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小故事(精选5篇)

| 婕音

推荐文章

菁英职教网 培训啦 留求艺

德育小故事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数字故事 中小学德育教育 教学设计案例

随着“校校通”工程和“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逐步推广,网络和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数字故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通过将文字、图像、声音、音乐等多媒体素材的有机整合,讲述真实性、情感性、意外性的可视化故事,为学生提供一种高质量的学习体验。笔者认为,将数字故事与中小学德育教育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德育的教育质量和效益。

一、数字故事的简介

数字故事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达纳•温斯洛•阿奇利作为数字故事的首创者,用电脑把自己的老照片配合讲述制作成了一部自传体小电影,得到了好评[1]。后来,随着数字故事的成型和不断推广,越来越多的教师参与到数字故事的学习和制作中,并将这种方法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

数字故事的制作流程主要包括三个步骤:

1.确定主题、编写故事

在制作数字故事的过程中,主题的选择非常重要。这个主题要源于生活,在真实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和升华,再配合具有意外性的欧亨利式结尾,带给观众心灵的震撼,引起观众的共鸣。

2.设计故事模板

故事模板能够形象直观地显示出作品完成后的可视化效果,就像是一个可视化“地图”,指引故事创作者去组织故事开头至结尾所能看到和听到的素材,为编辑数字故事起指导作用,方便作者直观性地思考和安排各种素材[2]。

根据故事的结构安排和内容要求,选择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图片、文字、视频、音频,并用PowerPoint、绘声绘影、Move Maker等软件将各类多媒体素材加以整合,形成完整的数字化故事。

二、数字故事与中小学德育教育的结合点

(一)中小学德育工作本身存在急需解决的问题

《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指出:“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因此,必须把德育工作放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然而,目前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最为突出的是远离学生实际,针对性不强,“假、大、空、远”现象严重;德育途径单一,方法简单,存在“老办法不行,新办法不明、硬办法不行”的无奈[3]。如何拓宽学校德育途径,改进学校德育方法,成为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数字故事让学生成为德育学习的主人

中小学德育教育要求结合学生年龄小、思想单纯的特点,展开形式活泼、生动形象的德育活动,让学生理解深层次的思想教育内涵。此外,《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总论)》中指出:“青少年思想品德必须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这就要求德育教育必须集合学生生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内容的情境中。

数字故事的制作特点恰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对现实生活进行探究,并通过数字化故事叙述的方式来展现自己掌握的知识和自己对问题的看法[4]。数字故事通过确定主题、设计模板、搜集多媒体素材、制作作品等一系列的过程,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和高质量的学习体验,激发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让学生用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索心将内容抽象、理论深奥的知识点转化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可视化故事,培养学生创意、表达、艺术、逻辑等综合素养。

(三)数字故事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情感

数字故事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简洁的文字、契合主题的图片和声音,带给人们心灵的震撼和对生活的思考。如数字故事《逃生者》,讲述了一位伟大的母亲为了拯救自己的孩子,选择自杀性的跳楼方式;《我不愿当老师》告诉我们作为教师的辛酸以及他们甘愿为学生奉献的精神;《老师,我可以不爱吗?》带给我们一个孩子因为不想看到母亲在恶劣的天气下工作,向老师提出不爱秋天和冬天的故事。这些故事虽小,却具备极高的故事性、艺术性、技术性和创新性,深深感动着每一位观众。由此可见,制作符合德育教育主题的数字故事,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促进师生思想深度交流,将知识技能教育与情感态度教育相融合,使学生从数字故事的启迪中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三、教学设计案例

本文以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马路不是游戏――遵守交通法规靠自觉》为例进行教学设计,来探索数字故事在中小学德育教育中的运用模式。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交通法规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懂得珍爱生命

具有小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能力目标 初步具备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

初步具备利用网络搜索信息的能力

初步会操作PowerPoint等软件,并通过软件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知识目标 知道有关交通规则和常识

知道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

(二)教学环境:网络教室,要求每台计算机安装PowerPoint等软件,并能链接互联网。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师:大家小时候一定都学过一句童谣:“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那大家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吗?生:(自由回答)

师:大家回答的非常正确,这句童谣就是告诉我们要从小养成交通安全意识,遵守交通法规。

2.展示违反交通规则和交通事故的图片

师:交通猛于虎,之所以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是因为一旦出现交通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下面大家来看一组图片,并告诉老师你们有什么感想?

