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小长假(精选5篇)

| 婕音

推荐文章

菁英职教网 培训啦 留求艺

清明节小长假范文第1篇

按照国家假日办通知,清明节将进行放假调休。为了让您的孩子更好地度过一个健康、文明、科学、安全的假期,营造和谐、安全、健康的社会环境,现将假期有关事项告知如下:

一、放假总体安排

清明节:2018年4月5日-7日放假调休,共3天。4月8日(星期日补星期五的课)正常上班。

二、放假注意事项

1、严禁子女私自外出游泳,有事外出必须经家长同意。

2、假期探亲访友应遵守交通规则,严禁学生骑驾摩托车,12周岁以下学生不能骑车上公路,避免交通事故发生。

3、教育子女注意用火安全,正确使用煤气,尤其是清明节祭祖期间,更要注意防止火情火患。

4、教育子女注意饮食卫生,加强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防治“流感”等春季传染病,防止病从口入。

5、电子游戏、网络游戏被称为“电子海洛因”,一旦沉迷其中,夜不归宿,便难以自拔,荒废学业,以至误入歧途。请督促贵子女(特别是在假期)远离游戏机及“网吧”,按时回家,以免遭受其害。

6、加强用电安全教育,正确使用电器。

7、教育子女雷雨天时尽量少在户外活动,以确保安全。

8、加强防盗防拐意识。教育子女警惕盗窃、抢劫等犯罪活动,遇上违法犯罪事件时,应沉着、冷静、灵活、机智,想方设法及时报警,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9、禁止观看不健康书刊、影像,不参与,不进入歌厅、舞厅、酒吧等不良娱乐场所。

学生假期的安全教育离不开家庭的支持配合,希望各位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子女的教育工作,确保子女度过一个健康、文明、安全和有意义的假期。

此致

敬礼

清明节小长假范文第2篇

“汉官五日一假洗沐也”

汉代清明节尚未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要说清明节,得先说古代中国的休假制度。

在古代中国,是没有“星期天”概念的,但休息日一直存在。而且,中国古人享受休假的历史还比较早,至迟在秦汉时期已有一套相对成熟的休假制度。不同的是,古代只能休息1天,而且叫法也不一样,现在叫休假、放假,古时称为“休沐”或“洗沐”。

古人为何把休假称为休沐?一个“沐”字便透露出了端倪,是因定期让现在叫公务员的公职人员回家洗头洗澡、搞个人卫生需要而产生的。最先享受休沐制度的人群,应该是给皇家当差的一批“公务员”,即所谓“中官”,也叫“内臣”。中官给皇家当差,宫内又没有为他专设洗澡的地方,所以只能定期、轮流回家“洗沐”。

休沐制度推广开后,便形成了一种国家休假制度。唐人张守节撰《史记正义》中所谓“汉官五日一假洗沐也”,说的就是这么回事情。除了“五天制”,汉代休沐还有“十天制”,即干10天休1天。

但在汉代,好多有想法的“公务员”会主动放弃休假。如与汉哀帝刘欣有“断袖之好”的董贤,当年就是一位中官(太子舍人)。每到休沐日,董贤都不“回家洗澡”,一心陪侍皇帝,赢得了刘欣的欢心。因为董贤长期不休假回家,刘欣竟然下令让董贤将老婆带到宫内住,方便夫妻相聚。

在汉代的休假制度中,除了休沐这样的轮休,还有例假。例假更接近现代的法定节假日概念,从《汉书·薛宣传》中透露出的信息看,汉代国家法定节假日很少,起初只有两个,一是夏至,再是冬至,各放假5天。到东汉时增设“伏日”。

此时的清明节,并不是汉朝的国家法定节日。

唐玄宗李隆基把扫墓正式编入礼典

唐代首次将清明节列入国家法定假日

到了隋唐,休沐制度出现了很大变化,旬休成为一种制度,即工作9天,休息1天,休息日设在每月的十日、二十日、三十日,共3天。旬休是一种公休,不再轮流,除值班人员以外,大小官员全都“回家洗澡”。

此外,最大变化是节假日大大增多。正是在唐代,清明节与寒食节一道,首次被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清明节放假了。

《大唐六典·尚书吏部》上有规定,唐代内外官员都有“假宁之节”:元正(旦)、冬至、寒食、清明、端午、七夕、中秋、夏至、立春、春分、立秋、秋分、立夏、立冬……几乎每逢节气都要放假;还有婚假、丧假、探亲家、拜扫假等等,比现代放假的机会多很多。

行文至此,要说一下清明节和寒食节。此两节由于紧连一起,常被现代人误以为是一个节日的不同叫法,其实很不同。冬至后第105天是寒食节,故又称“百五节”;寒食节之后便到了清明节。

在民间传说中,两个节的起始源头都是一样的。据汉人桓谭《新论·离事》中的记载,寒食节本是山西风俗,时“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以此达到少生病的保健功效。桓谭认为此俗“为介子推故也”。介子推是晋国人,有恩于遭难时的晋文公。晋文公当了国君后曾放火烧山,希望逼出带母亲上山隐居的介子推,领取俸禄。哪知介子推宁死不仕,结果被烧死在一棵柳树下。晋文公为此悔恨不已,此后每到放火烧山那日,宫中便禁止生火,以此纪念怀念介子推,慢慢形成了“寒食节”。寒食节后,晋文公又定下了祭祀介子推、为其扫墓的“清明节”,清明扫墓又成风俗。

