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故事(精选5篇)

| 婕音

推荐文章

菁英职教网 培训啦 留求艺

母亲的故事范文第1篇

“嘴是个‘过道’,吃也过了,不吃也过了”

在我家乡,“过道”指的是门厅,要进入堂屋,须先经过过道和院子。按母亲的世界观,用来吃饭的嘴和用来走人的过道,作用是一样的。是否走过人,对过道来说并不重要;是否吃过好东西,对嘴也不重要,日子一样地过,所以“吃也过了,不吃也过了”。

有了这样的生活信念,母亲对吃也就看得很淡。在我的记忆里,母亲总是在我们快要吃完的时候才得闲坐下来,吃的自然是剩饭。在那些吃不饱饭的年代里,要让一家10口人吃上饭是件很难的事。记得青黄不接的时候,母亲就将花生外壳磨碎,与少许地瓜面搀和在一起烙成煎饼,将榆树叶、槐树花、山野菜拌少许豆面,或蒸或煮做成菜吃。有时,母亲要低声下气地到有余粮的人家,借一点儿发了霉的地瓜干做成窝头。在这种窘境中,母亲吃的“剩饭”究竟有多少,我现在都不敢想像。在我们为吃不饱而哭闹的时候,母亲常常红着眼圈安慰我们:“孩子,忍一忍吧。嘴是个过道,吃也过了,不吃也过了。”半懂不懂地,我们在母亲的劝慰下熬过了那些艰难的日子。

当囤里有了余粮,菜里有了猪肉,母亲依然保持节俭的习惯,吃剩的饭菜,她热了一顿又一顿,直到吃完。别人送给她的稀罕东西,她总是一份一份分清:儿子闺女,孙子外甥,人人有份儿,只给自己留下一点点儿,算是尝了鲜。有两件事让我想起来就心酸,至今梗在心里挥之不去。在我大学毕业成家之后,有一次回家,给母亲买了一串香蕉,她为了让我的姐妹们“尝鲜”,竟然把香蕉挂在墙后阴凉处,直到变黑烂掉,她也没吃一根。还有一次,为给母亲过生日,我特意买了鲜奶蛋糕。母亲嫌蛋糕黏糊糊的,决定晒干后跟孩子们一起分享,没想到她养的鸡捷足先登:蛋糕盒被踩翻,蛋糕掉在了地上,群鸡蜂拥而上。母亲的愿望顿时灰飞烟灭。

我渐渐辨清了海参鱿鱼,因贪图口腹之欲而吃圆了肚皮,开始费心思琢磨减肥。这时,回味母亲的所言所行,我油然生出敬意和愧疚。

“难为自己,别难为人家”

在村里,母亲被称为“大善人”。她从没跟人吵过嘴,红过脸,总是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在看大了孙子孙女后,母亲主动帮邻居带孩子,让年轻的邻居农忙时无后顾之忧;在送走了自己的老伴之后,她坚决一个人过,并开始照顾一个比她低几辈的残疾老人;她抽空给村里几个老姐妹钉盖锅的盖垫,农忙时帮邻居剥玉米、摘花生,有时忙到深夜。那时母亲已年过70,患有股骨头坏死症,走路需拄着拐杖。

有一次,母亲去田里割草归来,正靠在一个菜园边休息。这时,一个放牛的村民看到牛把头伸向菜园,便生气地把放牛棍掷向牛,不料,棍子从结实的牛肚子上弹起,不偏不倚打在母亲的右眼上,立马红肿起来。放牛的村民吓呆了,禁不住发出一声长叹:“完了!完了!天哪,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呀!”母亲没说一句谴责的话,安慰了他几句,便捂着那只疼痛的眼睛,磕磕绊绊奔卫生室打消炎针去了。过了几天,那村民打听到没出大事,才买了1斤白糖、1斤点心前来探望。母亲好言劝慰,那村民再没为母亲花一分钱(包括医药费)。回家后我气愤难平,决心凭着自己对法律的一知半解讨个公道。因为母亲的外伤落下见风流泪的后遗症,不久又患上白内障。看我愤愤不平的样子,母亲先是一声叹息,然后半是哀求半是告诫地说:“孩子,都是乡里乡亲的,你就别折腾了。你不知道,那家人多么可怜,穷得像王窑一样,儿子快30了还没找上媳妇。我都没敢跟你哥说,怕你哥知道了生气。唉,难为自己,也别难为人家。”看着母亲受伤的眼睛,听着母亲意味深长的话,我无言以对,更无可奈何。

