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疾病(精选5篇)

| 婕音

推荐文章

菁英职教网 培训啦 留求艺

眼科疾病范文第1篇

这样的描述并不夸张,而是网络时代上班族、手机族的真实写照。以多动互联网为特征的网络新时代在给我们带来更方便快捷获取信息的同时,带来的另一个关乎健康的问题也显而易见:长期面对显示屏会导致用眼疲劳,进而引发大量眼科疾病。

6月6日全国爱眼目,本刊全新推出的“圆桌”栏目本期说眼睛,说伤不起的手机、电脑族的眼科问题。

主持人:首先,欢迎来自成都康桥眼科医院的国家一级视光师、视光医师赵江华老师和来自成都华蜀眼科医院的执业医师、中医眼科专家陈来荣老师来到本期圆桌会议室……当然,这个圆桌会议室目前是虚拟的,希望接下来能组建一个实体圆桌会议室,能邀请到更多专家做客会议室,就有关健康、养生问题展开讨论。

今天的第一个问题是,长期面对电脑、频繁使用手机对眼睛的伤害真的大吗?

陈来荣医师:毫无疑问,非常大。手机一族、电脑一族用眼疲劳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现象,由于用眼疲劳带来的健康问题应该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

赵江华医师:从康桥眼科的实际就诊案例来看,因长期眼疲劳引发的眼科疾病明显增加,患者数量超过了30%。套用一句话,用眼疲劳对眼睛的伤害问题不是大不大的问题,而是大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陈来荣医师:我补充一个数据,来自360安全中心的一份调查显示,办公室白领人群中,近6成网民正遭受着“电脑眼”的困扰,但其中的七成仍未真正重视自己眼睛面临的危机。

陈来荣医师:过去眼疲劳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电脑、手机的普及,眼疲劳症状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年轻的手机一族、电脑一族和有车一族群体中。

主持人:那么。眼疲劳是怎样引发眼科疾病的?中医和西医的认识有什么不同?赵老师,你先请。

赵江华医师:看近距离的东西主要是通过近距离的精细视觉完成的,主要依赖视觉锥体细胞,视觉细胞的过度疲劳会带来整个视觉系统的疲劳。长时间、同一视距且近距离面对电脑、手机屏幕时,眼部血液循环变慢,眼部分泌体液减少,眼部肌肉、眼球神经系统等都会发生相应的病理性生理变化,进而引发疾病。千眼症、干燥性结膜、角膜炎等疾病是眼疲劳引起的常见疾病,是由于角膜前泪膜的质或量的不足造成的结膜、角膜上皮不能维持正常功能引发的疾病。

陈来荣医师:中医认为,眼睛与肝脏紧密关联。“久视伤血”是《黄帝内经》所说的“五劳所伤”之一:“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所谓“久视伤血”,中医理论认为肝储藏血液和调节人体各部位的血量分配,肝经联系于目,人的视力有赖于肝气疏泄和肝血濡养,故有“肝开窍于目”、“目为肝之外候”、“目受血而能视”之说。意思就是说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而肝又开窍于目,双眼受到血的给养才能看清东西,而过度用眼,会使肝血亏虚,使眼睛得不到营养的供给,从而出现眼干涩、看东西模糊、夜盲等症状。

主持人:眼疲劳有哪些症状?长期用眼疲劳会导致哪些后果。最严重能严重到什么程度?

赵江华医师:眼睛酸、灼热、发痒、干涩、胀痛、看书容易出现串行、看手机电视屏幕开始变得模糊是眼疲劳的前期主要表现。出现这些症状时就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陈来荣医师:除此之外,出现偏头痛,颈项、眉背部的酸痛,目有眩晕和食欲不振等现象时,也应该注意是不是由于眼疲劳所致。

赵江华医师:这些症状如果得不到重视,长久以往就可能引发干眼症、干燥性结膜炎、角膜炎、视力下降、近视等疾病,严重者可能引发视网膜脱落、失明。

主持人:出现眼疲劳的早期症状时又该进行哪些积极预防?

