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季的古诗(精选5篇)

| 婕音

推荐文章

菁英职教网 培训啦 留求艺

关于四季的古诗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歌 季节表现 中古诗歌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0-0387-01

前言

季节感是一种非常特别的抒情表现方式,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被应用的相当广泛,广为流传的名句佳作中不乏各种典型例子。季节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特色,是由我国诗歌的结构和抒情方式决定的,古人在进行诗文创作的过程中,很容易在不自觉间运用到季节元素,中古诗歌就是其中的典范。

一、中古诗歌中的季节表现分析

1.先秦时期诗歌分析

现在一般认为诗歌最早起源于上古时期,当时的诗歌中已经体现出了一定的季节性。比如《麦秀歌》中对于野黍的描写,已经开始联系夏秋季节,初步体现出了季节特性。但是由于上古时期的民歌篇幅一般不长,而且多为概括性提及,其中的季节性并不十分显著。相比起上古民歌,先秦时期的《诗经》以及《楚辞》中对于季节有着十分丰富的表述,内容里面涉及到了大量的季节性描写,诗歌中体现出了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无论这些描写是作者不自觉的还是有意为之,季节性表现显著增强了却是不争的事实。在部分诗歌中,季节表现与诗人的情感实现了有机融合,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也就是说,我国的诗歌在发展之初,就具有了较为鲜明的季节感属性。这种季节感对于《诗经》和《楚辞》的艺术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对后来者的诗歌创作形成了一种指引,使得季节表现和情感表述愈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文化传承,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讲,先秦时期的优秀诗歌作品,比如《诗经》和《楚辞》,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季节表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作出了成功示范。

2.汉魏晋时期诗歌分析

先秦时期的诗歌作品中虽然有了初步的季节表现意识,但是整体并不十分强烈,由其诗文中不难看出,多数情况下作者并不一定是有意识的在诗歌表述中穿了季节性,而是一种无意识行为,属于不自觉的情感表述。直到汉魏晋时期,季节性意识才得到了显著的增强,根植于诗人的创作思想中。汉魏晋时期的诗歌中,诗人逐渐开始有意识的进行季节氛围的营造和渲染,通过设置季节情境,为情感表述创造有利条件,达到感染读者的效果,便于进行诗歌情感的正确理解。也是在这个时期,季节感逐渐被诗人所重视,成为这段时期诗歌作品中一种比较常见的表达方式,贯穿于诗人的整个构思过程中。在开始的时候,诗人主要还是在学习和模仿古代传承下来的手法,季节在他们作品中通常只是作为比喻的形式出现,一般是一种季节对应一种情感。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季节表现逐渐开始以景物刻画的形式出现,其中蕴含的情感也更为丰富和深刻,逐渐成为诗歌的重要辅助,类似于诗人情感的伴奏曲。汉魏时期的诗歌作品中,无论是诗歌水准还是优秀作品,其季节表现的成就都要远超先秦,其中出现了大量的、系统的季节刻画,可以形成一个具体的情境部分,而不再是散碎的片段。这一时期的诗歌抒情与季节感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3.南北朝时期诗歌分析

南北朝时期的诗歌是季节表现最后完善的时期,这个时期的诗歌作品是对于前朝经验的传承和发扬,集中了优秀的部分,并且比前朝更加深刻,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我国古典诗歌中的季节表现得以定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多追求田园生活,在其诗歌作品中也更加注重形式美感。因此,这一时期涌现出的大批优秀作品中,诗人不仅对于季节性事物进行了全面描述,对于细节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通过使用华丽的词句,对于季节美进行了深刻的表述。

自南北朝以后,中国古典诗歌抒情结构中的季节表现作为一种特性被保留了下来,并在后世的诗歌作品中得以延续和发扬。从表面来看,诗歌作者们对于季节表现的手法进行了丰富和细化,将其个人特色融合于诗歌作品中,因此,这一时期的诗歌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季节感十分浓烈,并且刻画更为细致和逼真。从深层角度来看,季节表现不仅发挥着触发抒情的重要作用,还可以充当写景要素,以季节衬托诗情,以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特性是情感抒发,利用季节表现结合抒情结构的方式,或者将季节用作比喻,均可以利用季节要素增强情感抒发的效果。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比较复杂,南北朝时期的诗人更加关注季节,不仅季节意识根植于思维深处,在其作品中也有着极为丰富的展现,季节要素在其作品中几乎随处可见。总体来讲,魏晋时期的诗歌作品中有着大量的季节要素,对于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二、中国古典诗歌中季节表现方式探讨

从上文中不难看出,中古诗歌中的季节表现在逐渐发展和完善,从大的方面来讲,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季节表现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四种表现方式:

1.直接点明

所谓直接点明,顾名思义就是明确指出季节的表现形式,最早出现于先秦时期。直接点明的季节表现方式一般可以细化为三类:一、使用季节词。在古典诗歌中,有不少的作品中出现了“春”、“秋”等词汇,直接点明了季节,还有的更具体至“初春”、“早秋”等。二、使用阴阳五行相关词汇来代称季节,有的是各种以四色搭配季节词使用,比如“朱夏”和“素秋”等;还有的诗歌中以“八卦”、“声律”等指代四季。从先秦诗歌到南北朝时期的作品中,均有阴阳五行相关的衍生词汇被用于诗歌的季节表现中。三、使用时间词汇指出季节。其中一种类型的词汇通常形容的是时间流逝,一般多用于岁初、岁末;还有一种可以是月份和日期,比如汉乐府《孤儿行》中的“三月蚕桑”,这类词语一般不是普通日子,多是某个节日。

直接点明季节的表现方式,具有简单明了的特点,通常是开门见山式的指明季节,但是也正是由于季节描述过于直白,通常并不能为营造诗歌的审美意境起到太大作用。

2.描绘景物暗示季节

描绘景物暗示季节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一般是描述某个时令景物指代季节。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很大一部分作品中,诗人并不直接指出季节,而是借助景物描绘体现出季节。诗人在进行创作时,通过观察周围环境和场景,获取相关的季节信息和时令景物状况信息,通常会在诗歌中将其表现出来。在中古诗歌中,以景色指代季节的方式非常多见,是先秦至南北朝时期诗歌中最为常见的季节表现形式。

