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性(精选5篇)

| 婕音

推荐文章

菁英职教网 培训啦 留求艺

企业安全性范文第1篇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烟花爆竹生产企业药剂安全性能检测,推动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实现药剂的使用安全,从生产源头上消除事故隐患,提高企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为全市烟花爆竹行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打下扎实基础。

二、检测对象、内容和方式

(一)检测对象:凡在全市范围内从事烟花及其相关原辅材料(如黑火药、亮珠)生产的企业,其药物配方都必须经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爆竹生产配方暂不要求检测。

(二)检测内容:主要是与生产安全关系密切的禁用和限用烟火药剂的定性分析、烟火药剂撞击感度、烟火药剂摩擦感度、单个样品含药量以及烟火药剂着火温度测定等五大技术指标的检测,其他技术指标暂不作检测要求。

(三)检测方式:为确保实现检测的目的,采取随机抽样检测的方式进行,检测单位必须受市、县(市、区)安监部门委托到生产厂家随机抽样检测,或由市、县(市、区)安监部门抽检送样,不得由企业自选样品送检。

三、工作措施

(一)以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为契机,把好市场准入关。依照《烟花爆竹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必须符合要求才能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而健全烟火药剂安全性能检测规章制度和化工原料、产品、半成品的质量检测检验合格是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要严把市场准入关,对未进行烟火药剂安全性能检测的,又未委托有资质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的,不予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要以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为契机,全面提高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的烟火药剂安全检测管理水平,消除和杜绝违规使用烟火药剂的现象,实现烟火药剂的安全使用。

(二)以监督管理为手段,强化监控力度。各级安监部门和各乡镇安管机构应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对配方使用情况的专项检查制度,规范企业烟火药剂安全操作。安监人员应根据检查制度的规定,组织开展检查,督促企业遵守烟火药安全性能检测规章制度,对无制度的或不健全的,责令建立健全;发现有违规的,责令其整改到位。加大对烟火药剂全过程使用监控力度,依法检查各类原料、药剂、配方、新产品的检测情况,对检测不合格的,要采取果断措施,责令企业不得使用,并一律销毁,不得流入下道工序和出厂。

(三)以科技进步为推动,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各烟花爆竹企业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增加安全投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一是积极采用安全性能可靠的新配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使原材料和产品显著降低药敏度,增强热安全性,提高抗冲击和撞击的能力。二是加快企业药剂检验体系建设,力争更多的企业获得药剂安全性能检测资质。三是普遍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在企业生产流程的各环节、各岗位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烟火药剂安全性能检测规章制度,建立化工原料、产品、半成品的质量检测检验档案。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当前,我市烟花爆竹企业的药剂使用还不规范,存在着安全隐患甚至是重大隐患,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各烟花爆竹主产区政府、相关部门和生产企业要从实践“*”重要思想出发,以对党和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高度重视烟花爆竹药剂性能安全检测工作,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领导,精心部署,严格实施,确保烟火药剂检测工作取得实效。

(二)明确职责,认真实施。各部门和各单位要明确职责,相互配合,加强管理,共同实施好检测方案,切实消除烟火药剂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评价机构要依法公允出具安全评价报告,真实反映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检测机构要精心开展药剂检测工作,为企业提供热情、周到、细致的服务,按规定程序和要求提供准确的定性定量分析数据,并对检测结论负责。有关企业要积极主动参与药剂检测,着力改良工艺、配方,切实做到安全生产。

(三)加强检查,规范完善。各地各部门要对企业的配方、原材料的使用情况经常性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立即整改,未整改到位的,要跟踪问效。要加强烟花爆竹配方管理,对配方统一登记造册,对检测不合格的,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配方一律予以清理;对需要完善的配方,未完善前不得投入使用,将配方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轨道。

企业安全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电 企业 实质性 安全

一、“实质性安全”的提出

吉林省的一家农电企业举行安全生产1000天的庆典刚过5天,就发生了一起人身感电而造成人员伤害的严重事故,按照“四不放过”和“一票否决”的原则,这起事故自然就成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和“安全生产整改单位”的分水岭,也就是说1005天以前,这家农电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做得似乎尽善尽美,要不然他们何以连续三年获得“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而从发生事故的这一天起,他们的安全生产工作就是问题百出了,事实也正是如此,这家农电企业在整改中仅仅通过自查,就发现了大量的触目惊心的事故隐患。

何为安全?无危为安,无损为全。事故与安全本来就是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发生了事故无论如何也称不得安全,这应该是被人们所能接受的普遍真理。然而,没有发生事故就是安全吗?

