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市场(精选5篇)

| 婕音

推荐文章

菁英职教网 培训啦 留求艺

机电设备市场范文第1篇

与捷联机电的相识只能用“巧”字来形容:当天下午笔者走在石家庄的街头,映入眼帘的是一家格力中央空调的专卖店。听到年轻的女店长介绍时,方才得知河北捷联机电设备安装有限公司就在楼上办公,笔者就“贸然”地拜访了捷联机电的总经理赵伟。

据悉,捷联机电成立于2008年,自成立以来一直是格力忠实的合作伙伴,集团操作的大部分项目全是采用格力的产品。据了解,捷联机电在发展过程中的侧重点为工程项目和房地产配套,不碰家装市场是捷联一直以来的策略。在谈论到这种情况时,赵伟表示:“一直以来,格力对经销商都有着很大的支持力度,在我们创业初期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家装市场受到很多经销商的关注,但是对于我而言,家装市场必然要分去很多精力,而且家装与工装的操作上有很大区别,尤其是在专业性差别最为明显。不同于家装市场的易上手,工装需要业务员在暖通专业有着较强的专业知识才能胜任。”

虽然2015年石家庄地区的地产市场发展停滞,而且政府对房产企业的管控力度加大,但是市场的刚性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带来一定的机遇。捷联机电作为石家庄地区少有的拥有三级安装资质的企业,在每一次机遇的把握上可以说拿捏得当,不让机遇擦身而过。在2015年上半年,捷联成功拿下中铁张唐铁路段的项目,先后又在石家庄尚彤国际、大者别墅等房产配套中一举夺魁,一系列的标杆工程让捷联机电在石家庄房地产配套市场名声大震。

机电设备市场范文第2篇

2011年,随着全球风电产业进入低谷,中国风电市场放缓,中国风电设备制造商也随之进入低潮期。然而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业还面临着一个自身的症结———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的产能过剩问题。依照国家相关部门的配额制计划,2011年至2015年间,中国平均每年装机量约为1500万千瓦,而2011年中国主要风电设备制造行业产能已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但2011年国内新增风机装机容量仅为1800万千瓦,这导致国产设备40%以上的产能处于闲置状态。2012年,中国新增风电装机1296万千瓦,同比下降达26.5%,即使不考虑2012年的新增产能,仅按照2011年3000万千瓦的产能计算,2012年的产能闲置率也已超过55%,进入2013年的实际情况也并没有得到改善。造成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业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由于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政策扶植使得国内企业想要抓住机遇快速发展,因而大量的扎堆重复建设;另一方面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低起点,且国内目前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企业生产的设备质量没有良好的监管机制,使得生产出来的设备质量远低于国际水平,造成量大而质差的现象。

