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贸易(精选5篇)

| 婕音

推荐文章

菁英职教网 培训啦 留求艺

边境贸易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俄;边境;贸易

世界贸易组织对于边境贸易的定义是“两国边境地区居民和企业在距边境线15公里以内地带从事的贸易活动,其目的是便利边境线两边的人民互通有无。”我国对边境贸易的界定是“相邻国家在两国接壤地区(一般离边境两侧各15千米地带),由边境贸易商、边境贸易机构或边民所进行的一种贸易形式。”

一、中俄边贸贸易特点

中俄边境贸易在中俄两国经济关系持续发展并渐趋国际化的前提之下,经历了从不规范到初步规范、不稳定到基本稳定、徘徊不前到加快发展的过程,并且加快发展的态势日趋明显。对其目前总体状况,有以下特点:

(一)贸易主体

中国对俄边境贸易主体进一步壮大,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对俄贸易的生力军。中国边境地区对俄贸易企业的经营实力正在增强,对俄贸易逐渐转变先前依靠群体优势!积少成多的粗放式经营模式,形成了以一批骨干企业为支点的集约式专业化发展模式。

(二)贸易方式

2000年以来,随着两国金融领域合作,特别是银行间合作的加强,正在为边境贸易提供了国际标准的贸易操作和结算方式,也为现汇贸易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到2003年,易货贸易基本退出边境贸易,逐步让位于现汇贸易!补偿贸易和转口贸易,体现了边境贸易逐步国际化和边贸企业经营手段逐步规范化的过程。现汇贸易的发展也是加工贸易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传统的边界口岸绥芬河、东宁、黑河等地也不再仅仅是最初以货易货的交易通道,加工贸易正在取代原始的贸易方式成为时下新的发展趋势。绥芬河市和毗邻的东宁县是我国与俄罗斯的两大互市贸易区,绝大部分加工贸易企业都建在互市贸易区内,产品在口岸经过自由贸易,可通过俄方的互市贸易区直销俄罗斯腹地。

(三)贸易结构

进出口商品结构有所改善,机电产品的出口比重上升。中国对俄边贸出口主要为粮食、果菜、服装和日用百货以及家电和电机等产品,出口商品质量逐步改善;进口中仍以化肥、钢材、木材和石油等传统商品为主。同时,随着国内对能源需求的旺盛以及房地产行业的高涨,加之2004年俄罗斯放开了对中国出口废钢的限制,进口商品中原油、钢材、化肥的比重不断增加,2004年,中国对俄最大的陆路口岸一一满洲里口岸(包括公路和铁路),进口货物构成中木材、原油和钢材进口也位居前三位。

此外,在合作领域方面。随着边境城市功能定位的不断扩大和升级,中俄边境贸易逐步由普通贸易向经济技术合作领域转变,并在投资!科技及能源领域等方面的合作取得一定的进展。

二、中俄边境贸易发展障碍

中俄贸易发展迅速,边境贸易也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但是,仍然有一些因素阻碍着中俄边境贸易更快更好的发展。

(一)边境贸易发展规模小,出口结构不合理

中俄双边境贸易易规模直接决定了中俄边境贸易发展的状况,受制于中俄双方经济发展阶段和主要进出口商品种类,这直接导致了中俄边境贸易规模偏低。一方面,这是由边境贸易自身特定决定的,边境贸易主要在边界口岸双方进行,以交换日常用品为主,这导致双方交易规模较小。但更重要的是中俄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直接导致了可交易商品类型受到限制,贸易基础发展受到影响。反映到现实情况中就是双方贸易商品中,中国出口商品以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商品为主,而俄方出口商品中以资源型商品为主。虽然近年来中方对俄出口中机电商品比重逐渐升高,但是,出口商品结构升级依然较为缓慢。而俄罗斯对中国出口产品一直以资源型商品为主,出口商品升级更加任重道远,资源诅咒的阴影更是挥之不去。从长远看,这不利于中俄继续深化边境贸易往来,会使中俄边境贸易陷入增长瓶颈。

(二)基础设施的发展缓慢,产业发展动力不足

中俄边境贸易规模提升缓慢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交通运力不足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特别是俄方铁路货运换装能力和货物通过能力建设更加滞后。满洲里公铁货运能力最强,对俄边境贸易量也最大,有效地保证了中俄边境贸易开展。黑河是唯一的公水两路边境口岸,但以水路运输为主,冬季可以开展冰上运输,封冻期实际70天左右,这直接影响了运能,限制了黑河开展对俄边境贸易,这也导致了黑河对俄贸易额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运输能力和方式先天不足无疑是制约黑河对俄贸易的最大瓶颈。在绥芬河乃至整个对俄陆地边境地区,还没有建立起具有一定规模的出口加工基地,边境地区企业在对俄边境贸易中的参与程度不高。很多对俄边贸企业仅仅充当一种中介和过货的作用。边境地区在发展对俄贸易中没有充分发挥地缘等优势,来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基地,也没有充分利用对俄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机遇,做大做强边境战略产业经济带,使得自主发展能力有限,严重制约对俄边境贸易的发展。

(三)俄方贸易政策壁垒

与我国接壤的主要是俄东西伯利亚、西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包括阿尔泰、赤塔州、滨海边区、阿穆尔州、犹太自治州、哈巴罗夫斯克边区等6个联邦主体,这些州区在对外贸易政策实施方面并不一致,如前几年曾规定从我国进入俄的旅游者携带的包裹不得超过50公斤,但在执行时,各地存在很大差异,有些地区将货物严格控制在50公斤以内,有些地区则根据携带者是不是俄罗斯人进行区分,俄罗斯人有时可以携带80公斤以上的货物。另外,俄罗斯的经贸政策非常不透明,中方企业只能从贸易实践中了解到某一类商品的税收、管理政策,对其他商品则无法知道。俄罗斯政策多变,一旦政策改变,企业往往措手不及,给正常的经贸活动带来困难。

(四)边境贸易企业融资困难

中国边境贸易企业普遍经营规模较小,业务发展受资金规模限制。而规模较小、信誉等

级偏低的边境贸易企业很难在银行获取贷款。当前,各个商业银行对边境城市分支行的授信资金额度都很低。正因为如此,很多边境贸易企业和银行本可达成的贷款协议,往往受到资金额度的限制而无法实现。此外,边境贸易企业贷款难的问题还根源于其经营方式本身。事实上,近年来边境贸易的发展使边境城市积累了相当多的居民储蓄,但是由于边境贸易企业在银行贷款难,大部分储蓄便通过省级分行转移至其他行业和其他地区。只有打通银行与边境贸易企业之间的贷款渠道,解决这种储蓄和融资的不对称现象,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边境贸易企业的经营规模和经营效益。

(五)边境贸易结算方式不便捷

目前,中国边境贸易主要以现钞和转汇两种方式进行结算。现钞结算风险较高,且不利

于加强中国对外汇的管理。而转汇结算由于必须通过第三国银行,又面临时差等不便捷因

素的影响,直接导致结算速度慢、结算费用高等阻碍边境贸易企业发展的问题。在解决边

境贸易货币结算问题上,中俄双方的态度一直十分积极。俄滨海边疆区政府文件中提出解决边境贸易货币结算难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案是建立区域性的俄中联合银行。但是,由于中俄两国银行体系差异较大,当前并不具备建立联合银行的条件。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边境贸易通过第三国货币结算所带来的诸多不便,中俄双方都积极推进边境贸易本币结算。并且本币结算已经由贸易领域逐步向旅游领域扩展。但是,以本币结算的边境贸易发展同样遇到了很多困难。

