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古诗(精选5篇)

| 婕音

推荐文章

菁英职教网 培训啦 留求艺

小寒古诗范文第1篇

一、隔江犹唱花

在古典诗词中,不少音乐意象是以古曲调的形式出现的,一如古曲调原来的主题,寄托的思想感情是固定的,往往带有特定的含义、情感和寓意。《梅花落》,汉乐府横吹曲,在古典诗词中,传达出来的往往是思乡之情。如“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诗人听到《梅花落》的笛曲,想象梅花漫天飘落的景象,再由梅花的飘落产生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是诗人冷落心情的写照。“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塞上听吹笛》),诗人将《梅花落》巧妙拆分,一语双关,寄寓戍边将士的无限思情。《花》,即《玉树花》,相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陈后主穷奢极欲,沉湎声色,国势岌岌可危仍不念时局维艰,终致亡国。因此,《花》几乎成了“亡国之音”、“靡靡之音”的代名词。在古典诗词中,诗人常用这一名曲来讽谏当朝统治者寻欢作乐、纸醉金迷的腐朽生活,寄托吊古伤今的感慨。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杜牧《泊秦淮》)“至今商女,时时犹唱,遗曲”(王安石《桂枝香》),诗人借《花》表达对腐败世风和国事日非的关切和忧虑。《关山月》,木兰诗中有“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的诗句,汉代鼓吹曲中有《关山月》,相和歌中有《度关山》,多写征战离别之情。如“此时秋月满关山,何处关山无此曲”(李益《夜上西城》);“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一);“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三),诗人借呜呜咽咽的《关山月》笛曲,表现边疆战士怀乡思亲的真挚感情。《行路难》,属乐府《杂曲歌辞》旧题,是一首声情哀怨的笛曲,在古典诗词中,诗人常以此曲比喻世道的险恶,抒发诗人仕路坎坷的苦闷,同时也表现诗人不畏艰难,坚持理想的信心和抱负。如“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诗中借《行路难》曲调表现了将士们在“天山雪后海风寒”的恶劣环境中行军的艰苦。《阳关三叠》,唐代名曲,歌词即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因诗中有“阳关”、“渭城”两地名,故又称为《阳关曲》、《渭城曲》,“阳关”也成为送友酬唱的代名词。三叠指的是全曲三段基本上是一个曲调变化反复三次。全曲曲调纯朴而富有激情,略带淡淡的愁绪,常成为朋友依依惜别,互相酬答的歌曲,多用来表达离情别绪及对远行友人的关怀。如“不堪昨夜先垂泪,西去阳关第一声”(张祜《耿家歌》);“旧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刘禹锡《与歌者何戡》);“谁人更唱阳关曲,牢落烟霞梦不成”(谭用之《江馆秋夕》);“红绽缨桃含白雪,断肠声里唱阳关”(李商隐《无题》)。

二、胡琴琵琶与羌笛

在古典诗词中,许多音乐意象是借助器乐来表现的。如“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人宴饮归客,借“胡琴琵琶与羌笛”渲染惆怅情绪,表达依依惜别之情。“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刘长卿《弹琴》),诗人借凄清悠扬的琴声抒写自己曲高和寡、缺少知音、怀才不遇的感慨。“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刘禹锡《潇湘神》),诗人借瑶瑟表达潇湘明月夜的哀怨和自己被贬的凄凉心境。在古典诗词中,不同的器乐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琴瑟,亦作“瑟琴”,源出《诗经・小雅・鹿呜》:“我有嘉宾,鼓瑟鼓琴”,诗人借丝弦乐器演奏时音韵谐调来比拟夫妻感情和谐,如“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周南・关睢》);“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小雅・常棣》)。“琴瑟”也有比喻兄弟朋友情谊的,如“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陈子昂《春夜别友人》)。吹笙,在古典诗词中,常常用来渲染歌舞升平、繁华迷人的场景。如“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欧阳修《采桑子》),诗人借笙歌渲染西湖繁华迷人的景象,表达轻松愉快的心情。“且莫思归去,须尽笙歌此夕欢”(冯延巳《抛球乐》);“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顾况《宫词》),表现笙歌漫舞,及时行乐的情景。鼓角,古代行军鸣金击鼓,以壮军威,在古典诗词中,诗人常常借鼓角表现战争场面和气氛。“(扌从)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高适《燕歌行》),表现金鼓震天,战旗飘飘的行军场面。“边霜昨夜堕关榆,吹角当城汉月弧。无限塞鸿飞不度,秋夜卷入小单于”(李益《听晓角》);“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岑参《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诗人借“鼓”、“角”渲染战斗的酷烈,表现将士的英勇无畏。

