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特性(精选5篇)

| 婕音

推荐文章

菁英职教网 培训啦 留求艺

三角形的特性范文第1篇

“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品读了两位教师的”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后,深深地感受到了两位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实的数学素养,鲜明的教学个性,令人回味无穷。虽是同一教学内容,由于老师的不同,所设计课的结构、风格及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都不尽相同,呈现给我们的是独具匠心、各具特色的两节课。两节课“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教师的教学个性彰显无疑。

这部分教学内容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张翠颖老师和李欣两位老师通过对课标的学习,都精心地设计了“三角形的特性”一课。有幸的是我亲自聆听了张老师的这节课,并与张老师交换了意见。两位老师都是始终围绕着以“问题情境——实践探究——解释、应用”的基本模式来开展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学习过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尊重学生对问题的独到见解,关注学生的感受、体验。力争把数学课堂还原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人。感受到了她们相同的思想方法和理念,同时也能感受到不同的设计和风格。

一、联系生活,提出质疑

在导入部分两位老师都设计了情境教学,并采取了出示大致相同的生活图片如塔吊、斜拉桥、自行车等图片让学生观察,从而揭示出三角形来。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再找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同时提出问题:这些物体为什么要做成三角形的呢?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为他们创设一个发展的空间。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在生活中通过观察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在导入部分,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可以看出情境和思路都是相同的。关于“同课异构”的话题曾经也有人提过“同材异构”“同标异构”,主要体现“异构”,在这里的设计为什么是大致相同的呢?可以说这样的设计充分地体现出了课标中“四能”中的前两方面能力,为下面落实后两方面能力做铺垫。虽然设计大致相同,但是方法和风格还是各有不同。

二、合作探究,分析问题

数学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本节课中,两位精心设计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在活动中产生深刻的体验,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这节课知识点多,包括三角形的概念、底和高的概念、各部分名称,还有三角形的重要特性: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课题看,特性无疑是重点。而底和高的概念、及高的作法是难点,势必会耽误大量时间。如何在一堂课中完成教学任务?

张翠颖老师和李欣老师都采取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法,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采取合作交流的方式。使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建立几何直观的思想,由具体直观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最后总结概括出三角形的定义及底和高的概念。在集体操作过程中,两位老师的教学方法各不相同:

张翠颖老师大胆地采取倒叙的设计。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中设计了许多操作和探究活动,并根据学生的活动设计把教材例1和例2的内容进行了重组。教学中把例1中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这部分教学内容后移,把例1中认识三角形的特征和例2三角形的特性安排在一起教学,并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在画一画、看一看、找一找、拉一拉、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中认识三角形的特征、了解三角形的特性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探究过程中,让3名学生伸开双臂围成三角形,张老师首先让学生理解三角形定义,然后直接明确三角形的表示方法,再探究三角形的底和高。这样做更容易在三角形中找出对应的底和高。

李欣老师在三个探究活动中采取了出示学习汇报单,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的方式。通过做(摆)三角形、画三角、判断三条线段围成的是不是三角形,明确了什么是三角形。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明确探究要求,按步骤去合作探究,通过具体实例来完成三角形的定义。明确强调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之后再探究三角形的底和高,按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逻辑进行教学。

关于三角形高的教学,两位老师的设计也不尽相同。张老师是采取了对应的方法,并突出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高,同时拓展到钝角三角形高的画法。李老师是通过对比、判断的形式明确三角形的高,并且要求会画三角形的高。

形象直观、突破难点。在探究三角形稳定性时,张老师结合导入时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这些物体要做成三角形的呢”,加以合理的解释说明,突出了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难点,更确切地说是三角形的牢固性和稳固性。李老师利用对比的方法,利用学具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拉一拉的形式发现三角形比四边形更稳固,直观形象地理解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同样是探究,而探究的要求、形式却不相同,体现出了两位老师的教学思路及教学风格的独到之处,却达到了同样的目的和效果。

三、回归生活,解决问题

两位教师在教授新知之后都设计了不同的拓展练习。把当堂所学习的知识当堂消化,并且联系生活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张老师设计了椅子太摇晃了,怎样才能固定住呢?让学生来解决这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李老师提出了自行车车架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的问题。同时两位教师都列举了关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一些生活实例,以此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更加清晰地看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学习数学的目的。

