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常识(精选5篇)

| 婕音

推荐文章

菁英职教网 培训啦 留求艺

哲学常识范文第1篇

吴菊云 江苏南通师范学校

一部哲学史就是一部不断提出问题、反思问题、问题论辩的历史。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学中,亦不能将许多结论当作定论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应将其视作发展着的学说,辨证地介绍给学生,并鼓励其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促进其创造性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1、 事实材料的全面详尽的展示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哲学原理中,处处都有令人深省的问题。什么是世界的本原,精神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如何解开认识之谜?如果,教师本人富有探索精神,并善于将丰富的观点和材料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呈现给学生,无疑能极大地激发问题的产生。如,中外哲学史上对自由的探讨非常充分,因此在讨论自由观念时,借助于课件,可将各种自由观荟萃展示,从老子的"无为而无所不为"、孔子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庄子的逍摇神游太虚,到洛克、孟德斯鸠、黑格尔的西方自由观等等,学生的问题自然产生"自由意味着随心所欲吗?""渺小的个人真能享受到自由吗?",老师的问题有起着推波助澜的效果:"中国历史上提倡的是个人自由还是政治自由?""获得自由的个人和社会条件是什么?"

2、 寓深于浅,激活个性化思考。课上,我曾以窗外一棵大树设喻,以说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差异。"当人们怀着浓厚的兴趣细细审查一片小小的绿叶时,研究了每一个细节,包括细细的脉络,甚至切下它的一部分放在显微镜下观察,逐渐发现了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液等等,于是有了生物科学;当我们试图弄清大树赖以生存的土壤时,涉及到农业及地理学;如果试图知道是谁在这里种树,又是为什么这样作时,有可能涉及到心理及社会学。但是,哲学呢,却试图弄清这棵树存在的意义。世界上能不能少掉这棵树?它既然存在了,对于自然和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庄子就曾以不成栋梁之大树说明无用之用,表明自己的哲学观。"老师的讲解宛如一石激水,学生的问题连锁产生:"哲学是不是科学呢?""哲学和生物学、地理学这些科学有什么不同呢?"然后,请学生自己来试着比较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教师加以引导,最后得出一些抽象而深刻的结论。

3、 对学生的问题不轻易否定,培养思维的独立。 所谓思维的独立是指对于因袭下来的传统观念、判断和思想,能够琢磨它的内容、它的真实性与有效性。不仅能用批判的态度加以审查,而且能够超越它,产生出自己的思想,而达于能够自己证明、能够肯定地判断意见、推理等等。有一届学生曾经使用《哲学常识》教材,课文中讲述了六祖惠能的心动还是幡动的故事,并加以批判。有学生发问道:"既然如此唯心和荒谬,为什么佛学在过去和今天仍被一些博学之士所推崇呢?"这个问题提得深刻而有见地,足见学生并非是单纯接受说教的容器。青年学生的怀疑和批判精神是需要培养的。我常常发现,在刚上哲学课时,问到一些活泼的问题,如"人活着是为什么呢",竟有很多学生急忙翻书找答案,一旦我表明非常欣赏独创性的回答时,课堂气氛很快就有了改观。

4、 预设有争论性的问题,以克服思维的片面性。在有关"人的价值"这一哲学的终极关怀问题时,我曾让学生讨论了两个现实问题,一个是父母能否抛弃残障低能儿的问题,一个是安乐死的问题。课堂上争论激烈,我作为思想的激发、引领者及时去抓住问题的分歧所在。当然,学生鉴于知识和识见的缺乏,未免偏执和肤浅。因此,我作了必要的讲述,分别设想佛教徒、基督徒、儒者、道者,一些代表性的哲学家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对此问题的看法,以期对学生形成自我判断、进一步思考有所帮助。

5、 教师不以真理的拥有者自居,避免教师的武断以及造成学生过于依赖权威,以培养学生独立的意志。我曾在涉及到"宇宙时空观"时,于理论讲解前,在课堂上作过一个练习,要求学生记录下此时对"宇宙"的想法,即使是刹那的思绪也行。学生的想象丰富多彩。有人写道:"整个世界只是我们想象中的存在物,究竟这世界有多大,我们究竟能了解多少,谁也回答不清,我们只是世界上的一点而已。------如果宇宙有一位主宰的话,他肯定在暗自窃笑人类的这些挣扎。但我们永远不会放弃探索。"又有学生写道:"世界该是个面团,就看你怎么想,善良的想法捏出来的东西大概就是美好的。世界大概还是面镜子,什么样的人就能看出什么样的东西。""科学家们说外星球上没生物,但也许那上面的生物的结构、形式、组成等与我们所知的不同。""它是由时间和空间交叉重叠扭曲而形成的一个世界。"就在这些点滴思绪中,蕴涵着萌芽状态的哲思。教师的珍惜和爱护,将促使思想的嫩芽生长为心灵的绿洲。。

哲学常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哲学 教学体验 三个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7-0130-01

高三复习已接近尾声,为了了解和检验教学效果,近几日课余时间,我常与学生交流学习体会,可能是平时师生交流机会太少,他们在这些时日跟我谈了很多关于哲学的学习体会。其中大多数学生都埋怨哲学常识太难学、太难理解。面对学生对哲学常识学习的诸多困惑,我一时无法给他们满意的有针对性的答复,只能静下来细细思考。

最终,根据本人对哲学常识的理解及实际教学体验,本人认为在学习哲学常识时把握好以下三个问题,将会大大促进学生对哲学常识的学习。

一、把握住“是什么?”