三、中俄边境贸易发展的潜力

尽管中俄边境贸易发展存在很多问题,但这并不能妨碍中俄边境贸易合作和深化的继续,给两国来的的互惠互利。中俄边境贸易的前景是广阔的,有很多方面可以体现,本文主要从经济方面来说明:

(一)中俄经济的互补性

中俄经济的互补性主要表现在一是一般产品的互补性。它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占了两国贸易额的50%80%,中方出口日用消费品、轻纺工业产品、食品、水果、小型拖拉机、工具、电瓶等,在这一方面,中方的生产水平今后仍将领先于俄;俄方出口推土机、挖掘机、采煤设备、仪器、轻型轿车等优势产品,而这在我北疆也有广阔的市场;二是原材料产品的互补性。我北疆盛产大豆、玉米、稀有金属等,而俄有大量的化肥、木材、钢材、铝等。双方可以互换有无,两国都在建立开放的市场竞争体系,因而都必须融入国际大分工的洪流,在产品结构,生产技术上都可以互通有无,加强合作。俄远东西伯利亚地域辽阔,农田广袤肥袄,粮食产量却远低于中国,而且粮食经常歉收,食品大量依赖进口,尤其是蔬菜水果价高质差。我北疆居民有冻土种植的丰富经验,完全可以象韩国人那样就近租赁土地,然后从中国国内请来技术人员、雇佣当地或中方农民种植粮食作物或水果蔬菜。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最初和最一般的形式是自由贸易区和关税同盟。但它有许多前提条件:成熟的市场体制、密切的经贸关系、相近的文化传统、便利的交通运输等。而东北亚显然不具备这些基本条件,故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尤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另一方面,正由于该地区各国之间的巨大差异性使区域经济合作的相对利益较多,前景颇为壮观。因此,六国尤其是中俄两国正致力于扩大双边合作和多边合作,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共同进步。中俄两国特别是中国东北与俄远东西伯利亚地区历史联系悠久,有密切的经济往来,十多年的贸易有了突破性进展,并创造了不少新鲜经验。实践证明,中俄合作的一些举措己构成东北亚区域合作的重要内容,尤其是中俄边贸的发展历程及成功经验为区域合作提供了现成的借鉴。可以认为中俄边贸是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骨干、桥梁和纽带。

四、中俄边境贸易问题解决的建议

(一)加强立法,解决中俄边境贸易争端

国家应当完善立法立法不完善,法制不统一,是当前困扰边境贸易争端解决的一大障碍。我国有着广阔的边界,与众多的国家相互毗邻,妥善解决好双边贸易的争端,对促进我国的对外贸易往来和交往,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中俄两国的边境线最长,与俄罗斯联邦许多共和国都接壤,中俄两国的边境贸易有着很强的代表性。完善中俄两国边境贸易争端的解决机制,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国家应明确中俄边境口岸法院对边境贸易纠纷的司法管辖权,对什么是边境贸易纠纷以及边境贸易纠纷案件的范围加以界定,而且应将“边境贸易”,定义为是指在中国边境城镇中,依法注册登记并享有外贸经营权的主体同对方边境城镇之间同样的主体之间的贸易,以及两国边民之间的互市贸易。以后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外民事诉讼案件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解决此类案件的争端。

(二)加大边境贸易的政策扶持

加大边境贸易的扶持应该从如下方面做起,其一,在税收政策上,要减轻边境贸易企业税收负担,将减税措施落到实处,同时严厉打击非法偷漏税行为,鼓励合法使用税收规则。其二,在产业政策上,要配合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出台相应产业升级配套政策,鼓励边境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品的质量。其三,在科技政策上,做好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孵化工作,继续加大对农畜牧业科学技术、抗冻耐寒应用技术、生物技术等符合当地切实需要的重点科学研究投入力度。其四,在外贸政策上,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参与边境贸易,同时要做好对外宣传和交流工作,打消俄方部分群众对中俄边境贸易的消极看法,争取俄方同样以开放的姿态融入东北亚经济合作大局。

(三)加强边境贸易的金融管理

在金融管理方面,简化贷款手续,适度增加信贷投入,支持边贸发展;对业绩好、信誉好的企业降低开证保证金比例、提高预付货款额度;允许贸易的外汇收入汇入国内账号后再解汇,解决第三国结算的不便及携汇入境的风险;并采用更灵活的核销方式;另外加强与俄方沟通,争取使用美元、人民币、卢布直接通汇,解决结算障碍。加大对边境贸易的投资力度,尤其是资金上的支持在边境贸易配额分配上,考虑到通过边境贸易进口的多数是能源、矿产、木材,非常有助于弥补我国自然资源的不足,在配额分配上应给予边境贸易企业一定的优惠。目前,中央切块、地方分配的方式无法做到对边境贸易企业的倾斜,可以考虑由边境贸易企业直接向外经贸主管部门申领配额,主管部门在发放进口许可证时对边境贸易企业实行同等优先的原则;在加大对边境贸易企业的资金支持方面,可以考虑设立边境贸易发展基金,帮助其开拓俄罗斯市场。

(四)推进互市贸易区建设

以推进互市贸易区建设为切入点和启动点,进一步扩大边境贸易规模,目前,北美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进行边境贸易的最高形式是自由贸易区,它们在初始阶段也经历了互市贸易区、经济合作区等发展阶段。其成功经验表明,这是一种发展边境贸易行之有效的方式。建议选择边境贸易规模大,发展基础好,口岸设施健全、地缘和交通条件优越、资源富集的地区辟建自由贸易区。实现“境内关外”自由贸易的发展模式:由邻国进入自由贸易区的商品不征交关税,也不办海关手续;除国家规定的商品外,均可进入自由贸易区;进区商品可以按工业和商业处理后,重新出口,海关不予监控;进区商品运进国内则需报关,缴纳进口关税和办理其它相关手续;区内各种货币可自由流通、自由兑换。自由贸易区要有相当的面积,可以一次规划,分阶段执行。

参考文献:

[1]王文举,查弦.中俄边境贸易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08)

[2]王振南.浅议中俄边境贸易发展[J].民营科技,2009(06)

[3]王兆国.中俄边境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12)

边境贸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民族地区;边境贸易;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1-0079-02

民族边境贸易,是民族贸易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少数民族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少数民族地区可借助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带有民族特色的资源和产品,使当地的经济得到发展,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一、民族地区开展边境贸易的有利背景

民族地区的边境贸易,属于民族贸易的形式之一,即在一定范围内边民或企业与邻国边境地区的边民或企业之间的货物贸易。边境有两种形式:一是边民互市贸易。它是基于边民个人之间买卖行为的一种贸易方式,两国双方边境居民在规定的开放点或指定的集市上,以不超过规定的金额,买卖准许交换的商品。二是边境小额贸易。指边境地区的外贸公司,与邻国边境地区的贸易机构或企业之间进行的小额贸易。