生:(观看图片并谈观后感)

3.播放数字故事案例

师: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此时此刻同学们又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生:(观看屏幕并交流感想)

4.小组合作,制作数字故事

师:大家都基本了解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和意义,现在老师要把同学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制作一个有关交通安全的数字故事。

生:各小组确定主题、编写故事、设计故事模板、分配任务、搜集资料。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技术指导,帮助学生高效率地完成多媒体素材的选择和编辑工作。

四、总结

数字故事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不仅是对学科课程的补充、延伸,更体现了它的“综合性、跨学科性”[5]。数字故事与学科教学相整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同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作一个好的数字故事,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功底和艺术审美能力,还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数字故事”教学软件制作能力和多媒体素材的编辑处理能力。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和信息素养,有意识地制作和推广数字故事,让数字故事真正成为中小学德育教育强有力的工具。

参考文献:

[1] 孙卫华、郑红艳:《数字故事在美国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年第2期。

[2] 李颂:《数字故事:一种新学习和表达方式――以“上海市女教师故事大赛”为例》,《上海教育科研》,2011年3月,第44-46页。

[3] 刘立华:《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问题和对策》,《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第22期,第163-165页。

[4] 伍小芳:《数字化故事叙事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教学论文,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隆广中心小学,2011年9月9日。

[5] 陈静娴:《数字化故事叙事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第57页。

德育小故事范文第2篇

一、故事资源开发与运用的价值

1.故事是教育手段也是教育资源

故事历来深受孩子们喜爱,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形象地描述过:故事是孩子们了解世界、认识世界的桥梁,不敢想象缺少故事的儿童世界会是怎样的荒芜。这充分揭示了对于儿童,故事绝不仅仅只是一种娱乐,更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教育资源。故事能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儿童知识的增长,提升儿童的道德认识,春雨润物般改变儿童的行为。

2.故事可调动儿童的主动性

故事以其生动的情节、丰富的内容、瑰丽的想象,魔术般地吸引着儿童,使他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主动调动自己的形象思维和道德认识去领悟故事的精髓,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受到启迪。如孩子们喜闻乐见的《龟兔赛跑》,在听听、演演中,孩子们就知道了骄傲使人落后、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再如《丑小鸭》,孩子在或伤心或兴奋中感悟了欺凌弱小的可恶,产生了对弱小同情的意识……其效果是说教、惩戒所难以达到的。

3.故事丰富的资源便于取舍

在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可以接触大量的故事:从杂志中读到的故事,从别人的交谈中听到的故事,从电脑网络和电视节目中看到的故事,还有大量的外国儿童文学经典故事,当然必不可少的就是我们老祖宗遗留给我们的无比宝贵的财富――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寓言故事、名人故事等等。这些故事,有的历经千年历史长河的淘洗和积淀,时至今日依旧熠熠生辉;有的宛如刚降临人间的天使,无比圣洁。故事教育资源的丰富性可谓无可比拟,便于教育者的取舍,教师可以根据德育目标各取所需。

另外,故事开展的形式主要是口头讲述,较少受到时间、地点、对象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开展。这是其他教学资源和手段所无法企及的。

二、故事资源的开发策略

但纵观各个年级的品德教材,故事资源匮乏,内容单薄,且一些故事的地方区域性、时代感不强,无法满足孩子们对故事的渴求,也无法给学生提供充分发展个性的机会。因此,在德育活动中教师应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儿童的实际需要,利用现有生活中大量的故事资源、本乡本土的“活”材料和学生身边的“真”故事等,致力于进行故事资源的全景式开发,充分挖掘其故事资源的潜力,极大地丰富德育活动资源,提升德育活动质量,实现德育活动的整体优化,使故事资源更好地为学校德育活动服务。

1.收集适合师生阅读的经典故事

我们把每个优秀的品德教师看作一个“故事资源库”。2006年,我们虞舜小学品德网络研修班学员(来自全市各乡镇的45位品德学科志愿者)通过多种渠道收集适合我们教师和学生阅读的故事:有的来自于学生喜欢读的故事丛书;有的来自于手边的各类杂志;有的来自于某个网络论坛;有的来自于我们的各类语文、品德教材……从这些故事中,我们精心挑选了其中的99个经典小故事,编印了《99个德育小故事》这一口袋书。同时还在虞舜品德网络研修班的博客上设置了一个“品德课程故事资源”栏目,教师随时可以把自己发现的故事发到博客上,并简单地写下自己的推荐感想,以供大家阅读使用。2008年,《小故事好习惯》(精品宝典版)在百合蔷薇的博客上进行网络360度共享,有效地提高了优质故事资源的利用率。