每学完一框题、一节、一课知识后,对于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每个概念的内涵及外延各是什么,每条基本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各是什么,都要牢牢地把握准、把握好。这样才能夯实基础,为灵活运用知识、提高各种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如学习完第一课后,应该牢牢把握住“物质”、“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等几个概念,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把握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等。

二、把握住“为什么?”

我们掌握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方法论是什么后,还要了解这些概念、原理的由来,“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把握住这一点有助于加深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有利于更好地把它们运用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之中。例如,只有明白了物质概念是如何总结出来的,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只有理解了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才能更自觉、更准确地运用这一观点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三、把握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我认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要把握住学科内知识的联系

每学完一框题、一节或一课知识后,都要找一找所学知识与前后知识之间有无内在的联系,以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如学习了“规律的客观性”后,我们可以联系第一课学习的“自然界的客观性”、“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来加深理解;联系第五课“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这一问题,提高对这两个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这是《哲学常识》内部知识之间的联系。我认为,除了寻找《哲学常识》内部知识之间的联系外,更重要的是还要找到并把握住所学哲学常识、经济常识、政治常识之间的联系,这样有利于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学习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理,我们就可以用这一观点分析经济常识中“我国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的必要性与正确性;同样,我们也可以用这一观点分析政治常识中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针对港、澳、台的“一国两制”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2.要把握学科间知识的联系

高考对于文综知识的考查,就要求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把握住学科内知识的联系,还要把握住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的内在联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综合能力考试,为高考取得较好成绩奠定坚实的基础。就哲学常识来说,我们每学完一个知识点都要想一想,这个知识点与我们所学的哪些历史知识、地理知识有内在的联系,并整理下来,力求把握准、掌握住,我们在实际运用时才会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如学习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后,我们可以用来分析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界的“百家争鸣”现象和法国启蒙思想运动的产生与作用等历史知识;还可以用此观点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如用来分析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的形成与影响等。

3.要把握住本框题、本节、本课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特别是最近发生的时事的联系

哲学常识范文第3篇

内容简要:常识把事物理解为是物自身,而且认为我们直接看到的就是物本身。哲学不断的来解决常识对于事物的看法中的矛盾,提出了许多关于“事物”是什么的观点。事物既不是物自身,也不是精神,而是一种结构。事物=物自体—信息—身体—现象(表象)

一、常识对于“事物”的理解

面对一个事物,常识是如何看待地呢?拿一个“苹果”来说,作为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常识会认为:①这个苹果是一个外在之物,而不是在我的身体中或者心灵中的东西;②这个苹果是一个客观的事物,而不是一个主观的事物;③这个苹果是一个独立自在的事物,而不是依赖于我而存在的事物;④这个苹果有其自己变化的法则,不会因我的身体或观念的改变而变化;⑤这个苹果有其自身的属性:红绿色、圆形、酸甜味等,这些属性是苹果自身的,不依赖于我而存在,也不会因我的感官的变化而变化,这些属性是事物本身的客观属性;⑥我能直接看到这个苹果的本身及其红色、圆形等属性;⑦虽然我不能直接看到这个苹果的全部,但是我能直接看到这个苹果一个侧面;⑧这个苹果我在近处看起来大,在远处看起来小;⑨如果我是一个红绿色盲患者,我只能看到这个苹果的红色,而看不到绿色,不是这个苹果本身没有绿色,而是我没有能力看到它的绿色;就好比我是一个聋子,不是小鸟不叫,而是它的叫声我没有能力听到;⑩我梦中、回忆中、想象中苹果不是客观的外在的苹果,而是在我的心中的苹果,它是外在的客观的苹果的映象,是一种主观的东西。

二、常识对于“事物”的理解存在的矛盾和困难

常识信念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依赖,离开常识我们将难以生存,休谟说: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但是常识对问题的看法往往是从想当然出发,缺乏严密的推理,常识有时会把相互矛盾的观念、违反逻辑的思想同时接受下来。对于“事物”的理解,常识存在着许多矛盾和困难,对于有些现象常识无法做出回答。

1、我们能不能直接看到事物本身?

常识认为我们能直接看到事物本身,比如我们抬头直接看到的就是太阳本身,但是这种理解是存在矛盾的。我们作一个设想:假设太阳本身现在突然不存在了,我们抬头还能不能在天空中见到一个太阳?常识肯定会认为我们看不到太阳了,因为它已经不存在了。但事实是,我们在8分钟之内还能在天空中见到一个太阳,这可以通过科学试验来得到证明。那么,我们还能看到的这个太阳是什么?⑴是太阳本身?当然不是,因为它已经不存在了。⑵是过去的太阳?过去的太阳是什么意思?已经过去了的东西就是在现在已经不再存在了的,现在已经不存在了的现在还会存在,这在逻辑上是不能成立的。⑶是太阳的光线?当然不是,我们看到的不是光线,一定是一个圆形的太阳。⑷有一种观点认为,太阳不断地把它的“像”向外传播,在这个例子中,虽然实在的太阳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它传出的“像”还存在,所以我们仍然能看到它的“像”。这种说法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如果太阳传出的是它的像,我们应该把它接受到我们的“家里”,我们能看到它到达我们这里的全过程,可是为什么我们不能在1米、2米、10米、100米等距离看到不断向我们走来的太阳,而只能看到一个固定的挂在天上的太阳呢?按照现在科学的观点,看见就是把信息接受进来,但是我们却是看出去,向外看到很远的地方,也就是说我们是看出去而不是接受进来,这如何解释?在上面这个设想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太阳,与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没有什么两样,但是我们既不是看到的现在或过去的太阳本身,也不是见到的太阳的光线或信息,我们看到地到底是什么呢?这是常识难以解释的现象。