3.描写社会生活或使用前代典故

这两种方式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也有所体现,占得比重并不算太大,但是表现效果并不逊色。描写社会生活的表现形式指的是对于当时人类活动的描述,其中蕴含了季节信息,包括生产活动和节日习俗等,透露出浓浓的季节感。社会生活描写看似与季节无关,但是透过人类的活动,也体现出了季节特征,同时也是对于当时社会现状的反映,属于典型的间接表现形式。

中国古典诗歌具有显著的承续性特征,诗歌作品从形式到内容均带有明显的继承性质。比如,古代诗歌中比较常用的使用典故的表现形式,就是对于前代作品的引用和肯定。古代诗歌不乏一些艺术造诣极高的作品,其中某些词语用的极为精妙,甚至可以说是诗人赋予了词汇某方面的特质。这些词语往往具有典型的浓缩性特征,用于诗歌表现中言简意赅,可以传递出非常明确的信息,对于营造季节氛围助益极大。

三、结语

中国古典诗歌是一种具有历史感和民族特色的文体形式,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内涵。我国古典诗歌中普遍采用了结合季节进行抒情表达的手法,诗歌作者将其用于背景勾勒和情感烘托中,能够为情感表述渲染气氛,增强诗歌的感染力,从而创造了一种美学意境,使得平淡的诗歌内容可以传递出更为丰富的内涵。

参考文献

[1]范丽萍.中国古典诗歌的民族魅力[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5,(02):173-174.

[2]陆翔.从语篇象似性视角解读中国古典诗歌[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31(04):69-72.

[3]张艳存.论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情感本体的迁移[J].青年与社会:下.2014,(11):362.

关于四季的古诗范文第2篇

关键词:薛瑄;咏史诗;“诗文出于真情则工”

薛瑄(1389-1464),字德温,号敬轩,谥文清,山西河津县(今万荣县)人。薛瑄是明初著名的理学大家。他“以复性为宗”,开河东之学,对理学之发展颇有影响,被四库馆臣誉为明代第一的淳儒。[1](P790)论理之外,薛瑄亦多有诗文传世。点校本《薛瑄全集》中《文清公薛先生文集》二十四卷,共收录薛瑄诗作934题1528首,数量颇为丰厚。在薛瑄所留存的1528馀首诗作中,有76题117首咏史怀古之作。通读薛瑄这一百多首咏史诗作,可以看到,促使薛瑄进行咏史创作的动因主要有三:其一为观览古迹,其二为阅读史书,其三为赏观画作。薛瑄的多数咏史诗作为怀古作品,即因见古迹而思古人,念古事,由此引发诗兴而成就诗篇。如《淮阳怀古》[2](P109),即薛瑄经淮阳,遥想此地古先贤,“抚心益自悟,怀人遂成篇”。淮阳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与深厚文化底蕴的古城。淮阳古称宛丘、陈、陈州,太昊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胡公满都曾在此建国,后世汉高祖六子刘友及三国曹操三子曹植亦被封于此处。孔子曾多次来此处讲学,汉初名臣汲黯曾任淮阳郡太守,颇有治绩。念及淮阳先贤,特别是“好直谏,守节死义”[3](P3777),“游侠,任气节,内行修洁”[3](P3774)的汲黯,想到他被外调淮阳卒于任上,最终未能再次返京,不禁发出了“禁闼不可留,遗想增慨然”的感叹。又如《孟子祠》[2](P381)一诗,则是薛瑄经过“邹国丛祠古道边”,看着周围“满林松柏带苍烟”,便想到昔日孟子“独引唐虞谈善性,力排杨墨絶狂言”,从而能够“功成不让湮洪水,万古人思命世贤”。其中饱含对亚圣孟子的敬意。

《王弼墓》[2](P154)一诗,为薛瑄途经王弼墓,看着“先生埋骨邙山后”,想到王弼的玄学哲学,颇有些不满地感慨:“犹有玄虚误世人。”再如《过邗沟怀古》[2](P382)、《新郑咏古》[2]P303、《卫城咏古》[2]P336等,都是属于此类作品。观史、读史,是促使人们对历史进行体悟的最直接方式。薛瑄有《读书录》与《读书续录》二书,便是其在读书过程中“自录随时所得,以备屡省”的“心得之言”。[1]P790其中亦不乏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著作以及修史、治史等的独到见解。如薛瑄在《读书录》里有言:“自古作史者,苟非大公至正之人,爱憎取舍之间,失其实者多矣。”[2](P881)即以为自古修史书,会因修史者之爱憎好恶,使得所记载的历史难免有失实之处。《读书录》《读书续录》中的历史评论,更多的是薛瑄对历史的理性思考,而在其诗歌创作中的观史读史之作,所表现出的则多是薛瑄对历史的感性体悟。如《读史二首》[2](P212),薛瑄先是有感于汉唐末年国家由盛转衰而无力回天,有感于晋宋时期政权频频更迭的纷乱动荡,看着史书上对如此种种的记载,真是感慨良多,于是便写下了:“汉唐末事谁能鉴,晋宋当年世所知。犹有一编青史在,悠悠长使后人悲。”后又想到昔时江统作《徙戎论》上书晋武帝,主张让少数民族迁回其本土居住,既可“慰彼羁旅怀土之思”,又可将一旦少数民族与中原有所纷争而引起征战动乱对国家及百姓的危害降到最小,即“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则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然而对此,晋武帝并未采纳,而后不到十年,因西晋八王之乱而导致其国力衰弱之时,北方各少数民族纷纷建立政权与西晋对峙。江统之远见,这才为人们所关注。[4](P1529-1534)念及此事,薛瑄写道:“求言未若用言难,不用忠言亦等闲。若信当年江统论,定无戎马到长安。”观史可以知兴替,从得失中汲取经验教训,然而历史已然成为历史,后人再多慨叹,也终于只能是一个旁观者,有感于此,薛瑄又不禁慨叹:“一编青史十年事,脉脉无言对烛花。”[2](P212)诗句看似平白,却深蕴理趣。题画诗是我国文学艺术领域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它将以文字为载体的诗歌文学与以线条色彩为载体的绘画艺术相结合,形成一种诗画互动、互补的独特风貌。由此,以将历史题材作为描画对象的绘画作品为吟咏对象的诗歌,则亦为咏史诗中的一个类型,即因看到绘有历史人物或事件的画作而产生诗兴所作出的咏史诗作,可称其为题画咏史诗。薛瑄所创作的咏史诗中,有三首题画咏史诗。其中《题四皓图》[2](P148)与《四皓图》[2](P165)两首,吟咏的是汉朝著名的四位贤隐商山四皓。

