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环保社团(精选5篇)

| 婕音

推荐文章

菁英职教网 培训啦 留求艺

大学生环保社团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低碳环境 环保社团 环保理念

一、 引言

党的十的一个突出亮点,就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第一次单列一个部分加以论述,实现了党的执政兴国理念和实践的又一次重大创新。※是我党深刻把握当今世界发展绿色、循环、低碳新趋向,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拓展和升华。

在高校,大学生的环保行动主要通过环保公益社团的开展。目前,各高校普遍重视社团的建设,大学生环保公益社团取得一定的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环保理念和实践引导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大学生环保社团在高校社团工作中依然处于弱势地位,环保社团的发展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二、高校环保社团的发展概况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2013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指出:“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主干线、大舞台和着力点。”环保工作取得的任何成效、任何突破,都是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积极贡献。大学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国家未来的主人,是社会最具影响力的一个群体。大学生的环保行动可以影响周围很多人甚至全社会,而且大学生是社会的重要人群,自身的环保行为为环境保护能够作出很大的贡献。

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进行信息交流,扩大交际圈及培育高校文化的一个重要舞台,在各大高校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环境保护是面对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人们采取的一系列协调经济与自然关系的措施,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家园的时代诉求。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各种环保话题成为人们的焦点。作为环保宣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环保社团在向社会大众宣传环保理念并进行相关实践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同时,随着各高校环保社团长期以来的不断摸索与创新,环保社团的活动逐步脱离捡垃圾、回收废品等普通的环保宣传模式[1]。很多高校形成了合理的组织构架,并结合地区及高校专业的优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长期运营的环保项目,如笔者所在温州地区各大高校开展的保护温瑞塘河项目,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认可。

三、环保社团引导大学生环保理念培育所遭遇的困境

1.活动求量不求质

目前很多环保社团每年都要开展大量的活动,但往往在追求数量的同时,忽视活动本身的质量,导致活动影响力不足。同时,由于大量活动的展开,挫伤了社员们的积极性,进而导致活动难以开展,致使大量社员的流失,以致后继活动难以进行。

2.社团交流不重视

不重视社团交流主要体现在社团内部及社团外部两方面。现很多社团在内部交流中存在为了活动而活动的现象,很多社员仅仅是为了开展活动而被动地与其他社员交流,缺乏与社团成员交流的主动性,导致社团内部凝聚力不强。同时,在进行对外交流的过程中,社团成员往往将视角定位为本校乃至本社团内部,与其他环保社团之间的交流活动少,无法将影响力扩散到周边社团[2]。

3.活动宣传覆盖面小

身处信息大爆炸时代,宣传被更多的人认为是社团获得较大影响力的一个关键因素。在大数据时代,很多服务社都加大了活动宣传的力度,但出色的活动宣传很少。笔者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宣传人员自身认可程度不高、长期固定思维的限制等因素造成的。有些社员单纯只是为了素质加分之类的因素加入社团,对于社团本身的认可程度不高,对于宣传工作敷衍了事导致宣传内容自身质量不高,无法为广大群体所重视。此外,受长期固定思维的限制,有些社员单纯地进行活动宣传,缺乏温馨提示之类充满关怀的内容,导致整个宣传平台限于活动报道,无法吸引人的眼球。

4.受外界干扰大

作为大学生环保社团,自身活动的开展受外界影响很大。在前期筹备阶段,可能由于活动策划不符合老师心意或者社团活动经费不足而夭折。在活动开展过程中,由于场地协商、合作单位不配合等因素而无法开展活动。在后期宣传时,由于自身能力、社员积极性不高等原因无法将活动宣传做大做响,导致活动影响力不足。

四、解决策略

1.追求活动质量

对于一个社团而言,其核心竞争力应该是其活动的质量而不是数量。只有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创新,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使大学生认识到环保是艰巨的历史使命,必须增强环保意识,提高行动的积极性,才能使其在众多环保社团中脱颖而出。以笔者所在的启明志愿者服务中心为例,在社团成立的最初几年,每个星期开展一些浅层次的环保活动,导致服务社的影响力不突出,志愿者们怨声载道。2010年起,服务社抓住护水这一主题,不断创新,加大活动深度,结合环境专业特色,用一学期的时间开展进行水质检测及社会调查的活动,获得社会的广大好评。

2.树立模范榜样

对于一个团体而言,一个优秀的榜样能够给予团队向上的动力。在环保社团中,将内部最出色的一个人打造成模范榜样,激发大家向上的动力。一个人一旦有了想要超越的对象,那么他就有了不断进取的目标,这对于社团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3.建立竞争机制

与树立模范榜样相切合的还有建立竞争机制。正所谓有竞争才有进步,在社团内部完善建立竞争机制,颁发例如“每月之星”的奖励及开展内部评价,使大家不断地与周围的社员进行对比,争取做到最好,促使社团不断进步。

4.完善组织框架

一个好的组织框架能够使社团不至于进入歧途。在社团建设过程中,应该强化社团自身管理,推行部长负责制,使常规事务管理能够更合理。同时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应该及时做好活动记录或者会议记录,使后续活动有据可循,同时社团内涵能够得以传承[3]。

5.延续环保情缘

环保活动不应仅仅局限在大学阶段,一个优秀的环保社团应该使社员毕业以后还能够保持环保的理念。这与社团自身精神内核的构建有相当大的关系。一个良好的环保社团的精神内核能够使社员产生归属感,并将环保理念化为自觉行动,在离开校园以后仍能积极参加社会的环保公益活动,并与学校社团保持联系,建立社团与社会的沟通桥梁。

6.引入创业动力

针对高校社团普遍存在的资金问题,引入创业动力是个不错的选择。在社团运营过程当中,可以不定期地邀请高校内外的教授、专家、企业家给社员们讲授创业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4],培养公益创业意识,并利用社团自身优势开展一些公益创业活动,逐步形成自身的造血系统,摆脱资金的桎梏。

五、结语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不断上升。高校环保社团应紧密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题,协调一切可资助的力量,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不断加深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实现环保社团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敬伟,陈琳,柯浔,等.刍议新时期下高校社团内涵式发展模式―以蓝天环保社团为例[J].家教世界,2012(11):154-155.

[2]王征.发挥大学生环保社团的作用[J].环境教育,2011(12):59-61.

[3]应湾湾,童丽珍,罗F.大学生环保社团在大学生环保理念与行为培育过程中的作用[J].新农村(黑龙江),2012(11):331-331.

[4]丁娜妮,郑裕况.基于温州社会创业背景下温州大学生创业教育路径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8):222-224.

基金项目:2014年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14103

大学生环保社团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社团建设 公民意识 环保协会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University Association Building and College Students' Citizen Awareness Training

——Take Associations' Activities Practice of Environmental Associations in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Abstract Seventeenth Party Congress report clearly enhance civic awareness education, and strive to cultivate the modern spirit socialist qualified citizen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Association (the practice of community activities, referred to as the "Environment Council"), for example, discuss student associations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civic awareness education and experience.