与上面相同的一个例子就是我们能否看到已经消失了的星球。已经消失了上万年的星球我们现在还能看到吗?从逻辑上讲这是不可能的,我们不可能见到已经不存在的东西。但是天文学家却通过先进的望远镜在天空中看到了已经消失了的星球,这如何解释。科学的解释是,星球本身虽然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它发出的信息(通过光来携带)仍然存在,尽管非常微弱,通过先进的设备我们就会捕捉到这些微弱的信息,并在我们的眼中产生一个关于这个已经消失了的星球的视觉映像,于是我们就会在天空中见到这个已经消失了几万年的星球。但是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呢?一个正在天空闪烁的星球, 这个正在天空中闪烁的星球是什么?它是星球自身吗?当然不是,因为星球自身已经不存在了,存在的只是它留下来的信息,这些信息不是星球,但是此时我们在天空中通过望远镜见到的星球是什么?同理,在夜晚我们遥望苍穹,繁星满天或明月皎洁,但我们真正见到的是什么?是常识认为的物自身吗,当然不是。

2、我们如何听到声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听到在遥远的天空中飞机的轰鸣声,那么飞机的声音在哪里呢?常识自然会认为声音在遥远的天空中,但是如果声音是在遥远的天空中,我们是怎样听到它的呢?常识认为声音传到我们的耳朵中,我们所以听到了它。但是如果声音是在我们的外面生成的,假如有一个声音在我们之外几百米的地方生成,然后它迅速地向我这里奔跑,两秒钟后到了我的耳朵里,我获得了这个声音,也就是我听到了这个声音。此时声音应该在哪里呢?理所当然应该在我的耳朵中。但是奇怪的是,此时我听到声音在我之外,在我之外几百米的地方存在着,一个已经跑到我的耳朵中的东西怎么还会在几百米之外存在着呢?这是不可思议的。如果声音一直在几百米之外存在,没有跑到我的耳朵中来,我又是如何听到声音的呢?如果它跑到我的耳朵中来,它就应该在我的耳朵中,但是我为什么还会听到它在我之外几百米的地方存在呢?多么矛盾和不可思议的事情啊!常识对于我们听到声音的回答难道不是难以自圆其说吗?

3、事物是否独立于我的感官而存在?

常识认为,事物是客观的独立的,不依赖我而存在,事物不会随着我的感官的变化而变化。但是下面的试验常识就难以解释:如果我正在看我面前的一台电脑,现在我把一个眼睛闭上,用手去挤压另一个睁着的眼睛,我就会看到电脑在跳动。常识坚信电脑不会因我的眼球的变化而跳动,就是我用更大的力量去压我的眼球,电脑仍然不会有任何变化,它会纹丝不动;但是我们看到的现象与此正好相反,当我去压我的眼球时,我看到电脑不是纹丝不动,而是跳动起来,随着我的手的积压眼球而不断的跳动。如果我看到的跳动的电脑是电脑本身,那么常识认为电脑不会随我的感官的变化而变化就是错误的,因为我确实看到了它在随着我的眼睛的变化而跳动;如果此时我看到的跳动的东西不是电脑本身,那么电脑本身此时在哪里,它难道成了一个不可见的东西,那么这个可见的跳动的东西又是什么?

4、透过镜片看事物

我们可以通过镜片来看事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通过近视镜、墨镜、放大镜、望远镜、夜视镜等镜片来看事物。常识相信,不论我们通过什么镜子看事物,事物还是它原来的样子,决不会因我们使用镜片的不同而变化,不论使用什么样的镜片。但是当我们真的通过镜片去看事物时,我们却发现,同一事物通过不同的镜片来观看产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墨镜我们看到这个事物的颜色就会变成墨色;通过放大镜我们看到这个事物就会变大;通过望远镜这个事物不仅会变大,而且与我们的距离会拉近;通过夜视镜,在晚上这个事物就会明亮起来。一方面常识认为事物不会因镜片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我们的确通过镜片的不同看到了事物的变化。那么我们看到的有着巨大变化的东西是事物本身还是不是事物本身?如果不是事物本身,那么常识认为我们能直接看到事物本身的说法就是错误的;如果是事物本身,那么常识认为事物不会随着我们所看镜片的变化而变化就是不对的。不论从什么角度来看,常识都会处于两难境地。

5、对事物属性的分析。

常识认为,事物有其自身的客观属性,这些属性不依赖于我们的感官而存在,如树叶有绿色的属性、花有红色属性、冬天的水有冷的属性,但是面对这样一个试验,常识陷入两难。将两只手一只放在热水中,一只放在冷水中,过一会儿,把两只手同时放进一盆水中,就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一只手感觉到水是热的,另一只手感到水是凉的。同样的一盆水,在同时不会具有既热有凉的客观属性。对此如何解释,常识无法回答。

6、事物的“远小近大”

常识相信同一事物不论与我的距离是远还是近,其大小是固定的同样的不变的;但是常识又会毫不怀疑我们见到的事物在远处就会看起来小,在近处看起来就会大;常识同样认为,我们看到的就是事物本身。“我看到的就是事物本身”、“事物本身不会因与我们的距离的远近而变化”、“我们看到的事物远小近大”,这些相互矛盾的观点,在常识那里能够同时存在,而且相安无事。常识真是有着宰相的肚量,它能容下在逻辑上不能并存的思想,而且把它们都看作是真理。