农电企业的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实质性安全”确实不同凡响。他们认为:“实质性安全生产就是不以是否发生事故作为判定一个单位的安全生产优劣的唯一标准,实质性安全生产主要是针对在安全管理中的形式主义、表面化现象,这是结合农电企业的一种新型的科学的安全生产理念”。

二、“实质性安全”的实质

1.“实质性安全”完全符合安全生产的大政方针

众所周知,安全生产的大政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实质性安全”就是把关口前移,强调的是“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即杜绝事故隐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对于事故,亡羊补牢固然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未雨绸缪。农电企业的生产运行根据农村用电市场的变化,有轻重缓急之分,发电企业还有峰谷之说,但是安全生产却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贯穿于整个生产运行的全过程,至于所谓的安全记录只是相对的某个时段而已,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不过是一种表面的现象,而究其实质上我们必须时时事事处处都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常抓不懈,持之以恒,警钟长鸣。因此我们必须走出“发生事故―整改―检查―再发生事故―再整改―再检查”的老路,从而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把安全生产放在先于一切,重于一切的突出位置上,把农村电网安全作为农电企业的生命线,“实质性安全”的实质正在如此。

2.“实质性安全”完全符合以人为本的根本宗旨

安全生产的对象是人和物两个方面,即就是通常所说的保证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而保证人身安全则应该放在第一位。安全生产采取的主要措施,同样可也分为人和物两个方面,即物防和人防,企业要实现安全生产,物防是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企业投用先进可靠的设备设施及工具,可以有效地减少事故风险,然而人防却是关键,员工只有树立安全生产的强烈意识,养成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则的良好习惯,掌握安全生产的全面技能,企业才能持久长效安全生产。“实质性安全”实质上以人为本,发挥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真正把安全生产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三、“实质性安全”的要求

“实质性安全”具有三大功效。一是凝聚功效。在实施“实质性安全”的过程中,把全体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同与追求与企业目标趋向一致;二是规范功效。“实质性安全”有效地弥补了安全制度的苍白与被动的一面,达到人性化管理的高级阶段;三是辐射功效。“实质性安全”使员工的安全技能得到全面提升,这对于树立企业品牌和增强企业形象十分有益。

“实质性安全”是企业人本管理的标志。“实质性安全”的基本要求:一是领导重视到位。农电企业的各级领导应将“实质性安全”纳入工作日程,领导层好比种子,领导者用自己对安全生产承诺的使命,确保把自己倡导的安全生产的信念和行为方式,播种到每一个员工的心中。如果仍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单纯地就事故抓安全,那么还是没跳出在安全生产上因循守旧的老路,而没有踩在“实质性安全”的正点上;二是要机构运作高效。在领导挂帅的基础上,必须有关部门合力推进,如考评制度,即要有定性的要求,如对发生事故的“一票否决”,也要有定量的指标,即消除事故缺陷和隐患的考核,安全工器具管理的考核,安全教育与培训的考核,遵章守纪的考核等;三是要突出重点。

四、“实质性安全”的建设

1.农电企业的“实质性安全”建设必须高标准、高起点

电力企业技术装备现代化程度较高,确保电网(当然包括农网)安全稳定运行的社会责任重大,并且多年来安全生产达到了高度重视,业已形成安全生产的强大的保证体系。因此农电企业进行“实质性安全”建设必须要高标准、高起点。首先,要建立安全理念内化于心,明确安全是法,违章就是违法,安全生产是最大的经济效益的观念,使员工在心理、思想和行为上形成自我安全意识和环境氛围;其次,农电企业要把规章制度固化于制,形成健全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第三,企业安全设施要外化于形,使企业的全部设施、工艺及装备参数应该全部达到安全规范的要求。

