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赏析(精选5篇)

| 婕音

推荐文章

菁英职教网 培训啦 留求艺

蒹葭赏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美”《蒹葭》 教学

《蒹葭》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有很多美的元素,比如她的旋律是美的,她的意境是美的,她的语言是美的,还有伊人的形象是美的,诗歌的情感是美的……如果我们教学能抓住这些美的元素,以这些美的元素的品读赏析为重点,我们的学生就容易沉浸在这一片美的世界中流连忘返,从而轻松的实现各项教学目标,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就来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首先要解决基础的文言知识和对诗的内容的大致理解,之后让学生自己充分品味朗读这首诗,并让学生用一个字来回答品味赏析后的直觉感受,当大多数学生不约而同地说出这个“美”字后,老师进一步引导发问,这首诗美在哪里?学生又七嘴八舌的说出了上述各种美的元素,这时候,老师再明确告诉学生这首诗的学习重点――“美”(板书),赏析《蒹葭》的美。

一.品味赏析《蒹葭》的音乐美

为了让学生体验《蒹葭》的音乐美,我首先请了两名学生起来朗读这首诗,然后自己声情并茂地范读这首诗,学生比较朗读效果后,自然会感觉到这首诗的旋律和音乐效果。为了进一步让学生对诗的旋律美、音乐美有更为强烈的认识,我又让学生欣赏台湾女作家琼瑶在此诗基础上改编、邓丽君演唱的《在水一方》歌曲。

在学生为《蒹葭》诗的旋律感到震撼,为邓丽君的《在水一方》感到陶醉的时候,师生再来共同探讨这首诗音乐美产生的原因就显得顺理成章,然后依次分析此首诗的押韵、使用叠词、重章叠句等手法,学生就会对这些手法的作用有较深的感悟。这样教学,一方面对《诗经》的艺术特征有了一个具体了解,另一方面学生和老师容易形成互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二.品味赏析《蒹葭》的意境美

品味赏析《蒹葭》的意境美,我重点抓住两点,一是让学生感受诗的情景交融之美,一是让学生品味意境的朦胧美。

在具体赏析之前,我首先用白话描述诗的意境: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状,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她)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的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她)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伊人宛在,觅之无踪”,但其身影又在眼前不时闪现晃动,时远时近,时隐时现,时有时无,闪烁不定。此情此景又使这位追求者欲找无方,欲罢不能。

让学生自己看着诗聆听品味,之后回答这种意境美在哪儿,自然引入到意境美的欣赏。

(一)情景交融之美

感受这种意境特征,我主要分三步进行教学,第一步是与学生共同品味这首诗中的情感,学生在初步理解诗歌内容后,很容易说出主人公的情感,即执著、坚贞不渝的对伊人思念向往之情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失望之感。捕捉到诗歌的情感后,紧接着让学生说出这种情感是怎样感受到的,引领学生走进诗的世界,走进抒情主人公的内心,一起感受这种情感的真挚和美妙,共同体验“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追寻的艰难,“白露为霜”、“白露未”、“白露未已”追寻时间的漫长,和“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追寻未果的惆怅失望。对这种惆怅失望,还引用清代学者陈启源《毛诗稽古篇》中评价:“夫悦之必求之,然惟可见而不可求,则慕悦益至。惟其慕悦益至,而可见不可求,则失望怅惘愈甚”,并结合学生自己的人生实际,升华对这种感情的体悟:我们在追求一种美好事物之时,都体验过这种心情,越得不到的东西,我们越喜欢,越喜欢,那种得不到的失望感也就越浓重。

第二步与学生共同体味诗中的景物描写。首先引入这一话题,用这样一句引语:外在的行为往往是内心情感的折射,诗人的情感除了可以通过外在行为来表现之外,还可以借景物来抒发,所以才有“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样的名言。在《蒹葭》这首诗中,诗人也用景物描写来烘托自己的情感,大家大声读出来这几句诗。

