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教学设计(精选15篇)

| 婕音

推荐文章

菁英职教网 培训啦 留求艺

人之初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课文选自国学经典《三字经》中的四句话,分为两个小节,分别阐述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0“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这一个课标要求没有变,而且一年级的课文是识字的文本,因此,要注意教学时间、精力等的合理分配,教学中真正将识字与读文,朗诵与理解结合起来,将识字与读文作为教学重点,把朗诵与理解视为难点,并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手段巧妙地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处处从学生实际出发,鼓励学生自主识字,灵活运用各种识字方法,掌握教学重点;理解韵文意思时,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将识字课教学变成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现阶段会写字的学习已经进入以写合体字为主的学习阶段,记认字形,尤其是记认字形的细部是保证会写字掌握的关键,因此,在写字指导环节,要设计字形学习的步骤,通过学生记字方法的运用,引导进行形近字比较,音形义结合,认记会写的字。教科书采用知识能力点和主题内容双线索结构单元,因此,教学该课文要注意主题内容线索,树立单元整体观念,有利于学生对课文主题内容的感悟。

学情分析:虽然经过一个学期多的学习,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已经形成,但是由于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是困难的,因此仍有必要将学习过程融入一定的激励、激趣活动中,例如“比比谁的红花多”(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奖励一朵小红花,课堂教学结束后统计并给予奖励)“闯关”“登高峰”(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就闯过一关或登上一坡,完成所有学习,就闯关成功或登上高峰)寓学于玩中,以唤起注意,维持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运用字理、借助语境认识9个生字,会写“之、远、近”3个字。

2、诵读课文,感受三字经的节奏。

3、初步了解“教”“习”的重要性,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点:识字与读文 教学难点:朗诵与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视频、图片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网、日、燕、伞”发现了什么特点?

2、指生读课题“人之初”天鹅图识记“之”, 字形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少女,点是她的头,横撇是她的身体,捺是她舞动的裙摆。 指导写“之”

二、分解

1.大屏幕出示三字经,学生自由读,要求做到:心到、眼到、口到

2.指学生分行读

3.认读生字,与汉字交朋友(指生认读,大屏幕圈生字)

4.生读文,边读边圈生字

5.分行读文、学字

(1)初:左右结构,字理识字,本义是用剪刀裁剪布料。记忆方法:用刀剪断脐带的胎衣,婴儿的新生就开始了,也叫人之初。左衣右刀就是“初”。 刚刚开始的意思,春天刚开始叫初春、初夏,人生刚开始:人之初,性本善。

(2)性:左右结构。可以这样记:天生心善,是人的本性,所以左边“忄”,右边“生”字,合起来就是“性”。

(3)善:上下结构,字理识字,为什么“善”与羊有关?善良,友善,翘舌音,可用字歌记忆:小羊坐地上,张口说“善良”。

理解:班级哪个小朋友做什么事,让你觉得她善良呢?帮助别人,夸她,读:人之初,性本善。尊敬老人,夸她,读:人之初,性本善。我们都爱护花草树木,夸我们机自己,读:人之初,性本善。

(4)习:独体字,用字歌记忆:“羽”丢半边就是“习”。字理识字,小鸟学飞行,你和妈妈学会了什么?出示图,小宝宝和狼妈妈学会了什么?生活环境不同,人就不一样了,读:性相近,习相远。和妈妈在菜市场长大,孩子会什么样子?读:性相近,习相远。在做学问的人群中长大,会什么样子呢?读:性相近,习相远。

(5)多种形式读前两行

(6)教:字理识字,左右结构。多音字:jiāo(教书);jiào(教师)。

(7)迁:半包围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忆并组词。

(8)贵:上下结构,“贵”:贝部,表示与钱物有关。本义:物价高,与“贱”相对。

(9)专:独体字,翘舌音,组词:专心致志、专注、专门。

(10)多种形式读后两行

6、明白意思会读得更好

7、多种形式读文:拍手、踏步、同桌拍手、古人读法 间休:《三字经》动画版

【设计意图】

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内容,通过讲故事进行的人文教育,也引导孩子理解了三字经的含义,还巩固了汉字的认识。

三、展开

1.认读生字:独体字(习、专)习、习、习是独体字,我把习字送回家。

上下结构(贵、善)

左右结构(性、教、初)

半包围结构(迁、远、近) 3.把生字送回田字格:指导写字“远、近”

【设计意图】

通过归类识字,让学生识记字形,掌握合体字的构字规律,有利于识记生字。

四、提升

《三字经》作者王应麟,南宋著名的大学者,今浙江宁波人。它用最简单的形式,讲述了最丰富的内容,既是儿童最好的启蒙教材,也是现在成年人学习国学极好的读物。建议同学们多读、多理解、多运用它。

【设计意图】

拓展三字经的相关知识,鼓励学生多读经典,多理解、多运用,为阅读写作打基础。

五、小结:今天呢们跟谁交了朋友?(说说认识的生字)

六、板书设计

独体字:习、专 上下结构:贵、善

左右结构:性、教、初 半包围结构:迁、远、近


人之初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1、课文选自《三字经》中的四句话,分为两个小节,分别阐述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2、虽然本课是一年级下学期的课文,但是“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这一个课标要求没有变,而且一年级的课文是识字的文本,因此,要注意教学时间、精力等的合理分配,要突出“识字与写字”这个教学重点。

3、一年级下学期,会写字的学习已经进入以写合体字为主的学习阶段,记认字形,尤其是记认字形的细部是保证会写字掌握的关键,因此,一下在写字指导环节,要设计字形学习的步骤,通过学生记字方法的运用,引导进行形近字比较,音形义结合,认记会写的字。

4、教科书采用知识能力点和主题内容双线索结构单元,因此,教学该课文要注意主题内容线索,树立单元整体观念,有利于学生对课文主题内容的感悟。

学情分析:

虽然经过一个学期多的学习,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已经形成,但是由于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是困难的,因此仍有必要将学习过程融入一定的激励、激趣活动中,例如“比比谁的红花多”(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奖励一朵小红花,课堂教学结束后统计并给予奖励)“闯关”“登高峰”(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就闯过一关或登上一坡,完成所有学习,就闯关成功或登上高峰)寓学于玩中,以唤起注意,维持学习兴趣。(注:这类激励、激趣活动应根据教师教学风格、习惯不同而选择设置,并成为常态,故教学设计无需呈现这类活动的.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三字经》是我国蒙学读物之一,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3、能正确认读“之”等13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初始”等8个词语。

4、能正确读写“之”等7个生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能正确认读“之”等13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初始”等8个词语,正确读写“之”等7个生字。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三字经》是我国蒙学读物之一,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教学准备:

教师:“太”等13个会认读字字卡,“太”等7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图画PPT。

学生:每人一套“太”等13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写字指导

(一)字形教学。

1、PPT示会写的字,读一遍。

2、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然后班级交流。

3、根据结构给这些会写的字分类。独体字:习、玉、义、之;左右结构:相;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近、远。

(二)指导书写。

1、指导“近”“远”的书写。

(1)观察并说说“近”“远”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

(2)范写“近”“远”,分别提示:“近”字先写里面的“斤”,写在田字格的中心偏右上,走之最后的平捺要舒展,把里面的字托住;“远”字先写里面的“元”,写在田字格的中心偏右上,走之最后的平捺要舒展,把里面的字托住。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2、指导书写“习”“玉”“义”“之”。

(1)观察并说说“习”“玉”“义”“之”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和笔顺。

(2)范写“习”“玉”“义”“之”,分别提示:“习”字先外后内,主笔是横折钩,要写得舒展,横折钩的竖部分,略往左斜,点提起笔与横折钩起笔直对;“玉”字写王字时注意三横的长短变化,注意间距均匀,最后一点写在横上面,不要掉到外面;“义”字主笔是捺,要写得舒展,点并非在撇捺交叉点对上位置,而是偏左,高度居中,撇最高,捺最低,撇捺交叉点在笔画中部,呈对称式;“之”字主笔是平捺,要写得舒展,横撇的角度要小,平捺要紧接着横撇写。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3、指导书写“相”。

(1)指名说说笔画笔顺,订正后全体一起书空说笔画笔顺。

(2)观察并说说“相”各笔画起止位置。

(3)范写“相”,提示左窄右宽,左高右低,右边的“目”起笔在“木”的一横偏上一些,四横要间距均匀。

(4)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九、总结

今天同学们学得很认真,不但学会了生字,还基本背会了课文,指导了学习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认真,将来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作业设计:

朗读和背诵课文。


人之初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之、初、性、善、习、教、迁、贵、专、幼、玉、器、义”13个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之、相、近、习、远、玉、义”7个汉字。

3、大致了解所选句子的意思,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4、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大致了解选编文本的含义。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7个汉字。

3、初步了解《三字经》这本儿童启蒙读本。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激趣导入

1、师出示《三字经》书本图片,向学生简要介绍这本书:古时候儿童学习的启蒙读物,每句话都是三个字,所以叫做《三字经》,内容十分丰富。

2、师激趣:古时候儿童学习的课本,今天我们学起来也会十分有趣。《三字经》开篇的第一句话是“人之初”,这也是我们这篇课文的题目。

3、师板书课题,指导生字“之”的写法:“之”有三笔,第一笔点画居中,第二笔横撇略扁,最后一笔平捺,注意运笔的变化。

4、指名生朗读课题,认识生字“初”:左右结构,衣字旁加个“刀”字。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倾听,交流听后的感受(读起来很有节奏感,很好听等)。

2、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随文识字学词。

(1)学习第一句话。

指名生朗读第一句,出示字词卡片:性、善、相近、习、远,指名生认读,相机正音:“性”是后鼻音,“近”是前鼻音,“善”是翘舌音。正音后再次指名生认读。

出示这句话中的一对反义词“近—远”,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理解词意。

再次指名生朗读第一句话,全班齐读第一句话。

(2)学习第二句话。

指名生朗读第二句,出示生字卡片:教、迁、贵、专,指名多生认读。

学习“教”这个多音字,生说说这个字有哪两个读音,举例说明在什么情况下读第四声。师小结:在“教师、教室、教育”这些词中读第四声;在表示“教别人做什么事情”的时候读第一声。