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不同的教师在设计“三角形的特性”的教学时还要从实际出发,进行合理的创编教材,把教材进行重组。因此我们备课时重在“锁定”新课标、“吃透”教材、“聚焦”关键、“挖掘”智慧、多元解读,实现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

三角形的特性范文第2篇

一、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

《三角形的特性》。

学生通过第一学段和四年级上册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认识了线段,学习了垂直,能从直线外一点画出这条直线的垂线。在此基础上,本课时安排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定义,高和底等教学内容。为学习三角形的面积算法和各种图形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及用字母表示三角形,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的含义,会画三角形的高。

(二)过程和方法

在操作活动、概括中,感受并发现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体验直观观察、实践操作等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加强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

教学难点:会画不同三角形的高。

四、教学准备:

课件、三角尺。

五、教学过程:

1、热身小测试。

复习旧知:直线、射线、角、线段、三角形

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三角形呢?

2、激趣:欣赏图片,导入新课。

(一)认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及概念。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含有三角形的图片,你能找到三角形吗?(出示:埃及金字塔,锁链大桥,风筝,自行车等)

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这么广泛,你们想了解更多三角形的知识吗?

接下来,我们就学习和三角形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三角形的特性)

现在,你能画一个三角形吗?请在作业单的第1题(1)上画一画,看看谁画的又快又好?画完后和同学介绍一下你画的三角形。

通过刚才的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发现:三角形有3条边,3个顶点和3个角。(在你刚才画的三角形上把它们标出来。)

回忆你刚才画的过程,说说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指名说)

刚才有同学说到: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你觉得这句话里哪些词比较重要?

“三条”、“线段”、“围成”

那么,是三条边就可以了吗?三条线段是怎样围成的?(出示: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

你们能根据三角形的定义来判断下面这些图形是不是三角形吗?

现在,你们明确三角形的定义了吗?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二)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1)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3个顶点,右边的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

在三角形ABC中,我们把这个点叫做顶点A,那么其他两个就是?这条边读作边AB,那么这两条是?

请你想一想,与点A所对的边就是?

顶点A——BC边

顶点B——AC边

顶点C——AB边

也就是说每一个顶点都有与它对应的边。

(2)读一读,认一认。

(三)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并学会画高。

(1)帮小松鼠和长颈鹿找一找它们的家。

(2)教学高的定义及画法。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3)

如果以A为顶点,你能画出高吗?

老师有个疑问,如果以AB为底,你会画出对应的高吗?

但是老师又想过点B画出AC边上的高,你还会画吗?

(4)

仔细观察这个三角形,你发现一个三角形可以画几条高呢?

任意一个三角形都可以画3条高。

(在作业单第2题上画出对应的高)

(5)

通过固定一条底边,移动一个顶点,使它在不同的位置,尝试画出这条底边上的高,当底边不够长时要怎么办?

(发现:不管顶点在哪里,高的画法都一样,都是从顶点到对边作的垂直线段。当底边不够长时,要延长底边。)

(6)练一练。

请你画出下面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3.再现知识,回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于三角形的知识,你还有哪些问题和疑惑?

我们明确了三角形的特征:三个角、三条边和三个顶点,知道了高是从顶点出发画出来的,下节课我们还要继续探究三角形的其它奥秘。

三角形的特性范文第3篇

一、从“活动”的视角来重组教材

《三角形特性》这节课知识点多,包括三角形的概念、底和高的概念、各部分名称,还有三角形的重要特性是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从教学要求看,特性无疑是重点,而底和高的概念及高的作法是难点。如何在一堂课中完成教学任务,就《三角形特性》教学设计: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教学中设计了许多操作和探究活动,并根据学生的活动设计把教材例1和例2的内容进行了重组。这样处理让学生感受到三角形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明白学习三角形是实际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增进主动求知的欲望。教学中把例1中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这部分教学内容后移,把例1中认识三角形的特征和例2的内容三角形的特性安排在一起教学,并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在画一画、摆一摆、看一看、找一找、拉一拉、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中认识三角形的特征、了解三角形的特性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理解三角形边的特点时,老师让学生先摆三角形,对出现矛盾的问题,引起学生的疑惑,有矛盾才会有进步,寻求矛盾产生的原因就是对知识的掌握的过程。这种切身的体验必然会给学生留下较深的印象,自己跳一跳摘到的“果实”是最甜美的!

