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伯纳的故事(精选5篇)

| 婕音

推荐文章

菁英职教网 培训啦 留求艺

萧伯纳的故事范文第1篇

关键词:萧伯纳;戏剧创作;政治主张

中图分类号:J80-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4-0042-01

“由于他令人激动的讽刺中蕴含的有独特诗意之美的,充满理想主义以及人情味的作品。”这是萧伯纳在192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评价,他被誉为17世纪最伟大的戏剧家。从此这萧伯纳戏剧就有了专有的代名词Shavian。萧伯纳他从易卜生干预现实的戏剧中得到了灵感,主张文艺作品应该具有政治灵魂,表现社会问题。我们从他的戏剧作品也能发现他不同阶段的政治主张。

一、费边主义―渐进的资本主义改良

费边社会主义是19世纪后期流行于英国的一种主张采取渐进措施对资本主义实施改良的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潮。得名于罗马帝国时期的统帅费边,他临危授命,迎战汉尼拔将军,采用采用回避决战,等待时机,小规模前进的战术,历经8年。赢得了胜利,费边也成了渐进前行的代名词。这种思想反对暴力革命,具有一定的妥协性。

《巴巴拉少校》的主人公巴巴拉是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他放弃了自己富有的出身,毅然决然的加入了‘济世大军’。而巴巴拉的父亲安德谢夫是一名军火商,信服的只有金钱。巴巴拉是正义善良的化身,安德谢夫则是贪婪狡诈的化身。戏剧的开端,巴巴拉和父亲在道德和行为上发生严重分歧,实地考察将巴巴拉崇高的信仰击得粉碎,善良崇高的事业,只有依存父亲不干净得来的钱才能维持下去。巴巴拉这种荒诞不羁的行为,是萧伯纳对资本主义进行的猛烈地批判的一个缩影。黑暗的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剥离不出善良或是恶毒,金钱统治了社会。在费边主义的影响下,虽然萧伯纳对这种现状进行了批判,但是另外一方面没有做出任何的其他行动,只是殷切的盼望混乱不堪,危机四伏的社会体制能够尽快的自我完善起来。反对暴力革命,自我温和的改良,是萧伯纳赋予巴巴拉的使命,至于他能不能完成,连作者都是未知无信心的。这就体现了费边主义和萧伯纳思想的局限性。

二、超人的思想

剧本《回到马修时代》作者萧伯纳借人物之口表达了他当时的思想状态。‘我怀疑目前所存在的人类这种动物,没有能力它们的集合体,他们把它叫做文明中的社会问题。’社会的发展并没有像萧伯纳预想的那样进行自我完善。相反,罪恶的手还在蹂躏着满目疮痍的人民。萧伯纳也从少年步入了中年,几十年来身体力行的压力谴责资本主义的收效并不大。所剩时间不多的萧伯纳早已是按耐不住,希望贤能的政府和‘个人’,解决现实中国家和人民遇到的困难。费边主义,温和渐进的自我改良,萧伯纳所幻想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破灭,催化了超人思想的产生和个人英雄情节的放大。

在这个时期萧伯纳创作的戏剧《人与超人》体现了他这种超人的思想。萧伯纳取材于欧洲流传已久唐璜的故事,将它加工成哲理喜剧。描写了青年男女塔纳于安的恋爱故事,安追求塔纳,被他知道后逃亡西班牙。安并没有放弃塔纳紧跟其后,在安的强势猛攻下,塔纳不得屈服了。这部戏剧体现了萧伯纳独有的创造进化论,‘生命了在不断的向前变化,使之达到完美,人类并非生命力的最终目标,最终目标是超人,接下来是大天使,最后是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神。’这就和萧伯纳的超人思想不谋而合。

三、亲法西斯的言论和思想

萧伯纳在过去30年的里,不遗余力的宣传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希望通过资本主义的自我完善来达到这一目的。这个时期的萧伯纳对民主已经彻底失去了信心。他说:‘英国的上流社会的伪善的,爱好撒谎的,憎恨事实的,粗糙滥制的,喋喋不休,说三道四的,追求财富,追求享乐,追求权力的。’而下层的百姓在他的眼中也是不可靠的。‘每一个人,包括工人自己都知道他们是肮脏的,是酒鬼,有口臭,无知,贪婪,有偏见。总之继承了贫困和奴隶制度中的陋习。’所以他开始寄希望于‘超人理论’‘贤明的政治力量’,甚至为了到达目的不择手段信奉法西斯的独裁,依靠独裁解决的失业问题在他看来也是一样的美妙。

