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寓言故事(精选5篇)

| 婕音

推荐文章

菁英职教网 培训啦 留求艺

英语寓言故事范文第1篇

Then the oldest mouse said4, " All mice must come to my hole tonight, and we will think what we can do about this cat.’

All the mice came5. Many mice spoke6, but none7 knew what to do. At last a young mouse stood8 up and said, "We must put a bell on the cat. Then, when the cat comes near, we shall9 hear the bell and run away and hide10. So the cat will not catch any more mice.’

Then the old mouse asked, " Who will put the bell on the cat?"

No mouse answered.

He waited; but still no one answered.

At last he said, "It is not hard to say things; but it is harder to do them."

房屋里有许多老鼠,房主找来一只猫,这只猫吃掉了很多老鼠。

这时,最老的一只老鼠就说:今天晚上,所有的老鼠必须到我的洞里来,我们要想点办法,怎样来对付这只猫。”

所有的老鼠都来了,许多老鼠都发言了,但是,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最后,有一只年轻的老鼠站起来说:我们必须在猫的身上安放一个铃,这样一来,当猫走近时,我们就会听到铃声,跑开躲起来,这样,猫就再也抓不到老鼠了。”这时,年纪大的老鼠说:谁去给猫身上安铃呢?没有一只老鼠回答。

英语寓言故事范文第2篇

背景与意义:

成语是一个社会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了的词组或短句。它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很讲究,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然而,与汉语相比,英语也有自己的成语,并且形成特色,都有各自的根源与出处,往往以典故性的成语较多。成语在语言表达中生动简洁、形象鲜明。西方文化内容丰富,源远流长,大部分典故性成语出自历史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传说、民间习俗、古人名人作品、动物、人名地名、圣经与希腊神话等。经过长时期的流传,流传过程中的加工沉淀,其意义精深,结构简单,便于运用,更加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由于地方语言的不统一性,语境的不同。典故性成语也会因为地域环境的差异而有改变,但万变不离其宗,表达的还是同一种意思,这也牵涉到典故性成语的翻译问题。如何把这些成语翻译成恰当的汉语进行论述?通过了解和学习英语典故性成语的来源与汉译,我们就能很快了解到英语受世界文化影响的程度,也能更好地学习英语文化,并灵活运用其典故性成语。这样我们的文章谈吐就会大有起色,独树一帜!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目前英语成语是英语语言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现代英语词汇中一个重要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于英语的学习的难点,很大程度上就在于语言中有大量的成语习语。国外的相关研究主要围绕成语的定义、分类展开。例如Chomsky, Numberg, Cruse主要研究成语的语义和句法的特征,然而Fernando则研究成语在语言环境中的使用功能,他注重的是成语在人们语言交流中所起的作用。但是国内对英语成语的研究主要围绕英语成语的文化内涵,来源以及翻译等等。

现如今随着世界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也越发开放起来,敢于接受任何东西,学习英语早已不是一个难以实现的愿望。我们很容易被英语的热潮包围,掌握了英语方方面面的知识,也使我们的头脑开阔起来。但是对于学习者来说英语成语是英语学习中一段复杂的环节,它涉及到英语成语的文化内涵、来源以及对成语的翻译问题,为了使人们能够更方便的学习成语知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成语,学习者对于英语成语来源的学习与翻译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才能更好的加以运用。

二、主要内容:(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思路)

本论文主要从历史事实、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圣经故事、希腊神话典故、传说等多个方面阐述了英语典故性成语的来源和出处,就是告诉学习者每个成语都有其准确固定的出处来历,英语典故性成语生动有趣、寓意深刻,赋予了浓厚的民族色彩,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都值得学习和运用。

严复在《天演论》中的“译例言”中对翻译提出了着名的“信、达、雅”标准,基本要求是翻译作品内容忠实于原文,文辞畅达,有文采。因此对于英语成语的翻译来说亦然如此。通过准确的翻译达到对英文原文信息的真实度,忠诚度。使学习者看到内容更容易联想记忆,理解记忆,有效掌握,从而达到高效学习。本文根据英语典故性成语的特点,提出了英语典故性成语的多种翻译方法——直译,意译,同义成语借用法等等……旨在进一步提高对英语典故性成语的翻译水平和准确程度。

三、论文提纲:

1. Introduction

2. General Knowledge of English Phrasal Literary Quotations

2.1 Definition of English Phrasal Literary Quotations

3. The Source of English Phrasal Literary Quotations

3.1 From the Historical Stories

3.2 From the Fables

3.3 From the Myths

3.4 From the Folk Custom

3.5 From the Ancient Masterpieces

3.6 From the Animals

3.7 From the Bible and Greek Mythology

4. Translation of English Phrasal Literary Quotations

4.1 Literal Translation

4.2 liberal translation

4.3.同义成语借用法

4.4 释译法

4.5 Addition

5. Conclusion

四、研究的整体方案与工作进度安排(内容、步骤、时间)

1. 第七学期 第9周 选定论文题目

2. 第七学期 第10-18周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3. 寒假期间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4. 第8学期 第1--7周 完成《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及论文提纲

5. 第8学期 第8--10周 完成论文初稿

6. 第8学期 第11周 完成论文二稿

7. 第8学期 第12周 论文三稿/定稿及答辩

8. 第8学期 第13周 复答辩

五、中外文参考文献目录(作者、书名论文题目、出版社或刊号、出版年月或出版期号)

[1] 李群,《英语习语与基督教》。

[2] 李建军,《新编英汉翻译》 东华大学出版社, 2004。

[3] 《世界着名寓言一百篇》。

[4] 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1999。

[5] 《翻译技巧指导》,1986。

[6] 《英汉双解现代常用英语谚语词典》,1987。

[7] 高奋《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源与流》,2000。

[8] 《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1982。

[9] 《英文汉译技巧》,1986。

[10] Paul Procter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1978

设计任务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外语成了这个时代的主流,成了人们经济来往与交流的主要工具。为了避免语言上的障碍,外语成了学习者必备的武器之一。因此对于外语的学习不能是盲目的,尤其是在英语典故性成语这方面,只有对它的来源出处加以考究认识,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在使用的时候才会挥洒自如,得心应手,记忆深刻。

在进行翻译时,英语典故性成语既要保留原文的精华,又要符合其意的逻辑性。论文主要根据英语成语的来源与翻译方法做了深入的研究和简要的阐述。论文的主体从英语成语的基本常识、英语成语来源的分类和翻译方法这几个方面入手,全面分析了英语成语的来源和英语成语的直译,意译,释义等方法,达到了论文的预期目的。

文献综述

前言

英语典故性成语是经过长时间的流传,沿袭,通过加工再加工而逐渐形成的一种语言文化,每个时期都赋予它不同的说法,但不改其义其。其形式简短精悍,寓意形象,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和特色。成语是语言中最富有表达力的因素,因此我们应该慎重英语成语的使用和翻译。关于成语的问题,国内外的学者们都已经做了许多研究。不论是英语成语,还是汉语成语,人们对于成语的定义、起源和翻译等方面的研究早已不是一个新话题了。但是由于知识的匮乏,参考了各种文献,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得有所提高。英语成语翻译历来是英汉翻译的一个难点,由于英语成语的独特性,在翻译的过程中,常常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而把英语成语翻译成汉语成语时,由于语言,社会文化,民族色彩等多方面的原因,这种翻译绝非只是一种一一对应的语码转换,这不仅要求译者要具备语言、社会文化、民俗等方面的知识,而且需要有一套很完善的翻译策略才能达到成语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的基本目标。

英语寓言故事范文第3篇

【关键词】英语文学;翻译;典故;技巧

近年来,经济发展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外国事物。最明显体现在英语方面,国家英语人才标准更倾向于实用。英语翻译特别英语文学作品翻译是实用英语具体体现,需要对英语的深刻理解,其翻译具有一定难度。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翻译是重难点,原因有二:一是语言差异,英语作为外来语言有其自身特点,作为非英语国家人士有时对英语典故理解有误差,造成翻译文化偏差;二是英语典故来源广泛,需要丰富的语言经验与阅历,否则就会造成不理解导致翻译失败或是直接翻译错误。