三、杜鹃啼血猿哀鸣

在古典诗词中,不仅古曲调、古器乐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而且一些动物的鸣叫也传达出诗人的情感,声声关情,最常见的莫过于猿鸣和杜鹃啼叫。猿鸣声异常凄厉,尤其是深山峡谷中的声声悲鸣,空谷传响,常常令人愁绪满怀,泣下沾襟。如“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江水》);“巫峡啼猿数泪行,衡阳归雁几封书”(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五少府贬长沙》);“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李端《送客赋得巴江夜猿》)等,都借助于猿啼表达伤感的情绪。杜鹃,又名子规、蜀鸟。传说蜀王杜宇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杜鹃。杜鹃的啼叫声似“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因此诗人常常用以表达思乡归家之切。如“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人通过即目之景,寄寓离别之情。传说杜鹃暮春即啼,直至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恻,闻者为之悲戚动容,因此,其在古典诗词中常常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料峭春寒,沉沉暮霭,更兼杜鹃凄婉的啼叫,写尽了羁旅行役之苦。又如“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送春》);“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在古典诗词中,也有用杜鹃啼血来比喻忠贞的。如“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文天祥《金陵驿》),诗人以此表达对南宋王朝的赤胆忠心和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寒蝉,晋人陆云在《寒蝉赋・序》中称赞蝉有五种美德:头上有蕤,这是文采;只饮露水,这是清高;不食五谷,这是廉洁;不住窠巢,这是俭朴;应气候守季节,这是信用。古人以蝉餐风饮露为高洁的象征,为诗人自比清高的喻体。如“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诗人以蝉自喻高洁的人品。“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在狱咏蝉》),诗人以寒蝉高唱,抒发自己蒙冤受屈的悲愤之情,表现自己高洁的品格。一番秋雨之后,秋蝉命折旦夕,只剩下几声若渐若续的哀鸣,因此,寒蝉又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诗人借寒蝉营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曹植《赠白马王彪》),也表达了这种情感。鹧鸪,是我国南方的一种珍禽,形似母鸡,头如鹌鹑,其叫声常常被人模拟为“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因此,古典诗词中鹧鸪鸣叫多带有离愁别绪,归去之意。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在古典诗词中,诗人还常常借鹧鸪的叫声来婉转劝人不要远行,以此表达思念之情。如“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东风唱鹧鸪”(郑谷《席上赠歌者》),诗人借“江南客”之不忍唱鹧鸪曲,表达不愿游子远行的思念之情。

四、梧桐叶上三更雨

雨打梧桐、雨打芭蕉也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音乐意象,尤其是夜阑人静、辗转反侧时,雨打芭蕉、雨打梧桐的潇潇声,传达出来的往往都有悲苦的人生况味和孤寂之情。“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徐再思《水仙子・夜雨》),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表现无尽愁思。梧桐叶落,秋风渐起,一夜潇潇雨声,敏感脆弱的诗人往往会倍增惆怅。“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周紫芝《鹧鸪天》),敲打着梧桐的夜雨是离别的前奏,一声声,一下下,黯然消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秋日冷雨打在梧桐叶上,凄苦之情可想而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勾起的是无尽的家国之痛和孀居之苦,怎一个愁字了得。和雨打梧桐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雨打芭蕉。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现凄凉之音,所以很自然地被赋予凄凉孤寂之情。如“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李煜《长相思》);“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温庭筠《更漏子》);“一夜不眠孤客耳,耳边愁听雨潇潇,碧纱窗外有芭蕉”(晁补之《浣溪沙》)。雨打梧桐、雨打芭蕉的声音本是自然界的天籁之音,只因诗人愁绪的难以释怀而显得特别恼人。