学生共同读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蒹葭采采,白露未已”这几句诗后,我一方面告诉学生这就是《诗经》的起兴手法,另一方面着重和学生探讨蒹葭秋水结合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特定意义和诗歌选择这两种景物的原因,使学生懂得芦苇与秋水结合营造出的凄凉萧瑟、迷离朦胧的意境与诗人追求伊人时的如痴如醉以及追求不获的失望惆怅的凄婉心境是和谐统一的。另外,芦苇的特点纤细修长,柔而坚韧,和诗人对“伊人”的情感正相符合,柔情似水而又坚贞不渝。

第三步具体感受这首诗情与景的三重交融:第一重,诗人追寻恋人如梦如幻、如醉如痴、神情恍惚的主观情愫,与秋晨雾霭、烟水迷离的景致浑然为一。仿佛这迷茫的烟水晨雾就是此时诗人痴醉的梦幻化生而成,情景相生,难分难解。

第二重,诗人追求恋人的绵绵情意与“伊人宛在,觅之无踪”,若隐若现的境界浑然为一。如果不是“宛在”,则诗人不复追求,正因为若隐若现,总有一个缥缈的影子在眼前闪烁,才不断牵引着诗人热烈的情思,不肯作罢。

第三重主人公追求无着的惆怅失意心情与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浑然为一。自古以来,“秋景肃杀,令人伤悲”,诗人追求不获的失意、烦恼和痛苦与秋霜、秋风、秋景的悲凉之境相交融,此时萧索的秋境正是此时诗人凄苦心绪的流露与外化。

(二)飘渺虚幻朦胧之美

体验这种意境特征,我主要从三方面让学生感受:①“伊人”作为中心意象,朦胧不清,飘忽不定,难以捉摸; 她的面目是模糊的,且不说肖像如何,连个大致的轮廓都看不到,其高洁、可敬、可爱、令人心驰神往的美,是从追求者那炽热、执着的感情指向中,或通过清露秋水的烘托折射出来的。“伊人”所在空间位置也十分模糊,“在水一方”,只是国画式的“大泼墨”写意,烟波迷茫,人在何处?“宛在”,更是游移之词,难于确定。诗人在河畔翘首伫立,透过薄雾与苇丛,凝视水的“一方”,伊人所居之地,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究竟是眼观,还是“心见”都很难说,确乎难于实指而不可捉摸。②不单伊人的面目是模糊的,诗人的面貌、身份同样是模糊的,还有,他究竟是怎样追求的?运用了什么手段?走了多少路程?诗中都没有交待,只是反复吟唱“溯游从之”、“溯洄从之”,这也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空间。③主人公和伊人总是一水相隔,雾里看花,可望而不可即,在主人公的眼前总是浮动着一个迷离的人影,似真不真,似假不假,不管是陆行,还是水游,总无法接近她,这显然勾勒的是一幅朦胧的意境,描写的是一种痴迷的心情。这种对意中人的憧憬、追求和失望、惆怅的心情,以及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使全诗产生了一种朦胧的美感。

三.品味赏析《蒹葭》语言的含蓄美

这一点,笔者也主要从三个方面让学生体悟:一是主人公追求恋人的热烈感情、焦急心绪,以及他(她)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作品没有直接抒发,也没有叙述这位恋者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只通过他(她)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一会儿“溯洄从之”,一会儿又“溯游从之”来含蓄地表现。

二是伊人美丽高洁、可亲可爱的形象也没有具体的描写,但在碧水清清的衬托下,和追求者寻求伊人的不畏险阻,百折不挠的行动中,分明让我们感受到他 (她)的魅力。

三是诗只写到寻求之难,可望不可即的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下文就不再表述了。那么这位追求者将会如何,这便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也许仍在继续他(她)的热烈追求,因为世界上的事情越是追求不到,就越觉得它的可贵,也就愈加产生了追求的兴趣和迫切的心情。也许是愁肠寸断,无限怅惘。也许是一种说不清、讲不出的心情,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滋味。但到底是什么,作者没有说,这就是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或“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了。

