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作品(精选5篇)

| 婕音

推荐文章

菁英职教网 培训啦 留求艺

朱自清的作品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朱自清散文 英国随笔 影响

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1931年曾留学英国,漫游欧洲,虽时间短暂,但是英国文化对于他的影响却非常深远,特别是在他的散文方面。但是探索朱自清散文与英国随笔之间的渊源关系却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另外也颇为困难,因为他从未提及过自己受英国随笔的影响。然而,仔细阅读其文章,还是能探究到两者之间的相似与某些渊源。

随笔在英国经过长达三四百年的流行,有堪与诗歌争奇斗艳的辉煌成就,是英国散文最兴盛发达、最引人瞩目的一大品种。朱自清留学期间,虽然英国随笔已不再是兴盛繁荣期,但是作为英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散发着光彩。因此,我们不能否认他受英国随笔的影响,这些我们可以从他的散文理论、创作内容和艺术特征中寻找一些端倪。

一、散文理论

鲁迅先生说过,“五四”时期“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这一客观现实,不仅表现为散文创作的繁荣,而且给中国现代散文理念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氛围。朱先生正是在这个氛围里,不仅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之作,而且在现代散文理论建设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英国随笔的灵活写法和表现内容的随意,给“五四”时期的年轻人带来新鲜的气息,朱自清先生敏锐地借鉴并运用英国随笔这一文学样式来丰富自己的散文,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1.重个性,意在表现自己。

英国随笔艺术的首要特质便是“个性化”。自从蒙田新创随笔体裁,并自称“我写我自己”以来,无论是培根式的论说文,还是兰姆式的絮语文,英国随笔都是作家个人向公众剖示自我内外面生活、交流思想感情的一种有效方式。随笔家总是以个人的立场、眼光和兴趣为出发点,去观察、体验、品评人生世界的五光十色,把自己的阅历、观感、意想和判断作为题旨,统率零散琐碎的题材,从而在每篇作品中留下鲜明的个人印记。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和英国随笔一样非常重个性表现。他在《背影》序中谈到那几年的创作时,深有感触地说:“当时觉得要怎样写,便怎样写了。我意在表现自己,尽了自己的力便行;仁智之见,是在读者。”[1]此时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退潮时期,社会的动荡不安几乎影响了一代知识分子。他们的人生追求、生活方式、思想品格乃至审美趣味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以作品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上,朱先生以散文为载体,在抒写自己的心声、表达自己的愿望与追求方面独树一帜。在他那精粹的艺术品里,我们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一颗毫无掩饰地“意在表现自己”的真纯的心在跳动。他时而让我们沉浸于“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与“荷塘月色”之中,体味那朦胧、静谧中幽美的诗情画意;时而抒写“背影”之情、“亡妇”之恋、“儿女”之怜及朋友之谊,向我们袒露一颗最真挚的心。这“意在表现自己”的具体化与情意化,的确包涵着个人的性格,包蕴着与众不同的趣味。

2.趣味性。

方重先生曾归纳出英国随笔的艺术特点:“其一,个人的,坦白的态度;其二,闲适的,恳切的格调;其三,内容以日常的形态,意想,或各自的情感与经历为宜。”[2]这些界定和论述,代表了我国学者对英国随笔的基本看法。他们注意到随笔艺术除个人性之外,还有自由性、亲切性、闲适性等特点,而这些特点代表着英国随笔的趣味性。

朱自清散文同英国随笔一样带有一定的趣味性。我们读朱先生的散文,就会不知不觉地被其才华所吸引、所感动。从他每一次对自身情感世界和现实环境的探索与表达中,都不难看出其真实的思想品格和充满活力的审美趣味。的确,我们从朱自清的作品里,同样见着一个“活泼的真实的”朱自清,一个有着“与众不同”的审美趣味的作家。如他在著名的散文篇目《荷塘月色》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荷塘月色”图。他用委婉细腻的笔调勾勒荷塘的环境:幽僻的小路、葱葱郁郁的树木、淡淡的月色、婷婷的荷花、脉脉的流水、斑驳的黑影、稀疏的倩影、和谐的旋律,这些都是从人的五官感觉和美感体验来把握其外貌、内质及其情态。这一切都说明了朱自清先生观察生活之细,体验情感之深。