再次指名生朗读第二句话,全班齐读。

(3)学习第三句话。

指名生朗读第三句,出示生字卡片:幼,指名生认读,说说还在哪些词语中见过这个字:幼小、幼儿园。

指导学生读好这个问句。

全班齐读第三句话。

(4)学习第四句话。

指名生朗读第四句话,出示生字卡片:玉、器、义,指名生认读。并为它们口头组词,以便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强理解。

再次指名生朗读第四句话,全班齐读。

4、生再次轻声自由练习朗读文本,争取读正确读通顺,同位之间相互练读。

5、指名生分小节朗读课文,全班齐读,读出课文三字一停、朗朗上口的节奏。

三、再读课文,巩固识字

1、生再次朗读课文,并与同位合作朗读,互相检查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2、师再次随机出示词语卡片,通过指名认读、开火车读、小组读、齐读等方式确保每一位同学都能正确熟练地认读本课生字。

3、独立出示本课13个生字,鼓励学生说说在生活中或在其他的词语中也见过这些汉字,从而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理解句子意思。

4、师小结:在识记汉字的时候,可以根据汉字的结构、偏旁、与形近字进行比较的方式来进行识记,这样归类识字,效果会更好。

四、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汉字:之、相、近、习、远、玉、义。

2、指名生认读,口头组词,加强理解。

3、生自主观察这些汉字,交流书写要领,师在生交流的基础上行重点指导:“近、远”是半包围架构,其中“斤、元”书写时要略小,最后写走之儿;“义”字先写中间的点,再写撇、捺、注意撇画比捺画略高。

4、师范写,生认真观察并进行书空练习。

5、生自主描红、临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书写情况并及时反馈。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三字经》的内容,还读熟了其中的几句话,认识了很多的汉字。那么,《三字经》中的这些句子究竟藏着什么意思,为什么值得古代和现代的小朋友没学习呢?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指名生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三字经》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质疑导入

1、师出示词语卡片,指名生认读。

2、指名生朗读课文。

3、师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熟读了《三字经》中的一些句子,那么,这些句子里究竟藏着什么意思,使它们成为古代小朋友必须学习的内容,同时又值得我们现在学习呢?这节课,我们就再次走进《三字经》。

二、精读句子,理解意思

1、学习第1小节。

(1)生自由朗读第一句话,说说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2)指名生交流自己的问题,师给予解答,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词组、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下列词语:

初:刚出生;性:本性;善:善良;相近:差不多;习:性情和行为;相远:差别很大。

(3)鼓励学生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大致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师适当小结: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纯洁的,只是因为后天的学习和所受教育的不同,性情和行为就有了好坏之分。

(4)全班齐读第一句话。

(5)指名生朗读第二句话,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说说这句话中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6)师适当讲解:“苟”是如果的意思,“迁”指的是改变;“贵以专”的意思是指最重要的是专心致志。

(7)在弄懂词语意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师给予鼓励和肯定,并适当小结:如果不好好教育孩子,那么孩子的本性就会变坏,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致志。

(8)生齐读第二句话。

(9)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成长实际谈谈对这段话的体会,师相机点拨:小朋友们刚出生的受都差不多,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有人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而有的人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那么他们长大以后就会有很大的差别,这段话告诉我们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10)生有节奏地齐读第1小节。

2、学习第2小节。

(1)生自由朗读第2小节,圈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并尝试与同位相互交流。

(2)指名生交流自己弄懂了哪些词语和句子,还有哪些词语和句子不太明白。

(3)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师适当讲解:非所宜:这是不应该的。老何为:长大了还能有什么作为呢?琢:精心打磨;器:物品、器物;义:知识和道理。

(4)鼓励学生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大致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5)师适当讲解:小孩子不努力学习,这是不应该的,如果小的时候不好好读书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长大了以后还能有什么作为呢?玉石不经过工匠的精心打磨,就不能成为精美的物件,同样的道理,人如果不努力学习,就不会懂得知识和道理。

(6)师小结:这段话告诉我们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7)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学习都有哪些好处,师予以鼓励。

(8)全班有节奏地齐读第2小节。

3、生再次自由练习朗读课文,通过师生对读,同位对读、拍掌伴奏读、开火车读等方式读出《三字经》的节奏和韵味。

三、练习背诵,适度拓展

1、生自主练习背诵课文,在背诵过程中,师适当指导:可以先分句背诵,再连起来背诵;再背诵的时候结合句子的意思帮助记忆。

2、指名生分句背诵,分小节背诵,全文背诵。

3、适度拓展。

(1)师过渡:这节课我们只学习了《三字经》中的四句话,但是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三字经》中丰富的内容,难怪古代、现代的小朋友都要学习它呢!接下来,老师再从《三字经》中选两句话,请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

(2)师出示:“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师范读,生自主读一读。

(3)指名生说说在这两句话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师适当补充,讲述“孟母三迁”和“孔融让梨”的故事。

(4)生齐读出示的两句话。

四、课堂小结

《三字经》不仅读起来郎朗上口,易于背诵,而且还藏着很多有趣的故事、丰富的知识,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多读一读,相信你从中一定会得到很多的收获。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复习巩固已学知识。

教学过程:

完成配套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8、人之初

重视教育——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善于教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人之初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自由拼读并有感情地朗读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体会《三字经》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通过学习,明白深刻的道理。教学准备:《三字经》朗读。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他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相传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叫王应麟的人,他是南宋的一个著名学者,在南宋作了很大的官,但是他为人非常耿直,看不惯官场上的一些人和事,因此得罪了其他人,所以后来他就不做官了,回了老家。在老家他过着隐居的生活,一家人在山林里过的非常快乐。后来他的小孙子们逐渐长大了,他必须要让他们学习知识,所以他为了教育他的子孙就编写了一本歌谣,都是三个字一句,很押韵,容易朗读,内容包括天文、地理、哲学、历史等等。渐渐的,这本书被很多人知道,因为它都是三个字一句,所以就叫他《三字经》了。从那以后,大家把三字经作为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个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们会有辈分,中国最长的河是那条河?在我们没出生以前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东西。

二、诵读感悟

1 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尤其是平翘舌的读音。(原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2)学生自由读,要求: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顺读流利。

(4)指读,随时正音。

(5)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6)开火车读,看哪列火车读得又快又准。

2、、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1)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你们想听一听吗?(放《三字经》的朗读。)

(2)试着自己读一读。

(3)指名读,生评,师评。(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

(4)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

3、质疑释义。

(1)那这章《三字经》说的是什么意思呢?你知道哪一句的含义,给老师和同学们讲一讲,指名讲含义。你不知道哪一句的含义,提出来讨论。

(2)在汇报、质疑中,体会原文的含义。(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三、老师讲故事:周处除三害

1、从前,有个人叫周处,他个子高,力气大,常常欺负别人。人们背地里都把他和白额虎、大蛟合称为“三害”。后来,周处带着弓箭来到南山把白额虎杀了,然后又去杀大蛟。大蛟受伤逃跑了,周处就一直追。人们看到周处没有回来,以为他死了,都高兴得欢天喜地。周处回来后知道了这一切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下定决心要重新做个好人。后来,他离开了家乡,拜师学艺,终于成为了一个正直的好官。

2、老师提问:

大家为什么不喜欢周处?为什么把周处和大蛟、白额虎称为“三害”?

周处是一出生就是个爱欺负人的坏孩子吗?

周处后来怎样啦?

平时你是不是也欺负别的小朋友?

如果别的小朋友欺负你,你心里会怎样?

老师小结:

人出生时都是很善良的,所以我们要一直做个善良的小孩,不要学坏。我们身边有的人小时候都是好孩子,可是长大以后却做了这样或者那样的错事。这与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接触的人和经历的事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必须得注意,坏事不要做,也不要和坏孩子做朋友。即使做错了事,及时改正了还是好孩子。

四、课外延伸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背诵给家长听。

2、小组合作试着表演《周处除三害》

五、小结

同学们,老师希望你们不仅把《三字经》背好,在生活中还要按《三字经》中说的那样做,明白教育和学习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性,做一个文明有礼、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人。


人之初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识别“苟”“教”“择”“处”“杼”“窦”“惰”等字。

2.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读出节奏感。

3.了解孟母三迁、五子登科两个故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孟母三迁图、相关事例录像、图片、)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你们的爸爸妈妈疼爱你吗?他们希望你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2)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老师,所以我们要听父母的话。古代的.家长是怎样教育孩子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三字经》第1课《人之初》。

二、初步诵读和感知

1.要求学生翻开课本,自己试读课文,要求把复杂的拼音、不懂的字词标识出来。到学生中间检查学生标记生字的情况。

2.教师范读,或利用音频示范正确的读音,让学生跟读。学生跟读至少2遍。要求学生特别注意自己不同的字词。

三、内容选讲

1.内容梗概略讲:第一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初”:开始。“人之初”是指人刚生下来的时候。

“性”:与生俱来的东西。 “习”:后天环境的影响。

人既生之后,环境影响各异,性随之而变,逐渐变得差异越来越大。——这就是“习相远”的意思。

先天为性,后天为习。

第二行: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苟:如果 乃:就 迁:变化 道:方法、规律 贵:可贵

以:认为、以为 专:专心致志,持之以恒

引导学生诵读并理解。

第三行: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择邻处:播放动漫或图片:《孟母三迁》

老师讲故事

师:孟母一次又一次带着孟子搬家,选择好的邻居而定居下来,这是为什么?(为孟子找一个好的成长环境)

断机杼:

师:想象,织机上的梭子断了,就不能再继续织布了。这块布就成了一块废材料,孟母又问什么要这样做?(教育孟子做事情要持之以恒。)

第四行: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师:燕山是人的名字吗?(地名)