此传说可信与否暂且不说,不过介子推确有其人,《左传》上便有记载,但名叫“介之推”,仅称他是“隐而死”,并无晋文公放火烧山的情节。但不论怎么说,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寒食节和清明节由来已久。

寒食节其实是一个“励志节”。在隋唐之前,人们重寒食、轻清明。到李隆基(唐玄宗)做皇帝时,将清明节扫墓正式编入礼典,属当时的“五礼”之一,清明节的地位因此得到抬升,清明假期与寒食节连在一起,成为当年继元宵假期之后春天里的“小长假”。

千秋节又叫天长节,是当朝皇帝的生日。缩短皇帝庆生天数,而增加清明节的假长,可见唐人对清明节的重视。事实上,唐人也确实喜欢过清明节,仅从时节上说,其时春暖花开,正是春游的好时节,既能扫墓,又不误看景,这样的节日自然广受欢迎,所以时人竞相外出。从杜甫“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诗句中,便可以想象到唐人清明节出游、扫墓的热闹景象。

唐肃宗李亨缩短皇帝庆生天数

清明节首次成为“黄金周”

唐代的节假日确实远远多于秦汉,多到几乎泛滥的地步。全年的节假日,加上每月3天,全年计36天的旬休,唐代公务员每年平均可以享受的假期近百天。也就是说,唐代“公务员”一年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不用上班。

唐朝廷的节假日是这么安排的:“元正、冬至各给假七日,寒食到清明四日,八月十五、夏至及腊日各三日”。用现代语解释一下就是:元旦和冬至两个节日,各放假7天;清明和寒食节连在一起,放假4天;夏至、中秋节和腊日(腊八)各位放假3天。

唐代清明节“小长假”安排不需要调休,将寒食、清明二节连着放就行了。其间,也曾有过几次变化的。到李亨(唐肃宗)当皇帝时,或许觉得小长假不够长吧,又增加了寒食清明节的假期天数,将唐玄宗于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定下的千秋节放假3天的规定,减为放假1天,而将寒食清明假期由4天增加到7天——在中国节假日史上,清明节首次成为了真正意义的“黄金周”。

在李亨之后,唐代的清明节假期又有变化,太子李豫(唐代宗)继位后,曾将清明假期改为5天。但在其子李适(唐德宗)做皇帝的贞元年间(公元785-804年),又恢复了李亨时代的做法,将寒食清明二节合在一起,假期仍定为7天,“黄金周”重现。

宋代 “清明弄柳”热闹非凡

元代清明节放假3天

到了宋代,清明节也是国家法定节假日。宋代继续了唐代喜欢放假的做法,寒食与清明两节合在一起,假期也是7天。而且两个节日已完全融合为一体,并移植进了上古时“三月三”上巳节的某些娱乐功能,人们出游喜欢来到水边。

清明节也是宋人重要的节日,甚至比唐人更看重,扫墓的风俗更浓,这从北宋人张择端绘于清明时节的《清明上河图》中便可以看出,首段就是时人从汴京(今开封)野外扫墓归来的情景。宋代清明节里,皇家和民间都会举办一系列活动,热闹程度不输元宵节。时开封人孟元老在后来撰写的《东京梦华录》中,记述当年京城过清明节的气氛:“京师清明日,四野如市,芳树园圃之间,罗列杯盘,互相酬劝,歌舞遍满,抵暮而归。”

“清明弄柳”这一传统习俗,在宋代达到了极致。据宋人吴自牧《梦粱录》记述,宋时清明节里,家家户户门上都插柳条,时称“明眼”。所谓“明眼”并不是祈盼眼睛明亮,而是民俗上的驱邪目的,意是辨明鬼邪,守护家门,此时的柳枝与桃枝功能相近。

到了南宋,“清明弄柳”热度不减。周密在《武林旧事》中提到清明节日里的临安(今杭州)城时,用了这样文字:“都城人家,皆插柳满檐,虽小坊幽曲,亦青青可爱。”难怪宋人能写出“莫把青青都折尽,明朝更有出城人”的诗句。

宋人在清明节长假里的活动很多,民间在这天还喜欢挖井,而皇家则会举行一项唐代皇家就有的“改火”活动。但宋代皇家更特别,让宫内小太监们在阁门前用榆木钻火,第一个取到火的会得到奖赏,奖品相当丰厚,是一只金碗、三匹绢。然后再用取到的新火种点燃火烛,赏赐近臣。

清明节的法定功能,在宋代达到了顶点。由于时间比较长,活动内容也开始变味,寒食、清明二节本应停止娱乐的,但在宋代却异常活跃。一些路途遥远无法回原籍扫墓的官员,常会利用这难得的“黄金周”,把酒叙旧,找老乡、约同科成为一景。有的干脆相约,想着法子找乐,打发假期。