据《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及《史记索隐》记载,有东园公、绮里季、甪里先生、夏黄公四人,颇有贤名,因避秦乱而隐居商山,称为“商山四皓”。汉朝建立后,刘邦多次请四皓出山为官,却未能得偿所愿。后刘邦因宠爱戚夫人,想要废掉已经册立的太子,即吕后之子刘盈,改立戚夫人之少子如意。吕后得知高祖有此念头,便向张良求策。张良让太子刘盈去商山请出了四皓,作为自己的门客。刘邦见太子刘盈竟能将四皓请出山,以为刘盈能得人心,最终打消了废太子的念头。[3](P2483-2484)其实在史书上,对于商山四皓四人本身,并无过多的记载与描写,但因牵连着刘邦欲废太子的历史事件,因而后人作诗,对商山四皓多有所吟咏。名为咏四皓,其实大多是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阐释与发表见解。而对于四皓出山这一举动,历代诗人在吟咏之际,也大都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情感倾向。一种是认为,四皓出山,及时制止了刘邦欲废太子的不理智行为,能进能退,顾全大局,实为大贤。如唐人白居易《和答诗十首?答〈四皓庙〉》:“勿高巢与由,勿尚吕与伊。巢由往不返,伊吕去不归。岂如四先生,出处两逶迤。”[5](P44)唐人唐彦谦《四老庙》:“西汉储宫定不倾,可能园绮胜良平。举朝公将无全策,借请闲人羽翼成。”[6](P7684)宋人黄大受《读四皓传》:“翁身商山名八极,此时不出汉事危。敢惜双足惜汉鼎,非私刘氏私黔黎。”[7](P36088)元人胡祗遹《题四皓图》:“子房高智陈平策,不及君王废嫡心。足入汉庭储嗣定,始知名节服人深。”[8](P156)明人蔡清《题商山四皓图》:“独怜帝子意来虔,一至汉廷力回天。”[9](P762)。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四皓既为隐士,就当抱节守志,不该伺机出山,贪恋声名,并且认为,四皓出山看似阻止刘邦传位少子而保全了大汉江山,实则为他日吕后把持朝政并残杀戚夫人母子奠定了基础,从而对四皓的行为多有微词。如唐人元稹《四皓庙》:“汉业日已定,先生名亦振。不得为济世,宜哉为隐沦。如何一朝起,屈作储贰宾?安存孝惠帝,摧悴戚夫人。”[10](P11)杜牧《题商山四皓庙一绝》:“吕氏强梁嗣子柔,我于天性岂恩雠!南军不袒左边袖,四老安刘是灭刘。”[11](P308)宋人徐钧《四皓》:“避乱商山且茹芝,遽因厚币起幽栖。母强子弱几危汉,悔杀先生一出低。”[12](P31)元人李孝光《商山四皓图》:“腹心已去悲歌起,羽翼虽成女祸留。俱堕术中曾不悟,先生轻出后人羞。”[13](P390)明人王翰《四老》:“四老高蹈士,斯出亦颇辱。安刘实灭刘,为赵速剪戮。”[14](1233册,P277)郑文康《与叶及庵论商山四皓》:“吁嗟四老真呆夫,等闲诱出如婴鶵。虽令太子生羽翼,亦使悍后为屠奴。先王一姬并一子,一朝尽向砧刀死。他年又召诸吕来,此祸皆从老人始。”

[15](1246册,P538)而薛瑄这两首咏四皓诗,则对四皓的形象与行为,做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评价。他在《题四皓图》中写道:“故宫黍离时已远,嬴颠项蹶如转眼。赤精之子已龙兴,山中之人犹偃蹇。一朝忽走使者车,手持汉储招隐书。开书读书识书意,大本摇动将何如。便下商山几千仞,直入长安九逵衢。苍颜雪鬓惊隆准,数语何须更饶舌。回天之力真雄豪,安刘之计定奇绝。飘然拂袖还山中,青崖无迹云无踪。”[2](P148)在薛瑄看来,商山四皓之所以肯下山出山,纯粹是为了国本不被动摇,而目的达到后,便又飘然离去,返还山中。四皓此举,仅仅是为了汉室的安定,而不惜不远千里地下山,如演戏般地给太子刘盈撑起了场面,从而使得刘盈保住了太子的位子。而事情完结后,四皓不居功,不邀赏,回到山中继续隐居。其实并没有知进退一说。他们不曾想进,但却可以为了大局屈就自己。可是,谁也未曾料想,保住了刘盈的太子之位,并未给汉王朝带来预想中的安定,吕后在儿子继位后,把持朝政,亦多有残暴之举,因而在《四皓图》一诗中,薛瑄不禁慨叹:“宁知后日纷纷处,却道刘侯计已非。”[2](P165)两首咏四皓诗,既颂扬了四皓之高洁又顾大局,同时也认识到这个事件后来并未成全其初衷,评价可谓全面。薛瑄另有一首题画咏史诗为《题季札挂剑图》。[2](P165)季札为吴国公子,其事迹在《史记》卷三一《吴太伯世家》中有较为详细的记载。除了让位之举为后人所称道外,季札最为后人所颂扬的当是挂剑之诚。季札奉命出使各国,经徐地与徐君尤为亲厚,徐君十分喜爱季札所佩之宝剑,但因为怕开口索要季札会觉得为难,便始终不曾明言。季札知道徐君心思,只因宝剑为出使之信物尚不能赠与徐君,因而心中暗想待出使任务完成后再将宝剑奉与徐君。可是,待季札完成了出使任务返回徐地,却得知徐君已死的噩耗。季札为着当日还未说出口的承诺,找到徐君的墓地,将宝剑挂在了墓边的树上,只能以这种方式将宝剑赠与徐君了。[3](P1763)言必行为信,心动而未言,原本是神不知鬼不觉的,季札却依旧要践行,可谓至诚。因此,后世咏季札的诗作也是不计其数。而这其中亦不乏题画之作,如:宋人张镃《题挂剑图》[7](P31637)、金人王寂《题季札挂剑图》[16](P546)、明人胡奎《季札挂剑图》[17](P441)等。

