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精选5篇)

| 婕音

推荐文章

菁英职教网 培训啦 留求艺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现状;对策

近年来,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强,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和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下,通过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时机,努力加快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步伐,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面貌一新。为进一步探索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笔者试对绿春县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进行粗浅的分析。

一、绿春县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一)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情况。

“十二五”期间,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7414户,新建上平河、大沙坝等地方数字电视发射台站16个,修缮广播电视“村村通”设备近1000余个,建设安装直播卫星“户户通”20000套,农村广播“村村响”及交通安全广播400套,建设有线电视网络光缆447公里。目前,全县有数字电视用户7350户、广播电视“村村通”2.74万户、直播卫星“户户通”2万户,农村广播“村村响”及交通安全广播400个,全县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96.86%、98.73%,比“十一五”末期分别提高3.27和3.56个百分点。

(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建设情况。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发展农村电影事业,满足广大农村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一项重点文化工程。“十二五”期间,组建农村电影放映队5支,流动放映车1辆,农村公益电影放映4860场次,周末县城广场电影放映400余场次,观众达100万余人次,根本上解决全县农村广大群众“看电影难”的问题。

(三)村级活动室建设情况。

近几年来,我县积极向上级党委政府及业务部门等多方争取资金,用于村级文化室的新建、改造升级和基本设备的配置,建成村级文化体育活动广场18个p村文化活动室88个、哈尼民俗展演中心1个、哈尼梯田文化中心1个。但是大部分文化活动室都是集老年活动室、党员活动室、妇女之家等一体的综合活动室,面积狭小,功能不全,活动场所有限。

(四)农家书屋建设情况。

绿春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8年至今,全县共建立农家书屋86个,配备图书种类1762种,图书3004册,报纸期刊50余类,光盘170余碟,内容涵盖文化、科技、少儿、政治、经济等,基本实现了全县行政村、社区全覆盖。

(五)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及农文网培学校情况。

在省州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关心下,建成了“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1个、乡级网点9个、村级网点71个,建成乡镇农民网络培训学校9个。县级支中心27台电脑,五乡四镇54台电脑及71个行政村71台电脑的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设。

二、绿春县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绿春县农村公共文化阵地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由于绿春县属于国家贫困县,经济总量小,财政收入少,对农村公共文化阵地投入也少,加之群众自身发展能力低,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

(二) 由于群众文化素质较低,“等、靠、要”的思想严重。

(三)村级活动室、农家书屋多数挂靠老年活动室、党员活动室等,单体建设的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很少,加之设备简陋,器材贫乏,在发挥文化主阵地的作用还不够。

(四)全县组建农村文艺队713支,但是由于缺乏资金,音响、锣鼓等文艺器材,远远不能满足文艺队的需求。

三、绿春县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

(一)齐心协力,狠抓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落实。

一是各级各部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文化强县建设的高度出发,切实把文化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要建立规范高效的组织领导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强化组织保障,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运转高效的文化工作格局。要健全完善行政管理体制,确保基层文化工作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有活动;二是进一步打造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宣传、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自觉承担打造哈尼文化生态县知名品牌建设的主要职责,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各项任务,当好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发展改革部门要在重大项目安排、专项资金使用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对成长性好、示范性强的重大文化建设项目给予支持;财政、人事等部门要把支持文化发展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发挥职能作用,提供保障条件。各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要各展所长,积极组织开展特色文化活动。

(二)多渠道增加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十三五”期间,要初步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格局,做到文化基础设施功能完备、公民素质明显提高、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形成规模、文化市场开放有序。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支持骨干文化产业民营企业的发展,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强文化建设资金的管理。按照中央和省州有关政策标准,确保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的足额投入,并随着经济发展逐年增加。农村行政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要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县财政要保证配套资金的足额投入。