2.开发与教材相配套的多元故事

小故事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发人深省,也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往往喜欢听故事,在品德课堂中运用故事进行说理教学,形象生动,少了往日的严肃说教,课堂气氛活泼融洽,增加了每个学生的参与机会,积极思维,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在亲切自然愉快的情境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于是,我们全市6个学区分年级根据浙教版小学全册品德教材的教育活动主题,收集、创作相应主题的小故事,并陆续编印了2本《同步故事锦囊》(教材配套版・上下册),便于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地运用,使学生从直观、形象、易懂的故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道德教育,切实提高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征集学生原创的生态故事

为使学生能阅读到来自同龄人的真实故事,提高品德课程的针对性、有效性,我们面向全市六万多名小学生开展“2009上虞市小学生‘三好(良好的饮食、良好的运动、良好的学习)习惯’”优秀故事征文活动。通过评比,我们选取了99个学生优秀习惯故事编印成册,题为《我的习惯故事》(学生原创版),供学生阅读。教师把这些真实生动的优秀习惯小故事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当“阅读礼包”,让学生在美美地品味分享同龄人的“故事大餐”中寻找好习惯的榜样。通过大量习惯故事的阅读,让学生发现同伴养成好习惯的秘诀,体会好习惯在健康、幸福成长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养成好习惯的愿望,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尝试。2011年9月,“我有好习惯系列丛书”之《“小书虫”酸甜记(学习篇)》《“肥羊羊”运动记(运动篇)》《“零食奴”翻身记(饮食篇)》由广东教育出版社正式公开出版,该丛书受到了学生、家长和教师们的极力欢迎。

4.师生采集鲜活的音像故事

我们还将“小校园”延伸到“大社会”,样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重要事、感人事、警醒事、科技事和趣味事为主的集锦(影视故事一般来自“焦点访谈”“法制在线”“浙江骄傲”“纪实”等栏目);二是以一个热点事件为中心,结合学校每月德育教育主题,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DV小组的孩子们拍摄最近发生在校内外的新人、新事和活动,制作成DV故事在学校电台中展播(《今天我当家》《被遗忘的角落》等30余部DV故事已陆续在电台中播出),从而引导学生通过照片和摄像的方式,来关注、监督、展示校园或社会的真善美与假丑恶,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可以这样说,故事是品德教育割不断的脐带。我们一直继续致力于德育活动故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并将收集到的品德故事制作成一把把“小巧的钥匙”,打开孩子们通往成长的路上的“一扇扇心门”。

三、故事资源的运用策略

伟大的思想家柏拉图曾主张:生动的故事是向理性觉醒前的儿童传播道德真理的最有效的和最恰当的方式。所以无限相信故事的教育力量,善用故事,潜移默化地教育孩子,应成为教师的教育信念。在研究实践中,我们循序渐进地通过多渠道将故事资源融入品德课程和德育活动之中,探索故事课堂,尝试故事资源多维度的运用,让故事如水渗透,使孩子全面浸润故事的德育熏陶。

1.品德课活动中品故事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讲故事是以故事情节或主人翁的形象去感染、教育儿童的活动方式……故事要有趣味性和教育性,让儿童能通过故事激感,领悟道理。”故事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发人深省,也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运用故事进行教学是既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又符合新课程理念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和各班级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挑选故事,把故事与教学内容相融合,活跃课堂气氛,拓展学生视野,寓教于乐,开启学生心智。我们把故事运用于课堂的每个教学环节:上课伊始,思故事,激发学生兴趣,以故事导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课中,用故事加深学生的理解,抛故事启发学生思维,加故事充盈课本内容,让故事为教学服务,趣化品德课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末,品故事,导引学生的行为,以富有哲理性的小故事导行,使孩子们的心灵受到触动或震撼,将道理真正转化为孩子们的道德认识,并引发道德之行。

教材中的故事资源的充分利用,而且课内课外里应外合,由点带面,引导学生在故事中主动体验感悟,不但教学目标轻松达成,而且从更多的故事中汲取了不可估量的精神力量。

2.班队活动中插故事

班会是学生合作、共处、学习、开展活动的载体。我们尝试着把故事素材运用到班会活动之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参与多了,感动多了,流泪的多了。这正是我们追求的。我们坚信,没有学生的心动,就没有教育的成功。如在开展节约用水这一主题班会时,我们将《涛涛的梦想》等一系列真实的故事引进班队活动中,通过班会讨论、教师指导,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节水意识。为了配合学校创建绿色学校,放映了《可可西里》《后天》等环保系列音像故事,并开展主题讨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晨会课活动中讲故事