Key words association building; citizen awarenes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ssociation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公民意识教育”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并明确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①可以作为实施载体的大学生社团是由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②近年来一直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社团活动的开展是进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新形势下有效凝聚学生,体现公民社会的价值观,培育大学生公民意识的重要抓手。

1 创建与发展:环保协会的成长过程

天津师范大学环保协会成立于1999年,拥有几百名会员,协会秉承“立足师大,关注社会,同护家园,共享地球”的宗旨,以热爱、宣传、投身环保为己任,把开展环保活动与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和参与社会环保事业紧密结合,突出“立足校园,辐射社会”的优势,投身生态保护的社会实践。形成届次的活动模式是环保社团发展的重大跨越。每年都有围绕不同主题的“环保月”活动,还有从学校到社区的环保宣教、环境日、城市生态行、环保影院、野外露营、环保知识竞赛、低碳环保创意大赛、环保论坛等等。

同时,环保协会注重与兄弟社团加强交流学习,促进提高。自社团建立以来,环保协会曾多次作为天津地区代表参加全国大学生绿色营,参加全国青少年生态环保社团交流研讨会暨“母亲河”论坛,并做主题发言。近年,环保协会先后获得保护母亲河项目全国一等奖、“保护母亲河”全国优秀社团奖,策划案入围“21世纪环保公益大赛”决赛,获团中央“绿色长征”项目资助等。在天津市的有关评优活动中,环保协会曾先后获得首届天津市“母亲河(昊宇)奖先进集体、天津市优秀社团、天津市先进集体、天津市新长征突击队等称号。

2 问题与挑战:环保协会进一步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社团活动的实践成效看,环保协会的发展是比较成熟的。不过,环保协会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高校社团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在社团内部建设方面:作为一个挂靠在学院的校级社团,面对慕名而来的不同学院的众多环保积极分子,如何让大家迅速熟识起来,有效形成团队开展合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2)在跨社团交流方面:与高校中其他兄弟学生社团之间横向交流较少,不易搭建相互借鉴、优势互补的平台,较难实现社团建设的各种资源的整合与共享。(3)在与社会的联系方面:大部分社团活动在校内开展,容易造成社团的发展空间狭小,社会影响力不大,不能很好发挥学生社团的辐射与服务社会作用。

3 改革与创新:环保协会深化发展的探索

总结自身发展的经验和面临的挑战,天津师范大学学生环保协会在以下几个方面积极探索和创新,以推动社团的健康发展和会员素质的全面提高。

3.1 通过三个“一”的见面会,启发会员的环保意识,培养团队理念

在开学初的新生见面会上,环保协会探索采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让大家相互认识:“一块糖、一首诗、一双筷子”。

一块糖表示社团对新成员的欢迎,感谢大家加入到环保协会中,同时教他们要学会感激。一首诗是从台湾的环保协会——荒野协会学习借鉴到的,每个人的诗都不同,或写着对自然的感受,或写着对生活的态度等,想要传达的是,要学会思考,表达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一双筷子,要告诉他们坚持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进而要说,环保要从小事做起,细节能改变人的习惯和生活方式。

这种见面方式是有效的,有会员曾说,这个见面会印象很深刻,不管记住了什么,但至少会想到当时这几样东西所代表的意义,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自己日常的生活行为,是对公民责任的践行。

3.2 通过素质培训让协会成员逐渐熟识并锻炼能力

新入会的成员,相互之间不熟悉,大都抱着锻炼和学习的初衷。因此,针对新成员的素质培训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环保协会通过团队培训、破冰、心理游戏等活动,帮助会员逐渐拉近距离,增进彼此了解,理解“团队”的意义以及今后怎样开展团队合作。通过拓展式培训,协会关注对成员思考能力、行为能力、平等意识和协作精神的培养,通过提高成员的素质,来影响其行为。民主平等的思想和理念,引领会员以主人翁的角色形成理性成熟的想法,自觉发现工作中不完善的地方并及时相互反映沟通。生动有效的会员培训和锻炼,对社团凝聚力的加强和社团活动的开展是十分有利的,大大促进了社团的建设。

3.3 采用项目负责制开展活动,促进会员的全员参与

好的活动一定要有好的实施机制,环保协会探索采用“项目负责制”的方式开展活动。假设环协有60人,我们要做两个活动,按照以前的模式,我们会先动员50人的力量做第一个活动,完成后再做第二个活动。这样就会有部分不积极的成员不到场;还有每次总会是那些特别积极的成员参与活动,导致其余成员无事可做,造成冗员现象;再有每次活动不可能用满60人,没有达到给予每个人锻炼的机会。

实行项目负责制,是分成项目小组去实施活动。比如活动A要举办,我们先选出一人作为项目的负责人,再选一部分人组成核心团队,与项目负责人一同商讨活动的策划。有对策之后,项目负责人和核心团队成员自行分配协会资源。他们会从协会中每个部门里选人,组成的小组包含所有部门的职能,完全负责这个活动。同时,有活动B出现时,可以按照项目负责制再组成一个团队。项目小组的任务完成之后自动解散,下次活动出现再按此方式进行,促进了全员参与。项目小组因基于部门之上而不会影响到部门的存在和功能。

同时,每次活动结束之后,都要总结此次活动成功之处以及存在的不足或需要完善的地方,以及时弥补并避免下次再次出现类似的问题。

注释

大学生环保社团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公益性;社团;高校;蓝海保护者

蓝海保护者公益社团介绍:“蓝海保护者”环保公益社团是沈阳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团总支旗下的品牌社团。该社团成立于2011年初,以关心公益、热心环保为活动宗旨。其前身为艺术传媒学院爱心公益社团。该社团多次组织参加各类公益环保项目,内容涵盖:志愿服务、公益宣传、环保宣传、社会调查等多个方面。这些活动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对学院思政教育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对学生起到了积极的教育作用。社团经过几年的发展从最初的以公益宣传和志愿服务为主逐渐转型关注环保、关注社会热点问题。2013年初正式更名为“蓝海保护者”环保公益社团。

一、高校学生公益性社团的性质和作用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关系到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大局。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在学生社团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工作指导,把握正确方向。大学生公益精神是社会责任感、团结互助意识和奉献精神等内容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具体体现,积极开展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培育,正是高校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实践教育的创新结合,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二、“蓝海保护者”环保公益社团活动实施情况

“蓝海保护者”环保公益社团成立的目标:一方面关注公益、关注环保、关爱弱势群体、服务社会大众、做好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为社会和谐发展尽大学生的绵薄之力。另一方面希望通过我们的示范带头作用引导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增强社会责任感、团结互助意识和奉献精神。还希望通过公益活动平台增加大学生与社会的接触,将知识和理论进行转化和拓展,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对现实的深刻认知,提升自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21世纪合格的大学生。

1.认真筹备,精心组织,保障得力

2011年,社团成立之初我们即对兄弟院校的爱心公益类社团和环保公益类社团的特点及面对的主要困难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清华大学学生绿色协会、北京林业大学“绿手指”环境保护协会、北京阳光志愿者协会优秀社团的经验给予我们极大的帮助和指导。

我们在筹备组建社团的过程中着重在这几方面进行了调整设计。学院高度重视该社团建设,为其提供了专用教室作为社团场地并在资金上给予了大力支持。为保证专业水准,学院邀请知名环保人士周海翔教授、盘锦市保护斑海豹志愿者协会会长田继光等担任社团校外指导教师。在活动的选题和宣传上,社团校外指导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社会影响力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同时我们也积极与相关媒体联系并对活动进行主动宣传。我们与抚顺团市委、辽宁电台经济广播电台、抚顺雷锋热线等多家单位密切联系,寻求帮助和支持共同开展活动。再此基础上,我们积极联络其他非政府组织(NGO)如:沈阳市猛禽鸟类救护中心、盘锦保护斑海豹协会、小米爱心家园志愿服务队等,彼此学习、共同发展。

