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田园诗(精选5篇)

| 婕音

推荐文章

菁英职教网 培训啦 留求艺

小学田园诗范文第1篇

关键词:希腊化;田园诗;田园情结;风景画

中图分类号:J202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西方风景画自14世纪文艺复兴以来,在人文主义的氛围中,逐渐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其呈现出的整体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孕育自西方文化中的田园情结。在这一点上,可谓中西同一而归。人类的文化活动与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人类对自然感到神秘与惊恐到想要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再到赞美歌颂自然、表现自然,并逐渐通过自然表现自我,这一线贯穿于中西方对于自然的描绘之中。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谈到:自然物本身显现出的是自然的自由生命,这就在也具有生命的主体心理产生一种契合感;其次,客观事物的某些特殊情境可以在心灵中唤起一种情调,而这种情调与自然的情调是对应的。人可以体会自然的生命以及自然对灵魂和心情所发出的声音,所以人也可以在自然里感到很亲切并把这种亲切情感用作绘画的题材。(注:参见[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62-263页。)西方风景画从一开始就是在田园情境的自然中找寻精神家园的。

二、田园诗及其影响

正如历史上经常发生的那样,旧时代中总能透出新时代的曦光。希腊化时期孕育出的田园诗就是将逐渐深入人心的一种文学体裁并在以后的社会中时时体现出它的作用。公元前276年左右,一个名叫忒奥克里托斯(注:忒奥克里托(Theocritus约公元前300年,西西里叙拉古[意大利]-公元前260年):希腊诗人,牧歌的创始人。他的诗歌被称为田园诗。――第17卷,第8页。)的年轻人来到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并在此创作。作为典型的逃避现实文学的代表作家,他“讴歌了沐浴着阳光的烟雾蒙蒙的乡村幽谷的风韵,并把乡村民歌所表达的‘纯朴快乐’理想化。‘唱吧,唱起我那悠扬的田园牧歌,献给迷人的缪司女神/我是埃特那的斯里西斯,请听我甜美的歌声。’”(注:参见[美]罗伯特・E・勒纳、斯坦迪什・密查姆、爱德华・麦克纳尔・伯恩斯著,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Ⅰ》,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版,第155页。),表现出对牧人的单纯生活心驰神往,忒奥克里托斯开创了田园诗这一文学体裁,他善于描写农村生活和自然风景,在牧歌(注:牧歌eclogue:一种短篇田园诗,通常采取对话形式,题材大多为田园生活和牧人群。牧歌把牧人群生活描写为一种自由的享受,即免遭比较文明的生活中的复杂关系和腐化堕落的折磨。――第5卷,第505页。)创作方面达到了最高成就。在此以前,希腊文学从未将万物同源的秘密表达得如此恳切,而以人类对岩石、溪流、湖海、土壤、及天空的感谢与亲爱之情扣人心弦。”(注:参见威尔・杜兰著,幼狮翻译中心编译《世界文明史――希腊的衰落》,幼狮文化事业公司出版,1967年版,第222页。)他的田园诗所产生的持续而又美妙的感染力影响深远。彼翁(注:彼翁(Bion活动时期公元前100年):生于小亚细亚吕底亚士麦那-今土耳其伊兹密尔,次要的古希腊田园诗人。)、摩斯科斯(注:摩斯科斯(Moschus活动时期约公元前150年):希腊田园诗人、语法学家。)是他的公认的模仿者,维吉尔(注:维吉尔(Virgil公元前70-19年):早期作品《牧歌》摹仿希腊田园诗,而又吟歌意大利恬静优美的乡村生活和纯洁的爱情,融入哲理意趣,一问世即被广为传诵,受到奥古斯都重视。)、弥尔顿都继承了他的传统并影响到整个西方的田园诗,画家与雕刻家也从中借用了许多素材。恩格斯高度评价忒奥克里托斯“曾经歌颂了他们同时代人――牧人奴隶的田园诗式的生活,毫无疑问,这是美丽的、富有诗意的幻想。”(注:参见[德]马克思、恩格斯著,[苏]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557页。)

贡布里希说过,文艺复兴最初是对文字的复兴,可以理解为对语文的复兴。当时人们对古希腊、罗马文学兴趣浓厚,非常崇拜理想的古希腊阿卡狄亚地区恬静的牧民生活。这一时期的田园诗把中世纪骑士文学中最富影响的浪漫爱情传统的遗产融合进来,并在16世纪下半叶风靡于欧洲,从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到英国。在法国,姗姗来迟的文艺复兴运动高潮在15世纪末枫丹白露派的美术和七星诗社派诗人们的文学作品中开花结果。[5]国王的姐姐玛格丽特.纳瓦尔(昂古莱姆的)开创了对质朴、纯洁的自然魅力,即牧歌式田园风光的热爱。这种感情在七星诗社派的诗歌中起着众所周知的重要作用。(注:参见[奥]本内施著,戚印平、毛羽译《北方文艺复兴艺术》。,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才华横溢的诗人皮埃尔・德・龙萨和基阿基姆・德贝莱是七星诗派的代表。

在意大利,桑那扎罗借《阿卡狄亚》讲述爱情故事,回复古希腊、罗马田园诗的风格和内容。小说在16世纪曾风靡一时,连续印行60多次,对欧洲其他国家的田园诗和田园小说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当时著名的田园作品还有:卢多维斯・阿缪斯托的《愤怒的奥兰多》、蒙特马耶的《狄安娜》、菲利普・锡德尼爵士的《阿卡狄亚》、埃德蒙・斯宾塞的《牧羊人笔记》(或《牧人日历》),他们将更多的现世和现实的成分融入田园诗中。大约与田园诗兴盛同时,随着宫廷盛大集会的逐渐增多,以反映童话般的牧民生活为内容的牧歌被搬上集会的舞台,并在此出基础上逐步演变为抒情田园戏剧。瓜里尼的《费多的牧羊人》、塔索的《阿米塔》(或《阿明达》)都影响了莎士比亚和本・琼生的戏剧。