在充分品味《蒹葭》的 “美”后,再和学生一起探讨诗的主题,学生既容易接受又能形成自己对诗的主题的认识。

蒹葭赏析范文第2篇

文学作品中叠音词的魅力研究分析

叠音词是一种应用极广的词类。在写景散文中,叠音词应用更广。只要翻开课本就能在那些著名的写景散文中找到大量的叠音词。叠音,又叫重言、叠字,指的是由两个相同音节重叠起来使用,表示一个完整概念的词。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就强调指出,叠音词的使用是形象描写客体,反映主观情感的需要。所以,最简单的叠音词表达了最丰富的情感,作者写起来酣畅,读者读起来痛快。它是汉语特有的一种修辞方式。

我国从古到今众多的文学作品都十分擅长运用叠音词,叠音词运用的频率很高。了解叠音词的词义和词性,以及在修辞上的作用,对于阅读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和散文是很重要的。文学作品中使用叠音词大大增加了语言的形象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叠音词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一、增加音乐美

由于叠音将音、形、义相同的字词紧紧相连,有助于形成声调上的循环往复,可使诗的音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容易调制出余味深长的音乐美感。著名作家朱自清也特别爱用叠音结构来描绘景物,使作品的语言绘声绘色,优美动人,表现出清新柔美的风格,叠音词在他的散文里不仅数量多,而且形式多样,从而表现出独特的文学魅力。如《荷塘月色》中“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叠音词的使用,把月下荷塘的美展现得一览无余,使我们不仅欣赏了荷塘,也欣赏了朱自清优美的文笔。试想一想,如果把这里的叠音词全部删除或更改,朗读的语感如何呢?如“曲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舞女的裙。”在这里,原作的那种舒缓深情的语气几乎荡然无存,朗读起来平淡无味,怎么能够唤醒读者的情感呢?

二、增强情感色彩

巧妙地使用叠音词,不仅增强了句子的节奏感,听起来悦耳,而且对作品的主题表达更是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由两个相同的字重叠起来构成的叠音词,能给人一种特殊的形象感受,最适应于表达舒缓、悠然、深沉、婉转、缠绵的情感。宋代女词人李清照,非常熟悉叠音词的魅力,在她那首脍炙人口的《声声慢》中,一连用了14个叠音词,大胆新奇,前无古人,而且毫无雕琢的痕迹,自然贴切地表达了词人的情感。十四个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造成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韵效。“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七组叠词妙在何处呢?首先,在内容上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词人自己遭受不幸后的精神状态。“寻寻觅觅”,侧重写动作,心神不定,怅然若失;“冷冷清清”,侧重写感受,孤单寂寞,形影相吊;“凄凄惨惨戚戚”侧重写心境,悲惨凄凉,终日愁苦。既将胸中的凄惨心情喷薄而出,又对这种心情进行了极有层次的渲染,把缠绵悱恻的离情愁绪抒写得淋漓尽致,三者用“情”贯穿一起。此外,在结构上为整首词定下基调,创造出悲伤的氛围,使读者屏息凝神,受其感染。

由于叠音形容词朗读起来节奏舒缓鲜明,能造成一种特定的语气,因此使用大量的叠音词写景,很容易唤起读者对景物的情感,例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读者读之,自会心中涌起一股对草原之辽阔的赞叹之情,而且很自然地引发读者对草原之景的想象,想象草原的苍茫无际、辽阔无边。

再如“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在这段文字里,朱自清用了许多的叠音词来突出景物的特征,来强化抒情性,同时由于叠音词的连缀使用,大大强化了舒缓的语气,在朗读过程中这种语气对读者的情感的唤醒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营造意境,引发联想

叠音词不仅构造了和谐的韵律,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还经常营造画面的美感。这一点在《诗经》中比较常见。例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这首诗三章都用秋水岸边凄清的秋景起兴,所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凄凄,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刻画的是一片水乡清秋的景色,主人公此时所见的客观景色,又暗寓了他此时的心情和感受,与诗人困于愁思苦想之中的凄惋心境是一致的。《兼葭》的意境也很美。作者追寻恋人如梦如幻、如痴如醉的情与秋晨雾霭、烟水迷离的景的结合,作者的急切追求与可望不可及的结合,作者追求无着的惆怅失意与萧瑟秋景的结合,伊人高洁、富有魅力与兼葭露白、秋水澄明的结合都可谓配合得天衣无缝,让人回味无穷。