良好的前期准备、严密的组织安排、有力的保障措施确保了“蓝海保护者”能够长期持续的发展下来。

2.植根公益、立足家乡、德己育人

2011年社团成立之初,我们即带着“再小的坚持也是一种推动力”的执着信念开展活动。我们立足家乡辽宁,关心身边的弱势群体、关注社会热点话题、热衷环保公益项目、积极参与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用志愿者的热情和汗水改变着身边的环境和我们自己的心灵。3年来,共开展各类活动50余次。其中比较具有影响力的活动包括:

2011年3月,我们联合抚顺市团市委在在抚顺南站步行街举行了大型的室外公益宣传活动《学雷锋、见行动、保护浑河母亲河》。一方面宣传雷锋和我校学生楷模黄船钉同学的事迹;更重要的在地处浑河上游的抚顺宣传保护浑河的相关知识。我们通过派发宣传单、印制宣传板等形式宣传相关知识。我们更创造性开展了多项精彩的小互动活动,得到广大抚顺市民的热情支持。抚顺电视台、抚顺晚报多家媒体报道此次活动,多家网站也纷纷转载。

2012年3月,我们响应市文明办的号召,参与清明节文明祭祀大型公益活动。活动在沈阳南湖公园进行,我们的志愿者与沈阳电视台主持人关键先生共同进行宣誓。我们带去的缅怀舍己救人优秀大学生黄船钉同学的配乐诗朗诵《渭水渠》,感动了大批参与活动的市民。

2013年3月,我们联合辽宁经济广播电台在沈阳南湖公园举办“举手之劳,美丽沈阳”公益服务活动。活动召集了沈阳7只志愿者团队共同完成任务。沈阳晚报、辽宁电台等多家媒体多活动进行了报道。

2013年7月,我们利用暑期社会实践机会组织组织师生志愿者利在辽宁沿海地区开展了主题为《滨海湿地过度捕捞网具现状》的调查和研究。此次实践活动覆盖辽宁周边海域涉及:丹东、大连、营口、锦州、盘锦等多个城市。全体志愿者分成四组分赴各地进行为期近一周的调查。

3.活动成绩

蓝海保护者环保公益社团开展工作三年来,开展各类志愿公益活动30余次。参与志愿服务900余人次。志愿服务工时4500多小时。服务对象包括老人、儿童、残障人士等等。服务内容包括关心身边的弱势群体、关注社会热点话题、热衷环保公益项目、积极参与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等多个方面。

特别是2013年的《滨海湿地过度捕捞网具现状》社会调查活动被中央电视台报道后更是得到了农业部的高度重视。旋即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整治清理过度捕捞网具的专项行动。8月6日节目中我们报道了向营口有关部门反馈情况遇阻的事情后,国家农业部渔业局的副局长亲自带队赴营口坐镇指挥网具的清缴工作。仅辽宁省范围内即收缴违规渔具48460米。2013年蓝海保护者环保公益社团获得辽宁省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团队。

三、促进高校学生公益性社团发展的对策

通过对“蓝海保护者”环保公益社团的介绍我们归纳出几条有利于公益性社团发展的规律。

1.提高认识,着眼长远,积极倡导学生公益性社团的发展

高校要充分认识公益性社团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学生社会视野, 培养学生良好道德情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学生公益性社团创造良好的校园发展环境,提供有力的资源支持体系,真正把大学生公益行动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要完善激励机制,加强公益性活动的课程化建设,将公益性活动纳入学分制管理。

2.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创造有利于学生公益性社团发展的环境

高校应制定完整而全面的学生公益性社团章程或条例,对社团成立、队伍建设、成员管理、信息档案工作、资金管理等重要环节做出明确的规定。学校团委应当发挥宏观管理功能, 担负起组织、规划、指导、协调、考核、表彰、培训的职责,从宏观发展的角度对公益性社团做出全面的规划,从经费落实、内容安排、项目制定等方面给予积极的支持。

3.扩大队伍,培养骨干,推动学生公益性社团可持续发展

社团骨干是社团发展、建设的基石,而社团骨干由成员到骨干也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为此,学校一方面可在现有公益性社团中选择有潜力的成员重点培养,定期举办社团干部培训班和社团干部论坛等,加强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技能培训,进而提高骨干的素质。

大学生环保社团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民间环保社团 环境公益诉讼 原告资格 预防滥诉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在国内的热烈讨论已经进行了相当一段时间,理论界对这一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已经有了较为深刻和全面的认识,并且对这一制度如何构建也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探讨。按照大陆法系法律关系分析方法,环境公益诉讼关系的主体是谁是首先要明确的问题。诉讼的被告自不待言,即环境损害者和不当行使国家环境保护职权的行政机关。原告资格赋予哪些主体则是学者和立法者重点关注的内容,在谁将能够取得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问题上有争论也有共鸣,概括各种观点,受到最多关注的有四类主体:检察院、负有环境保护和监督管理职责的特定国家行政机关、民间环保社团和公民个人。其中,是否赋予民间环保社团原告资格是争论的焦点之一。一方面,民间环保社团参与环境公益诉讼取得的良好效果为国外司法实践所证实,无论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大陆法系国家都认可民间环保社团在这方面的贡献,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国的法律都允许民间环保社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另一方面,我国民间环保社团发展迟缓和可能滥诉的担忧又困扰着学者和立法者。是否赋予我国民间环保社团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其发展现状能否承担环境公益诉讼之重任,如何防止其滥诉,本文仅就这些问题做一些探讨。

一、外国对民间环保社团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认定

1.美国

美国的环境公益诉讼被称为环境公民诉讼。美国作为典型的判例法国家,民间环保社团在环境公民诉讼中的地位可以通过判例清晰地显现出来。美国民间环保社团参与环境公民诉讼的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这可以通过三个著名的判例予以说明。第一个判例是发生在1972年的“西埃拉俱乐部诉莫顿”案,原告民间环保社团西埃拉俱乐部以内华达山脉自然环境保护者名义,对联邦内政部长莫顿提讼,要求法院禁止内政部国家森林署批准在内华达山脉修建一座大型滑雪场的计划,因为滑雪场的修建会侵害其会员观赏风景的权利。虽然美国的公民诉讼条款规定“任何人”都可以提讼,但按照美国宪法的要求,原告必须说明其受到了“实际损害”才可以取得原告资格。最高法院认为俱乐部的会员利益受到损害,俱乐部就受到了实际损害,因此有权提讼,因而支持了原告的诉讼请求。该案中,西埃拉俱乐部并不是权益直接遭受侵害的主体,但法院允许其提讼,民间环保社团的原告地位获得了承认。但20年后,发生在1992年的“鲁坚案”却改变了这一切。该案中内政部部长鲁坚颁布了一个对《濒危物种法》的新解释,仅要求联邦机构就发生在美国和公海上的联邦行动履行咨询义务,而原来的范围还包括发生在外国国家的联邦行动。民间环保社团“野生动物保护者”会同其他野生动物保护组织,请求法院恢复以前的解释,理由是新解释将会加快濒危物种的灭绝速度,不利于原告观察物种。案件上诉至联邦最高法院,法院在判决中认定《濒危物种法》中的公民诉讼条款是违宪的,原告没有资格。法官认为,宪法中的“实际损害”应当是直接损害,而该社团并不能代替社团成员成为直接遭受损害的主体。法院的这一判决严格了原告的资格,排除了没有受到直接损害的民间环保社团进行。而到了2000年,联邦最高法院又通过“地球之友诉雷德劳环境服务公司案”重新放宽了对原告资格的要求。该案中地球之友等三个民间环保社团危险废物处理者雷德劳环境服务公司向河流排放废水。被告抗辩原告缺乏实际损害,因而不具有宪法要求的资格。但法院的判决重新赋予了没有遭受直接损害的民间环保社团以资格,“表明了近十年来,私人实施联邦环境法律趋于消逝的一种转变” 。