莎士比亚最后阶段的三部田园诗式的传奇故事的剧本,表现出一种深厚的和解的态度,作者设法解决了他之前对人性和宇宙产生的深刻的怀疑。英国最著名的田园戏剧有约翰・福莱切的《忠实的牧羊女》。

到17、18世纪,欧洲文人掀起了一场复兴古希腊田园文学(包括诗歌和小说)的热,这场复兴可看作文艺复兴的余波。那时大量的诗歌和艺术品已经在仿造古希腊田园情调。在陶瓷作品、油画、舞台剧以及长诗里,出处可见衣着别致的牧羊郎和牧羊女――他(她)们的名字叫Amaryllis或Phyllis什么的,举止矜持可爱,熟悉古希腊文学作品的人,一看就晓得这些名字来自古希腊文学的田园诗或牧歌。(注:参见刘小岚编修《凯若斯:古希腊语文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5页。) 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叶在意大利出现的阿卡狄亚诗派就是一例,他们主张以古典诗歌为楷模、写作自然、朴素的田园诗。

同时,科学家着手进行征服大自然的尝试,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知识源于感觉的学说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激发了回归自然、享受自然风光的要求,达官贵人纷纷修建带有田园风光的园林以备自己休闲享乐。所以在洛可可式的作品中以歌颂田园为主题的诗作层出不穷。这里,似乎是为田园而牧歌。

可见,自出现田园诗后,不管是诗人真情所感还是为宫廷服务,它日渐发展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体裁。田园诗的每次复兴又都与复古有一定关系,且和绘画、音乐相互影响。

三、风景画产生之前绘画中的田园情结

我们可以假设语言的巨大影响力。因为直至中世纪盛期在西欧各国兴起大学之前,文字的普及率是非常低的,而一种能吟唱的农事诗必定广为流传。在田园诗中我们看不到激烈的冲突,它给予我们的是一片宁静、优雅的乐土。虽然在勃发向上的时代看来它未免有些避世,但它是人类心灵不可或缺的调和剂。“及至希腊化时期,像忒奥克里托斯之类的诗人,一经发现了牧民的简朴生活富有魅力,艺术家也试图为世故的城市居民呈现出田园生活的乐趣。……我们确实感觉自己是在观看一个恬静的场面。”(注:参见[英]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林夕校《艺术发展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第62页。)一旦画家把所有对自然真挚的感情融入风景中时,画面所带给观者的是对灵魂的安抚。

西方独立的风景画诞生之前,也即在作为壁画点缀或人物画背景之时,田园情结就已初见端倪。可惜由于年代久远,希腊化时期各种载体的绘画都难以留存。今天我们要了解就只有通过历史文献资料和硕果仅存的壁画残迹。

庞贝是人们最熟悉的壁画中心,它是意大利南部的一个希腊民城市,很早就有希腊人在那里定居,一直保持着与希腊文化的密切接触与联系。庞贝从公元前82年起成为罗马的领地,公元79年因维苏威火山爆发而埋没,18世纪40年代开始发掘,出土了大量壁画。在这幅《画中的花园》中,花木、珍禽形象生动,鸟语喈喈的场面跃然而出。

在罗马发现的一幅描绘乡村景色的壁画通过几只吃草的牛羊、小桥上缓步前行的牧人和黑山羊以及背景中古朴的建筑共同构筑出一首田园诗歌的意境。

《画中的花园》庞贝城内一幅大壁画的一部分

《牧人的春天》

意大利人文主义之父弗朗西斯・彼特拉克早就深切表达了逃避城市喧嚣、向往乡村的和平的愿望。他是如此深爱着自然和风景。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我自由自在,与高山、森林和山泉为伴,是多么快乐。”西莫内・马尔蒂尼的一幅为彼特拉克所藏的《维吉尔》画的扉页表明牧羊人和看管葡萄园的人开始作为一种图式在绘画中象征着牧歌和田园诗。“这是自希腊-罗马以来,第一次在艺术中描绘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并以此作为快乐与诗意的向往。”(注:参见[英]肯尼斯・克拉克,芷子译《风景入画(1)》一文,《世界美术》.2001年第4期。)

Petrach's Virgil,title pagec. 1336 Illuminated manuscript,29,5 x 20 cm Biblioteca Ambrosiana, Milan

及至文艺复兴时期,将绘画当作一种诗的观点已被广泛地接受了。乔尔乔内作品中的田园景色就是画的意大利诗人桑那扎罗所写的题材。(注:参见[英]贡布里希著,范景中选编《艺术与人文学科:贡布里希文选》,《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理论和风景画的兴起》,浙江摄影出版社,1989年版,第142-143页。)当时许多人物画的背景中都透出田园的静谧。

四、风景画中的田园情结

风景艺术的诞生地奥地利风光迷人,每一位到过那儿的画家无不为之沉醉。巍峨雄壮的阿尔卑斯山、星罗棋布的湖泊和郁郁葱葱的河谷感动了画家的心灵,造就出最早的风景画杰作。多瑙河画派的杰出代表阿尔特多费尔的《圣乔治与龙》生动体现出他对自然的情感。那茂密的树与远景河谷间的空气在颤动,我们似乎闻到森林的气息,自然物的每一寸生命都凝固在小小的画面中;在感受到中世纪泛神论的同时,更多的还是田园那如诗画般的美景。他于1511年前后沿多瑙河作长途旅游,并南下维也纳,沿途饱览山水美景,使其作品中的风景描绘益增诗情画意,他的许多画不仅再现了田园情境,而是对浪漫诗般的田园性质的解释,是画家自身陶醉于自然的愉悦之情与画面的完满融合!自此,独立的风景画诞生了,并且广为接受,在现代美术中成为占重要地位的画种。