二、以“探究”的方式来组织活动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为他们创设一个发展的空间。在本节课中,教师组织了一系列探究、学习活动,力求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如在教学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时,以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引入,先让学生通过操作初步感知三角形的高,通过看书自学自主学习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再到动手画高、指高最后到找出三角形一共有几组底和高,每一个活动教师都注意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使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究,从而更牢固地掌握知识。

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不像语文具有描述性,美术具有的直观性,体育具有的身体参与性。各种概念的描述既枯燥又无味。要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易懂,就得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发现和利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考虑到四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学习能力,设计了课前调查的环节,将课堂的学习延伸到生活中,调动学生利用网络、询问、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主动去获取知识,将学生推到学习的前沿,促使学生积极地收集、整理想了解的知识,课堂则转变成学生们展示的舞台,互相交流的平台。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导地位,老师在其中只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将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

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重点。比较指的是人脑把一些事物和现象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的思维过程,从而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多次用到了比较的方法:

1.通过比较,揭示三角形的共性。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特征时,让学生观察这些三角形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从而得出三角形都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2.通过比较,揭示三角形的特性。如出示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学具,让学生拉一拉,有什么不同?使学生深刻体验到四边形易变形,而三角形不易变形;在固定四边形时,对两种固定法进行了比较,也使学生深刻明白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道理。

3.通过比较,也可以揭示某些事物之间的联系。

三、注重实践,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

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应用于生活,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就在于它具有稳定性。为使学生亲身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特性,教学过程中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拉拉三角形,然后得出结论。而是先让学生拉四边形(学具),设法加固,猜想原因,再拉三角形(学具),让学生经历“问题―猜想―验证”的知识形成过程,做到“以思考指导实践,实践验证思考”的科学态度。学生从探索实践中得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有思考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习活动中,学生更愿意自己去经历,去实践,这就是一种“体验”。三角形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三角形的稳定性是在抽象的概念基础之上探究出来的,让学生经历特性得出的全过程。设计了这样几个实践活动:画三角形,找三角形的特征。尤其是在探究三角形的特性中,拉三角形、四边形,亲身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在学生的操作活动中迎刃而解了。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是保证教学有效的一种很好的教学途径

四、注重合作交流,培养合作意识

三角形的特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数学实验;活动经验;合理猜想;解决问题;验证猜想;建立模型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1-0101-03

实验教学其实就是将“教师教数学”变成“学生做数学”。小学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一般是: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生活实践,进行自主探究,从而发现问题,提出猜想,验证假设并创造性解决问题。数学实验改变了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更多从事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逐步获得直观感受和直接经历,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本文以苏教版四下“多边形的内角和”为例,谈一谈笔者的一些做法。

一、从特殊到一般,获得合理猜想的经验

从特殊到一般,是数学常用的一种思想。相对于“一般”而言,特殊的事物往往更简单、直观、具体,更容易认识,因而在处理一般性问题时,常常从特殊的情境入手,通过对特殊情况的研究,找出“一般”问题的方案,使“一般”的问题得到解决。

【片段一】

1. 说一说

师:前面我们通过量、拼等方法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接下来你想研究什么?

生:我想研究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

师:你准备先从几边形开始研究?

生:四边形,因为四边形比较简单。

2. 指一指

你们认识了哪些四边形,分别有几个内角?

3. 猜一猜

师:每个四边形都有四个内角,你认为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

生:我觉得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因为长方形四个角都是90°,90°×4=360°,正方形四个角也都是90°,90°×4=360°。

师:其他的四边形每个角都不是90°了,你们也认为是360°吗?

生:我觉得也应该是360°,因为长方形和正方形也属于四边形,所以认为其他的四边形也都是360°。(其他学生点头认同)

师:你由长方形、正方形的内角和是360°,想到其他的四边形的内角和也是360°,由特殊推及到了一般,很有道理。是不是这样呢?怎么办?

