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角色游戏(精选5篇)

| 婕音

推荐文章

菁英职教网 培训啦 留求艺

中班角色游戏范文第1篇

【关键词】角色游戏 实践 探析

“角色游戏”是课程游戏化背景下顺应幼儿角色扮演、角色模仿的现实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形式。角色游戏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进入幼儿园中班后,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征,喜欢模仿他人的行为,扮演相关的角色。角色游戏的开展符合中班幼儿生理与心理的发展特征,能满足中班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同时鼓励教师加强“角色游戏的教学”,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与愿望,创造性地表现生活、体验生活,抒发对生活的热爱。

一、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征探析

1.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目的性进一步增强,主题趋于稳定,并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延伸。中班幼儿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相关的生活经验,由直觉行动思维逐步向具体形象思维进行过渡。比如,中班幼儿在“娃娃家”的角色游戏中,能够扮演爸爸、妈妈的角色,恰当、合理地安排家务劳动,买菜、烧饭科学安排,招待客人热情周到、大方得体,能够扮演爸爸的角色简单修理家用电器,如扮演电工的角色学习修理煤气灶、修理电视机等;扮演木工的角色学习修理板凳、八仙桌子等;扮演瓦工的角色学习修理卫生间内破损的瓷砖、墙面上掉落的瓷砖等。角色游戏的主题可以由中班幼儿自主确定,主题一旦确定还可以作进一步的拓展延伸,幼儿积累的生活经验越丰富,角色游戏开展得也就越逼真,角色行为也就越形象具体,也就越感人。当然,中班幼儿在进行角色游戏之前,应自主定位好各自的角色、明确各自的任务,目的性应明确。比如,在以“娃娃家”为主题的角色游戏展开之前,中班幼儿就应该共同协商各自应该担任的角色。如,谁去担任爸爸的角色,谁去担任妈妈的角色,这样在目的性明确的基础上再去开展角色游戏才更具有针对性,避免盲目性。

2.中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规划意识进一步加强。由于中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之前就自主确定了各自扮演的角色,所以在真正进行角色游戏的时候中班幼儿的兴趣都很浓厚,热情都很高涨,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角色游戏中,并且都能按照事先确定的角色进行游戏。比如,在“乘地铁抓小偷”的角色游戏中,大多数中班幼儿扮演乘客的角色,而有几个男孩扮演地铁中的“乘务员”,其中一个皮肤黑黝黝的小男孩扮演“小偷”的角色,当地铁停靠某一站时有大量的“乘客”涌入地铁,这时“小偷”的眼睛贼溜溜地在“乘客”身上扫来扫去的同时向某一“乘客”靠近,正欲下手盗窃时,被“乘务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加以擒拿,并且将这个“小偷”扭送到“派出所”。在这样的角色游戏中,中班幼儿们积极主动地投入,按照游戏规则适时恰当地展开,培养了中班幼儿的规则意识,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加强。

二、中班幼儿角色游戏指导中教师的作用

角色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性的一种活动形式,但绝非是说幼儿的角色游戏可以放任自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1.教师指导的前提是尊重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自主性。教师应尊重中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表现,无论是在角色游戏初期、中期、后期,中班幼儿肯定会有自己的想法,有些想法或许会超乎寻常,教师宜大加赞赏、大加鼓励,切忌不予理睬甚至批评制止。

2.教师指导的方法是以间接指导为主。首先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去丰富中班幼儿的生活经验,因为生活经验是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动力源泉。教师可以借助于让中班幼儿进行参观校园、参观社区,观察植物、观察动物、逛商场、观看录相、播放多媒体课件等方法去有效丰富中班幼儿的生活经验。其次,教师在中班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时应认真地进行观察,并科学合理的参与其中,只有通过教师的细致观察,才能准确了解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发展进程。在观察的时候,教师还需要对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行为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某一特定的行为代表着什么,为何会作出如此的反应,对中班幼儿的发展的价值在哪里。教师在细致观察幼儿角色游戏的前提下更应主动地去参与其中,让幼儿进一步获得心理“支撑”,以增加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乐趣,促进角色游戏的发展。