宋人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中便有一则利用长假、相约的事情。福建浦城人章得象任“正字”一职期间,有一年寒食节,与江苏长洲县(今苏州)人、一代名相丁谓相约。次日,丁谓真的怀揣几百两银子来了。谁想手气太差,丁谓把这么一大笔赌资全输给了章得象。两人相约来年再赌,即所谓“明年寒食复博”。第二年章得象走了背字,又输给了丁谓,但章得象却无钱支付。丁谓盯着要钱,章得象最后只得拿出古董抵债。

随着唐宋的远行,清明节的繁华和热闹也不复存在。到了元代,唐宋的公务员多假制度被否定,节假日大为减少。但元时清明节与寒食节从功能和活动内容上看,在事实上合成了一个节日,仍与元正(旦)一样,是元代最重要的节假日之一。朝廷会放假3天——要知道,元代皇帝的生日天寿节(唐时称天长节)和冬至才放假2天。

清明节小长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长假成都周边休闲旅游产品对策

我国新的休假制度从今年开始实行。以往的“五一”“国庆”“春节”三个黄金周发生相应变化。除“国庆”“春节”黄金周和“元旦”基本保留,“春节”具体实施日期上稍做调整外,“五一”黄金周的假日被分拆开,“五一”黄金周不再存在,相对出现“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四个小长假。相应的,选择假日出游的旅游者必然改变其原有的旅游习惯,改变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项目的选择。这对于整个旅游业,特别是四川旅游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从不久前结束的“清明”小长假后有关部门对旅游者、旅游企业及旅游地的相关调查可以看出,成都周边休闲旅游产品虽然成为以成都市民为主的广大客源的主要选择,但不论是从旅游者还是旅游地的反映来看,没有实现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双赢。调查结果发现现实并没有“清明”前各方预想的乐观。

一、小长假为成都周边休闲旅游产品带来发展机遇

成都是一个休闲文化氛围非常浓厚的城市,成都市民是特别具有休闲精神的人群。自古以来,成都市民都以一种可以称之为“怡然”的面貌面对世事。因此,成都的休闲旅游产品类型丰富,数量众多,并经历了长期以来的实践考验。在我国休假制度尚未调整之前,成都市及其周边的休闲旅游产品一直保持旺盛的生命状态,为广大成都及临近城市市民假日出游,特别是周末短期假日出游提供着最佳选择。如今,国家休假制度进行了调整,小长假的出现,将成都周边旅游产品推向更为重要的历史舞台。

1.时间限制

“小长假”之所以谓之为小,主要指其针对“黄金周”而言。国家休假制度调整之后,清明、五一、端午、中秋成为法定节假日,加上附近双休日,可以连续休假三天。三天对于成都普通市民而言,其实并不比周末长多少。因此,广大的成都市民在制定小长假出游计划时,一般不会考虑行程距离较远的景区景点,他们通常会在完成有关家庭事务之后,“顺便”进行一定范围及时间内的休闲活动。成都市周边休闲旅游场所理所当然成为市民首选。

2.产品数量众多,开发较为成熟

成都市不但本身拥有众多高等级、开发成熟、知名度和美誉度相对较高的景区景点,而且周边地区高等级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包括两个世界级众多部级旅游资源及风景名胜区。成都作为西部旅游资源大省——四川的省会所在地,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要道,也是重要的旅游中转站。成都市民长期以来都是周边各大旅游景区景点的重要也是主要客源。

成都周边地区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川西平原特有的自然地理条件决定该地区气候怡人、物产丰富,自古就被称为“天府之国”。因此,成都周边休闲旅游产品极其丰富。而且,由于成都旅游业相对发展较快,众多休闲产品开发较早,发育相对成熟,很多都是经历了时间考验的精品。由于距离成都不远,资源档次相对较高,成都市民大多选择在短期节假日中到城市周边进行休闲娱乐活动。从往年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成都市民对成都周边地区休闲旅游地所做出的经济贡献相当大。

3.“清明”为证

清明节当天,至下午4时-5时,蒲江石象湖入园游客人数超过1万5千人次,自驾车超过2000台;温江国色天乡乐园游客量超过9万人次,各种活动项目排起长队;黄龙溪古镇接待旅游者约7万人次,自驾车3000多台。三天假期中,青城山-都江堰景区接待游客10万人次、洛带古镇景区接待游客29万人次、温江国色天乡接待游客22.6万人次……这一组组数据,直逼去年的五一黄金周。

从以上相关数据不难看出,今年第一个小长假,成都周边休闲旅游产品受到以成都市民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旅游者客源的广泛青睐。

二、成都周边休闲旅游产品在“清明”小长假中的表现

1.不足之处

虽然,我们前面提到的数据说明成都周边休闲旅游产品的畅销,但是,从其在今年休假制度调整后的第一个小长假——“清明”小长假中的表现看,还是存在众多的问题。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热点过热,冷点过冷。“清明”小长假对于成都周边旅游景区形成了“几家欢乐几家愁”的局面。前文提到的温江国色天乡乐园、石象湖景区、青城山-都江堰景区、洛带古镇、黄龙溪古镇、乐山-峨眉山景区、龙泉湖、平乐古镇、街子古镇等景区景点从假期第一天起就成为广大成都市民出游选择的宠儿。以上景区景点在节后纷纷表示“清明”小长假当地接待游客人次总量及旅游收入不但直逼春节黄金周,甚至大有超过之势。无疑,这些景区景点及其产品成为“清明”小长假的热点。