(三)认真规划好“十三五”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要立足实际,深入调研,把绿春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边境文化、旅游文化等融为一体,通盘统筹,整体布局,把中央和省的有关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精神,贯彻落实到规划中,要新文化视角设计绿春的发展路子,研究制定突破性政策措施,科学策划文化建设大项目,争取纳入国家和省、州里的大盘子,加大对外招商力度。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 基础设施建设 经济发展 公共产品

一、山西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综合问题及原因

山西省内各级县乡下设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大致相似,各市农村问题具有普遍性。例如忻州市与临汾市的农村绝大部分水利设施建设供给数量不足,孝义市、介休市等农村道路硬化建设不均衡,离石市农村公共交通配给使得农民负担加重且效率低等,这些问题不仅考验着山西省各级政府加快职能转变,更要求各级政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重视,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山西省农村与城市之间差距拉大,尤其在资源配置方面出现严重的不均衡现象,均源于“城乡二元结构”无法从根本上破除,我省绝大部分农村地区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面临巨大挑战。水利、道路、文化、医疗等基础设施亟待改善,此外导致的失业增加、大量农村留守老人及幼童出现、城乡社会矛盾重重等社会现象也引起广泛关注。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其城乡发展失衡现象早已存在,一值无法真正满足农村地区经济、文化、生态及社会发展的需求。

下文将主要从基础建设、九年义务教育、通信、医疗卫生几方面入手,分析山西省农村地区公共产品供给结构现状的主要特点及原因。

二、农田水利及道路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有农田水利和道路建设,水利建设要综合考虑防洪效益、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及灌溉效益,而道路建设则要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率。

目前,山西省大部分农村地区例如临汾市九洲堡村、翟庄村及附近村庄由于观念陈旧,片面考虑农基建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均存在水利建设缺乏机构统一管理,造成极大浪费;吕梁地区由于多山,地形复杂,山路崎岖,农村地区道路建设规划不合理,阻碍农产品产销渠道,部分路段硬化度低。这些基础设施直接关系到农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健康发展,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载体的各项基础设施,有必要完善有关制度及指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要求数量保证,更要求质量和符合村民需求。

当前山西省大部分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数量上较以往有小幅提升,值得肯定的是国家已经开始重视农村社会发展问题,不断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一些投入,但在农村依然还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差距依然很大。考虑我省面临农村社会发展深水区,有必要学习先进理念,借鉴国外适合国情、省情的先进理论。

三、农村基础教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极大的提高了人口素质,自1986年中国着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来,中国城乡基础教育登上了一个新的平台。约30年基础教育发展历程中,农村地区教育发展滞后于城市。山西省临县作为部级贫困县引起广泛关注,其农村基础教育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教育经费严重紧张,所聘用的教师多水平不高。

其他县乡的农村教育水平参差不齐,而经济贫困的农村地区情况更严重,例如中阳县上庄村、文水县武家庄村等,基础教育资金更是入不敷出。此外农村教育基础设施供给问题还表现在: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低、农村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环境较恶劣、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农村学生人均经费差别大,这就导致了城乡基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无法协调城乡发展。

四、农村通信

当前,互联网高速发展,但农村互联网发展速度慢于城市发展速度,城乡间互联网发展差距拉大,甚至有地区还尚未完善网络通信,柳林庙湾村、兴县北查沟村目前还存在没有网络现象,由于通信成本高,光缆搭建不完整,甚至出现被盗情况。山西省的“数字鸿沟”在城乡之间有扩大趋势。

在新农村通信网改造相关文献《山西省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中指出,导致农村互联网发展缓慢的原因有三方面,如: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知识匮乏,对互联网的认知存在偏差;农村互联网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公共上网资源极度匮乏;农村上网成本相对于农民收入水平高于城市。针对农村地区普遍缺乏互联网知识,需要基层文化站进行互联网知识的宣传教育,配合通信技术的发展,逐步降低农村地区上网成本,提高通信基础设施在农村的普及率。