我们还尝试着在实验班每天的10~15分钟晨会时间用来讲故事、听故事,并把这段时间命名为“天天微故事”。“天天微故事”的基本模式是“听故事―议故事―悟故事”。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天天微故事”的平台上,学生们听得很认真,参与积极。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天微故事”不光拓展了学生们的知识视野,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且明白了许多道理,为很多好习惯的养成立下了汗马功劳,效果十分明显。“天天微故事” 把常规教育、劳动卫生教育、集体教育、与同学和谐相处、尊师敬长等内容全都融合了进去。因为教育的内容融化在了学生们爱听的故事中,教育就少了一份生硬,多了一份自然。

4.日理课活动中创故事

为了培养每个学生的小主人意识,不少班主任让学生记载班级日志故事,这些故事是学生成长的真实足迹,是学生记忆深处的美好回忆。特别令人感动的是有一位叫李维维的班主任老师,她让孩子们轮流做值日班长,在行使自己管理班级权利的同时,要求把做值班长当天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内容真实地记录下来,372篇班级日志,14万余的文字,在两年时间内积累起来,积集为《成长的故事》(班级日志生态版)。这些原生态的记录是如此原汁原味,如此童心璀璨。在离开母校之前,她赠给每位学生人手一册,作为迈向初中大门的礼物。当孩子们手捧带着自己心血和汗水的成果时,谁会不备感珍惜?当这些孩子长大后,谁会忘记这段丰富多彩的“童年历程”?

德育小故事范文第3篇

一、积极创设环境,阅读道德故事

德育的方式是多样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是一种间接的德育。它潜移默化地滋养着儿童的心灵,它比课堂上的道德灌输效果更好,更为显著。从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看,几乎所有的孩子认识生活、认识社会都是从故事开始的,故事伴随着孩子长大,影响着儿童的行为。因此,通过故事进行价值观导向教育,更符合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更有针对性和必要性。我们要积极为学生创设阅读环境,开展阅读道德故事的活动。我们可以筛选出适合学生阅读的道德故事书籍向学生推荐,鼓励学生借阅,让孩子每天都能接触书籍,阅读自己喜欢的故事。例如《木偶奇遇记》小朋友们很喜欢,他们在阅读故事时,将自己融入故事情节,跟故事主人公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失败的悲伤、骄傲的惩罚、撒谎的内疚。这种情感体验能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在类似的情境中避免发生撒谎的行为,讲诚信的道德教育将伴随孩子一起成长,成为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来源。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教师,我精心选择一些经典道德故事以及优秀的读后感布置黑板报及左右两块版面,例如:耳熟能详的孟母断织、孔融让梨、黄香温席……进行阅读宣传、交流,营造一个好的注重以荣辱观为主题的班级文化氛围,对小学生进行潜移默化。道德情感在故事中不断陶冶,一旦形成会积极影响人的道德行为。这种潜移默化的教导方式比道德灌输或是说教更为优越,效果更为出色。

二、学科渗透故事,进行道德教育

在教学中,几乎所有的学科教材或教学过程都有故事的安排。尤其是属于人文学科的语文、品德等学科最多。首先,我经常在学科中利用道德故事来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导向。有时则是选一两个故事来讲。学生们最喜欢听老师讲故事了,故事并不长,有动物界的,有人类的,有古代的,有身边的。例如:二年级的思品课《我与小动物》中,我就给孩子们讲《金丝猴的故事》,利用动物故事进行引导孩子珍爱生命,保护动物。一年级的口语交际《学会道歉》,就利用《孤单的小熊》这个故事引导孩子们明白如何与人相处,做错事要道歉,真诚礼貌地待人,这样才会有很多朋友。学生们喜欢在小小的故事中去思索,去反复回味,去学会成长。而我发现这个时候学生们的眼神也是最专注的,表情也是最宁静的。这样就使道德故事渗透在平时的教育中,引领孩子们学会做人,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其次,开设“经典阅读课”指导阅读。每周四下午,学校设立经典阅读课。我在阅读课上,我经常给孩子讲绘本故事。例如:《我有友情要出租》讲的就是大猩猩出租友情的故事,通过故事告诉孩子们,友情是无价的,有时候胆大一点,勇敢地伸出友谊的手,主动和对方打个招呼,说说话,玩玩游戏,就能交上朋友。通过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阅读, 促使他们主动地读,专心地读,兴致勃勃地读,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而产生独特的个性化感悟。在此基础上,教师推荐经典故事,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并进行阅读摘抄、读书心得的交流。大量的阅读不仅促进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而且引领学生形成良好道德价值观。