为自然美景而旅于乡村、寄情于景的田园情结反映了人们逃避现实的幻想和潜意识。这种呼唤归田园的情结每在社会动乱产生紧张心绪后表现得尤为明显,反映出人们要求修养生息的切望。在荷兰宗教战争的动乱和本・琼森制造的喧嚣之后,风景画呈现出寂静的征兆。当时最伟大的绘画是理想化的风景,如伦勃朗的《磨坊》和赫尔库斯・西格尔斯的群山景观,还有杨・凡・霍延那宁静平凡的乡土景色。当时,人们要求有可识别性的东西,非理想化的景色,就是他们生活的村庄,是实在的农村景色,这也是他们艰苦奋斗、抵抗自然灾害的标志。

Mountainous Landscape,c. 1633 Oil on canvas,55 x 100 cm Galleria degli Uffizi, Florence

近代,出于对工业社会的逃避,人们又在田园中寻找庇护所。其实,18、19世纪,田园诗往往把对一个地方的地理环境的理想化作为主题,它和正兴起的浪漫主义对理性的反动是合拍的,再现了农村天真朴实的生活和体现出原始主义的情调。英国风景画家康斯泰勃尔终生眷恋故土,他认为绘画是自然哲学的一个分支,他的作品更是对大自然的礼赞,充满着宁静、温和、优雅的田园牧歌情调。当康斯泰勃尔还是皇家美术学院的学生时,华兹华斯出版了《抒情诗集》。人与自然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更加亲密的阶段。

人类艺术史上表现田园情结的风景画作品不胜枚举,其中的田园情结是随着时代精神的变化而展现出不同的意味的,但总体上体现了人们希冀归于自然的情绪。

小学田园诗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陶渊明;田园诗;写作特点

陶渊明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了大量的诗歌创作,成为唐宋之后诗歌的重要内容。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中国文学史上造诣极高,他的诗作通常给人以平淡自然之感,这与诗歌内容和诗人在写作艺术上表现出的特点密切相关。

一、情景相融,事理共存

陶渊明在其田园诗的创作过程中选择的题材主要是生活中普普通通的日常琐事,诗人在写作时不追求情节的曲折,但却能给人不一样的感悟和体会,其关键就在于陶渊明在人物心境的描写上做到了情景相融、事理共存。陶渊明诗中的“理”并不像哲学那样进行抽象的说教,而是诗人通过自己的生活,把自己的生活体验直白地陈述给读者。诗人不在乎所谓的似与不似,只是简单地描写出自己心中的一片天地。例如,我们来看《饮酒(其五)》一诗中前面四句述说了诗人的主观精神与客观环境之间的关系,在诗人心中不管怎样喧嚣的尘俗都不会干扰到他平静的内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自我的劳作在这幽美的风光下变得珍贵无比,无意之间作者的内心就与悠然的山“相约”了,自己仿佛也身处于一片美妙的风景之中。而这种心与境的瞬间感应,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无限愉悦,对于诗人来说是不可落于言筌的。陶渊明的田园诗通过既有情趣又有理趣的语言表达,体现出了诗人对宇宙、历史以及人生的认识,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二、语言朴素,意境深远

虽然陶渊明的诗中描绘的景物往往都是那些平淡的日常事物,比如村舍、穷巷、豆苗、鸡犬、桑麻、荆扉等,这些意象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在平淡中我们却可以看到诗人给我们的警策,这些朴素的语言虽说直白,但是在这些普通的意象中,我们却可以看见内隐的绮丽。陶渊明的诗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夸张的修饰,有的只是白描,只是简简单平常常的书写,但正是这与众不同的简单,却能营造出一份冲淡之美。即使是平常人的生活,在诗人的精心组织之下也产生了极具美感的意境。诗人通过现实中的景物情事来体现其内在的追求,这也是陶渊明田园诗冲淡之美的境界中最主要的艺术成就。同时,从诗歌中我们还可以看出诗人τ谑挛锏谋泶锓绞剑仅仅通过寥寥数字就将自己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把自己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融入到诗作之中,让人在诵读的过程中仿佛在自然恬静的田园中漫步一样,带给人无穷的想象和美感,这也就是所谓的“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三、语言清新,诗意脱俗

陶渊明的田园诗在语言的锤炼方面清新脱俗,不加雕饰却自然率真。诗人把自己的理想寄于田园,通过生活中的积累,描绘出一幅幅优美的田园景致。无论是春去秋来,还是草木虫鱼的生长,以及邻里亲人之间的迎来送往,通过诗人的精心组建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让人流连忘返。如《归去来兮辞》中的僮仆、小孩以及庭院中轻轻摇摆的枝条无一不是大众生活的真实写照。而对于这些人和事的描绘诗人大多通过一些俚语、俗语和口语展开描述。如“草盛豆苗稀”“草屋八九间”“风雨纵横至”“清晨闻叩门”等等。这些既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绚烂的色彩,更多的是清新朴素的语言,让读陶渊明田园诗的我们倍感亲切。

总的来说,陶渊明的田园诗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诗人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生存状况的影响,生活中的感悟和体会成为了诗人创作的主要题材,从而也形成了其诗作的艺术特色。虽然诗人命运多舛,几经挫折,但是诗人并没有把功名利禄看作其人生追求的唯一。相反,在田园生活中诗人逐渐找到了自己,找回了自己生命中最为本真、最为淳朴的特质。因而诗人能够平心静气的对自己生活中的琐事乐观地看待。把田园作为自己的理想王国,创作出诸多浑然天成的田园诗,营造出了天人合一的诗歌境界,用清新朴素的语言描述淳朴自然的生活与心情,最终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参考文献:

[1]林丽钦.生命的觉醒,人生的解脱――读《归去来兮辞》[J].语文建设,2015,(34).

[2]林芬.陶渊明田园诗的再解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195-196.