然而,“清明”并没有给成都周边所有休闲旅游景区及产品带来同样的“高温”。和以上这些景区“热闹”场面不同的是,部分景区的客流量不足万人。据统计,邛崃天台山游客接待量为6000余人次,西岭雪山接待量为1000余人次,银厂沟接待量为3000余人次……

热点过热,冷点过冷;接待设施的不足与闲置;客流分流不均给景区带来的压力;服务质量的不稳定等,造成旅游者满意度下降,直接反映在节后旅游者对某些景区的不满情绪上。

(2)难进难出。由于众多市民对于成都周边休闲旅游场所特别是热点地区的偏爱,造成热点景区“难进难出”的局面。上文中提到的部分景区,如黄龙溪、洛带古镇等,由于距离成都市区只有一个小时车程,除自驾车旅游者以外,大部分旅游者都选择公共交通方式出游。大量人员齐齐拥向成都市各大汽车站,造成车站买票、上车排长龙,甚至短暂性游客滞留问题。同样,返城游客集中返城,旅游地交通运输能力有限,游客怨声载道,恳求临时增加加班车辆的事也时有发生。

另外,自驾车旅游者集中拥向热点景区。某些景区出现停车场不够用,甚至占用高速公路应急车道作为临时停车场。而众多私家车的集中进出城,使得告诉公路收费口严重堵塞。不但严重影响旅游者旅游心理的满足,也为高速交通系统造成安全隐患。

(3)接待设施和能力不足。人满为患使热点景区暴露出接待设施与能力的严重不足。停车、吃饭、找座位甚至上洗手间都拥挤得让旅游者非常头疼。有旅游者在接受媒体调查时称,他们是提前订位才有午饭吃,而他们的朋友临时起意到某地旅游却遭遇没有位子导致无处就餐。接待设施与接待能力不足的问题暴露无疑。

相应的,服务工作者对“热闹”情景预计不足。面对游客的拥挤,旅游地服务人员因为普遍存在个人素质不高的问题,因此无法满足旅游者的个性需求,服务人员与旅游者之间的冲突极易发生,导致游客满意度下降。

2.成功之处

成都周边休闲旅游产品在“清明”小长假中的表现并非只是引发诸多问题。最值得称道,也是最成功,同时也是导致“热点”景区出现的主要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这些地区适时推出了相应的极具特色的旅游产品。

如蒲江石象湖,以其自然风光取胜。石象湖景区在“清明”推出“百合花展”,以纯粹的、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自然资源配以相应的人文活动,吸引了大批前往踏青的旅游者。

龙泉洛带古镇,被称为“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其朴实的客家文化和相应的资源搭配在平日就对广大旅游者具有独特吸引力,加之“清明”本为扫墓祭祀的传统节日,洛带镇紧邻龙泉大小公墓所在地,成为祭扫家庭完成祭祀任务以后首选休憩目的地。洛带镇适应“清明”祭扫主题,推出大型“客家清明祭祖节”产品。复古的服饰、祭典、诗文、传统,极具“清明”特色。转都江堰每年的清明节都要举行“放水节”。这一古老的传统仪式表现出古蜀人的智慧与勤劳,其中的文化内涵异常丰富。今年恰逢国家休假政策调整实行“小长假”的第一年,也是“清明”节作为国家法定假日出现的首年。都江堰放水节的按时举行,从很大程度上为都江堰-青城山景区增加了人气。而且,今年都江堰放水节因为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为当地的旅游宣传开辟了更加广泛的道路。

三、成都周边休闲旅游产品应对小长假的对策

“清明”小长假结束后,紧跟而来的就是“五一”和“端午”两个小长假。成都周边休闲旅游产品作为成都市民及周边地区旅游者出游的最佳选择,应积极总结“清明”的经验教训,投旅游者所好,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推出带有主题特色的个性旅游产品,提高服务质量,实现与旅游者的双赢,使小长假成为小“黄金”周。

具体来说,成都周边休闲旅游产品应对国家休假制度调整的对策可以包括以下几点。

1.加强政府主导作用

成都周边休闲旅游地及其产品,除少数作为旅游企业或个人全权管理经营外,大部分景区和产品的开发、推广、营销及配套设施的建设、管理,仍然是政府主导式。政府在旅游产品的营销过程中起着不可小视的作用。事实证明政府思想开放、主导力度强的旅游地及产品,在迈向成功的道路上可以事半功倍。

(1)加强政府政策扶持。自从成都市“三圣乡五朵金花”和洛带客家场镇取得相对成功之后,成都周边出现了众多相似产品,包括部分古镇旅游产品。此类型旅游产品首先得到的就是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不论是从经济政策方面还是从物力、人力方面,政府给予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含古镇旅游产品)的多不胜数。这些扶持带来的效益是显而易见而且是经得起实践考验的。应对小长假,同样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各种扶持。如对新旅游产品政策方向的指导,组织人力、财力、物力积极打造新产品、修建修缮各类接待设施提高当地接待能力,利用各种有效渠道开展宣传促销等方面,政府作用非同一般。