陈来荣医师:按照中医“久视伤血”、“肝开窍于目”的理论,预防用眼过度可能引发的疾病应该从养肝、补血开始。在强调用眼卫生的同时,中医比较强调食疗和药疗相结合的方法来应对眼疲劳。比如,日常饮食中,经常有针对性地吃些猪肝、鸡肝等动物肝脏,同时补充牛肉、鲫鱼、菠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还可以将、枸杞、当归、白芍等具有补血明目功效的中草药泡水代茶饮,也会从一定程度上进行补血。

赵江华医师:长时间注视电脑、手机荧光屏,视网膜上的感光物质视紫红质消耗加快,若能及时补充其合成物质维生素A和相关营养素,则能有效预防眼疲劳可能引发的疾病。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有助于补肝明目,缓解眼睛疲劳。维生素A主要存在于各种动物的肝脏、鱼肝油、蛋黄中,植物性食物只能提供维生素A原。β-胡萝卜素主要存在于胡萝卜、西红柿、菠菜等蔬果中。维生素C对眼睛也十分有益。人眼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血液中高出数倍。随着年龄增长,维生素c含量明显下降,晶状体营养不良,久而久之会引起晶状体变性。所以要多吃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蔬菜、水果。胡萝卜富含蔗糖、葡萄糖、淀粉等,其中以维生素A原的含量最多,其作用和鱼肝油相似。此外,胡萝卜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可维护眼睛和皮肤的健康。菠菜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核黄素等,它不仅是营养价值极高的蔬菜,也是护眼佳品。

主持人: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哪些用眼卫生常识?

赵江华医师:首先是要避免长时间用眼,如果长时间用眼不可避免,则可以经常性“搞些小动作”。比如,不时有意识地眨眨眼;过一两个小时起身走一走;时不时离开屏幕向远处打望几眼。另外,要调整好显示器与眼睛的距离和位置,建议距离50至70厘米,位置略低于眼水平线10至20厘米,显示器的亮度也不要太亮,调节到最大亮度的一半就可以了。以看得清楚内容但比周围物体稍暗为宜。另外。长时间使用电脑和手机时,最好不要戴隐形眼镜,以免加剧眼睛的干燥程度。

主持人:谢谢。最后,请两位老师各自介绍―下所供职的医院特色。

眼科疾病范文第2篇

眼科是一个专业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科室,患者病种多,各种治疗、仪器操作较复杂,这对护理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在眼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常需针对不同的疾病采取不同的体位,正确舒适的体位护理有利于眼科检查治疗的顺利进行,减少不良后果及并发症的发生,加速疾病康复[1]。但在日常带教过程中,发现许多护理实习生难以做到很据不同疾病患者给予相应最舒适恰当的护理。为了使护理实习生能更好、更快地掌握和理解体位护理在眼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2],自2011年8月~2015年8月收集我科诊治的680例患者,我们根椐不同眼科疾病患者采取平卧位、半卧位、侧卧位、俯卧位、坐位以及特殊体位(伴发疾病)等护理,临床结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于2011年8月~2015年8月我科诊治的680例眼科患者,其中观察组男460例,女220例,年龄16~78岁,平均年龄(42.6±10.8)岁。其中采取平卧位护理137例、半卧位护理125例、侧卧位护理104例、俯卧位护理112例、坐位护理116例、特殊体位(伴发疾病)护理86例。观察患者的满意度情况并总结护理体会。

2 结果

男性患者满意度为96.30%(443/460),女性患者满意度为96.36%(212/220),总体满意度为96.32%(655/680);患者对平卧位护理满意度为96.35%(132/137),半卧位护理满意度为98.40%(123/125),侧卧位护理满意度为97.12%(101/104),俯卧位护理满意度为94.64%(106/112),坐位护理满意度为96.55%(112/116),特殊体位护理满意度为94.19%(81/86)。