小学田园诗范文第3篇

[论文摘 要]陶渊明的田园诗以崭新的内容,淳朴自然的风格,为我国古典诗歌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他在诗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极其复杂的,这主要是由其深层心理中的双重人格决定的。

陶渊明的诗歌多写于归田之后。诗人通过对无限美好的田园风光的描绘、自然淳真的田园生活的歌颂、自己躬耕同农民友好交往的欢悦心情的倾吐、广大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愿望的反映,在当时玄言诗笼罩诗坛的情况下,一反玄言诗的脱离实际和枯燥无味,别开生面,以崭新的内容,淳朴自然的风格,为我国古典诗歌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田园诗,从而成为田园诗派的创始人。其诗中充分体现的独特的审美情趣、艺术追求和美学观点以及物我一体、心与道冥的人生境界,奠定了后世田园诗的艺术风格特色,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从内容到形式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对污浊的社会的憎恶和对纯洁的田园的热爱

陶渊明的田园诗充满对污浊的社会的憎恶和对纯洁的田园的热爱。如《归园田居》第一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诗人把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斥为“尘网”,把投身其中看成是做了“羁鸟”、“池鱼”,把退处田园说成是冲出“樊笼”,重返“自然”,表现了他对丑恶社会的鄙视。诗人着重而细致地描写了纯洁、幽美的田园风光,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由衷的喜爱。在这里、淳朴、宁静的田园生活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具有格外引人的力量。再如《饮酒》第五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只有当诗人远离了污浊的现实,避开了达官贵人车马的喧扰,回到田园,悠然自得地生活,才能拥有自由而恬静的心境,也才能感到获得了归宿。

二、对劳动生活内容的反映

陶渊明的田园诗还反映了劳动生活的内容,这是其田园诗的可贵之处。如《归园田居》第三首: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带着月色、从草木丛生的小径上荷锄归来的劳动者的形象,而且他对田野风景和农事活动还都充满了一种喜悦之情,《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中说:“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说:“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不仅表现了与剥削阶级寄生观点鲜明对立的依靠劳动生活的思想,而且表现了不辞辛苦、坚持躬耕的顽强态度。这些都超出了一般士大夫的思想意识,使他的田园诗闪烁着进步的思想光辉。

三、对田园生活贫困状况的描写

陶渊明还有一些田园诗描写了田园生活的贫困状况。《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说:“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此类诗虽然只是描述他自己晚年每逢天灾不免屡受饥寒的境遇,但是我们也可以从中想见当时农民们更加悲惨的生活情景。

陶渊明自幼受儒家正统思想的熏陶,抱有“大济苍生”的壮志,曾几度出仕。但他同时也受老庄和当时盛行风气的影响,爱慕自然、企羡隐逸。腐败、黑暗、污浊的社会现实,不仅使他济世的抱负根本无法实现,还得降志辱身、小心谨慎地周旋于风浪险恶的官场,这种生活使他倍感矛盾和痛苦。

他在四十一岁任彭泽令时,因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毅然结束了十余年仕隐不定的生活,辞官归隐。因此陶渊明在其田园诗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极其复杂的。他希望能做稷契一类的人物。当他壮志不得伸展而转托田园之后,虽然努力使自己满足于田园生活的乐趣,有时甚至企图以醉酒忘世,或者用道家顺应自然的态度对待人生,但这些都不能完全消除他壮志未遂的苦闷。《杂诗》第二首说:“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可以看到诗人在光阴虚掷中极度矛盾不安的心境。诗人也一直没有丢掉疾恶与除暴之心。在《读山海经》第十一首中 ,诗人大呼“明明上天鉴,为恶不可履”,用《山海经》中记载的神话传说指出“肆威暴”的人必然会遭到悲惨的结局;在《咏荆轲》一诗中,诗人热情地歌颂不惜牺牲生命而勇于除暴的壮士荆轲:“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读山海经》第十首还歌颂了精卫和刑天虽死不屈的精神: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晨讵可待!

这说明诗人心中永远燃烧着一股不熄的火,是诗人不屈意志的表现。这“金刚怒目式”的一面也是诗人性格和创作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此外,从《拟古》(其八)的“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和他听见关中收复以后在《赠羊长史》诗中写的“九域甫已一,逝将理舟舆”等诗句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他关怀收复中原的爱国热情。

考察陶渊明生平可知,其曾祖陶侃曾任晋朝大司马,勋爵直与王谢相侔。陶侃之后陶家不屑子孙甚多,勋业不继。陶渊明乃陶家第四代,其祖陶茂只做过太守,声名已是不显,父又早亡,家中末世景象不必多言。因此陶渊明存在着双重人格:一是理想人格,一是现实人格。理想人格主要源于家族血统积淀和东晋士人矫前代士风之失而形成的人格理想,其内涵是以任怀得意、傲然称情统一仕隐矛盾,追求入世功业与世外超逸相结合,解决儒与道、名教与自然之矛盾。在这一点上,陶渊明无超出同时代人之处。不同之处表现在他的现实人格上。其首要因素是他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倾向,这一倾向源于陶氏家族没落及陶渊明一支于陶氏中的卑微地位所引起的诗人的心志失落与不平,它决定了陶渊明一生无论出仕与归隐,都摆脱不了人生孤独的困境。然而,也正是现实中的孤独失志使他从历史中寻找到一个守节固穷的群体归宿,建立了自己的精神家园。而这又与他现实人格中的另一因素,即对优越感的执著及与之相关的人生诗意化个性倾向相联系。

心理学研究发现:对人生优越感的执著与个体自卑情结有关,即自卑情结乃追求人生优越感的前提和基本动力。在陶渊明一生中,有三个因素导致他形成自卑情结:一是家族双重式微;二是曾祖陶侃不可逾越的偶像地位对作为陶家子弟的他的影响;三是自身体质羸疾。自卑情结的形成使陶渊明一生始终处于自我拯救、不断超越的过程,这一过程又化作他在人生优越感驱动下的自我理想化和生活诗意化。这一倾向又与其人格理想相结合,于是,我们今天才能读到一位于困境中“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其五)、于贫病交加中“融然远寄”的诗人和他的乱世中优美如画的田园诗及末世中的桃花源。

参考文献:

小学田园诗范文第4篇

关键词:自然;田园诗;写作风格;