萧伯纳他把希特勒描述成伟岸的政治家,‘在德国,能与希特勒的才能相媲美的政治家无处可寻。’虽然发出了这样的言论,但是萧伯纳仍旧不是纳粹激进者,他受到了精英统治思想的影响。超人思想和资本主义民主破灭都是其言论的诱因。对于现实生活现状的不满,又找不到正确的改革途径,所以他把希望寄托于超人,一定程度上,在萧伯纳的眼中,希特勒,墨索里尼都是超人意识的化身。但是他根本上是反对压迫,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

大师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他走过的艰辛脚步仍值得我们追寻。‘作家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

参考文献:

[1]秦文.创造进化论萧伯纳创作的普遍主题[M].

萧伯纳的故事范文第2篇

关键词:萧伯纳 人名翻译 中式化

萧伯纳是举世闻名的英国现代戏剧的先驱与奠基人。他的戏剧作品和理论对中国近代戏剧史的发展具有弥足轻重的影响。在时期,他最早由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引入到中国,与其导师易卜生一起成为风行一时的“社会问题剧”的楷模。萧伯纳的名字也随着知识界对其作品的译介而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外来词的中译名。但我们需要注意到的是,不同于传统人名音译做法,萧伯纳的中译名事实上可以看做是中式化的再创作。然而同一时期的其他同类中译名,如将“Tolstoy”译为“陶师道”,将 “Gogol” 译作“郭哥儿”等则并未经受住时间长河的洗练,最后还原为音译。本文拟通过对萧伯纳这一中译名在该特定历史时期的形成以及演变过程的分析,对其中式化的中译名经久不衰,为人接受这一现象进行探讨。

一、萧伯纳与中国

萧伯纳是蜚声海内外的英国(一说是爱尔兰)剧作家、评论家、思想家。他是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家,也是擅长幽默与讽刺的幽默家,还是活跃积极的社会活动家。19世纪的英国戏剧一蹶不振,而萧伯纳认为戏剧应该依赖对立思想的冲突和不同意见的辩论来展开。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听了评剧家朗诵易卜生的剧本《培尔・金特》顿感醍醐灌顶,于是开始潜心研究易卜生的剧本。也是在易卜生的影响下,萧伯纳认识到了他要通过戏剧来痛诉自己对黑暗社会的不满,扫除藏污纳垢,阴暗不堪的社会弊病,去从根本上革新英国戏剧。此后他创作了一系列痛陈时事,反映社会的剧作。

在19世纪后半叶,他的戏剧主要可分为三类:(1)不愉快的戏剧,包括《鳏夫的房产》(1892)、《荡子》(1893)和《华伦夫人的职业》(1894),其中《鳏夫的房产》是他的第一部剧作;(2)愉快的戏剧,包括《武器与人》(1894)、《康蒂妲》(1894)、《风云人物》(1895)和《难以预料》(1896);(3)为清教徒写的戏剧,包括《魔鬼的门徒》(1897)、《凯撒和克莉奥佩屈拉》(1898)和《布拉斯庞德上尉的转变》(1897)三部。进入 20世纪之后,萧伯纳的创作进入高峰。他应诗人叶芝之邀创作了《英国佬的另一个岛》,反映了爱尔兰民族独立运动的呼声。还发表了著名的剧本《人与超人》(1903)、《芭芭拉少校》(1905)、《伤心之家》(1913)、《圣女贞德》(1923)等。其中《圣女贞德》获得空前的成功,是他公认的最佳历史剧,是“诗人创作的最高峰”。萧伯纳的戏剧性最突出的特点是紧密结合现实政治斗争,敢干触及资本主义社会最本质的问题,把剥削阶级的丑恶嘴脸暴露在公众面前。萧伯纳杰出的戏剧创作活动,不仅使他获得了“20世纪的莫里哀”之称,也为他摘得1925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