三、故事引导践行,深化道德教育

德育小故事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育叙事;小学;品德与社会;德育艺术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当前小学进行德育艺术教育的主导学科,通过其有效的课程开展,将学生的品质养成与思想教育联系起来,给予一些启发性的教育思想,纠正学生日常生活的不良观念,使他们在学习中找到健康的成长方向,从而获得高效的德育。但是以往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过于强调课本上的知识内容,不注重实质性的道德教育。学生已然把这门课程当成了教学课程,其实际的教育思想得不到学生的认可和发展,只能保留在课堂教学中,未曾切实地进入到小学生的心里,对他们的行为素质产生确切的价值。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渴望得到的是全面而有效的思想教育,并不是简单的课本知识传播,但是传统的教育更加注重了“教学”板块,学生仅仅能够记住和掌握一些德育内容,实际对于他们的影响却是十分小。为此,在素质教育的落实过程中,人们加大了对德育艺术教育的关注,教师也实时引入了教育叙事的教学方法,以期全面提高教育实效。

一、教育叙事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重要性

1.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改善教育氛围

相比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而言,教育叙事更加有利于品德课程的开展。通过教育叙事,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帮助教师轻轻松松地开展教学和教育。学生也会因为品德课程的趣味性,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整体的学习氛围。而且叙事教育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俨然不同,方法变得多样科学,且能够最高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乐于并享受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同时,叙事教育是一种以叙事展开的教学过程,教师可以适当地选取一些趣味性的德育故事,在课堂上进行讲述,这样不仅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探讨兴趣,还能深层次地挖掘学生的内心思想,形成他们优良的作风习惯。

2.高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德育的深层次传播

教育叙事除了有一定的趣味性之外,还具有较高的启发性。在品德课中,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叙事教育的特点,在基于课本内容的前提下,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联的趣味故事进行讲述。一方面可以高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接受这堂课的思想教育,积极进行故事探讨和讨论,加强与教师的互动交流。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德育在整体教学过程中得到深层次的传播,学生能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产生与故事人物的共鸣,自觉地认可这种思想教育,并把这层因素增加到培育自身优良品质的过程中,升华自己的人格,培养做人做事的行为习惯。

二、教育叙事在小学品德教育中的综合运用

1.以品德故事铭育树人,传播美德

有关教育的叙事比较多,而且范围也比较广。但是,在小学品德课中的运用却并不多。笔者以为,教育叙事应当将教育和人本相联系,突出以人为本与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丰富学生的感受和情感。小学之所以会有思想品德课,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小学生的思想教育能够切实影响学生的品德修养培育。开展思想品德课,不仅可以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思想教育,还能改善学生的成长过程,使他们成为品德优良的人。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使学生成为一名品行良好的人。而面对小学生对品德课文的文字性教学咀嚼起来十分不易的状况,教师必须采用全新的思想教育方式。教育叙事的开展,恰好改善了这一状况,而且由于其教育方式的趣味性和新颖感,学生很容易对这种教育内容认可和接受,有效地促进了美德教育的宣传。教师要合理运用叙事教育的教育传播功能,让学生切实地认识到优良美德思想的重要性,并加以在生活中运用和传播,完善自身素质修养的同时,改变了生活氛围,促进了文化素质氛围的形成。

2.以智慧型故事进行启发式教育

教育叙事不仅能够高效实现传播优良美德的重要作用,还可以以一定的智慧型故事进行思想教育启迪,使学生自己感受到美德思想的渲染,优化自身的素质修养。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本质是一门教育型的课程,其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传播美德知识,而是为了进行实质性的教育宣传,把思想教育切实地落实到学生的心里。而想让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转型的最有效方法莫过于让其进行自我感悟和学习,智慧型故事就是这样的教育模式,教师把一些智慧的故事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讲述,学生会因为故事中的智慧内容获得一定的启发,提升自己的品德与思想,并能在课堂上进行智慧的交流探讨,发现这类故事的独到之处,促使自身的良好行为习惯得到高效的培育。