薛瑄亦是如此,观画而遥想吴公子季札的贤德,再对比自身曾辜负过的承诺,吟道:“心许君侯口未言,归从陵树挂龙泉。生平负诺知何限?始信当时公子贤。”[2](P165)览古,读史,观画,皆是薛瑄进行咏史诗创作的动因,而薛瑄在其咏史诗作中所关注到的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亦有其特色所在。首先,薛瑄在咏史诗创作中表现出其对历史上军事人物及事件的关注。从楚汉争霸时的刘邦、项羽,刺秦未遂的勇谋张良,到辅佐刘备兴复汉室却最终未捷身死令人扼腕的诸葛武侯,再到竭忠诚以事君从而中兴唐室的郭子仪,到北宋平定民乱正直无私的张咏,南宋抗金名将张浚,都曾是薛瑄在咏史诗中吟咏的对象。《读书录》中,薛瑄认为:“观史不可以成败优劣论人,只当论其是非。”[2](P803)因此,对于楚汉之事,薛瑄既肯定胜者刘邦是“王者之师仁以武,诸侯效顺力如虎”[2](P120),并称赞刘邦“风尘荡涤天下清,万乘不忘布素情。黄屋归来见乡邑,宴饮父老如平生”[2](P120),同时也对败者项羽给予很大程度的同情,认为“八千兵渡大江来,戏马高台亦壮哉!何事乌江骓不逝,高台翻使后人哀”[2](P216)。并以为项羽之败乃天心翊汉之故:“大风折木飞沙日,想见天心翊汉朝。”[2](P381)在《史记》卷七《项羽本纪》中,项羽被汉军围困,尚能以数人之力突围而出,所向披靡,却最终走投无路,于是他多次感叹“天之亡我,非战之罪”[3](P423-425)。此处薛瑄重申其意,可见出对项羽深深的同情。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薛瑄有三题十二首吟咏诸葛武侯的诗作,其中一题还是多达十首的组诗。诸葛武侯对于蜀汉,真可谓鞠躬尽瘁,[18](P911-937)因而其“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结局,每每令后人感叹。而此处薛瑄对武侯种种竟写下十数首诗反复咏叹,足可见武侯的形象在薛瑄心中所激起的涟漪。薛瑄肯定诸葛武侯的“王佐雄才”,以及对蜀汉的一片“丹心”,因而每每慨叹其未捷之功:“运谋图阵曾为八,遗恨山河尚是三”[2](P366),“孤臣只拟炎光振,遗恨犹悲汉祚衰”[2](P371),“南征纔见功初遂,北伐那堪愿已违”[2](P372),“每有孤忠兴汉室,可无长策定中原”[2]P372。

然而,尽管功业未成,武侯的英名依旧流传千古。“尚有锦江遗庙在,英名千古自光辉”[2](P372),“万古英名天地在,丛祠长近锦江滨”[2](P372),“《出师表》在垂天地,《八阵图》存慨古今”[2](P373),“时去千年犹庙食,英风凛凛汉忠臣”[2](P374)。“伐功未就皆天数”[2](P373),一个人再有雄才,再有忠心,有的时候也未必能扭转某些局面,天命或人为,终是一种无可奈何。这正如项羽,如武侯,也如“只恨当时中副车”[2](P182)的张良[3](P2472),又正如薛瑄自己。薛瑄为官,“光明俊伟”,自律廉洁,因不依附权贵而得罪王振,因为于谦等求情而为石、曹所忌,然而王振也好,石、曹也罢,皆不曾因薛瑄之反抗而被动摇分毫。薛瑄年老,对此颇觉无可奈何,最终选择乞归故里。[19](P7228-7229)对此,后人或觉薛瑄懂得进退之道,或觉薛瑄对此该“愧不自得”,然而念及薛瑄昔日对英雄尚无力回天的感叹,也就不难理解他的释然了。其次,薛瑄在咏史诗创作中表现出其对历史上政治贤才的敬佩。薛瑄在永乐十九年进士及第后开始从政为官。正统年间,王振把持朝政,后又经历土木之变,夺门之变,而后石亨、曹吉祥乱政,面对这种种乱象,薛瑄也明白非一己之力可回天,于是他便总是想起昔时可力挽狂澜的政治贤才。如东晋名臣卞壸,父子三人皆以身殉国,因而薛瑄赞道:“晋室人才数俊髦,艰危深感与时遭。君臣义大如天地,父子生轻似羽毛。”[2](P389)如唐时因对安禄山叛乱早有预判而提早设防,使得安禄山未能攻下其守地平原的鲁颜公颜真卿[20](P3589-3590),赞道:“蓬利何堪屈大才?平原出守亦微哉!忽逢动地风尘起,不使中流砥柱摧。”[2](P376)如北宋宰相寇准,曾在契丹南下时劝阻宋真宗南迁,恳请真宗亲征鼓励军心,从而与契丹订下“澶渊之盟”,[21](P9527-9534)因而薛瑄称寇准“功业澶渊冠宋朝”、“忠义垂声千古在”。[2](P364)还如北宋政治家范仲淹,曾在西夏李元昊进犯北宋边境之时知延州,训练康定军,提出“徐图西夏”的策略,并屡次挫败西夏大军,[21](P10267-10275)因而薛瑄写道:“中朝德业应难及,西夏勋名更不磨。”[2](P350)第三,薛瑄在咏史诗创作中表现出其对历史上节义之士的颂扬。伯夷、叔齐,不贪恋高位而礼让兄弟,不满武王伐纣之不孝不仁而隐居首阳山,最终饿死于此,[3](P2583)于是成为古代士人心中抱节守志的典范,薛瑄拜谒首阳山中二人祠庙,亦是“再拜仁贤感慨多”,认为二人“心存兄弟难能节,力挽君臣欲逝波。世上争名争利者,高风奈尔二公何”。[2](P364)豫让为智伯所重用,心存感念,后来智伯被赵襄子所灭,并被赵襄子将头盖骨做成饮器,豫让心中十分怨恨,于是不惜漆身吞炭为智伯报仇。[3](P3057-3060)尽管豫让此举略显狭隘,但其死为知己的义气与忠诚却历来为人所称道。薛瑄对此也称赞道:“季世忠臣存大节,頽波砥柱见孤标”,“无限繁华俱泯火,英名终古自难消”。