(一)区位地理优势

在我国的五个民族自治区中,除宁夏回族自治区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都与邻国接壤,民族省份中也有云南与邻国相接。另外,部分自治州,自治县的情况也大致相同。从中国地图看,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蒙古、朝鲜、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分别与黑龙江,吉林、沈阳、内蒙古、新疆、广西、云南和接壤。除东三省以外,其余全为民族省区。另外,甘肃省也有部分地区与蒙古国接壤,在一些提法中,甘肃省也被列入民族省区范围内,在此不做探讨。截至目前,我国共开放一类口岸241个,边贸企业达3 000多家[2]。

(二)历史上的边境互市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由于中原的汉族与周围少数民族在生产力水平、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经济文化类型上的差异,使双方的经济往来具有极大的互补性和吸引力,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地方对内地的较为先进的产品的需求,同时,由于边疆少数民族畜牧业发达,中原汉族地区,尤其各个王朝处于对军事装备的需求,少数民族地区的马匹对中原地区也是一种“紧俏货”。后来经过不断的发展及丝绸之路的开通,内地向外输出铁器,铜器、陶瓷、丝绸、布匹、盐、茶及其他工艺品。边疆和少数民族地方向内地提供皮毛、骆驼、马匹、香料等。其中大部分为生活必需品[3]。这种往来关系,不仅丰富了双方民众的物质生活,发展了边疆和民族地方的经济,对民族之间的关系,也有着积极的影响。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有“茶马互市”、“朝贡”和“边民互市贸易”边境互市形式。

我国历朝历代中,除蒙古族和满足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王朝――元朝和清朝外,其余的都由汉族建立。历史上,除中原地区以外,其余都居住着少数民族,而这些地方都被认为是“蛮荒之地”,中原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与域外民族的贸易也标志着我国的民族边境贸易自古就有。

这种发展了几千年的有着浓厚历史底蕴的互市贸易,为现在的边境民族贸易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国家的政策导向及沿边口岸的开放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制度。改革开放,势必要涉及我国的沿海沿边地区,在这些地区设置边境口岸,并在税收和政策上提供优惠,以发展当地经济。首批开放的口岸和经济特区全部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东南沿海的经济飞速发展,我国东部与中部、西部的经济实力形成了巨大差异,且东南沿海取得的经济成就,也无法向民族地区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4]。为了防止这种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国家开始逐渐在民族地区开放沿边口岸。

(四)民族地区开放口岸的其他有利因素

在一些少数民族地方,与之相邻的多为跨境民族,由于在语言,生活习惯及的相同,为双边贸易提供了便利。如与新疆接壤的哈萨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的民族,与生活在我国新疆的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在语言,上有着相同之处。内蒙古与外蒙古、生活在黑龙江的俄罗斯族和俄罗斯联邦、延边自治州的朝鲜族等,都有着类似的优势。

二、民族地区边境贸易的形式及特点

我国民族地区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在基础设施和交通通讯、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民族地区的高等级公路和铁路通车里程也大幅度提升,车站、机场和码头数量较新中国成立后初期而言,数量和规模上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些基础设施的发展,更有利于边境贸易。

(一)民族地区边境贸易的形式

由于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组成了立体交叉的运输体系,为两地在贸易上的往来提供了便利,无论是矿产资源,还是民族特产,都源源不断地往来于两国之间,丰富了两国边境市场,也使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同时,基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我国一跃成为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经济实力的日益强大,使人民币在部分国家和地区成为了流通货币,这种情况的出现,使贸易双方的资金结算更加快捷安全。随着边境贸易的发展,边境旅游业也成为了另一项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

(二)民族地区边境贸易的特点

民族地区的边境贸易,与边境贸易相比,有着语言文化相同、心理认知共同、经济密切互补等关系,特色产业也是民族地区边境贸易的又一特点。

1.语言和文化的相同,使贸易关系更加紧密

由于我国的少数民族边境地区所生活的民族,与境外主体民族在语言、文化、心理认知方面有共同性,首先在语言文化交流上就没有任何障碍,为双方的贸易洽谈提供了基础。再者,由于双方在心理认知上的相同,甚至是的相同,双方的信赖度也高于一般的边境贸易对象,这就使双方在贸易洽谈在资金、数量上有更大的增加空间,在质量上有着保障。这就使贸易双方的合作关系更加紧密,往来更加频繁。

2.在经济上密切互补,繁荣两地贸易市场

这种经济上的互补,对双方在贸易产品和类型上,互通有无,各取所需,一方面,丰富了交易双方市场,另一方面,在今后的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商有着更广阔的前景。

3.民族地区利用特色特有资源发展特色经济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例如:煤、铁、钒、镍、金、锰、钵、铝、铜和、石油、天然气等,为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5]。其次,除上述独特资源外,少数民族地区有许多独特的土特产品,且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一定地位,如新疆的棉花、广西和云南的甘蔗、内蒙古和新疆的甜菜、云南和贵州的烟草、沿海热带和亚热带水果、西北的苹果和葡萄、云南等地的花卉,以及药材及民族药材等,以及带有民族风情的服饰,工艺品等,都可为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三、民族地区边境贸易中存在的不足与对策

(一)民族地区边境贸易中存在的不足

少数民族边境贸易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如边境贸易中,有个别不法商人以次充优,商品的数量和质量上水分较大。边贸秩序混乱,缺少管理机制和法律约束等。这些因素也导致了一定时期内,边境贸易下滑的情况。

其次,一些地方的城镇和口岸建设发展缓慢,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落后,不能为从事双边贸易人员提供较好的服务,使得一些商人或公司不愿长时间留于此地。服务不到位,直接影响着贸易经济,从长远角度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该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旅游业,餐饮业,加工制造业和休闲娱乐行业和劳动力市场等。

再次,少数民族边境地区的交通通讯仍然无法满足当前的边境贸易,如一些货物、产品无法快捷安全地,按时按点地发往指定地区,导致民族边境地区货物周转缓慢,资金周转期较长。通讯手段落后也是民族边境贸易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最后,国家对民族地区贸易自限依然不够,许多订单或协议当地政府无法自主决定,需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民族贸易的发展。

(二)相关建议及对策

1.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转换贸易方式

在民族边境贸易中,从自身角度出发,不断优化本地区的产业结构,由粗犷加工到精加工,产品由原始加工方式到深度加工方式转变。以注重生态环保产业优先发展。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及人才,从事紧密产业。同时加强与其他诸如旅游、饮食、休闲娱乐等领域的协作,从单一经济结构向多样经济结构发展。

2.改组现行边贸管理体制,整治边贸秩序

民族边境贸易在根本上,要对现行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如重组大型边贸公司企业,统一管理,逐步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稳定的产、供、销联系,使边贸市场有效管理,边贸秩序井然有序。

结语

少数民族地区的边境贸易发展,不仅要依靠现有的地理及民族关系等优势,进一步扩大贸易市场。同时,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使之与其他经济产业相关联,全面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另外,国家在少数民族边境贸易的政策和管理上应提供扶持和导向。

参考文献:

[1]施政一.民族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2]姚少华.边境贸易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J].改革与战略,1994,(3).

[3]如阿萨拉图.明代蒙古地区和中原间的贸易关系[J].民族团,1964,(2).