白内障越来越严重,在使用偏方无效的情况下,经我一再动员,母亲决定到医院做手术。手术整整进行了两个小时,我想像不出驼背的母亲是怎样平躺在手术台上熬过来的。看到母亲痛苦的神情,听到一向坚强的母亲发出的,我的心一阵阵悸痛。我暗暗祈祷,但愿母亲从此重见光明。

3个月后,我回家探望,实指望她浑浊的眼睛变得清亮,哪曾想母亲的白内障很快便复发,另一只眼睛也生出白内障。看着几近失明的母亲,我又心酸又气愤,决心到医院为母亲讨个说法。母亲再一次息事宁人:“孩子,咱钱也花了,罪也受了,就别再找麻烦了。人家医生也不容易,她还不盼着咱好呀!哎,难为自己,也别难为人家了。”母亲善良如此,宽容如此,我还能说什么?我只有心痛,只有后悔。

“老伴呀,再不好也比个狗强”

年轻时,父亲作为支前的民工,为淮海战役的将士推车送粮,为修水库整年累月地忙碌,并因饥寒落下咳嗽的病根。那时,母亲被奶奶支使得团团转,从来没有一丝清闲。奶奶去世后,父亲管家,对母亲和我们一向疾言厉色,搞得全家人都怕他。记得父亲有一次竟打了母亲,是母亲正在烙煎饼的时候。为什么打,我们不知道,只是远远地躲着偷看,只见母亲一边擦眼泪,一边干着手里的活。事过之后,母亲一如既往地侍奉父亲,隔几天就给他煎只咸咸的鸡蛋,烫一壶廉价的散酒,让他祛寒解乏。

父亲去世前两年,因为咳嗽得厉害,已不能下地干活,于是天天坐在炕头上,指挥着全家人干这干那,稍不如意还一边咳一边训斥。我们已经长大,看他再也无力打人了,反抗的情绪与日俱增,有时公然顶撞,有时故意跟他拧着来。只有母亲,依旧一言不发,努力按父亲的意愿做事。

父亲去世后的晚上,我们晚辈都在那里守灵。在断断续续地哭了一番之后,为打发清冷的长夜,我们不知不觉地议论起父亲一生的是是非非。一直低咽的母亲,突然提高了哭声,嚎出了让我震惊且终生都难忘的几句话:“老伴呀,你再不好,也比个狗强。你走了,白天夜里我跟谁说个话呀!”

母亲的故事范文第2篇

我生了女儿,母亲来照顾我。我恃宠而骄,缠着母亲讲父亲的故事。母亲被我缠得没办法,讲起了她被“骗”的经过。

救下跳江女

母亲18岁那年失去了双亲,而父母去世前已为她订好亲事。对方是父亲老友家的儿子,两家可算世交。可等她处理完丧事辗转来到上海,未婚夫却不出面,只有他的姐姐出来,说遵父母之命,解除婚约。她蒙了,再三询问,对方说找人为她算过命,说她在家克父母,到婆家克公婆。

母亲出了未婚夫家的门,万念俱灰。徘徊在黄浦江边,她想一死了之。这时,父亲拄着根文明棍出现了。他正要过桥,却突然摸索着走到她身边,转头对她说:“能不能请你帮个忙?你愿意领我过桥吗?在别处我可以任意行走,唯独害怕过桥。”