三、中班幼儿角色游戏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应做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支持者。教师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中班幼儿的角色游戏,给中班幼儿的角色游戏以大力支持,无论是从物质上还是从精神上都应给予大力支持。随着角色游戏的推进,教师应适当进行调控,对于良好的表现加以表扬、鼓励,对于有待商榷的地方教师应随时加以明析、加以“导航”。比如,在中班开展的“我当理发师”的角色游戏中小男孩阳阳表现极棒,教师就应大加表扬、鼓励,而小女孩蓉蓉则表现得欠为理想,教师就应启发、引导她,让小蓉蓉找回自信,踊跃表现自己,从而主动投入“我当理发师”的角色游戏之中。

中班角色游戏范文第2篇

一、利用游戏材料,促进幼儿合作

角色游戏的教育价值离不开游戏材料。游戏材料作为媒介将幼儿之间连接起来,材料加强了幼儿的社会交往关系,并充实了幼儿的交往内容。在游戏材料上,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游戏的玩具、半成品、废旧物等促进大班幼儿进行合作游戏。如娃娃家提供了电话机,这就需要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商量、协作。娃娃生病时,谁来照顾娃娃,谁打电话到医院。还有,为了有目的地引发大班幼儿之间的合作意识,可以提供一些半成品或废旧的材料让幼儿获得更多的合作机会。如在《蛋品一条街》中,我们会提供一些空蛋壳,让制作坊的工人将空蛋壳制作成彩蛋后变成商品让商店中的营业员出售,这样制作坊的工人与营业员之间就会经常有沟通、商量与协作,达到合作游戏的效果。

二、合理设置区角,加强幼儿合作

角色游戏区角布局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各区角活动的有效性,在设置区角时,我大胆放手让幼儿自己安排空间。我只需为幼儿准备充足的游戏材料,把空间场地的使用权交给幼儿,让他们自己规划、安排场地。游戏的主人是幼儿,游戏场地怎样最合理,幼儿比成人心里清楚,让幼儿自己安排游戏场地,不仅有利于幼儿游戏的顺利开展,也能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发展幼儿的社交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合理利用空间能力。为了促使幼儿获得更多的合作机会,活动区角更要有开放性,如我班的《贝贝生态园》角,游戏中,工人会模仿成人进行根种草莓、西瓜等,并等到成熟进行采摘,将采摘的草莓、西瓜等送到娃娃家,请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宝宝品尝。同时,顾客也可以自己到《贝贝生态园》中进行采摘、购买,体验采摘的快乐。

三、丰富游戏环境,满足合作需求

美国教育家戴维·韦克特曾做过研究表明:让幼儿在由教师提供的丰富刺激且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在教师的帮助下,幼儿主动地探索、互相交往,其社会性、情感态度及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能获得较大的发展。教师在进行角色游戏的环境创设时,要变固定性的环境为富有弹性的环境,创设富有情趣的环境,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通过创设的环境,满足幼儿的需要,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了创设在角色游戏中的合作氛围,教师可与幼儿一起商讨出或由幼儿商量出一些游戏的规则,并以图示的形式贴在各个游戏角内,同时也可把幼儿好的合作照片张贴出来,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在《小吃店》中,我们设定有厨师、服务员、洗碗工以及各自的责任,这样,在游戏中,幼儿就要有分工有合作。服务员负责点菜、端菜,厨师负责烧菜、洗碗工负责及时收拾桌子并把碗筷等洗干净。只有三位幼儿很好地合作游戏,整个小吃店游戏才能顺利开展。除了物质的环境创设,心理环境的创设也很重要,教师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由、合作的环境,能让幼儿感受到合作与成功的快乐。