五、农村医疗保险状况

相对比城市医疗卫生状况,山西省农村地区医疗保险难以大规模覆盖。部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被挪为他用,政府扶持基金没有制度监管。造成农村地区医疗保险普及率较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本原因是农村医疗制度非正常性滞后,简单来说,就是制度问题。其次,影响农村医疗保险覆盖率的的因素还有:政府的财政投入不够,财政补贴不足;医药费用高涨,医药市场混乱;乡镇卫生院服务质量不高,技术水平低,设施陈旧;缺乏农村卫生服务人员,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参与意愿较低。解决这些挑战,不仅要求政府重视,提高管理水平,而且要求社会多方力量参与,提高村民卫生保健认识,降低参保门槛,降低运作成本,提高运作效率,逐步扩大农村医疗保险覆盖率。

六、总结

本文从农田水利及道路建设、农村基础教育、农村通信、农村医疗保险状况这四个主要方面来解说了山西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只有彻底分析了问题存在的现状,才可以为了以后寻找解决措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卢红萍,姜于伟.中国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34~49.

[2][美]迈克尔.P.托达罗.经济发展和第三世界[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255~30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财政紧约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策选择

农村基础设施是为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及农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各种要素的总和,是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及农民生活必不可少的基础性条件。由于国家长期推行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战略,使得国家财政基本建设投资的绝大部分都投向了城市,造成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严重滞后。虽然1998年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国家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状况有所改善,但从总体上看,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状况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严重滞后,已经成为实现城乡和谐发展、构筑和谐社会目标的重要制约因素。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强有力地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在极大地减轻农民直接承担的税费负担的同时,也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新问题。如何有效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为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财政建设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本文试图剖析在当前财政紧约束条件下,有效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选择。

一、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成因

1.公共财政观念树立的滞后,导致政府投入不足

依据公共财政的基本理念,政府的基本职责就在于提供公共产品。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公共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应该是政府的基本职责之一。然而,政府并没有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自己的基本职责范围,政府仍然把对农业生产的支出看作是不同的经济体系之间的支援关系,这可从财政支出科目中的“支农支出”反映出来。政府在财政预算安排中并不会保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的优先地位,而是作为支援来看待,象征性安排一点,随意性很大。一些政府部门和官员甚至把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看作是对农民、农村的施舍和恩赐。在这种“支援论”思想的支配下,长期以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大部分都是通过农民集资、投工投劳,由农民自己完成。农民交税以后并没有得到像城市居民一样有政府提供基础设施的权利,这是导致政府财政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的基本原因。

2.责权划分不清,各级政府投入责任难以落实

2002年修订后的《农业法》第十七条虽然规定各级人民政府要采取措施,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法》第六章也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作了原则性规定,但仍没有一个与《农业法》相配套的《农业投资法》来具体规范中央、省、市县、乡镇在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职责划分。由此,在落实各级人民政府农村基础建设职责时“无法可依”、“无章可循”。“中央请客、地方掏钱”,中央与地方利用建设项目“相互钓鱼”的现象经常发生。

3.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使决策偏好显示机制缺失,决策难以有效反映农民的意愿,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偏离需求,结构失衡,效率低下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数量、种类基本是由基层政府在没有农民参与的情况下决定的。农村居民往往是只能被动接受政府提供的基础设施,同时被动的承担相应的费用,农村居民对农村基础设施的真实需求难以体现。这种基础设施“自上而下”的供给机制忽略了广大农民对基础设施的实际需求,导致现行农村基础设施供应中出现过剩与不足共存的现象。

4.财政农业支出资金管理紊乱

(1)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渠道多,资金分散,难以形成合力。财政支农资金除由各级财政部门拨付外,县以上各级农、林、水等主管部门也层层下拨到县级对口部门,形成资金来源渠道多、投入分散的状况。县级管理、分配财政支农资金的部门有计委(发展局)、财政局、扶贫办、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农业局、林业局、水利(水务)局、畜牧局、农机局、水产局、气象局、国土局、交通局等10多个,时常出现同一项目多个部门管理。目前,最突出的是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和农口各部门之间以及各部门内部机构之间分配管理的财政支农资金在分配上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协调机制,基本上是各自为政,资金使用分散和投入交叉重复现象比较严重。