边境贸易范文第3篇

今年,我州边贸由于国内外诸多重大因素的影响,受到从未遇到的挫折,但是我局在省商务厅的积极指导和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强化服务、积极做好协调、开拓创新、克服重重困难、勤奋工作,使得我州边贸在非常不利的环境中最大限度的遏制了下滑的幅度。

一、边境贸易基本情况

1、全州边贸持续下滑

200*年1-10月,全州边贸企业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总额12115万美元,比上年同期14672万美元下降17.4%,减少进出口总额2557万美元,其中:出口完成4951万美元,比上年同期5279万美元下降6.2%,减少出口328万美元,进口完成7164万美元,比上年同期9393万美元下降达23.7%,减少进口2229万美元。要完成年初确定的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增长15%的计划目标已经不可能。

2、边贸下滑的主要原因

(1)主要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影响颇大、大宗商品出口减少,今年前三季度于人民币升值压力和节能减排形势严峻,国家对“三高一低”产品出口进一步加以限制,一河口口岸五金矿产品出口仅10.8亿元,较去年同期36.3亿元相比减少了25.5亿元,下降70.2%。主要是出口关税提高,钢坯、线材、热轧板、铅锭、锡锭等五种商品出口大幅减少,该五种商品前九个月仅出口0.06万吨,与去年同期49.5万吨相比减少49.4万多吨,出口值仅0.3亿元、减少达32.8亿元;再是化肥出口基本停止,由于国家出台了“从4月20日至9月30日对化肥类产品及部分原料实行100%的特别出口关税”这一政策,5-9月河口口岸化肥出口仅一亿元,与去年同期2.6亿元相比下降61.5%此政策又将延续到年底,而且对氨、氮肥等实行了150%的出口特别关税,使得形势更加严峻。

(2)进出口商品结构单一1-9月仅五金和化工产品两类产品的进出口值就达29.8亿元,占口岸进出口总值的68.4%,这两类商品几乎受制于国家政策调整因素影响,口岸贸易风险很大%。

(3)人民币持续升值和国内物价持续上涨使出口产品面临“双重”压力,据有关专家测算,升值6%相当于减少利润3个百分点,虽然直接与人民币计价是规避人民币升值风险的好办法,但是河口口岸主要是出口越南市场,越商要求以美元而不是人民币计价,这就使得许多商家难以应对汇兑风险,另外国内物价水平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扬,上半年cpi同比涨幅连续3个月超过8%的高位,这两个因素使国内产品出口面临“双重”压力。

(4)越南经济动荡对我州边境贸易带来较大影响,一是人民币与越南盾汇率突创新高,削弱了越方企业使用越南盾购汇的意愿,导致了我方企业出口收汇的时限加长,货款积压;二是越南盾贬值,越南购买力下降,导致越南进口商减少对中国商品的进口,进而造成我州边境贸易锐减。

(5)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全球性经济危机显然更是已经给我州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边境贸易带来重大影响。

二、为完成目标任务所采取的工作措施

1、积极督促证管商品的完成

定期对焦炭、煤炭、锡锭、谷种等配额证管商品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保证配额许可证的及时完成;同时,进一步加强与省厅、市县业务主管部门和企业相互配合,及时了解通报证管商品使用情况。积极督促相关企业,按时完成省厅安排的焦炭、煤炭、锡锭、谷种等配额许可证。

2、加强对企业的调研。我局定期不定期的组织边贸、口岸科室人员,到河口、金平了解掌握各边贸企业经营情况,对企业在货物、人员方便快捷通关方面,尽力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3、加强对河口合丰、昆钢矿业、昆钢进出口、海天等十四家进出口额在200万美元的重点边贸企业,对铁矿石、铜精矿、铅锌矿、大米、橡胶等大宗进出口商品的跟踪服务。从国内外市场、价格、政策、供求方面,及时为企业提供相关信息咨询服务。

4、强化对企业全方位服务。一是主动宣传好国家外经贸政策法规,做好边贸企业经营权备案登记;二是积极与企业进行经常性的勾通和联系,了解掌握企业情况,及时反映企业心声。三是及时为企业办理配额许可证申报等事项。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基础设施滞后影响对外贸易做大做强

一是滇越米轨铁路老化,联运车皮运力严重不足;其次是蒙―新高速公路尚未全线贯通,运输成本高;三是红河航运开发滞后;四是口岸货场功能不完善;五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由于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大批量商品进出口装运受到限制,影响人、车、货进出及通关速度和效率的提高。

再是出口签订合同、未结汇合同无法履行。据了解,出口企业此前按1:2100签订的出口合同无法执行,大部分企业在经营中无利可图,甚至亏损,出口积极性大打折扣,因为产品出口换回来的越南盾不值钱。所以一方面出口企业宁愿违约也不愿出口,新的合同也不敢签订,同时,越南方面由于物价上涨,运输成本增加,进口也相对减少。

“中国红河―越南老街经济合作区”项目方案签署已近两年,双方上级政府尚未批复,缺乏政策推动,项目推进乏力。

建设中的中国河口国际口岸北山片区前期项目,在土地征用、拆迁、赔偿等方面,给财力薄弱的河口县政府带来较大压力,致使许多政府投资的基础性项目因缺乏资金建设难以推进。

四、建议和措施

(一)继续推动口岸交通、货场、仓储、配送等物流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完善物流体系,满足货物大进大出的需要。

(二)继续加强与海关、边检、国检、税务、金融、运政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健全部门之间的联系、协调和监督机制,改进作业流程,缩短通关时间,提高口岸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使之与“大通关”服务相适应,为河口、金平口岸贸易的快速发展缔造更为便捷、高效的环境。

(三)进一步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扩大进出口规模。坚持“科技兴贸”战略,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走“以质取胜、提质增效”发展道路,使河口口岸形成“以化工产品和冶金产品为龙头,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为两翼,农副产品与其它产品齐发并进”的外贸新格局。

(四)积极促进双边经济技术的合作与交流。从双方合作开发的情况看,由于越南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而云南省、红河州在开采、冶炼、加工方面有较高的技术力量和水平,双方有着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基础和条件。充分利用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优惠政策和越南老街省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到越南投资发展。

(五)认真做好200*年中越(河口)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相关工作,为企业搭建贸易、投资、交流、合作平台。

(六)积极争取上级批准“增设河口部级公路口岸”和“中国红河―越南老街经济合作区”。

(七)加强调研工作,增强服务指导能力一是针对我州大部分外边贸企业基础差、实力弱、外贸知识缺乏的实际,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外贸业务知识和外贸政策培训,为企业发展外贸培基固土。二是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工作,加强对各外(边)贸企业的了解,及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开展对外贸易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八)培育具有规模效益的出口企业和产品,主要是抓重点企业、重点商品的跟踪。对昆钢集团进口的铁矿石,出口的焦炭、钢坯,云锡公司、冶金公司进出口的锡类产品,红磷公司出口的化肥,南方电网公司出口的电力等支撑口岸贸易的重点企业和重点商品进行跟踪问效,为重点企业和重点商品开展外贸活动构筑最佳平台。

(九)改善边贸商品的结构,我州边境贸易发展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的发展地方特色产品和优势产业,提高边境贸易出口商品的档次、质量和附加值,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扩大边贸出口的优势。