五、断续寒砧断续风

小寒古诗范文第2篇

一、 熟读观察,由画揣意

古诗词是最精练的语言艺术品,讲究音韵和谐,要靠朗读来传情达意。因此,熟读是学习古诗词的基本方法与要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一至理名言道出了朗读这一学法的重要性。因而熟练诵读成为古诗词教学的一道永恒而亮丽的风景。只有在声情并茂的熟练诵读中,才能感知诗人的情感脉动和灵魂深处的呐喊。诗句读得熟练了,诗句的意思也就慢慢地明白了。须知,读诗知意,犹如婴儿学语,是自然而然的事。不能熟读古诗词的人,要他说出诗词表达的意思,无异于痴人说梦。注重熟练诵读,不仅能从音律的抑扬顿挫中感受作品的音乐美,而且有助于对古诗词表情达意的深刻理解,有助于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进入古诗词那独特美妙的艺术境界。

观察,就是注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古诗词插图所展示出来的情景画面。可惜,这没有引起老师们的注意。君不见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首古诗词都配有插图。这些插图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古诗词的大意。指导学生仔细观察配诗的图画,可以感知诗词的大意和基本内容。

如叶绍翁的《夜书所见》一课的插图由上而下,由远而近仔细观察,可以体悟出这样的四幅图:深秋明月图、江风拂梧图、儿童捉织图、寒灯篱落图。诗画交融,可以揣摩出诗的大意:明月深秋,江风习习,寒气袭人,客居他乡,孤寂落寞,篱落灯下,看见孩子还在提着灯笼捉蟋蟀。

“诗是有声的画。”教师在让学生熟练诵读的教学环节中,注意读观结合,就能由画面情境揣摩感知出诗词的大意来。

二、把握意象,由象入境

意象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的结晶,是诗词创作的审美客体,是诗词鉴赏的“钥匙”,是意境升华的基础。教学中引导学生读懂、体悟诗词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必须让学生了解把握诗词中描写了哪些具体的人、事、物。这就是诗词学习时要把握的意象。可以说学习古诗词,意象是读者认识和把握艺术形象,进入艺术境界的桥梁和纽带。明朝胡应麟《诗薮》中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就说明了意象在诗歌创作与学习鉴赏中的重要地位。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找出诗中的意象,再由意象体悟,就可以感受到诗中由客观事物和主观情感融合所生成的充满诗意的生活图画——艺术境界。

例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送朋友出使西北边疆的诗。读诗后可引导学生逐句梳理诗的主要意象有:朝雨、轻尘、客舍、(杨)柳树。诗人选取这些意象表现出怎样一幅鲜活的艺术境界呢?“朝雨”在诗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它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土飞扬,而现在朝雨乍停,天气清朗,道路上显得洁净、清爽。仿佛天遂人意,特意为远行的友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客舍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是离别的象征。两个意象有机缀连,自然关合送别。这样举目望去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客舍周围青的草到绿的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艺术图景。表现出在典型环境下那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深情离别的场景。诗人对好友阮二的依依惜别、留恋之情就跃然纸上。

三、理解字词,由说明意

诗歌讲究凝练,古诗词尤为典范。它涉及到词序、异义、跳跃、概指、谐音等诗作常识。因此学习古诗词,理解诗句中的重点、精巧、传神的字词,既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更是语言训练绕不开的一道坎。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对诗句中的重点字词加以点拨、疏通,帮助学生扫除古诗词阅读中的“拦路虎”。

例如,《夜书所见》这首诗,首句“萧萧梧叶送寒声”。“萧萧”课文注为“风声”,以笔者愚见,似为不妥。“寒”字是什么意思?与声构词成“寒声”又如何理解?书上缺少注释。笔者曾查阅不同版本的教辅资料也没有对“寒”字的注解。各种汉语工具书均未收录“寒声”一词。一些文章赏析理解为“寒意”。把“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解读成“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了自己的家乡”。把“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解读成“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细观课文插图和细心揣摩诗中展现的意境,窃以为,“萧萧”理解为“萧瑟”,“寒”理解为“寒气”,“声”理解为“音讯”“消息”为宜。于是前两句的意思是“萧瑟的梧叶传递给人一种寒气袭身的音讯(或消息),江上的秋风让客居在外彻夜难眠的人思念起亲人来。”于是后两句“感觉窗外有孩子们在捉蟋蟀,只见深夜的篱笆间晃动着一盏明亮的灯。”这样的解读与诗中所表达的意境才相符一些。像这样教材缺少注释或注释欠妥,学生又难于理解的重点词句,就需要教师帮助疏通,引导学生体悟,才能准确地把握好诗句要表达的意思与情感。