中图分类号:G623.23

一、引言

威廉·华兹华斯和陶渊明分别是东西方诗坛杰出的自然诗代表。前者是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代表诗人和“湖畔派”诗人领袖,后者则是中国东晋时代的著名诗人。尽管生活的年代和国度不同,他们却都热爱田园生活的恬静和简朴,退隐于自然之中寻求心灵的解脱和平衡,并把田园生活作为诗歌创作的源泉。他们创作了许多清新淡雅的诗歌,突出反映日常生活细节和简单风格。这些诗歌风格相似,但又各具特色,不仅体现了诗人自然观和审美观的一致性,也展示了由于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不同而产生的差别。

二、华兹华斯和陶渊明田园诗中对自然的热爱之情的异同

华兹华斯和陶渊明都热爱大自然,而其诗歌相应地蕴含着他们对自然强烈而真挚的热爱。这种热爱来源于诗人生活的特定环境和生活经历的影响。首先,他们的童年少年都是在风光秀丽的田园乡村里度过。华兹华斯幼时就学于以湖区景色取胜的霍克斯海德,常游憩于湖光山色之间,其性情颇受大自然的熏陶,而1790年的阿尔卑斯山之旅则加深了他对大自然的崇尚。陶渊明从小生活在邻近长江和庐山的浔阳柴桑乡村里,长期受到秀丽的山水田园风光的陶冶。其次,两位诗人的生活经历都体现出对政治和社会的失望,转而投向自然寻求心灵的安慰。华兹华斯深受卢梭“返归自然”口号的影响,经受了对法国革命的绝望之后,回到湖区致力于诗歌创作。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时代,政治黑暗,社会动荡,官场污浊,秉承老子和庄子的自然和谐观,陶渊明最终归隐“南山”于田园。出于对社会现实的失望,两位诗人选择了相同的道路,回归于自然寻求心灵的平静。在他们的内心中,自然就是天堂,就是真善美的集中体现。因而,他们将对生活的满腔希望和热情投入自然,并创作出大量优美的田园诗歌,让人觉得田园就是一首诗,自然就是一幅画。

华兹华斯向来是自然崇拜者,他能够透视到事情的本质,呈现真实的大自然。他的诗歌中,自然景物观察细致,感情表述独特唯一。他擅长于描写山川和河流、 花和鸟、儿童和农民,以及对童年和青年的回忆。他声称,无数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和思想的丰富宝藏就存在于大自然中。作品如《麻雀的窝》、《至云雀》和《致杜鹃》等均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颂,而抒情诗代表作《咏水仙》则被公认在描写自然美方面的技巧已臻炉火纯青的境界。该诗大意为当诗人独自漫游的时候看到了一大片鲜艳的水仙花,他们在水中摇摆就像群舞一样,舞姿优美欢快,而这些景象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何时想起来心中总充满快乐。“它们随风嬉舞,随风波荡。”“万花摇首舞得多么高兴。/粼粼湖波也在近旁欢跳,/却不如这水仙舞得轻俏/诗人遇见这快乐的旅伴,/又怎能不感到欣喜雀跃。”在这首诗中,自然与心灵有感而成一体,诗人表达了人性的复归就是对自然的回归,在自然界的快乐与人间的快乐架起了桥梁。诗人笔下,无论是飞翔的云雀,歌唱的夜莺,还是湖边的蔷薇,都倾注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崇拜,饱含着对生活真理的热情探索。

陶渊明以对田园风光的描写而闻名,他的作品大约三分之一都是对自然之美的刻画。他高度赞美自然中的一切事物,如山川、河流、花草和小鸟等。尽管自然风景的描写并不像华兹华斯那么细腻,他笔下的自然充满了诗歌韵味。可以说他的每一首田园诗都体现了回归自然后的喜悦之情。在《和郭主薄(其一)》中, “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回飚开我襟”,这样的诗句展示了一幅夏天的美景,令人心胸开阔放松;而“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露凝无游氛,天高风景澈。岭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和郭主薄》其二)则描绘了凉秋之景,充满了诗意。《归园田居》和《饮酒》表达了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后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回到自由世界的喜悦。《饮酒》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诗句不仅展示了自然的恬静之美,也表明诗人是如何通过自然寻求到了生活的真正意义和心境的宁静。

当然,华兹华斯和陶渊明的田园诗中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也有一定程度的不同。首先,他们对自然的热爱有着不同的内涵。华兹华斯对自然的爱蕴含着对世界博爱的迫求。他曾经宣称诗人就是捍卫人类天性的基石,不管走到哪里都应该成为传播情谊和博爱的支持者和保护者。他认为自然能够启迪人性中的博爱和善良的情感, 并能将这种情感融合在自然中, 使人得到真正的幸福。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他热爱自然中的一切事物。这种挚爱始终贯穿在他的自然诗中,如《早春遣句》中的“穿过樱草花丛,在那绿荫之中/长青花在编织它的花环,/我坚决相信每一枝花朵/都在它所呼吸的空气里尽情享受。/鸟儿在我四周蹦跳雀跃,/它们的心意我可无从捉摸——/但即便是它们细微的动作,/也好象是一种激动的欢乐。”诗人感受着花朵的绽放,鸟儿的雀跃,嫩枝的萌芽,春的喜悦和生机跃然眼前。他不遗余力地歌唱着自然的和谐和温良,在其眼中,自然本身就孕育着博爱。在《致雏菊》中,他表达了自然对人类的博爱和对心灵的慰籍,“可爱的花儿!梦幻的遐思/过去了,我终于用这个名字/呼唤你,而且要永远坚持,/安静可爱的生灵!/阳光下,大气中,你跟我同呼吸,/请一如往常,给我以欣喜,/让我分享你温良的心地,/这样来医治我的心!”