父亲戴着墨镜,母亲看他一眼,叹了口气。她怎么能拒绝一个盲人的要求?默默地牵起他手里的文明棍,母亲把父亲送过了桥。父亲一路上不停地说话,说凭他的直觉,母亲一定是个漂亮的女孩子,这样的女孩,一定有一条垂到腰间的长辫子。母亲呆住了,问他怎么知道?父亲摇头,说他虽先天看不到东西,却有一双心眼。

“我在江对面的路边有家服装店,我很想找个留长辫子的女店员,你能去吗?每月五块大洋。”父亲说。

走过了桥,母亲也放弃了自尽的念头,因为她碰到了好心人——父亲。做个女店员,不仅可以留在上海,还可以自食其力。父亲带她进了成衣店,他对店里的老者说了几句什么,母亲就有了工作。可是,这工作却有附加条件,每天早晨八点钟,她得准时领着父亲过桥。

一个月后,父亲的俏皮话和文明棍打动了母亲的心。当父亲诚恳地向她求婚,母亲并没有嫌弃他是个盲人。他虽然看不见,可他的心肠多好啊!对一个陌生女孩尚且如此,对自己的家人该会有更多关爱吧?母亲爽快地答应了。

订婚酒席摆了好几桌。就在那天早晨,父亲郑重其事地说要告诉母亲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母亲诧异,父亲先说坏消息:那家成衣店不是他的,他并没有那么富有。母亲的脸色微微变得苍白,问好消息呢?父亲摘下墨镜,大大的眼睛看着母亲,说他的眼睛好得可以当射击运动员。

“那天真是我最开心的日子。这好消息太突然了,足以令坏消息不足挂齿。并且,我知道,那家店之所以雇我,完全是因为父亲在支付工资。他是个多么仁慈的‘骗子’!”母亲说完之后笑了,脸上现出了少女的羞涩。

这件事,后来我从父亲口中听到另一个版本。父亲早在桥边看到母亲徘徊,他猜出她有心事,想轻生。父亲马上动了恻隐之心,想帮她。他想出的办法并不高明,后来的发展却出人意料。她那么淳朴,那条长辫子那么动人,他身不由己地动了心。

“我只放了一点儿饵,就钓到了世界上最美的美人鱼。”父亲笑眯眯地说。

乡村父亲

父亲有一次在山里运柴时不幸掉到深沟,摔断了肋骨。母亲急匆匆地去看他,他躺在简陋的卫生院,紧紧握着母亲的手,不无担心地说:“我摔伤了肋骨,并没有觉得疼。可我的伤,却把年轻医生吓坏了。他说从未见过我这样的伤。”

母亲大吃一惊,问是不是伤得太重?说着,她的眼泪都要掉下来。父亲摇摇头说:“你真傻。”说着,他抬起头,附到母亲耳边说:“你猜他们在我的肋骨上发现了什么?竟然看到了你的名字。你的名字把他们吓得面无人色。”

母亲愣了愣,随即狠狠地捶了一下父亲的腿,神色马上变得凶巴巴的。看着母亲凶狠的神色,父亲捂住嘴笑起来,说:“看看看看,又厉害了不是?”

父亲讲起在乡下的事,说到的却是另外的故事。在村子里,他认过一个干女儿,这个干女儿,比我大哥还大一岁。女孩7岁,长得矮小瘦弱,因为腿受过伤,走路一跛一跛的,总被伙伴嘲笑欺负。有一天,她坐在河边对父亲说:“我真想变成仙女。这样就不会再有人欺负我。你说,我能变成仙女吗?”