四、适时适度指导,提高合作能力

《纲要》提出:教师要成为幼儿游戏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角色游戏中的教师指导包括了游戏前的指导,游戏中的指导以及教师参与游戏中随机引导幼儿进行合作游戏的指导。教师在指导前,要先学会观察游戏,只有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才能了解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了解游戏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水平,是否会促进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同时,在充分了解幼儿的具体情况后再采取适时适度的指导。如在角色游戏《理发店》中,希希和华华两位小朋友都想当理发师,不想当服务员,谁也不放弃,最后来请求我的帮助。我没有直接给她们安排角色,而是引导她们“不一定一个人要一直当理发师,另一个人一直当服务员,可以分时间来当不同的角色,你们自己商量谁先当,然后交换,这样可以吗?”在类似的角色游戏中,幼儿渐渐学着自己分配角色,自己协调同伴之间的矛盾,合作协商意识增强很多。又如在角色游戏《幼儿园》中,幼儿园游戏是模仿我们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会有点心活动、集体活动、游戏活动等,点心活动中的点心是由小吃店来提供的,水果由水果店提供,这就需要小老师与点心店的厨师和水果店老板及时商量好:今天吃什么、什么时候送货到幼儿园等。同时,小老师也要能和幼儿园中的小朋友协调好相互之间的合作。《纲要》还提出:“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角色游戏中教师指导是一项灵活工作,教师适时适度的指导能帮助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教师通过指导幼儿了解合作,鼓励幼儿主动合作、学会合作的技巧与方法,使幼儿在学习、游戏、生活中能较好地与他人合作,提高自己的合作能力。

中班角色游戏范文第3篇

角色游戏是新进幼儿园小朋友们的最爱,不需要老师的干预,只要给一个环境,他们就能玩得有声有色。对小朋友们来说,角色游戏这四个字是比较陌生的,但是面对着布置好的环境,比如“娃娃家”,他们会忍不住地去摆弄摆弄,在与玩具的“交流”中他们会很简单地模仿成人的一些动作,会抱着孩子到其他“小朋友家里”串门,还会问“娃娃”一些简单的问题:“宝宝,你饿了吗?”“宝宝你要喝水吗?”……幼儿们把娃娃看作是有生命的,这些现象在开展“娃娃家”角色游戏时,是经常能观察到的。因此,为幼儿提供较多的形象逼真的玩具,布置良好的区角环境,鼓励幼儿大胆玩耍是教师主要的任务。

一、材料——玩游戏的兴趣前提

角色游戏,离不开丰富的材料,材料越丰富,小朋友们玩得越起劲,特别是小班的小朋友,更注重形象思维能力,更要求教师为小班小朋友提供角色游戏的准备材料。

首先,要考虑材料、玩具的形象性。一个个颜色鲜艳、形象可爱的玩具能促使幼儿产生玩耍、摆弄的欲望,玩具是小朋友们的最爱,一旦小朋友们爱上了玩具,那肯定也会爱上游戏,更会投入到游戏中来;其次,在准备玩具的数量上,也有所要求,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小朋友的年龄心理特点,都喜欢争抢玩具,而且一旦抢到自己手里,都很难协商,在布置“娃娃家”区角时,我们教师可以多准备一些娃娃,娃娃家的餐具,比如小碗、筷子、勺子、还有仿真点心水果等,用来招待客人需要;再次,小班幼儿的玩具提供不需要太复杂,要根据幼儿的喜好准备适宜的材料,当材料适应孩子的特点和需要时,孩子才会积极主动地去使用材料,在与材料的交互作用中获得发展。比如在“娃娃家”角色区域准备材料时,小朋友们更喜欢的是可以准备跟娃娃相关的材料,如娃娃的衣服、鞋子等,而一些空调、冰箱等家电,小朋友们似乎关注得更少。最后,材料的增添要根据幼儿认知发展水平,递进式地投放。在游戏时要注意观察孩子对各种材料的使用情况,根据孩子的兴趣点和活动水平对材料进行有效地增减。比如在“玩具店”一开始,可以为小朋友们准备好一些常见的玩具,供小朋友们玩,也可以由小朋友们“购买”。但是过一个阶段后,现有的玩具满足不了小朋友们的玩乐需求,这个时候再适当地增添一些新鲜玩具,重新引起幼儿玩耍的兴趣。