陶渊明对自然的爱则包含了对自由的渴求。尽管饱受儒家思想的浸染,立下“大济苍生”的抱负,从而入仕,但他与生俱来便对自然有着深沉的爱,在与黑暗的官场格格不入后,他选择了道家思想,“顺其自然,顺乎自然“,追求“生命的绝对自由”,归隐田园。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几度出仕,使他逐渐认清了当时官场的污浊与黑暗。四十一岁还家归隐,退居田园,过着自耕自种,饮酒赋诗的恬淡的生活。为官期间,他深感受到官场的限制,因而借用“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这样的诗句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他向往田园生活的自由,一种可以保持道德完善的自由。《归园田居(其一)》中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以及《归鸟》中的“翼翼归鸟,载翔载飞。虽不怀游,见林情依。遇云颉颃,相鸣而归”,在陶渊明看来,其中高空飞翔的小鸟和河里漫游的鱼儿都象征着精神上的自由。他的诗句中对自然的热爱多体现出对自由的向往。

其次,陶渊明的田园诗对自然的描写范围与华兹华斯的稍有不同。作为田园诗人,陶渊明的诗歌大量涉及田间劳动和农民。他高度讴歌田间劳动和他在劳动中与农民建立起来的友谊,这样的素材令他的作品独树一帜,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在《归园田居 (其三)》中,“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表达了诗人对劳动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珍惜,洋溢着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与愉悦,字里行间一个辛勤劳作却倍感幸福的自我形象跃然而出。诗句中乡村自然之美与生活之美浑然一体,读者对这样的自我形象悠然向往。而在《归园田居(其二)》中,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间无杂言,但道桑麻长”,诗人则和农人分享着劳动的心得和感想。通过参与田间劳动,诗人更为贴近自然和农家生活,因而他的所思所感也就更加符合一个真正的土地耕种者。这种第一手的生活经验,不管在形式上还是在风格上,都赋予他的诗歌一种独特的新鲜感,这是同时代的文人难以比拟的。

而华兹华斯的诗歌虽然也有对劳动涉及,如《孤独的割麦女》描绘了一幅辛劳的画面,《我们共七个》讲述了与一个纯朴的农家小姑娘的谈话,《迈克尔》和《坎伯兰郡的老乞丐》勾勒了对贫苦人民的同情,但总体来说,真正的劳动场景很少出现在他的诗歌中。相较而言,自然之美与生活之美(劳动之美)在陶渊明的诗歌中获得了更有机的结合。

这样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源于两位诗人实际生活经历的不同。在归隐之后,陶渊明过着困窘的生活,“下日报长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鸟迁,(《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岂期过满腹,但愿饱梗粮。御冬足大布,粗浠以应阳”(《杂诗》其八)。这样的贫苦让人难以接受,然而他欣然投入到田间劳动,“夫耕于前,妻锄于后”,维持生活。就在劳动中,他对劳动有了深刻的理解,发掘了劳动之美,并将其与自然之美结合起来,创作出无数脍炙人口的佳作。这些诗歌既洋溢着新鲜的韵味又散发着生活的真实气息。而华兹华斯归隐后的生活境况稍好于陶渊明。尽管没有一份固定的工作,并常陷入经济窘境,在1795年他从好朋友那儿获得了一笔900英镑的遗产,此后生活殷实,并实现回归大自然的夙愿。由此可见,不同的经济境况导致两位诗人的田园诗在自然题材的选择和侧重上有所不同。

三、华兹华斯和陶渊明田园诗写作风格的异同

华兹华斯和陶渊明不仅把自然作为诗歌创作的对象,还采取了质朴的语言风格作为创作原则。华兹华斯提出了自己的诗歌创作原则——“所有好的诗歌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他主张使用质朴平实的语言,描写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和事件。他致力于将自己诗歌的语言贴近于人们真实使用的语言。陶渊明的诗歌风格则是公认的朴实自然,他的诗歌中很难发现任何奇异的意象、夸张的语言或者华丽的表述。他甚至很少使用形容词,例如“种豆南山下”(《归园田居》),“今日天气佳”(《诸人同游周家墓柏下》),和“日暮天无云”(《拟古》)。然而,在这些简单朴实的诗句中,我们所感受到的却是诗人自然而真挚的情感

在《丁登寺》中,华兹华斯描写了再访丁登寺时所见到的田园风光。“在无花果树的浓荫之下,远眺/村舍密布的田野,簇生的果树园,/在这一个时令,果子呀尚未成熟,/披着一身葱绿,将自己掩没/在灌木丛和乔木林中。我又一次/看到树篱,或许那并非树篱,而是一行行/顽皮的树精在野跑:这些田园风光,/一直绿到家门;袅绕的炊烟/静静地升起在树林顶端!”这些诗句令我们联想到陶渊明的《归田园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两位诗人不约而同地使用朴实的语言、白描手法和宁静的诗韵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细腻的田园风景画,读者在两首诗的字里行间体会到的感情和意境几乎是相同的。这些诗句类似生活中的口语,然而在简单的形式之下,却蕴藏着诗人的激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这样的相似说明两位诗人具有相同的审美观,他们都热爱毫无任何雕饰的自然之美,而这一创作原则明显贯穿在他们诗歌中。

尽管两位诗人的诗歌都采取了质朴的语言风格对日常生活进行描述,其间还是有些不同之处。华兹华斯是一个注重主观想象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倡导选取日常生活中的事件和事物作为创作素材,并赋予丰富想象,以便以独特的角度展示普通事物。他常运用自由而生动的想象赋予普通事物以精彩,从而表达强烈的情感,在《致杜鹃》中,一只普通的杜鹃既可以成为“看不见的东西”,也可以变成“飘荡的声音”。陶渊明在诗歌创作中并不追求浪漫主义的想象,而是采用真实的手法去描绘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他的作品追求的是发自内心的满足与喜悦,而这种喜悦反映出来的则是对自然和生活的强烈的感情。村舍、锄头、豆苗、石磨等普普通通的事物在诗人笔下同其生活追求结合在一块,达到了情,景,理交融的艺术境界。这些事物客观地体现了诗人的主观感情,既是具象的又是理念。在《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中,“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庄稼不再是客观世界里的普通事物,它表露了诗人在劳作中愉悦的心情,其中蕴藏着人生的真谛。这种心灵与环境的感应,以及所感受到的无限愉悦,是不可落于言筌的。陶渊明的诗歌不加雕饰,天然浑成,语言愈见通俗,而意境愈见高雅。初看似有些平淡无奇,但仔细品位后则意味无尽。朴实地展现欣赏的愉悦和魅力是陶渊明诗歌的突出特点,他所强调的正是生活的简单、自然和幸福。