2.加强培训工作,为“实质性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

农电企业的技术性、系统性和风险性系为一体,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一个统一的职业规范,而职业规范有赖于培训,只有严格系统的培训,全面地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才能帮助员工形成统一的行为准则和思维方式。“实质性安全”的土壤是员工,员工受教育的程度、知识水平的高低,业务能力的强弱等综合素质,与“实质性安全”密切相关。综观国内外的先进企业,无不具有严格的安全生产的奖惩制度和安全生产的培训制度,如吉林省农电公司的安全政策声明,坚持教育与培训相结合,倡导“策划、程序、修正、卓越”的工作精神,从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提升企业价值。农电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决不是仅仅能干活,而是会干活,会安全,能够游刃自如地对付各种意外情况,善于发现和消灭事故苗头。

企业安全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用电安全;安全检测;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02-0000-01

随着最近几年用电不安全导致的安全事故频发的情况,政府加强了对于企业安全用电和事故责任的追究的管控力度,而用电企业对于用电安全的管理和把握也尤为重要;另一方面,因高危用电企业在当今的企业行业中的比重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用电量的加剧、用电化境的斑驳复杂等情况,这也要求企业对供电安全的严格管理和安全性的更高的要求。

一、电力系统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要素

(一)电源的应急性运行和设备的切换未能达到国家安全标准

供电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存在着因企业自行变更了电源线的接入方式而导致的应急设备损坏并在出现设备损坏后修复难度高而无法及时修复的情况,因而导致供电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同时,在企业将供电设备转接给其他企业给企业供电带来了风险,如供电系统的反向供电、应急供电设备无法正常对接并运行,由于以上企业的不规范操作,导致电力设备装置不能与国家要求和电力接入系统的安全标准想符合。

(二)设备老化严重,无定期的安全性检测

目前存在着很大部分客户的电力接入系统设备存在着以下的风险因素,如设备老化、不遵守安全要求定期做设备安全性的检测、出现安全故障时设备无法按时修缮等。而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包含了:电力设备的备件不完善,修复工具的质量不过关。从而因系统修复和改造较慢带来了因系统损坏而频繁的断电导致其他企业无法安全用电。统计数据表明,德州地区出现的停电问题,85%是由企业的供电设备不规范和不符合国家安全要求产生的问题导致。

(三)企业中电工专业化人才严重短缺,无证上岗

目前绝大企业面临着电力系统维修人员严重短缺以及非专业化人员从事企业电力系统维护的情况,如负责企业电力安全修缮的人员并不具备国家要求的职业技能水平,并未按照国家电工人员上岗要求取得《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的上岗证明或者无相关的从业经验而无法应对紧急事故,应对突发事故能力不强。

(四)客户安全意识淡薄

有些客户存在侥幸心理,自认为不会出事故,不重视安全投入,使用不合格的安全工器具,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不按周期进行,设备缺陷不及时未消缺,甚至在供电企业下达安全隐患通知书后,仍迟迟不进行整改。

(五)超容量用电

一些重要客户存在超容量用电,即实际用电量大于理论最大值或超低谷理论最大值用电。超容量用电是违约用电行为,不但危及电网安全运行,还会造成基本电费的流失,甚至造成企业间的不公平竞争,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重要电力客户安全管理的工作措施

企业和国家在进行用电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时,应以保障企业的电力供给和预估以后需加入到供电体系中的企业为前提,通过规划和建设合理安全的电力体系为企业用电提供有利保障和坚实基础。同时电力系统的安全合理性建设也会提高企业的抵御灾害的能力并为国家电力体系在日后为企业提供更好的供电设备降低客户的经济负担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一)严格按重要客户等级配置供电设施

需要将国家要求的安全标准和行业的技术要求贯彻到企业电力系统建设中。如国家要求的一级负荷应由双重电源供电技术,是指在电力系统中应具备双重的供电设备,当其中一个电源出现问题时,另一电源可以作为备用电源发挥相应的作用。在不同企业中的应用,有以下两种情况:一、针对新进入供电体系的企业,即新装企业,需在企业的相关负责部门及人员的配合下,在对企业的对供电系统的设备和水平要求的充分了解下,在对电力系统的严格要求和设计图纸合理性和安全性的严格把控下,设计和规划合理科学的供电系统。二、针对已经在国家电力体系中的客户即已经有电力体系在产生作用的客户,需以国家最新技术作为指导,对企业的电力系统不合理的部分提出改进意见。