二、中国风电设备制造行业营销战略的调整

面对当前的市场环境以及行业内的产能过剩现象,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应该及时调整企业自身的营销战略,通过开辟新的风电设备服务市场来增加企业盈利;同时通过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来完善产品质量,通过高质量的设备来增强企业竞争力。(一)风电设备服务业市场的开辟我国的风力发电厂的技术还没有达到成熟的阶段,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风力发电厂在进行设备调试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调试费用,之后仍不可避免的出现日常维护以及设备修理的问题。目前国内风电设备都有5年的质保期,而设备的服役期是20-25年,在质保期内,整机制造商会负责设备维修维护,当前中国出质保期的设备还不多,但是由于国产设备的质量缺陷,使得陆续走出质保期的风电企业不得不面临设备维修维护的巨大费用,此时,风电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风电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风电项目前期机组选型、项目选址等内容的咨询形式工作,中期项目建设,以及后期的风电运维管理。国内风电服务市场主要存在三类服务公司。一种是业主单位成立、专门负责服务的子公司,如金风科技旗下的中能联创;第二种隶属于整机制造商,如天源科创;第三种则是独立的第三方服务公司。背靠业主的服务公司发展最好,而整机制造商未能在后服务领域有所作为,事实上,这一现象与国外截然不同,在国外,业主认为整机制造商是最了解自己设备的性能,专业的事情应该交给专业人员去做。可以说,整机制造商是三者之中技术实力最强的。目前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对服务市场的一些理解并不到位,其不仅仅是简单地维修和排放,而是以实现风机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搭建一个完整的体系去帮助客户实现财务目标。例如全球第一的整机制造商维斯塔斯和国内企业金风科技都提供这样一种服务:通过数据分析,在核实的时间停机修检,以保证风机不因检修损失过多的发电量。当然这种增值服务要建立在强大的数据库之上。类似的增值服务种类很对,国内企业在面对产能过剩的条件下,可以考虑升级企业的经营范围,拓展企业在风电服务市场的业务,提高市场占有率,实现困境下的盈利。(二)高质量设备将带来的新生机近年来国内风电设备制造行业陷入持续的恶性价格战之中,简单地追求整机规模、低廉的价格,而缺乏对设备核心技术和设备质量的重视,导致先的产能严重过剩现象,以及行业倒退现象。企业盲目跟风扩大规模,无暇顾及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目前国内的大部分企业还是依赖国外的技术。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业急需进入质量竞争阶段。风电设备制造业内专业人士表示,高质量的风电设备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随着一系列关于风电技术、风电场建设和管理规范、风电并网标准等政策出台,中国风电行业发展将日趋成熟和完善,投资商对于高质量风电设备需求会更迫切,这对注重产品质量和客户价值的风电设备制造企业来说,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会。另外,2012年7月,美国商务部对原产于中国的应用级风电塔做出反倾销初裁决定,贸易保护主义也阻挡了风电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脚步。另外,由于海外风电市场有较高的认证准入门槛,很多风电设备商难以进入海外市场。这再一次警醒国内的风电设备制造商:要重视设备质量,风电是一个高风险行业,需要高度重视风电设备质量,设备商要对投资商负责任。风电设备制造业未来的发展应该建立在质量与规模并重的基础之上,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宏观政策为风电产业市场提供健康良好的生存发展的环境下,完善国内市场的目标定位,开拓国外的细分市场。让企业的质量实力为企业在产能过剩的条件下产生新的生机。

三、结语

机电设备市场范文第3篇

【关键词】市政道路;机电系统;日常管理

市政道路机电系统的管理是一门新兴学科,多年来如何对市政道路机电系统进行有效维护和管理,既保证市政道路机电系统的稳定运行,又使维护投资得到控制,是市政道路机电管理者一直学习研究的课题。

一、 市政道路机电系统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政道路网的基本成形,城市通车里程的日益增加,机电系统在市政道路运营中担负的作用越来越大,它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市政道路的照明、监控、通信和稽查工作。我国市政道路机电系统研究和建设工作起步较晚,总体水平不高,部分技术还不很成熟,机电系统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1)重视不够,缺乏统一管理和规范机电系统的管理与设备维护。主要是规范有关行为,包括对设备的操作、使用、保养、维护、检测、改造和更新,目的是使机电系统达到最佳的状态和实现最高的运行效率,实现市政道路最合理、最有效的整体运作能力,提升整体经济效益。市政道路的机电系统是复杂的,中间环节较多,如就监控系统而言,一般分为外场设备、监控室、监控中心等。外场设备主要是路段监控设施,而一般路段的设备还有较为细致的分类,设备种类繁杂这是日常管理、维护的困难之一。(2)机电系统的管理过于分散,评判标准难以统一。目前由于我国在市政道路建设机制以及运营管理机制的不同,机电系统管理方面显得分散,各自为政,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管理机制和模式,相关方面的运作较为混乱,这对于我国市政道路机电系统管理而言是不利的,对于市政道路本身的发展也是一个重大瓶颈。这是由于发展历史、地理位Z、系统技术现状以及企业整体上的传统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条件所限制的一个结果,造成管理过于分散,评判标准难以统一的问题。市政道路专用设备制造企业较多,但使用标准不同。从设备接口及软件接入点来说,有许多不同标准,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行业设备标准迫在眉睫。(3)对于机电系统的安全环境重视不足。在市政道路施工设计等方面存在的一定漏洞和不足。加之施工设计考虑不周或实际情况和设计不符等因素而导致工程建设遗留隐患,有时施工方的责任心问题和日常使用的误操作等诸多因素,都成为机电系统安全运行的潜在不利因素。