3 讨论

3.1平卧位 常见于白内障患者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移植术术后及青光眼等眼科手术后,尤其是在术后1~3d,患者应采取平卧位,目的是减少头部活动、固定眼球,否则植入的晶体可能发生移位,影响术后视力。青光眼患者取平卧头稍高位,避免支撑前额、低头弯腰等不利降低眼压的体位,尽量较少咳嗽、用力排便等,以防眼压升高。若一旦确诊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后,也应平卧位休息,以促进头颈部的血液循环,增加眼球的血液供应,尽量减轻视网膜因缺血、 缺氧造成的损害,并且便于治疗护理。

3.2半卧位 多用于外伤后及手术后的前房出血患者,视网膜下方脱离和慢性泪囊炎行备腔泪囊吻合术后患者。前房出血的患者应绝对半卧位,这样可使前房内的血液沉积于下部,防止血染和膜瞳孔区机化膜形成[3]。视网膜下方脱离的患者取半卧位,可控制网膜下积液的扩散,减少网膜脱离的范围。慢性泪囊炎行鼻腔泪囊吻合术后取半卧位(一般术后半卧24h),有利引流术中伤口的渗液,促进伤口愈合,并能预防渗出物阻塞吻合口。

3.3俯卧位 常见于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注气术后及玻璃体切除(术中注气术)的患者。利用气泡向上顶的作用使视网膜脱落复位。由于注入的气体可以将视网膜压向脉络膜,若这些气体从预期的位置上移开时,有可能会阻塞房水外流的通道,采取俯卧位可使空气或其他气体挪离外流通道,可缓解眼压的增高,防止青光眼术后并发症。此外,采用俯卧位可使气泡远离晶体状后囊,可预防白内障的发生和加重。患者要采取俯卧位2~3w甚至3个月或更长时间,每天保持12~16h[4]。因为玻璃体腔内气体填充时间越长,面向下体位保持时间应越长,视网膜裂孔的封闭和视力恢复更佳。

3.4侧卧位 多见于视网膜脱离和眼科感染性疾病患者。根椐视网膜裂孔部位而取不同侧卧位,裂孔在视网膜下方者取半卧位,裂孔在上方取低枕卧位,裂孔在鼻侧或颞侧应使头部偏向裂孔侧,目的是使视网膜裂孔位于最低处,防止视网膜下液向黄班扩散。眼科感染性疾病为了防止交叉性感染,通常采用患侧卧位。

3.5坐位 除了以上疾病护理中需要采取特殊体位外,眼科常见治疗如滴眼药、冲洗结膜囊、结膜下注射、球后注射等多采用平卧或坐位[5]。球后注射时,为了预防出血取平卧为佳。结膜下注射散瞳合剂时,患者需在注射后平卧半小时以上以防意外发生(因散瞳含剂肾上腺素)。