(二)加强重要客户设备的用电安全检查

电力行政执法的主要依据有:《电力法》、《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用电检查管理办法》以及原电力部和国家经贸委制定的规章制度,电力管理部门和供电企业依据这些法律、法规、办法和规章等,严格按周期对客户依法实施的用电安全检查,必要时缩短检查周期,现场检查发现客户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及运行状况存在设备缺陷、安全措施不完善、不健全的情况,应下达《用电检查结果通知书》,要求用电客户定期整改;对超出预防性试验周期、拒绝按照试验周期或规定项目试验的用电客户,应下达《用电检查结果通知书》,限期进行试验;查看客户设备缺陷、试验记录,客户设备消缺、试验情况、安全工具的绝缘试验情况,并定期对客户的整改情况进行复查,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和客户安全用电。

(三)严格电工配置及加强电工培训

按照电力监管机构颁布的《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管理办法》(电监会15号令),严格按电工数量配置要求,严格电工资质审查,严格电工管理,为电力安全运行提供人员保障。

三、

结束语

构建国家为导向企业为构成主体,电力用户为主要力量的智能化国家电网体系,实现运用行政、管理、经济、法律等综合推进宣传手段,形成已供、用、管三位一体的良性循环的安全模式并促进三者间的协调和良性发展,并在根本上解决企业电力体系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隐患和风险要素,最终实现国家、企业和客户的三者共同参与、协同实现电力系统安全的新型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廖军武.用电检查工作注意事项与建议[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09).

企业安全性范文第4篇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的进步,与之相对应的,我国的电力行业也在不断的发展着。电力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性企业,电力企业的发展,对于推动我国的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发展好电力企业。但是电力行业是一个高度危险的行业,一旦处理不好或者是没有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操作和使用,就会发生安全事故,给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因此,加强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国在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方面的表现不是很理想,我们经常会看到新闻里发生的电力安全事故。加强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最重要的就是要从思想和观念上对于安全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才是关键所在。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重要性;探讨中图分类号:F407.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前言电力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对于经济的发展具有保障作用。电力企业同时又是一个高度危险的行业,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巨大的电力安全事故。所以,我们应该首先进行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将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通过观念的提高、制度的建设、机制的建立和相关措施的制定,使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这必然会使得电力企业的安全事故数量减少,也提升了电力企业的形象。本文笔者结合我国的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现状,根据自己多年来在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领域的研究和工作经验,对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希望对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贡献。二、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的含义及其建设方法1、含义分析所谓的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就是为了保证电力生产的正常进行,同时保护职工的人身安全,在电力的生产实践中不断的进行总结和积累,从而形成的一个比较系统的安全文化理念和思想。这种思想和理念是整个电力企业的员工在实际工作总结出来的,是他们的共识,这也是电力企业进行安全文化建设的理论渊源。2、安全文化的建设方法(一)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培训力度电力企业员工的安全理念和意识不仅仅要有制度的约束,同时还要通过对员工进行安全文化的培训,使其具有这样一种安全意识,在进行培训的时候,可以采用很多的方式进行。