二、 市政道路机电系统的日常管理内容

市政道路机电系统主要包括通信、监控两大系统及供配电设施。市政道路机电管理是发挥道路设施控制与管理功能的主要辅助系统,是对市政道路机电设备实施现代化管理的主要工具。市政道路机电系统的正常运行是保证市政道路快速、安全、高效运行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为机电系统提供良好的管理与维护是保障机电系统正常运行的必要前提。下面就日常维护工作进行探讨:(1)工作人员的日常维护。市政道路的各个管理处的行政人员包括运营单位领导、道路监控中心等一线人员,都要积极参与机电系统的管理与维护工作。他们的日常维护主要是对机电系统设备进行日常的处理、防水处理、防锈处理,对机电系统的内外场设备作定期的保养, 如果没有定期对其进行内外保养,机电系统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将受到严重威胁。工作人员的日常维护就是机电系统的现场设备管理与维护,主要工作就是针对现场机电设备工作的运行特点,有效地按照操作规范对设备正常操作运行, 保证各个道路的正常秩序, 使整个机电系统运行处于优质、高效、安全的最佳状态中。(2)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市政道路机电系统一线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与维护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但仅仅局限于日常管理与维护还远远不够。运营单位要始终把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素质放在第一位,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机电系统业务培训。建立健全业务技能考核等一系列激励机制,全面检查运营单位的技术人员独立处理机电系统性能故障以及紧急状况下的协调配合能力,组织开展对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技能考核和考评机制都是机电系统管理的重要内容。

三、 关于市政道路机电系统管理的几点建议

(1)建立科学的机电系统管理体制。由于市政道路机电系统设备种类繁多、设备数量成百上千、分布线路长且分散,而设备故障的排除也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因此建立反应快捷的设备维护维修梯队是有效的解决方法。下面就具体内容进行了分析。以“三级维护”为基准的无缝隙管理体制:以“三级维护”为整体构架, 明确分工、细化责任和健全专职维护员制度以实现机电设备的无缝隙管理。“无缝隙管理”的实施:机电设备的日常无缝隙管理,通过“日检”、“周报”、“月查”、“考核” 来实现。“日检”是由专职维护员每日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查,并做日常维护;“周报”是专职维护员汇总一周站内机电设备维护及维修情况上报分中心级;“月查”是由分中心级对站内设备的维护管理情况做出检查,汇总存档, 并针对机电设备的使用情况做出下一阶段的工作安排;“考核”是由中心级每季度对分中心级和站级做出综合业务工作评测。(2)科学制定养护计划。根据机电设备的安装使用位置、城市拥堵路段的车流量以及运行时间及故障出现的频率和部位,结合运行环境,既对每台设备进行分析,又和同类设备进行对比分析及对设备进行归纳分析。市政道路机电设备虽然种类繁多,设备成百上千,但市政道路的站与站、车道与车道、广场与广场的设备类型基本相同,这就有利于对同类、同种设备的分析和管理。只有系统的分析, 结合年度维护资金预算,才能科学制定该类设备及系统的维护计划,调整巡查频率和维护时间,才能确定设备的大中修计划。根据对系统设备的分析,才能确定系统是否需要进行升级改造或技术革新等。这样,设备维护才能做到轻重缓急、维护为主、维修为辅、科学管理。本着修旧利废的原则,合理科学地制定维护计划,可减少设备的故障率,节约维修成本。

四、结束语

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我国很注重市政道路的修建。目前,我国的市政道路建设取得了一个阶段性的成绩,以通信、监控、照明供配电等系统组成的机电系统在市政道路建设中投入使用,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在要求我国的市政道路建设及其相关事项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保证市政道路机电系统和机电设备运行的相关工作有效展开,促进城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丽华.市政道路机电管理[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09(08)