(2)支农资金挤占挪用现象普遍,支农资金到位率低。资金与项目随意性强,投资决策科学水平低,项目确定执行、资金支付、监督管理三者合一,责权不清,且集于一身,给各种违规违纪现象留下很大空隙。只要从财政渠道拨付的各类来自中央和省里的专项资金,都是被挤占的对象。国家财政支持“三农”资金有相当一部分用于各级农口事业单位机构和人员支出,“搞农业吃农业”的现象较严重,使真正用于农业、农民和农村的资金大为减少,相当程度上影响了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有效、规范。

(3)政府投入重视大江大河的治理、交通主干道等农业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而没有将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基本建设投资的范畴,政府财政支出在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中严重缺位。与农民生产和生活直接相关的农村小型基础设施过去主要依赖农民的集资和投工投劳,农村税费改革后,各地取消了“两工”,农村村办公益性建设要实行“一事一议”的政策。但从各地的情况来看,“一事一议”很难实行,即使中央和省级的大中型水利和道路工程修到了“家门口”,但是由于“最后一公里”没有打通,效益仍然体现不出来,农民实际上仍然不能受益。

5.“一事一议”制度实际上是把责任推给了农民

“一事一议”的实质是维持历史形成的城市与农村不同的基础设施供给形成机制,农村基础设施仍然由农民自己承担。因此,“一事一议”的制度设计实际上是把责任推给了农民。在现行行政体制下,如果继续由基层政府替农民决策,那么,“一事一议”将有可能演变成基层政府向农民集资摊派的政府依据,在基层政府财政越位的内在冲动没有彻底得到有效抑制的情况下,将会使各地方政府制造各种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行为得以延续,从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重的问题。

二、财政紧约束下有效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选择

1.树立公共财政观念,按照城乡一体化的公共财政体制要求,调整财政支出分配结构,奠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财政基本建设投资中的基础性地位,切实加大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在稳健财政政策下,财政处于紧约束状态,财政支出增长受约束较强。在此前提下,唯有按照城乡一体化的公共财政体制要求,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基本的公共产品纳入政府预算内对待,才能通过调整财政支出分配结构,在财政基本建设投资适度从紧的同时,严格落实《农业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确保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每年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例。

2.制定与《农业法》配套的《农业投资法》,依法明确界定各级政府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法定责任

《农业投资法》一是要明确规定各级政府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体,要依法承担提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法定责任。事实上,让政府承担起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体责任,应该是加快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以工补农”的一个重要途径。二是要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责任分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职责的划分,应该体现出基础设施的自然属性、经济特点和社会意义。一般来说,全国性的、跨省(区、市)和跨流域的、外溢性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由中央起主导作用,地方政府主要负责外部效应较小、受益范围较窄的农村基础设施,社区性的农村基础设施应由当地集体经济组织负责,地方受益的其他各类水利工程,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由受益部门和受益单位共同投资兴建。三是要建立各级政府“一把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责制”,实施各级政府“一把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票否决制”。

3.合理定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近、中、长期目标,分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近期目标是对现有水利基础设施进行修复、更新和巩固,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快农村地区乡村间的简易公路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和通讯设施建设;解决农村人口的饮水难的问题,加快完成改水改厕工作。中期目标是完成对大江大河大湖的综合治理,加快实施对小流域的综合整治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道路交通状况和信息交流基础设施,提高乡村道路的硬化率和油路率,完善农村道路交通体系;提高自来水普及率,确保农村饮水质量和安全;建立健全乡间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远期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建立起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发展所需的发达的基础设施体系,实现城乡之间在生态与生活环境方面的高度协调一致。

4.建立充分体现农民需求的偏好显示机制和自下而上的基础设施供给决策机制,确保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供给与需求的一致,根除自上而下的供给型决策失败造成的有限投入的损失