父亲悄悄将她拉到一边,神神秘秘地说:“你真的想变成仙女?我告诉你一个秘密,顺着这木桥往前走,一直走下去,走到尽头,你就会变成仙女。记住,这是我们两个人的秘密,谁都不能告诉。”

女孩相信了。从那天起,她每天跛着脚走很远的路。可那条路,似乎永远都没有尽头。她不得不在半路就回去。按照父亲的指点,女孩走了整整一年。一年后,她终于沿着木桥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走到了尽头。可令她诧异的是,木桥上了山路,山路转下来,再走土路,顺着土路一直前行,竟然到了她的家。

女孩虽然没有变成仙女,但她健步如飞,再没人嘲笑她是跛子。她长高了,壮了,有一次和男生打架,居然把男生按到了地上,半天没让他爬起来。父亲再看到她,就对她说:“我眼里的仙女就像你这样的。”

当时我还没有出生,母亲知道父亲为她认下了一个干女儿,高兴得合不拢嘴。她守着四个男孩,对他们的调皮和吵闹早厌烦不堪。母亲带着几尺花布来看女儿,她牵着女儿的手,走很远很远的山路去看父亲,心里是满满的幸福。

服装店的故事

父母都退休后,闲着无事,父亲突发奇想,竟然把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开了家服装店。还说这是夫妻店,叫母亲一定去帮他看店,收钱。

母亲劝他,说不如在家看孙子。父亲却不同意,说她得看着他,否则他万一一时糊涂跟着人走了怎么办?母亲知道拗不过父亲,只好同意。

就这样,老两口整天守在服装店。有一阵子,晚上也在店里,点着蜡烛,喝着稀豆粥,吃炖得酥烂的牛肉。他们有说有笑,父亲常常说的是:“我终于有了自己的服装店,你终于当上了女店员。不能再说我骗你了吧?”

起初,我以为服装店不久就会关门。父亲母亲偌大年纪,一时兴起,还能因此发达了?但令我奇怪的是,不久,服装店竟然生意红火起来。

这天,下了班,我顺路去看他们。见父亲戴着墨镜站在店门口,正向人介绍店里的服装。在父亲的介绍中,有人动了心。父亲包好衣服塞进纸袋,纸袋下面,是一个方方正正的漂亮钱夹或者一双袜子。顾客拎着袋子急匆匆出门,母亲总要疑惑地问父亲:“你眼神不好,不会把别的东西也包进袋子吧?我可只收了一件衣服的钱。”

父亲摇摇头,大声说哪里会错,他眼神不好,但衣服还不会包错。看着老两口唱双簧,我忍俊不禁。这样也能做生意?

无论如何,父亲的店价格公道,而买主卖主都是皆大欢喜。

打赌

父亲喜欢打赌,喜欢和人开玩笑,偶尔,还会捉弄一下老朋友。

这天,父亲和一个老朋友打赌,竟然赌赢了。朋友输了两瓶茅台,父亲乐滋滋地将酒抱回家,赶紧交给母亲,让她好好收起来。

过年了,我和几个哥哥回家吃团圆饭。父亲想起那两瓶茅台,急忙叫母亲拿出来。我要跟着母亲去,却被母亲制止了。母亲独自去了地下室,很久都没上来。我放下筷子,担心地下去找。地下室空荡荡的,哪儿有母亲的影子?我一下子慌了神儿,急忙跑出门,却见母亲正笑盈盈地抱着两瓶茅台回来。见我不解,母亲朝我眨眨眼睛。

茅台滋味自然不同寻常。已经很少喝酒的父亲破例喝了三杯,因为高兴,兴之所致,竟然打电话给老朋友致谢。父亲哈哈笑着说他的茅台味道好极了,这是他喝过的最好的茅台。

朋友大惊,结结巴巴地说:“可是,可是,我送你的茅台瓶里装的是极品铁观音啊!我,我只是想跟你开个玩笑!”

父亲讶然。这时,只见母亲捧着父亲最爱的紫砂壶进来,笑眯眯地对他说:“你喜欢的极品铁观音来了。这铁观音可是不同寻常呢!一定有特殊的味道。”

母亲的故事范文第3篇

每一份关心,每一份快乐,每一份知识,每一份……都来源于母亲的关怀下。下面让我来讲讲我和我母亲之间的故事吧!