生:我们做实验验证一下。

【思考】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即先观察一些特殊的事例,然后分析它们共同具有的特征,得出一般的结论。长方形和正方形属于特殊的四边形,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得出它们的内角和并不难。而其他的四边形不具有特殊性,对于学生而言,它们的内角和是不能够像长方形和正方形一样直接得到的。学生实际上是找到了四边形的共性“都有四个角”,得出了一般的推论。此推论作为猜想,引出了下面将要进行的数学实验活动。

二、将新知转化成旧知,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转化就是在知识的生成、发展、变化时,采用某种手段将新问题转化成一个旧问题或用旧经验来解决。它是数学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任何一种新的数学知识,总是原有知识发展和转化的结果。

【片段二】

1. 学生小组合作探索验证四边形的内角和是不是360°。完成实验单(一)

2. 展示学生实验单。

展示(甲)组实验单,说一说是怎么验证的。

生:(略)

师:刚才这一组的同学用量、拼的方法发现了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这和我们研究三角形的方法一样。

展示(乙)组的实验单,生介绍第3种方法。

师:这一组验证的方法比较特别,是什么方法?

生:他们这一组把四边形分成了两个三角形,然后用180°×2算出来的。

师:为什么要分成三角形?

生:因为三角形内角和我们已经知道了。

师:分成三角形后,第一个180°在哪里?第二个180°在哪?(生上台指)这两个180°合起来是不是四边形四个内角的和?

师:他们是怎么把四边形分成三角形的?

生:把相对的顶点连起来就行了。

师:把四边形的内角和转化成三角形的内角和来求,这种方法很好。

师:量、拼、分中,你认为哪种方法好?

生:我觉得分的方法好,如果图形的边数越多,这种方法就很方便。

3. 试一试

师:你能用这种方法,把五边形、六边形也分成几个三角形后,算出它们的内角和吗?

出示实验单(二)

【思考】用“量、拼”的方法得到四边形内角和,是学生利用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活动经验解决当前的新问题。用“分”的方法将四边形转化成两个三角形,从而推算出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将新知转化成旧知。这种策略是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摸索产生的,是极具价值的经验,这种经验并迁移到了其他多边形内角和的探究中。

三、由一般到特殊,获得验证猜想的经验

形成“一般方法”后,再应用到对“特殊现象”的研究中,有利于巩固“普遍性”知识,并能获得关于验证的活动经验。

【片段三】

师:刚才我们通过比较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发现它们的内角和是有一定规律的:分成的三角形比它的边数少2;分成几个三角形,内角和就是几个180°。那这个规律是不是适用所有的多边形呢?怎么办?

生:我们再画一些多边形,验证一下就知道了。

师:怎么验证?

生:比如七边形。根据我们发现的规律,应该可以分成5个三角形,内角和就是5×180°。我们再实际画一画、算一算,看是不是这样。

学生完成实验三(分组分别验证七边形、八边形、十边形……)

【思考】四、五、六边形得到的初步结论,具有了一般性特点,但不够稳定,需要得到更多感性支撑。如何得到更多的感性支撑,需要学生经过一些观察、操作活动、并对获得的数学猜想进行实验验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对特殊的、符合要求的实例来验证猜想的规律,获得了相关的活动经验。

四、从具体到抽象,获得归纳模型的经验

数学实验的最终目的是追求抽象的模型或方法。因此数学实验教学不能只满足于具体的操作或探索活动。如果我们始终停留于实际操作的层面,而未能很好地实现活动的“内化”,包括思维中的必要重构,就根本不可能发展任何真正的数学思维。

三角形的特性范文第5篇

在三角形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需要作辅助线:一根据命题的已知条件向结果推论,如无法直接得出结论,可依据具体的命题条件引出正确的辅助线,得出结论。二根据命题的结论反推,如无法直接推论到已知条件,可依据具体的命题作出辅助线,推论出已知条件。三根据已知条件向结果推论,再由结果向已知条件推论,在两者不能直接交汇时作出辅助线,完成两相交汇,达到证明结论。