朱先生主张作品有“味”。他说:“味在题材的深处,须细意寻探,才可得着;得着了味,题材的范围与性质都不成问题了。味是什么?粗一点说,便是生活,纯化的生活!便是‘自我’!”[3]所以,在他的笔下,无论何种体裁、何种文体,都能转化为优美动人的散文。在抒情、议论、描写人物,甚至在表现音乐歌声等方面都可以看出朱自清先生的审美倾向,包蕴着与众不同的趣味。因而,他的散文大都能引起读者深深的感悟,究其原因,与其散文的自由、亲切与真挚不无关系。

二、内容及艺术特色

英国随笔那种坦白率直、自由洒脱地表达个人的经验感想、思想情绪、生活态度等的写作态度和艺术内容,不仅从创作原则上启发了朱自清把表现真我作为散文创作的一种自觉追求,而且从创作内容上启发他扩展个性表现的范围,多侧面、多层次、多途径地显现个性的复杂统一。

1.内容的广泛性。

英国随笔大体上可分为抒情性随笔和议论性随笔。前者偏重于记事述感、抒情言志,追求家常絮语般的率真、亲切,如哥尔斯密、兰姆的作品,力求写得轻松活泼、生动感人。后者偏重于载道说理、议论人生,追求哲理性、逻辑性和论辩性,如布朗、罗斯金的作品,就以议论风生、激情充沛而吸引读者。而这大体的两种却把英国的整个社会面貌全带入其中,从培根随笔文章的题目就可以发现他无所不谈的特点:《论真理》、《关于辞令》、《谈嫉妒》、《谈消费》、《父母儿女》等。

纵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我们也可大致分为这两种类型:议论与抒情。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哀韦杰三君》、《旅行杂记》、《海行杂记》等议论性的散文,《背影》《荷塘月色》、《女人》、《给亡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等抒情性散文,同英国随笔一样呈现出包罗万象、无所不谈的特点。

2.幽默的叙述格调。

英国随笔特有的文体笔调和浓厚的幽默谐趣,构成对现代中国散文随笔艺术直接而显著的影响。英国随笔特有的文体笔调,在这指的是兰姆式的随笔艺术。其显著特征是不拘形式,家常絮语,轻松活泼,亲切自然。我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文坛在英国絮语散文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种追求家人絮语般的亲切感人效果和自由自在任心闲话的艺术境界的局面。众多的散文家直接受到英国随笔艺术的影响,比如周作人、林语堂、徐志摩、丰子恺、钱钟书等。曾留学英国的朱自清当然也不例外。幽默的引入也是英国随笔对我国现代散文艺术影响的结果。“我们的中华民族,一向就是不懂幽默的民族”,小品文中的幽默味,是在三十年代才逐渐浓厚起来的,这与中国散文受英国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这一幽默品格朱自清在其作品中亦有表现。关于这一点,杨振声先生曾有一番中肯的评价,他在《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一文中说道:“我觉得朱先生的性情造成他散文的风格。你同他谈话处事或读他的文章,印象都是那么诚恳、谦虚、温厚、朴素而并不缺乏风趣。”的确如此,朱自清的散文把风华与朴素、幽默与忠厚、腴厚与平淡巧妙地交融在了一起。例如在《房东太太》一文中,作者写到自己在伦敦的房东太太家里曾经住过一个40多岁的英国人,是个买卖人,穷到连房租也付不出了,不但不付钱,有时连午饭也要叨光。如是者两个月,太太只得将他赶了出去。作者回国后收到那位房东太太的信,才知道房东太太的小姐却有点喜欢那个买卖人,大约还跟他来往着。“太太最提心这件事,小姐是她的命,她的命决不可以交在一个‘坏蛋’手里。”――于善意的揶揄中透露着机智与幽默,同时还不失忠厚之情,令人读来捧腹不止,又深为作者对人对事的浓浓爱意而感动不已。