一、英语文学作品典故来源

古希腊神话是西方文化发源地及文化发展基础。希腊文明古国中许多神话故事承载着民主思想,传递着那个时期特有的民族文化、生活气息、精神面貌,关系其整个文化命脉。欣赏古希腊神话过程中能够明显感到其诙谐幽默与悲壮凄凉之处,同时感受其特有生活气息、社会文化。古希腊神话是英语文学典故重要来源。宗教在西方国家占有重要地位,是其生活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变迁,宗教文化成为艺术创作重要源泉,尤其是基督教的《圣经》,其典故逐渐被引用到文化艺术中。欧洲文艺复兴使整个欧洲思想得到解放,同时涌现出大批经典文学作品,深入人心,得到大众广泛认可,许多典故被引入文学作品中。寓言故事也是英语文学作品典故主要来源。寓言故事简短精悍,寓意深刻,传递不一样人生感悟及社会生存道理,起到意外文学效果。尤其是欧洲《伊索寓言》被引用次数最多,《农夫与蛇》经典语句“Nurseaviperinone’sbosom”(把蛇放在怀里)被英语文学作品广泛引用。除此之外,历史故事也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翻译时需了解其实在意义推敲表达含义。

二、英语文学典故翻译考虑因素

(一)文化背景差异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轨迹,因为处于不同地理环境,在长期的生活劳作中形成不一样的民族文化、、风土热情,这就是影响异国相互沟通理解的关键因素,特别是非英语语系国家和英语语系国家更是如此,这就是文化差异,是不可避免的重要因素。英国是英语的起源,历史上英国曾大量扩充殖民地,间接对英语文化起到了传播作用,也正因为这样为今后英语成为世界语言奠定基础。那么在英语文学作品典故翻译时就需要考虑其来源国家文化背景,才能够找到最贴近中国语言对其进行艺术与生活融合的完美翻译。

(二)英汉典故对应情况

俗话说人有国界而文化无国界,文化作为国家无形资产,除了国家对其赋予的某种职能以外,在某种意义上讲,它的确没有国家民族限制。因为人们体验的是其中的意境,而这种意境是不会因为不同语言阻隔就被破坏的,所以说外国经历过的文化变革,有时在本国一样能够找到相同影子,这对于我们理解所翻译文学作品中的典故非常有利,促使翻译过程中更快理解其中的含义与意境,达到更深层次理解与完美翻译。

(三)文章整体性

英语文学尤其自身的写作特点,一般都具有画龙点睛之笔,不是在文章最前面,就是在最后面,如果掌握好整个文章的纹路命脉,就能把握文章整体大意,对文章翻译非常有利。翻译人员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文学作品中典故所在位置,进而推断出其大致含义,结合文章意境,完美结合灵活翻译,尽量还原文章最想表达之意。

三、典故翻译技巧

(一)直译法

直译法顾名思义就是直接翻译,不需变通但也不是直白翻译,也要讲究润色,不能身影死板,那样就会失去文学意味。注意遵循文学作品本身风格及保持文学作品原创性。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能够让读者直观了解与感受文学作品中典故内涵,体验原汁原味英语文学。

(二)意译法

意译法意思是以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基础,以一种与我国文化较为接近的手法对其进行翻译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原因是直译法会破坏典故意境而这个英语文学作品典故又找不到合适的与之对应的中国典故,只能在保持意境不变前提下翻译。

(三)套译法

套译法就是将中国传统典故运用到英语文学作品典故翻译中,因为如果执意,就会破坏其中所要表达的意境与感情。如“Birdofafeatureflockstogether”这句话直接翻译就是鸟类在一起聚集功能,这样看了之后完全没有文学感觉,很直观的感觉就是翻译错了,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考虑与之相近的中国文学故事,用中国老百姓容易接受理解的语言翻译,更为形象生动。

(四)增译法

增译法就是在充分理解文学作品典故含义基础上,加入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品读思想,在直译基础上添加相关文学修饰,促进读者正确理解典故所要表达情感,更能使读者感受深层次的民族文化气息。

四、短语典故翻译举例

在英语文学作品典故中几个词语可能就隐含一个小故事,如果不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背景,根本翻译不出究竟是什么意思,翻译会严重受阻。以上已经详细阐述了英语作品中典故翻译方法,下面举个例子详细体验一下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翻译技巧。以“handwritingonthewall”、“meetoneawaterloo”为例,“meetoneawaterloo”这个词直译成中文就是“遇上某人的滑铁卢”,但就字面意思根本不能理解这说的是什么,这时就要考虑是否涉及到否个典故,事实上该典故源自拿破仑,作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拿破仑的命运与战争息息相关,他的成功在于战争,而他的失败同样由战争决定,比利时布鲁塞尔滑铁卢是拿破仑一生政治生涯的最后一站,在这个小镇上,多国联军混战中以失败告终,最后沦落被放逐,这几个词就关系到这样一个故事。因此在翻译时应翻译为“大败北或惨败”。“handwritingonthewall”典故出自《圣经》,故事说的是在古巴比伦国王伯撒沙王位登基大典宴会上,突然空中出现一只手并在墙上写下MENE,TEKEL,PERES三个大字,预言家说其意思是国家将忘,国王将死。不久之后,寓言实现了,巴比伦真的灭亡了。这个典故所表达的不好事情即将发生,在翻译时需将其翻译成成语“不祥之兆”。这样翻译更符合我国读者阅读习惯,从而加深读者对相关文学作品的理解。