眼科疾病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糖尿病;护理;手术并发症;眼科疾病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全身性、代谢性疾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 国内糖尿病患病人群逐年提升, 有报道目前糖尿病发病率已达到2.5%左右, 且正以每年1%的速度增长[1,2]。河南省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糖尿病性眼科常见疾病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取得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在本院手术治疗的合并糖尿病性眼科疾病患者114例, 按照随机分组, 每组各57例。其中观察组男38例, 女19例, 糖尿病病程3~15年, 其中白内障患者34例, 青光眼患者12例, 视网膜脱落患者11例;对照组男性35例, 女性22例, 糖尿病病程2~16年, 其中白内障患者30例, 青光眼患者17例, 视网膜脱落患者1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疾病种类等一般资料组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案实施临床护理。观察组: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具体包括:首先进行术前护理:做好心理护理, 入院时向他们讲解有关糖尿病的基本知识, 发病机理, 治疗和预防糖尿病的有关知识。叮嘱患者按时应用降糖药物, 密切观察血糖变化;了解患者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 向患者讲解手术的过程, 争取患者配合手术治疗;术前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冲洗结膜囊与泪道, 剪去患眼睫毛, 严格无菌操作。白内障和网脱患者进行充分散瞳, 青光眼患者及时缩瞳;同时指导患者制定合理饮食计划, 定量进餐。饮食控制不仅仅是限制食物, 主要的是限制吃的总热量。通常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运动量确定每日应摄入的总热量。其次, 做好患者术后一般护理:密切监测患者血糖情况;进行运动指导, 白内障和网脱的患者, 叮嘱患者避免剧烈活动, 特别是头部的运动, 猛然低头弯腰, 防止咳嗽等运动过猛造成晶体移位、缝线挣脱、视网膜再次脱落等。指导青光眼滤过手术的患者保护滤过泡, 避免碰撞和用力揉术眼。第三, 做好针对性的专科护理:询问切口疼痛情况, 如有剧烈疼痛并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要查看是否有感染、前房出血及眼压增高等, 网脱患者由于手术时间长, 术后都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手术当天疼痛考虑手术牵拉眼肌或高眼压所致。注意观察疼痛的性质、程度, 及时通知医生[3];网脱患者术后给予恰当, 使裂孔处于最高位, 应告知患者保持的重要性, 有利于网膜复位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指导患者轮流保持俯卧位、面向下坐位、面向下步行位, 原则上每2h变换1次, 防止压疮的发生;青光眼术后注意询问有无眼痛、头痛, 密切观察眼压等情况。为促进术眼前房形成遵医嘱使用散瞳剂, 确认眼别, 严防差错发生。教会患者控制情绪的方法, 避免过度疲劳, 避免眼压再次升高;叮嘱患者按时使用抗生素或皮质激素, 遵医嘱按时滴眼药水, 动作要轻柔, 教会患者正确的点眼法;注意做好个人卫生, 并对病房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同时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

2 结果

2. 1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详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代谢出现障碍使得引发了眼部疾病的一系列病理改变, 比如患者的血糖浓度升高, 晶状体内的葡萄糖增多进而转化为山梨醇, 使晶体内渗透压增高, 吸收水分, 纤维肿胀变性而混浊导致白内障的发生[4]。长期的血糖升高则会引发眼部微血管病变, 出现视力下降、视中心暗影、视物变形最终出现新生血管, 而血管破裂造成玻璃体出血机化牵拉视网膜脱落造成失明。而青光眼患者由于血糖升高在手术治疗时容易出现前房渗出及伤口不愈合, 增加了感染的危险性。本院对这些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首先护士对患者的心里状态进行评估, 通过健康教育等方式讲解疾病知识, 消除其对手术的顾虑;其次, 要指导糖尿病患者积极控制好血糖, 告知血糖控制的好坏对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的重要影响, 并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第三, 要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 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总之, 本研究表明对眼科常见疾病合并糖尿病性患者手术前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卞红梅.糖尿病性白内障56例围术期护理.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21):11-12.

[2] 程梅, 王燕群, 肖秀英.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9, 15(22):2151-2152.

眼科疾病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眼科;临床体征;统计分析

神经眼科作为眼科的亚专业, 是眼科学和神经学进行交叉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该专业发展迅速, 包括因为神经系统疾病或神经系统损伤而产生眼部症状的一系列疾病, 与眼科和神经眼科关系紧密[1]。本试验希望通过对神经系统疾病中神经眼科的相关体征进行统计学上的临床分析, 从而低今后该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试验以济源市人民医院从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接收的神经内外科患者共计478例作为一般临床资料, 对这些进行回顾性的调查。该478位患者中共有男性患者312例, 女性患者166例, 年龄自17岁至78岁不等, 平均年龄45.5岁, 发病原因据统计包括肿瘤、脑梗塞、外伤感染以及神经疾病不等。年龄以及发病原因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 2 研究方法 对本次试验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研究分析, 确保其临床信息的真实性。