(1)改革现行的乡镇政府领导人产生办法,使乡镇政府领导人和村组织领导人都由本辖区居民民主选举产生。通过选举约束辖区领导人真正对本地区选民负责,把增进本地选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2)建立需求表达机制,在村民委员会和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基础上,由全体农民或农民代表对本辖区内的基础设施供给进行投票表决,使一个村或一个乡范围内多数居民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偏好得以表达。

(3)建立专家听证制度,对于较大型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在县乡人民代表大会决策过程中要举行专家听证会,在此基础上再由县乡人民代表大会投票决定。

5.理顺财政农业支出资金管理体制,强化财政支农资金监督管理

(1)建立一元化的财政农业支出资金管理体制。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应该确定各级人民政府农业部门作为财政农业支出资金管理的主管部门,将其他政府机构的农业支出资金管理权统一归并到政府农业部门,由政府农业部门统一行使财政农业支出资金管理权限,强化财政农业支出资金的集中统一管理,根除财政农业支出资金管理上政出多门导致的紊乱,提高财政农业支出资金使用效率。

(2)强化财政农业支出资金监督管理。一是严格落实强化财政农业支出资金管理责任制,政府农业部门统一行使财政农业支出资金管理权限后,就应相应承担财政农业支出资金管理责任。二是财政部门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管理方式,建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专门帐户,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方式,确保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专款专用。

6.合理优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资金结构

根据财政紧约束的现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资金结构的优化一是要在保证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的投入规模适度增长的前提下,逐步加大对农村生活服务性基础设施的投入;二是在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支出资金安排中,近期应主要投向小型农田水利、乡间道路等小型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项目。

7.恰当选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资金支出方式,以充分利用各种方式不同的优势,最大限度放大财政资金的效用(1)财政补贴。财政补贴的方式是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最基本的支出方式之一。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利用有限的财政资金,吸引社会资金进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调动投资主体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在实际操作中,财政补贴又可分为直接补助(如配套资金)、财政贴息、税费减免等形式。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村庄整理;适度集聚;节约用地;集约配置;城乡统筹

1 前言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农村居民点整理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的着力点[1]。通过村庄整理整治建设,后续的土地整理,有利于高效配置城乡土地资源,缓解经济建设与耕地保护的矛盾,促进土地要素在城乡间的高效流动,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土地利用格局[2],确保村庄建设资金的投入。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理念指导下,推进乡村经济建设、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建设的全面开展,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村庄建设之路。我们在承担武汉市新洲区双柳街镇域村庄布局规划规划设计中,做了一些探索性的工作,寻求新的解决方法。

2 项目概况

双柳街位于武汉市东、新州区南,距新洲城区驻地20多公里,南临长江与鄂州相望,北滨张渡湖区,东接黄冈市团风县,西临阳逻开发区,境内水系有一江(长江)二河(倒水、举水)三湖(张渡湖、七仙湖、桃花湖)环绕。双柳街地处湖区与长江之间的带形冲积平原,沃野平川,绿树葱茏,地质条件优良,地势平坦.双柳街的规划范围是双柳街的行政管理范围,总面积107.34平方公里,辖镇区和42个行政村,总人口5.42万人。

3 问题与对策

3.1 现状问题

行政村数量较多,各行政村人口规模基本在1500人以下,自然村规模多在300人以下,各村的居民点规模小,布局又分散,不利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村民对基础设施的享用,虽然建筑质量较好,但整体居住环境有待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薄弱,特别是农村用水和农村公共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蔬菜种植历史悠久,基础强,但还需要推进规模化。

3.2 现有的优势

以阳大公路为轴向的村镇布局基本形成。阳大路自西向东横贯全境,是全街对外交通联络的重要通道,全街大部分的村庄沿这条路分布,沿线的村庄基本上也都以蔬菜种植为主,蔬菜产业优势明显,水产养殖有一定规模。