美国虽然对原告资格没有过多要求,但对提起环境公民诉讼的程序还是有所限制的,这就是通知和行政程序前置。一般说来,民间环保社团应在前履行通知义务,提前60天通知违法者和相关行政管理机关,给予对方纠正的机会和时间。如60日后没有环境违法行为没有得到纠正,民间环保社团即可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行政程序前置是指如果政府已经或正在 “勤勉地”处理某一环境事件,则民间环保社团不能对这一环保事件提讼。

2.德国

德国原本恪守传统的当事人理论,将原告严格限定在直接利害关系人的范畴。但随着环境保护重要性和迫切性的日益增长,德国国内经过激烈论战,最终突破传统当事人理论,接纳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并允许民间环保社团提讼,但施加了诸多限制。首先是对民间环保社团本身的限制。民间环保社团必须具有诉讼权利能力和诉讼资金保障,并能代表一定范围内的普遍观念,提讼的原因必须是被诉事项违反了该社团成立的目的。其次,具备条件的民间环保社团还要得到国家认可,否则没有资格。

在具备法定条件和获得国家认可后,民间环保社团在一般情况下仍不能直接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它们必须参与诉讼前的行政程序,如不参与,则丧失其后可能的诉讼机会。在参与过程中,民间环保社团如果反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应当提出异议和理由,否则不能提讼,的理由仅限于在行政程序中提出的理由。但即使参与了行政程序并提出了异议和理由,民间环保社团也不一定能,因为在多数情况下,法律只赋予了民间环保社团以参与权而没有合法诉讼的权利,民间环保社团能够提讼的事项仅限于法律规定的情形。但如果行政机关违反法律规定没有邀请民间环保社团参与行政程序,民间环保社团则可以直接,这是对行政程序参与权的保障和救济。

3.意大利

意大利第一部规定环境诉讼主体资格的法律是1986年7月8日第349号法律,依照这部法律民间环保社团享有三项权利:举报权、行政诉讼权和介入法庭权(对国家和地方机关提起的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民间环保社团有资格介入法庭)。民间环保社团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而不能提起环境损害赔偿的民事诉讼,而且其享有的举报权仅仅是形式上的,因为国家和地方机关对民间环保社团的举报没有提起环境赔偿诉讼的强制义务。出于对“普遍利益”保护的需要,1999年8月3日第265号法律对1986年的法律进行了修改,第一次赋予了民间环保社团提起民事诉讼的原告资格。该法第4条第3款规定了民间环保社团对于环境的损害有权利向普通法官提起本应当由市或者省政府提起的损害赔偿诉讼,损害赔偿所得归属被代替的机关(市政府或省政府) 。意大利在保护环境利益这一普遍利益的原告资格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民间环保社团的原告资格从行政诉讼扩展到了民事诉讼,表明意大利逐步放宽了对诉讼资格的限制。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民间环保社团都具有诉讼资格。只有那些在意大利环境部获得注册的全国性的民间环保社团或者至少代表五个大区的民间环保社团才能够提起这个诉讼。环境部也可以通过命令的形式将其他的民间环保社团加入到能够提起赔偿诉讼资格的名单中来 。

综观以上各国规定,无论是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大陆法系国家都突破了传统的当事人理论,允许民间环保社团以非直接利害关系人身份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环境公益诉讼的目的是维护环境公益,原告的资格自然不应限于与案件的直接利害关系者,各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实践,都反映出为了纠正公共性不当行为采取的管理不再是过度强调当事人适格理论,因此,原告资格范围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只是这种趋势的形成经历了反复和曲折,即使在环境公益诉讼的发源地美国也经历了一番波折。各国的主要差异已不在于是否给予民间环保社团原告资格,而在于对这种资格的限制有宽严之分。美国对待这个问题的态度最为宽松,民间环保社团只要能够证明宪法要求的原告资格并遵守程序要求即可提讼。意大利则主要从影响范围和国家认可两方面衡量是否授予民间环保社团诉讼资格。德国作为大陆法系的代表则延续了它严谨的思想,对民间环保社团施加了较多约束,不仅要求民间环保社团自身满足一定条件并获得国家认可,还对提讼的前置程序和可诉案件范围作了细致的安排,这就使得民间环保社团的诉讼范围大大缩小了。

二、我国民间环保社团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认定的现状

1.民间环保社团作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的优势

虽然我国目前对民间环保社团能否提起环境公益诉讼仍有争论,但民间环保社团参与环境公益诉讼对环境保护的积极意义已经为国外司法实践所证明,这实际上是民间环保社团所具备的天然优势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具体体现。信息方面,民间环保社团生长于社会基层,贴近社会生活,因此更容易获取和发现环境污染破坏信息,从而做出迅速反应;费用方面,民间环保社团资金来源多样,渠道丰富,可申请基金、接受捐赠、收取会费、自行创收等,不完全甚至完全不依靠国家支持,不会增加纳税人负担;人才方面,民间环保社团不但人力充沛,而且人才丰富,其成员包含环境、法律等多种专业人才,能够有力地支持取证、开庭等诉讼活动;独立性方面,民间环保社团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不受地方利益和企业利益左右,能够以环境利益为准绳做出独立价值判断,维护法律正义;动力方面,民间环保社团以保护环境为己任,具有极高的环保热情和责任心,维护环境公益的动力源自内心而非行政司法职责或外部监督,具有以法律捍卫环境利益的坚定决心和不竭动力;民众支持方面,民间环保社团为公共利益保护环境,服务于人民大众,更容易取得民众的关注和支持;社会影响力方面,民间环保社团的影响范围更广,相比于个人的干预,其效果会积极得多 ;人员编制方面,民间环保社团成员不列入国家行政编制,不会引起行政机构膨胀,符合“大社会,小政府”的行政机构改革目标。

2.认定我国民间环保社团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所面临的困境

(1)我国民间环保社团自身发展尚不完善

民间环保社团要在环境公益诉讼中发挥其天然优势,必须首先以自身实力为基础。从1978年我国第一家民间环保社团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成立至今,我国民间环保社团经历了30年的发展历程。中华环保联合会先后于2005年和2008年两次进行民间环保社团发展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民间环保社团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民间环保社团数量增长很快,截至2008年10月,全国(港澳台地区除外)共有民间环保社团3539家,其中由政府发起成立的民间环保社团1309家,由民间自发成立的环保社团508家,学生环保社团1382家,国际环保组织驻中国机构90家,总数比2005年增加了771家;人员知识层次提高很快,2008年民间环保社团拥有研究生及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平均数为6.9人,与2005年相比增加了3.4人;办公场所和条件得到改善,2005年只有40%的民间环保社团拥有自己的办公室,而2008年这一比例上升到了55.2%,同时办公电脑的拥有率也达到了49.7%;经费方面,目前有近26%的民间环保社团有固定资金来源,比2005年提高了2.1%;民间环保社团更加注重组织机构建设,其中70.2%设有理事会,组织管理更加规范;组织制度建设也得到了重视,社团章程更为普及,70.7%的民间环保社团有年度报告,对项目开展过绩效评估的民间环保社团也达到了70.4%;服务对象多元,包括政府、企业、特定区域居民、会员、公众等,有73.7%的民间环保社团对公众提供服务,群众基础很广。另外,我国民间环保社团出现了专业化发展的新趋势,关注的对象和领域更加具体,一批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的民间环保社团脱颖而出。