总而言之,教育叙事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仅是为了更有效地传播知识性内容。它可以实质性地渲染教育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有效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逐步完善和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通过故事的倾听和理解,产生深层次的启迪,与教师进行积极的思想交流,找寻平时生活中自己为人处世中的不足之处,加以改善和优化,最终会对自己的人格形成造成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德育小故事范文第5篇

(1.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徐州221116;2.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徐州221116)

[摘要]道德叙事是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它与儿童有着天然的适切性。本研究探讨了不同的道德叙事类型对5~6岁儿童道德认知的影响。57名幼儿被随机分配到叙事产生组、复述组及控制组,前两组分别在完成故事产生和故事复述任务后进行自愿帮助行为测试,控制组则直接完成自愿帮助行为测试。结果表明,道德叙事类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儿童的自愿帮助行,为得分,叙事产生组儿童的助人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复述组和控制组。道德叙事通过激发儿童的道德同一性对儿童的道德认知产生促进作用。

[

关键词 ]道德叙事;道德同一性;道德认知

一、问题提出

“叙事”,也称“讲故事”,是一种脱离语境进行有组织表述的语言能力。心理学认为,叙事包含着复杂的认知活动,这一过程需要启动记忆系统中与叙事有关的知识,选择合适的词语表达概念,选择适当的句子表达判断,同时还需要合理组织所说内容以及考虑听者的注意力与感受等。叙事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已有研究普遍认为,叙事能力能够反映儿童在认知、情感、社会性和文化等诸多方面丰富的信息。通过叙事,儿童可以实现社会化、道德规范和角色意识的内化。叙事与儿童的思维特征有天然的适切性。布鲁纳曾经提出,人类存在两种本质上不同的思维模式,即例证性思维和叙事性思维,儿童的思维更符合叙事性思维的特征,儿童经常把他们探索的外部世界看作是有生命、有联系和有故事的世界。儿童的计划、记忆,甚至他们的爱和恨,都以故事情节为导向。在故事理解的过程中,叙事者的经验、愿望和目的会伴随叙事内容传递给儿童,滋养儿童的精神。因此,叙事在儿童的社会性和道德认知发展上起着核心作用。

道德在本质上是一个高度自主、自为及自觉的领域。道德认知是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并集中表现在道德判断上。就其实质而言,道德认知是主体对社会道德现象的认识、知觉、体会、理解和把握。叙事则是一种久远弥新的道德教育方式,通过价值传递,叙事可以帮助儿童获得道德的形成与发展。所谓“道德叙事”,指叙事主体通过口头或书面话语,借助对道德故事(包括寓言、神话、童话、歌谣、英雄人物、典故、生活事件、生命故事等)的叙述,促进受教育者道德成长、发展的过程。它包括叙事主体自己的生活经验与体验、生命经历与追求,及对他人经历、经验、体验与追求的感悟。运用叙事法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能够适应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水平,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儿童通过轻松有趣的故事掌握抽象的道德观念。

道德同一性(moral identity)即“道德认同”,是联结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自我调节机制,是激发道德行为的重要动机。布拉西(Blasi)是道德同一性研究的奠基者。他认为,道德同一性意味着个人的道德系统和自我系统的同化或融合,以至道德观念和个人认同达到一定程度的统合。道德同一性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结构,在儿童理解道德生活以及如何建构道德自我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阿基诺(Aquino)和雷德(Reed)考察了道德同一性与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他们向青少年被试呈现了9个有代表性的道德特质词汇(关爱、同情心、公正、友好、慷慨、助人、勤奋、诚实、善良),让他们想象具有上述品质的人的观念、感受和行为,以唤起被试有关“道德人”的心理图式,然后让被试对10道题进行7级评分,如“做拥有这些品质的人对我很重要”(内在化测题之一),“我积极参与那些能让别人知道我具有这些品质的活动”(表征化测题之一)。结果显示,道德同一性与大学生自我报告的志愿服务行为(帮助弱势者和适应不良者)呈显著正相关,与高中生的实际捐赠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已有研究表明,与道德有关的行为历史会影响人们未来的道德行为。根据康威(Conway)和皮茨(Peetz)的理论,道德同一性在这个过程中起着调节作用。回忆距离时间较远(抽象)的道德或者不道德行为时,他们更倾向于做出与回忆内容相一致的行为。道德自我知觉激发行为一致性,认为自己有道德的人比那些感觉不太道德的人将会做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个体不仅能自发做出道德自我描述,而且也能自发做出道德行为。