二、观察幼儿游戏,适时参与指导

当幼儿已经能自立开展游戏后,我们尽量放手让他们自己游戏,但是也少不了必要的指导、引导。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情形是各不相同的。在指导小班幼儿的游戏时,教师必须以观察幼儿的动作、语言作为重点。其实对幼儿来说是能够和玩具“交流”的,而教师作为旁观者,站在小朋友边上,得用极其“认真”的态度来关注他们的游戏过程,“煞有其事”,这就是角色游戏要求我们做的。除了欣赏他们的游戏过程,也应适时地指导,比如,拎着娃娃的头发了,揪着娃娃的耳朵了,等等。可以反问小朋友,大人这样,你觉得舒服吗?或者老师可以参与游戏:“我好痛呀,你揪着我的头发。”变声为娃娃的口气来说,幼儿更能接受,都能及时地调整自己抱娃娃的姿势。

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我们老师还要不断地与幼儿交流,用交流来解释幼儿的行为,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生活、模仿成人劳动。比如老师说:“你是这个娃娃的妈妈吗?你很喜欢娃娃吗?”“你的娃娃今年几岁了?”“娃娃叫什么名字呀?”……小班幼儿在这样的言语中能逐渐了解自己的角色身份,也能从中慢慢地明白自己的行为、语言和角色身份的关系。

三、鼓励幼儿交流玩游戏心得

小班的小朋友,语言能力发展还比较有限,要求他们在集体面前交流自己的游戏体会是需要一定时间来培养的。教师在学期的初期首先应提供最宽松的环境让幼儿喜欢来讲讲游戏中的事。比如讲讲游戏的角色身份,应当注意小班的幼儿对社会、家庭的许多成员是不了解的,小班小朋友对自己的性别还不是很清晰的,有些男孩子做“娃娃的妈妈”,女孩子做“娃娃的爸爸”。出现这种情况后,我们老师也不必给予纠正,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改善的。

小班幼儿在游戏中的兴趣及注意力不稳定, 行为不受规则控制, 更不会用规则调节自己的行为, 同伴间一旦发生矛盾就无法解决或终止游戏或等待教师的帮助。教师平时要注意观察幼儿的游戏活动, 并针对每个幼儿的特点, 有目的, 有计划地通过游戏的不同主题, 不同角色对幼儿进行教育和训练。我们老师在指导中也可以以角色的身份和幼儿平行游戏来影响幼儿, 但要牢记幼儿在先教师在后的原则。比如,看到“娃娃家”比较冷清,我就以客人的身份出现:“家里有人吗?”小主人过来开门了,我也参与到游戏中来,和小朋友对话,互动,一起“做家务”,一起“照顾娃娃”。这样通过教师的参与游戏性指导, 使幼儿在游戏中主题内容得到继续与深化。

幼儿的一日活动离不开游戏,游戏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之一。怎样让幼儿爱上游戏,更好地参与角色游戏,让游戏成为有益于幼儿的活动,我们作为教师,在指导活动中,应及时反思,总结,共同探索游戏方案。

中班角色游戏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幼儿;自主性;角色游戏;游戏环境;选择机会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4-0259-02

一、问题的提出

1989年11月2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今天,人们对儿童的权利有了新的认识,并达成了以下共识:儿童不再是成人的缩影,而是全方位不断发展的人,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儿童有其内在的、生动的精神生活,成人应理解和参与儿童的生活和活动,不应将化无条件地强加给儿童;儿童应拥有欢乐自由的童年。这些现代儿童观对我们的传统教育产生巨大的冲击,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反思我们的教育。其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参与性,具体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就是幼儿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理论指导

自主性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它是个性的一个方面,主要是指一个人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即不依赖他人,自己主动负责的个性特征。人在2岁左右便进入了人生的第一反抗期――自主性的萌芽时期。然而对于当今的独生子女来说,父母的包办代替、教师的权威形象,无疑是遏制了他们独立思考、自主活动的发展。教育家陶行知指出:“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凡人生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教育者应顺应儿童的发展,充分发展儿童的潜能,焕发出儿童主体的能动性、积极性,提高主体意识。培养发挥三岁幼儿的自主性,我认为角色游戏是较为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角色游戏是幼儿典型的游戏形式,它是幼儿自主自愿地在假想的情景中,通过扮演角色来表现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认识、情感和体验的游戏活动。