在看到我国民间环保社团发展成就的同时,我们也要正视其不足。由于法律规定、政策措施、公民意识等多方面的制约,我国民间环保社团的成长遇到了一些阻力,尚存在不完善之处。首先,政府主导性强,民间自发力量弱。近37%的民间环保社团由政府发起成立,强大的政府主导性对民间环保社团的独立性产生了不利影响,政府作为“父母”行为如有不当,作为“子女”的民间环保社团很难独立地表达意见。其次,登记不规范,管理难度大。据中华环保联合会统计,由于《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要求的登记条件过高,我国民间环保社团在民政部门登记的只有38.9%,另有4.4%的民间环保社团选择工商登记,挂靠在机关或事业单位的占3.9%,未注册的还有7.2%,其余的采取二级社团等其他方式存在。注册登记的混乱不仅制约了民间环保社团自身的发展,还给国家管理带来了困难。第三,筹资门路窄,社会捐助少。《2008年中国环境蓝皮书》调查数据显示,58%的民间环保社团认为资金不足是现阶段发展中最大的障碍。资金短缺的原因有以下三个:一是资金来源狭窄,主要集中在政府资助、会费、慈善捐款。二是身份受限,筹款难度大。选择工商登记或不登记的民间环保社团依法不能向社会筹款。三是社会公益捐助意识低,法律激励措施力度不够。我国公益捐款人均不足1元,而美国为460美元;美国的个人捐款占GDP的2.1%,而我国只占0.01%。美国对向社会捐款数额超过应缴税额10%的企业减免10%的税款,而我国仅规定为3%。社会捐助意识的淡薄使得民间环保社团从企业和个人筹集资金还基本停留在利用人脉资源筹集资金的方式上,直接造成了我国民间环保社团容易受制于出资机构的尴尬局面 。除此之外,我国民间环保社团在人才吸引、组织能力建设、国际交流合作能力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提升,政府对民间环保社团的引导尚需加强。进行环境公益诉讼,不仅要求诉讼主体具备独立的法律人格,诉讼过程中更是需要相当强的专业能力与财力的保障,而对于自身发展尚不完善的民间环保社团来说,它在环境公益诉讼中所具有的天然优势的发挥无疑是要受到极大影响的。

(2)我国现行诉讼法相关立法的缺失

我国民间环保社团现阶段总体发展虽有不足,但它们中的一些佼佼者已经开始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参与环境案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中国政法大学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和中华环保联合会环境法律服务中心共拥有百名以上志愿环境维权律师,三年来得到它们环境维权援助的人员达几百万 。2005年,中国政法大学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支持“福建省屏南县1721位农民诉福建省(屏南)榕屏化工有限公司环境污染侵权案”胜诉,为当地农民挽回经济损失68万余元,此案被评为2005年中国十大影响性诉讼之一 。中华环保联合会环境法律服务中心自2005年成立后仅一年中,介入公众污染受害案件23起,涉及群众3084人 。但出于滥诉风险的考虑,我国现行诉讼制度仍将原告限于直接利害关系人和行政相对人 ,民间环保社团面对现实常常感到无奈。2006年,中华环保联合会环境法律服务中心支持“铁山小区居民对山东淄博铁鹰钢铁有限公司环境污染提起民事诉讼”一案,当地法院以种种理由不予立案,中华环保联合会因为不是该案当事人而不能直接采取进一步行动进行环境维权。很多环境破坏污染事件经民间环保社团发现后举报,由于没有被及时制止而造成严重后果。事实证明,赋予具备诉讼能力的民间环保社团以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在我国当前严峻的环境保护形势下极为必要,因为这一方面可以让民间环保社团的天然优势通过更多渠道在更大范围内得以发挥,有效帮助受害者,监督政府和污染者;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履行环境保护职责,减轻政府的行政负担。可喜的是,在司法领域,这方面的探索已经先于立法而展开。受太湖蓝藻事件催生,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08年5月6日正式设立环保审判庭,并允许民间环保社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被专家认为将是“最有影响的一步” 。

三、我国民间环保社团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确立及滥诉防范

国际环保立法趋势、当前环保严峻情势和我国社团发展成就,决定了我国民间环保社团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必然性、必要性和可行性。但民间环保社团参与诉讼可能引发滥诉的风险往往是立法者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实际上,即使是在民间环保社团众多的美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也并未带来滥诉之害,其他国家也未出现滥诉现象,究其原因,是法律制度设计排除了滥诉风险,从而防止了民间环保社团滥用环境权利加重司法负担。任何权利的行使都有界限,没有约束的权利是不存在的。前述各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均体现了各国对民间环保社团诉讼权或宽松或严格的约束,这些有益制度可以结合我国现实加以借鉴。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创新既要顺应国际环境保护的新趋势,有利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及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又要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国情 。具体而言,我国应从主体资格、案件范围和程序三方面借鉴外国经验,预防滥诉风险:

1.诉讼主体资格

美国公民诉讼条款规定“任何人”均可对环境破坏行为提讼,法律对能够的民间环保社团的条件没有限制。但法律的宽松并没有引起滥诉发生,因为法律实际上是将这种限制隐性化了。众所周知,环境公益诉讼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并且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支撑,不具备这些条件的民间环保社团自然不会贸然,因为它们承担不起如此高昂的诉讼成本以及由此带来的沉重负担――享有权利是一回事,但行使权利又是另一回事。法律看似没有限制,但通过当事人的选择,预防滥诉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法律实际上是利用了人趋利避害的本性。这种“赋权于民,由民自选”的立法思想与英美法系开放的法律传统密切相关,而生存于严谨的大陆法系传统下的德国和意大利则沿袭了法律明文规定的方式,对民间环保社团的诉讼主体资格加以限制。它们均要求民间环保社团履行国家认可程序。获得国家认可的条件方面两国有所区别,意大利只要求民间环保社团应具有一定影响力,德国则从权利能力、诉讼目的、经济能力、成员数量、代表观念的普遍性等方面做了更多要求。

毋庸置疑,我国也需要对民间环保社团的诉讼主体资格加以规范。立法方式上,我国还是采取德国及意大利明文立法的方式更为适宜。这一方面考虑到我国作为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传统;另一方面也是对民间环保社团的保护,因为国内民间环保社团对环境公益诉讼难度认识还不够充分,如不明文规定,环保社团可能忽视自身力量盲目,结果背上沉重的诉讼包袱。在国家认可方面,我国民间环保社团发展良莠不齐,因此有必要对资格实行国家认可。在认可条件方面,民间环保社团应具有一定规模和必要的经济能力,并在全国或较大地区具有影响力,以保障诉讼所需并达到环境公益诉讼应有的社会效应。