义方:教子中好的方法。扬:传播

小结:无论孟母还是窦禹钧,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选择了很好、很适合、很有效的教子方法,这是在讲哪三个字的含义?(有义方)

第五行: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学生解释后,老师提问: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家长的过错:实际上是对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教育子女,还要选择好的方法。

老师:实际上是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偷懒、不可倦怠。

小结:这句话讲了为人父母、老师的一种责任。

四、诵读感悟

1.点名一两个孩子试读一下课文。让其他孩子注意他读得对不对,指出读错的音。提醒孩子要注意自己读不好的音。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要求他们校正自己读音。

3.布置学生自由读,要大声阅读课文,把文句读通顺。

4.分组分角色朗读,一半读上句,一半读下句。读2遍之后,交替读。要求达到读得快、读得准。

5.教师再一次范读,读出感情色彩。


人之初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自由拼读并有感情地朗读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体会《三字经》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通过学习,明白深刻的道理。教学准备:《三字经》朗读。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他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相传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叫王应麟的人,他是南宋的一个著名学者,在南宋作了很大的官,但是他为人非常耿直,看不惯官场上的一些人和事,因此得罪了其他人,所以后来他就不做官了,回了老家。在老家他过着隐居的生活,一家人在山林里过的非常快乐。后来他的小孙子们逐渐长大了,他必须要让他们学习知识,所以他为了教育他的子孙就编写了一本歌谣,都是三个字一句,很押韵,容易朗读,内容包括天文、地理、哲学、历史等等。渐渐的,这本书被很多人知道,因为它都是三个字一句,所以就叫他《三字经》了。从那以后,大家把三字经作为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个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们会有辈分,中国最长的河是那条河?在我们没出生以前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东西。

二、诵读感悟

1 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尤其是平翘舌的读音。(原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2)学生自由读,要求: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顺读流利。

(4)指读,随时正音。

(5)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6)开火车读,看哪列火车读得又快又准。

2、、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1)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你们想听一听吗?(放《三字经》的朗读。)

(2)试着自己读一读。

(3)指名读,生评,师评。(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

(4)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

3、质疑释义。

(1)那这章《三字经》说的是什么意思呢?你知道哪一句的含义,给老师和同学们讲一讲,指名讲含义。你不知道哪一句的含义,提出来讨论。

(2)在汇报、质疑中,体会原文的含义。(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三、老师讲故事:周处除三害

1、从前,有个人叫周处,他个子高,力气大,常常欺负别人。人们背地里都把他和白额虎、大蛟合称为“三害”。后来,周处带着弓箭来到南山把白额虎杀了,然后又去杀大蛟。大蛟受伤逃跑了,周处就一直追。人们看到周处没有回来,以为他死了,都高兴得欢天喜地。周处回来后知道了这一切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下定决心要重新做个好人。后来,他离开了家乡,拜师学艺,终于成为了一个正直的好官。

2、老师提问:

大家为什么不喜欢周处?为什么把周处和大蛟、白额虎称为“三害”?

周处是一出生就是个爱欺负人的坏孩子吗?

周处后来怎样啦?

平时你是不是也欺负别的小朋友?

如果别的小朋友欺负你,你心里会怎样?

老师小结:

人出生时都是很善良的,所以我们要一直做个善良的小孩,不要学坏。我们身边有的人小时候都是好孩子,可是长大以后却做了这样或者那样的错事。这与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接触的人和经历的事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必须得注意,坏事不要做,也不要和坏孩子做朋友。即使做错了事,及时改正了还是好孩子。

四、课外延伸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背诵给家长听。

2、小组合作试着表演《周处除三害》

五、小结

同学们,老师希望你们不仅把《三字经》背好,在生活中还要按《三字经》中说的那样做,明白教育和学习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性,做一个文明有礼、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人。


人之初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之、初、性、善、习、教、迁、贵、专、幼、玉、器、义”13个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之、相、近、习、远、玉、义”7个汉字。

3、大致了解所选句子的意思,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4、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大致了解选编文本的含义。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7个汉字。

3、初步了解《三字经》这本儿童启蒙读本。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激趣导入

1、师出示《三字经》书本图片,向学生简要介绍这本书:古时候儿童学习的启蒙读物,每句话都是三个字,所以叫做《三字经》,内容十分丰富。

2、师激趣:古时候儿童学习的课本,今天我们学起来也会十分有趣。《三字经》开篇的第一句话是“人之初”,这也是我们这篇课文的题目。

3、师板书课题,指导生字“之”的写法:“之”有三笔,第一笔点画居中,第二笔横撇略扁,最后一笔平捺,注意运笔的变化。

4、指名生朗读课题,认识生字“初”:左右结构,衣字旁加个“刀”字。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倾听,交流听后的感受(读起来很有节奏感,很好听等)。

2、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随文识字学词。

(1)学习第一句话。

指名生朗读第一句,出示字词卡片:性、善、相近、习、远,指名生认读,相机正音:“性”是后鼻音,“近”是前鼻音,“善”是翘舌音。正音后再次指名生认读。

出示这句话中的一对反义词“近—远”,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理解词意。

再次指名生朗读第一句话,全班齐读第一句话。

(2)学习第二句话。

指名生朗读第二句,出示生字卡片:教、迁、贵、专,指名多生认读。

学习“教”这个多音字,生说说这个字有哪两个读音,举例说明在什么情况下读第四声。师小结:在“教师、教室、教育”这些词中读第四声;在表示“教别人做什么事情”的时候读第一声。

再次指名生朗读第二句话,全班齐读。

(3)学习第三句话。

指名生朗读第三句,出示生字卡片:幼,指名生认读,说说还在哪些词语中见过这个字:幼小、幼儿园。

指导学生读好这个问句。

全班齐读第三句话。

(4)学习第四句话。

指名生朗读第四句话,出示生字卡片:玉、器、义,指名生认读。并为它们口头组词,以便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强理解。

再次指名生朗读第四句话,全班齐读。

4、生再次轻声自由练习朗读文本,争取读正确读通顺,同位之间相互练读。

5、指名生分小节朗读课文,全班齐读,读出课文三字一停、朗朗上口的节奏。

三、再读课文,巩固识字

1、生再次朗读课文,并与同位合作朗读,互相检查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2、师再次随机出示词语卡片,通过指名认读、开火车读、小组读、齐读等方式确保每一位同学都能正确熟练地认读本课生字。

3、独立出示本课13个生字,鼓励学生说说在生活中或在其他的词语中也见过这些汉字,从而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理解句子意思。

4、师小结:在识记汉字的时候,可以根据汉字的结构、偏旁、与形近字进行比较的方式来进行识记,这样归类识字,效果会更好。

四、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汉字:之、相、近、习、远、玉、义。

2、指名生认读,口头组词,加强理解。

3、生自主观察这些汉字,交流书写要领,师在生交流的基础上行重点指导:“近、远”是半包围架构,其中“斤、元”书写时要略小,最后写走之儿;“义”字先写中间的点,再写撇、捺、注意撇画比捺画略高。

4、师范写,生认真观察并进行书空练习。

5、生自主描红、临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书写情况并及时反馈。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三字经》的内容,还读熟了其中的几句话,认识了很多的汉字。那么,《三字经》中的这些句子究竟藏着什么意思,为什么值得古代和现代的小朋友没学习呢?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指名生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三字经》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质疑导入

1、师出示词语卡片,指名生认读。

2、指名生朗读课文。

3、师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熟读了《三字经》中的一些句子,那么,这些句子里究竟藏着什么意思,使它们成为古代小朋友必须学习的内容,同时又值得我们现在学习呢?这节课,我们就再次走进《三字经》。

二、精读句子,理解意思

1、学习第1小节。

(1)生自由朗读第一句话,说说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2)指名生交流自己的问题,师给予解答,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词组、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下列词语:

初:刚出生;性:本性;善:善良;相近:差不多;习:性情和行为;相远:差别很大。

(3)鼓励学生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大致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师适当小结: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纯洁的,只是因为后天的学习和所受教育的不同,性情和行为就有了好坏之分。

(4)全班齐读第一句话。

(5)指名生朗读第二句话,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说说这句话中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6)师适当讲解:“苟”是如果的意思,“迁”指的是改变;“贵以专”的意思是指最重要的是专心致志。

(7)在弄懂词语意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师给予鼓励和肯定,并适当小结:如果不好好教育孩子,那么孩子的本性就会变坏,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致志。

(8)生齐读第二句话。

(9)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成长实际谈谈对这段话的体会,师相机点拨:小朋友们刚出生的受都差不多,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有人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而有的人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那么他们长大以后就会有很大的差别,这段话告诉我们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10)生有节奏地齐读第1小节。

2、学习第2小节。

(1)生自由朗读第2小节,圈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并尝试与同位相互交流。

(2)指名生交流自己弄懂了哪些词语和句子,还有哪些词语和句子不太明白。

(3)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师适当讲解:

非所宜:这是不应该的。老何为:长大了还能有什么作为呢?琢:精心打磨;器:物品、器物;义:知识和道理。

(4)鼓励学生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大致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5)师适当讲解:小孩子不努力学习,这是不应该的,如果小的时候不好好读书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长大了以后还能有什么作为呢?玉石不经过工匠的精心打磨,就不能成为精美的物件,同样的道理,人如果不努力学习,就不会懂得知识和道理。

(6)师小结:这段话告诉我们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7)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学习都有哪些好处,师予以鼓励。

(8)全班有节奏地齐读第2小节。

3、生再次自由练习朗读课文,通过师生对读,同位对读、拍掌伴奏读、开火车读等方式读出《三字经》的节奏和韵味。

三、练习背诵,适度拓展

1、生自主练习背诵课文,在背诵过程中,师适当指导:可以先分句背诵,再连起来背诵;再背诵的时候结合句子的意思帮助记忆。

2、指名生分句背诵,分小节背诵,全文背诵。

3、适度拓展。

(1)师过渡:这节课我们只学习了《三字经》中的四句话,但是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三字经》中丰富的内容,难怪古代、现代的小朋友都要学习它呢!接下来,老师再从《三字经》中选两句话,请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