(2)发挥政府协调功能。热点过热,冷点过冷,冷热不均,客流不能得到有效分流,势必影响旅游者心理满足程度,同时也不利于各地的同步发展。各旅游景区景点所属政府与政府之间完全可以尝试跨地区合作。将不同类型的、地理上同属一个方向的景区景点联合起来,对客源进行小范围分流,既不影响当地接待水平,又相互支持,形成新的产品组合,提升旧旅游产品的综合吸引力。

另外,政府的协调功能还表现在对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政府应积极调动交通、农业、林业、服务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处理各部门之间可能出现的冲突,为保证旅游地的接待质量服务。

(3)发挥政府监管作用。为保证小长假接待服务质量,政府的监管作用不可忽视。应对相继而至的小长假,成都周边休闲旅游地政府应积极监管各类服务,提高服务质量,保证和提高旅游者满意度,提升重游率。

2.产品创新

旅游产品是旅游者最终消费对象。创新旅游产品,提高旅游者重游率和延长旅游者逗留时间,是维持旅游产品旺盛生命力的有效途径。从“清明”的经验不难看出,产品创新,必须遵循特色性和市场导向性原则。

(1)特色性。现在的时代是个性张扬的时代,旅游者作为生活在本时代中的个体,其个性的张扬在旅游活动中充分表现了出来。因此,旅游者的个性需求要求旅游产品在开发过程中必须体现出特色性。如洛带镇的客家文化产品,在五凤广场上,摆放着一排经过精心装饰的客家人特有的运输工具“鸡公车”,游客可以坐上去拍照留念,还可以坐着请当地人推着绕广场一周。这项参与性极强的娱乐活动受到绝大部分前来休闲娱乐的旅游者的追捧,坐“鸡公车”的大人小孩常常排队等候上“车”。

旅游产品的特色性还包括必须体现当地资源特色。成都作为休闲城市,成都市民习以为常的休闲娱乐活动包括:喝茶、打牌、晒太阳,吃小吃。现在成都周边有很多休闲旅游产品出现某种程度的雷同,这无疑影响当地特色的体现。这样的产品生命周期相对较短。都江堰的放水节、洛带客家祭祖大典等都是具有丰富当地文化内涵的产品。

当然,一个旅游地的产品是否具有特色,并不是单纯指当地推出的某项具体活动,而是涵盖了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组合产品。

(2)市场导向性。市场是产品开发与营销的基础,脱离市场的产品势必遭到市场的淘汰。市场导向,确切的说就是在进行产品开发、营销时,必须从旅游者的需求出手。“清明”小长假中相对较“冷”的景区景点基本上都是产品结构单一,以自然资源为主的风景名胜。如西岭雪山,该景区旅游旺季为冬季,以雪景、滑雪项目取胜。四月为春暖花开之时,又是传统祭扫、踏青时节,雪景相对不适应游客需求,因此遇冷。

市场是产品开发的基础。成都周边休闲旅游产品的主要客源市场是成都及临近城市居民。该客源流的性格特征决定其选择的产品休闲娱乐性和参与性强。投其所好,才能取得丰厚回报。在应对今后之后的小长假时,成都周边休闲旅游地应全面了解主要客源的个性需求,制定全新产品开发规划,保证客源。

3.重视宣传促销

成都周边休闲旅游产品数量多、品种多,竞争激烈。若想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宣传促销也相当重要和关键。重视宣传促销,对于成都周边休闲旅游产品来说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清明节小长假范文第4篇

“休闲是一种成为人的过程”,三千年前,亚里士多德这么说过。按照这个尺度来衡量,中国人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无法休闲、不会休闲,到随着休假制度改革,假期越来越多,现在已经会主动“忙里偷闲”。这60年的休假制度变迁背后,伴随的是中国人从新中国初期的革命人,慢慢蜕变成“个人”的过程。

如何过一个思想正确的“抓革命促生产”的春节?

六七十年代:春节不放假

中国的假期分为两种,一种是制度性假日,例如周末、国庆节、劳动节,一种是节日性假日,如春节。回忆起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休假方式,一位退休老人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只记得周末都是“义务劳动日”,哪有什么休闲。

但更“反人性”的国家休假制度安排发生在1967年,并延续到了之后的动乱期间。1967年1月29日,国务院通知:当前正处在无产阶级革命派大联合,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展开全面夺权的关键时刻。根据广大革命群众的要求……决定一九六七年春节不放假;职工探亲假在期间暂停执行,以后再补。

春节对中国人的意义,无需多言,可在国家却号召“过革命化的春节”。何谓“革命化的春节”,简单说来有三点,一是要“抓革命促生产”,春节不回家,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变冬闲为冬忙;二是禁止春节里的一切所谓“封建习俗”,如放鞭炮,烧香拜佛,舞龙舞狮,磕头拜年等;三是不准大吃大喝,更不准打牌。人们熟悉的春节唯有春联一项被保留,但内容却大为不同,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三十不停战初一坚持干”。

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时人们过春节更像是一种政治化的走过场。根据媒体采访报道,当时春节的典型场面是这样的:像下置一张桌,一家人围坐吃饭。饭前,所有家庭成员要先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批评大会的尾声必须要将主题归纳到说的“革命人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伟大教导上。人们春节见面问好,也不说“恭喜发财”之类的传统吉祥话,改说“祝你今年能够见到”。