2.可诉案件范围

德国立法采用列举式限定民间环保社团的可诉案件范围,只允许民间环保社团对法律允许的事项提讼。对这一做法我国应否借鉴值得分析。限制民间环保社团的范围固然可以防止滥诉,但也存在弊端:首先,新型环境事件层出不穷,限定式立法难以及时对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做出灵活反应,制约民间环保社团发挥作用。其次,我国环保形势比德国严峻,本来就存在监督不全面、监管不到位的状况,如再对民间环保社团的范围加以限制,缩小了监督范围,对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毫无裨益。所以,对民间环保社团的可诉范围,应当遵循“法不禁止即许可”的原则,除现行法律明确禁止的事项(如抽象行政行为)外,其他环境事件均可。

3.诉讼前置程序

(1)通知。美国的通知程序一方面警告不法行为者停止侵害,另一方面向行政机关提供信息并督促其积极履行职责。如果不法行为者及时停止侵害并消除后果,则达到了与相同的环境保护效果,民间环保社团即无必要;如果行政机关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制止或,民间环保社团也无必要。

(2)行政程序前置。政府应当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其应有功能,法律应允许政府首先为环境事件负责,这也是防止滥诉的有效手段,所以美国和德国都规定了行政程序前置。其中,德国要求政府必须邀请民间环保社团参与行政程序非常值得借鉴。这样不但增加了行政透明度,而且减少了民间环保社团与政府的矛盾,有利于达成统一意见。当然,如果对行政措施不满,法律仍允许民间环保社团求助于司法,这也是对行政行为的有效监督。至于理由只限于提出的异议,则不必做这样僵硬的规定,因为出于监督的目的,事后发现而当时未及提出的异议也应当成为的理由。

参考文献:

[1]常英,王云红. 民事公诉制度研究[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2(8)

[2]李艳芳,李斌.论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与创新[J]. 法学家,2006(5)

[3]中华环保联合会[R].2005年中国环保民间组织调查报告

大学生环保社团范文第5篇

今年,学校领导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视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组织工作,划拨专款给予支持。党委书记闵维方、校长许智宏致信参加实践活动的同学,鼓励他们在实践中砥砺思想、锤炼意志,努力实现全面发展;许智宏校长亲自带领由25人组成的*博士生服务团,以“走进西部、走向和谐”为主题在陕西咸阳开展考察实践活动;张彦副书记多次就今年暑期社会实践的组织工作给予重要指示,并与部分重点团队领队代表座谈,鼓励同学认真参与、收获成长,并提醒同学们注意安全管理等问题。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方正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团委着眼于为党的*预热,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设计上充分体现国家的大政方针,突出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重大理论与战略命题,并紧紧抓住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10周年以及20*年*奥运会和*110周年校庆的重要契机,鼓励广大学生以“实践奥运精神,共促和谐发展”为主题,广泛开展奥运志愿服务、新农村建设考察、就业见习、课题调研、挂职锻炼等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团队总体状况

从参与人数来看,今年*共有304支团队申报立项,3026人次参与实践活动。校本部共有230支团队申报立项,参与总数2135人次,学生1881人次,其中本科生共有1503人次,占参与总人次的70%;研究生378人次,占参与总人次的17%(硕士生273人次,博士生105人次);指导教师共计254人次,其中随团指导老师69人次。

从团队结构来看,有研究生参与的团队共计89支,其中,有硕士生参与的实践团队79支,占团队总数的37%;有博士生参与的团队达42支,占团队总数的20%。今年教师随团参与并指导实践的团队有53支,占团队总数的25%。

从地域分布来看,团队的实践区域覆盖了全国大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赴革命老区的团队12支,占团队总数的5%;在*实践的团队11支,占团队总数的5%;赴西部实践的团队88支,占团队总数的38%;赴东北的团队12支,占团队总数的5%;赴东部沿海实践的团队65支,占团队总数的28%;赴中部地区实践的团队32支,占团队总数的14%。

从实践内容来看,以红色之旅为主题的团队有24支,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的团队有65支,以关注奥运为主题的团队有26支,以自主创新、人才强国为主题的团队有10支,以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团队有39支,以和谐社会建设为主题的团队有47支,以区域协调发展为主题的团队有44支,以教育发展为主题的团队有59支,同时仍有许多团队以弘扬传统文化、科技发展、体制改革、法律援助等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

从实践成果来看,据不完全统计,实践团在实践地举办了22场文体演出、247场讲座、140场宣讲会、411场座谈会、73场专业培训和231场现场咨询活动,向实践地捐赠现金11000余元,图书4400余本。实践团队支教活动的受益人数30000余人次。

今年,我们加大两部联合组团的工作力度,不断致力于优化团队结构,努力扩大社会影响。今年共有20余支两部联合组建的实践团队。这些实践团队奔赴广西、贵州等地,开展奥运知识宣讲、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环境保护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多学科专业优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在取得优秀实践成果的同时,有力促进了校本部与医学部的交流与融合。

二、推出重点团队计划,突出*特色

在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团委着眼于时代特色,并与自身实际工作和*学生的实际特点相结合,进一步明确和挖掘社会实践的育人着力点,着重开展了四大重点团队计划:

第一,“百镇千村”调查计划。25年前,受原国家农委的委托,*大学部分家在农村的大学生在寒假期间就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各方面的情况进行了“百村调查”,*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也由此拉开帷幕。

25年后的今天,*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继承“百村调查”以来的优良传统,并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相结合,与*共青团的育人工程相结合,启动了“百镇千村”社会实践计划,引导同学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的历史背景下,深入农村,深入基层,锻炼能力,砥砺品格。*团委鼓励广大学生赴云南、贵州等偏远地区农村以及华西村、等富裕农村开展“回访”活动,对这些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状进行深入调研,与以前的实践成果进行对比,总结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基本经验,并围绕“农民社会保障”、“农村医疗服务及医疗体制改革”、“农村耕地保护”、“现代农业发展”等热点问题,展开调查研究,让青年学生在农村的广阔空间施展才华。

参与此项计划的60多支团队在实践中本着“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目的,见证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就,感受了新农村朝气蓬勃的现状,并积极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其中,赴河南实践团参观了文化园、集团,走访了当地农户,与当地中学生进行交流,深入调查了村民们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生活。“实事求是”的发展理念、“共同富裕”的指导思想、成熟的就业和分配机制以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的发展思路,都给考察团的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带来了强烈的思想冲击,也启发他们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赴偏远农村开展社会实践的团队还将实践成果带回校园,通过交流会、报告会等形式传达给更多同学,引导广大学生关注农村,理解农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力。

第二,“五彩奥运,微笑*”志愿服务行动计划。围绕“五彩奥运,微笑*”志愿服务行动计划的全面推进,*团委一方面鼓励正在接受培训的奥运志愿者组团,在当地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另一方面鼓励广大学生赴奥运协办城市,通过社会实践的形式开展奥运知识宣讲、奥运场馆参观考察、专题调研以及“爱心传递微笑”等活动,为*20*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营造良好的氛围。

7月5日,在20*年*奥运会倒计时400天的特殊时刻,*数学科学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政府管理学院赴奥运协办城市青岛开展社会实践的50余名同学,在青岛市五四广场举行了以“五彩奥运,微笑*”为主题的奥运宣传活动。同学们在现场拉起了一条写有“携手奥运400天”字样的横幅,邀请路过的市民签名并写下对奥运的祝福。他们还向市民发放宣传单和奥运知识手册,介绍*筹备奥运会的情况,回答市民们关于奥运的提问,并在现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奥运知识的普及情况,受到了当地市民的热烈响应。物理学院赴*实践团则选择了*大学、*理工大学等四所高校的奥运场馆作为考察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场馆建设和周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考察和研究。