结束语

我们在翻译英语文学作品典故时需注意把握:一,把握典故寓意,避免望文生义;二,保持英语典故翻译原滋原味,不将本国民族特色专有名词用来翻译具有独特民族特色的词汇;三,符合大众口味,不论如何翻译都必须保证翻译作品有市场价值,这就要求英语文学作品典故翻译过程中保持大众化与口语化,不要让读书者看不懂究竟什么意思。不被读者接受的文学作品也就失去了文化传播意味。总之,翻译过程中应特别关注典故翻译的可读性问题,翻译者在对要翻译文学作品典故充分查资料了解之后,确定自己弄明白其原著所要表达的意境之后再结合中国语言特点进行翻译,运用汉语将典故中所要表达的寓意与道理还原出来。英语文学中典故翻译要达到“信、达、雅”,其中“信”比较容易做到。要想做到“达”和’雅”必须丰富各方面知识与素养,否则翻译无法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王冰琴.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的翻译[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7(11):155-157.

英语寓言故事范文第4篇

我国著名学者王佐良先生指出:“翻译里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呢?就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在一种文化里头有一些不言而喻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里头却要花费很大力气加以解释。由于中西方民族毕竟在、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有着相当的差异,所以英汉成语中所表达的意思也会有较大区别。

一、风俗习惯的差异

比如说红色在中国历史上被崇尚的时间最长。红色常用来象征吉利、喜庆和财运。很多带有“红”字的词语都表达出吉祥如意的意思。比如中国在过春节的时候常用“大红大紫”、“红红火火”等词语,来表示对节日的庆祝。而在西方国家,庆祝节日时,却几乎不用red这个词,因为它没有喜庆祥和的意思,相反,它往往会让你联想起一些不好的事,比如说血腥、暴力、恐怖等。

再比如说,在西方国家,狗被看做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因为许多与狗相关的成语都是赞美的词。像“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top dog(当权派,头儿)、lucky dog(幸运儿)等。而在中国,大家提起狗,大多含有贬义,总会联想起拍马屁、阿谀奉承之类的。像“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狐朋狗友”之类的话语,都是贬义词。

二、联想比喻方式的不同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思想是客观的反映,但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不同的民族往往用不同的比喻表达同样的思想。

比如,英语中的“No fire without smoke”用汉语翻译为“无风不起浪”,是比喻事情发生总有原因。但此处的“fire”和“smoke”与汉语中“风”和“浪”并不对应。可见,在英汉成语的表达中,联想比喻方式是有区别的。

汉语中说“笨鸟先飞”,是指行动笨拙的鸟要先飞,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后、做事比别人先着手,而在英语中我们通过这个句子来表达“A slow sparrow should make an early start”。其中我们用到的是sparrow(麻雀)这个单词,它并没有使用“bird”与汉语中的“鸟”字对应。再比如,汉语中说“挥金如土”,挥霍钱财像泥土一样,形容人花钱慷慨或挥霍无度,在英语中表达为“spend money like water”。“water”与“土”并不对应。可见,联想比喻方式不同,则译文会有较大差异。

三、起源和历史典故的不同

历史典故通常都具有丰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它能充实语言,使得语言幽默生动。汉语和英语中都有一部分成语是来源于各国的历史典故或寓言等。因为语言的发展离不开民族历史的发展。

如“Greek gift”从字面上译为“希腊人的礼物”,其实意思为“图谋害人的礼物”。它来源于著名的“特洛伊战争”――在这次战争中希腊人使用“木马计”,特洛伊人将希腊人留下的“礼物”――大木马拖进城,最终导致藏在木马中的希腊人与城外大军里应外合,摧毁了特洛伊城。这其中的那只木马即“Greek gift”所指代的。到了后来,“Greek gift”是比喻“存心害人的礼物”。