在前后,国内文学界为积极配合响应反帝反封建斗争曾掀起了一股翻译外国文学经典的风潮,而当时所选作品多为政治革命和文化启蒙服务。萧伯纳作为深受易卜生影响的极具社会批判精神的剧作家,深受当时一系列新文化运动先驱的青睐。而茅盾是最早翻译并引进萧伯纳作品的翻译家和学者。除此之外,诸如胡适、鲁迅、林语堂、钱歌川等作家学者也积极译介萧伯纳的作品。1921年,萧伯纳的话剧《华伦夫人之职业》在中国演出,可以说,这是提倡“西洋派”戏剧的一次重要舞台实践,但出于多方面原因,这次精心编排的演出并未获得成功。1933年,萧伯纳为期七天的访华之旅再次掀起了知识界研究萧伯纳的热潮。他的戏剧作品以及戏剧理论为中国的戏剧发展和思想启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萧伯纳中译名由来

要了解萧伯纳中译名的由来,首先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人名翻译的基本准则。在专有名词(尤指人名地名)的翻译中,有这么两条公认的准则,一是名从主人,二是约定俗成。前者是指人名地名的翻译应按该人名或地名所属国家或民族的读法来译。后者则指尽管有些专有名词的翻译没有按名从主人的标准来译,但是已有长期使用、为大众接受的译法,则按约定俗成已有的译法来译。倘若仅从这两条准则来看,我们很容易将萧伯纳的英译名归为约定俗成的译法。林宝煊(1998)在文章《谈“名从主人”与“约定俗成”》中指出“之所以要‘约定俗成’,前提就是已经有了误译。”[1]他认为已经约定俗成的误译主要由以下三个原因造成。一是译者不懂原文,只能根据英语来译。二是译者不会以北京话为基础的普通话,是按照自己所操的方言(多半是广东话、福建话或上海话)来音译的。三是缺乏真正的权威,没有国家的权威机构来统一译名。很明显,萧伯纳的中译名并不属于上述任何一种情况。所以贸然将其归为约定俗成是并不准确的。事实上,名从主人和约定俗成是一对互补的基本准则,但很多在实际操作中的情况却并不能用这两种方法解决。而萧伯纳的中译名则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此处需要指出的是,一些专门研究汉学或中国学的学者,或与中国接触密切的西方公务人员大多都按照音译加以再创造给自己取了中式化的中文名字,有固定的中译名,此类在本文中不予研究。萧伯纳的中译名,并不是单纯的按照音译进行中式化再创造,还要特别注意的是,译者在翻译萧伯纳中译名时,特地按照中国人表达习惯,将其位于名末的姓氏 “Shaw” 译作中文姓氏“萧”并置于名首,再将其中间名 “Bernard” 音译做“伯纳”置于姓氏之后。这可以说是一种结合中英文表达习惯的再创造。

1915年1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次年改为《新青年》)第1卷第3号上发表了《近代欧洲文艺史谭》一文。文中提到了“白纳少”,即萧伯纳。这是剧作家萧伯纳在中国第一次出现的中译名。但该译名尚未得以广泛传播使用便销声匿迹,再未出现。后又出现过“萧伯讷”,如《新青年》也一度采用此译名。而最后取而代之的,则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版本:萧伯纳。至于译者是谁,尚不可考。一说是巴金,一说是胡适。但不可否认的是,当时的著名作家译者学者都为推动萧伯纳剧作在中国的引进与发展起到了无可非议、不容小觑的作用。20世纪三十年代,由巴金主持的文化生活出版社,集结一众优秀作家译者,不管是名震四方的前辈大家,还是崭露头角的后起之秀,抑或是名噪一时的当红名家,视光明与进步为共同追求,形成了一支包罗万象的文学劲军。说到对萧伯纳作品的译介,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茅盾。茅盾是最早的萧伯纳作品的翻译者和介绍者之一。茅盾属于典型的主流意识派的代表,他翻译的萧伯纳戏剧也多以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倾向的为主。此后《新青年》为向国人更多地介绍一些萧伯纳的情况,本拟将十二月份刊名命名为“萧伯纳号”,刊登剧作《人与超人》,《巴博勒大尉》和《华伦夫人之职业》的中译本,后因故未能如期出版。萧伯纳这个名字由此成为了普通老百姓熟知的外来文化的代名词之一,并沿用至今。萧伯纳这一中译名的确立与传播,究其根本,是与它的中式化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分不开的。萧姓原本是汉民族固有的一个姓氏,将其冠在外国人的名字上,有史以来也仅此一次。这种中式化的处理方式也顺利地拉近了这位剧作家与中国人的距离,在他在普罗大众中更易亲近,也就是我们俗话常说的亲民。