三、在角色游戏中发挥小班幼儿自主性

1.创设宽松、自由的游戏环境。皮亚杰说过:幼儿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探索世界、认识世界的。幼儿的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重要一点,就在于情景的差异。环境、心情、气氛等对游戏的效果具有重要作用。①良好的心理环境。小班幼儿刚入园,对环境本能地存有陌生感、畏惧感,因此,在开展角色游戏中更应该注意营造良好的游戏氛围。教师应尽可能让幼儿感到自己与老师是平等的、是受重视的。教师可以置身于幼儿中间给予身体的接触,或蹲下来和他们面对面地交谈:“你想玩什么?”“想和谁一起玩?”“怎么玩?”“在哪儿玩?”用目光交流情感,用微笑缩短距离,用鼓掌来传递信任,寻找每个幼儿的闪光点,恰如其分地让幼儿知道自己可以这么做,自己可以决定自己想玩的游戏,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②丰富的物质环境。A.游戏场地:足够的游戏场地是幼儿自主开展游戏的前提。游戏前,我们划分出了几块比较安全、宽敞的区域,带领幼儿参观,让幼儿知道这里可以玩他们想要玩的游戏。B.游戏材料:充裕的游戏材料是幼儿自主开展游戏的物质基础。小班幼儿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特点,因此,我们提供了大量地仿真性的游戏材料,如桌子、小床、炉子、小碗、小勺等,并且把它们分类集中放置在场地一角,供幼儿自由选择;另一些如纸盒、塑料瓶、玩具等废旧、安全、卫生的物品,我们则放置在“宝贝箱”里,让幼儿自由地选用作为替代物,如浩浩用纸盒当电视机、好好用塑料瓶当调料瓶、美美用方形玩具当切菜板,等等,以此去实现他们在游戏中的新思维、新创意。

2.提供充分选择的机会。早在40年代,陶行知就提出了“六解放”的思想,即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时间、解放儿童的空间,一切生机勃勃的主动性都是在最大程度地享受、体验自由后带来的。因此,我们给幼儿提供了充分自由“选择”的机会,让幼儿在无拘无束的游戏中,身心得到无比的放松与愉悦,充分调动了幼儿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①变教师确定主题为幼儿自选主题。小班幼儿迁移生活经验能力弱,往往不知道可以玩什么。我们采用了积极的、较为具体的提问引导,“你去过什么好玩的地方?”“你看见过什么好玩的事情?”“平时爸爸妈妈会带你做什么?”“谁想把这些好玩的在游戏里玩出来?”等等。通过这样的引导启发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游戏。如月月在春游回来,玩起了“梅花山公园”,蒙蒙去医院看望外公后,玩起了“儿童医院”等。②变教师指定伙伴为幼儿自选伙伴。我们让提出主题游戏的幼儿优先选择伙伴,“你想和谁一起玩?”“你的游戏需要几个人?”“大声地去请你的好朋友!”。对于有退缩行为的幼儿,我们则鼓励并帮助他找到能干的幼儿搭档,使能力强的幼儿在同伴的赞扬声中激发潜能,能力弱的幼儿在共同游戏中学习、模仿,增强自信。③变固定材料为自选材料。以往主题游戏的活动材料都相对固定,如门只能是娃娃家用,别的主题游戏不能采用,而将游戏材料分类集中摆放后,幼儿可以自由选用,构造自己想要的主题场景。如蒙蒙的“儿童医院”就用了原先娃娃家的围墙和门。然而,小班幼儿对于材料的灵活使用与布局安排上有所欠缺,我们便在游戏前给予说明,并启发、帮助幼儿归纳、整理某些材料的多种用途。如:“泡沫垫可以做什么?”“它像什么?”“怎样拼接?”“拼接起来又像什么?”……结果,蒙蒙用它拼起当成了病床,文文则把它拼接后竖起来当成了隔开卧室与饭厅的墙。④变指定场地为自选场地。幼儿可以与同伴商量,自由选择教师事先划分好的几块场地中的一块,自主布置游戏场景,玩自己想玩的游戏。⑤变教师设定内容为幼儿自定内容。强大的内动力是个体自主性发挥的关键。因此,我们坚持少对幼儿说“不”,而多说“你想怎么玩?”“别害怕,自己试一试!”“我相信你会玩得很好!”等鼓励的话,帮助幼儿独创性地设定游戏内容。如月月的“梅花山公园”对小孩实行“免票入园”,蒙蒙的“儿童医院”住院处可以让“爸爸妈妈陪床”,等等。⑥变教师制定规则为幼儿自定规则。我们鼓励幼儿参与讨论,“你认为可以怎么玩?”“你有什么不同的玩法?”“觉得怎么玩会更加好玩?”等,帮助幼儿比较并推广较为可行的游戏情节、游戏规则。例如:原先医院的两位医生总是做同样的工作,于是顾了看病处,顾不了住院处,顾了住院处吧,又顾不了看病处。经过大家的讨论,一致认为他们应该分工――一个人负责看病处,一个人负责住院处,有时可以“换岗”。在大家的帮助下,调整了游戏规则后,两人各行其是,玩得井井有条,“病人”都说“医生”很负责。⑦变教师评价为幼儿自我评价与相互交流。小班幼儿缺乏评价经验,于是我们让幼儿先从介绍自己在游戏中开心(或不开心)的事开始说起,逐步过渡到评价他人、自我评价,如“你觉得售票员好吗?好在哪里?”。多引导幼儿正面评价,鼓励幼儿的自主行为。