字词障碍疏通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熟悉诗句的基础上,采用小组交流、个人展示的方式说说(口译)诗句的意思。毕竟只有根据字面了解知晓了诗的大致意思,才能想象出诗中表达的艺术画景,才能体会到诗人流露的思想感情。

值得注意的是,诗句意思的感知,那种由教师用文字把诗意翻译出来,让学生抄写死记硬背的做法是不可取,不可学的。课堂上让学生依词看句通过思考领悟说出大致意思,这才是古诗词教学的正道。

四、知人论世由景悟情

古诗词教学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学习同理,不可能离开作者及其境遇去单独理解诗意诗境,应该用适当的时间在适宜的环节让学生了解诗人和诗作背景。

知人,就是要简明扼要地引导学生明白作者是谁?他生活在哪个朝代,其代表作与其独特的诗词风格。这些在导入新课时花1~2分钟时间疏通即可,不影响重点教学环节的进行。这样做对于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正确认识诗人很有帮助。试想,学习知名诗人的一首诗,对作者的基本情况没有一丁点了解,光是突出诗意诗境的赏析,这不是一种遗憾吗?这并非套路,应看成是制作一件工艺品的必要程序。

论世,就是扼要地向学生介绍或引导学生课前预习时,了解一点诗作的背景。因为诗歌是时代的最强音,是诗人心声的表达。一首诗的产生除了表达出诗人的意旨情趣外,总有它的时代背景或典故,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发展态势。

例如,王安石写《泊船瓜洲》,当时年过半百已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被罢相的坎坷遭遇。当他再拜相位奉诏进京赴任时,不免生发出对恬淡超脱的平民生活的留恋,也生发出人生的无奈和对仕途担忧的心境。于是他途经扬洲时,怀着一腔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写下了这首诗。如果不了解这一背景,仅凭字面“春风又绿江南岸”理解成“春风得意,前程大好。”其实是大违诗作本意的。

再如李白写作《独坐敬亭山》是在被迫离开京城贬任宣城,秋游宣洲敬亭山时。仕途的潮起潮落和长期的漂泊生活,让他饱尝了人间的辛酸甘苦,看透了社会的世态炎凉。产生因怀才不遇,孤寂落迫而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寻求安逸的无奈心境,写下了这首诗。

老师应该明白“知人论世”这一基本的阅读方法的运用,在文学作品特别是古诗词的阅读中十分必要。中学阶段必须重视,小学阶段也应关注和渗透。两个学段的区别,后者在于点到为止而已。这对于帮助学生学好古诗词,正确理解和把握、体悟诗人在诗词中流露的情感很重要。须知,古往今来,古今中外,哪有诗歌写无情之景?著名的词论大家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因此体悟诗情,应注重情在意象中,情从背景出的把握。

小寒古诗范文第3篇

《江雪》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中的一首古诗,作者柳宗元。古诗描绘了一幅寄兴高洁、寓意丰富的寒江独钓图。诗的前两句是画的背景。“千山”、“万径”对举,鸟影、人踪都已“绝”、“灭”,天地似乎唯留下茫茫冰雪。后两句是这幅画的主体,流露出诗人凄清、幽独的落寞情调。这位迎风抗雪、孤舟独钓的翁形象,正是诗人不屈精神和孤独情怀的人格化身。

【设计理念】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该诗文也不生涩,因此课上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去疏通诗句,而应该把重点放在想象意境,感悟诗情上,以此来体会诗人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猜一则谜语:“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七片八片九十片,飞入芦花都不见。”(教师板书:雪)

2同学们知道关于雪的词语有哪些?

3还知道哪些写雪的古诗呢?