三、结语

如果我们说萧伯纳的戏剧是一种艺术,那么萧伯纳的中译名则是一种现象。这是一个独一无二、耐人寻味又发人深省的现象。而萧伯纳作为其英文名的中文对译词,更是深深植根在外来文化的风潮中。经历了欧风美雨的洗礼,仍不加变更。我们可以说,这种存在是现象级的,这种影响也是不可复制的。对萧伯纳中译名的探索,不仅仅是对一个语言现象的理解与认知,更有助于对这一特定历史背景下萧伯纳戏剧的传播与发展以及它与中国文化相互影响进行研究与考证。通过对萧伯纳这一中译名形成、演变过程以及最后为人接受并作为权威译名确定下来的分析,通过对这一中式化的中译名的解读以及背后原因及历史背景的剖析,我们得以更加清晰地把握萧伯纳戏剧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为大众接受的过程,也能更好理解在外来文化风潮影响下中国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林宝煊.谈“名从主人”与“约定俗成”[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8(4).

[2] 倪平.萧伯纳与中国[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萧伯纳的故事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伊莉莎 转变 性格变化

萧伯纳很关心社会问题,他是一位忠诚的无产阶级主义者。因此在《皮革马利翁》中,女主角伊莉莎开始时是一位卖花姑娘,她是一位典型的无产阶级代表人物,在向语言学家希金斯学习语言的标准发音之后,她经历了对自身的困惑和迷失,而由于她自身的性格特征最终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方向,又回到无产阶级的过程,充分体现了萧伯纳对无产阶级的热爱以及维护。

一、《皮革马利翁》简介

皮革马利翁的原型是希腊神话中的著名雕刻家,他誓言终身不娶,但是最后爱上了自己雕刻的少女并与之结为夫妻。在萧伯纳的《皮革马利翁》中,萧伯纳给读者带来一个开放性的结局。在萧伯纳的《皮革马利翁》中,希金斯教授和他的“试验品”--伊莉莎并没有喜结良缘。该剧通过卖花女的故事,反应了英国社会底层人民面对身份和社会地位改变时普遍面临的不适和调试问题。在这个剧本中,萧伯纳延用了他一贯的写作手法,曲折的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特点,机智幽默的对话语言,而该剧中的女主角伊莉莎的性格转变更是推动该剧发展的关键。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到过的悲剧六要素中就把人物性格的特点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萧伯纳的《皮革马利翁》正是由伊莉莎的性格变化作为主线展开发展的。

二、梦想成为淑女

卖花姑娘伊莉莎性格的转变主要是由于她身份的突转,由开始的卖花女到后来的冒牌公爵夫人,以及最后的游园后的模糊身份。伊莉莎出身贫苦,年幼离家,缺乏教养。她终日在外卖花却赚不了多少钱,无意中听到语言学教希金斯教授和他的朋友皮克林上校的谈话,让她下定决心成为一个在卖花女中优雅的淑女,以便可以在花店卖花。由此可以看出伊莉莎性格上的顽强及坚决。伊莉莎进入一个新的社会环境。作为贫苦的卖花姑娘伊莉莎主动找到希金斯教授希望去学习语言的标准的发音,希金斯教授由开始的拒绝到后来在与皮克林上校打赌下同意收下伊莉莎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他们的对话中看出伊莉莎的盲目自信和纯真无邪。

希金斯在待人接物方面很差劲,但他对谁都如此,他脾气暴躁, 生活不拘小节, 但为人正派。伊莉莎原本很有天赋, 她现在置身于一个新环境中, 开始接受语言学习, 仪表训练等,充满喜剧色彩的“公爵夫人”速成训练。而正是由于伊莉莎性格中的倔强使她在学习过程中和希金斯产生矛盾,这也为在后来伊莉莎成为真正的淑女时反抗希金斯埋下了伏笔。但是从伊莉莎的立场看, 她很快适应了温波街的学习环境, 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仪态的训练和语言的学习之中。