机电设备市场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经济危机;电力市场;改革

1引言

旷日持久的美国次货危机最终转化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开始衰退,原油、矿石等资源价格下跌,投资严重不足。金融经济危机已经迅速蔓延成实体经济危机,世界性经济危机已经来临。

对于电力市场来讲,首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危机带来的经济发展放缓会导致用电需求的变缓会导致用电需求的锐减,而且这种情况会持续很长的时间。面对用电需求锐减造成的致命的影响,电力行业要做好相关的准备。而拉动内需的措施基于社会稳定之上,因此电价上涨只能作为一种长期企求,短期内无法得到满足。

2电力市场面临的若干问题

①电力市场的监管机制不够完善。我国电力行业需要市场化,但在市场化的过程中不能放任不管,我国的电力市场建设具有其特殊性。在我国,厂网分离和输电、配电分离尚未完全实现,需要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努力:监管机构必须制定严格的监管措施,防止电网公司与自有电厂之间的内部交易行为;监管机构缺乏足够的专业人才和监管经验,随着电力企业逐步熟悉相应的市场运行和监管规则,这种专业监管力量的缺乏很难防止电厂之间以及电厂和电网之间的合谋行为。

②电力市场人才的储备不足。由于电力市场的发展起步较晚,相关的人才储备缺乏。为了储备电力市场的人才必须在各高等院校开设电力市场专业,电力市场专业是在电力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必须新增的课程。但是开设新的专业,准备工作复杂,耗时较长,再者新专业招收的学生也不可能立刻转变为生产力,需要在几年后才能真正走上就业岗位。因此人才的储备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满足电力市场化的需求,也就是人才储备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③电力市场实时电价难以确定。基于用电的峰谷差及用电负荷的性质不同,不同的电价更有利于电力市场的竞争机制。为了使电力市场的参与者能获得利益,并根据不同的经济现况做出反应,电力价格应依据短期的运行进行变动,即所谓的实时电价。但是实时电价会带来不确定度,并会因为实时电价没有考虑到未来的状况而缺乏合理性。

3推进电力市场改革迫在眉睫

随着经济危机的加剧,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的电力行业形势同样不容乐观。

全社会供用电量增速下降明显。据中电公布的2008年1-10月电力工业生产简况:1-10月全社会用电量为28969亿kw/h,同比上升8.3%;其中,10月份单月用电量为2699亿kw/h,同比下降2.7%,为2002年2月以来首次出现单月电量增速同比下降。

众多小火电关而不停,危害多。全国低于10万千瓦及以下的小火电机组现有1.15亿千瓦。小火电不仅浪费了大量宝贵的煤炭资源,而且排放的二氧化硫和烟尘,分别占整个电力企业的三分之一和一半。另外,它会造成发电企业普遍设备利用小时严重偏低,以至全行业大面积亏损。面对如此残酷的现状,推进电力市场改革迫在眉睫。

4电力市场改革若干举措

①用竞价上网辅以强硬政策,加速淘汰小火电。竞价上网促使自身不断完善以及煤价持续走弱,生产成本显著降低,由此带来上网电价下降,最终达到改革的预期效果。若关停小火电5000万千瓦以上,加上大型发电厂高效低排设备的应用,以及全面实施节能发电调度,使环境得以极大的改善。

②进一步补贴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继续鼓励多发多补,多发多上网。可再生能源在此次改革和危机中,受世界总的发展趋势和国家政策的扶持得以发展壮大,由国民经济的生力军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③加快推进区域电力市场建设。在当前经济危机加剧、电力供需低迷的形势下提出加快区域电力市场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前几年电力处于短缺状态,电力市场建设举步维艰,现在电力市场进入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为电力市场建设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

5结论

在目前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能源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本次危机中的长足发展,是其他行业复苏的信心和力量。在电力方面,电力行业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清形势,及时调整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电力市场改革,在危机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发展中更上一层。

参考文献:

机电设备市场范文第5篇

关键词:风电企业;成本;管控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 A

一、风电行业相关问题分析

1、顶层设计待加强

“顶层设计”正成为我国政治领域的新名词。本文所指的风电行业顶层设计,是指国家风电行业管理与决策层面的思想能力和工作成效。指导我国现今经济生活的一些重大决策规划,无不是在集思广益和潜心酝酿后出台的,也多被实践证明是成功的,例如国家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等。不过,我们也常感觉,大政方针背景下,具体如目标实现、问题认识、工作部署等,即便在行业管理与决策层面仍踌躇不前。于此,透过业内的某些观点或可窥见如风电是否能堪大用,能源转型中煤电角色究竟为何,电力体制改革当急当缓等问题。当下,加强能源领域顶层设计,可以首先着手于服务型政府和智库体系建设两个方面。

1.1服务型政府建设

多年来,能源体制改革倍受社会关注。十二届全国人大之后,虽然推进了组织机构的调整,重新组建了国家能源局,但正如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强调的,政府机构改革的核心是“政府职能转变”,而转变政府职能的目标是要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作为计划经济色彩遗留最多的领域之一,能源领域更需要加大深化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更应该成为国家能源管理机构的中心工作。

建设服务型政府,需要人们从以往强管治重计划的惯性思维,向尊重法治、强调服务的管理方式转变,需要部分群体舍弃一些既得利益。因此,改进思想观念是人们首先要面对的问题。

进一步则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该管的管住管好,不该管的不管不干预”。现阶段,所谓“该管的”关键在于厘清,所谓“不该管的”重点在于放权,规划整理好管理的范围与边界是开展工作的基础。总体说来,以往“该管的”,如推进电力市场化还做得不够,而以往“不该管的”还管得很宽,应适时退居场外,做好服务。

这里的该管不该管,实际上就是呼唤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

对于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而言,建立有效市场,就是要坚决推进电力市场化进程,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借助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发挥风电等可再生能源运用灵活和低边际成本的优势,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市场竞争力。而创建有为政府,就应该积极为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推动可再生能源全方位、多元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用经济学的语言讲,可再生能源由于环境友好,其发展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政府因此有责任和理由给予其市场之外的扶持与鼓励。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一个艰难甚至痛苦的过程,但却是能源领域改革的核心,因为中国正在迎来能源领域改革的关键期和转折点。

1.2智库体系建设与利用

智库,又称智囊,一般是指为决策层提供最佳理论、策略、方法、技术等的公共咨询机构。智库体系则是这些公共咨询机构的整体。我国能源领域常见的智库机构分散于政府专门机构、中国科学院、学会协会、独立的咨询公司以及大型企业旗下的科研设计院所等。

动员并利用智库咨询完成决策过程,是能源主管部门的重要工作方式,也是加强顶层设计不可或缺的依托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智库咨询的动员和利用方式不尽合理,咨询单位受制于利益牵扯等原因,主管决策层面往往得不到真知灼见和科学方案,加之如果主管在决策时仅是为某种固化的观念寻找支撑,就更会导致得到的方案南辕北辙。对智库体系建设应该注意两点:一是要改进智库咨询的动员利用方式,尤其是涉及重大决策、重要事项的咨询过程。既要诚心实意,以开放的心态和恰当的程序,选用组织力量,又要尊重经济交易原则,不轻视市场行为,也不享受权利索取。二是要在被动员组织的机构与团队之间引入竞争机制,反对终身制,支持协同作战,被选用的机构与团队也要有高度的信誉意识,不能沉溺于“揣摩上意”,更不能“屁股决定脑袋”,要相信,务实求真的独立精神是自身长久发展的唯一保障。

2、电力体制改革须加快

理论与实践都在证明一个道理,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电力系统的技术支持,更需要一个开放的、现代的、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的电力市场环境。有观点指出“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必须解决好可再生能源发展与现代电力系统的融合问题,要根据可再生能源的特点,构建适应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的电力系统。”的确如此,我国目前的电力体制距离这样的要求还相差很远。

应该说,加快电力市场化进程,推进电力体制改革,早已经是全社会的共识。但自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方案》提出之后,十余年过去,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工作始终停滞不前,构建电力市场体系的基本目标依然遥不可及。电力市场化的推进缓慢,已经严重制约了能源领域改革及转型的健康发展。