四、结语

华兹华斯与陶渊明是世界文学史上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都把田园生活作为诗歌创作的源泉,热爱自然,并把自然作为心灵慰籍与心理平衡的天堂。两位诗人的诗歌语言朴实,手法白描,风格清新自然,引导世人从新的角度审视自身,热爱自然。由于生活的年代和国度不同,他们的诗歌风格相似,但又各具特色,存在一定的差异。对比分析其诗歌的异同,对进一步了解诗人的创作思想和写作风格应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辜正坤. 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 杨德豫. Selected Lyrical Poems of Wordsworth. 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

[3] 袁行霈. 中国文学史纲要[M].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 刘守兰. 英美名诗解读[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小学田园诗范文第5篇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艺术风格;平淡自然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4-0073-03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著名诗人,特别是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他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田园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以其强烈的艺术魅力,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

陶渊明的田园诗创作,有其独特的个人生活经历和思想基础。他出生于一个没落士族家庭,少年时生活于乡村环境,家乡故园的风光,都为他的思想和创作提供了充足的养料。仕宦归来,他“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至田社及庐山游观而已”。他的后半生更是长期生活在百里之内的农村,接触的多是田野村夫,议论的多是稻麦桑麻,过着粗衣淡食的贫士生活。长期的农村生活实践,为他的田园诗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生活源泉。

另外,个人的人生志向对他的田园诗创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道出了他从小就喜爱“丘山”的志向。尤为重要的是时代的复杂造就了陶渊明人格的复杂性。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时期,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与他的理想追求产生了强烈的矛盾冲突,使得他产生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污浊社会现实的憎恶。而陶渊明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当现实社会的种种虚伪与他的天性冲突时,他能够做到宁固穷而不改其节操,处贫贱而能心境怡然,在田园归隐生活中,体会人生的价值与真谛。文如其人,正是因为陶渊明有着这种超凡人格,才造就了他的田园诗独特的艺术风格。

陶渊明诗歌多从众人常经之事、常见之物中发掘不易体悟的人情事理。他以写田园、写禾木为手段,善于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在描写的景物上。同时,他写自然景物主要着意于神貌的点染,写出自己胸中的一片天地。也正因为如此,陶渊明诗歌于平淡自然中充满了情趣与理趣。如《归园田居》其五:“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饮酒》其九:“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另外,陶渊明对宇宙、历史和人生有自己的认识,而这些认识又常常通过平凡的事物与通俗的语言表现出来,取得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这就使其诗拥有了理趣。如“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这些诗句,意味深长,让人读了无不产生一种对人间生活的渴望,对岁月的怜惜。

在诗歌创作中,情、景、理三者交融至关重要,离开情的景就没有了生气,离开情的理更是“淡乎寡味”的空理,景和理如果没有浓厚的感情渗透,便失去了作品的生命力。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飞禽走兽、花卉草木和山山水水都饱含了强烈的思想感情。同时,诗人又善于寓情于理,将自己对人生、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形象化,把诗情与哲理、与景物紧密结合起来,因而给人以清新自然、毫不枯燥的感觉。如《归鸟》诗其一:“翼翼归鸟,晨去于林;远之八表,近憩云岑。和风不洽,翻翮求心。顾俦相鸣,景庇清阴。”其二:“翼翼归鸟,载翔载飞。虽不怀游,见林情依。遇云颉颃,相鸣而归。遐路诚悠,无遗。”其三:“翼翼归鸟,相林徘徊。岂思失路,欣及旧栖。虽无昔侣,众声每谐。日夕气清,悠然其怀。”其四:“翼翼归鸟,戢羽寒条。游不旷林,宿则森标。晨风清兴,好音时交。D缴奚施,已卷安劳!”全篇寓意明显,这只倦飞的归鸟,正是作者人格的象征。归鸟的一举一动,都体现着诗人的思想和性格,诗中的每一景物,无不带上陶渊明的感彩,成为他的象征。又如《饮酒诗》第五首“结庐在人境”一章中,景、情、理交融,互相渗透,互相衬托,无论从哪个角度去欣赏,都能领略到不同的奇趣,享受到无尽的美。

陶渊明自称:“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这是他创作的态度与目的。写诗既然是为了“自娱”而非娱人,就会写自己喜爱的生活内容,就用不着雕饰,所以,陶渊明写诗与其做人一样“忘怀得失”。宋人严羽说:“渊明之诗,质而自然耳。”“质而自然”,就是平淡自然。梁启超也说陶渊明的“文艺只是‘自然’的体现”。从美学角度看,平淡自然也是一种美,而且是一种不易达到的美。

陶渊明的田园诗有着这种平淡、自然、独特的艺术风格,导致他本人在诗歌发展史上的重大贡献,就是开创了新的审美领域和新的艺术境界。虽然,一般的玄言诗人都注意到从审察自然来体会哲理,并由此产生了山水诗的萌芽,但没有人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平凡无奇的乡村。在陶渊明笔下,农村生活、田园风光才第一次被当作重要的审美对象写入诗中,由此为后人作诗开辟了一片情味独特的天地。对陶诗的艺术特点,前人早有定评,谓之朴素、自然、真淳。但这并不是民歌或受民歌影响的风格,而是诗人有意识的美学追求,是诗人所独创的。从根本上说,这也是由陶渊明的“自然”哲学决定的。在他看来,人为的、繁复的礼仪破坏了社会的自然性,矫饰的行为破坏了人性的自然性,那么,诗歌外在形式上的过度追求,也必然破坏诗歌感情流露的自然性。所以,他绝少使用艳的色彩、夸张的语调、深奥的语汇、生僻的典故。他的诗歌充满感情,但真正表现得很强烈、显得激荡起伏的时候很少,而是和冷静的哲理思维结合在一起,呈现为清明淡远的意境。这一种美学境界是前所未有而且很不容易达到的。进一步说,陶诗语言的朴素,又并不是随口而道,毫无加工,而是高度精练,洗净了一切芜杂粘滞的成分,才呈现出明净的单纯。他对自然的美,无疑有十分敏锐的洞察和感受,因而能够用准确而朴素的语言将其再造为诗的形象呈现给读者,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乡村的恬静,“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写雪的轻虚,“有风自南,翼彼新苗”写风 的踪迹,都是典型的范例。 西晋诗歌绝大多数追求华美、注重修辞的倾向,一方面提高了诗歌语言的表现技巧,但有时过于用力于此,而忽视了诗意的完整,造成繁冗、割裂的弊病。而陶诗以深沉的思想感情和哲理为底蕴,绝不炫耀外在的美饰,所以大多通篇简洁,少作铺排,称为“殆无长语”。陶诗的意境,也总是比较完整,从总体上感染读者,让读者为之感叹,而不以一字一句, 某个片断去吸引人。因此,陶渊明田园诗是冲而不薄、淡而有味。