(2)师出示:“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师范读,生自主读一读。

(3)指名生说说在这两句话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师适当补充,讲述“孟母三迁”和“孔融让梨”的故事。

(4)生齐读出示的两句话。

四、课堂小结

《三字经》不仅读起来郎朗上口,易于背诵,而且还藏着很多有趣的故事、丰富的知识,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多读一读,相信你从中一定会得到很多的收获。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复习巩固已学知识。

教学过程:

完成配套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人之初

重视教育——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善于教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人之初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之、初、性、善、习、教、迁、贵、专、幼、玉、器、义”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之、相、近、习、远、玉、义”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道理。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教学难点:

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道理。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听说过《三字经》吗?谁会背诵啊?(学生试着背诵)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字经》中的一部分吧!(教师板书:《人之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你听到的课文是什么意思?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之、初、性、善、习、教、迁、贵、专、幼、玉、器、义”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之、相、近、习、远、玉、义”,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文详解。

(一)诵读感悟。

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2、指读,随时正音,

3、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4、指读一生评一师评。(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

5、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

(二)深读课文,内容解析。

1、人之初。

(1)全班朗读。

(2)小组交流第一段的意思,小组汇报。(教师引导)

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2、子不学。

(1)全班朗读。

(2)小组交流第二段的意思,小组汇报。(教师引导)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3、观看视频《孟母三迁》。

师:同学们,你们从这个故事中知道了什么?

生1:环境对学习的影响很大。

生2: 父母对孩子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影响。

生3:孟母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

五、总结全文。

学了这一课,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设计: 《人之初》

学习环境专心一致

人之初懂礼、成才

好好学习 持之以恒


人之初教学设计(9)

教材分析:课文选自国学经典《三字经》中的四句话,分为两个小节,分别阐述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这一个课标要求没有变,而且一年级的课文是识字的文本,因此,要注意教学时间、精力等的合理分配,教学中真正将识字与读文,朗诵与理解结合起来,将识字与读文作为教学重点,把朗诵与理解视为难点,并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手段巧妙地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处处从学生实际出发,鼓励学生自主识字,灵活运用各种识字方法,掌握教学重点;理解韵文意思时,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将识字课教学变成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现阶段会写字的学习已经进入以写合体字为主的学习阶段,记认字形,尤其是记认字形的细部是保证会写字掌握的关键,因此,在写字指导环节,要设计字形学习的步骤,通过学生记字方法的运用,引导进行形近字比较,音形义结合,认记会写的字。教科书采用知识能力点和主题内容双线索结构单元,因此,教学该课文要注意主题内容线索,树立单元整体观念,有利于学生对课文主题内容的感悟。

学情分析:虽然经过一个学期多的学习,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已经形成,但是由于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是困难的,因此仍有必要将学习过程融入一定的激励、激趣活动中,例如“比比谁的红花多”(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奖励一朵小红花,课堂教学结束后统计并给予奖励)“闯关”“登高峰”(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就闯过一关或登上一坡,完成所有学习,就闯关成功或登上高峰)寓学于玩中,以唤起注意,维持学习兴趣。教学目标:

1。运用字理、借助语境认识9个生字,会写“之、远、近”3个字。 2。诵读课文,感受三字经的节奏。3。初步了解“教”“习”的重要性,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学重点:识字与读文教学难点:朗诵与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视频、图片教学过程:

一、聚焦

1。汉字视频“网、日、燕、伞”发现了什么特点?2。指生读课题“人之初”

天鹅图识记“之”,字形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少女,点是她的头,横撇是她的身体,捺是她舞动的裙摆。指导写“之”【设计意图】:通过汉字视频,让学生了解汉字与事物像,汉字又像画,汉字中还藏着故事呢!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二、分解

1。大屏幕出示三字经,学生自由读,要求做到:心到、眼到、口到2。指学生分行读

3。认读生字,与汉字交朋友(指生认读,大屏幕圈生字)4。生读文,边读边圈生字

5。分行读文、学字

(1)初:左右结构,字理识字,本义是用剪刀裁剪布料。记忆方法:用刀剪断脐带的胎衣,婴儿的新生就开始了,也叫人之初。左衣右刀就是“初”。刚刚开始的意思,春天刚开始叫初春、初夏,人生刚开始:人之初,性本善。(2)性:左右结构。可以这样记:天生心善,是人的本性,所以左边“忄”,右边“生”字,合起来就是“性”。

(3)善:上下结构,字理识字,为什么“善”与羊有关?善良,友善,翘舌音,可用字歌记忆:小羊坐地上,张口说“善良”。

理解:班级哪个小朋友做什么事,让你觉得她善良呢?帮助别人,夸她,读:人之初,性本善。尊敬老人,夸她,读:人之初,性本善。我们都爱护花草树木,夸我们机自己,读:人之初,性本善。

(4)习:独体字,用字歌记忆:“羽”丢半边就是“习”。字理识字,小鸟学飞行,你和妈妈学会了什么?出示图,小宝宝和狼妈妈学会了什么?生活环境不同,人就不一样了,读:性相近,习相远。和妈妈在菜市场长大,孩子会什么样子?读:性相近,习相远。在做学问的人群中长大,会什么样子呢?读:性相近,习相远。

(5)多种形式读前两行

(6)教:字理识字,左右结构。多音字:jiāo(教书);jiào(教师)。

(7)迁:半包围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忆并组词。

(8)贵:上下结构,“贵”:贝部,表示与钱物有关。本义:物价高,与“贱”相对。

(9)专:独体字,翘舌音,组词:专心致志、专注、专门。

配乐,听故事,听了故事,告诉王义的父母:教之道,贵以专。

告诉李迁的父母:苟不教,性乃迁。(10)多种形式读后两行6。明白意思会读得更好

7。多种形式读文:拍手、踏步、同桌拍手、古人读法间休:《三字经》动画版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内容,通过讲故事进行的人文教育,也引导孩子理解了三字经的含义,还巩固了汉字的认识。

三、展开

1。认读生字:独体字(习、专)习、习、习是独体字,我把习字送回家。

上下结构(贵、善)

左右结构(性、教、初)

半包围结构(迁、远、近)3。把生字送回田字格:指导写字“远、近”

【设计意图】通过归类识字,让学生识记字形,掌握合体字的构字规律,有利于识记生字。

四、提升

《三字经》作者王应麟,南宋著名的大学者,今浙江宁波人。它用最简单的形式,讲述了最丰富的内容,既是儿童最好的启蒙教材,也是现在成年人学习国学极好的读物。建议同学们多读、多理解、多运用它。

【设计意图】拓展三字经的相关知识,鼓励学生多读经典,多理解、多运用,为阅读写作打基础。

五、小结:今天呢们跟谁交了朋友?(说说认识的生字)

六、板书设计

人之初

独体字:习、专上下结构:贵、善

左右结构:性、教、初半包围结构:迁、远、近

之远


人之初教学设计(10)

教材分析:

1.课文选自《三字经》中的四句话,分为两个小节,分别阐述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2.虽然本课是一年级下学期的课文,但是“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这一个课标要求没有变,而且一年级的课文是识字的文本,因此,要注意教学时间、精力等的合理分配,要突出“识字与写字”这个教学重点。

3. 一年级下学期,会写字的学习已经进入以写合体字为主的学习阶段,记认字形,尤其是记认字形的细部是保证会写字掌握的关键,因此,一下在写字指导环节,要设计字形学习的步骤,通过学生记字方法的运用,引导进行形近字比较,音形义结合,认记会写的字。

4.教科书采用知识能力点和主题内容双线索结构单元,因此,教学该课文要注意主题内容线索,树立单元整体观念,有利于学生对课文主题内容的感悟。

学情分析:

虽然经过一个学期多的学习,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已经形成,但是由于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是困难的,因此仍有必要将学习过程融入一定的激励、激趣活动中,例如“比比谁的红花多”(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奖励一朵小红花,课堂教学结束后统计并给予奖励)“闯关”“登高峰”(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就闯过一关或登上一坡,完成所有学习,就闯关成功或登上高峰)寓学于玩中,以唤起注意,维持学习兴趣。(注:这类激励、激趣活动应根据教师教学风格、习惯不同而选择设置,并成为常态,故教学设计无需呈现这类活动的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三字经》是我国蒙学读物之一,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3. 能正确认读“之”等13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初始”等8个词语。

4. 能正确读写“之”等7个生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能正确认读“之”等13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初始”等8个词语,正确读写“之”等7个生字。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三字经》是我国蒙学读物之一,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教学准备:

教师:“太”等13个会认读字字卡,“太”等7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图画PPT。

学生:每人一套“太”等13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写字指导

(一)字形教学。

1.PPT示会写的字,读一遍。

2.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然后班级交流。

3.根据结构给这些会写的字分类。独体字:习、玉、义、之;左右结构:相;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近、远。

(二)指导书写。

1.指导“近”“远”的书写。

(1)观察并说说“近”“远”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

(2)范写“近”“远”,分别提示:“近”字先写里面的“斤”,写在田字格的中心偏右上,走之最后的平捺要舒展,把里面的字托住;“远”字先写里面的“元”,写在田字格的中心偏右上,走之最后的平捺要舒展,把里面的字托住。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2.指导书写“习”“玉”“义”“之”。

(1)观察并说说“习”“玉”“义”“之”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和笔顺。

(2)范写“习”“玉”“义”“之”,分别提示:“习”字先外后内,主笔是横折钩,要写得舒展,横折钩的竖部分,略往左斜,点提起笔与横折钩起笔直对;“玉”字写王字时注意三横的长短变化,注意间距均匀,最后一点写在横上面,不要掉到外面;“义”字主笔是捺,要写得舒展,点并非在撇捺交叉点对上位置,而是偏左,高度居中,撇最高,捺最低,撇捺交叉点在笔画中部,呈对称式;“之”字主笔是平捺,要写得舒展,横撇的角度要小,平捺要紧接着横撇写。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3.指导书写“相”。