四、摹声摹形,突出形象

古人使用叠音词有其精妙之处。为了对某种事物的形态、性状,描绘得传神,往往使用一个叠音词来描写或形容,使人感到生动、形象。尤其是对一些抽象的意思,要找到一个合适的词把它显现出来,是十分困难的;若用一个特定的叠音词,就不费力气地使其落到实处。叠词通过摹声摹形往往会达到意外的效果。以声音刻画人物,是叠字摹声词在作品中的主要作用,它给读者以具体真实的感觉。例如: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木兰辞》)用“唧唧复唧唧”的悲叹声,渲染了一种悲愁气氛。织布房中竟不闻机杼声,原因是“可汗大点兵”,木兰因父老又在应征之列,其弟又小,故忘记织布而叹息不已,仅用“唧唧复唧唧”一句就写出了花木兰忧国忧民忠孝两全的高尚品格。

摹形就是用语言把人物的行为变化、事物的形态形象地描绘出来,给人以具体实在的感觉。例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依依”“霏霏”这两组叠词,不但把柳枝的婀娜姿态、大雪的飞舞飘扬描绘得十分生动,而且非常形象地揭示了这一征人的内心世界。“杨柳依依”表现他春天出征时对故乡、亲人恋恋不舍的心情。“雨雪霏霏”使我们联想到他在征程中经受的许多磨难,并衬托出他在返家时满怀哀伤悲愤的心情。

蒹葭赏析范文第3篇

《诗经》中的一些诗歌,特别是《国风》和《小雅》的诗歌,它们在结构形式上,常常采用一种复叠的手法,即诗歌的章与章的内容和结构基本相同,只是在对应的地方更换几个词而已,这种手法就是重章叠句。《诗经》的作者巧妙地利用重章叠句的手法,反复地进行吟咏歌唱,借以营造氛围,深化主题,淋漓尽致地抒发喜怒哀乐的情感,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使诗歌得以传达出无穷的魅力。

一、营造诗歌的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它是指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情感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使欣赏者感到回味无穷。营造意境的手法有多种,在《诗经》中,一些诗歌正是利用重章叠句这样的形式创造了浓郁的氛围和意境,达到了绝好的效果。如《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这是一首情景相生的诗歌。全诗3章24句,只更换了几个字词,作者反复吟咏,表达了对“伊人”的执着深情及不可求得的怅然情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歌一开头就描写了一幅苍凉幽渺的画面:深秋的清晨,茫茫的河边摇曳着茂密的芦苇,天气寒冷,露水在芦苇叶上凝结成白刷刷的浓霜。这是诗人在河边所见景物,也为主人公抒发内心的情怀提供了一个相适应的空间。紧接着诗歌指出“伊人”在水的另一方,任凭诗人如何上下求索,但“伊人”始终可望而不可即。二、三两章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只在章节中变换了几个词语,进一步宣泄其惆怅之情。因此,《蒹葭》所描绘的景和所抒发的情是相谐相生的,全诗通过这样复叠的手法,营造出一种朦胧凄婉,情真意切的艺术境界。

二、深化诗歌的主旨

《诗经》重章叠句的形式不仅可以渲染氛围和意境,同时可以利用这种复叠的形式,反复歌咏,突出诗歌的主题。如《魏风・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这是一首控诉剥削阶级残酷剥削奴隶的诗歌,全诗共三章,诗人在每章开头就把残酷剥削劳动人民的统治阶级比作贪婪肆虐的大老鼠,并愤怒地大声申斥。诗歌采用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传达出劳动者对奴隶主贵族的憎恨,并热情的歌颂了他们向往的理想乐土,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加深了诗歌主题思想的发挥。

三、加强诗歌的抒情性

《诗经》开创了中国诗歌抒情言志的走向,特别是《国风》和《小雅》中的作品,绝大部分都是结构短小的抒情之作,这些歌曲多表达人们日常的情感,这些情感或快乐或悲愁或愤怒,对吟唱者来说,有时往往情不能自已,于是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由此造成一种一唱三叹的抒情艺术。如《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全诗三章,三章诗的内容基本相同,只变换了六个字。这是一首深情的恋歌,一位男子怀念正在采葛的情人。有情人分离,哪怕是短暂的分别,也给双方带来无尽的痛苦和相思。虽然只“不见一日”,就仿佛隔了“三月”、“三秋”、“三岁”那么漫长的时间。通过诗人反复咏唱,他心中缠绵尽致的相思之情也层层加深。这种相思之情通过重章叠句的形式得到充分展现,必定也能深深打动读者。