4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一首好诗就蕴含着一种心情、一个故事、甚至一段历史,让人回味无穷,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柳宗元的《江雪》。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诗,注意把字音读准。

2指名朗读,相机正音。

3重点理解字词:

(1)“径”,《山行》中学过,“远上寒山石径斜”,“径”指小路,这里的“万径”指许多条小路。“千山”、“万径”是“虚指”,与“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千秋雪、万里船一样。

(2)诗中的“蓑笠翁”,请看大屏幕,(出示蓑和笠的图片)什么是蓑?什么是笠?整个词是什么意思?(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

(3)扫除了障碍,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指名读,全班齐读。)

4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讲讲诗句的意思?

三、想象意境

1诗与画是相通的,古人说:“诗中有画”。读读这首诗,边读边展开想象,从这首诗中你读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指名交流。)

2教师播放音乐,描述画面:皑皑白雪覆盖了群山,飞鸟躲进了自己温暖的窝巢,山间的小路也因为厚厚的积雪而更加人迹罕至,这是多么寒冷啊!江面上,有一位渔翁,独自一人默默地垂钓,他是多么的孤寂啊!

3学生再次交流“看”到的画面。这是怎样的环境?(板书:寒冷、寂静)

4出示孤舟独钓图,看着画面再读全诗,读出对寒冷天气和寂静环境的感觉。

四、感悟诗情

1同学们,在这千山万径一片雪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的凄凉背景下,有一渔翁,独自一人默默地垂钓,你能体会这位渔翁此时的心情吗?(板书:孤独)用你的朗读来表现他的孤独。(自由读、指名读。)

2同学们仔细看看这首诗,你发现了什么?(稍停)读读每一句诗开始的第一个字,“千、万、孤、独”,体会一下,这是一般的孤独吗?这是非常非常的孤独啊!谁来把全诗读一读,读出这种万千孤独,读出这环境的寂静、清冷和凄凉。(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

3这位渔翁独自一人在这寒冷的天气里钓鱼,你会产生什么疑问呢?(“为什么渔翁独自一人在这冰天雪地里垂钓呢?”)

4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让我们来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吧!(课件出示写作背景和柳宗元生平简介。)

5现在你明白了,柳宗元是借这个渔翁寒江独钓来表达自己孤独寂寞的心情,抒发自己坚强不屈的决心。(板书:坚强 孤傲)

6此时,群山覆盖着白雪,江面飘洒着雪花,蓑笠翁好像也成了白雪世界里的一座雕塑,雪花一朵一朵轻轻地飘下来,好像怕惊扰了这位钓鱼的老翁,现在你就是孤傲的柳宗元,把你的心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吧!

7尽管环境是那样的冷寂,心情是那样的孤独,但是柳宗元的内心还是那样的坚强,带着我们的体会一起来朗读全诗。(配乐学生朗读。)

8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能不能背诵了呢?(学生背诵、默写。)

五、拓展学习

1像《江雪》这样写独钓的诗还有很多,如清代王士写的《题秋江独钓图》(课件出示)。请大家自己读一读这首诗和作者王士的资料(课件出示)。边读边想:这首诗又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反映作者怎样的心情?

2比较两首诗的异同。

(1)相同点:都在江上;都是一个人;都是身披蓑衣头戴斗笠在垂钓。

(2)不同点:①时间不同:一个是江雪独钓,一个是秋江独钓。②景色不同:一个是“天寒地冻”,一个是“秋意正浓”。③心情更不一样:一个是苦闷的,一个是怡然自得的。

两首诗里都有“独钓”,都是指孤独吗?王士轻松闲适的心情还能从哪里看出来?

3小结:看来,人生经历不同,心境也不同,两首诗都写钓鱼,王士写来悠闲自得,柳宗元写来却孤独苦闷。请大家一起再来读读这两首诗,体会其中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小寒古诗范文第4篇

诗人为什么要塑造人物形象呢?是为了更好的表情达意。有的诗是诗人直接站出来抒情,表现自己的是非爱憎、人生追求、价值取向。如陆游的《书愤》、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有的诗词是作者设置一个“代言人”,来抒情言志,或表现自己对某事的看法、态度。如金昌绪《闺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作者借助闺中怨妇,表达对连年征战的痛恨之情。