3.口语化色彩。

在语言上,英国随笔作家大都主张用活的口语,形成一种近似谈话的文体,深入浅出地讲述自己的人生观点和个人遭际,使读者读来倍感亲切。英国历史上有很多富有特色的小报,它们所刊载的文章多是街头市民的口味,态度平易亲切,内容也多偏向于风土人情和人们的普通生活。无独有偶,这同样也是朱自清所追求的语言风格。

朱自清主张“活的口语”写作,从而形成作品独特的“谈话风”。正因如此,朱自清的散文风格读来特别亲切有味,自自然然。当然,朱自清使用的口语是在作家选择、提炼之后,重新组织起来的一种现代口语,是一种具有时代特点的“谈语风”的艺术语言。既明白如话,通俗平易,又形象生动,优雅隽永,堪称为一种口语和美文相结合的大雅大俗的文体。例如《伦敦杂记》中《吃的》一文中有这样一段:“吃饭要快,为的忙,欧洲人不能像咱们那样慢条斯理儿的,大家知道。干吗要少呢?为了卫生,固然不错,还有别的;女的男的都怕胖。女的怕胖,胖了难看;男的也爱那股标劲儿,要像个运动家。”这段话,每一句都非常简短,少则三四字,多也不过十几字,仔细分析起来,句子与句子之间,还有不少对偶的意味,显得错落有致,读来更是琅琅上口,既充分显示了口语的魅力,又不是完全照搬口语,不作任何选择,而是一种经过提炼、加工后的口语。

综上所述,朱自清散文受英国随笔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但是并不能把这种影响与关系扩大,因为朱自清散文所表现的内容、语言、情感等都是中国化的。难能可贵的是朱自清先生把两者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风格。

参考文献:

[1]朱自清.朱自清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

[2]方重.英国诗文研究集.商务印书馆,1939.

[3]陈孝全.朱自清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1.

朱自清的作品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内容 情感 语言 至真 至诚 大爱 大美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291-02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杰出的,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散文作家。本文就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即艺术源于现实生活――写实笔致,至真至诚,情感源于人生体验――柔中有刚,大爱无声;语言融入古典美学――珠玑玉言,大美无言。朱自清的散文“文中有画”,美在自然、古典、优雅的艺术语言,用字遣词注重朴实、口语化。在读朱自清的散文时,就如同在参观风景摄影展,让人陶醉在美的享受之中。

1.艺术源于现实生活――写实笔致,至真至诚

1.1朱自清的散文是他人格的写真,是社会现实的再现

朱自清的文章被时人和后人誉为“白话美文的典范”。“五四”时的朱自清,高高举起白话文的旗帜,怀着青年学子关心国家、关心社会的满腔激情,去诅咒食人的社会,期盼着更夜之后的光明。四十年代,朱自清写出了《论不满现状》《论老实话》《论吃饭》等等,针砭时弊,讲出了一个进步知识分子的心里话,真切之中,表现了朱自清思想上的进步。他的文章真挚清丽、风神清隽、温雅清纯。朱自清是真诚的,因而他写出来的文章也是真诚的。他的抒情小品散文,正是他的真诚的外化。

1.2朱自清的散文源于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描摹

“只有惊涛骇浪的生活才会写出永恒的作品,只有丰富的人生历程才会熔炼出一台好戏。”因为“文学作品不是对于每个时代的读者都以同一种面貌出现的客体”,《背影》便是不加形容和修饰的,用质朴的文字,把当时的情景如实地记写出来:“他穿过铁道……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这些都是如实的描写,洗尽铅华,至真至朴。这与他的注重实地观察分不开。《荷塘月色》写出后有人提出了蝉子夜晚不叫的疑问,为此,朱自清多次进行了实地考察,最后得出了结论:平常夜晚蝉子是不叫的,但在月夜有时它会叫,足见朱自清观察之仔细和写作态度之严肃。这种态度,必然求得了艺术描摹的“真”!