2 结果

经统计, 作为本次试验一般临床资料的478例患者中, 详细诊断后伴随神经眼科体征的共计95例, 该95例中男性患者62例, 占总数65.2%, 女性患者33例, 占总数34.8%。患者表现一种以上神经眼科相关体征, 最常见的包括视力下降以及瞳孔改变, 还有眼睑下垂、眼睑闭合不全、眼球运动障碍等。具体统计数据见下表1, 表2。

3 讨论

神经眼科学在作为眼科学和神经学的交叉学科在我国还是一门新兴学科, 相关研究相当不足。虽然在欧美等国家该学科已经有着相当久远的发展历史, 但是由于治疗手段以及人种的差异, 国外研究并不十分适用于国内。该方面研究尤其是临床研究依旧任重道远[2]。

神经眼科体征引起原因相当复杂, 包括肿瘤、脑梗塞、外伤感染等多种因素, 其中神经眼科体征作为脑梗死患者的眼部体征得到了相当深入研究[3]。研究结果表明, 神经眼科体征包括视力下降、眼睑异常、眼球运动异常、瞳孔以及眼底异常等。相关研究有待进行, 神经系统疾病中神经炎可体征的临床分析对于神经科包括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有着相当的参考价值。

神经眼科患者中视力异常以及眼球异常者众多, 临床诊断时可以作为典型症状进行分析, 因此医护人员在发现该类症状时应及时进行详细检查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4]。神经系统疾病中神经眼科体征临床表现一般较为复杂, 诊断时容易发证误诊、漏诊, 因此在进行诊断分析时不能因为患者自身认定的视力下降以及工作人员的经验分析而认定病情, 应当选择正确的影像学检查, 颈部B超以及磁共振血管造影等都是值得一试的选择, 同时应注意观察患者全身情况, 神经科检查对病变部位的认定是相当重要的。

神经科中具有神经眼科表现的患者结构与患者年龄并没有明显的年龄关系, 结合疾病性质可知中老年患者相关症状发生可能以循环障碍类疾病引起, 而青年人则做由于外伤以及感染炎症引起。但是具体情况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5]。

综上所述, 神经眼科的临床体征较为广泛, 发病原因复杂。对神经眼科体征的研究可以在神经系统有关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上有重要指导和参考意义, 该方面治疗与眼科密切相关, 因而应加强眼科学与神经学科的联系, 避免误诊和漏诊。我国的神经眼科学研究尚刚刚起步, 各方面基础十分薄弱, 希望本次试验对提高我国该方面研究水平起到一定作用。

参考文献

[1] 朱宁,王剑勇,董绎.神经系统疾病中神经眼科体征的临床分析.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2,30(5):582-585.

[2] 张旗,吴奎,王志勇,等.神经眼科体征在重症脑干梗死的临床意义.安徽医药,2010,32(2):133-137.

[3] 梅晓白,邱怀雨,黄厚斌,等.颅脑外科住院病人伴神经眼科症状体征的构成浅析.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1,24(2):53-54.

眼科疾病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频超声检查 眼科常见疾病

我院自2005年7月至2009年3月应用高频超声技术诊断老年性白内障、玻璃体混浊、眼球内异物、视网膜脱离、视网膜母细胞瘤共计115例,对其中部分在他院治疗的患者进行了病例追踪,余均经临床手术和病理证实,为临床提供了诊断与鉴别诊断的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5例眼科病人中男72例,女43例,年龄10~87岁,平均年龄47岁,其中老年性白内障49例,玻璃体混浊27例,眼球内异物12例,视网膜脱离25例,视网膜母细胞瘤2例;临床主要表现为视力模糊、头痛、眼球痛,其中29例为外伤所致。

1.2方法

采用仪器为GE LOGIQ 200 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7.5~10MHz。受检者取仰卧位,双目闭合,于眼睑表面涂少量耦合剂,探头可采取直接或间接的多方位定点检查,同时可根据检查需要嘱患者转动眼球,详细观察内容物及球后组织的变化,发现病灶时需要切面进行检查,以确定其位置,观察其大小、形态、边界、后方回声及与周围的关系。