四、增强诗歌的音乐性

《诗经》本身是一部音乐歌集,它的作品都是可以合乐演唱的。尽管它原先的乐谱已经失传,但我们依然能够从这些诗歌重章叠句的形式中体会到《诗经》的音乐特点,即韵律和节奏。如《周南・》:

采采,薄言采之。采采,薄言有之。

采采,薄言掇之。采采,薄言捋之。

采采,薄言之。采采,薄言之。

这是一首明快而优美的劳动之歌。三章诗歌采用重叠的形式,选用简洁明净的语言,特别是“采”、“有”、“掇”、“捋”、“”、“”这六个动词,传神地刻画出妇女们采集时从少到满载而归的情景,却没有雕饰的痕迹,相反这几个字自成音韵,再加上贯穿诗歌始终的两个叠字“采采”,使诗歌充满了音乐美和节奏感,成功地渲染出轻快的劳动气氛和劳动者愉悦的心情。再如《魏风・十亩之间》: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

这首诗写一群采桑女在劳动结束时呼伴同归的情景。两章间变换的八个字,但每句诗歌之后都使用了语气词“兮”,既表现出一种悠闲轻快的情调,这正和诗歌内容非常吻合,同时,“兮”字在每句诗歌相同的地方出现,又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律,这种袅袅的韵律正体现了《诗经》的音乐性。

蒹葭赏析范文第4篇

第一位老师采用了讨论的形式,将学生预习后提出的问题归类合并成四个,并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充分的讨论:

1.本文为何用诗情画意的手法来表现血雨腥风的战争?2.本文的写作背景是战争,为何要选择一群荷花淀女人作为 “主角”?3.本文人物语言朴素自然,尤其是划船寻夫过程中的 “妙语”令人忍俊不禁,请用 “实话实说”的方法“译出”她们的“潜台词”。4.小说最讲究细节,请找出文中有关的细节,并研究这些细节的作用。

问题虽然不多,但教师能够删繁就简,涵盖了文章最主要的艺术特点。在对这些问题的推进过程中,教师或精彩点评,或适时点拨,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把问题各个击破。不仅有场面的热闹,更有心灵的共鸣。第二位教师则像一个熟悉路径精于鉴赏的导游,用朗读法、比较法、改编法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细致体会、深入揣摩,在一些注目或不注目的地方品读小说的新颖精巧的构思之美,诗情画意的景物之美,富有个性的对话之美和含蓄传神的细节之美。整个教学流程在教师精心的设计下完整流畅,抓住了学生的思维,达成了“深入语言,体会美感”的教学目标。

无意评说两节课孰优孰劣,我只是想到了一个问题:面对语文课堂,我们究竟该满足学生的需要,还是努力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在讲授《荷花淀》时,我们常常会把教学目标锁定在“人物形象分析”、“生活化的人物语言”和“抗战中妇女的成长”等方面,把我们对作品的分析想当然地认为也是学生需要的。而教学实践表明,这些通过点拨、朗读、思考和讨论,学生并不难掌握。我们“设定”的学生的需要事实上并没有构成知识的层递,只是一伸手就能摘到的苹果,只能满足多数学生的浅层次的需求。而且,统一设立的教学重点难点也没有考虑不同认识层次学生的个性需求,没有了更有趣的、更令人兴奋的发现和探究,天长日久,势必会消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语文教材所选篇目无论从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到体裁的运用,从对生活的思考方式到感情的表达习惯,还是从审美趣味到语言特色,无不显示出各自的特点,每篇文章都是一种情感的释放和生命的绽放。那么,语文课上,学生到底需要什么?需要大胆的尝试、需要成长的空间、需要文本的理解、需要教师的激励、需要学术的探究、需要对权威的质疑、需要生活的感悟……归拢到一个词,就是需要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兴趣的产生需要长期地培养,而消失,却可能就在那几节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堂上!所以,合格的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并且能够不断满足学生的需要;而优秀的教师更善于创造一种情势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