记得小时候,我和妈妈坐的士车到乡下的奶奶家。突然,在高速公路时,车子翻了身。当时妈妈也不知道会出这种意外,只好把我抱得紧紧的。后来,救护车来了。我和妈妈上救护车,只见妈妈的手一直流血,我赶紧从口袋里掏出面巾纸帮妈妈檫去血。然后拿出面布把妈妈的伤口抱住。到了医院,医生说妈妈的伤势较严重,所以得做手术。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答应了,可妈妈却一直摇着头,我俯下身对妈妈说:妈妈,只要您能好起来,不管多昂贵的医药费,我都很高兴。”说完,医生将妈妈推进手术室。我在外面左等右等,我让自己先镇定下来。一小时过去了,两小时过去了,三小时过去了,四小时过去了……医生终于出来了,我赶忙跑过去问道:医生,我妈妈怎么样?”医生说:病人可能手上会有一道伤疤。”听完我上心极了,心想:妈妈这么漂亮,要是有了这一道伤疤的话,那可不好了。到现在,妈妈经过无数次的手术,接受了无数次的痛苦。可是,最终还是无法除去这一道伤疤。

每次当我看到妈妈手上的伤疤时,我的心就像打碎玻璃时那样痛。这就是我和我的母亲之间的故事。你和你的母亲之间是否有一些感人的故事,说一说让大家帮分担一下吧!

五年级:林宥伶

母亲的故事范文第4篇

都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那么一个国家要在地球上站稳脚跟得经历多少曲折的岁月!自小,我就喜欢坐在谷堆旁边,听母亲讲那过去的事情。有一个故事,你们一定听过。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中国”。共和国今年60岁了,她如此年轻,如此朝气蓬勃,60年来,每天都有新的进步,每天都有新的困难,每天都有新的希望;她又如此古老,身上有着五千年的遗传,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在她的血脉里喷张。

小时候,老师说我是祖国的花朵。那时候,我是少先队员,喜欢唱《让我们荡起双桨》;现在,我是共青团员,老师说我是祖国的栋梁,唱的是《少年壮志不言愁》。我好喜欢这两个比喻,可是我怕自己配不上。我记得母亲讲过的一个故事。1935年,共产党员被捕,他在狱中写下了《可爱的中国》。他说道:“朋友!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想你们是和我一样的见解,都觉得这位母亲是蛮可爱蛮可爱的……我老实的告诉你们,我爱护中国之热诚,还是如小学生时代一样的真诚无伪……假如我不能生存——死了,我流血的地方,或者我瘗骨的地方,或许会长出一朵可爱的花来,这朵花你们就看作是我的精诚的寄托吧!”我无法与前辈比肩,他的花是浸着鲜血长出来的,顽强、可爱,可以装点山河;我的花是靠肥料长出来的,只怕经不住风吹雨打。詹天佑则说过:“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立足于地球之上。”他是中国铁路的第一人,自然堪称栋梁级别,可我才疏学浅,不知能否姑且算做一片瓦。如果我有什么东西值得庆贺的话,那就是我喜欢母亲的故事,不仅是过去60年的,更有割不断的数千年的传奇。我喜爱故事中推动情节发展的人物,其中有名的多如牛毛,无名的更是不计其数,但他们都是花朵和栋梁。我只能凭借这个欢欣鼓舞,因为我和他们一样保有一颗童心。与其说那是效忠祖国,不如说是孝顺母亲,这是我们共有的永远不会变老的童心。就如邓小平所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我想我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到任何朝代去了。即便造化常为庸人设计,即便国内地动山摇,国际风云变幻,历代先贤都不曾背叛他们的时代。富强给我们荣耀,贫弱给我们教训,五千多年的历史,没有一页多余。观今鉴古,我心里忐忑,生怕成为这个时代多余的人。及时当勉励,莫作他日羞啊。