长期以来,我国儿童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侧重于例证性思维和抽象道德观念的灌输,这种道德教育方法超越了儿童的生活空间,远离儿童的心理世界。而道德叙事在儿童的社会性和道德认识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道德叙事方法理应得到重视。本研究试图从实证角度探究叙事类型对儿童道德认知的影响,从而为儿童道德教育提供直接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选取徐州市某公立幼儿园大班儿童57名(男29名,女28名,平均年龄67.6+6个月,年龄跨度在62-71个月)。所选幼儿智力正常,无语言、听力或认知障碍。经过对家长和教师的访谈得知,57名幼儿均来自城市普通职工家庭,经济状况良好。将57名被试随机编号,分为均等的3个实验组,根据叙事诱发方式,分别是故事产生组、故事复述组和控制组。正式实验前,发放《研究知情同意书》征得家长同意,并通过访谈向家长和教师获取幼儿日常帮助行为的数据,要求家长和教师运用五点量表法给出幼儿日常帮助行为的程度。结果显示,三组幼儿实验前在日常助人行为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二)实验设计与材料

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自变量为道德叙事诱发的两种方式,分别是故事产生条件和故事复述条件,实验中加入控制组以考察叙事对道德认知的影响。要求故事产生组的儿童讲述自己最近做过的一件帮助他人的事件;故事复述组的儿童听主试讲述故事《助人为乐的小乌龟》,然后复述故事。因变量是被试自愿帮助行为得分。

所用材料为儿童故事《助人为乐的小乌龟》以及《自愿帮助行为测试表》。《助人为乐的小乌龟》改编自网络故事,语言生动,形象鲜明,通俗易懂。《自愿帮助行为测试表》由研究者自编,从爱心捐助、爱护弱小、帮助同伴家人三个方面编制,共14道题目,设置五级评定法,分别为“一定不会帮助”“可能不会帮助”“不知道”“可能会帮助”“一定会帮助”,分别计分为1、2、3、4、5分。经过资深专家和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的精心指导与反复修改后,这两份材料均符合5—6岁大班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

(三)实验过程

本实验由两名研究者共同完成,实验在安静的房间里进行,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向所有幼儿说明本实验指导语:“小朋友们,你们好。今天,老师要与你们共同完成一个有趣的小测试,希望你们能按照自己的真实想法来回答我的问题。”第二阶段,道德认知诱发。按照三组编号顺序,分别由主试A(l名学前教育系研究生)实施不同的实验处理。对于故事产生组,要求被试讲述发生在近期的自己所做的帮助他人的事情,比如在班级里帮助老师发放物品或者帮助小伙伴解决问题,在家里帮助父母做家务等,引导被试尽量说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及感受等信息。对于故事复述组,要求被试认真聆听主试讲述的《助人为乐的小乌龟》,故事讲完后,再由被试向主试讲述刚才听到的故事。复述过程中,主试可以向被试提示时间、地点、人物和经过等信息。第三阶段,自愿帮助行为施测阶段。由主试B(另一名学前教育系研究生)协助被试完成《自愿帮助行为测试表》,研究者以客观的立场以儿童能够理解的语言来设置问题情境,询问被试在此情境下会如何做,在得到被试的答案后,再询问其做法的原因,以确保被试作答的态度是认真的。最后,收集完成的测试表,向被试表示感谢并奖励。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以被试自愿帮助行为测试得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分析。以叙事类型为自变量,被试自愿帮助行为得分为因变量进行数据描述与单因素方差分析。儿童在各条件下的道德认知得分见表1。

统计结果显示,不同启动条件对儿童道德认知影响的差异是显著的,F(2,56)=3.89,P<0.05。进一步的事后分析表明,故事产生条件下,儿童的自愿帮助行为得分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s<0.05,而故事复述组儿童的道德认知得分和控制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这表明,当儿童回忆近期所做的道德行为时,在随后的自愿帮助行为测试中会表现出更多的自愿帮助行为,即当儿童叙述过去自身发生的道德行为时,会出现道德同一性效应。

研究者还分别考察了被试在爱心捐助、爱护弱小以及帮助同伴家人三类任务上的帮助行为表现。以叙事诱发方式为自变量,被试自愿帮助行为得分即儿童道德认知差异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爱心捐助方面,不同启动条件对儿童爱心捐助影响的差异是显著的,F(2,56)=6.46,P<0.05。进一步的事后分析表明,故事产生条件下,儿童的爱心捐助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s<0.05。故事复述组儿童的道德认知得分和控制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爱心捐助测试中,被试回忆并讲述自己近期做过的帮助行为比复述他人的道德叙事表现出更多的捐助意向。而在儿童爱护弱小和帮助同伴家人方面,不同启动条件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s>0.05。

