学完后,画出知识体系结构图或表格,形成整体网络,学生就掌握了学习战争的基本规律,再学习战争时,不用教师指导,学生就能自己学习了,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那么,从哪个方面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才能提高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呢?

1. 提出问题,引入自学之门。上课伊始,先提出一至两个能概括本课主要内容的问题。比如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时,提出:以孙中山为首的民主革命派是怎样掀起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然后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通过思考,将本课内容进行简单概括。

2. 有意设疑,促使自学深入。自学指导贵在设疑,学生创造精神,创造性格和创造习惯养成的核心是“疑”。疑应设何处?一般说来,设在讲课的开头、讲课的重难点、讲课的衔接处、讲课的结尾以及教材中易使人乏味的地方。

3. 联系比较,扩大自学的效果。联系比较可以是多层次、多方位的,包括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比较,同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横向联系比较,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比较,中国历史和世界史之间的联系比较,历史学科和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比较,历史演变和现实生活、时事之间的联系比较。例如讲《日本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进行联系比较:两者的背景、内容、领导阶段、维新方式诸方面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为什么其结果却是前者胜利后者失败呢?把历史上有关联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促使学生思维,形成准确、清晰、完整的历史概念。

4. 能力训练,提高自学质量。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是在训练过程中培养的。因此在自学过程中,必须把能力训练放在重要位置,通过能力训练,提高自学质量。为了使训练更有成效,教师必须善于设计,精讲巧问,即使是一般的课堂提问和练习也应着眼于训练,多问“为什么”,促使学生去思考、探索,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

学生自主学习仅仅解决了一般的基础性问题,那么对于需要理解的问题又如何解决呢?下面我们就进入激情互动的环节吧!

(三)激情互动

(1)组内互动:对于组内互动,一般是教师是针对这节课需要挖掘的问题而提出的问题,多是关于原因、背景、结果、影响等。提出问题要难易适度,既需要学生思考,又要学生能通过组内的讨论得出结论。这就看教师设计问题的能力。是否能认识到初中学生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个度不好把握,是需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例如:学习八下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伟大的历史转折是指什么?为什么说是伟大的历史转折?主要解决的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重心的转移和历史意义。讲这儿时应提一下特色的意思。

再者在讲八上第17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抗日战争胜利后决定中国命运的是哪两大政党?为什么说中国处于一个十字路口?蒋介石为垄断抗战胜利果实采取了什么政策措施?结果如何?(2)组间互动:针对探讨问题说出自己组内的意见,看别得组的同学是否认同。同时对于自己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可以提出供大家一起探讨。(提出问题要给小组加分的,所以学生找问题特认真。)例如:学习八下第1课时,学生提出为什么说第一届政协会议是一次全国人民大团结的空前盛会?学习八下第3课时学生提出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有何含义?学习八下第1课时学生提出国务院总理与政务院总理有何不同?(3)师生互动:老师的导向作用是无论在什么课堂上都不可改变的。能否灵活驾驭课堂,我认为最基本的一点应做到让学生不偏主题。在探讨相关的问题时不钻牛角,同时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教师及时做好归纳和总结,并做到解决问题的理论高度,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既要完成双基目标,又要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在课堂上我除了解决学生通过互动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外,更重的一点是让学生明确事件间的内在联系,起扮演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历史课上的互动可是说是评估这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以也是我们有中国特色教师钻研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的用好多媒体等多种辅助教学的工具。达到让课堂活而不乱,目标达成的效果。我们需继续努力探讨,争取用更多的方式方法把课堂搞活,让学生成为历史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互动仅仅是解决了本课相关的知识点,明白了相关的事件的前因后果,但目目间的联系,本课与本单元的联系就需要教师进行点拨精讲了。  (四)魅力精讲

精讲是一堂课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有助于学生从总体上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历史会更容易减轻学生的负担。在这方面我特别注重,一般在单元初有个总结,我都会在学习这一单元开始时让学生先读一下,然后我粗略的解读一下。这一单元学习完后,我们重温一下单元综述,学生就会理解了。例如:学习八下第二单元第4课时我会先让学生看第二单元的总述,先知道这一单元所讲得是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让学生明确探索就说明前面没有现成的路,并且是在建设领域进行探索,探索过程中难免出现失误,第6课讲的是经济领域中出现的失误,第7课主要讲政治领域中的失误,是学生认识到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在曲折中前进。学习历史不仅仅是知道相关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还要应对考试。特别是现在的出题方式灵活多样,让一些学生不知所措,面对新的提法无所适从。