四、思考与体会

1.小班幼儿的自主性刚处于萌芽状态,教师应多去关注,了解幼儿的游戏,观察理解幼儿的想法与做法,少讲解、少干预,做到“有扶有放”,让幼儿的自主性持续发展。

2.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自主、自由,并非是幼儿是为所欲为、放任自流,而是在一定的规则、秩序下的自主

3.小班幼儿在游戏中遇到了问题,往往不知所措,这就需要教师给予恰当的指导,帮助其自己解决问题。例如:梅花山公园的售票员,不管来的游客多少,只卖一张票,于是我以游客的身份加入其中,一边买票,一边假装生气的说“我一个人来玩就买一张票,他们那么多人来玩也买一张票呀?”,启发售票员发现问题,自行纠正,实现“不教也是一种教”的效果。

4.小班幼儿好模仿,一旦出现新情节,都跟着学,我们在肯定的同时,也启发、鼓励幼儿迁移自己的生活经验,玩出与别人不一样的新情节。到学期末,我班共出现了“雨花台公园”、“儿童医院”、“梅花山公园”、“幼儿园”等多个新主题游戏,娃娃家中的新情节则层出不穷:“爸爸妈妈”们发明了空调、油汀、热水袋,给宝宝取暖;发明了热水器给宝宝洗澡;孩子住院了爸爸妈妈轮流照顾,等等。幼儿自主性发展的同时也培养了创造性,真可谓一举两得。

今天的幼儿将是21世纪的主人。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我们应该珍视孩子的自主性,发挥孩子的自主性,并尽我们所能为孩子创设有利于自主性发展的环境和机会。

参考文献:

中班角色游戏范文第5篇

关键词:榜样 角色游戏 语言能力 身心健康

由于幼儿生理以及心理尚不成熟,为了对幼儿进行更好地培养,幼儿园会经常使用游戏的方式,来对幼儿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而角色游戏就是幼儿园教学中使用率较高的一种方式,幼儿能够按照自身的想象,通过角色扮演而明确角色的社会属性,并获得相应的知识。为了确保角色游戏在语言能力培养中的使用效率,我们首先应对中大班幼儿的语言培养现状进行了解。