怎样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呢?这就需要弄懂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人物情感的。一般来说,作者塑造人物形象,常用直接描写或间接描写的手法,或者说是正面描写或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包括肖像、语言、行为、心理、神态描写等,来表现人物性格或情志,使之血肉丰满。侧面描写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或他人言行等,起烘托或衬托作用。诗词中更多是运用景物来侧面烘托人物,从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古诗中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并不像小说、散文中那么详细、具体、鲜明、直白,在篇幅短小、寥寥数语的古代诗词中,诗人往往通过一个肖像描写或情感字眼,一个细微的动作或神态、心理描写来塑造人物。我们在解读此类诗歌时,要善于明辨和决断,应迅捷辨认出诗中描写人物形象的字词。如《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诗中就运用了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前两句重在写形,后两句重在写神,刻画了一个天真可爱、聪明伶俐的山村小孩形象。诗人对孩子的喜爱之情也跃然纸上。有的诗中写形象的词语并不明显,就需要我们去深思挖掘出描写人物形象的“隐性”词语。如杨万里的《最爱东山晴后雪》:“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解读这首诗时,首先要善于抓住表现动作神态的词语,如首句中的“逐”,就刻画出诗人不惧寒冷寻觅美景的形象。次句中的“立”字,勾勒出诗人在春风中、夕阳里欣赏美景的姿态。其次也要善于抓表现心理状态的词语,如第三局中“最爱”,则是直抒胸臆,把是人陶醉于自然美景中的悠闲心境表达的淋漓尽致。通过解析这些信息,我们对这首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除了正面描写外,古诗中还常用侧面描写,如衬托、烘托等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在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中,诗人就借童子的回答,借助苍松、深山、白云的景物描写,把隐者的超凡脱俗、品行高洁的形象烘托了出来。若用“‘花’下问童子”,则形象大跌了。在柳宗元的《江雪》中,创设了这样一个环境:天寒地冻,大雪飘飞,寥廓寒江,一叶扁舟。作者借助这样一个自然环境,塑造了一个形体孤寂却又卓然独立的老渔翁形象。这正寄寓了柳宗元革新失败后不屈又孤愤,渴望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此手法在托物言志诗中也常见。如陈维崧的《醉落魄・咏鹰》的开头三句:“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诗人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天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借以表达自己渴望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志向。

小寒古诗范文第5篇

清明首先让人想到的是祭扫墓园与缅怀先人。

唐代白居易《寒食野望吟》一诗勾画出当时的扫墓情形:“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清明时节,漂泊异乡的诗人墨客,更容易滋生思亲与思乡之情。诗人笔下的清明,旷野苍茫,古墓垒垒,凄风劲吹,纸钱纷飞,诉尽了生死离别。

北宋黄庭坚的《清明》一诗别有一番深意:“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由清明扫墓进而探讨人的生死的意义,有感于人的价值,表现了诗人旷达之中包含的不愿与世俗沉浮的孤傲之气和对仕途贤愚混杂的愤懑之情。

但清明也不光是肃穆的祭扫与缅怀,也有祥和欢快的另一面。清明自古就有踏青的习俗,又叫“踏青节”,古时也叫行青、探春、寻春等。古时清明,人们也聚亲约友,在大好春光里四处游玩,甚至围坐野宴,抵暮而归。

唐代诗人顾非熊作过《长安清明言怀》一诗前四句:“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两初晴。”记录了当时唐都长安清明节万家车马出动,莺啭芳菲的盛况。

北宋欧阳修的《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云:“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同为“唐宋家”的苏辙也曾作《踏青》一诗,展现踏青盛景:“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踏青行。浮桥没水不胜重,野店压糟无复清。”南宋吴惟信的诗:“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展现出当时的人们外出郊游,尽兴方归的场景。

古人踏青爱骑马。唐代皮日休曾作《襄州春游》一诗曰:“信马腾腾触处行,春风相引与诗情。”表现出初春骑马漫步的悠闲。薛昭蕴《喜迁莺・清明节》描绘了举子们于清明雨后骑马踏青的得意之情:“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马骄泥软锦连乾,香袖半笼鞭。花色融,人竟赏,尽是绣鞍朱鞅。日斜无计更留连,归路草和烟。”