三、淑女养成记

经过细心的调教,伊莉莎的衣着,仪态和谈吐判若两人。在第三幕中也达到了高潮。希金斯太太的会客日,伊莉莎优雅而有礼的像希金斯太太和她的朋友问候,她的优雅举止,得体的语言,使得所有人为之倾倒。一天之内,出席了一个花园招待会,一个正式的晚宴,一个晚间招待会,她的言行举止没出丝毫差错,那“出类拔萃妩媚动人的仪态”,“维多利亚女王似得神气“,不仅让大使夫人赞不绝口,还让人误认为是匈牙利王室公主。 舞会结束了,希金斯开心的忘乎所以,按理说,伊莉莎对如此这般丑小鸭变天鹅般的变化应该感到开心,实际情况却截然相反。她突然意识到这样的快乐对于当时英国的下层阶级的一个一无所有的女孩究竟能快乐多久?舞会结束后,伊莉莎回到了希金斯家里,她情绪低落,感到糟糕之致,她给希金斯拿拖鞋,脸色越来越可怕,“最后实在忍不住了,就让自己倒在地板上,大发脾气”。

在希金斯看来,伊莉莎已经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人对她态度都很好,在舞会上又那么成功。伊莉莎的感觉却全然不同,不仅没有让伊莉莎喜悦反而造成了她身份的困惑。正如第三幕中,希金斯太太问她的儿子“以后她怎么办”,“没有上等的收入,有了一些上等人的礼貌和语言习惯,反而她不能自食其力”。她知道自己不可能回到原来卖花的时候,然而她也知道无论外表与语言有多么大的变化,她的内心也不会像真正的上流社会的人一样。于是,她想到了逃跑,她想要重新去寻找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

四、蜕变后的成长

伊莉莎的性格又发生了变化,她的境遇开始由顺境转为逆境,这次突转使伊莉莎的命运被抛入未知,甚至还要陷入比当初还要悲惨的境地。她不愿与下等人一起生活,但她又缺少与现在生活环境的技能和财力。 她开始感到生活的迷茫,伊莉莎带着她的问题离开了温波街。这一次的离家出走,使得伊莉莎更能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使她变得更加的成熟,她对自己所在的处境做出了深刻的分析。

在临近剧终时,该剧再一次达到了高潮,伊莉莎回到希金斯的家,与希金斯发生了一次激烈的争论。伊莉莎对希金斯已经有了足够的了解,伊莉莎使希金斯坐立不安,大发脾气。在争论的过程中,伊莉莎向希金斯发出了一连串的追问“我能干什么,你让我变成这个样子,还能干什么?我将来怎么办?”。在争论的最后伊莉莎找到了未来的生活方向,未来有了更明确的目标。

五、总结

萧伯纳的《皮革马利翁》通过对伊莉莎性格上的突转,表现了当时女性对婚姻问题的理性和中产阶级的庸俗与势力,全局结构完整,有因有果。我们还可以说,她的奋发自为精神,为那些仍自在于社会底层的无数少女们树立了奋进的榜样。我们有理由相信, 经过训练之后的伊莉莎, 无论做什么样的选择, 她都能主宰自己的生活。萧伯纳相信,人性的改善和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关键,而想要人类得到改善主要靠教育。教育的过程就是自我认识的灵慧的复苏过程。

参考文献:

[1]萧伯纳.《皮革马利翁》.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

[2]傅俊.《英国戏剧读本(下)》.上海外国教育出版社.2006.

萧伯纳的故事范文第4篇

活动目标:

1、明白“将心比心”是理解别人的好方法,能理解他人,对人宽容。

2、激励学生能替他人着想,并在与人相互交往中学会换位思考。

3、知道心胸开阔有益于身心健康,心胸狭隘等不良心里对自己的成长有害。

4、培养学生心胸开阔、宽容的品质,能替别人着想,体谅的难处

活动准备:

准备有关心胸开阔的名人名言、故事,准备小卡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你们听说过萧伯纳的故事吗?

2、播放《萧伯纳的故事》

3、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4、解题板书课题:说声没关系、我能理解

二、交流明理:

(一)说声没关系

1、出示几个场景:上车拥挤时踩了别人;一男孩不小心把墨水洒在一女孩身上;一女孩无意划坏了别人的本子;等等。出现这种情况,别人又说了没关系,你会怎么想?