[2](P378)王陵是汉初名臣,楚汉相争之时,项羽抓去王陵的母亲以胁迫王陵投降。然而项羽没有想到,为了让儿子不因威胁而必须在忠孝之间作两难的决断,王陵的母亲竟自刎而死,并在死前嘱咐王陵好好辅助汉王刘邦。[3](P2502)薛瑄深敬陵母之节义,于是写道:“鹿走中原海起尘,独从草昧识真人。纷纷都是人间死,母死髙名万古新。”[2](P216)还有曾经在深夜辞金,并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回应送金者“暮夜无知者”言论的东汉廉吏杨震,[22](P1760)薛瑄来到相传为杨震辞金处的四知台,题诗道:“人间无处不天公,笑却黄金暮夜中。千载四知台下路,至今犹自起清风。”[2](P195)薛瑄来到莱芜,想到昔日东汉廉吏典范莱芜长范丹,[22](P2688-2690)①又发出了“清节谁能似范丹?清名千载重人间”[2](P193)的赞叹。薛瑄为官,亦以廉洁著称,因而对此廉洁之士,对彼抱节守志之人,很自然地有着由衷的赞叹与向往。薛瑄在其《读书录》中曾阐述过自己的诗学观念,他认为:“凡诗文出于真情则工,昔人所谓出肺腑者是也。故凡作诗文,皆以真情为主。”[2](P816)因此,薛瑄的咏史怀古创作,并不刻意在字句上计较工拙,因而语言多较为平实,且在诗中常常会直接表白当下自身的感受,如“抚心益自愧,怀人遂成篇”[2]P109,“我来正值清秋暮,桑柘萧萧叶飞雨。泗水南流芒砀高,伯业王风复何许。徘徊重是古帝郊,摩挲石刻心劳焦”[2](P120),“荒祠古栢首阳阿,再拜仁贤感慨多”[2](P364),等等。其中的肺腑真情历历可见。而薛瑄在创作咏史诗时,大都选取能够充分表情达意的体裁,如古体诗、歌行体与七言律诗,薛瑄76题117首咏史诗中,有古体诗9题21首,歌行体诗7题7首,七言绝句19题21首,七言律诗41题68首,而在其整个诗歌作品中,也是七言律诗为最多,足见他对此一体裁的钟爱。而薛瑄所作七律,韵律和谐,对仗工整。如其七律《华清宫》:“天宝承平奈乐何,华清宫殿欝嵯峨。朝元阁峻临秦岭,羯鼓楼高俯渭河。玉笛长飘云外曲,霓裳间舞月中歌。祗今惟有温泉水,呜咽声中感怨多!”[2](P365)又如其七律《温泉》:“唐家天子爱温泉,故起离宫绣岭前。山上朝元金作阁,苑中汤井玉为莲。锦鳬曾泛当时水,香木频浮旧日船。赐浴未终鼙鼔动,苔池留恨自年年。”[2](P365)两首诗颈联颔联两个对句,颇有画面感。诚然,作为理学大家的薛瑄,其实并不着意于诗文的创作,薛瑄作诗,更多的是在以诗发其心声,因而也为后世留下了这诸多“出肺腑”的动人作品。而这些在触景生情、观史有感后创作的诗作,一方面是薛瑄对自己诗学观“诗文出于真情则工”的一种实践,同时也让后人能从更感性的角度去体会薛瑄所言“读书体贴到自己身心上方有味”[2](P715)的道理。

参考文献:

[1](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

[2](明)薛瑄著,孙玄常等点校.薛瑄全集[M].太原:三晋出版社,2013.

[3](西汉)司马迁著.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4.

[4](唐)房玄龄等著.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5](唐)白居易.白居易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6](清)彭定求等.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7]傅璇琮编.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8]杨廉主编.全元诗[M].北京:中华书局,2013.

[9](明)蔡清.虚斋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7.

[10](唐)元稹.元稹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1](唐)杜牧著,[清]冯集梧注.樊川诗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2](宋)徐钧.史咏诗集[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影印《宛委别藏》本,1988.

[13](元)李孝光撰;陈增杰校注.李孝光集校注[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14](明)王翰.梁园寓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7.

[15](明)郑文康.平桥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7.

[16]阎凤梧,康金声主编.全辽金诗[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17](明)胡奎著,徐永明点校.胡奎诗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

[18](西晋)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9](清)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0](后晋)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1](元)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关于四季的古诗范文第3篇

活动前言:在一年之中有许多的传统节日,其清明就是春季中的节日之一,但是小朋友们对于清明节了解多少呢?以下就让我们以清明节为主题探讨下有关四季中的节日,及了解清明节的由来!

活动目标

1. 理解四季轮换,感知清明是春天的节日,产生进一步探索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兴趣。

2. 喜欢古诗、古画等一些表达方式,在欣赏与体验中加深对我国节日文化的了解与喜爱。

活动准备:清明上河图、有关清明照片

活动过程

一、猜猜讲讲,理解四季轮换。

1. 演示画面一,看到这个图形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一年从1月开始,从12月结束;新的一年又从1月开始,从12月结束。

2. 演示画面二,现在,你们又想到了什么?