而汉语中的成语主要来自中国的寓言故事、“四书”、“五经”、古典名著等。比如“一臂之力”来自《三国演义》、“格物致知”来自《大学》。再如“愚公移山”、“刻舟求剑”等都来源于寓言故事。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英汉成语翻译绝对不能单单着眼于语言之间的转换,译者需要通过表层语言,去挖掘语言深层的文化涵义。对英汉成语在文化差异背景下的比较,我们懂得了对成语进行翻译时,应当适当进行文化转换,“求同存异”。也就是说既保留原语言的文化特点,准确地表达原成语意思,又要尽量符合两种语言的民族特色,尽量使得译文与原文能够带给读者相同的感受。因此,只有深入了解英美文化和英美历史,同时加强汉语素养的提高,才能把英汉成语翻译得更加准确到位。

参考文献

[1] 司显柱,曾剑平.汉译英教程[M].东华大学出版社.

[2] 邵伟国.英汉成语文化差异比较研究[J].台州师专学报,1997(2).

英语寓言故事范文第5篇

多元智能理论教学模式大学英语大学英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世纪英语教学改革已经走进具体实施阶段,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方法在各大高校纷纷实施,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较大进展。然而,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由于多种原因,中国的外语教学仍面临着许多困境和挑战,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仍然滞后。尤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仍然存在不少弊端,学生英语应用技能发展不平衡,大学英语教学陷入“费时低效”的局面。

一、各大院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仍在应用

在教师方面,笔者经过长时间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在很多高校,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仍然在广泛采用。教师采用整齐划一的方式、无差别地对学生进行授课,,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得不到重视。学生处于一种比较消极接受知识的状况,成为语言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缺乏实践的空间,实际语言交际能力很难真正养成。

(二)大学生入学英语基础相差较大,学习策略被动

由于各地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不同高校以及同一高校的学生英语入学水平差异较大,学生对学习英语的期望差异也较大,“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不能照顾到学生英语能力的个体差异。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陈旧,尽管大多学生都懂得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学习过程中,他们大多不能自如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学习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三)学生没有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愉悦感

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对学习过程没有愉悦感,面对的仅仅是枯燥的单词和语法,感觉到的只是压力和负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客观上妨碍了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四)大班英语的教学效果差

近年来,高校扩招给学校教学设备和资源带来严重的压力,为了缓解这一局面,大学英语从传统的小班教学转变为大班教学模式。而大学英语的大班教学容易出现教学形式单一、难以顾及学生个性差异、课堂实践机会少、教学环境差、教学空间较大、课堂互动难等一系列新问题,大班教学难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进一步影响到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英语教学应面向学生个体和自主性学习,这一理念与多元智能理论(简称MI理论)所倡导的教学模式和理念是相吻合的。作为高校英语教育工作者,必须真正一反陈旧的教学观念,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探索研究切合我国英语学习者的新型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自身拥有的智能,开发其尚未发现的智能,将学生的知识性、实践性和兴趣相结合,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重视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的核心作用,以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为教学目的。

二、MI理论基本观点的分析与研究

MI理论由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Gardner在1983年出版的《智力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一书中提出后,便在全球教育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掀起广泛的应用实践浪潮,也深刻影响到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这一概念指出人或多或少都拥有言语语言智能、音乐节奏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我反省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等八种智能。这些智能并非均衡发展,而是有强有弱。智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多种智能之间相互作用;智能不是一成不变,是可以发展和培养的;各种智能相对独立,不同的智能水平要用不同的智力测试方式来测试。这八种智能独特的组合方式构成了个体之间的差异,为多样化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指导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成果等方面教育者可以获得更多的途径。

个性化、自主化、整体化和多元化是的教育内涵,MI理论既扩充了智能的类型,又加强了智能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联系,能够为大英语教师提供可行的新型英语教学模式。MI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具体指导可以表现在:

(一)MI理论指导下的多样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

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多项潜能,但是没有两个人的智能强项与弱项是完全一样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能特点,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智能发展阶段也不一样,各人都有其优秀的一面。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搞“一刀切”,应该因材施教,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模式和手段,针对不同智能类型的学生,要设计出切合其智能类型的教学内容、任务和教学目标。