在培训中,要增加安全知识、安全操作规程、以及检修规程的学习和技能的培训,同时还要根据每一个员工的特点进行培训,以及根据员工所在岗位的不同,对于培训的重点都应该有所不同,这样的培训就很具有针对性,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在培训的过程中,不要只关注形式,而应注重培训的效果,增强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电力企业还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培训设备和仪器进行培训,注重宣传,注重形式的创新。(二)充分利用企业资源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是企业的财富,电力企业应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完善员工的竞争上岗机制。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各个岗位的员工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贡献力量,为安全文化建设献计献策,最终形成人人懂安全的效果。三、电力企业安全与效益的关系1、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保障和前提,企业的效益来自于安全生产,没有安全,就没有生产,更没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我们知道,只要有生产的地方,就一定会存在安全问题,安全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预防安全问题,解决安全问题。安全能够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同时安全也是为生产服务的。电力企业一旦没有很好的安全环境,就很难组织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更不用说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了。而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的目标就是要保证人的安全、保证供电网络的安全、保证供电设备的安全。人是电力企业的根本,供电网络联系着千家万户、供电设备保证着电网的正常运行,这些都必须要保证安全。只有将他们的安全保证了,电力企业才可能继续发展,发挥作用,才可能是确保千家万户的用电,保证经济的发展,保证电力的正常供应。在这个前提下,就能够继续推动经济的发展,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2、经济效益是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物质保障经济效益是电力企业扩大再生产的基础,是员工工作绩效的重要体现。安全生产既需要扎扎实实的科学管理来保证,也需要依靠和重视科技进步来提高。现代化的电力生产要维持无事故的局面,单单依靠技术手段和强硬的保障措施来把关是不全面、也是不客观的,还必须依靠人,因为在经济效益和安全生产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没有效益,员工没有积极性;没有效益,设备不能更新;没有效益,电网无法延伸;没有效益,让“夜明珠”照亮山村的每一个角落就不能实现。理清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四、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在安全生产中的意义1、培育企业安全文化是构建安全管理体制的有效办法之一电力企业要想把“三不伤害”落到实处,只有通过培育安全文化,引导全体员工在生产中遵循共同理念、价值观、行为导向,发扬团队精神,将安全的强制性变为员工的“自律”本能,从而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愚者是用事故总结经验,智者是用经验防止事故。通过安全汇报、事故分析、经验交流,让员工从他人的事故教训中吸取经验,用于企业的日常工作,从而减少事故的重复发生。只要企业真正把安全生产管理放在第一位,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空白和死角,真正让每个员工把安全装在自己的心中,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2、安全贯穿于企业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始终民众的安全是民安,国家的安全是国泰。哪一个人不愿笑语长在,哪一个家庭不愿幸福美满,哪一个企业不愿兴旺发达,哪一个国家不愿繁荣昌盛。安全就像哈里波特手中的魔术棒,可以让我们这一个个美好的愿望实现,也可以因为我们违反了安全操作规程而变成猛兽。实践证明,电力企业要实现安全生产仅靠每个人管好自己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全方位、多渠道的企业文化培育,让员工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及自身的价值,真正做到安全的“可控、能控、在控”;让家属在做好生活后勤保障的同时多吹安全生产的枕边风,让员工切身感受到企业安全文化的亲和力和感召力,在生产中“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才能共同唱好“和谐企业”这首歌。五、结束语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是保证电力企业操作安全的根本,只有不断进行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电力企业电力安全是事故的发生,保证我国电力的稳定运行。参考文献:[1]郭飞云,居和敏,杨春雨. 基于精益管理思想的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初探. 中国电力教育,2012-02-20.[2]武建国. 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6-05-01. [3]杜长宝. 浅谈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责任重在落实――第四届吉林安全生产论坛论文集,2011-09-17.