五、下一阶段工作重点

(一)加大对大宗进出口商品关心、关注、跟踪服务。

加强对橡胶、铁矿石、铜精矿、铅、锌等边贸大宗产品进口的关心、关注、跟踪服务。我州边贸资源性产品进口占全州边贸进出口总值的65%以上,橡胶、铁矿石、铜精矿、铅、锌、锰矿等资源性产品进口,是能否较好完成边贸进出口目标任务的关健,这是我们今年边贸重中之重的工作。

(二)、加大对重点企业经常性勾通联系和服务。

加大对合丰、昆钢矿业、昆钢进出口、恒源、海天、方圆等重点企业的联系与服务工作,预计这十四户企业进出口总值,占全州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目标任务的85%以上,做好这十四户企业全方位的服务工作,促进企业经营稳步发展,顺利完成企业进出口计划目标,相当于完成全州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总值计划目标的85%以上。

(三)、加强与省厅业务处室联系

锡锭、烟煤、焦炭、大米、玉米、水稻种配额许可证商品,出口总额在2000万美以上,占全州边境小额贸易出口总值的30%以上。加强与省厅业务处室的勾通与联系,争取省厅对红河州更多的支持,在锡锭、烟煤、焦炭、大米、玉米、水稻种配额许可证分配安排上给予红河州重点企业倾斜。为完成全年进出口目标创造条件。

边境贸易范文第4篇

一、边境贸易的界定

国际上,对边境贸易的界定主要是以WTO关于最惠国待遇的例外中的规定为依据。根据WTO的规定,边境贸易是指毗邻两国边境地区的居民和企业,在距边境线两边各15公里以内地带从事的贸易活动,目的是方便边境线两边的居民互通有无。但由于一些客观原因,现实中有些国家的边境贸易超过了边境线15公里的限制。如在边境线15公里以内无人居住,边境贸易就不可能严格限制在15公里范围内。

我国边境贸易的范围要比这宽泛的多。主要包括边民互市贸易和边境小额贸易。边民互市贸易,系指边境地区边民在边境线20公里以内,经政府批准的开放点或指定的集市上,在不超过规定的金额或数量范围内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边民互市贸易由外经贸部、海关总署统一制定管理办法,由各边境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具体组织实施。从在边境线规定范围内从事交易的规定来看,边民互市贸易的概念接近于WTO的规定。目前,中俄之间的边民互市贸易只存在中国边境一侧,俄罗斯方面并不存在同类的市场。

边境小额贸易,系指沿陆地边境线经国家批准对外开放的边境县(旗)、边境城市辖区内(以下简称边境地区)经批准有边境小额贸易经营权的企业,通过国家指定的陆地边境口岸,与毗邻国家边境地区的企业或其他贸易机构之间进行的贸易活动。边境地区已开展的除边民互市贸易以外的其他各类边境贸易形式,均统一纳入边境小额贸易管理,执行边境小额贸易的有关政策。边境小额贸易的管理办法由外经贸部商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从对边境小额贸易的界定可以看出,边境小额贸易政策的实施对象是边境小额贸易企业,该企业虽然必须设在边境地区,但范围要远远超过WTO中距边境线15公里以内的规定,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边贸无边”的现象。目前,通过边境贸易从俄罗斯进口的商品多数是通过边境小额贸易的形式完成,虽被称为小额,但实际合同金额并不小,这主要是因为我国通过边境小额贸易从俄罗斯进口的多是木材、化肥、矿石等。

在实际边境贸易活动中,还有一部分边境贸易是通过旅游进行的,即中俄双边居民以旅游名义到对方国家购物,然后将商品打包携带出境。这种行为通常被称为“倒包”,或旅游“倒包”。边境贸易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这种形式出去的。在地方调查时了解到,有些边境地区,旅游“倒包”占该地区出口的比重有时高达80%。另外,在我国对俄劳务合作过程中,有一部分劳务输出的回报以实物形式存在。目前,实物回报通过正常进口渠道进入国内。

需要指出的是,俄罗斯无论是在政策上,还是在实际管理中都没有类似我国边境贸易的概念。

二、中俄边境贸易发展的特点、历史与现状

中俄边境贸易与西南地区的边境贸易不同,一方面贸易双方都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尤其是俄罗斯,其外贸政策多变、经济发展非常不稳定,给中俄正常边境贸易带来困难;另一方面,中俄边境贸易在跨境民族之间展开,双边的语言、风俗、服饰、宗教、肤色等都不同,因此中俄边境贸易不但肩负着发展双边经济的职能,而且还在加强民间沟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俄边境贸易是中苏边境贸易的延伸。1982年,中国与前苏联的外经贸部正式换文,恢复地方双边贸易。双边贸易以易货贸易为主,双边计帐结算。1986年中苏关系进一步好转,地方边境贸易迅猛发展。1987年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对苏边境贸易进出口合同金额为15900万瑞士法郎,是1983年的6倍多(薛君度 陆南泉主编:《中俄经贸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991年苏联解体后,中俄边境贸易面临新的机遇。俄罗斯远东地区轻工业产品贫乏的弊端在整体经济急剧下滑中更加明显,急需大量价格低廉的轻工业产品,如服装、食品等。而我国沿边开放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又为边境贸易发展提供了动力。我国对俄的边境贸易增长迅速,到1993年达到顶峰。但是,某些参与边境贸易的企业和个人,在暴利驱动下,对俄出口时不注重商品的质量,甚至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极大地破坏了我国产品的声誉。结果,对俄边境贸易开始下滑。

近年来,在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中俄边境贸易开始迅速回升。黑龙江省对俄边境贸易的发展充分体现了这种发展趋势。根据下表,黑龙江省对俄边境贸易无论是绝对量,还是相对量,都在飞速增长,2001年对俄边境贸易进出口额达到16.2亿美元,是1998年的2.6倍多,在该省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也由1998年的30.15%上升到47.86%。

在对俄边境贸易中,进口远远超过出口。从表中可以看出,黑龙江1998年以来,逆差都在3.5亿美元以上,最高年份曾达到5.3亿美元。中方在对俄边境贸易中保持逆差是与双边贸易的整体情况相一致的。根据中国官方统计,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在对俄贸易中始终处于进口大于出口的状态,在1996年逆差额曾高达35亿美元。黑龙江对俄边境贸易的发展状况(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黑龙江省统计年鉴》。

造成对俄边境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中俄边境贸易商品结构客观上造成了中方进口大于出口。与我国边境接壤的俄罗斯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自然资源极其丰富,能源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3以上,森林覆盖率高达42.5%。因此,该地区的产业以重化工业为主,主要包括有色冶金业、化学工业、木材加工和造纸业等,而农业、轻工业远远落后于重工业的发展。苏联解体后,随着经济急剧下滑,产业结构比例失调问题更加明显。这些造成了该地区在对外贸易出口方面以燃料、原料、木材等产品为主,进口则以粮食、蔬菜、服装、鞋帽等农产品和轻工产品为主,出口商品的金额一般大于进口商品的金额。由于中俄之间边境贸易的商品结构长期维持这种状态,所以我国对俄边境贸易的逆差存在一定的必然性。另一方面,统计中的遗漏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中俄边境贸易的逆差问题。我国对俄边境贸易基本上包括三种形式,在2000年下半年之前被统计在贸易项下的只有边境小额贸易。边民互市上交易的商品由于都是边民满足自己需要的商品,按照国际惯例不需要统计在贸易项下,但是中俄边民互市并未真正建立,且交易的商品并不是留着自用,许多俄罗斯商人每天早晨过境在互市贸易区内采购商品,然后携带出境到俄市场上进行批发零售,这已经属于商业活动的范畴。旅游“倒包”更是带有商业活动的性质。2000年下半年开始,黑龙江省开始将旅游“倒包”以旅游购物的名义纳入了贸易统计,但其他省区在这方面还存在操作上的障碍。如果考虑到这方面的因素,中俄边境贸易的逆差就会相应减少。