学生对于文本的解读,会经过思考萌生疑问。如果在教师的启发下,由学生自己去发现、概括、求得答案,那他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就一定高。而且克服的困难越多、越大,他的学习会愈加积极,内在学习的需要会更高。很欣赏第一位老师,以学生的需求为课堂的基点,放手让学生提问题。在一个又一个问题里,老师能够看出端倪:学生理解了什么?不理解什么?对这些问题的整理归类,自然就抓住了学生的实际需要,而解决这些问题就是当务之急。但又不能止步于此。下一步就该是怎样激发学生内在的需要,引领他们深入文本,事实上,也只有在不断满足这种需要和创造需要再满足的过程中,学生的兴趣才会被不断地激发出来。有这样一个细节。

师:芦苇在古代叫蒹葭,《诗经》中有一首《蒹葭》——

生: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师:后来琼瑶写的电视剧《在水一方》的主题歌,是根据《蒹葭》这个意境来改编的。

师:从《诗经》到《在水一方》,芦花在中国文化当中象征着爱情。谈谈你对这篇文章中“芦花”这一意象的理解。

生:(小组充分讨论后得出结论)芦花的圣洁,芦花的幽怨,在芦花荡,发生了多少扣人心弦的爱情故事。《荷花淀》中,孙犁写的芦花荡,通过跳动在女人怀中的洁白的苇眉子,飘落在发际间的芦花,我们能够穿越时空看见它交织了多少女人们对丈夫的思念,对正义战争的支持——同样是爱情,这是战火中的爱情。

教师的问题是一个有梯度的问题,设置看似不经意,实则匠心独运。小说把笔墨集中在普通百姓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上。通过描写这些善良、纯真的人们,在战争环境中表现出人性的光辉,来表现人民不畏、保卫家园的精神状态和对亲人的深情,对国家的忠诚。即使是战争年代,表现这种自然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不正是“荷花淀派”小说一贯的风格吗?从学生的回答看,对于什么是“诗化的硝烟”,自然应该是理解了,而且我还吃惊于学生严谨的思维和流畅的表达。由这个问题的解决,教师又抛出了一个总结性的问题:“战争留给人们的似乎只有无尽的眼泪和悲伤,可孙犁为什么要写得那么美呢?”一堂课,总该有让学生深思的地方。从当时的执教情况来看,这个问题的设计是整堂课的亮点,把课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学生真正在用心思考问题。随着问题的解决,看着学生们的表情,我相信热爱家乡、呼唤和平的感情已不仅仅停留在课本中,而是植根到了每位学生的心里。

其实,最佳的学习需要在于对积极探索的欲求,当学生对所学材料“有所发现”时,会产生发现的兴奋感和自信感。在这个环节的设计中,学生从已知出发,在“有所发现”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从而产生进一步求知的愿望,也就是激发了学习的内在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一旦满足,便会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这又是下一场求知过程最优质的动力资源。

一般来说,年龄越小的学生,其学习行为往往越会受外在动机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内在学习需要的作用会逐渐增大。教师可以通过采用反馈、评价、竞赛等各种强化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在两位教师的课堂上,随处都有精彩的评价。

满足需要与激发需要是相融相生的事物的两方面,只是满足了需要的课堂是寡淡的课堂,我们的语文课堂要满足学生的需要,但学生的需要不是教师想当然地分析出来的,它从学生的思考中来,带着稚嫩,伴着差异,色彩斑斓。而激发学习的需要,正是把潜在的、或形成中的学习需求充分调动起来。满足是激发的前提,激发又伴随着新的需要的产生。教与学的过程就是这些需求不断地被满足,然后新的需求被激发,再被满足的过程,就是师生智慧不断碰撞、绽放和沉淀的过程。只有以满足需求为出发点,学生的学习需要真正被激发出来,那样才会是活力四射的课堂!