过年的气氛,吃是重要一环。当时除了在家里不准大吃大喝外,城里的单位食堂、农村的公社食堂,还会组织人们吃“忆苦思甜饭”――用野菜、树根,加上玉米糊、地瓜干之类的东西煮成的粥,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牢记“万恶的旧社会”,热爱新社会。

总而言之,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春节不放假坚持生产,在总量上对GDP或许有提高,但在劳动效率上就未必了。天津人王爱英当时在内蒙古做知青,他的经历就颇具代表性。他回忆起那些不放假的春节时说,当时非常寒冷,连屋里的水缸都结了厚厚的冰。他扛着木槌,跟着老乡到地里打坷垃,平整土地,能记半个工分,结果天寒地冻,干一会儿活,大家就都把手缩到袖筒里,哈气跺脚闲聊天耗时间。“可见,冬闲是有道理的。”

战斗的星期天 疲劳的星期一

八九十年代:忙碌的单休时代

“春节不放假”,惹得天怒人怨,终于随着“”的结束了。这时的中国人,每年有两个长假,即春节、国庆各放3天,平时为每周日放假。中国人从此进入了单休时代,单休制一直延续到1994年才结束。

由于一周只有星期天才能休息,那时的上班族到了周末,大多是在家打扫卫生,修理电器、家具,看望老人等等,也没办法休息。

家住广州的施静美如今已经退休了,她回忆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单休假日”――自己在家处理家务,丈夫带儿子去附近公园玩耍,如果自己做完家务还有时间,就看看电视或报纸休息一下。

像施女士这样的情况绝不是个案,而是普遍现象。因此,单休时代,中国还流行这样一个说法:“战斗的星期天,疲劳的星期一”。

只有那些不用被家务所困的男性走在前列,开始能享受到周日的休闲。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先驱之地,娱乐经济相对发展较早。国家一级演员、广州著名粤剧老戏骨钟康祺,他当时的周日休闲常规安排是,先去唱卡拉OK,点一首《万水千山总是情》,唱完K再去吃大排档、打麻将、看电影。钟康祺的生活,在当时绝对算“很有品质”了,但他仍感到遗憾,毕竟“怎么玩,一周也只有一天”。

由于周末只能休息一天,上班族很难离开自己工作生活的城市到外地去,某种程度上,人们其实是被“固定”在土地上。对外面世界的好奇与向往,使得央视的《正大综艺》成了当时最红火的节目,人们通过这个节目去感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施静美就说,当时上小学的儿子有个同学父母都是老师,每年暑假一家人都出省旅游,儿子便嚷嚷着也要坐火车去旅游,每当这时候,她就特别羡慕那些假期多的人。

没有假期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当时的“票证制度”也阻挡了中国人在大地上自由行动的步伐。没有票,有钱也买不着东西。普通人出门不仅要自备粮票,还得让单位出具出差证明,没有介绍信、没有粮票,人们可谓是寸步难行。即便出了门,乘坐交通工具也分“三六九等”,普通人只能坐汽车或者火车硬座、硬卧,只有县团级以上干部才能坐软卧,坐飞机更得有介绍信。

总体上,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多数中国人而言,“旅游”是一种可望而不即的梦想,能在全国到处跑的人大多是因公出差的供销员。

周末短途游兴起,许多人有了人生第一次旅游。

1995-1999年:双休日正式来临

时间到了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效应更加明显,单休将人们困在本地,不能促进消费,不利于经济发展国家开始尝试给人民多放假。到了1994年3月,单休制度终于松动,中国开始实行“大小礼拜”,大礼拜即每周休息两天,小礼拜则休一天。当时的制度背景是,国务院特别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规定每周职工法定工作时间平均为44小时。44个小时,相当于每周工作五天半,于是各地因地制宜变成了“大小礼拜”。

这时的中国人,才开始有了“度周末”的意识,很多人生平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就是趁着大礼拜的空隙完成的。宁波的孙女士清楚地记得,当时她到杭州参加培训课程,结束后正好是大礼拜,于是她便利用这两天的时间去苏州游玩了一番。

在“大小礼拜”推出后一年,1995年3月25日,国务院规定职工每周工作不得超过40小时,中国由此开始全面施行“双休制”。人们短途游需求爆发,老导游岳友林回忆,1995年到1999年是他刻骨铭心的5年,“实在太累了,这辈子没这么辛苦过!”因为休息日越来越多,让本地旅游市场呈现井喷式增长,导游一下子供不应求。

在经济发达的广州,已经有少部分人开始了“自驾游”。广州的石先生就在1995年夏天买了一辆小捷达,挑了一个双休日,进行了人生中第一次“自驾游”――和家人开车到深圳野生动物园、锦绣中华等景点游玩。“那次我们吃、住、门票全部加起来大概花了1000元,可谓下了‘血本’。”

购物旅游大井喷,中国人中国钱“占领”全世界!