三、我国管理中俄边境贸易的现行政策

(一)边境贸易进出口管理

为了鼓励我国边境地区积极发展与我国毗邻国家间的边境贸易与经济合作,1996年1月3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边境贸易有关问题的通知》。对边境小额贸易和边民互市作了明确的界定,并在税收上给予优惠政策。边民通过互市贸易进口的商品,每人每日价值在人民币1000元以下的,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超过人民币1000元的,对超出部分按法定税率照章征税。对边境小额贸易企业,除烟、酒、化妆品以及国家规定必须照章征税的其他商品外,“九五”前三年(1996至1998年),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按法定税率减半征收。通知还就各有关部门对边境贸易的管理作出了规定。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和海关总署于1996年3月29日了《边境小额贸易和边境地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管理办法》,着手落实国务院的规定。在该办法中,明确了获得边境小额贸易经营权的企业的资格、条件,以及边境小额贸易企业的经营范围。另外,该办法还就边境小额贸易企业进口配额和特定产品的管理进行了明确规定。

1998年外经贸部又了《关于进一步发展边境贸易的补充规定的通知》,扩大了边民互市贸易免税的额度,继续延长对边境小额贸易的优惠,进一步明确了对边境贸易的配额管理。按照补充规定,边民通过互市贸易进口的商品(仅限生活用品),每人每日价值在人民币3000元以下的,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超过人民币3000元的,对超出部分按法定税率照章征税;边境小额贸易企业在2000年底前,继续实行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按法定税率减半征收的政策;边境地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项下换回物资的进口,在2000年底前,继续执行边境小额贸易的进口税收政策;边境贸易配额的发放实行总体切块、地方分配的方式。

(二)边民互市贸易管理

对边民互市贸易的管理,除上面提到的各项规定外,海关总署于1996年3月29日了《边民互市贸易管理办法》。该办法提出地方开展边民互市贸易应符合以下条件:(1)互市地点应设在陆路、界河边境线附近;(2)互市地点应由边境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3)边民互市贸易区(点)应有明确的界线;(4)边民互市贸易区(点)的海关监管设施符合海关要求。

边境地区的居民和对方国家边民可进入边民互市贸易区(点)从事互市贸易。边境地区居民携带物品进出边民互市贸易区(点)或从边境口岸进出境时,应向海关如实申报物品的品种、数量和金额,并接受海关监管和检查。对超出规定金额的部分应照章纳税。海关负责对边民互市贸易进行监管。

(三)小额边境贸易分类管理

外经贸部、海关总署最近联合通知,对边境小额贸易企业实行分类管理。对海关纳入A类管理的边境小额贸易企业,在有关政策优惠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对海关纳入B类管理的边境小额贸易企业,实行常规管理。对海关纳入C类和D类管理的边境小额贸易企业,除实施重点监管外,可视情况取消其边境小额贸易经营权。

(四)边境贸易外汇管理

我国对俄边境贸易中一直存在收汇不正规,核销困难的问题。为此,2001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在黑龙江、西藏、新疆和内蒙古等地区进行了边境小额贸易出口核销管理试点,对2万美元以下的边贸出口,允许用收回的人民币货款或美元现钞办理出口核销手续,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边境贸易出口核销难的状况。

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分别了《关于调整外币现钞管理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我国与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边境小额贸易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外币现钞管理和边境贸易发展进行更加灵活的管理。从贸易结算、出口核销等角度对我国与这些国家的边境小额贸易进行了规范:一是鼓励边境地区商业银行积极与毗邻国家边境地区商业银行建立行关系,开通银行直接结算渠道,为边贸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结算服务;二是对我国与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的边境小额贸易进口,采取灵活的出口收汇核销政策,放开以人民币或外币现钞进行出口核销的限额控制;三是要求商业银行增加边境地区的结售汇网点,方便个人结售汇活动,同时进一步缩小钞汇价差,引导外币现钞到银行结汇。

(五)对边境贸易进出口商品检验的管理

对边境贸易进出口商品检验的管理一直沿用1992年的《边境贸易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了商检机构实施检验的范围、依据。按照该办法商检机构在受理边境贸易进出口商品报验和检验时,可根据本地区边境贸易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采取灵活方式及时检验、出证或者办理放行手续。商检机构对边境贸易进出口商品检验后签发的有关证单,需在证单上加盖“边境贸易”字样的印章。“边境贸易”印章,由国家商检局统一规定。另外,该办法还规定了对查出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单位和个人的处罚办法。

(六)对边境小额贸易机电产品进口的管理

为简化边境小额贸易进口机电产品的管理,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海关总署于1996年3月29日了《边境小额贸易机电产品进口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边境地区已开展的除边民互市贸易以外的其他各类边境贸易形式进口机电产品,均统一纳入边境小额贸易管理。该办法对配额和特定机电产品的进口进行了更详尽的规定。如边境小额贸易企业进口汽车及关键部件,应凭国家机电进出口办签发的《进口配额证明》向外经贸部授权的发证机关申领《进口许可证》;海关凭《进口配额证明》和《进口许可证》验放。

四、中俄边境贸易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从产业结构来看,中俄经济之间存在很强的互补性,且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表现的更加明显。这是我国发展对俄边境贸易最基本的有利条件。以此为基础,借苏联解体之机,在我国沿边开放战略的推动下,对俄边境贸易迅速发展。虽然中间走过一段弯路,但总体势头很好,尤其是2001年中俄双边贸易已超过了100亿美元。目前,中俄边境贸易发展又面临着新的形势,其中既存在有利因素,也存在不利因素。这些因素共同影响着中俄边境贸易的发展。

(一)有利因素

1.我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尤其是近年来在金融危机、发达国家经济萧条中仍维持了高速增长,令世人瞩目。中共十六大顺利地实现了中央领导集体的新老交替,确保了我国政治稳定,这是未来经济的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为中俄边境贸易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平台。

2.俄罗斯经济恢复已初见成效

2000年初普京就任总统后,经济连年快速增长,GDP增长率分别达到7.5%和5%。2002年上半年俄罗斯GDP的增长率为3.8%,外贸总额达到890亿美元,外汇储备超过了400亿美元。有预测指出,俄罗斯经济全年预计增长4%左右,高于原先预计的3.6%的增长率;外贸全年将超过1700亿美元。俄罗斯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是消费能力的提高和消费支出的增加。据统计,2002年1~7月,人均工资增长38.3%。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复苏,俄罗斯居民的消费能力将继续提高,这将构成对中国商品的潜在需求。