四、讨论

本研究考察了叙事类型对儿童道德认知的影响。结果发现,故事产生条件和故事复述条件下儿童的道德认知得分均高于控制组,这表明叙事确实会影响儿童的道德认知。同时,故事产生组的道德认知得分又显著高于故事复述组,这表明不同叙事类型对儿童道德认知的影响不尽相同,可能存在两方面的原因:其一,儿童从道德故事的听者转变为叙事者,是儿童道德自我的解构与建构过程。现代记忆心理学认为,儿童所听或所读的大量道德故事最终会积淀成指导他们行动的脚本或图式。特别是个人生活道德叙事,不仅充分利用了自身的道德教育资源,还使儿童有机会整理、反思自己的道德生活,进而形成积极的道德自我。这种合作与对话的道德教育方式,使儿童道德不断地自我建构,在陶冶和培养儿童本性的同时,儿童的道德认知水平得到了提升。其二,已有研究发现,抽象的道德自我知觉会激发道德同一性。本实验中,道德叙事产生条件使儿童进入了回忆道德行为的情境,儿童在描述自己近期做过的好事或助人行为时,多以概括化的方式描述,且多集中于帮助情境以及帮助后的感受,如“看到妈妈在扫地,我就帮妈妈扫地,虽然很累,但是很开心”。这种回忆的帮助行为情境带给儿童道德体验与反思回顾,因此道德叙事的产生可能启动了儿童的道德同一性。而道德叙事的复述虽也带给儿童道德情境以及道德体验,但可能并没有激发儿童内在的道德同一性,因此儿童在道德叙事产生条件下的道德认知得分显著高于道德叙事复述组和控制组。

在爱心捐助、爱护弱小和帮助同伴家人这三个方面的帮助行为测试中,仅有爱心捐助的帮助行为符合道德同一性理论,爱护弱小和帮助同伴家人这两类帮助行为的测试得分与控制组得分差异不显著。儿童在4岁左右就已经产生道德,且儿童的道德认知是逐渐发展的,这种发展不但以一般认知能力的发展为基础,更重要的是,儿童的道德认知以他所处的道德环境及其影响为基础。根据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理论,2—7岁的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的身心特点决定了其较强的依赖性、向师性和模仿性,特别是受父母、教师的言行举止影响较大。已有研究表明,幼儿和学龄初期儿童的道德观念,都是从家庭或学校教育中接受个别的、具体的道德条目,具有较多的情境性。爱护弱小、敬爱父母是在幼儿生活中常被提及的要求,而这种情境也经常发生在儿童的生活中,是儿童已经具备的道德认知,因此道德叙事对其影响不显著。爱心捐助属于社会化层面的道德,受家长和教师影响较小,是儿童尚未具备的道德认知。同时,爱心捐助测试能排除影响被试道德行为的其他因素,方便实验操作,所以多数道德实验都会采用捐助行为来测试被试的道德行为或道德认知水平。捐助行为对道德认知通常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本实验结果也证明,道德叙事产生能够激发道德同一性机制,对儿童在捐赠行为上的道德认知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五、对幼儿道德教育的启示及相关研究展望

第一,道德叙事理应得到足够重视。教师和家长要深刻认识幼儿道德获得的特点,采用道德叙事的道德教育方式取代知识灌输和规则教导,采用体验、练习的方式取代解释和说教,充分发挥儿童叙事性思维的特点,利用道德故事的价值,让儿童在情境化的故事中深度卷入,唤起儿童的道德感知和情感体验,促使其形成积极的道德自我和道德认知。中国有着悠久的道德叙事历史、悠久的讲故事传统和丰富的故事资源,优秀的美德故事堪称民族文化的瑰宝。通过讲述这些故事,能够自然地向儿童传递“正直”“信赖”“公平”“诚信”“关怀”等核心价值体系,促使儿童获得道德认知。

好了,德育小故事(精选5篇)就介绍到这里,愿我们如花绽放,不负韶华,加油!(来源:360范文网 http://www.360fanwen.Com)文章共字

菁英职教网文章归档 教育资讯 留学攻略 七品教育网站地图xml
257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