第三,“和谐共谱,青春同行”班团组织行动计划。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转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与行为选择的多样化趋势日益明显,个性化生活的诉求也愈加强烈;与此同时,随着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实行宽松灵活的选课制、学分制之后,作为传统上最基础、最重要的学生组织——班级与团支部的内在联系日趋松散,“同班不同课”、“同班不同时”的现象非常普遍。

*大学团委认真分析了这一新时期的新特点,决定采取鼓励班级和团支部成建制地组织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方式,积极探索增强高校班团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新途径。为此,*团委在20*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专门推出了“‘和谐共谱,青春同行’班团组织行动重点团队计划”,将班级组团这一组团模式引入社会实践,努力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加强班团组织自身建设。

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团委鼓励同学们充分发挥同班级(团支部)学生的智力、专业优势,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开展实践活动,并借此促进班级建设,增强班级凝聚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团委将由各院系团委推荐的以班级(或团支部)为单位组团的8支实践团队作为重点团队,给予重点指导和重点支持。这8支团队人数最多的达到33人,实践地横跨东、中、西部,实践形式涵盖了支教、奥运志愿服务、养老保险调研等多个方面。

班级组团社会实践加深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由于个人的选课计划不同,同班同学在教学时间内聚齐的机会十分有限,而暑期的长假则为班级(团支部)开展集体活动提供了充裕的时间。以班级(团支部)为单位组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同班同学走出校园,在相对陌生的环境中共同学习、生活和实践,不仅能比平时在课堂上和校园内更好地加深了解,交流思想,增进感情;而且通过组织全班(支部)成员为实现同一个目标、完成同一项任务,齐心协力,携手奋进,能够极大地激发同学们的集体认同感和责任感,增强班团组织的凝聚力。

班级组团社会实践强化了同伴教育,提升了育人实效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无论是班级(团支部)的组织形式,还是社会实践的活动方式,都是同伴教育的最佳途径之一;而把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更能产生“1+1>2”的倍增效果。这就是说,通过班级(团支部)组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能促使同学们“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相互欣赏,取长补短,在有形无形中使其思想境界、道德修养得到锤炼与升华,从而能真正实现“与优秀的人在一起,你会变得更加优秀”的育人效果。

班级组团社会实践有利于发挥专业优势,保障实践的针对性。与跨院系、跨年级、跨班级的实践团队相比,以班级(团支部)为单位组成的实践团队具有彼此熟悉程度较高、专业相同或相近的优势,不仅减少了团队的磨合期,能够合理分工,各施所长,最快、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战斗力;而且能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更加富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保证集体活动的效率和质量。8支由班团组成的重点团队几乎都设计和安排了具有自身专业特色的实践环节,有的就中部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问题展开了问卷调查,有的深入到山区小学进行了扶贫支教,有的则进入城市社区讲授奥运英语。凭借着扎实的专业功底,同学们的实践不再是“走马观花”式的浅尝辄止,而真正地是在“受教育”的同时,长了才干,做了贡献,理解了“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真谛。

实践证明,班团集体组织参加社会实践,既是在新时期新阶段加强班团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进一步深化暑期社会实践育人成效的有益探索。在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加快构建和谐校园的进程中,将暑期社会实践和班团组织建设结合起来,是完成集体主义教育这堂大学“必修课”的一种重要方式。

第四,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推广计划。今年年初,由*团委和城市与环境学院联合申报的“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项目获得由团中央颁发的“丰田环境保护特别奖”。基地于今年6月5日正式启动,并于暑期开始实施“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推广计划”,组织了10支重点宣讲团和30余支普通实践团,一方面深入全国有代表性的重点大学,开展环境教育宣讲、知识培训、专题调研等活动,以推动高校建立或完善大学生环境教育体系;另一方面,各实践团队深入重点高校邻近的中小学、社区或农村,从与当地居民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环境问题入手,进行环境科普宣传和环境状况调研,深入推广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理念,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环境政策建议。如环境学院赴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实践团与四川大学联合开展了“环境教育论坛”,并根据不同的受众对象采取不同的环教方式,有针对性的开展环境教育推广活动。

今年的学生骨干训练营也采取团队实践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形式,以“卓越路,光明行”为主题,组成几个团队分赴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召开地以及在我党历史上有重要地位的会议和事件发生地,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式培训的有效方式,引导学生骨干树立远大理想,思考成长成才方向,提升自我教育和团队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完善安全管理体系,保障实践安全

由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涉及地域广、持续时间长、所处环境复杂,为保障活动安全顺利地开展,*团委今始终把团队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作为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加强安全教育,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并不断探索安全保障的新措施。

第一,严格把握立项申报标准,把好安全实践的第一关。*团委在社会实践团队的立项申报环节中继续推行院系审批同意、《团队守则》领队签字、《个人责任书》成员签字等制度,并要求实践团队上交详细的社会实践计划和安全预案,在预案中明确要求团队考虑可能遇到的突况及解决措施。根据惯例,所有的团队必须购买保险才有资格参与立项审批。*团委也邀请保险公司到学校现场办公,方便同学办理,同时为每个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提供10元的保险资助。

第二,完善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对实践团队进行有效跟踪。今年,*团委在总结以往安全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了《*大学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安全管理办法》(试行),并向院系发放了《实践团队安全管理细则》,明确了院系团委、实践团队指导单位、团队领队、实践个人在安全管理中的责任,突出了实践团队指导单位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团委要求所有实践团队的指导单位直接负责实践团队的安全管理工作,指定各团队在暑假期间的安全管理联络员,与之进行定期联系并作好相关记录,同时也要求他们与*团委保持密切联系,遇到紧急情况及时上报,形成环环相扣的安全管理组织体系。

第三,开展全面的安全管理教育与宣传。*团委向所有实践团队下发了多份安全教育资料,其中《*大学20*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指导手册》中以重要篇幅强调安全问题,从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为同学们提供安全建议;实践团队《安全出行一册通》对如何应对各种意外伤害、如何预防上火、如何进行急救处理、如何应对紧急情况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说明,以求增强参与实践同学的风险防范意识,有意识地提高应变能力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针对南方部分地区出现的洪涝灾害等问题,*团委专门给部分团队发出安全提示以及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预防知识,邀请山鹰社、自行车协会等经验丰富的实践团队举办安全管理系列培训讲座,与参与实践同学的进行面对面交流,使广大同学对安全问题有更为直观、清晰的认识。此外,*团委要求各实践团队指导单位分别就与本单位工作联系紧密的地方单位及团队前往地区的特点,进行针对性较强的培训,进一步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第四,对到危险地区、边远山区开展实践的团队进行重点关注。根据团队实践地区的分布,*团委统一收集了前往、新疆、青海、贵州、云南等边远地区以及发生洪涝灾害地区进行实践的团队信息,将其作为重点关注对象,了解其实践的具体去向及安全管理情况,要求他们注意团队的男女性别搭配,与实践地接收单位保持良好的沟通。同时,*团委还要求各院系团委在本单位实践团队出发前召开团队动员会议,就安全管理问题进行仔细研究和具体部署。