(1)指名说说笔画笔顺,订正后全体一起书空说笔画笔顺。

(2)观察并说说“相”各笔画起止位置。

(3)范写“相”,提示左窄右宽,左高右低,右边的“目”起笔在“木”的一横偏上一些,四横要间距均匀。

(4)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总结:

今天同学们学得很认真,不但学会了生字,还基本背会了课文,指导了学习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认真,将来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作业设计:

朗读和背诵课文。


人之初教学设计(11)

教科书分析:

1.课文选自《三字经》中的四句话,分为两个小节,分别阐述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2.虽然本课是一年级下学期的课文,但是“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这一个课标要求没有变,而且一年级的课文是识字的文本,因此,要注意教学时间、精力等的合理分配,要突出“识字与写字”这个教学重点。

3. 一年级下学期,会写字的学习已经进入以写合体字为主的学习阶段,记认字形,尤其是记认字形的细部是保证会写字掌握的关键,因此,一下在写字指导环节,要设计字形学习的步骤,通过学生记字方法的运用,引导进行形近字比较,音形义结合,认记会写的字。

4.教科书采用知识能力点和主题内容双线索结构单元,因此,教学该课文要注意主题内容线索,树立单元整体观念,有利于学生对课文主题内容的感悟。

学情分析:

虽然经过一个学期多的学习,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已经形成,但是由于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是困难的,因此仍有必要将学习过程融入一定的激励、激趣活动中,例如“比比谁的红花多”(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奖励一朵小红花,课堂教学结束后统计并给予奖励)“闯关”“登高峰”(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就闯过一关或登上一坡,完成所有学习,就闯关成功或登上高峰)寓学于玩中,以唤起注意,维持学习兴趣。(注:这类激励、激趣活动应根据教师教学风格、习惯不同而选择设置,并成为常态,故教学设计无需呈现这类活动的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三字经》是我国蒙学读物之一,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3. 能正确认读“之”等13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初始”等8个词语。

4. 能正确读写“之”等7个生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能正确认读“之”等13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初始”等8个词语,正确读写“之”等7个生字。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三字经》是我国蒙学读物之一,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教学准备:

教师:“太”等13个会认读字字卡,“太”等7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图画PPT。

学生:每人一套“太”等13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一)复习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词。

1.导语:在学习新的课文之前,我们先复习这一课要求会写的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自由朗读这些词语。

PPT出示有关字词:相遇 远方 近处

2.反馈指导:指名读,相机正音。齐读。

3.小结:这些红色字体的字,我们学习完课文,就要求能正确写了。

(二)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导语:小朋友们,我们上学用的课本有语文书、数学书等,那你知道古代的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什么吗?(《三字经》)对,《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他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也教会了大家怎样做一个好孩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其中的两组,看看它告诉了我们什么。请看老师板书课文题目。

1老师板书题目:⑧人之初。(“之、初”注音)

2.出示任务:自己借助拼音读准题目。

3.反馈指导:指名拼读“之、初”后读题目;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

4.释题,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过渡语:同学们,“人之初”的意思就是人刚刚出生的时候。那人刚刚出生的时候是怎样的呢?课文又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就能知道了。

二、学习朗读课文

(一)借助汉语拼音读准课文

1.出示任务: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字上面的音节把它读准。

个体读,同桌互读互纠。

2. 反馈指导: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相机正音。

3. 出示任务:再朗读课文,注意刚才纠正的读音,做到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

个体读,同桌互读互纠。

4. 反馈指导: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师生共同按要求评议;一个读完评议一个。

5.小结:朗读做到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是最基本的要求。

(二)学习把课文读通顺

1.导语:《三字经》读起来朗朗上口,朗读时要讲究节奏。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意思的理解,尝试通过打拍子的方式,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尝试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个体朗读,同桌互读交流。

2.反馈指导: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师生共同按要求评议;一个读完评议一个。

3.自由练习朗读后,全班一起击掌打拍子朗读。

4.小结:《三字经》的朗读要讲究节奏,朗朗上口,所以我们一般可以采用击掌这样的方式打拍子来朗读。

三、学习会认读的字

1.导语:同学们真会朗读!那么,这课会认读的字宝宝单独拿出来,你能把它们都正确认读吗?

出示任务:在课文中圈画出会认读的字,然后借助汉语拼音读准。

2.反馈指导:

(1)订正会认的字的圈画。

(2)出示会认的字字卡(注音),指名拼读(学习速度中等的2—3个学生)相机指导(含音难字读音指导)。

(3)全班齐拼读。

3.会认的字口头组词。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字在生活中,它们会和哪个字宝宝组成词语的呢?同桌说一说。

4.反馈指导。

①逐一反馈,学生组词正确的,就以字卡为中心板书成词语;如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则把这个词语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示区别和纠正。

②如果学生组的词语是日常常用词语,可相机让学生口头用词语说一句话。(注意说话数量的把控,不要喧宾夺主。)

③将学生组的词语带读一、两遍。

④小结:同学们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词语,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词语的。

四、背诵课文

1.导语:掌握了会认读的字,我们就能把课文读得更好了,也能尝试背诵课文了。

出示任务:继续用击掌的方式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尝试把课文背诵下来。

个体练习,同桌互背互纠。

2.反馈指导。

指名背诵指导后,全班一起击掌背诵。

五、会认读的字认字的初步评价

1.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2.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

六、图文结合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

导语:我们学习了会认读的字,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下面我们结合课文的图画,学习课文,看看课文告诉我们什么呢?

1.结合生活,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

(1)出示任务:请朗读课文,试着自己说一说你读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读不懂的,在不懂的句子旁边打上“?”,然后跟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2)反馈指导:

学生交流后,教师大致讲一讲意思:

人出生之初,本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教育的最好办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了既不懂做人道理,有没有知识,能有什么作为呢?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2.图文结合,了解课文,感悟课文主题。

(1)PPT出示任务1:仔细观察课文插图,图中的妈妈和孩子在干什么?他们会说些什么?请同桌互相说一说,演一演。

(2)反馈指导:

预设:图中的妈妈正在教育孩子放鹅的时候不要三心二意;图中的妈妈正在教孩子怎么放鹅呢……(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

(3)PPT出示任务2:妈妈为什么要教育孩子呢?请你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并用波浪线划出句子。

(4)反馈指导:

预设:“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老师板书相关语句)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5)导语:你们的爸爸妈妈有没有因为什么事情而教育你呢?他们是怎样对你说的呢?你们在爸爸妈妈的教导下,学会了什么本领呢?

(6)反馈指导:

预设:爸爸妈妈教导我一定要上课认真,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老师引导学生感受到爸爸妈妈的教导都是为了我们成为好孩子,成为有用之才。

(7)指名朗读全文,全班拍手齐读全文。

(8)小结过渡:一个人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学习,就不知道做人的道理,就不能掌握知识,将来就不能成为有用的人。所以,我们要认真、自觉地学习,虚心聆听大人的教导。

七、会认读的字认字的评价

(一)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二)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三)课后词语读记。

1.出示任务:借助拼音自由读“读一读,记一记”的词语。

2.反馈指导:

指名读、齐读;

3.评价:

(1)同桌相互说类别背记词语,看谁正确率高。

(2)同桌在班级上进行相互说类别背记词语,师生评议。

八、写字指导

(一)字形教学。

1.PPT示会写的字,读一遍。

2.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然后班级交流。

3.根据结构给这些会写的字分类。独体字:习、玉、义、之;左右结构:相;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近、远。

(二)指导书写。

1.指导“近”“远”的书写。

(1)观察并说说“近”“远”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

(2)范写“近”“远”,分别提示:“近”字先写里面的“斤”,写在田字格的中心偏右上,走之最后的平捺要舒展,把里面的字托住;“远”字先写里面的“元”,写在田字格的中心偏右上,走之最后的平捺要舒展,把里面的字托住。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2.指导书写“习”“玉”“义”“之”。

(1)观察并说说“习”“玉”“义”“之”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和笔顺。

(2)范写“习”“玉”“义”“之”,分别提示:“习”字先外后内,主笔是横折钩,要写得舒展,横折钩的竖部分,略往左斜,点提起笔与横折钩起笔直对;“玉”字写王字时注意三横的长短变化,注意间距均匀,最后一点写在横上面,不要掉到外面;“义”字主笔是捺,要写得舒展,点并非在撇捺交叉点对上位置,而是偏左,高度居中,撇最高,捺最低,撇捺交叉点在笔画中部,呈对称式;“之”字主笔是平捺,要写得舒展,横撇的角度要小,平捺要紧接着横撇写。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3.指导书写“相”。

(1)指名说说笔画笔顺,订正后全体一起书空说笔画笔顺。

(2)观察并说说“相”各笔画起止位置。

(3)范写“相”,提示左窄右宽,左高右低,右边的“目”起笔在“木”的一横偏上一些,四横要间距均匀。

(4)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九、总结

今天同学们学得很认真,不但学会了生字,还基本背会了课文,指导了学习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认真,将来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作业设计:

朗读和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人之初教学设计(12)

教科书分析:

1.课文选自《三字经》中的四句话,分为两个小节,分别阐述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2.虽然本课是一年级下学期的课文,但是“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这一个课标要求没有变,而且一年级的课文是识字的文本,因此,要注意教学时间、精力等的合理分配,要突出“识字与写字”这个教学重点。

3.一年级下学期,会写字的学习已经进入以写合体字为主的学习阶段,记认字形,尤其是记认字形的细部是保证会写字掌握的关键,因此,一下在写字指导环节,要设计字形学习的步骤,通过学生记字方法的运用,引导进行形近字比较,音形义结合,认记会写的字。

4.教科书采用知识能力点和主题内容双线索结构单元,因此,教学该课文要注意主题内容线索,树立单元整体观念,有利于学生对课文主题内容的感悟。

学情分析:

虽然经过一个学期多的学习,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已经形成,但是由于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是困难的,因此仍有必要将学习过程融入一定的激励、激趣活动中,例如“比比谁的红花多”(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奖励一朵小红花,课堂教学结束后统计并给予奖励)“闯关”“登高峰”(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就闯过一关或登上一坡,完成所有学习,就闯关成功或登上高峰)寓学于玩中,以唤起注意,维持学习兴趣。(注:这类激励、激趣活动应根据教师教学风格、习惯不同而选择设置,并成为常态,故教学设计无需呈现这类活动的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三字经》是我国蒙学读物之一,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3.能正确认读“之”等13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初始”等8个词语。

4.能正确读写“之”等7个生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能正确认读“之”等13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初始”等8个词语,正确读写“之”等7个生字。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三字经》是我国蒙学读物之一,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教学准备:

教师:“太”等13个会认读字字卡,“太”等7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图画PPT。

学生:每人一套“太”等13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一)复习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词。

1.导语:在学习新的课文之前,我们先复习这一课要求会写的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自由朗读这些词语。

PPT出示有关字词:相遇远方近处

2.反馈指导:指名读,相机正音。齐读。

3.小结:这些红色字体的字,我们学习完课文,就要求能正确写了。

(二)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导语:小朋友们,我们上学用的课本有语文书、数学书等,那你知道古代的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什么吗?(《三字经》)对,《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他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也教会了大家怎样做一个好孩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其中的两组,看看它告诉了我们什么。请看老师板书课文题目。

1老师板书题目:⑧人之初。(“之、初”注音)

2.出示任务:自己借助拼音读准题目。

3.反馈指导:指名拼读“之、初”后读题目;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

4.释题,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过渡语:同学们,“人之初”的意思就是人刚刚出生的时候。那人刚刚出生的时候是怎样的呢?课文又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就能知道了。

二、学习朗读课文

(一)借助汉语拼音读准课文

1.出示任务: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字上面的音节把它读准。

个体读,同桌互读互纠。

2.反馈指导: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相机正音。

3.出示任务:再朗读课文,注意刚才纠正的读音,做到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

个体读,同桌互读互纠。

4.反馈指导: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师生共同按要求评议;一个读完评议一个。

5.小结:朗读做到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是最基本的要求。

(二)学习把课文读通顺

1.导语:《三字经》读起来朗朗上口,朗读时要讲究节奏。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意思的理解,尝试通过打拍子的方式,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尝试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个体朗读,同桌互读交流。

2.反馈指导: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师生共同按要求评议;一个读完评议一个。

3.自由练习朗读后,全班一起击掌打拍子朗读。

4.小结:《三字经》的朗读要讲究节奏,朗朗上口,所以我们一般可以采用击掌这样的方式打拍子来朗读。

三、学习会认读的字

1.导语:同学们真会朗读!那么,这课会认读的字宝宝单独拿出来,你能把它们都正确认读吗?

出示任务:在课文中圈画出会认读的字,然后借助汉语拼音读准。

2.反馈指导:

(1)订正会认的字的圈画。

(2)出示会认的字字卡(注音),指名拼读(学习速度中等的2—3个学生)相机指导(含音难字读音指导)。

(3)全班齐拼读。

3.会认的字口头组词。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字在生活中,它们会和哪个字宝宝组成词语的呢?同桌说一说。

4.反馈指导。

①逐一反馈,学生组词正确的,就以字卡为中心板书成词语;如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则把这个词语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示区别和纠正。

②如果学生组的词语是日常常用词语,可相机让学生口头用词语说一句话。(注意说话数量的把控,不要喧宾夺主。)

③将学生组的词语带读一、两遍。

④小结:同学们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词语,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词语的。

四、背诵课文

1.导语:掌握了会认读的字,我们就能把课文读得更好了,也能尝试背诵课文了。

出示任务:继续用击掌的方式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尝试把课文背诵下来。

个体练习,同桌互背互纠。

2.反馈指导。

指名背诵指导后,全班一起击掌背诵。

五、会认读的字认字的初步评价

1.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2.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

六、图文结合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

导语:我们学习了会认读的字,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下面我们结合课文的图画,学习课文,看看课文告诉我们什么呢?

1.结合生活,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

(1)出示任务:请朗读课文,试着自己说一说你读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读不懂的,在不懂的句子旁边打上“?”,然后跟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2)反馈指导:

学生交流后,教师大致讲一讲意思:

人出生之初,本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教育的最好办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了既不懂做人道理,有没有知识,能有什么作为呢?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2.图文结合,了解课文,感悟课文主题。

(1)PPT出示任务1:仔细观察课文插图,图中的妈妈和孩子在干什么?他们会说些什么?请同桌互相说一说,演一演。

(2)反馈指导:

预设:图中的妈妈正在教育孩子放鹅的时候不要三心二意;图中的妈妈正在教孩子怎么放鹅呢……(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

(3)PPT出示任务2:妈妈为什么要教育孩子呢?请你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并用波浪线划出句子。

(4)反馈指导:

预设:“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老师板书相关语句)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5)导语:你们的爸爸妈妈有没有因为什么事情而教育你呢?他们是怎样对你说的呢?你们在爸爸妈妈的教导下,学会了什么本领呢?

(6)反馈指导:

预设:爸爸妈妈教导我一定要上课认真,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老师引导学生感受到爸爸妈妈的教导都是为了我们成为好孩子,成为有用之才。

(7)指名朗读全文,全班拍手齐读全文。

(8)小结过渡:一个人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学习,就不知道做人的道理,就不能掌握知识,将来就不能成为有用的人。所以,我们要认真、自觉地学习,虚心聆听大人的教导。

七、会认读的字认字的评价

(一)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二)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三)课后词语读记。

1.出示任务:借助拼音自由读“读一读,记一记”的词语。

2.反馈指导:

指名读、齐读;

3.评价:

(1)同桌相互说类别背记词语,看谁正确率高。

(2)同桌在班级上进行相互说类别背记词语,师生评议。

八、写字指导

(一)字形教学。

1.PPT示会写的字,读一遍。

2.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然后班级交流。

3.根据结构给这些会写的字分类。独体字:习、玉、义、之;左右结构:相;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近、远。

(二)指导书写。

1.指导“近”“远”的书写。

(1)观察并说说“近”“远”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

(2)范写“近”“远”,分别提示:“近”字先写里面的“斤”,写在田字格的中心偏右上,走之最后的平捺要舒展,把里面的字托住;“远”字先写里面的“元”,写在田字格的中心偏右上,走之最后的平捺要舒展,把里面的字托住。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2.指导书写“习”“玉”“义”“之”。

(1)观察并说说“习”“玉”“义”“之”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和笔顺。

(2)范写“习”“玉”“义”“之”,分别提示:“习”字先外后内,主笔是横折钩,要写得舒展,横折钩的竖部分,略往左斜,点提起笔与横折钩起笔直对;“玉”字写王字时注意三横的长短变化,注意间距均匀,最后一点写在横上面,不要掉到外面;“义”字主笔是捺,要写得舒展,点并非在撇捺交叉点对上位置,而是偏左,高度居中,撇最高,捺最低,撇捺交叉点在笔画中部,呈对称式;“之”字主笔是平捺,要写得舒展,横撇的角度要小,平捺要紧接着横撇写。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3.指导书写“相”。

(1)指名说说笔画笔顺,订正后全体一起书空说笔画笔顺。

(2)观察并说说“相”各笔画起止位置。

(3)范写“相”,提示左窄右宽,左高右低,右边的“目”起笔在“木”的一横偏上一些,四横要间距均匀。

(4)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九、总结

今天同学们学得很认真,不但学会了生字,还基本背会了课文,指导了学习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认真,将来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作业设计:

朗读和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人之初教学设计(13)

【教材分析】

本文内容选自《三字经》,字数整齐,上下两节,每节四句。朗朗上口的诵读极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堪称识字小文典范。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课程标准强调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课设计以学生自主交流、小组互动为主体,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字”,获得识字过程的丰富体验。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

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

【教学重点】

1、激发学习兴趣,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

2、国学学什么,学了对生活会有什么影响。

【教学难点】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人性的理解。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评判哲学思想,如果辩证的看待问题。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音频,激趣导入

1.教师引言:听,一群小朋友在诵读什么呢?(播放《三字经》的音频文件,组织学生认真倾听3遍。)

2.交流:你听清小朋友诵读的内容了吗?你能尝试着说一说吗?