对于电力体制改革,大家已有长期的思想准备,社会承受能力也今非昔比,加之外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不必一味强调处处凶险,甚至前途难料。改革者必须有强大自信,只要仔细筹划,借鉴经验,敢于实践,就有成功的把握。个人认为,迅速而坚定地推进电力体制改革,是实现能源领域改革及转型的关键,抓住电力体制改革,就是牵住了能源领域改革及转型的牛鼻子。至于如何推进,关键要做好两件事。

2.1迅捷的进度安排

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是渐进式的,这决定于我国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渐进式适用于所有时期、所有领域,尤其是涉及微观经济领域调整的行业体制改革。电力体制改革积攒了多年的研究与思考,甚至也有局部范围的示范摸索,一些国家成功的电力转型升级模式亦可参考,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主要在于条块分割治下的利益格局调整,改革的进度安排可以更简洁、紧凑。

2.2充分的市场化

电力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应该是构建一个开放、透明、充分的电力市场体系。具有统一规则和充分竞争机制的电力市场的建立,对于政府宏观调控功能的回归,市场资源配置作用的发挥十分重要,也是衡量电力体制改革深度的标杆。因此,需要在法规、管理、监控、企业运营多个层面,发电、发电辅助服务、输电、配电、用电的生产消费全过程都体现这样的目标导向。同时也要注意两个细节:其一,市场化是一个体系化的过程,不可因为“不放心”的心理作祟,而将过程碎片化(例如部分市场,部分电价调控)。二是市场也有“失灵”,电力市场及其运行并不排斥恰当的政府干预,即用“看得见的手”弥补“看不见的手”(例如政府通过法律手段限制垄断行为,通过税收和补贴手段消除外部性)。有关消除外部性的问题,对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市场定位及其发展尤为重要,这应该是市场规则的组成部分。

3、技术进步须破局

毫无疑问,技术进步是推动风电行业以及可再生能源领域发展的核心动力。这些年来,我国风电行业取得了较快发展,技术水平也有极大提高,但技术水平与其规模成就还不相称,尤其与未来发展要求还有很大距离,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需要从资源评估、整机设备制造、风电场开发与运维、电网“再造”及需求侧管理等全产业链升级技术水平,一些重大核心技术的攻坚与掌握,更是决定未来国际竞争地位的重点所在。

目前我国阻碍风电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原因是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而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的根源则与一些已经见惯不怪的社会现象不无关系。

譬如,风电设备制造商是支撑风电机组设备技术攻关和进步的主要力量,但以往关乎他们经营效果和市场业绩的,除了设备技术、质量、价格及服务等因素外,还常与地方保护主义,甚至行政长官想法相联系;风电场开发的成效与勘测设计和工程建设关系密切,但有关咨询与建设的采购市场总是挣脱不开无形的人情网;还有行业内蔑视经营合同、拖欠经营款项的不良行为等。这些也不仅仅存在于风电行业,其与社会尚未养成市场经济文化有关,也与社会风气低下相联系。

可以想象,这样的风气环境下,企业不能以正常经济活动争得市场,不能实现生产与经营的良性循环,自然也就不能从技术进步获取发展动力。

因此,我们在考虑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进步工作时,必须注意到风气环境的阻滞作用,这有助于厘清工作头绪。对此,特提出如下建议:

3.1推动督查与自律活动

当前阶段,政府主管部门可以依据市场监管职能要求,在全行业组织市场经营行为的专项检查,同时,各类行业协会也可倡导行业自律活动,多管齐下,为清风正气摇旗呐喊。

3.2扶持建设独立的行业信誉评级体系

一位业内人士曾经谈及,我国风电行业需要一个权威的独立评价平台,以专业手法开展市场评级业务,并有关信息。这是个好主意。如果能够尽快建立起这样的平台和体系,借助其评价或评级活动对于市场的影响,就可能形成关于市场的激励及约束作用。或许这样一种市场方式解决市场问题的办法,果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风电企业成本管控现状