我们要主动大方的说对不起,给别人理解,也给了自己更宽的天空。

2、萧伯纳的故事让你受到什么启发?你能学学他,用一种幽默的方式解决一些不开心的事吗?

3、你能将这个情节邀好朋友表演以下吗?

4、场景表演:第10面四副画。

5、大家评议这些表演的故事情节。大家交流感受。

6、小结:当别人的错误影响到自己时,我们要能够原谅别人;当遭到别人的误解时,要能够心平气和地解释;当听到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时,我们要学着坦然面对,一笑置之。

7、阅读雨果语:

(二)我能理解

1、故事:扎针

自己阅读:发生在医院里地故事,你能说说感想吗?同座交流。

2、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什么?

“理解”和“宽容”对我们有什么重要意义?

故事中地老人和小护士你怎样评价?学他们什么?

将自己比作他们,你会怎样做?

3、小结: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多点儿将心比心地感悟,就会对老人多一分尊重,对孩子多一分怜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少一些计较和猜疑。

4、活动:回忆别人帮助、理解自己地事;想办法帮身处困境地同学解决难题。

从这些活动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师:感悟理解与宽容地意义,学会推己及人,做到换位思考,体谅别人地难处。

三、总结升华

萧伯纳的故事范文第5篇

一次,世界著名的文学家萧伯纳到苏联访问,在街头遇见一位聪明伶俐的小姑娘,就和她一起玩耍。离别时,萧伯纳对小姑娘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和你一起玩的是世界著名的文学家萧伯纳。”不料,小姑娘学着萧伯纳的语气说道:“你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和你一起玩的是苏联著名的小姑娘卡嘉。”萧伯纳极为震动,他感慨地说:“一个人无论有多大的成就,他在人格上和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尽管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如家庭状况、社会地位等,但是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应该互相尊重。正如高尔基所说:“所有人毫无例外,都是为了美好未来活着,所以一定要尊重别人。”

尊重他人就要懂得维护他人的自尊心,让他人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有一次,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在一家餐厅招待客人,一行六个人都点了牛排。等大家吃完主餐后,松下让助理请来烹调牛排的主厨。松下诚心地向主厨解释说:“你所烹调的牛排,我只能吃一半。原因不在于厨艺,牛排真的很好吃,但我已经80岁,胃口大不如前。我想当面和你谈,是因为我担心你看到吃了一半的牛排送回厨房,心里会难过。”主厨听完后激动地握住了松下的手,两人因此结下了深挚的友情。松下的客人则更喜欢与他做生意了。

尊重是一种爱,是对他人人格的重视,是滋润着人们心灵的涓涓细流。在这方面,敬爱的为我们树立了典范。每次接见外宾,总是提前到达,站在门口和大家一一握手,会见结束,又总是把客人送到大门外,直到客人的汽车启动才离开;当服务员给他端茶时,他总是双手接过,表示谢意。对每一个人发自内心的关爱与尊重,使他赢得了人们的敬仰和爱戴。

尊重他人是一剂催人奋进的强心剂,是一股改变一个人的人生的巨大力量。我曾在书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他把10元钱塞到推销员的手中就走了。之后觉得不妥,他又连忙回去取笔,并郑重其事地对推销员说:“你和我一样,都是商人。”一年后,这名推销员成了一位事业有成的推销商人。如果不是因为商人对推销员的尊重,这名推销员也许还会像以前那样过着,怎么可能达到如今的辉煌?

在我们的身边,有的人就不懂得尊重他人,他们待人冷若冰霜。这是去年发生在武汉街头的一幕:一位妇女情绪激动地指着一位男性环卫工人叫骂:“你是个什么东西?我的狗比你还值钱!”而事情的起因仅仅是因为环卫工人提醒这位妇女不要让小狗随地大小便。

“马路天使”、“城市美容师”,这是人们对环卫工人辛劳工作的肯定。可是,面对生活中一起又一起被辱骂、被殴打的事件,环卫工人们却感受不到这样的美好和温暖。当幸福成为人们常常谈论起的生活追求,环卫工人的幸福是一种奢求吗?而不被殴打,少一些辱骂,能够维护基本权益的底线,这样的幸福其实是他们应得的尊重和权利。

百度搜索公众号:360范文网,随时了解相关文章,文章共字

菁英职教网文章归档 教育资讯 留学攻略 七品教育网站地图xml
324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