三、常识对“事物”的理解的困难的哲学探索

哲学不能停留在常识的思维来看事物、对待这个世界,哲学家可以用常识的信念在这个世界上过正常人的生活,但是它却需要用哲学的思维来看待这个世界。哲学思维是一种科学思维,它既要符合逻辑,又要能够说明各种现象,而不能像常识一样违反逻辑和不顾事实的存在。

1、事物的属性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有一个红色的苹果,我们说苹果具有红色的属性,常识认为红色这种属性是一种客观属性,它是不依赖于“我”和我的感官而客观存在的,也就是说苹果的红色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是物质的不是精神的、是外在于“我”的而不是内在于“我”的。但是西方哲学从德谟克里特、巴门尼德、柏拉图到洛克、贝克莱、休谟再到现在,许多著名的哲学家不同意常识的看法。近代科学家伽利略、波义耳等就认为:物质世界中没有颜色,只有在人的心灵中生成颜色的能力。洛克与波义耳是挚友,它接受了近代科学家关于颜色的看法,并从哲学的角度将客观事物的性质分为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并认为苹果的红色既不是客观事物的第一性质,也不是客观事物的第二性质,它根本就不属于客观事物,它只能属于心灵,它是客观事物的第二性质在人的心灵中生成的观念,是一种主观的东西。也就是说苹果的红色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是精神的而不是物质的、是依赖于我们的感官而存在的而不是客观自在的、是在心灵之内的而不是在心灵之外的。贝克莱、休谟继承了洛克的观点,都认为苹果的红色只是人的观念,只存在于人的心灵中,这也是西方经验主义的传统思想,康德也继承了这种思想。哲学对于事物属性的这种理解与常识对事物的属性的理解相比,它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事物的属性会随着感官的变化而变化?比如一个红绿色的苹果,在一个正常的人看来它是红绿色的,但是对于一个红绿色盲的人看来它就是绿色的,常识可能会认为,苹果本身就有红色和绿色两种颜色、但是色盲的人看不到红色而只能看到绿色,这种解释如果能够说得过去,那么,下面的现象常识就无法回答。当“我”的眼睛发生病变时,我会把平时看来是红色的苹果看成是黄色的;当我带上墨镜时,绿色的树叶就会变成墨色。尽管常识坚信事物的颜色没有变化,不会随着我的感官的病变或我戴上墨镜而变化,但是我们的确看到了事物颜色的变化,这是常识无法解释的事实。但是洛克、康德等人的回答就较好地解决了这一困难,洛克等认为颜色只是经过人的感官在人的心灵中生成地观念,客观事物提供给人的只是刺激或者说是信息,这些信息经过感官的转化就在心灵中产生出颜色的观念,因此当“我”的眼睛发生病变时,尽管客观事物没有变化,但是由于我的眼睛发生了变化,因此生成的颜色也就发生了改变;当我戴上墨镜时,尽管客观事物没有改变,我的眼睛也没有改变,但是由于客观事物提供的信息在穿过镜片时发生了变化,所以在我的心中产生的颜色也就改变了。

这些哲学家的解释,既符合逻辑,又避免了常识的矛盾,但是它从来就没有真正说服常人来接受这些观点,因为在常人看来所谓在心灵中也就是在大脑中,而大脑在人的身体中,而在生活中我们见到的苹果的红色决不会是在我们的身体之内,而是在我们的身体之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尽管哲学家说得头头是道、天花乱坠,但是常人只要看到了苹果的红色在我们的身体之外,他就会坚信苹果及其红色等属性不会在我们的心灵中的一种观念、一种主观的精神的东西,常识就不会放弃红色是事物的客观属性的信念。

2、事物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常识坚信事物是客观的、外在的、独立于我而存在的,决不是主观的、依赖于我的心灵的、在我的心灵中存在的观念。但是当洛克说明了苹果的红色只是我们心灵中的一种观念时,也就同时说明了苹果的其他所有的属性都在人的心灵中存在,因为贝克莱的论证是:事物的属性是捆绑在一起的不能分开的,如果苹果的红色在人的心灵中,那么它的酸甜的味道、圆的形状也就会不可分离的存在于人的心灵中。因为贝克莱的思维逻辑是:事物是属性的集合,而事物的所有属性都是在我们的心中的观念,所以“物是观念的复合”,而观念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它的存在依赖于心灵的感知,所以“存在就是被感知”,所以心外无物,任何事物到存在于心灵之中,不在我的心灵之中,就在你的心灵之中,最后是存在于上帝的心灵之中。

这就是贝克莱的结论——心外无物。贝克莱的结论是复合逻辑推理的,整个推理过程不像常识一样充满矛盾,在逻辑上是严密的。我们常人可能会反驳贝克莱,既然所有的事物都是观念——我的或者是你的,那么我的身体也是我的观念,都在我的心灵之中,那么我的心灵在哪里呢?贝克莱的回到是:我的心灵是一个真正的实体,但是它是不可见的,虽然可以体会;我们看到的所有的事物都不是真正的实体,它们只是在心灵实体中的观念。心灵是不可见的,事物是可见的,凡是可见的东西都是事物,都存在于心灵之中。常人可能会反对说:心灵是在大脑中,而大脑是在身体中,我们的身体决不会是在心灵中,而是心灵在身体中,事物在我们的身体之外,因此事物决不会在心灵中,而是在心灵之外。正是常识与贝克莱的这种分歧,所以贝克莱的观点被常识认为是一种病态的思想。贝克莱与常识的区别是:贝克莱认为,所有我们见到的事物都在心灵之内,包括我自己的身体,我们能见到的只能是我们自己的观念,真正的实体——心灵——是看不到的;常识则正好相反,所有的我们看到的事物都是在心灵之外的,包括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心灵在我们的身体之中,心灵不是实体,而事物才是实体。贝克莱的观点对立于常识,但是却更符合理性,因为它正确的解决了事物为什么会因我的感官的变化而变化的问题,而常识对于这一问题视而不见,武断的认为事物是不依赖于“我”而独立存在的。