何况,代代有本难念的经。现在有极少数大逆不道的不肖子孙,忘了自己姓甚名谁,当家作主不自在,怀念起了当奴隶的时代。竟然污蔑大禹三过家门不入是因为有情妇,又说的胸膛根本挡不住枪口。简直是挖祖宗坟墓,拿先烈开刀,借大胆创新之名,行沽名钓誉之实。不肖不仁,莫此为甚。这些觍颜小丑,自缚枷锁,双膝欲跪,甚至屁股痒痒,好像巴不得退化出一条乞怜的尾巴。妄想家们毒舌一吐,竟想把中国的历史文化变成别人的奴隶,进而把中国的现在也变成别人的奴隶。试看过去山河破碎、国蔽民凋的时候我们剩下什么东西?一穷二白,只有历史文化、民族气节。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可现在有人要卖祖宗、卖历史、要卖国!可悲先贤为国为民,却惹人非议;可笑愚民自恃聪明,实则跳梁小丑;可忧后辈不知天高地厚,自毁精神长城!

这些精神老朽的人,虽不成气候,但同学们仍应自警。我们的母亲60岁了,但你知道的,她正值青春年少。所以我不敢变老,岁月总在我的发肤上作祟,但我会永远保护好我对她的赤诚童心。

马上就是母亲60岁生日了。孔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我并不是担心母亲会衰老,我所担心的是,我拿不出体面的寿礼,会让母亲失望。母亲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4亿人口,世界上的国家理当相敬三分,但是目前她的声音还太小,这岂不是我们做儿女的不是了吗?母亲有那么多辉煌的故事,也有那么多悲痛的故事。仓颉用文字讲述它,太史公用竹简记录它,黄道婆用针线装饰它,用鲜血渲染它。

兄弟姐妹们才华横溢,我该拿什么把这个故事传唱?先辈“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嘱托我不敢忘记,后人“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的评价我也会牢记在心。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念天地悠悠,历史多情。古今手足共勉,民族复兴,可指日而待也!

我知道了,我要化作一朵云,云游四海,到干旱的地方下雨,到酷热的地方遮阳,起码,我还可以装点祖国的天空。

我还要和四海的兄弟们一起为她许一个生日愿望,祝愿她的故事愈发精彩。

但这些还不够。

一棵狗尾草长在野地里,不思不想随风摇摆,是生是死与人无碍;可如果它长在稻田里,它也会羞愧万分吧。一株稻子长在田地里,餐风饮露,日生夜长,渴望快快成熟;可如果它长在野地里,它也会感到寂寞无助吧。看,我们可爱的厦大,不就是一片稻田吗?同学们是生长的稻子,狗尾草到了这要羞愧。苏格拉底说除草的最好办法是种上作物。这是需要我们这些稻子积极开拓、敢于孤独的。我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将来,不仅厦大五谷丰登,在祖国的四海八方,不再有狗尾草的麻木,不会有“野稻子”的孤独,到处都将是金黄饱满的稻子,等待我们的母亲检阅、收割。

母亲的故事范文第5篇

瞿颖的父母离异后,一直跟着父亲瞿继之生活。她仿佛一下子长大了,学艺时更加刻苦认真,毕业后便去北京发展,很快从T型台上脱颖而出。接着,她又向影视歌全方位拓展,成了中国当红女明星。

1992年夏天,瞿继之和同样离异多年的厨师艾晓蓝交往。两人很快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瞿继之把结婚的打算告诉女儿时,瞿颖顾虑重重:“爸,我看您要慎重。您58岁了,她才34岁。年龄相差太大,我怕她靠不住。即使她没有别的目的,万一到您老得走不动了的时候,她弃您而去,那时您怎么办?”