1999年之后:喜大普奔的“黄金周”来了

到了新世纪之交,中国人终于迎来了“喜大普奔”的7天长假。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颁布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将春节、五一、十一的休息时间与前后的双休日拼接,形成7天的长假,从当年国庆起开始执行。黄金周出台的目的,是为了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实际造成的火爆效果也远超预期。

也许是幸福来得有点突然,1999年,新中国成立50周年国庆,全国放假7天时,有些人还没准备好。广州的曾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第一次放长假,我还有点蒙,不知道这么多天该做些什么。后来那七天基本是在看电视、逛街中度过的,到最后竟然觉得有些无聊了。”到了第二年,曾琳早早做好计划,与家人去了一趟厦门,却发现照片里各种清新的鼓浪屿到处是人,每张照片都是人头攒动,一样觉得很无聊。

出境游也同样火爆,中国人似乎已经“包围”了全世界的著名景点。近到东南亚,远到欧美,都有中国人的身影。“哪里都有中国人!”是中国人黄金周出境游的普遍感受。埃菲尔铁塔、大本钟、叹息桥……世界著名地标景点下,有留影的中国人;巴黎、伦敦、米兰的精品店里,也挤满了购物的中国人。由于境外接待的中餐馆有限,赶上吃团餐时,一些团体甚至要等两小时才能吃上饭。不止是黄金周,对于年轻夫妇来说,利用15天的婚假出境游已成为蜜月的常规选项。

黄金周带来的消费热潮,导游感受最深。南湖国旅一位名叫陈良波的金牌导游表示:“那时候一个导游自己带团20~25天是很正常的。”陈的最高纪录则是一个月里出团28天,他说长假期让人的旅行欲望太强烈了。

另一方面,长假制度对旅游城市的经济带动作用已经显现。在山东泰安,41岁的常恩通在泰山脚下的高王寺村开起了农家菜馆,“一年算下来能挣个十多万呢”。2006年从泰安一家企业下岗后,他便租了村民果园中的一个小院,在院里种果树、养花、养鸡,还挖了一个小鱼塘。每到周末、假期,不少游客就带着老人和孩子到他的小院里来享受休闲生活,在凉棚和藤架下打牌、尝山果、品山味。

宅,网购,自驾游,陪父母,中国人开始追求“慢生活”……

2008年至今:传统节日变成小长假!

黄金周带动经济,释放人们出游需求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路上堵,景点堵,吃饭堵,住宿堵,黑心商户……诸如此类的新闻,人们都已见怪不怪,还把黄金周戏称为“黄金粥”。另一方面,民间要求重视中国传统节庆的呼声越来越高。终于,到2007年12月7日,中国的休假制度又一次发生变革。

国务院通过修改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从以往的3个7天长假模式变成“2+5”模式,于2008年1月1日实施。具体来说,即保留国庆和春节两个黄金周,全年有5个3天的小长假,分别是元旦、清明、五一、端午和中秋节,全年节日总放假天数由原来的10天增至11天,加上双休日,人们全年的假日时间达115天,一年中有近1/3的休假期。

这一调整直接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尤其是清明祭祖、中秋团圆的3天小长假,对增进亲情交流,恢复民族传统等都功莫大焉。在2008年清明小长假之前,合肥某销售公司高管李真一直有件遗憾的事情――已经有两年清明节没到老家的祖坟上去祭扫了。从大学毕业到合肥工作10年多来,李真一直坚持在清明节的时候回家去祭扫。如果清明节不在双休日,他就会在清明节之前的那一个双休日回乡祭扫。但在李真看来,不能在清明节当天祭祖,始终有点不严肃。李真说,清明节有3天假期后,自己不仅可以回去,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陪伴生活在农村的父母。像李真一样,享受亲情,成了不少人小长假的主题。中秋小长假尤为明显,这两年流行社交媒体,一到中秋节,微博上便充满了“晒月亮”的人。

另据旅行社业内人士介绍,3天小长假,加上国家推出的高速公路免费通行的刺激政策,短途的自驾游近年也愈加火爆,

清明节小长假范文第5篇

清明节放假安全保证书

1、不参加各种宗教活动。

2、不去三室一厅,不玩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游戏。

3、在无大人的带领下不得私自去爬山,游泳或外出游玩,以防事故发生。

4、保证在节日中不做任何违规违纪的事。

5、节日期间不在马路上骑自行车,追车,在马路上玩耍追逐打闹,以防发生交通事故。

6、不与不法分子交往,做违法违纪的事。

清明节安全保证书

同学们: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就要到了,这是中华民族缅怀先人、祭祀祖先的传统节日。根据法定,清明节放假时间安排为:4月3日4月5日,4月6日(下星期三)回校上课。节日中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为了防患于未然,在此,学校特别提出几下几点要求,请全校师生共同遵守。

一、文明祭祀

清明节祭祀不是一种迷信活动,而是家人对已经逝去祖先的怀念,缅怀他们对后人、家庭及社会所做的贡献,激励后辈向他们学习,努力去做好更多有意义的事。它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活动,值得我们提倡、参与、弘扬!请广大学生尽可能同家长一道参加清明节祭祀祖先活动。上山扫墓祭祖倡导用植树、献鲜花、花篮、花圈等文明祭祀方式悼念逝者。同时,上山扫墓不要有乱砍林木行为,扫墓后要带走所有的垃圾,不要遗留废弃物在山上,以免破坏生态环境。