3、真正的实体是什么

常识认为,事物是真正的实体,我们看到的苹果、山峰、树木、小草等都是实体,我们的身体也是一个实体,大脑也是实体,而观念、思想则不是实体,是依赖于大脑而存在的。心灵如果是指大脑就是实体,否则就只能是依赖于身体而存在的精神性的东西。但是康德却不这样认为,在康德看来存在三类实体:精神实体(心灵)、物自体、上帝,但是它们都是不可见的,我们直观不到的,不能认识的。我们能够看到的、直观到的所有的东西都不是实体,都是因为实体而产生出来的精神性的东西。精神性的东西有两种:一种是现象,它虽然在精神实体之内,但是对于“自我”却具有客观性,因为它是先验形式整理来自物自体的感性材料生成的东西,它虽然依赖于精神实体,存在于精神实体之内,但是对于自我它却不依赖于自我而存在,这种客观性是相对的,只是相对于自我才存在;常识所认为的事物就是这种现象,常识所认为的客观性、外在性,只能是现象相对于“自我”的客观性和外在性,但是对于精神实体,现象却是内在的、主观的。在康德的世界中,精神实体内还有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有现象和自我构成的,自我面对现象世界,也就是常识所说的我看到的客观事物的世界。康德的另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就是观念,它不同于现象,是对想象的摹写,我们回忆中的和想象中的事物都属于此类,这些精神性的东西对于自我是主观的,依赖于自我而存在的,在在我之内的。因此在康德那里真正的实体是物自体,常识所认为的事物只是现象世界的东西。康德有三个世界:实体世界,包括物自体、精神实体和上帝;精神实体内的现象世界,也就是常识所说的自然界,它包括自然和自我,梦境在康德属于现象世界;自我所拥有的纯粹观念世界,它包括回忆和想象中的世界。常识不相信事物是一个非实体的世界,而只是一个精神的世界,常识坚信我们生活在一个实在的世界之中,自然界是一个实在的世界,而不仅仅是康德的现象世界。

4、罗素的世界

在《我的哲学发展》中,罗素谈到了他对于世界的最后看法(因为罗素对于世界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观点),下面是罗素对于世界的看法的引文:

我想,把我的意见和莱布尼茨的比较一下,就更能把我的意见说得明白。莱布尼茨认为,宇宙是由单子而成。每个单子是一个小的心灵,象镜子似地映照宇宙。这些单子映照的精确性有程度的不同。最好的单子所照出的宇宙图形最不模糊。由于被亚里士多德的主词——谓语的逻辑引错了路,莱布尼茨以为这些单子不互相影响,而且这些单子之继续映照同一宇宙可以用预定的和谐来解释。他的学说的这一部分是完全不能使人接受的。只是由于外界的因果性的活动施加于我们,我们才反照世界(如果我们真反照世界的话)。但是他的学说还有一些别的方面是和我所主张的学说相合的。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是关于空间的。莱布尼茨认为(虽然关于这一点他从来没有说得很清楚)有两种空间。一种空间是在每个单子的私的世界里。单子把材料加以分析和排列,在材料以外不假定有任何东西,就能知道这个世界。可是也还有另一种空间。莱布尼茨说,每个单子从它自己的观点来反照世界。观点的不同有类乎透视的不同。整堆观点的安排就给了我们另一种空间。这种空间不同于每个单子私世界里的空间。在这个公共的空间里,每个单子占据一个点,不然至少也占据一个很小的部位。虽然在偏私的世界里有一个私的空间,这个空间从偏私的观点来说,是极大的。当单子放在别的单子中间的时候,这个极大就缩成一个极小的针尖。每个单子的材料世界中的空间,我们可以称为“私”空间;由不同单子的不同观点而成的空间,可以称为“物理”空间。就单子正确反照世界来说,私空间的几何性质是和物理空间的性质相似的。这种说法的大部分可以不加改变地用来例证我所主张的学说。在我的知觉里有空间。在物理学里也有空间。据我和莱布尼茨来看,我的知觉里的整个空间只占物理空间的一个极小的部位。可是,我的学说和莱布尼茨的学说之间有一个重要的差别。这个差别是和对因果的看法的不同有关,也和相对论所引起的后果有关。我想,物理世界中的时-空秩序是和因果有密切关系的。我认为物理世界里的时-空秩序是包含这种有方向性的因果的。正是根据这个理由,我有一种主张,这种主张是会使所有别的哲学家们吃惊的,即,人的思想是在人的脑袋里。一个星发出的光经过介乎中间的空间,使视神经发生变动,最后在脑里发生一件事。我所主张的是,在脑里发生的那件事是一个视觉。事实上我主张,脑是由思想而成——我用“思想”这个字眼是用其最广泛的意义,和笛卡尔的用法是一样的。对这一点,大家会回答道:“胡说!我可以用显微镜看见脑子,并且,我知道脑子并不是由思想而成,而是由物质而成,就和桌、椅是由物质而成一样。”这纯粹是错误。你看脑子的时候,你在显微镜里所见到的是你私世界的一部分。你所说你正在观看的是从脑子起始的一个漫长的因果历程在你身内引起的结果。无疑,你所正在观看的脑是物理世界的一部分,但这并不是你经验中的材料的那个脑,那个脑是物理的脑引起的一个遥远的结果。如果象我所主张的那样,物理时-空中的事能通过因果关系而知其在什么地方,那么,在眼和通向脑的神经中的事发生以后你才有的那个知觉,其位置一定是在你的脑中。我所主张的是,我们能看到或观察在我们的脑袋里发生什么事。我并且主张,在任何别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到,也观察不到。一个这样的事的集合——即构成我们自己的那个事的集合——我们知道得要比世界上任何别的东西更亲切、更直接。关于我们有什么事发生,我们不仅知道抽象的逻辑结构,我们也知道其性质,也就是说,声音的特性之不同于颜色,或红色之不同于绿色。在物理世界中,这样的事是我们所不能知道的。在以上所说的学说中,有三个要点。第一个是,物理学中的实体不是世界所由成的材料,只是构筑起来的东西。这些构筑起来的东西是由事而成,为数学家的便利而把那些实体当做单位。第二个是,所有我们不由推理而知觉到的东西,是属于我们私的世界。在这一方面,我是和贝克莱同意的。在视觉里我们所知道的星空是在我们的体内。我们相信的那个外界的星空是由推理而得的。第三点是,使我们能以知觉到各种事物的因果线(纵然处处都有这样的一些线)就如沙上的河,是容易渐渐消失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并不能永远能够知觉到各种事物。