(二)MI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观和学习观

MI理论认为,人人都有自己的智能强项和弱项。学校里的所谓“差生”只是单一智能教育和评价模式的结果。运动细胞发达的学生用演讲的形式是测验不出来的,人际交往能力强的人才不能用听写单词的教学形式来发现。教师自身要有乐观的教学观,同时还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乐观学习观。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和劣势,要充分给予学生施展各自智能强项的机会,最大程度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MI理论指导下的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的标准与模式不同,评价的效果就不尽相同。英语语法、读写、阅读理解成绩是传统大学英语评价的侧重点,学生的优秀与否通常采用终结性评价来进行评判。多元智能要求我们重视形成性教学评价,并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标准批判学生的成长过程。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课外参与活动情况、课上课外作业的完成情况、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和教师的考评等都应该纳入综合评价体系,这样让人人都是参与者,都有机会施展自己的优势智能。

三、MI理论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具体实施

下面以《新视野英语教程――读写教程》第1册第3单元课文“Wealth,Success or Love”(财富、成功还是爱?)为例,探讨多元智能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设计多样化的教学目标

传统的教学目标通常要求学生掌握本课中的新单词、词组或重点句型;多样化的教学目标不但包含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而且要让学生认识到各种各样的英文故事类型,分析寓言故事的几大构成要素,探讨感情、物质和名利之间哪个更重要的问题,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

(二)设计丰富、多样化的学习任务

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会要求完成课后的词汇、阅读和写作任务,而MI理论要求学生除了完成课本中的

学习任务外,还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进行分角色表演(学生分别扮演丈夫、妻子、儿媳以及财富、成功、爱三位智者)、对故事扩展想象、对寓言故事的内涵分小组讨论采访等,学生课堂上可以与大家分享学习成果,互相评论对方的角色扮演效果。

(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MI理论要求,应尽量丰富教学活动,使教学方法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学生对不同智能的发展要求。

就言语语言智能类型的学生而言,教学活动中应该课前让学生做2~3分钟的有关各种英文故事类型的热烈讨论,采用抢答方式鼓励学生列举各种所知故事的英语名称;小组讨论寓言故事大致的构成要素(What does a fable usually consist of?)由一名代表发言;学生三五人一组集体快速阅读文章,回答课后的阅读理解问题;然后让学生朗读课文、听配套的课文录音、模仿为课文配音;就课文内容进行复述和讨论。就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的培养方面而言,大家可以一起分析文章的组织结构与写作方法,同时分析例证型的写作技巧。对于语音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分段地朗诵课文,让他们有一种优越感和成功感;对于喜欢表演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两人或三人一组,借助体态、手势等身体语言将寓言故事表演出来;对于喜欢人际交往的学生,成对或小组问答阅读理解问题、采访其他同学对于物质和情感哪个更重要的看法(Which is more important,money or love?);对于那些不喜欢在课堂上表现而喜欢反思的同学,教师可以安排听写单词、跟同桌互相诵读课文、做课本书面作业、将对寓言故事内涵(Where there is love, there is also wealth and success.)的思考以英语作文的形式写出来供大家欣赏等活动。单词听写、课文写作活动可以让那些不喜欢表现的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学习上的优势。

(四)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根据不同的学生和不同教学目标,设计出多元化评价标准。针对每个学生都有其智能强项和弱项的特点,可以采用课文配音、配背景音乐、扮演角色、听写单词、背诵课文段落、复述演讲故事、绘制寓言故事要素结构图等分别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更多关注。尽量使每个学生有一种“天生我才必有用,英雄有用武之地”的感觉。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结合我国现实国情和英语教学大纲,在MI理论的指导下,转变原有的语言教学观念,对大学英语教学活动进行重新思考和设计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与教学评价等方面大胆进行改革与创新;针对不同智能类型的学生,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标准与评价模式,使人人都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能够从英语学习中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课堂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个性化学习方法,从而更好地发挥教与学的双边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N].英语辅导报,2004-02-09(1).

[2][美]霍华德•加德纳 Howard Gardner 著.沈致隆 译.多元智能理论[H].新华出版社,2004.

[3]Howard Gardner.frames of mind: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M].New York:Basic Books,1983.

以上就是关于英语寓言故事(精选5篇)的所有内容。(来源:360范文网 www.360fanwen.com)文章共字

菁英职教网文章归档 教育资讯 留学攻略 七品教育网站地图xml
317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