1.3朱自清的散文表现的是真挚情感

散文是作者灵感的物化,是作者情感涌溢、思维灵动之际的产物。《给亡妇》一文,是悼念他的妻子武女士的。作者叙述的都是琐细小事、儿女情常,但却处处蕴含了夫妻间的深情,充满了作者对妻子怀念和感激。在结尾处说:“谦,好好儿放心安睡罢。”真情流于笔端,具有感人肺腑的力量,这大概就是“真”的艺术的作用吧1

2.情感源于人生体验――多情丈夫,大爱无声

2.1对家国的赤子之爱

朱自清“为人柔而不弱”,柔中有刚,爱憎分明,是一个有强烈正义感的知识分子。他热爱祖国,崇尚民主、自由,这种思想使他的文章品性中融进了阳刚之气。这些文章,当以《执政府大屠杀记》《哀韦杰三君》《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为代表。这些文章显示了他的诚朴与正直,并未“因自我暴露而在读者面前倒下,而是刚强地站立了起来”,显示了人性中的大爱。

2.2对回归自然的隐者之爱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与挚友俞平伯同游秦淮河的同题的珠璧之作。文中虽没有一句谈友情,可友情却显得如此浓郁,真是一首深情的东方式友谊的赞美诗!这篇文章中,有着主体情感的体验、生命的感悟,更有意绪的漾溢,心灵的溪流在自然的通感中掩映起伏,充满了一种悠长的诗的情韵。

2.3对家人的“丈夫”之爱

“无情未必真豪杰”,他情系于自然,而对朋友、家人、故园的爱更是情意深长。读过《背影》的读者,无不为父亲买橘子的背影而留下深刻的印象,读过《给亡妇》的读者,也都能为作者沉痛的哀悼感到凄婉。这些文章,显示了“为人类所共有的人性之美,同时也融入了东方的人伦之道,带有浓重的东方色彩”。

2.4对友人的柔肠之爱

怀人之作,由于作者真情拳拳,所以总能感人至深。“韦君现在一个人睡在刚秉庙的一间破屋里,等着他迢迢千里的老父,天气又这样坏;韦君,你的魂也彷徨着吧!”这是《哀韦杰三君》的最后一段话,这是一个导师对被杀害的青年学生痛切的悼念,以血泪凝成了一种凄楚的悲剧美。

3.语言融入古典雅韵――珠玑玉言,大美浑成

3.1朱自清的散文美表现在艺术语言自然、优美、音韵和谐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基调是朴素的,有一种清新、自然、悠美、古典优雅的美。首先,作者用字遣词功夫颇深。如《荷塘月色》中用“泻”形容如流水一般自上而下普照的月光情态,用“浮”形容薄薄的雾气轻盈的情态,作通感修辞,准确而传神。文中还有了不少叠词,如“田田的”“高高低低”“隐隐约约”等,使行文气势悠扬婉转,舒徐不迫,富于音乐的旋律美、诗意。其次,作者有一颗真心。有真心,才有真情;惟有真情,才有真性;惟有真性,才有至美。朱自清显然是以真挚清雅、温软柔婉的风格见著。山水与自然成了他心中情感的外化物,他笔下的词句也总是丰腴而厚实的,神在形外,情寓其中。

3.2朱自清的散文用词注重朴实、口语化,具有纯真美

朱自清的散文运用平凡朴素的口语来表现其深厚的感情,正是他的为人不虚伪、不浮华、不讲排场和客套。《背影》中的叙述语言是口语化的,人物语言尤其如此。父亲的几句话,不仅简洁,甚至朴拙,但却格外生动传情。如“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揉进生活谚语,将父亲的内心世界很好地表现了出来。话语极为简单,但却表现出了作为父亲的那种“爱子”之心。杨振声说:“风华是从朴素出来,幽然是从忠厚出来,腴厚是从平淡出来。”平淡之中包孕了神奇。作者赋予他们特殊的表情达意作用,读起来明白如话,通俗平易,又形象生动,浓缩隽永。