二、消防安全。

扫墓时要安全用火,不玩火、不乱放火,做好防火措施。

1、请同学们参加野外活动时不要擅自带火种(打火机、火柴等),同家长一道祭祀用火时千万要把周围的易燃物弄干净,如果不小心引燃了周围的易燃物就很容易失火烧山,酿成大错。

2、燃烧祭祀物品应尽量慢慢用小火,防止风大刮走燃烧的物品从而引起失火。

3、祭祀仪式结束后,不要立即离开,要仔细察看刚刚烧过的地方还有没有火星,一定要让火星完全熄灭后才能放心离开。

4、请所有同学回家告知家长,森林防火,人人有责,如果有谁不小心引燃了森林,谁将会负法律责任和经济赔偿责任。

5、如果有森林失火,请同学们不要参加救火行动,因为你们小,无自救能力,很容易出现伤亡事故,这样就造成了更大的损失,所以不允许小学生救火。发现失火要尽快在大人指引下远离火场,并及时报警。火警电话是119。

三、交通安全。

清明放假期间人多、车多,我们应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乘车时,要密切关注车况,严禁乘坐非法客运车船;步行时,过马路注意来往车辆,走路要走人行道,靠右行,注意行路文明。

四、出游安全

应加强自我防范、自我保护意识,防止发生财物遗失、人身伤亡事故;严格要求自己,维护学校的形象和利益,严禁有损学校形象和声誉的行为。

五、防传染病、防食物中毒

要注意做好传染疾病的预防,如流感、麻疹、流脑、肝炎等;要讲究个人卫生,不随便吃零食,野果;不吃过期和霉烂变质食品,防止食物中毒。

六、健康生活

假期应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正常作息,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假期过后,应按时到校。

一年级 班 姓名

20xx年4月2日

清明节放假安全保证书

尊敬的家长:

根据国家规定,本学期法定假期 清明节4月4日6日放假3天。 五一国际劳动节5月1日3日放假3天,端午节6月7日9日放假3天。为了确保学生节日生活过得安全愉快,学校做出以下要求,请家长积极配合起到监护的责任:

1、教育孩子主动做家务,孝敬父母,关爱他人;自觉遵纪守法,不破坏公共设施,爱护周边环境。带领孩子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

2、禁止学生参加各种宗教活动。

3、禁止学生去三室一厅,不玩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游戏。

4、学生在无大人的带领下不得私自去爬山,游泳或外出游玩,以防事故发生。

5、家长要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保证学生在节日中不做任何违规违纪的事。

6、节日期间学生不得在马路上骑自行车,追车,在马路上玩耍追逐打闹,以防发生交通事故。

7、家长要严加管好自己的孩子,不得与不法分子交往,做违法违纪的事。

8、在节日期间家长要教育孩子防煤气中毒,放触电,防骗,防火,防溺水,不随意与陌生人交往,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9、在节日期间发生的任何违法违纪、交通及其他安全事故,其责任自负。

希望各位家长以身作则,为孩子做榜样,主动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工作。

家长: 学生: 班主任:

xx初级中学

20xx年3月10日

清明节放假安全保证书

为了我的自身卫生安全,我保证做到以下几点:

1、清明扫墓时不去玩火,不玩爆竹礼炮。

2、春游爬山要在父母亲人陪同下前往,不可私自结伴出游。

3、春季传染病高发,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少去人员流动性大的地方、不随地吐痰。

4、不玩火、不乱动电器。

5、不到高速路边玩耍。

6、放学路上遵守交通规则,不爬车、不追车。

7、不私自玩出游玩,不跟陌生人走。

8、严格遵守社会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

9、不上墙爬屋、不上树挖鸟或下井。

10、不玩管制刀具、棍棒、爆竹等危险物品。

我保证以上面的条款严格要求自己,若有违反,承担一切责任。

家长签字:

学生签字:

20xx年4月2日

清明节放假安全保证书

清明节放假三天,为了保证假期安全,我坚决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走路靠右边,不在路上追逐打闹、玩耍。

2、注意防火、防电,不点火,不玩火,不乱动电器、开关,不用湿手、湿布擦电器,不随意玩耍电器等。

3、不骑自行车。

4、不和陌生人说话,不跟陌生人走,不接受陌生人的礼物,不私自外出。

5、发现有人溺水要大声呼救或报警,不盲目施救。

6、远离高压电器,不在高压线下玩耍。

7、打雷下雨时,不在大树等易导电的物体下躲避。

8、不在建筑施工现场站立、通行、玩耍。

9、不爬墙、树、电线杆,不到危险的地方去。

10、不到河、汪、水、坝、库等有水的地方玩耍。

11、注意卫生安全,不吃腐烂变质食品、三无食品。

12、不玩尖锐利器、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

以上几条我保证做到,如有违犯,后果自负!

以上是360范文网给大家分享的清明节小长假(精选5篇),希望大家后能对相关文章有所了解,解决你的疑惑!查看更多清明节 小长假 精选相关文章请访问360范文网(本文共字)

菁英职教网文章归档 教育资讯 留学攻略 七品教育网站地图xml
33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