(五)巧妙的学法指导

历史的学习,学习方法至关重要,我在教学中,指导并引导学生采用巧妙地方法学习历史。比如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我引导学生编制顺口溜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即“割让辽台澎,赔款2亿两,增开沙重苏杭,允许日办工厂”,学生很喜欢,一会就掌握了。再如,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时间是1894年,4的谐音是“死”,日本想吞并中国,想让中国死,《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是1895年,5的谐音是“无”,日本想把中国变成一无所有,运用谐音法,学生把最难记的时间记得扎扎实实。再如,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比较《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的异同点,比较近代史上的开埠通商和今天中国的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有何不同。通过比较,学生对知识点理解地更加透彻。

(六)拓展延伸

历史课的拓展延伸,是联系性、探究性的、开放性的、研究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拓展视野。应对考试中相关问题是有联系的,需要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前后,中外知识的联系。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第11课时第二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把前面土地改革、三大改造时期关于农村进行的改造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联系在一起,以表格的形式呈现。

二、激情教学法教学应用效果

激情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历史教学中,我创设的问题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符合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思维水平,形象生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积极地思考过程中思维活跃,又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发现提出新的问题,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独立的学习过程。

激情教学法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创设的问题积极健康,趣味性强,学生处于一种愉快的情绪下学习,学习效率高,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道德理念的熏陶,人格得到升华。

八年级历史知识要点总结范文第5篇

一、初一、初二学生历史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不扎实,概念不清,包括时间概念、重大事件、人物活动等含混不清,关键词抓不住。

2.阅读、提炼材料的能力欠缺,归纳、概括能力较差,照搬照抄原始材料的现象严重。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够。

3.审题不清,答题欠规范,表述不准确,条理性差,不能紧扣题意,针对性差。

4.错别字多,错得离奇。

二、解决的措施

(一)新课复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每课历史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1.先制定每课的复习提纲,要依据教材、考试大纲、和学生实际情况等三个方面来确定。 首先从教材整体性出发,按每一课题内容,抓住重点与难点,其次要按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内容、题型、答题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整合,理清线索结构。复习提纲中重点部分用横线标注出来。

如:八年级上册第一课《鸦片战争的烽烟》设计提纲如下: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鸦片战争。

(2)虎门销烟(①时间:1839年;②领导者:林则徐;③意义: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3)鸦片战争的导火线虎门销烟。 根本原因: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结果签订《南京条约》 。

(4)《南京条约》的时间是1842年,内容是①赔2100万银元。② 割香港岛。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④协定关税。 ⑤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⑥影响是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鸦片战争后睁眼看世界的爱国知识分子杰出代表是魏源,他编著的《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开学初第一节课就将每课复习提纲发给学生,每一节课开始,花五分钟时间背诵,然后发给学生横线内容去掉的默写提纲,让学生在上面默写。默好后同桌互批,订正。批的时候,严格要求,特别是错别字一律算错。这样就能做到每一节课堂的知识内容清。时间长了,学生就很习惯地在每节历史课前就拿出提纲来背,而且默写的时候错别字也少多了。

2.在新课讲授过程中,课尾要注重对新课内容的巩固,主要指针对该堂内容的评价练习,落实到位,老师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努力做到“堂堂清”。课尾精选例题,加强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的训练力度,在训练和讲评中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每节新课至少选择一组材料题,当堂训练、剖析,教给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材料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同时加强问题的书面训练。训练学生答题的条理性、规范性和表述的准确性。

(二)上好单元复习课和期末复习课。

1.单元复习力足于教科书中的一个章节的内容来复习。

(1)理清知识线索,整合知识结构

根据教材的内容,提纲挈领地把本单元的知识点编织起来,穿线结网,构成清晰的历史发展轮廓,使知识条理清晰、纲举目张。

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知识点:鸦片战争、虎门销烟、第二次鸦片战争、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沙俄趁火打劫、左宗棠收复新疆、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运动。知识线:以上的知识点哪些属于列强的侵略,哪些属于中国人民的抗争。知识面:对比《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签约国、内容、影响等。

复习知识的时候,有时可以编顺口溜,进行记忆总结。如《南京条约》的内容:哥赔五双鞋。即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协定关税。

(2)单元测试题要将整个单元的知识点联系,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习题尽量选用最近几年的中考题。让学生练出新花样,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学生通过教师讲,自己练,真正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以上就是八年级历史知识要点总结(精选5篇)的全部内容了,但愿对大家有所帮助。

菁英职教网文章归档 教育资讯 留学攻略 七品教育网站地图xml
299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