瞿颖从北京赶回长沙,说是探望父亲,其实是对继母进行“实地考察”。在父亲的安排下,瞿颖与艾晓蓝见了面。她主动喊了一声“艾姨”,并大方地同她握了手。艾晓蓝也始终不卑不亢。瞿颖对艾晓蓝的第一印象不错,看得出,这是个善良又简单的女人,而且长得端庄美丽。瞿颖从父亲的眼神里,也看出他内心的快乐。

瞿颖在长沙住了3天,对艾晓蓝的为人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觉得她为人坦诚,豁达、贤淑、善解人意,初步接受了她。瞿颖对父亲说:“也许您的看法和想法是对的,艾姨这个人看上去不错!”

1993年夏天,瞿继之跟艾晓蓝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瞿颖因为忙着拍戏,没能赶回来参加父亲的婚礼,但她在电话中向父亲和“艾姨”表示了祝贺。

婚后,艾晓蓝更加体贴入微地照顾丈夫瞿继之,同时也牵挂和关心着继女瞿颖。然而,因为继母的特殊身份,母女俩一直很少直接联系。

一晃又过了几年,原先就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多种疾病的瞿继之,身体愈来愈消瘦。到了5月初,他已经虚弱得几乎无法行走了。经过医生的会诊,瞿继之患了老年性肺炎。在1个多月的住院期间,艾晓蓝和她与前夫的小儿子世宏都扑在医院里照料他。世宏还特意上网查寻,查到了治疗继父这种病的特效药物,问过医生后得知,这种药是目前世界上治老年性肺炎最好的药,因此价格非常昂贵。由于初步治疗已经花去1万多元,艾晓蓝的积蓄已花完了,于是儿子世宏提出给瞿颖姐姐打电话,让她寄点钱来。可艾晓蓝坚决不同意,说:“你瞿颖姐还没成家,要结婚,得存点钱,不能家里有事总是找她要钱!”她千方百计自己筹钱,结果人累瘦了一圈,钱却没筹到多少。

这时,世宏背着母亲,偷偷给姐姐瞿颖打电话,将继父的病情如实告诉了她。得知父亲的病情如此严重,瞿颖也慌了,说:“再贵的药也要买,救命要紧!”瞿颖很快将钱寄了过来。家人的关心,加上药物的作用,瞿继之的病情一下子好了许多。

不久,瞿颖从汕头演出后经过长沙,特意在家里住了几天。看到父亲的病情大有好转,瞿颖拉着继母和弟弟的手,感激得说不出话来……

瞿颖离开长沙时,艾晓蓝把自己为瞿颖求的平安符和婚姻签都拿出来,给了瞿颖。接到这份特殊的礼物,瞿颖既高兴,又感动,禁不住抱住艾晓蓝哽咽起来:“艾姨,谢谢您,谢谢您对我爸的精心照料,谢谢您对我爸这么好,也谢谢您对我这么好……”艾晓蓝含着眼泪说:“一家人说什么感谢的话呢?这是我应该做的。”

2006年底,瞿继之在妻子艾晓蓝的怀抱里安祥地去世了。瞿颖泪流满面地望着父亲的遗容,知道若不是继母和世宏弟弟的精心照料,父亲的生命维持不了这么久。望着此时悲痛欲绝的继母,瞿颖抱住她,终于情不自禁地叫了一声:“艾妈……”

母女俩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穆夫)

父母就是“山”和“海”

父亲是山,

你步行在他的脊背之上,

磅礴的爱,

叫你领悟人生的艰辛;

道路坎坷,

叫你知道他干涸的面颊上,

那棵树怎样顽强生长。

母亲是海,

你行驶在她的胸脯之上,

温柔的爱,

让你理解生活的挫折;

波涛汹涌,

好了,母亲的故事(精选5篇)就介绍到这里,愿我们如花绽放,不负韶华,加油!(来源:360范文网 http://www.360fanwen.Com)文章共字

菁英职教网文章归档 教育资讯 留学攻略 七品教育网站地图xml
311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