一、中大班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现状

语言是人类与人沟通以及生存的基础技能之一,而幼儿阶段作为语言培养的黄金时期,自然也是语言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现今国内幼儿园经常会使用陈述、建议以及指令等方式来对幼儿的语言能力进行培养。但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即使是中班以及大班这些年龄较长的幼儿,也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导致在能力培养过程中,幼儿很容易出现溜号以及做小动作的情况,这样的能力培养效果可想而知。于是有学者倡导利用角色游戏的方式,来增加语言能力培养的趣味性,从而有效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确保幼儿语言能力与游戏能力的稳步提高。

二、中大班幼儿语言能力培养中,角色游戏的开展方式

(一)利用角色榜样鼓励幼儿

通过以往的教学经验发现,但老师以指挥者的身份开展角色游戏的时,很容易让幼儿产生压力,会使他们在游戏中较为被动、较为拘束,语言沟通意愿也并不强烈。所以老师应对自身扮演的角色进行改变,可以以引导者或者平等者的身份,在游戏中起到角色榜样的作用,进而在减少对于幼儿压迫感的同时,使他们能够按照榜样的言行来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规范。在这种轻松、平等的环境下,幼儿会更加主动投入到角色游戏之中,交流医院也会逐渐增强,为语言能力培养的质量提供了保障。

(二)加强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关注度

对幼儿开展语言角色游戏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幼儿得到更好地发展,是以幼儿为培养中心的。因此老师在角色游戏中,不仅要加强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力度,同时还要对幼儿的身心健康予以足够的关注,要引导幼儿养成正确的思想与心理,且能够与其他伙伴保持良好地关系,增加幼儿的合作质量,进而创造出良好地学习环境,确保角色游戏的高质量实施。

(三)引导幼儿运用礼貌用语

按照现代幼儿的培养目标,幼儿园在对中班以及大班幼儿进行教学时,应引导幼儿掌握文明用语,形成良好地语言使用习。因此老师在使用角色游戏对幼儿进行语言能力培养时,必须要注重对幼儿礼貌用语的培养。

由于角色游戏是模仿社会活动开展的一种游戏,在游戏进行时,幼儿会分别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每项游戏活动都是一个集体,而集体之中每个个体都会通过语言进行互动。因此老师可以利用角色游戏,来使幼儿养成礼貌用语的使用习惯。例如在进行家庭角色扮演的过程中,首先,老师要明确自己在游戏中应起到引导者的角色,只要对幼儿进行适当的引导即可,不得过多对幼儿的思想进行束缚;其次,老师要帮助幼儿对自己需要扮演的角色进行确定,并要求他们自己设计一段家庭对话,内容不限只要使用礼貌用语即可;之后,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排练之后,老师应请每组幼儿都上台进行表演,并要对幼儿礼貌用语的使用及时进行点评与鼓励,让幼儿在自豪感的驱使下,能够更加愿意使用文明用语,加大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文明用语的使用机率,养成良好地语言使用习惯。

(四)利用主题提高游戏丰富度

如果长期使用一种游戏方式来开展语言能力培养,会使幼儿产生一种厌烦感,语言能力教学效果也大大降低,所以老师要适当对角色游戏内容进行变换,可以使用主题来达到这一效果。例如幼师可以利用动画片中的内容,来进行角色游戏的主题设计,像《大耳朵图图》中就有很多幼儿园上学、家庭生活以及邻里之间的场景,这些都可以用来作为角色游戏的内容。幼师可以在游戏开始之前,先利用多媒体向幼儿播放一段动画片中的内容,来激发幼儿对于本次游戏的参与热情,之后再让幼儿按照游戏中的内容,自己模仿设计一段对话内容。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语言使用能力以及语言创造能力,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积极性,可谓一举多得。

三、结语

本文介绍的几种角色游戏方式,也许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语言能力培养,幼师在使用时,必须要按照中班以及大班幼儿的实情,来对角色游戏的开展方式以及开展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才能确保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效果,为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地基础。

参考文献:

[1]周佳佳.角色游戏中促进大班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实践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5,(23).

关于中班角色游戏(精选5篇)的介绍就到这里,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中班角色游戏(精选5篇)全部内容了,希望能对你有用。访问360范文网了解更多中班角色游戏 精选相关内容

菁英职教网文章归档 教育资讯 留学攻略 七品教育网站地图xml
336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