把罗素的观点概括一下就是:有一个公共的世界,这是一个有实体组成的世界,我也是这个实体世界中的一员,在我这个实体中有一个私的世界,我所看到的世界就是这个私的世界,这个世界不是一个实体的世界,而是一个精神的世界,这个世界中的事物与在公共世界中的实体相对应,我作为一个实体,在公共的世界中与其他实体相互作用,同时我又能看到我私的世界中的事物。

四、事物是一种结构

把罗素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对于“事物”我有这样的看法:生活中的事物既不是物自身(这是常识的观点);也不是心灵中的主观观念(这是贝克莱的思想);也不是在精神实体中的行对与自我的客观现象(这是康德的认识),也就是说事物既不是单纯的物质,也不是纯粹的精神,而是一种结构:物自体—信息—身体—现象(表象)。

理解世界往往离不开物自身、事物、表象这些概念,但是这些概念不是一些孤立的存在物,而是一些有着不同结构的东西。

1、物自身就是物的自在状态,是物在未与主体相遇的状态,但是任何物都不是自身封闭的,它们都是在不断的发出信息,或者说提供某些刺激。因此我把物的这种状态用结构表示就是:物自身——刺激(发出信息)。

2、事物就是物与人相遇后被表象化了的状态,它是物自身与表象相对应的一种状态,是物自身与表象的构造之物,它既是认识的对象又是行为的对象,它既不是物自身也不是表象,它是这样一种结构:物自身——刺激——感官——表象。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事物,它不是一个孤立的东西,而是一个由复杂的结构生成的东西,是一个统一体。

3、纯粹的表象在这样状态下存在:刺激——感官——表象。它可以不与物自身直接对应、统一在一起,例如镜子里的镜像就是一个未与物自身统一在一起的表象,但是来自境面的信息、人的眼睛、人看到在镜子里面的东西(表象)是存在的;有时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物自身不存在了,但是由于它的刺激还存在,所以仍然会有一个表象生成,例如如果太阳本身现在消失了,但是由于它发出的光线还存在着,所以在8分钟以内我们仍然会在天空中见到一个太阳,航海模拟器或航空模拟器就是利用了这一道理。表象是不会自在的,它与刺激、感官同在,它的结构模式就是:刺激——感官——表象,但是这个结构中没有真实的物,也就是物自身。

用这种结构理论来理解哲学史上种种观点,就会看到他们的观点的深刻与不足:

1、贝克莱的名言:“物是感觉的复合”、“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的“物”就是常识所指的事物,但是他的事物只是这样的结构:感官——表象。就是说贝克莱的事物是依赖于感官而存在的感觉的复合体——表象,没有物自体,贝克莱是否认“物质”的存在的,也就是否定物自身的存在,而只是承认表象的存在;但是贝克莱看到了表象不能自在,它的存在就在于被心灵所感知,这是它的深刻之处。但是贝克莱尽管思想是深刻的,但是由于它对事物的结构的理解是片面的,把事物的“物自身——刺激——感官——表象”结构理解为“感官——表象”结构,所以它的物就成了一个无根的背离生活常识的让常人难以接受的理论。

2、朴素的唯物主义者关于物的思想。朴素的唯物主义者认为物是不依赖于人的感官而自在的东西,这样的物只能是物自身,不是事物。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自身看作是事物,未能看到事物的复杂的结构,更没有看到表象对于感官的依赖性,是一种最朴素、最浅薄的对于世界的看法。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表述朴素唯物主义的事物就是:事物=物自身,而不是:事物=物自身——刺激——感官——表象。

3、休谟的事物是什么?休谟的事物是一个单纯的表象,休谟把它叫做由简单印象组成的复杂印象,也可以说休谟的事物是一个印象之流。休谟的深刻在于把表象看作是一个由简单印象构造成的东西,而且是一个流变的东西;但是只是把事物看作是一个表象这种观点一旦走入生活,就连休谟自己也不会接受这样的世界:世界是一个印象之流。休谟的事物:事物=由流动的印象构成的表象;而真是的事物则是:事物=物自身——刺激——感官——表象。

哲学常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哲学思维;新常态;辩证法;四个全面;创新发展理念

〔中图分类号〕D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048-(2016)03-0084-05

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从规模速度型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从要素投资驱动型转向创新驱动。”〔1〕他还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2〕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从哲学高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与方法深刻认识与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对于正确指导并推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社会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辩证思维方法,准确把握新常态