1、风电企业成本管控缺乏规范的审批制度

为了方便风电企业的集中管理,一般在经济发达区域所在城市设置风电企业区域管理中心,风电厂日常费用的报销、支付及文件审批都要按照管理规定交由风电企业区域管理中心办理。这其中大多数风电厂距离区域管理中心所在城市较远,信息网络不稳定,交通成本花费比较大。因此,风电厂相关人员每月都要按时到区域管理中心进行财务报销、资金支付、文件审批等相关工作汇报,由于这种不规范的管理审批制度,需要耗费风电厂大量时间与资金,降低了风电企业成本管控的质量效果。

2、缺乏风电企业设备维护检修的统筹管理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风电厂基本上在每年的小风季节都要对风电设备进行集中检修,而检修工作由风电企业区域管理中心指导监督,实际的检修工作由各风电厂自行负责。由于受到风电厂风机设备容量小、数量大、范围广、维护时间长等因素的影响和风电厂维护检修专业人员有限,维护检修成本高等条件的限制,风电设备的检修工作不能顺利进行,严重影响了风电场的日常生产工作。

3、风电企业区域管理中心设备购置不合理

风电企业虽然进行集中管理,而区域管理中的各风电厂都设有独立的库房,风电设备、风电设备维护检修的备品备件都由风电厂的库房自行进行管理购置,这种情况导致有大量的设备、备件等都出现重复购置的情况,甚至一些风电厂为了增加销售额,不顾风电设备的实际损耗,增加购置数量,严重浪费风电企业的资金,加大了财务成本投入,降低了风电企业成本管控的质量效果。

三、风电企业成本管控的措施

1、加强风电设备备品备件的统一管理

由于风电厂的库房自行管理风电设备、风电设备维护检修的备品备件,导致有大量的设备、备件等都出现重复购置造成资金浪费的情况,所以要进一步加强区域管理中心利用信息网络对备品备件的统一管理,按时跟踪库存,及时补充,减少资金占用成本、节约费用。另一方面,根据各风电厂风电机设备的损坏程度,合理有效地为其配备设备的数量和类型,根据各风电厂的销售额保持合理的库存数量,满足设备得到及时更换或是及时有效的维护和检修的要求。同时,正确选择占有率高、信誉好的风机设备厂家,在路程距离合理的基础上,设置设备购置检修中心,有利于减少设备运输路程,缩短采购周期,减少设备购置的成本。

2、建立健全风机企业人员调配制度和共享机制

风机企业区域管理中心由于风电企业相对集中,有利于区域管理中心设置统一维护检修中心,主要负责风电厂每年小风季节的维护检修工作。区域管理中心为各风电厂合理配置风电机日常运行维护检修人员,对维护检修人员进行统一调配,避免人员浪费,发挥人力资源规模化的效应,节约人工成本。除此之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健全风机远程监控系统,减少风电厂人员配备,使人员成本得到最大程度的节约。

3、充分利用信息化方式,减低风电厂运行成本

目前,国内很多风电企业已经逐渐采用ERP系统等管理软件对费用报销、资金支付、物资采购、文件审批等工作进行统一管理。风电企业利用电信部门的网络专线,将ERP系统等管理软件应用到各风电厂中,同时设置风机远程监控系统对风电厂的运行情况进行远程控制。ERP系统等管理软件的应用减少了风电企业办公、交通、会议等费用的支出,提高了风电企业成本管控水平,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

结束语

随着我国电力企业不断的改革和完善,深入优化电力体制系统,风电企业不断发展,市场抢占力不断增强。但由于风电企业区域管理中心的设置与风电企业成本管控现状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风电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一定要加强风电企业的成本管控,完善管控制度,提高风电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水平,促进风电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风电行业行业反转投资机会涌现[J].证券导刊,2014,08:52-53.

好了,以上就是机电设备市场(精选5篇)的全部介绍,希望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能够给你带来帮助。访问360范文网了解更多精选 机电设备 市场相关内容(本文共字)

菁英职教网文章归档 教育资讯 留学攻略 七品教育网站地图xml
300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