3.3 思路和对策

根据乡镇的特点,发挥蔬菜和水产的产业优势,打造品牌农业;根据村庄的实际,综合考虑其社会宗族关系、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村民意愿以及村民生产出行要求,科学的进行村庄合并,控制村庄为合理规模[3]。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对现状土地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提高土地利用率,集约使用土地。增强镇区的发展极核和辐射作用,综合考虑城镇与农村建设的协调,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切实改善乡村的生活条件[4]。

4 规划镇域层次体系

规划对村庄进行撤并,将现有散乱布局的村民居住点整合为紧凑分布,进一步归并土地,实现农村的集约化发展。共合为中心村为32个,人口规模一般在600以上。基层村15个,人口规模一般在300以上。

按中心集镇、中心村、基层村三级配置双柳街村镇层次体系。

中心集镇:刘镇街区,它是全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带动全街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集镇,集中发展工商业和服务业。中心村32个:是以农业为主,适当发展为生产或生活服务的三产服务业,村委会等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分布在中心村。基层村15个:是一般的农村聚集点。

5 控制用地规模

镇域总用地面积为107.34平方公里,现状建设总用地972.63公顷,其中镇区26.6公顷,农村建设用地946.03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79.6平方米。根据《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双柳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按第二级控制为80~100平方米,规划镇区按人均90~100平方米控制,村级居民点按人均80~100平方米控制,确定镇区建设用地规模为108公顷,农村建设用地403公顷,总建设用地511公顷。平均每个行政村建设用地11.2公顷,中心村建设用地规模平均约5-9公顷/村,一般村级建设用地规模平均约2-5公顷/村,通过村庄规模的整理,适度集聚,复垦节约土地达到461公顷。

6 实施措施

6.1 近期道路和基础设施建设

道路:扩建刘大公路和新大公路达到镇二级道路标准,同时建设镇区内的长途车站等道路交通设施。

给水:改造完善现有双柳水厂,使其达到设计规模达到0.6万m3/d,提高供水压力。配套道路建设布设输水干管,解决刘镇及附近村庄的生产和生活用水问题。

排水:近期对现有明渠进行疏通整治,同时配合近期道路建设修建该地区排水管道。

电力:以镇区变电站35kv电源为支撑,近期新建35kv大埠变电站,沿主要公路架设10KV主线电缆,清理高压走廊,支线沿至各村庄的道路南侧或东侧架设,解决双柳供电不足的矛盾,提高村湾主变电容量。

环卫设施:对每个村庄结合设施的服务半径要求,对垃圾收集箱等均按规划要求合理进行配置,对每个村湾的杂物间、牲畜圈、私厕进行拆除,对公厕、牲畜圈等进行新建;每个镇区设一个垃圾转运站。

水体整治与绿地景观建设:根据村湾整治规划的要求,每村至少有一口当家塘。通过招投标形式,对村湾现状水体砌坎、围护及步行道建设,河道两侧种树植草。清理荒地,拆除乱搭乱盖的棚户,对房前屋后及宅旁的空地进行绿化。

6.2 近期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每个村庄设一个文化站(室),可兼作村民活动室,建议文化站(室)与村民委员会设在一起。每个村庄设卫生所、计生站一个。设多功能活动场一个,布设一定规模的健身器材。

6.3 建设引导

建议要严格控制非保留村庄新建住宅,凡申请在非保留村庄建房的一律不予批准,因道路、交通、水利、招商引资建设拆迁的农民一律安排到镇区和规划的村庄居住;利用基础设施配置的调控手段,新建和改善规划和保留村庄的基础设施,非保留自然村庄的基础设施不再配套和完善。要限制村办企业的发展,凡村组新办工业一律到镇区工业小区建设。

6.4 空间清理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及时清理多余的道路和废弃老住宅、电力架空电缆以及其他不再使用的基础设施。凡通往非保留村庄的道路、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等设施在非保留村庄完成撤并后,均应及时清理拆除;在规划村庄内新建住宅后,原老住宅应及时清理拆除。