蒹葭赏析范文第5篇

“清晨大片大片的芦苇密密苍苍的拥在一起,晨曦里晶莹的露珠凝成晰白的霜,我心中的那个女孩,俏立在河水的另一侧,令我心驰神往,逆着水流前去找她,道路是那么的险阻和狭长,顺着水流去找她,而她却仿佛又到了水的中央;阳光初升,芦苇苍青,叶子上的露水还未消散,我心中女孩,伫立在河水边,令我魂飞梦绕,逆着水流前去找她,道路是那么的艰涩和难攀,顺着水流去找她,而她却梦幻般的又在水里的小渚之上。

映着朝阳的芦苇形态各异,极具美感,露珠也已消散,留下了如泪滴般的印痕,我心中那喜欢的女孩,还是远远伫立在河的岸边,令我惆怅哀怨,逆着水流去找她,道路是那么的崎岖和蜿蜒,顺着水流去找她,而她却仿佛又在水里的沙洲之上。

芦苇也,飘零之物,随风而荡,却止于其根,若飘若止,若有若无。思绪无限,恍惚飘摇,而牵挂于根。根者,情也。相思莫不如是,露之为物,瞬息消亡。所以这是一首描写追求爱情的诗,通过距离上的可望而不可即表现感情上的不即不离。写的情景交融,委婉曲折,气氛迷蒙,富有意境。”面对懵懂之中的中学生,我可谓是讲的艰涩而生硬,古诗词之中的那种朦胧和典雅是很难用语言这个物质的东西来描绘,在课堂上我感觉到语言的苍白和无力。我当时改变了本已预设好的流程,就让学生自己读,自己品味,也许理解的效果比我讲解的要好得多,因为我发现课堂上学生的表情在自我阅读时显得生动丰富,却以我的讲解而转为木然,在等待学生一阵阅读之后,我组织开展了课堂讨论。在和一组学生讨论中,一名学生突然问我:“老师,《蒹葭》一定是爱情诗吗?”(当时我有些愕然,但这正是我梦寐以求的,虽然我的课堂预设中没有这一幕。)的确,十多篇秦风中这是唯一写的缠绵悱恻的篇章,这与好斗的秦的风格迥然有异,我就和学生相约,下课后共同寻找相关资料,共同解读。我主要从以下的步骤和方法引导学生,师生共同做了探究。

一、意象探究

诗言志,古典诗词多用绵密的意象寄托作者的主观感情。我们的解读首先从蒹葭这个意象上着手作分析,从《诗经・蒹葭》到达摩一苇渡江的传说,芦苇是最早出现在古诗词中的植物之一。古诗词中借芦苇抒怀,比较典型的有这样几种类型:一是悲秋伤怀。“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琵琶行》白居易)“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扁舟岸侧,枫叶荻花秋索索。细想前欢,须著人间比梦间。”(《减字木兰花》欧阳修)“荻”在古诗文中就是芦苇的别名,枫叶荻花俨然就是秋的代言。在白诗中,迎风而散的荻花正是飘零无依琵琶女的凄怨的物化,在欧词里,苍黄不堪的苇叶,风中摇曳的芦花,带来的则是时光流逝,生命凋零的感慨。二是漂泊无依。如刘禹锡诗中“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三是闲情隐逸。唐诗人王贞白《芦苇》“高士想江湖,湖闲庭植芦。清风时有至,绿竹兴何殊。”芦苇俨然成了江湖(退隐山林)的标志。《诗经》作为中国文学的源头,特别是秦汉后期古诗词多一般从更久远的诗词中加以引用或化用来表情达意,以上的三种情怀完全可以在《诗经・蒹葭》中找到影子,所以古人通过芦苇这个意象主要来抒发春去秋来的时序之感、江湖流转迁徙的漂泊之感,还通过芦苇来寄托江湖逍遥的隐逸情趣和蓬户苇壁、清贫自守的志节,因而芦苇被赋予了丰富的人文意义。