第五,扎实做好暑假期间的安全保障工作。*团委成立了暑期社会实践联络中心,由团委书记、主管社会实践的团委副书记总负责,制定了暑期社会实践安全应急预案,公布了24小时值班手机号码。在暑期社会实践进行过程中,*团委要求各团队指导单位安全管理联络员与实践团队保持密切联系,定期汇报相关情况;要求各实践团队领队在实践开始时、实践中每到一处、实践结束后都及时反馈安全情况,安全管理联络员也要在实践过程的各阶段至少与团队主动沟通一次,实现全过程跟踪;要求重点关注的团队实行“一天一报”制度,保证严格的安全监控。同时,*团委和各指导单位通过BBS、社会实践网站、邮箱和短信等方式向实践团队提供全国各省市实践地的实时安全信息,提醒团队注意天气、环境等的变化带来的安全问题。

第六,严格做好山鹰社科考队和自行车协会实践团暑期活动的安全保障工作。山鹰社的科考队、自行车协会的骑行团是每年暑期社会实践的亮点,也是社会实践安全保障工作的重点。山鹰社科考队今年的实践地点是,自行车协会选择的实践路线是从武汉到兰州。在总结往年经验的基础上,*团委从队员选拔、家长签字、信息通报、技术保证等多方面严格落实安全保障措施,并对这两个学生社团的实践活动进行全程监控,做好各项安全保障工作。

四、加大团队指导力度,增强实践效果

为了更好地凸显实践主题,让参与同学最大限度地体会实践活动带给自己的收获,*团委延续往年的优良传统,力求全面、细致地给予团队相关指导,增强了实践活动的实际成效。

第一,加强社会实践的主题设计和科学指导。针对20*年*奥运会筹备工作决战之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10周年以及*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25周年的历史背景,今年的*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以“实践奥运精神,共促和谐发展”为主题,与*学生社会实践的历史传统相结合,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相结合,与*共青团的育人工程相结合,围绕“百镇千村”调查计划、“五彩奥运,微笑*”志愿服务行动计划、“和谐共谱,青春同行”班团组织行动计划、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推广计划等重点团队计划,引导广大同学深入农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以实际行动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贡献。

为加强对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科学指导,减少实践团队出行和开展活动的盲目性,自4月初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以来,*团委推出了“科学组团,理性实践”暑期社会实践系列培训讲座。培训讲座的内容包括“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探讨”、“中国西部农村义务教育概况”、“团队安全管理经验交流会”、“社会实践DV拍摄培训”、“社会调查方法”等,为参与社会实践的同学讲解实践流程、介绍实践经验、捕捉社会热点、推广重点课题,对于同学们了解社会调研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实践的目的性和统筹规划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团委还向每间学生宿舍发放了一本《*大学20*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指导手册》,向每个院系团委及其他指导单位发放了一本《*大学20*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指导单位工作指南》,向每个参与实践的同学发放了一本《*大学20*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出行一册通》,为实践团队提供了系统化的全方位指导。在社会实践的组织过程中,*团委进一步突出院系团委等实践团队指导单位在组织、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合理划分职责权限,动员多方面的力量,发挥各级团组织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为实践团队提供精细化服务。此外,*团委鼓励专业教师、学生工作干部随团指导,增强社会实践的育人实效。

在今年社会实践的组织中,*团委还进一步完善了信息化建设,在总结往年使用经验、挖掘同学需求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并制作了新的社会实践专用网站。新网站融合了原有社会实践网站的三大系统,具有信息、立项登记、团队管理、交叉查询、风采展示等主要功能,并链接了往年社会实践的各种案例,为参与实践同学提供多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第二,积极鼓励学生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努力发掘实践意义。校团委在实践组织工作中不仅致力于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参与度,更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将实践活动挖深、做细,在实际的调研考察中加深对于所见所闻的理解与感悟。

一方面,围绕“实践奥运精神,共促和谐发展”的实践主题,*团委积极倡导暑期返乡学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就近就便地开展个人社会实践活动。返乡学生可以紧密结合家乡所在地及其邻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采用参观访问、实地考察、单位实习、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等多种形式,开展社会热点问题调查、奥运宣讲、招生宣传、就业见习等灵活多样的实践活动。校团委尤其鼓励家在农村的返乡同学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热点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并积极完成一定数量有意义的实践成果,包括学术论文、调查报告、有代表性的照片等。此举不仅丰富了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形式,也有助于激励更多同学在实践中增长见识,提升自我,努力为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另一方面,校团委鼓励学生依托项目、带着问题投入实践,并在今年的社会实践评优表彰别设立了“优秀调研项目奖”,以此引导同学在实践活动中更好地进行纵向挖掘和深度探索。

第三,以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为抓手,推进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为进一步探索研究生社会实践的规律,鼓励广大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20*年面向全校推广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课程化工作的基础上,本着“点面结合、广泛宣传、重点突破”的指导原则,今年*团委加大了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课程化工作的宣传力度和广度,通过传单、海报、网络、宣讲会等形式吸引更多的研究生关注、参与暑期社会实践课程化项目。

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的规范化、流程化管理水平,进一步简化申请手续,*团委编写了《20*年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课程化申请一本通》,并重点关注和深入动员以研究生为主体的实践团队,指导他们提高课题研究的水平和质量。此外,*团委对浙江人事厅就业见习项目、云南支教扶贫项目等研究生社会实践特色项目进行规划、整合,加大指导力度,全面调动了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四,进一步规范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强化社会实践的可持续发展机制。规范化的基地建设是推动社会实践基地稳步发展,夯实社会实践资源保障,巩固社会实践成果,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促进实践地经济社会发展双赢效果的有力助推。今年的社会实践工作启动之后,*团委组织人员对已有的社会实践基地资料进行整理,完善了基地联系表;利用整合的信息与实践基地取得联系,征询相关接收单位今年继续合作的意愿以及合作的具体要求;结合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申报立项,将有意向继续合作的实践基地信息向广大同学,并向申请立项的符合条件的实践团队提供实践地的联系方式,指导其与实践地充分接洽,寻求持续合作。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团委还召开专门会议,就基地建设管理的具体细节展开深入讨论,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了《*大学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及管理办法》,出台了《*大学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运作说明》,为实践基地的规范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团委也将对相关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社会实践基地按内容、形式、功能等要素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分类,实现分类管理,增强参与实践同学的资源意识、合作意识,实现社会实践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指导实践团队进行风采展示与成果交流,扩大社会实践育人成效。着眼于构建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实现“一人实践,多人受益;一次实践,长期受益”的目标。自9月中旬开始,*团委组织各团队开展了以“实践奥运精神,共促和谐发展”为主题的20*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并对这些活动进行统筹规划、细化指导、分类扶持。

校团委举办了“百镇千村”调查计划、“五彩奥运,微笑*”志愿服务行动计划、“和谐共谱,青春同行”班团组织行动计划、学生骨干训练营等专场报告会,并积极鼓励基层院系团委和学生社团通过报告会的形式,展现社会实践活动的全程概况,让更多同学切实了解祖国的风土人情和发展状况,共同感受和体会实践活动的酸甜苦辣。对于那些主题鲜明、内容充实、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和传播效果的报告会,校团委还通过接受申报立项的方式给予经费支持。在此基础上,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光华管理学院、元培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社会学系等院系团委以及爱心社、山鹰社、黔中文化发展促进会等学生社团均自发组织了本单位的社会实践专场报告会,很好地扩大了实践活动的辐射面和影响力。

以上就是360范文网的小编对大学生环保社团(精选5篇),以及大学生环保社团(精选5篇)的详细介绍与分析,相信大家看完之后都已经对这方面有了更详细的认识与了解。

菁英职教网文章归档 教育资讯 留学攻略 七品教育网站地图xml
212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