7 结论

从双柳现实状况的实际出发,遵循因地制宜、规模适度、有利生产、方便生活、节约用地、集约发展的原则,促进村庄适度集聚和土地等资源节约利用,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集约配置,促进农业生产和生态空间的整合[5],实现新农村村庄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衍毓,刘彦随,王业侨等.统筹城乡视角下村庄整治建设的模式与途径.[J]地理科学进展.2009,(11):977-983

[2]栗滢超.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路径探讨.[J]河南农业科学.2011,(2):5-7

[3]余小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村庄建设.[J]农业经济.2008,(7).9-1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基础设施 现状及问题 原因 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4-0039-02

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改善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中国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与城市相比存在巨大差距。只有抓住农村基础设施这个最薄弱和关键的环节,才能为加快发展农村生产力提供坚实物质基础,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向前推进。

一、当前农村基础设施现状及问题

农村基础设施就是为发展农村生产和保证农民生活而提供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总称。农村经济基础设施包括:交通,水利,能源,通信,教育,卫生等各个方面,它们是农村中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经济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与农村经济相互协调发展,而当前农村基础设施特别是“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主要是指节水灌溉、人畜饮水、农村道路、农村沼气、农村电力、牧区草场围拦等“六小”工程)存在很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农业仍未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目前,全国仍有近一半左右的耕地缺少灌溉条件,基本上是“望天收”;现有灌区大都修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受当时经济和技术条件限制,一些工程设计标准低、配套差别,相当一部分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现有的水资源短缺矛盾突出,中国是世界上水资源较为短缺的国家之一,人均和耕地亩均水资源占有量少,季节性、区域性缺少问题突出;农业用水浪费、效率低的状况较为普遍,全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47,与发达国家的70%~80%相比,中国灌溉用水效率低,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矛盾。

2.近期农村公路建设的突出矛盾。经过多年的建设,中国农村公路已初具规模,解决了大多数老百姓出行难的问题,但许多地区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仍然以土路交通为主,遇到天气不好,道路泥泞;已建成的乡村公路密度偏低,路网结构不合理;部分已修建的沥青公路堡坎基脚不扎实、路面薄、使用时间短;路政管理力度不够,养护资金缺乏保障;在农村公路新建、重扩建过程中,少数农民缺乏大局意识,依赖性强;农村公路建设占地、拆迁和青苗补偿等工作难度加大,所有这些问题,给农村运输带来诸多不便,阻碍了商品的流通,给农民带来不少损失,影响了农民奔小康的步伐。

3.饮用水安全隐患大,供水水质、水量不达标。受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类不合理活动等因素影响,目前中国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仍较为突出。受工业污染影响和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固体废弃物等影响,污染物通过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造成饮用水重金属矿物质农药等有害物质严重超标;受工业发展影响,部分地区地下水水位严重下降,造成饮用水水量短缺;受经济发展影响,偏远地区吃水困难,而自建水窖等储存的饮用水中微生物、细菌超标,使用时虽经过煮沸,但依然存在安全隐患,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亟须加快解决。

4.农村电力设施落后,用电贵、用点难。在农村电力改造方面,尽管国家做了很多的工作,使得农村电网结构明显改善,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度显著提高,但和其他地区相比,在总体上还比较薄弱,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电网明显落后,用电难、用电贵现象仍然存在;部分偏远地区甚至仍然没有解决生活用电问题。

5.农村社会事业投入低,设施简陋。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差、卫生基础设施落后、基层计划生育服务能力滞后、公共文化设施不足等问题仍未从根本上改变。由于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资源占有率低,农村居民公平享有上学、就医的机会大大低于城市居民,使得农村地区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的困难大,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比例高。