1.3注意事项

1.3.1嘱患者放松,并教会患者怎样转动眼球,以配合检查。

1.3.2检查过程中需动作轻柔,探头不宜挤压眼睑过紧,既易影响测量值,又易加重外伤患者病情。

2 结果

老年性白内障49例,其中男31例,女18例,年龄53~87岁,平均年龄68.2岁。白内障可分三型:早期多无症状:晶体后囊壁双弧型回声增强或无明显声学改变。皮质周边型:晶体周边增厚,回声呈口唇样改变。混合型:晶体周边增厚,核心内有斑状回声。白内障患者往往合并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患者将出现与之相关的影像特征。

视网膜脱离25例,其中部分脱离17例,完全脱离8例。部分性视网膜脱离显示玻璃体内出现凹面朝向晶体的规则的弧形线状回声光带,一端与视盘相连,一端与同侧壁相连,与球后壁之间的无回声区,提示视网膜下液。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显示为玻璃体暗区内见不规则点状及膜状弱回声,球比间局限性膜状隆起,与前膜状物相连,其后可见液性回声。完全性视网膜脱离脱离范围大,除视乳头和锯齿缘之外的全部视网膜层面分离,显示为在玻璃体腔内可见与视盘相连的V型、Y型、T型的强回声光带,宽口向前止于锯齿缘,窄口向后连接于视乳头,范围超过横向中心轴1/2。新鲜的网脱回声薄而光滑,脱离均匀,可有后运动。陈旧性的网脱则厚薄不一,甚至皱缩,缺乏后运动,可因发病时间长而发证机化或囊性变。

玻璃体混浊27例,其中17例患者近期有明确外伤史。高频超声可显示玻璃体腔内有多个点状或片状强回声漂浮,有机物形成时,也可见强回声光带,与视网膜脱离很相似,但较之其光带形状机化物光带回声不规则、厚薄不均、有分叉,附于眼球壁而不与视乳头相连,缺乏后运动。17例外伤患者中有11例就诊时已出现新鲜玻璃体积血。积血量较少时玻璃体暗区内可见弥漫分布的弱回声光点,积血量大时,弱光点回声可充满整个玻璃体腔,血块凝聚时可形成强度不等、形态不一的光团回声,后运动均明显。

眼球内异物12例。超声显示金属或砂石等高密度异物为强回声,后方伴声影或彗尾征。与异物相对应的眼球影像向前隆起称之为隆起假象。降低仪器增益之后异物回声仍然存在。而塑料、玻璃、木屑等非金属物体因声阻抗较低,与玻璃体界面产生的回声相对较弱,后方常无声影[1]。部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玻璃体混浊,呈点状或片状强回声漂浮在玻璃体暗区内,后运动明显。在眼球穿通伤早期还可以从声像图的出血形态推测异物的伤道,确定球后穿孔的位置,为临床处理提供帮助。

视网膜母细胞瘤2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1岁零7月、3岁零2月。其超声图像呈团块状或地图状,边界回声不清,异常回声内部呈实质性点状回声,大小不等,强弱不一,分布不均[2]。部分强回声光团后伴声影,无后运动。肿瘤的前后径较大,形态

呈圆形、椭圆形。其中1例在肿瘤实质回声中见一个形态规则的无回声区。此2例患者均在他院治疗,经电话追踪,证实了超声诊断。

3 讨论

由于眼球的特殊构造及眼内容物的良好透声性,为高频超声诊断眼科疾病提供了有利条件。可对异常回声和病变部位进行多方位扫查,显示其立体结构,超声检查眼球方法简单、无损伤、非侵入、重复性好,直观、省时,必要时可视眼球运动了解其动态情况,双眼对照。对眼科常见疾病诊断具有重大意义。

参 考 文 献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眼科疾病(精选5篇)的详细内容,大家通过小编为大家介绍的眼科疾病(精选5篇)都有一定的了解了吧。(本文共字)

菁英职教网文章归档 教育资讯 留学攻略 七品教育网站地图xml
335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