二、意境求证

从诗的意境作分析,细味诗意,诗中并未明确显示男女恋情,况且“伊人”是男是女也难判定。因此,我们只把“伊人”视为作者所敬仰和热爱的人或事。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友人的心境。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从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为霜”、“未”、“未已”的变换,描绘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方”、“湄”、“”三字以地点变换把伊人和诗人渴望相会的心理活动形象而真切地描绘了出来,拓宽了诗的意境。“长”、“跻”、“右”和“央”、“坻”、“”的变换,更是加倍渲染寻求之难和寻觅不到的失落惆怅和不甘。全诗只换了几组词,内容基本相同,但它体现了诗歌咏唱的音乐特点,增强了韵律的悠扬和谐美,使表达的情感愈来愈强烈。正如《人间词话》“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其后,在宋玉《九辩》中“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寥兮天高而气清;寂兮收潦而水清;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通过对秋天的气象和草木摇落的情状的描写,制造一种肃杀的气氛,表达了诗人悲凉凄苦的心情,明显是受了《蒹葭》诗的影响,由此可以窥见《楚辞》对《诗经》的继承和发展线索。《古诗十九首》中《西北有高楼》的发端,赋中见兴、以景托情的写法,也沿用了《蒹葭》诗的笔法。还有曹丕的《燕歌行》也从本诗中化出了“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诗句,营造一种离别不得见的悲戚氛围。

三、背景分析

从社会环境分析,《论语・侍坐》篇代表了当时士人的思想倾向,侍坐所有的学生都是紧紧贯彻孔子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核心,这也是中国文人一脉相称的忠君报国的情结,把自身的才华抱负充分展示在忠君报国、建功立业是所有有志之士的价值观核心。但士如何才能进入统治阶层施展出自身的才华和抱负,秦以前,中国社会采用分封制,选士也依靠世袭制度,西周时,天子以及诸侯分封天下。周礼之下,社会阶级分明,管理国家由天子、诸侯、卿、士分级负责,而各阶层按伦常,依照血缘世袭,庶民是很难进入统治阶层的。直到东周,因为诸侯争霸、弱肉强食的政治形势要求下,稳定的制度开始崩溃,于是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才为各国的国君服务。到了汉代,虽然有了举孝廉,选拔制,察举制,提拔选用民间人才,但因缺乏客观的评选准则,大量存在徇私现象,一般人还是很难进入政界。苫蔽于民间的有志之士进入上流社会的唯一途径,就是终南捷径。所谓的终南捷径就是通过隐居的方式引起朝廷的注意,从而快速升官。《新唐书・卢藏用传》卢藏用想入朝做官,就隐居在京城长安附近的终南山,借此得到很大的名声,达到做官目的,别的人则须科考才行。唐人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也正反映士子在科场失意,极度绝望中转向终南捷径的心里轨迹。

奴隶主、封建领主把持政治,垄断朝纲,使得空有抱负、身份低微的士人很难进入统治阶层的核心。如孔子的颠沛流离,诸子百家的各立门派,目的就是扩大影响,吸引朝廷注意,进而入士。这样的典故太多,飞熊入梦,直挂鱼钩,长沮桀溺耦而耕,商山四皓,三顾茅庐等。其中,三顾茅庐是这种制度下的底层人士追求名利的极致,位极人臣,千古留名。我们可从诸葛亮《出师表》体会到这份执着追求的沉重而艰辛。“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而来二十又一年矣。”普通平民无论你有多高的本事,没有贵族大姓(刘备为帝室之胄)的提携,你是没有出头之日的,你只能在芦苇荡里惯看春花秋月,看着芦花白了又落,落了又白,希望永远在可望而不可即的地方,在日升日落,潮涨潮平,芦荣芦枯的蹉跎等待中,把那份哀怨和惆怅反复的咏唱,那份寂寞,那味孤独,只有那一片郁郁苍苍的芦苇可以寄托,可以倾诉,因为究竟是哪位“伊人”(大种姓贵族、诸侯)的垂青在何年何月,何时何刻幸临,是一个永远不可捉摸的等待,这恍若就是一剧古典版的《等待戈多》和卡夫卡笔下那永远也走不到的“城堡”。(我曾在《喂,出来》的讲解中给学生提到过这些作品。)

后录:“《语文新课程标准》阅读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1988年8月第一版,师专《中国古代文学史纲》编写组。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蒹葭赏析(精选5篇)全部内容了,希望能对你有用。访问360范文网了解更多蒹葭赏析 精选相关内容

菁英职教网文章归档 教育资讯 留学攻略 七品教育网站地图xml
3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