平淡自然这一艺术风格的形成主要是诗人所表现的静穆平淡的田园风光和农村日常生活,以及他处于这种环境中恬静自然的心情决定的。与此同时,它又与诗人在表现这些内容时所运用的质朴无华的语言和不事雕饰的白描手法密切相关。

从总体上看,陶渊明田园诗的语言可以用一个“简”字来概括,但对陶诗的语言风格,南北朝时期的诗评就多认为文采不定,如北齐的阳休之就说它“辞采未优”。读陶诗,有时感觉他似与我们相对而坐,叙述家常,而且说的都是近乎寻常的大白话,但就是在这些近乎寻常的大白话中,却浸透着强烈而真实的思想感情,从中,可以触摸到诗人跳动的脉搏,感受到诗人独特的个性。如《移居》其二“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中的“呼”字,十分平俗,但出语的粗朴反见邻里间情意的真率,也见诗人在这种环境中生活的自由,体现人间真情之所在。又如“种豆南山下”、“今日天气佳”、“日暮天无云”、“春秋多佳日”、“采菊东篱下”、“草屋八九间”等,都是为人熟知的内容和明白如话的“田家语”,自然天成,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而《移居》其二“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间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中,诗酒相和,欢聚言笑。经纪衣食,不忘力耕,平淡枯燥的乡间生活,在他的笔下,如此富有诗意。他并没有雕词琢句,裁云绣目,用的只是朴素的口语化句子,如实写来。像这样朴素明朗、生动自然的语言,能为普通读者所接受,理所当然地获得历史上更多读者的喜欢,使得田园诗千古流传。

虽然陶渊明在诗中也常用对仗句式,但多数是古朴而不那么精巧的,以至在感觉上并不明显,如“房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因此说陶渊明田园诗平淡之中见绮丽,与当时诗坛上流行的形象模糊、晦涩难解、淡而寡味的玄言诗形成了鲜明对照。

农事歌咏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占据了极大的篇幅。作为一个农业劳动的参与者陶渊,以怡然自得的心情,把农村生活如实地大量写入诗中。更为重要的是,他把对田园生活的切身感受,融化在诗歌中,最平常的房宅草屋,绿树繁华,远村近烟,鸡鸣狗吠,在他的细腻描写下,都显示出无限的生机,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图画。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美和生活美的敏锐观察力。诗人善于挑选一些易懂又富有诗意的题材,并通过细腻的描写,给人以美的享受。陶渊明归园田,务农桑,惨淡经舍,辛苦良多,他在《劝农》诗中举绘古代“桑妇宵兴,农夫野宿”这样一个辛勤劳动的场面,劝勉农民要勤于耕织。陶渊明弃声归隐后,称自己“代耕非所望,所愿在田桑”,从而把事桑作为务农耕作的集中体现。陶渊明选择最能体现乡村风貌的景物加以艺术组合,“初视若散缓,熟读有奇趣”,使人们顿感清风扑面,心旷神怡。

总之,田园诗是陶渊明的独创,这是他在中国诗歌创作领域所开辟的一个新天地。也因此使他有“田园诗人”之称,成为田园诗的开派者。陶渊明不像一般隐士那样遁入山林,与鸟兽为伍,而是“结庐在人境”,选择了田园。在陶渊明笔下,田园里的一草一木无不充满灵性。他在这里种豆、锄草、灌园、获稻、摘蔬、饮酒、出游、交友、读书、赋诗,乐在其中。秋菊、孤松、榆柳、桃源、良苗、新葵、桑麻、飞鸟、狗吠、鸡鸣、南窗、荆扇、东篱、南山、平畴、远村、墟烟,又让他悠然自得。在这其中,耕田与为官、田园与官场形成对立,在这对立中,陶渊明寻到了理想人生的座标,也寻到了抒写人生的载体,获得了精神的愉悦。这些平凡的农事村景一经诗人点化,便进入了安静悠闲的诗之境界,田园也不再是贫穷饥饿、劳累痛苦的所在,而是令人神往的乐园。当然,这境界的得来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它是诗人对社会、人生苦苦求思而又不乏理想成分的结晶。

陶渊明的田园诗,除了自身性格影响之外,更主要的是有其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背景,反映了丰富的社会生活,也反映了他的出仕与归隐、希望与失望、痛苦与欢乐的思想矛盾以及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我们可以从中看出,生逢乱世、怀才不遇的封建知识分子复杂的思想感情,即使退隐以后,也并未忘情政治,心情并未真正平静下来。陶渊明的诗文,平易朴实,清峻自然,淳厚有味,语言真切,朴素,简洁,明确,通俗而精炼,深入浅出,在当时崇尚雕琢、追求形式、骈俪盛行的时代,他异军突起,独树一帜,创作那些质朴优美,生动活泼并富有情韵的作品,具有非常进步的意义。他开创的田园诗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值得我们去继承和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严羽.沧浪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2]钟嵘.诗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3]陈顺智.东晋玄言诗派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4]王澧华.两晋诗风[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5]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以上就是360范文网的小编对小学田园诗(精选5篇)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看完之后能有所帮助。(本文共字)

菁英职教网文章归档 教育资讯 留学攻略 七品教育网站地图xml
324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