[4]杨华昆. 建设电力企业安全文化 杜绝违章麻痹不负责任. 贵州省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优秀论文集,2010-12-01.[5]吴卫星. 浅谈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高人的安全素质.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10-19.[6]李运灵,张巧霞. 基于本质安全管理的电力企业文化研究.Advance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Volume 4)――Proceedings of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SE 2011) ,2011-10-01. [7]杨春雨. 对电力企业一线生产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考.2009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优秀论文部分),2009-11-05. [8]张能虎. 论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环境建设.2003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术年会、“安全健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专题交流会、全国第三次安全科学技术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2003-09-01.

企业安全性范文第5篇

1.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石油的开采和利用在我国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石油勘探、开发与炼制,是个是高投入、高风险的生产过程。石油企业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高温高压、连续作业、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面临着较大的风险。研究表明油田企业70%以上事故,是由于各种违章所造成的,其中绝大部分违章又是由于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较低,对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技术标准、安全要求和具体的操作规程不了解或了解的不够,也就是安全操作管理培训不充分所造成的,也充分说明了做好油田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的重要意义[1]。因此研究油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生产安全环节,减少事故的发生对促进石油企业自身发展,提高国民经济总体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

2.1研究方法

通过知网查阅相关研究资料,在此基础上收集国家有关石油企业安全管理的有关文件,走访一线企业,发现他们在油田企业安全技术管理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存在的问题,听取建议,修正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近几年经济的发展和生产事故的频发,国家安全生产的要求越来越高,制订了不同行业的安全生产标准,石油企业相关研究人员也从各自实际出发对石油安全生产进行研究分析,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石油安全生产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理论研究,如朱景敏《油田企业安全技术管理有效性分析探讨》(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10)研究认为油田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是安全管理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对油田企业安全技术培训有效性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对油田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彭国生《关于油田企业安全生产特殊性及强化安全管理主要对策的探讨》(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3.5)从油田企业生产的工艺特点、历史条件、社会背景以及跨国经营合作等方面出发,分析了油田企业安全生产特殊性。同时指出了目前油田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着四方面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更新管理观念、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科技投入、完善HSE体系标准、加强隐患治理、加大培训力度等6项安全管理对策,对油田企业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马薇《油田企业安全技术管理有效性分析探讨》(油田企业安全生产特殊性及强化安全管理主要对策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7.10)从油田企业生产的工艺特点、历史条件、社会背景以及跨国经营合作等方面出发,分析了油田企业安全生产特殊性。同时指出了目前油田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更新管理观念、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科技投入、完善HSE体系标准、加强隐患治理、加大培训力度等安全管理对策,对油田企业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油田企业安全技术管理有效性对策研究

3.1提高安全意识加强生产安全管理效率

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安全生产,安全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要从制度、职责、预防、教育入手,而且更要从人的意识入手,突出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思想,企业各级部门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安全的生产的领导,杜绝出现监管漏洞。始终把石油安全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严格按照有关国家标准的要求。从广义的角度,效率是指最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要。狭义的效率就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面对日益扩大的石油生产企业,提高安全管理效率是解决目前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3.2提高科技含量,实现信息化管理

随着石油需求的增加和石油企业的不断勘探,油田区域逐年增大,随着深海油田、岩气层的开采等,安全管理工作面持续加大,油田企业生产本身具有的行业地域跨度大的特点更加突出,其次是随着高压、超深气田的开发生产,原有的安全管理技术、方法需随之更新,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不可预料的钻井施工、井下作业风险要加强生产设备环节的科技化含量,从实际出发制定国家石油生产企业安全标准、生产环节规范,加大科技投入,聘请社会安全专业人才和安全中介机构为企业安全生产出谋划策,借助现代科技的发展引进国内外的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如在生产企业要害部位安装安全监控系统,配置门禁自动控制装置,实现封闭式管理,生产环节过程中的关键装置、重点防范区域配备自动监控扫描系统,高压气井、海上开发采油平台应在实现微机远程自动控制[2],减少生产环节人员的存在,对生产环节温度、湿度、电气等进行实时控制,使生产环节外部环境最优化,杜绝不安全因素的出现。针对输油管道老化、偷盗等问题,加大现代计算机网络监控技术的应用,有效解决人员不足的问题,提高管理效率。

3.3创新油田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与考核工作

对员工进行长久有效的安全技术培训是提高安全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油田一线人员是从事特殊作业的操作人员,在油田企业的安全生产环节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提高安全生产必须加强一线工作人员的技术和安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技术含量和对危险的预见性和处理能力,但是目前培训机制存在自己培训自己、自己考核自己的现象,不利于培训的实效性,建议培训机构和石油企业的剥离,实现培训机构的独立。

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教育与考核是对于油田企业实现安全生产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员工的培训并不是简单的安全技术培训,对油田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首先要提高员工的思想安全意识,良好的意识是培训的前提,是生产安全避免和减少伤亡事故的最基本的保障, 其次加强技能培训,随着新技术新装备的使用,原有的经验操作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生产需要,应根据相应设备技术和一线员工的实际操作使用的意见反馈,针对各种不同的特殊工种,制订相应统一正规指定教材,制订详细的培训教材,强化规范操作,杜绝不合理操作的出现。最后实行教考分离,培训过程中教师严格按照培训计划要求和大纲规定的内容,结合实际生产进行教学,不参与命题、考核、阅卷,教考分离一方面是对学院培训效果的检验,另一方面也是对培训机构和老师的考验。从而使培训落到实处。

4.结论和建议

提高油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效率,减少事故的发生对促进石油企业自身发展,提高国民经济总体收入,增强综合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提高安全意识加强生产安全管理效率;提高科技含量,实现信息化管理;创新油田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与考核工作是提高油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效率的基本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朱景敏.油田企业安全技术管理有效性分析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10

以上的文章内容企业安全性(精选5篇)是由小编精心收集整理,查看更多精选 安全性 企业相关文章请访问360范文网(本文共字)

菁英职教网文章归档 教育资讯 留学攻略 七品教育网站地图xml
337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