二、造成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原因分析

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财政投资少。新中国成立后,城市的道路、供水、供电、学校、医院等都由财政投资建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却大都由农民自己投资。虽然以前对农村也有投资,比如农业集体化时期,中国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更多集中在大江大河治理方面,而农村改革以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存在投入不足,特别是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不足,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2.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影响。集体经济时期,中国政府对农村公共投入资金总量虽然很小,但是相对绩效却很高。土地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以后,除少数地区外,农业集体化时期的集体资产也分配到户,以农户为主的这种家庭承包经营单位,虽然对农村公共产品具有强烈的依赖性,却缺乏对这些公共产品的保护和维护意识,致使原有的基础设施超期服役,有的甚至破坏严重,而新的基础设施鲜有投入,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农村集体经济无钱投入,农民投工投劳下降也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重要因素。在农业集体化时期,集体经济和“两工”(即农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曾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过积极作用。而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以来,一方面,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多数乡镇没有固定的集体收入来源,因此,根本无钱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农民对农村包括基建设施在内公益事业的劳务投入总量持续下降,特别是取消了农民“两工”(即农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和农业税以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和投入不足的问题更是雪上加霜。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措施

1.加大国家财政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方略,针对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的现状,参照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历程,政府公共财政理应成为农村各项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的投资主体。所以,各级政府要全面建立向三农倾斜的公共财政分配体制,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比例,确保财政支农投入总量和比重逐步增加,确保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重不断提高,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对基础设施的后续管理和维护也要安配相应的配套资金。

2.科学做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关规划。农村地域分散,各地区经济发展条件不同,不同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又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在制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关规划时,就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做到有重点、有特色,使基础设施建设在总体安排、科学部署指导下有序开展。加快城市交通、供水、电力、信息、广电、电信、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进农村与城市基础设施互联共通,搭建起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网络,努力建设文明、小康、秀美的新农村。

3.大力建设农村基础设施。一是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力度。中国人均耕地少,而有基本灌溉设施的耕地更少,还不到总耕地面积的一半,并且其中有1/3灌溉耕地的农田水利设施已经年久失修,无法发挥正常功用。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们只有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力度,大力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鼓励和支持农民广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小流域综合治理、山区水利建设,普及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节水灌溉,重点发展投资大、效益高的喷灌、滴灌、雾灌等节水灌溉模式以及地埋管道、软带微喷等经济实用的节水灌溉模式,同时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与改革,以提升农田水利设施整体水平。二是大力建设农村公路。“要想富,先修路”,农村公路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的甚至是一些地区唯一的运输通道,也是支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农业结构的调整、农副产品的深加工,都离不开公路交通提供的基础保障。只有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才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加大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力度。尽快解决水污染严重地区和水量不足地区的饮用水安全问题,努力争取饮用水安全,使广大农民群众都能喝上安全清洁放心的饮用水。四是加大农村电力设施建设力度。农村电力是农村地区重要的基础设施,为了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就要加大农村电力设施建设力度。继续进行农村电网改造,解决农村居民用电价格高的问题,实现同网同价。启动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逐步解决无电地区居民生活生产用电问题。五是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就是要加强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继续实施农村校舍改造工程,推进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农村免费公共卫生服务和免疫范围,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标准,扩大农村生活保障覆盖面,努力推进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

4.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过去农村基础设施建成后缺乏或根本没有有效维护和管理,导致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很快报废的现象较为普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就是要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提升其对各项公共事务各项财产的管理能力,从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出发,分类制定相应配套的管理办法,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引入利益驱动机制,强化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体制,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基础设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总之,我们要从广大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大力发展。

参考文献: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报告[R],2009.

[2]中国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从城市转向农村[EB/OL].新华网,finance.省略,2005-12-30.

[3]郑风田,董筱丹,温铁军.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体制改革的“双重两难”[J].贵州社会科学,2010,(7).

[4]滕长宏.法律视角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关问题研究――以农村公路建设为例[EB/OL].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11-02-07.

以上就是小编通过网络搜集整理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精选5篇)的全部内容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本文共字)

菁英职教网文章归档 教育资讯 留学攻略 七品教育网站地图xml
30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