与我国接壤的地方各州由于当地经济对我国的依存度不断增大、行政长官的更迭等原因,这些地区对发展中俄边境贸易的观念发生了明显转变,积极支持中俄边境贸易的发展。

3.俄罗斯积极申请加入WTO,为边境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为适应加入WTO的要求,俄罗斯相继对现行政策法规和税收制度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开始着手采取贸易便利化措施。如简化海关手续,降低关税并规定通关手续费每次最多不超过500欧元。平均关税已由原来的25%降到20%,并将最终降为5%;按世贸组织的要求,全面修订和完善各项经济法规,增加透明度,严格按国际惯例组织经贸活动。这些措施势必会解决中俄边境贸易中现存的通关效率低、关税壁垒等问题,促进中俄边境贸易的大发展。

(二)不利因素

1.目前,中俄边境贸易中有些做法不适应WTO的要求,需要改进。在WTO规则中,边境贸易被作为特殊经济区提出。中国加入WTO议定书中4—1、4—2、4—3条款都提到了边境贸易地区,包括贸易制度的统一实施、特殊经济区、企业关税和进口税减免三个方面:(1)贸易制度的统一实施:中国加入WTO法律文件适用于整个中国关税领土,包括边境贸易地区、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特殊经济区。中央及地方政府应以统一公正和合理的方式,适用和实施有关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以及外汇管制的所有法律、法规及其他措施。(2)特殊经济区:有关特殊经济区(即在关税、国内税和法规方面已建立特殊制度的地区)的法律和法规等须向WTO进行通知。特殊经济区内应遵守非歧视原则。对于自特殊经济区输入中国关税领土其他部分的产品,包括物理结合的部件,中国应适用通常适用于输入中国关税领土其他部分的进口产品的所有影响进口产品的税费和措施,包括进口限制及海关税费。(3)企业关税和进口税减免:对于1996年4月1日前用于外资企业、国内技术革新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用于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用于边境贸易、加工贸易和补偿贸易的进口设备和材料的关税和进口税减免应予终止。

我国目前实行的边境小额贸易企业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按法定税率减半征收的政策显然不太符合议定书的相关规定。自中国加入WTO以来,一些在产品上与俄出口产品有竞争关系的发达国家企业开始对我国的边境贸易政策提出质疑。如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全球矿业公司RioTintoBorax在美国的子公司在2002年4月份指出,俄罗斯出口至中国的硼酸只需缴纳一半的关税,而Borax的产品每年却需要多交纳约100多万美元关税,因此中国的边境贸易政策有利于俄罗斯出口商,从而违反了中国对世贸组织作出的平等对待所有贸易伙伴的承诺。加拿大和美国的木材出口商也表示中国的边境贸易政策影响了其竞争力。

2.由于俄罗斯多年来经济形势不佳,在改善边境贸易基础设施方面投入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边境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3.其他国家或地区对俄罗斯市场的争夺。在我国积极开拓俄罗斯市场的同时,世界上其他国家或地区也在同步进行着对俄罗斯市场的争夺,如韩国、日本。而且由于这些国家的产品的商誉要好于我国的产品,因此比我国的产品更容易在俄市场上站稳脚跟,这在家用电器行业表现的尤为明显。我国的家用电器虽然品牌众多、质优价廉,但在对俄罗斯市场的开发上却远远落后于韩日。

五、中俄边境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中俄边境贸易发展的势头比较好,但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有些问题是对俄边境贸易中长期存在的。中俄边境贸易的问题既有俄方的问题,也有中方的问题。

(一)俄方的问题

1.中俄通汇渠道不畅,多数交易的结算是以现金,或第三国银行完成,严重阻碍了双边贸易的发展。通汇问题的产生根源在于俄方银行的信誉不好。另一个原因在于中方银行出于成本效益考虑,在边境地区设置的营业网点较少,无法满足边境贸易的需要。目前,我国边境省区都在积极推进中方银行与俄方银行建立关系,以解决通汇问题。黑河在通汇方面的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多数地区的问题并未真正得到解决。

2.俄方设置高关税壁垒。俄罗斯对进口的商品普遍征收高关税,尤其是对从我国进口的大宗商品,如纺织品、鞋、皮革等。俄罗斯的关税有从量税、从价税和混合税三种形式,俄海关在征收时往往并不按规定,而是按高的征收方式计征,如对皮革的进口,如果按规定应按价格20%的比率征收从价税,但却经常按照从量税征收,中方企业纳税的金额大大提高,相当于从价税的200%。另外,俄对某些大量出口的我国的商品开始恢复了出口税,如木材;有些商品则准备恢复,如石油。

3.俄方经贸政策不统一、不规范、不透明。与我国接壤的主要是俄东西伯利亚、西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包括阿尔泰、赤塔州、滨海边区、阿穆尔州、犹太自治州、哈巴罗夫斯克边区等6个联邦主体,这些州区在对外贸易政策实施方面并不一致,如按规定从我国进入俄的旅游者携带的包裹不得超过50公斤,但在执行时,各地存在很大差异,有些地区将货物严格控制在50公斤以内,有些地区则根据携带者是不是俄罗斯人进行区分,俄罗斯人有时可以携带80公斤以上的货物。另外,俄罗斯的经贸政策非常不透明,中方企业只能从贸易实践中了解到某一类商品的税收、管理政策,对其他商品则无法知道。俄罗斯政策多变,一旦政策改变,企业往往措手不及,给正常的经贸活动带来困难。

4.出入境手续复杂。在1994年之前,我国公务人员持因公护照赴俄罗斯是可以免签证的,但由于当时地方对因公护照的管理不严格,造成因公护照泛滥。从1994年1月开始,俄方取消了签证优惠。现在去俄罗斯的公务签证不但费用较高,而且时间较长,一般需要1个月,而且到了俄罗斯必须在3天之内到警局注册,如果是从发出邀请的地方转去其他地区,在另一地滞留的时间也不能超过3天。有时商务人员只有办理旅游签证出境,这些都给正常的商务活动带来极大的不便。

5.俄方边境口岸通关效率低下。中俄边境通关效率非常低,每天的过货量很少,中方放行后,因在俄方口岸过不了关又返回的现象时有发生。俄方通关效率低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在于:俄方通关手续复杂,有的关口要经过5道检查;俄方海关人员素质不高,工作效率低下,向过关人员索要财物的现象非常普遍;俄境内的通关设施落后;俄方铁路运输秩序混乱,车皮贩子较多,运输效率低。而且俄方口岸收费远远高于中方。如每过境1台10吨车,中方收费是180元人民币,而俄方则收250元人民币。

(二)中方管理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1.对边境小额贸易配额管理有时限制了边境贸易进口。按照规定,边境小额贸易企业进口原产于毗邻国家的属国家实行进口配额和限量登记管理的商品(除汽车及关键部件),外经贸部每年从年度进口计划总量中切块下达进口配额或限量登记额度,并授权边境省、自治区外经贸主管部门签发进口许可证和进口商品登记证。这种做法使得企业在进口配额和限量登记管理的商品时,往往因为配额没有下来或无法领到配额而遭受损失。如有些企业反映,对俄贸易中,有时俄方无力支付货款,提出以实物偿还,但由于该实物是配额产品,中方最终只好放弃,损失巨大。