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旧常态向新常态的转变过程。“常态”有正常的常态,也有非正常的常态。例如,过去在一些地方或部门,存在着一些干部作风不正,谋事、做人不实的情况,甚至把行贿受贿、买官卖官等非正常现象当作为官做人的“常态”情况的现象。所以,对于常态,应当具体分析,辩证把握,正确对待。从哲学上讲,新常态是相对于旧常态而言的,是常态中的新生事物,即合乎历史发展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所以,旧常态向新常态的转变,就是要转变为合乎客观规律、具有必然性、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代表中国社会未来发展方向的状态。常态又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普遍性概念,其本质是合乎历史发展趋势与规律的新秩序。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理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结构,就必然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政治结构与文化意识结构。所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意味着政治、文化、科技、社会等都要进入新常态。

以辩证思维分析,新常态意味着中国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相对稳定的历史新阶段――中等偏上的发展阶段,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必须从哲学高度正确认识与处理好这一阶段出现的变与不变、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发展与代价、结构与功能、稳与进等辩证关系。

辩证法认为,运动、变化是绝对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作为体现着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历史新阶段的新常态,一方面,经济发展速度要调整(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要转变(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要调整优化(从低端产业向中高端产业迈进),发展动力要改变(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些都体现了“变”。但另一方面,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所以,新常态下,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不变,经济社会发展始终致力于人民幸福,发展更充分地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实现公平公正,使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宗旨不变。可见,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变与不变既对立又统一。

新常态下,限制数量,降低速度,使数量与速度保持在合理区间(适度增长),这不是限制发展,而是为了提升经济质量,增进经济效益,更好地推动经济升级转型,它是中国重新平衡经济的关键过程,包括经济增长动力更加丰富,增长速度更加可持续,更加公平地分配利益,经济结构更加平稳运行,从而谋求更高质量、更高等级、更高境界的发展。〔3〕辩证法认为,量与质是两种不同的规定性,所以数量、速度不是质量、效益,但它们又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质是量的基础,规定量的活动范围,质总是一定量的质,量制约质。所以,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就是实现更有质量和更有效益的经济增长,从而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不断增强综合经济实力。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体现了量与质的对立统一关系。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发展总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这是一个客观规律,具有普遍性。代价是人类为实现社会进步所作出的牺牲、付出,以及为实现这种进步所承担的后果。新常态,意味着我们在短期须付出一定代价,如适当降低发展速度(从10%下降至7%左右),这势必会影响经济数量的增长,但长期来看它会促进高质量的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经济提质增效的目的。这说明我们以牺牲一定的速度、数量的代价获取更高质量与等级的发展是正确的代价选择。社会发展就是在进步与代价的矛盾中运动的,必须树立正确的代价意识。

结构与功能也是新常态下的一对矛盾。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结构是功能的基础,结构影响功能,结构要服从系统整体的目的和功能,功能是结构作用的表现。新常态下,我们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各类要素配置效率,就是为了改善经济结构,优化经济结构,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作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通过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进而发掘经济增长的潜力,获得优化的系统整体结构与功能。所以,调整结构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改善民生,更加注重普惠和公平,使人民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共同富裕)与系统功能要求进行,不能偏离这一根本方向。同时,旧的生产方式与经济结构还会以一种结构化力量束缚我们,形成一种行为惯性与路径依赖。因此,调整经济结构意味着我们要着眼于经济发展的目的与功能,以更大的勇气、魄力与智慧,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协同发挥好市场和政府的双重调节作用,克服行为惯性,打破路径依赖,探寻新的发展模式与增长方式。

“稳”与“进”既有差别与对立,又是辩证统一的。“稳”始终是“进”的前提,“稳”维护和保障“进”,“进”则巩固和发展“稳”。所以,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既要抓住发展机遇,又要看到国际国内各种不利因素的长期性、复杂性、曲折性,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从坏处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牢牢把握主动权,真正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在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经济质量、增加民生福利、改善经济环境的基础上,真抓实干,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以积极进取的实践唯物主义态度,主动适应新常态

新常态是当前全球经济深度调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国际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一个特定历史阶段,具有客观性与必然性。所以,新常态是我国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谋划各项工作的基点,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的积极态度认真对待。

1.实事求是,探求新常态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对待新常态的根本思想方法。尊重事实,直面现实,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逻辑出发,努力探索和把握经济社会运行的客观规律,例如,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演化趋势与规律,产业结构调整的机制、路径与规律,实现由工业主导的产业体系向服务业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转变的条件、途径与规律,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动态平衡与协调规律,经济发展动力机制的演进路径与发展规律,经济结构与政治结构、社会结构的整体性、结构性、关联性与耦合性特征与规律。只有把握这些发展变化的规律,才能取得影响新常态的主动权。只有透过各种纷繁复杂的现象,深刻把握新常态的深层本质与规律,做到客观全面准确深入地理解新常态,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常态。

2.顺势而为,因势利导,主动适应新常态。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按规律办事,洞察大势,顺应新常态的发展趋势与潮流,主动作为,积极创造有利于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就能使事物朝着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例如,在认识和掌握了经济发展动力机制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条件、路径、机制与规律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积极有为,依照创新规律要求,大力培育和构建创新的体制、机制与环境,以全面深化改革的配套化、协同化、一体化整体推进的切实管用举措培植创新源,激发创新精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创造力喷涌、创意持续不断、人才辈出的创新氛围,最大限度地释放社会创新活力,全方位凝聚创新力量,开拓中国经济新的活力,实现中国经济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换,从而主动地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