古代的很多诗人也像生活在现代的我们一样,清明前后会周边游或远游,目的地大多偏爱江南。

李白去扬州踏青,满眼的江南风情,留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句。白居易最爱钱塘湖:“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钱塘湖春行》早已成为千古佳篇,对春游的描写令人神往。

韩愈与张籍(唐代诗人,时任水部员外郎)同游当时的著名游览胜地曲江池(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是隋炀帝开掘的一个人工湖),看到无限美好的春光,还不忘写首诗调侃白居易:“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白居易排行二十二,又曾任中书舍人,故称“白二十二舍人”)大致意思是:曲江上春水弥漫两岸繁花千树,你有啥事那么忙一直不肯来?

除了踏青、旅游,古人在清明节还喜饮酒。唐代杜牧的《清明》脍炙人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宋代高翥《清明日对酒》云:“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宋代诗人王禹曾写过一首名为《清明》的诗,头两句是“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苏轼在左迁密州后,写下《望江南・超然台作》,下阕为“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一碟小菜,一壶老酒,吟咏诗词,烹茶论道,快活逍遥。宋代程颢的《郊行即事》表现了踏青野炊、把酒共话春风的潇洒 :“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古代,清明节与寒食节本是两个节日,寒食节这一天要禁动烟火,等到清明要“乞新火”。但后来人们往往将这两个节日合并起来过。扫墓原是寒食节的内容,因为两节相连,渐渐地扫墓改在清明节进行。唐代韩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描绘了一幅寒食节长安城内富于浓郁情味的风俗画。

古诗里的清明还有更多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时令价值的其他内容,比如“折柳”、“插柳”、“蹴鞠”、“放风筝”、“荡秋千”等。

清明诗句多以柳寄情,说明“柳”是清明节习俗的一个重要元素。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云:“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清明节春风和煦,绿树成荫,古时踏青、扫墓、上坟曾有戴柳和家家户户门口插柳枝的习俗。传说,当年晋文公和群臣徒步登山祭拜介子推时,发现当年被烧毁的那棵老柳树居然死而复生。晋文公当下便将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并且当场折下几枝柳条戴在头上,以示纪念,群臣纷纷效仿,相沿成习。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记载:“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人们认为柳枝有灵性,有“鬼怖木”之称,在柳条发芽的清明时节插柳可以避邪驱鬼。关于民间“清明插柳”,还有一种说法是从隋代开始流行,隋代运河刚贯通南北,河堤需要年年植树,巩固河堤。而柳树有强大的生命力,容易成活,又喜湿润,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加上清明又是适宜植树的季节,因此插柳习俗从那时起渐成风俗,并延续至今。更有一种说法称清明节插柳和宋代大词人柳永有关,据说柳永常往来于烟花柳巷之中,当时的歌妓无不爱其才华,他一生为仕途所不容于襄阳贫困而亡,每年清明节,歌女们都到他的坟前插柳枝以示纪念,久而久之就成了清明插柳的习俗。

蹴鞠是古代的足球,也与清明节有重要的联系。唐朝诗人韦应物《寒食》咏道:“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彩绳拂花去,轻球度阁来。”描述了清明寒食之际,人们在园中蹴鞠。而唐代的另一位诗人仲无颜在他的《气球赋》中更生动地记录了人们蹴鞠嬉戏的场景:“寒食景妍,交争竞逐,驰突喧闹,或略地以走丸,乍凌空似月圆。”这颇具现场感的描述,正是我国古代足球运动端倪的一个形象写照。

放风筝也是清明前后的习俗。唐代高骈的《风筝》说 :“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移将别调中。”描写了风筝竞放的情景。清代吴友如的《清明节放风筝》:“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

“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唐人韦庄的诗句,说的是清明“荡秋千”。北宋秦少游《满庭芳・晓色云开》一词曰“秋千外,绿水桥平”。张先《春门引・春思》也有“那堪更被月明,隔墙送过秋千影”之句。

本文就介绍到这里,愿我们如花绽放,不负韶华,学员们,加油!(来源:360范文网 http://www.360fanwen.com)文章共字

菁英职教网文章归档 教育资讯 留学攻略 七品教育网站地图xml
339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