小结:一年有四季,一年中,我们从春天开始,然后经过夏天和秋天,紧接着是冬天,这之后又是春天。一年又一年,季节就是这样在不停的交替着。

3. 演示画面三,前些时候我们在日历上发现了一些节气,想一想,她们可能会在什么季节?

4. 小结:一年从春天开始,过了立春,是惊蛰,过了春分,是---,过了大寒,又是立春,节气能告诉我们季节的变化。

二、看看找找,感知清明。

1. 现在我们处在什么季节?

2. 春天里除了有立春、惊蛰、春分这些节气,还有哪些节气?(引出清明)。

3. 从文字上看,清明可能是什么意思?

4. 今天老师准备了许多图片,请小朋友来找一找,哪些与清明有关?幼儿分组商讨。(再现与迁移已有经验:咏柳、游园不值、清明时节等古诗)。

5. 小结:清明不仅是春天的节气还是春天的重大的节日,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踏青到大自然的怀抱,享受着春天温和的气候和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感谢先烈、祖先给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

三、视听欣赏,感受传统艺术。

1. 清明这个节日在中国古代就有了。中国古代的人不仅用文字、古诗记载了清明,还用绘画的方式进行了记录。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中国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名画,你们想不想看看那时清明节的热闹场面?

2. 幼儿欣赏《清明上河图》。

3. 提问:有什么感觉或?(帮助幼儿简单理解画面内容)

关于四季的古诗范文第4篇

关键词: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四时风景

abstract: 《a quatrain》 is a famous composition by du fu wrote(two golden orioles sing amid the willows green),which be read with admiration by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lots of readers express various appreciation and feeling from different angles on this poem.the poem describe four seasons in the sichuan province, which express the love of nature,the love of real life and joy of feeling.

key words: du fu;《a quatrain》;“two golden orioles sing amid the willows green”;four scenery

宋学家程颢有《秋日偶成》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1]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怡然自乐的人生观,其中的“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更是道出了一种“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的人生境界。每读这首诗便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到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一诗。虽然历来对这首诗的解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都离不了借景抒情的普遍看法。的确,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就是4句话写了4幅风景图,通过对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高尚情感和积极乐观的美好心态。但是对于这4句话彼此之间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作者是怎样构思这4幅画面的,却很少有人探究。经过多次的反复阅读,尤其是在前引程颢诗的启发之下,笔者认为杜甫的这首绝句中的4句诗绝不是简单的一时的景物堆砌,而是选取了一年四季中每个季节里最富有特征的自然物象加以传神地描写,从而构成4幅美妙的四季风景图。也就是说,作者是以概括的笔触描写了他所生活的成都草堂之四时美景。众所周知,杜甫一生大都在辗转漂泊,穷困潦倒,正如他在《登高》一诗里所写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2],只有在他晚年,由于朋友的帮助,他在四川成都的浣花溪畔才勉强修建了一座简陋的草堂,从而度过了一生中虽然短暂但是对于他来说却是最难得的安稳日子。由于生活境遇的稍微好转,杜甫的内心便有了一种难得的闲适情趣,因此这个时期所创作的诗便呈现出萧散自然的风格特点。在他笔下,安静明秀的境界、细腻的景物描写,便成为这时期他诗歌的主要特色。而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诗便是这时的代表作,下面笔者作一具体分析:

首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春回大地草长莺飞的阳春三月的美景。其中,鲜艳亮丽的色彩给我们留下了非常鲜明的印象。“黄鹂”对“翠柳”,黄鹂鸟儿不一定是黄的,但翠柳一定是绿的,这样的搭配在视觉的感应方面极富吸引力,令我们想到春天来临之后百花齐放、百鸟齐鸣的局面。春天可写的景物很多,但作者并没有一一呈现,而是只写柳树上边的鸟鸣,这鸟也不是一群,而是只有两只,两只鸟的叫声似乎有点单调,不足以传达出春天的繁华热闹,但是我觉得有这两只美丽鸟儿的叫声就足够了,清脆而又悦耳,完全能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了,不是吗?实际上透过这两只鸟的叫声,我们完全能够联想到“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3]的热闹景象。但是叫声写得太多了,就只能是“呕哑嘲哳难为听”[4],那样就令人不堪忍受了。所以此处应以简洁为妙。

次句“一行白鹭上青天”给我们呈现的是另一番景象,如果首句以五彩缤纷繁华热闹而取胜,那么,这次句就是以淡雅素净视野开阔为特色了。“白鹭”对“青天”,天是蓝的,鹭是白的,两者相衬,既对比鲜明,又简洁疏朗。同时,作者这里用了一个极富力度的动词“上”,这“上”字的运用令我们联想到刘禹锡的那首著名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5],这两句诗都用了一个“上”字来写鸟飞的姿态,“上”给人的感觉是排除各种艰难险阻迎难而上,其中既包含了鸟儿无畏的勇气和坚韧的毅力,但实质上更传达出诗人的豪情壮志,所以这两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既然刘禹锡这首诗写的是秋景,那老杜这首诗难道不也让人想到秋天的景象吗?秋天,天高气爽,令人心旷神怡,但秋天也是候鸟南飞的季节。记得小学课本里学到写秋天的文章,里边有这样几句话,“秋天到了,大雁要飞到南方去了,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这里的“一行白鹭”不正是让我们联想到秋天南飞的大雁吗?所以,笔者认为第二句是写秋景的。

第三句“窗含西岭千秋雪”,一提到雪,首先让我们想到的是白雪皑皑的冬天,虽说从成都往西往远处望,是常年积雪不化的川西高原,红军翻越大雪山的情景至今令我们难以忘怀。但杜甫这里写的不可能是其他季节的雪景,而应该是冬季。其理由除了雪是冬天特有的自然景物外,还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进行推论:其一,前边两句分别写的是春秋两季,而接下来的第四句“门泊东吴万里船”则使人直接联想到的是雨水充足、水涨船高的特有的夏天景象,那第三句也只能是写冬天了。其二,从作者的观察位置来看,此时是作者坐在屋里从窗户向外望去所看到的景色,一个“含”字非常明确地告诉了我们这一点,这正是于尺幅之中见千里之景;再说,作者为什么要坐在窗前向远处望,而不是如下句一样尽情地站在门外观赏西山雪景呢,难道还不是因为天气严寒门外难以久立而只能蜷缩于一隅吗?