本文主要针对初中几何内容中经常接触到的三角形的辅助线添加进行归纳,让学生在得到题目时更得心应手的添加辅助线以便解决问题。

1.添加三角形中的常用线段

常用线段主要为角平分线、中线、高线、中位线,这些线段本身就体现着三角形的许多性质,反映着这些图形的基本结构特点。例如:角平分线分得的两个角相等且到两边的距离相等;在等腰三角形中角平分线、中线、高线三线合一;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可以利用各自的性质对条件进行转换从而得出结论。

例1:在ABC中,AB=AC,求证:∠B=∠C

证1:作AD平分∠BAC ∠BAD=∠CAD

在ABD与ACD中:AB=AC,AD=AD

∠BAD=∠CAD

ABD≌ACD,∠B=∠C

证2:作ADBC于D ∠ADB=∠ADC=900

在RtABD与RtACD中AB=ACAD=AD

RtABD与RtACD

∠B=∠C

证3:作ABC中线AD交BC于点D BD=CD

在ABD与ACD中AB=AC,AD=ADBD=CD ABD≌ACD

∠B=∠C

评析:本题即通过作三角形的主要线段角平分线、高线、中线为辅助线使得本题论证将条件中隐含的有关图形的性质得到充分的应用从而得出结论。

2.添加辅助线构造特殊三角形

特殊三角形主要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利用这些三角形的性质来证明,如当出现300,450,600,1350,1500特殊角时可添加特殊角直角三角形,利用450角直角三角形三边比为1:1:2;300 角直角三角形三边比为1:2:3进行证明。

例2:如图,已知BD平分∠ABC,AC=BC,∠C=900,AEBD于E,判断AE与BD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解: 结论:BD=2AE

证明:延长AE与BC的延长线交于F

BD平分∠ABC且BDAE AFB为等腰三角形 AF=2AE

在AFC与BDC中AC=BC ∠ACF=∠BCD,∠CAF=∠CBD

AFC≌BDC

BD=AF=2AE AFC≌BDC BD=AF=2AE

评析:本题利用延长已有线段来构造特殊的三角形之一即等腰三角形,我们知道三角形是几何的基础,所有几何问题都可以化成三角形来解,所以本题我们将图形中分散、远离的元素通过变换和转化使他们相对集中到一个或两个三角形中,从而的到结论。

3.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构造全等三角形大致可以归纳为延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引平行线构造全等三角形、作连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翻折构造全等三角形。其主要就是根据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的性质来构造全等三角形,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来这么线段或者角之间的关系,全等三角形是证明线段及角相等的有力工具。

例3:如图,AD是ABC的中线,求证:AB+AC>2AD

证明:延长AD至E,使AD=DE,连接CE

AD是ABC的中线,BD=CD

又 ∠1=∠2,AD=DE

ACE中,CE+AC>AE

AB+AC>2AD

例4:如图,已知OP平分∠AOB, C,D分别在OA,OB上,若∠PCO+∠PDO=1800求证:PC=PD

证明:作PEOA于E  PFOB于F

则PE=PF ∠PCO+∠PDO=1800

又∠PCO+PCE=1800

∠PCF=∠PDF ∠RtPCE≌RtPDF PC=PD

评析:本题根据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之一即中线、角平分线的性质来构造全等三角形,使思路更清晰明了,而后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判断定理得出结论。

4.添加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

对于做辅助线构造相似的三角形,主要通过作平行线构造相似三角形,作高线构造相似三角形,作延长线构造相似三角形,将已知条件集中在两个三角形中从而证明线段间的比例关系。

例5: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的中点,过点B作射线BE分别交AC,AD于点E,F 。已知AF:FD=1:3。

求 AE:AC

证明:过D作DG//AC交BE于G,

AEF~FDG且DG=12EC

AEDG=AFFD=13,AEEC=16

例7:已知:如图,在ABC中,AB=2AC ,∠1=∠2,AD=AB,求证:CD AC

证明:过D作DMAB,垂足为M

评析:这两道例题是分别作平行线和高线从而来构造相似三角形,然后利用三角形相似的性质和判定定理,很容易可以得到线段之间的关系。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三角形的特性(精选5篇)全部内容了,希望能对你有用。访问360范文网了解更多三角形的特性 精选相关内容

菁英职教网文章归档 教育资讯 留学攻略 七品教育网站地图xml
312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