2.对边境贸易企业的资金支持不足,尤其是中小企业,现在存在的专项资金多是支持境外加工贸易的,而缺乏对纯贸易行为的支持。

3.外汇管理虽然放开,但在执行中仍有障碍,企业核销依然困难。

4.有些政策已过时,如1992年的《边境贸易商品检验》,如果按照新的《商检法》,对边境贸易商品的检验就会无法正常进行,现在边境口岸的做法是以《商检条例》为基础,灵活掌握。

5.边境地区领导的观念没有及时转变,有些领导面对加入WTO的新形势,还存在比较严重的“等靠要”的思想。

六、规范并促进中俄边境贸易的发展

边境贸易范文第5篇

关键词:西藏;边境贸易 

1 边境贸易发展现状

1.1 快速增长的边境贸易规模

1953~1980年的28年间,西藏边境贸易总额是18369万元人民币,折合6728万美元。改革开放后,西藏自治区边境贸易快速上升。如图1所示,“六五”、“七五”、“八五”连续三个五年的边境进出口总额都是成倍增长,“九五”期间的边境进出口总额比“八五”的高出三倍,“十五”期间的边境贸易总额在“九五”的基础上继续急剧攀升,约高出“九五”总额的一倍,且高出前四个五年计划期间总额的近1/3; “十一五”的第一年(2006年)的边境贸易总额仅比“九五”期间的总额少45734万元人民币,略低于“十五”期间总额的1/2。1996~2006年的11年间,边境贸易的年均增长率是27.2%,高于同期gdp的年均增长率12.6个百分点。

1.2 边贸在外贸中长期占有高份额

西藏自治区的对外贸易起步于边境贸易,边境贸易在全区对外贸易中长期占有较高的份额。1953~1962年的10年间,西藏的边境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份额为100%。1962年因中印边境区域的政治分歧而导致双边边境贸易中断,西藏边境贸易进出口额骤降,由1962年的662万元降至1963年的182万元,降幅高达73%;其中出口降幅为78%,进口降幅为69%。在中央政府帮助下,西藏边境贸易与远洋贸易共同发展,边境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份额也随之开始波动,但长期保持较高的份额 (详见图2)。

1.3 不断优化的边贸商品结构

20世纪60年代以前,西藏边贸以盐粮交换为主。20世纪70年代以后盐粮交换数量减少。21世纪以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边境贸易商品结构也随之提升,进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显著。2001-2006 年西藏边境进出口大宗商品(以下简称大宗商品)中以加工制成品为主,农副产品为辅。这期间,大宗商品中加工制成品进出口约占大宗商品总额的90.3%,其中进口约占大宗商品总额的2.1%;出口约占大宗商品总额的88.2%。农副产品占大宗商品进出口总额的9.7%,其中进口约占进出口总额的3.3%;出口约占进出口总额的6.4%(详见图3)。

1.4 总体稳定的边境贸易依存度

如图4所示,1953~2006年的54年间,西藏边境贸易依存度虽起伏落差大,但总体上是较稳定的。和平解放初期,西藏边境贸易依存度特别显著,边贸在此时期内对推动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是毋庸置疑的。改革开放后的大部分年份中,边贸对西藏经济的依存度虽不及50~60年代高,但却长期保持较稳定的态势;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国家对沿边地区开放度的提高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藏边贸依存度快速提升,且扭转了长期以来出口依存度低于进口依存度的态势。尽管因金融危机的影响,自1999年起,西藏边贸依存度有所下降,但自21世纪以来,西藏边贸依存度又开始稳步提升,这充分反映出西藏边贸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正在逐渐稳步提高,出口对经济贡献高于进口对经济贡献。

1.5 边境贸易的交易主体多元化

改革开放后,边境贸易的交易主体打破了国营外贸进出口公司一枝独秀的局面。互市贸易的参加者开始转变为多部门、多层次的多元化交易主体。除民间自发的、零散的边民外,企事业单位及个体商户等纷纷从事边民互市贸易。边境小额贸易的主体由国营企业独家经营变为国营、民营、地方企业、合资或合作企业、贸易流通企业、生产企业齐上阵格局。

2 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边境贸易增长起伏波动的不稳定性

纵观国内的贸易强省区,其外贸基本上处于多年稳定增长的态势。从总体上来看,西藏边境贸易尽管处于增长的态势,但无论如图5所示,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年增长率起伏波动尤其显著。西藏边贸增长率高低起伏的波动暗示了边贸可持续发展中的隐患潜在。

2.2 长期高居不下的边贸顺差

在1953~2006年的54年里,顺差年份比逆差年份少2年,但顺差额明显远远多于逆差额,且有持续高位攀升的趋势(详见图6)。长期高额贸易顺差既不利于边贸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影响边境地区国民经济的平稳健康运行,也影响西藏同周边国家/地区的政经关系。

2.3 边境贸易商品结构有待于继续提升

近年来,顺应国际国内发展形势所需,西藏调整、提升了区内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有效地促进了边贸结构的提升,加工制成品在边贸进出口商品中的比重占绝对优势,但仍未改变进出口结构层次低的局面,出口集中于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品,附加值低,资源消耗大;进口集中于农副产品和资源性产品,科技带动性弱(详见图7、8),这种量性增长较快而质性发展不足的发展态势加剧了西藏边贸增长的不稳定性和不平衡性,可见,优化西藏边贸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3 进一步发展边境贸易的策略研究

3.1 推进边贸创新,提升边贸的竞争力 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西藏边贸而言,也是如此。推进边贸创新,积蓄发展后劲,是西藏边贸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需要,也是提高边贸商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使自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远处于不败之地的必由之路。边贸创新主要包括边贸观念创新、边贸体制与政策创新、边贸市场创新和边贸工具创新等。

3.2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是指不放弃甚至要通过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程度、技术含量、产品的质量与档次,并形成民族品牌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发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优势的同时,依托兄弟省市的资金、技术援建,加强同兄弟省区的协作,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积极地创造和形成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优势,大力扶持和发展绿色边贸和边境人文旅游等服务贸易的研发。这就要求在巩固与发展传统比较优势产业的同时注意开拓与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绿色产业和旅游业的竞争优势,使其成为西藏边贸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基础,形成边贸出口的差异化竞争,降低边贸发展中的不稳定性。

3.3 构建“效益导向型”出口促进体系

构建“效益导向型”出口促进体系,指的是面对新的边贸发展形势与更加严峻的国际经贸环境,在加强促进出口工作的同时,出口促进政策实现从“规模导向型”向“效益导向型”的战略性转变,即实现从以扩大出口规模为主要政策目标到增加国民福利和促进边贸可持续发展为主要政策目标的转变。它既是缓解边贸进出口大起大落波动的举措,更是推动西藏边贸增长方式从数量增长型的粗放发展转向质量型、效益型发展的一个必要的政策选择。根据国内外经验,目前的边贸出口促进体系主要包括边贸经营准入管理、完善出口退税机制、完善金融支持体系、建立完备的外经贸信息与咨询服务体系等内容。

以上关于边境贸易(精选5篇)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人生之路是漫长而多彩的,就像在地平线上的茫茫大海上航行一样。有时它会风平浪静;但有时它会惊涛骇浪,行驶艰难。但只要我们心中的灯塔继续存在,我们就可以继续沿着自己的路线航行。

菁英职教网文章归档 教育资讯 留学攻略 七品教育网站地图xml
323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