结句“门泊东吴万里船”正如上句所分析的那样,夏季雨水充沛、水涨船高,正是水上交通运行的黄金季节,这船不是附近的渔民打渔的小渔船,而是从万里之外的东南逆江而上的大商船。作为久负盛名的锦城,地处天府之国的成都正是唐代商业非常发达的大都市,虽然自古就有蜀道难的传闻,但因为成都地处岷江上游,周围又汇集了好多的河流,水上交通十分便利,东来西往的船只经常汇聚于此进行各种商业贸易,所以杜甫自然而然地将这一夏季常见的景象置诸笔端。

综上所述,杜甫这首《绝句》正是选取成都四季特有的自然景观,加以准确传神的描写,从而向我们展示了4幅非常鲜明生动的画面。杜甫虽然地处一隅,但他心情愉悦、生活悠然,故此他能“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6],这岂非“思理之致”乎?

参考文献:

[1](宋)谢枋得、(明)王相.千家诗[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91

[2]王长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23

[3]王长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453

[4]王长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87

关于四季的古诗范文第5篇

关键词:杨柳 折杨柳 意境 离别 思乡 伤怀

由于杨柳所含意蕴独特,故常常被引用于传统文化当中,或言志,或抒情,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但由于文化背景、政治立场、客观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杨柳之所指也不断发生着变化。这种文化意蕴的多义性,在历朝历代的典籍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杨柳是中国古代文学中重要的意象和题材,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四库全书》子部中的类书对历代古籍中的杨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列举。

杨柳根据所指不同,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中,杨柳并无特殊意义,只是作为季节指示或者单纯的景物描写;第二类中,杨柳被作为情感的寄托,用来象征思乡之情和离别之苦;第三类中,杨柳被赋予人格化的特征,用来指代淑女或者君子;第四类强调的是杨柳的实际功用。下面分类举例介绍。

一.杨柳作为季节指示或单纯的景物描写

1.杨柳作为时令季节的指示

杨柳的生长期较长,经历春、夏、秋三季,杨柳枝叶色彩的变化标志着季节的更替。初春时节,杨柳为鹅黄嫩绿,暮春初夏则为翠绿,夏天变为深绿,秋天渐趋枯黄,冬天枝叶凋零。杨柳色彩由浅入深的变化,标志着从春天到秋天的季节变更。魏晋时期,对于杨柳在春天的审美形象多有关注。隋唐以来,不仅对春柳关注有加,而且还进一步开拓了杨柳在夏、秋、冬三季的独特美感,特别是秋柳的萧瑟和清疏之美,为杨柳形象的自然美增添了新的审美视角。

类书《艺文类聚》卷二中记载,梁吴均的《咏雪诗》中写道:“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廉隙,荧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不见杨柳春,徒看桂枝白。”如该诗题目所示,此诗中的杨柳只是作为白雪的陪衬出现,但“杨柳春”几个字,从侧面体现出“杨柳”与“春天”的关联性。

《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八中记载了志南的诗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同样是对季节的暗示,“杨柳风”并不寒冷,杏花雨也不会令人感到不适,此处彰显出暖暖的春意。《记纂渊海》卷二中梁简文帝“春风本自奇,杨柳最相宜”的描述,也是暗示出“杨柳”与“春天”的关系。从以上引言中可以看到,此处的杨柳与意象无关,只是作为季节与气候的指示词。

2.杨柳代表盎然春意,勃勃生机

先秦到唐宋以来,人们对杨柳形象美的认识经历了从整体到局部、由“求形”到“求神”逐步深入的过程,杨柳的形象也由挺拔茂盛转变为柔弱易衰。

先秦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侧重于从整体上关注杨柳生命力强的特征,还没有注意到杨柳的枝、干、叶、花等局部特征,杨柳此时是一个生机勃勃、枝繁叶茂的树木形象。

汉魏时期,杨柳在时人心目中仍然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早春芳树形象,不仅杨柳树受到关注,而且杨柳的枝、干、叶也受到了关注。

六朝文人对杨柳有了新的审视,他们侧重于杨柳枝叶疏朗的外形和清秀俊爽的风姿,杨柳的审美价值得到了空前的重视。

唐代以来,文人侧重于杨柳望秋先零的特征,杨柳由汉魏时期的根粗叶壮变为枝细条弱,柔弱的特征逐步定型。此时,杨柳的审美价值成为了关注的重点,人们对杨柳的观察更为细致,不仅杨柳树的整体美感受到关注,并且枝、叶、絮的美感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表现。

晋傅玄的《阳春赋》中提到“万物乐生,依依杨柳,翩翩浮萍,桃之夭夭。”此处“杨柳、浮萍、桃花”都是春意盎然的象征,代表着勃勃生机。《御定渊类函》卷十三中记载:元刘秉忠三月诗曰“背阴花木锦成丛,幽谷莺啼上苑中。李白桃红杨柳绿,天涯无处不春风。”也彰显出杨柳顽强的生命力以及勃勃生机。

3.杨柳没有特殊的指代意义,只是作为景物描写

北周庾信于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中提到:“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此处提到“杨柳”,并非言志,亦非抒情,只是摹景状物,将杨柳比作春旗,凸显春意。

类似的记载同样见于《锦绣万花谷》前集卷三中,如其中所录乐天的诗句“梨花院落溶溶月,杨柳池塘淡淡风。”以及坡的“梨花千树雪,杨柳万条烟。”等

二.杨柳意象的情感意蕴

杨柳是中国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意象,其所指也具有多重性。杨柳作为人们寄托美好情感和愿望的载体,主要用来表达悲、思、离别之情,经历了由相思到离别的发展过程,这跟“折柳”的民俗有着密切的关系。唐代之前多以杨柳喻相思,“折柳以寄远”。汉唐以来,文学上由“折柳寄远”生发出“折柳赠别”,以杨柳寓离别较多。