3.播放《三字经》的视频文件(带有字幕),学生看字幕,跟着声音诵读。

4.教师引言:同学们,在刚才的视频中,你发现《三字经》开头一句怎么背了吗?(学生齐背)板书课文题目,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儿歌,先圈出本课的生字,遇到不认识的借助拼音识字或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反复读几遍。

2.找学生试着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发现错误读音,集体订正后齐声朗读。

3.再自由读文,注意所圈生字的读音,多读几遍,注意三字一停顿。

三、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1.小组合作:拿出课前准备的字卡,同桌交流怎样又快又准地记住它们。

2.学生汇报:大声领读生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预设:

(1)“之”:字形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少女,点是她的头,横撇是她的身体,捺是她舞动的裙摆。

(2)“初”:本义是用剪刀裁剪布料(此处结合字理演变图)。记忆方法:用刀剪断脐带的胎衣,婴儿的新生就开始了,也叫人之初。左衣右刀就是“初”。

(3)“性”:左右结构。可以这样记:天生心善,是人的本性,所以左边“忄”,右边“生”字,合起来就是“性”。

(4)“善”:翘舌音,可用字歌记忆:小羊坐地上,张口说“善良”。

(5)“习”用字歌记忆:“羽”丢半边就是“习”。

(6)“教”:左右结构。多音字:jiāo(教书);jiào(教师)。

(7)“迁”:半包围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忆并组词。

(8)“贵”:贝部,表示与钱物有关。本义:物价高,与“贱”相对。

(9)“专”:翘舌音,组词:专心致志、专注、专门。

(10)“幼”:组词:幼儿、幼虫、幼苗。

(11)“玉”: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字歌:大王怀中一宝石。

(12)“器”:用具的总称。组词:器皿、器物、武器。巧妙记忆:一只犬四张口。

(13)“义”:组词:正义、情义、见义勇为、兄弟相拥,义薄云天。

3.出示字卡,多种方式认读:学生领读、自由读、开火车读。

四、作业

认会生字,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

1、指名读生字。

2、齐读生字。

二、学习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同桌互读。

三、师生互动,感知韵文含义

1.先学后教,理解第一节韵文大意。

(1)多媒体出示第一节内容,朗读理解。

①同桌配合,一人一句对读。要求注意字音,读得流利标准。

②同桌交流第一节意思,有困难的请教老师。

③自主选择喜欢的句子汇报自己的理解。

(2)多媒体出示本课相关画面,教师口述韵文大意。

(预设: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只是成长的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教育孩子的方法最重要、最珍贵的就是专心。)

(3)学生结合课文,自主说出第一节韵文大意。

2.先教后学,理解第二节韵文大意。

(1)教师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第二节。(师生对读,拍手读,齐读。)

(2)导学:多媒体出示第一句,抓关键词,引导理解意思。

①在这一句中,请你找出一组反义词。(幼和老)

②教师导学:“幼不学,老何为”的意思就是小时候不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没有知识,能有什么用?小朋友们能结合老师的解释把这一句完整地解释一下吗?

(预设:小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老了就会不懂道理,也没有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3)多媒体出示第二句,结合图片理解意思。

①教师出示玉石和玉器的图片,解释:玉不经过打磨雕琢,是不能成为精美的玉器。

②引学:人也和玉一样,要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请你和同桌一起说说这一句的完整意思。

四、明确要领,指导书写

1.强调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2.课件出示所有要写的生字宝宝:之、近、远、义、相、习、玉。(喜欢哪个生字宝宝就学写哪个字。)

3.师指导书写本课生字。

(1)观察例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语文书中的书写范例,看一看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2)教师范写,学生边观察边书空。

(3)学生完成书中写字练习,先描红,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再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4)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5)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鼓励学生多观察,掌握“、”“辶”的'写法。

4.教师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聪明的小朋友们回家给爸爸妈妈背诵这篇课文吧!比一比谁背诵的《三字经》最多。

五、作业

背熟课文,书写生字。


人之初教学设计(14)

教科书分析:

1.课文选自《三字经》中的四句话,分为两个小节,分别阐述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2.虽然本课是一年级下学期的课文,但是“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这一个课标要求没有变,而且一年级的课文是识字的文本,因此,要注意教学时间、精力等的合理分配,要突出“识字与写字”这个教学重点。

3.一年级下学期,会写字的学习已经进入以写合体字为主的学习阶段,记认字形,尤其是记认字形的细部是保证会写字掌握的关键,因此,一下在写字指导环节,要设计字形学习的步骤,通过学生记字方法的运用,引导进行形近字比较,音形义结合,认记会写的字。

4.教科书采用知识能力点和主题内容双线索结构单元,因此,教学该课文要注意主题内容线索,树立单元整体观念,有利于学生对课文主题内容的感悟。

学情分析:

虽然经过一个学期多的学习,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已经形成,但是由于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是困难的,因此仍有必要将学习过程融入一定的激励、激趣活动中,例如“比比谁的红花多”(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奖励一朵小红花,课堂教学结束后统计并给予奖励)“闯关”“登高峰”(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就闯过一关或登上一坡,完成所有学习,就闯关成功或登上高峰)寓学于玩中,以唤起注意,维持学习兴趣。(注:这类激励、激趣活动应根据教师教学风格、习惯不同而选择设置,并成为常态,故教学设计无需呈现这类活动的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三字经》是我国蒙学读物之一,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3.能正确认读“之”等13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初始”等8个词语。

4.能正确读写“之”等7个生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能正确认读“之”等13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初始”等8个词语,正确读写“之”等7个生字。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三字经》是我国蒙学读物之一,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教学准备:

教师:“太”等13个会认读字字卡,“太”等7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图画PPT。

学生:每人一套“太”等13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一)复习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词。

1.导语:在学习新的课文之前,我们先复习这一课要求会写的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自由朗读这些词语。

PPT出示有关字词:相遇远方近处

2.反馈指导:指名读,相机正音。齐读。

3.小结:这些红色字体的字,我们学习完课文,就要求能正确写了。

(二)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导语:小朋友们,我们上学用的课本有语文书、数学书等,那你知道古代的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什么吗?(《三字经》)对,《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他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也教会了大家怎样做一个好孩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其中的两组,看看它告诉了我们什么。请看老师板书课文题目。

1老师板书题目:⑧人之初。(“之、初”注音)

2.出示任务:自己借助拼音读准题目。

3.反馈指导:指名拼读“之、初”后读题目;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

4.释题,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过渡语:同学们,“人之初”的意思就是人刚刚出生的时候。那人刚刚出生的时候是怎样的呢?课文又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就能知道了。

二、学习朗读课文

(一)借助汉语拼音读准课文

1.出示任务: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字上面的音节把它读准。

个体读,同桌互读互纠。

2.反馈指导: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相机正音。

3.出示任务:再朗读课文,注意刚才纠正的读音,做到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

个体读,同桌互读互纠。

4.反馈指导: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师生共同按要求评议;一个读完评议一个。

5.小结:朗读做到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是最基本的要求。

(二)学习把课文读通顺

1.导语:《三字经》读起来朗朗上口,朗读时要讲究节奏。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意思的理解,尝试通过打拍子的方式,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尝试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个体朗读,同桌互读交流。

2.反馈指导: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师生共同按要求评议;一个读完评议一个。

3.自由练习朗读后,全班一起击掌打拍子朗读。

4.小结:《三字经》的朗读要讲究节奏,朗朗上口,所以我们一般可以采用击掌这样的方式打拍子来朗读。

三、学习会认读的字

1.导语:同学们真会朗读!那么,这课会认读的字宝宝单独拿出来,你能把它们都正确认读吗?

出示任务:在课文中圈画出会认读的字,然后借助汉语拼音读准。

2.反馈指导:

(1)订正会认的字的圈画。

(2)出示会认的字字卡(注音),指名拼读(学习速度中等的2—3个学生)相机指导(含音难字读音指导)。

(3)全班齐拼读。

3.会认的字口头组词。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字在生活中,它们会和哪个字宝宝组成词语的呢?同桌说一说。

4.反馈指导。

①逐一反馈,学生组词正确的,就以字卡为中心板书成词语;如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则把这个词语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示区别和纠正。

②如果学生组的词语是日常常用词语,可相机让学生口头用词语说一句话。(注意说话数量的把控,不要喧宾夺主。)

③将学生组的词语带读一、两遍。

④小结:同学们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词语,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词语的。

四、背诵课文

1.导语:掌握了会认读的字,我们就能把课文读得更好了,也能尝试背诵课文了。

出示任务:继续用击掌的方式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尝试把课文背诵下来。

个体练习,同桌互背互纠。

2.反馈指导。

指名背诵指导后,全班一起击掌背诵。

五、会认读的字认字的初步评价

1.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2.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

六、图文结合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

导语:我们学习了会认读的字,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下面我们结合课文的图画,学习课文,看看课文告诉我们什么呢?

1.结合生活,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

(1)出示任务:请朗读课文,试着自己说一说你读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读不懂的,在不懂的句子旁边打上“?”,然后跟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2)反馈指导:

学生交流后,教师大致讲一讲意思:

人出生之初,本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教育的最好办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了既不懂做人道理,有没有知识,能有什么作为呢?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2.图文结合,了解课文,感悟课文主题。

(1)PPT出示任务1:仔细观察课文插图,图中的妈妈和孩子在干什么?他们会说些什么?请同桌互相说一说,演一演。

(2)反馈指导:

预设:图中的妈妈正在教育孩子放鹅的时候不要三心二意;图中的妈妈正在教孩子怎么放鹅呢……(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

(3)PPT出示任务2:妈妈为什么要教育孩子呢?请你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并用波浪线划出句子。

(4)反馈指导:

预设:“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老师板书相关语句)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5)导语:你们的爸爸妈妈有没有因为什么事情而教育你呢?他们是怎样对你说的呢?你们在爸爸妈妈的教导下,学会了什么本领呢?

(6)反馈指导:

预设:爸爸妈妈教导我一定要上课认真,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老师引导学生感受到爸爸妈妈的教导都是为了我们成为好孩子,成为有用之才。

(7)指名朗读全文,全班拍手齐读全文。

(8)小结过渡:一个人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学习,就不知道做人的道理,就不能掌握知识,将来就不能成为有用的人。所以,我们要认真、自觉地学习,虚心聆听大人的教导。

七、会认读的字认字的评价

(一)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二)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三)课后词语读记。

1.出示任务:借助拼音自由读“读一读,记一记”的词语。

2.反馈指导:

指名读、齐读;

3.评价:

(1)同桌相互说类别背记词语,看谁正确率高。

(2)同桌在班级上进行相互说类别背记词语,师生评议。

八、写字指导

(一)字形教学。

1.PPT示会写的字,读一遍。

2.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然后班级交流。

3.根据结构给这些会写的字分类。独体字:习、玉、义、之;左右结构:相;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近、远。

(二)指导书写。

1.指导“近”“远”的书写。

(1)观察并说说“近”“远”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

(2)范写“近”“远”,分别提示:“近”字先写里面的“斤”,写在田字格的中心偏右上,走之最后的平捺要舒展,把里面的字托住;“远”字先写里面的“元”,写在田字格的中心偏右上,走之最后的平捺要舒展,把里面的字托住。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2.指导书写“习”“玉”“义”“之”。