3.直面矛盾,破解矛盾,在攻坚克难中助推新常态。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是客观的、普遍的,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事物就是矛盾体,世界就是在矛盾的推动下变化发展的,发展就是发现矛盾、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也是适应新常态的重要思想方法。经济新常态,存在着更为错综复杂的经济社会矛盾,例如,稳定与增长的矛盾,速度、数量与质量、效益的矛盾,政府与市场的矛盾,区域经济不协调的矛盾,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矛盾,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的矛盾,企业转型与政府管理的矛盾,结构调整与就业压力的矛盾,增长需求与资源能源供给不足的矛盾,如此等等。在当前社会结构日益分化、利益多元化、价值取向多样化的格局下,各种矛盾彼此勾连、相互耦合、相互交叉与叠加,呈现出复杂化、整体化、系统化的态势。适应新常态,就必须敢于直面矛盾,以矛盾分析法为指导,拿出挑战的勇气,处变不惊,知难而进,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辩证思维认识新矛盾,破解新难题,从全国一盘棋的战略高度,统筹协调各种关系,抓住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攻坚克难中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在创造性地回应、解决和化解各种风险矛盾中,闯出发展的新路子,使我国经济既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又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整体质量和效益,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三、以正确的思想观念,自觉引领新常态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它对社会实践起精神引领与价值导航作用。我们要遵循客观规律,认识和把握经济新常态的规律就需要接受先进思想和科学理论的指导。

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引领新常态的理论指南。实践的能动性、自觉性、创造性决定了人在事实和规律面前并不是消极无为与盲目被动的,人们具有积极主动的利用规律与驾驭规律的自觉能动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为我们认识、把握并自觉地驾驭新常态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是我们破解新常态下的各种实践难题的智慧之源。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矛盾的基本方法,不断增强新形势下的辩证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与历史思维能力,洞悉历史发展规律,顺应时展潮流。准确把握新常态的新机遇、新变化、新特征、新挑战,切实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探索新常态下的新课题,给出新答案,就能够自觉引领并推动新常态的科学发展。例如,我们以辩证思维看待和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树立发展与保护有机统一的理念,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适度发展经济,使经济发展不超过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这对于引领新常态下的经济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引领新常态的根本指针。“四个全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创新成果,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战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于我国经济换挡减速、贫富差距持续扩大、腐败问题日益严峻、改革步入深水区、攻坚区和矛盾凸显期、发展遭遇中梗阻等严酷现实,以辩证思维看待并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与党的建设等重大关系问题,把它们看作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并具有内在逻辑的有机整体,并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观点和系统思维出发,对它们作出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顶层设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总目标和价值取向,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在近期的系统功能要求,它必然贯穿并渗透于其它三个全面之中,起统领与整合作用;全面深化改革是发展的发动机,它构成其它三个全面的动力与引擎;全面依法治国是发展的基本手段与路径,它为其它三个全面保驾护航;全面从严治党是发展的灵魂与保障,它构成其它三个全面的组织支撑与制度保障。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三管齐下”、协同配合、一体联动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整体效应,取得优化的总体效果。“四个全面”蕴涵着“人民主体、协调推进、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念,凝聚起协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力量。“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于治国理政的全局,抓住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统领中国发展总纲,确立了党和国家当前和今后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勾画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国社会发展的新布局,是实践基础上的重大理论创新。由于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所以,它是引领新常态的根本指针。

3.创新思维与理念是引领新常态的实践要求。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更高级阶段,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所经历的量变到部分质变、积累到跃迁的过程,必然要求要有新追求、新动力、新作为、新特征、新突破,达到新境界。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观念制约人的行为。无论是稳中求进推动转型升级,还是实现新的增长模式的重构,无论是实现发展方式和动力的转变,还是优化经济结构完善制度机制激发创新活力,都需要发扬开拓进取、深化改革、勇于创新的精神。强调,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理念是方向,是钥匙,首要是创新。〔4〕当前,我们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创新思维为指导,以提高质量与效益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所以,引领新常态,在思想观念层面,必然要求要有新思维、新理念、新创意。善于运用创新思维(例如“互联网”思维),大胆解放思想,抓住新常态提供的新机遇,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模式,形成新思路,开辟新境界。从实践层面来看,我国地域的辽阔性,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东西南北、城市乡村差异性很大,新常态下的发展很难采取统一、单一的路径与模式,需要以新思维、新观念探索适合各地实际的不同发展模式与路径。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培育和锤炼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一种不拘一格、突破传统、打破常规、求新求异型开放思维。对此,要求我们以创新思维为引领,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加速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大力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只有以创新思维为指导,解放思想,开动脑筋,紧密结合各行业、各领域、各部门的实际进行新思考,大胆创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灵活应变,充分激发各领域、各部门高昂的创新创业热情,才能闯出新常态发展的多元化模式与多样化路径,引领新常态的健康发展,实现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转换。

总之,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与方法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保持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遵循和实践指南。

〔参考文献〕

〔1 〔2〕.迈向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N〕.光明日报,2015-03-29.

哲学常识范文第5篇

一方面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但人们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通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并利用规律。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办事情时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客观规律,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小 结】

一、“四个一”:

一个核心概念---物质;

一个根本观点---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一个基本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一个对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二、“两个二”(两对辨证关系和方法论):

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的能动性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三、主干知识与热点联系: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哲学常识(精选5篇)的详细内容,大家通过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哲学常识(精选5篇)都有一定的了解了吧。(本文共字)

培训啦文章归档 教育资讯 留学攻略 七品教育网站地图xml
322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