1.离别之情

《艺文类聚》卷三中梁沈约所著《咏春初诗》曰:“扶道觅阳春,相将共携手。草色犹自绯,林中都未有。无事逐梅花,空教信杨柳。且复归去来,含情寄杯酒。”离别之情无以寄托,只得以诗酒相托,此处的杨柳表达的正是离别之情。

沈约的《又春咏曰》:“杨柳乱如丝,绮罗不自持。春草黄复绿,客心伤此时。青苔已结洧,碧水复盈淇。日华照赵瑟,风色动燕姬。襟前万行泪,故是一相思。”此诗同样将杨柳与离情相关联,以杨柳暗喻惜别之情。

类似的记载在典籍中还有许多,比如《锦绣万花谷》续集卷九中郑谷的《题咏》:“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又如《古今事文类聚》后集卷十七中记载的韩的诗句:“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都表达了离别时的伤感与不舍。

在离别之情中,“折杨柳”是较为有代表性的一种寄托离情别意的方式,因“柳”与“留”谐音,故以“折杨柳”来衬托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

《折杨柳》本是宋朝诗人李新的一首诗,原文如下:“东风来何时,百花已飘零。独余堤上柳,惨淡含春荣。扁舟复何适,延客江上亭。顾无青玉案,何以送子行。攀条欲相赠,上有双流莺。流莺正求友,奈此别离情”。该诗表达了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的感情,自此诗始,后人以“折杨柳”来表达惜别之思。

2.悲伤之思

《艺文类聚》卷三十二中,梁简文帝《咏人弃妾诗》曰“可怜淮水去来潮,春堤杨柳覆河桥。泪痕未燥讵终朝,行闻玉佩已相要。”“柳”通“留”,依依惜别之时,泪痕难干,只得以玉佩作为信物彼此寄托了。又如梁元帝《寒闺诗》曰:“门前杨柳乱如丝,直置佳人不自持。”等都无一例外地承载着深沉的思念。

元好问《归舟怨诗》:“渡头杨柳青复青,闺中动离情”以及程诰《春闺诗》:“画楼红烛黄昏,思妇啼春泪痕。杨柳轻烟别院,梨花细雨重门。”描述的都是闺中对远方夫君深深的思念之情。

3.怀乡之念

《山堂肆考》卷一百十一记载了王之涣边塞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是典型的以杨柳表达怀乡之念的例子。

4.纷扰愁绪

《锦绣万花谷》前集卷三中,记载了李太白以杨柳衬托悲哀心境的诗句:“门前杨柳暗沙汀,雨湿东风未放晴。点点落花春事,青青芳草暮愁生。”借杨柳表达哀伤之情,是较为少见的。《锦绣万花谷》后集卷二十五中,记载了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舟。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诗句,此诗读罢,忧郁沉闷之情油然而生。又如《记纂渊海》卷八十一中,记载着骆宾王的诗句:“愁心极杨柳,摇动乱如丝。”以摇摆的柳枝来表达纷乱的愁绪,极为恰当。

三.杨柳被拟人化,作为人格象征

对杨柳美感的认识,诗人不只停留于其外在形态,更着眼于内在的神韵和人格象征。魏晋时期杨柳多用以比拟名士的秀爽风姿。陶渊明之后,杨柳又成了隐士的象征。时至唐代,杨柳越来越倾向于以青春女子拟之。渐至中晚唐,杨柳又多用来比拟娼妓和小人。总之,魏晋至中晚唐以来,杨柳的人格化由不同流俗的清俊之士和超然世外的归隐之人,演变为地位卑下的青楼歌妓和趋炎附势的卑劣小人。杨柳形象的多变,使得杨柳意象的人格象征意义非常广泛。

《艺文类聚》卷八中,应贞的《临丹赋》中写道:“杨柳婀娜乎”,此处将杨柳拟人化,以杨柳之柔美比拟女性婀娜之身姿,此为古来杨柳较有代表性的意境之一。此外,在《海录碎事》卷七下中,也有以“杨柳小蛮腰”来形容女子妙曼的身姿体态的记载。以上诸例都体现出古人以杨柳形容妙曼身姿的创作意图。

四.杨柳的实际功用

有些诗文中虽然提到杨柳,但此处所指的杨柳并没有指代意义,而是强调了它的实际功用,比如《太平御览》卷六百六十中记载:“楚国先贤传曰:孙敬编杨柳简,以为经本,晨夜诵习。”以杨柳编简,此处记载介绍了古时杨柳的实际用途,这种关于杨柳实际功用的记载在典籍中是较为少见的。《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五十八的《丧事部》中,记载了杨柳在丧事中的用途:“韦书要语天子坟高三仞树以松,诸侯半之树以柏,大夫八尺树以栾,士四尺树以槐,庶人无坟树以杨柳。”

《御定渊类函》卷四百十五中记录了李时珍定义杨柳的来由:“本草李时珍曰:杨枝硬而起故谓之杨柳。”

古籍中记载的杨柳并非总有指代意义,如上所述,其中描写的是杨柳的实际功用。

以上是对《四库全书》子部类书中的“杨柳”的多种意境进行了分类汇总,古典文学中杨柳成为重要的题材和意象,对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代将杨柳作为描写对象的作品不计其数,构成了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杨柳所蕴含的独特意蕴,也是其它物象所不能替代的。

参考文献

1.石志鸟:中国古代文学杨柳题材与意象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D]2007

2.朱敏:传播与接受视野下柳意象的发展流变 文教资料[J] 2008

3.[唐]欧阳询主编:《艺文类聚》,上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影宋本[M],1959

4.汪绍楹:《艺文类聚》断句本,上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M],1965

以上就是关于四季的古诗(精选5篇)全部内容,愿我们如花绽放,不负韶华,加油!(来源:360范文网 http://Www.360fanwen.com)文章共字

菁英职教网文章归档 教育资讯 留学攻略 七品教育网站地图xml
328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