(1)观察并说说“习”“玉”“义”“之”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和笔顺。

(2)范写“习”“玉”“义”“之”,分别提示:“习”字先外后内,主笔是横折钩,要写得舒展,横折钩的竖部分,略往左斜,点提起笔与横折钩起笔直对;“玉”字写王字时注意三横的长短变化,注意间距均匀,最后一点写在横上面,不要掉到外面;“义”字主笔是捺,要写得舒展,点并非在撇捺交叉点对上位置,而是偏左,高度居中,撇最高,捺最低,撇捺交叉点在笔画中部,呈对称式;“之”字主笔是平捺,要写得舒展,横撇的角度要小,平捺要紧接着横撇写。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3.指导书写“相”。

(1)指名说说笔画笔顺,订正后全体一起书空说笔画笔顺。

(2)观察并说说“相”各笔画起止位置。

(3)范写“相”,提示左窄右宽,左高右低,右边的“目”起笔在“木”的一横偏上一些,四横要间距均匀。

(4)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九、总结

今天同学们学得很认真,不但学会了生字,还基本背会了课文,指导了学习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认真,将来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作业设计:

朗读和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人之初教学设计(15)

语文下册《人之初》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下册《人之初》教学设计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科书分析:

1.课文选自《三字经》中的四句话,分为两个小节,分别阐述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2.虽然本课是一年级下学期的课文,但是“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这一个课标要求没有变,而且一年级的课文是识字的文本,因此,要注意教学时间、精力等的合理分配,要突出“识字与写字”这个教学重点。

3.一年级下学期,会写字的学习已经进入以写合体字为主的学习阶段,记认字形,尤其是记认字形的细部是保证会写字掌握的关键,因此,一下在写字指导环节,要设计字形学习的步骤,通过学生记字方法的运用,引导进行形近字比较,音形义结合,认记会写的字。

4.教科书采用知识能力点和主题内容双线索结构单元,因此,教学该课文要注意主题内容线索,树立单元整体观念,有利于学生对课文主题内容的感悟。

学情分析:

虽然经过一个学期多的学习,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已经形成,但是由于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是困难的,因此仍有必要将学习过程融入一定的激励、激趣活动中,例如“比比谁的红花多”(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奖励一朵小红花,课堂教学结束后统计并给予奖励)“闯关”“登高峰”(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就闯过一关或登上一坡,完成所有学习,就闯关成功或登上高峰)寓学于玩中,以唤起注意,维持学习兴趣。(注:这类激励、激趣活动应根据教师教学风格、习惯不同而选择设置,并成为常态,故教学设计无需呈现这类活动的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三字经》是我国蒙学读物之一,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3.能正确认读“之”等13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初始”等8个词语。

4.能正确读写“之”等7个生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能正确认读“之”等13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初始”等8个词语,正确读写“之”等7个生字。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三字经》是我国蒙学读物之一,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教学准备:

教师:“太”等13个会认读字字卡,“太”等7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图画PPT。

学生:每人一套“太”等13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一)复习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词。

1.导语:在学习新的课文之前,我们先复习这一课要求会写的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自由朗读这些词语。

PPT出示有关字词:相遇远方近处

2.反馈指导:指名读,相机正音。齐读。

3.小结:这些红色字体的字,我们学习完课文,就要求能正确写了。

(二)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导语:小朋友们,我们上学用的课本有语文书、数学书等,那你知道古代的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什么吗?(《三字经》)对,《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他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也教会了大家怎样做一个好孩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其中的两组,看看它告诉了我们什么。请看老师板书课文题目。

1老师板书题目:⑧人之初。(“之、初”注音)

2.出示任务:自己借助拼音读准题目。

3.反馈指导:指名拼读“之、初”后读题目;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

4.释题,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过渡语:同学们,“人之初”的意思就是人刚刚出生的时候。那人刚刚出生的时候是怎样的呢?课文又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就能知道了。

二、学习朗读课文

(一)借助汉语拼音读准课文

1.出示任务: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字上面的音节把它读准。

个体读,同桌互读互纠。

2.反馈指导: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相机正音。

3.出示任务:再朗读课文,注意刚才纠正的读音,做到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

个体读,同桌互读互纠。

4.反馈指导: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师生共同按要求评议;一个读完评议一个。

5.小结:朗读做到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是最基本的要求。

(二)学习把课文读通顺

1.导语:《三字经》读起来朗朗上口,朗读时要讲究节奏。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意思的理解,尝试通过打拍子的方式,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尝试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个体朗读,同桌互读交流。

2.反馈指导: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师生共同按要求评议;一个读完评议一个。

3.自由练习朗读后,全班一起击掌打拍子朗读。

4.小结:《三字经》的朗读要讲究节奏,朗朗上口,所以我们一般可以采用击掌这样的方式打拍子来朗读。

三、学习会认读的字

1.导语:同学们真会朗读!那么,这课会认读的字宝宝单独拿出来,你能把它们都正确认读吗?

出示任务:在课文中圈画出会认读的字,然后借助汉语拼音读准。

2.反馈指导:

(1)订正会认的字的圈画。

(2)出示会认的字字卡(注音),指名拼读(学习速度中等的2—3个学生)相机指导(含音难字读音指导)。

(3)全班齐拼读。

3.会认的字口头组词。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字在生活中,它们会和哪个字宝宝组成词语的呢?同桌说一说。

4.反馈指导。

①逐一反馈,学生组词正确的,就以字卡为中心板书成词语;如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则把这个词语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示区别和纠正。

②如果学生组的词语是日常常用词语,可相机让学生口头用词语说一句话。(注意说话数量的把控,不要喧宾夺主。)

③将学生组的词语带读一、两遍。

④小结:同学们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词语,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词语的。

四、背诵课文

1.导语:掌握了会认读的字,我们就能把课文读得更好了,也能尝试背诵课文了。

出示任务:继续用击掌的方式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尝试把课文背诵下来。

个体练习,同桌互背互纠。

2.反馈指导。

指名背诵指导后,全班一起击掌背诵。

五、会认读的字认字的初步评价

1.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2.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

六、图文结合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

导语:我们学习了会认读的字,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下面我们结合课文的图画,学习课文,看看课文告诉我们什么呢?

1.结合生活,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

(1)出示任务:请朗读课文,试着自己说一说你读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读不懂的,在不懂的句子旁边打上“?”,然后跟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2)反馈指导:

学生交流后,教师大致讲一讲意思:

人出生之初,本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教育的最好办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了既不懂做人道理,有没有知识,能有什么作为呢?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2.图文结合,了解课文,感悟课文主题。

(1)PPT出示任务1:仔细观察课文插图,图中的妈妈和孩子在干什么?他们会说些什么?请同桌互相说一说,演一演。

(2)反馈指导:

预设:图中的妈妈正在教育孩子放鹅的时候不要三心二意;图中的妈妈正在教孩子怎么放鹅呢……(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

(3)PPT出示任务2:妈妈为什么要教育孩子呢?请你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并用波浪线划出句子。

(4)反馈指导:

预设:“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老师板书相关语句)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5)导语:你们的爸爸妈妈有没有因为什么事情而教育你呢?他们是怎样对你说的呢?你们在爸爸妈妈的教导下,学会了什么本领呢?

(6)反馈指导:

预设:爸爸妈妈教导我一定要上课认真,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老师引导学生感受到爸爸妈妈的教导都是为了我们成为好孩子,成为有用之才。

(7)指名朗读全文,全班拍手齐读全文。

(8)小结过渡:一个人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学习,就不知道做人的道理,就不能掌握知识,将来就不能成为有用的人。所以,我们要认真、自觉地学习,虚心聆听大人的教导。

七、会认读的字认字的评价

(一)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二)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三)课后词语读记。

1.出示任务:借助拼音自由读“读一读,记一记”的词语。

2.反馈指导:

指名读、齐读;

3.评价:

(1)同桌相互说类别背记词语,看谁正确率高。

(2)同桌在班级上进行相互说类别背记词语,师生评议。

八、写字指导

(一)字形教学。

1.PPT示会写的字,读一遍。

2.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然后班级交流。

3.根据结构给这些会写的字分类。独体字:习、玉、义、之;左右结构:相;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近、远。

(二)指导书写。

1.指导“近”“远”的书写。

(1)观察并说说“近”“远”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

(2)范写“近”“远”,分别提示:“近”字先写里面的“斤”,写在田字格的中心偏右上,走之最后的平捺要舒展,把里面的字托住;“远”字先写里面的“元”,写在田字格的中心偏右上,走之最后的平捺要舒展,把里面的字托住。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2.指导书写“习”“玉”“义”“之”。

(1)观察并说说“习”“玉”“义”“之”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和笔顺。

(2)范写“习”“玉”“义”“之”,分别提示:“习”字先外后内,主笔是横折钩,要写得舒展,横折钩的竖部分,略往左斜,点提起笔与横折钩起笔直对;“玉”字写王字时注意三横的长短变化,注意间距均匀,最后一点写在横上面,不要掉到外面;“义”字主笔是捺,要写得舒展,点并非在撇捺交叉点对上位置,而是偏左,高度居中,撇最高,捺最低,撇捺交叉点在笔画中部,呈对称式;“之”字主笔是平捺,要写得舒展,横撇的角度要小,平捺要紧接着横撇写。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3.指导书写“相”。

(1)指名说说笔画笔顺,订正后全体一起书空说笔画笔顺。

(2)观察并说说“相”各笔画起止位置。

(3)范写“相”,提示左窄右宽,左高右低,右边的“目”起笔在“木”的一横偏上一些,四横要间距均匀。

(4)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九、总结

今天同学们学得很认真,不但学会了生字,还基本背会了课文,指导了学习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认真,将来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好的,那么这就是360范文网给大家分享的人之初教学设计(精选15篇),希望大家看完这篇由小编精心整理的内容后,能对相关文章有所了解,解决你的疑惑!查看更多教学设计 精选 人之初相关文章请访问360范文网

菁英职教网文章归档 教育资讯 留学攻略 七品教育网站地图xml
267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