3.3朱自清的散文还表现在描写景物时注重画面美、细腻美

欣赏他的散文,就好像参观摄影展一样。《绿》展现的就是一幅令人赞不绝口的风景画面:“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布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这幅风景画主次分明,景色迷人。朱自清“于每事每物”,“无论锱铢之别,锱渑之辩,总要看出而后已,正如显微镜一样”。所以他描写景物的时候,处处体现出一种细腻美。

郁达夫说过:“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

参考文献

[1]浦江清《朱自清先生传略》,载《国文月刊》第37期.

[2]王瑶引鲁迅语,见《朱自清先生的诗和散文》.

[3]罗伯特・尧斯《文学史作为文学科学的挑战》.

[4]浦江清《朱自清先生传略》,载《国文月刊》第37期.

[5]余英时《与中国传统》.

朱自清的作品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朱自清 散文 情景美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散文家。他写的散文,不管是借景抒情,还是寓情于景,都散发着震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景为情生,作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正是朱自清散文透出的一股神韵。宗白华认为,艺术境界“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我的最深心灵;化实景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体化。”①可见艺术境界的创造,是使客观世界的景物成为主观世界情思的象征。融情于景,就是一面描写景物,一面抒写作家的内心感受,情语景语,二位一体,它们是作家借以抒理想、寄衷情的一种意识形态。朱自清散文中的风景描写,处处渗透了他的感情。不论是大家早已熟知的《荷塘月色》、《绿》等名篇,还是其他一些不太为人所知的风景小品,都有作家的个性在其中。

《蒙自杂记》是他旅居云南蒙自的作品,写于抗日战争爆发后。当时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大半个中国,朱自清不得不离开他久居的熟悉的北京,随着他所服务的清华大学迁往祖国的大西南。作者久居北京的特定经历,使他在流亡中触景生情,不时地勾起他对第二故乡北京的回忆。通过风景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人在南湖,心在什刹海的思绪,这正是一个爱国思乡的知识分子“怅怅”之情的流露。 在《威尼斯》中,作家写他登圣马克广场的钟楼看威尼斯:“团花簇锦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波里荡漾着。远处是水天相接,一片茫茫。这里没有什么煤烟,天空干干净净;在温和的日光中,一切都象透明的。中国人到此,仿佛在江南的水乡。”在《莱茵纪游》中,作家记述他“坐在轮船上两边看,那些古色古香各种各样的堡垒,历历的从眼前过去;仿佛自己已经跳出了这个时代,而在那堡垒里过着无拘无束的日子。”在这些描绘里,不但有作为中国游客的作者的观感和体会,也有作者个人的幻想和感受。在《航船中的文明》中,作者记述某次乘船,船家规定男女分开坐,因而在船主的命令和乘客的冷嘲热讽中,将一对夫妇生生地分做两船。作家即事抒情:“这不能不感谢船家和乘客诸公‘卫道’之功;而论功行赏,船家尤当首屈一指。呜呼,可以风矣!”在这个讽刺小品中,作家运用夸张、反语等手法,对封建主义进行了无情的嘲笑和鞭笞。在上述这些篇目里,作者把内心的欢快、幸福、悲苦、歉意和矛盾,自身所有的情思都投赠给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表达他深沉的人生哲理。

朱自清在对景物描写时,为了使画面更生动,常常化静为动。他曾说:“若能将静的变动的,那当然更乐意。”②毫无疑问,社会生活的动的性质,是艺术的动态美所以产生的最为重要的现实的土壤。从静态事物本身的表现看,有时将静态的事物作一番动态的描写,反而达到静态描写所不能达到的那样一种静态美,这是艺术审美表现上的对立统一。在《南京》里,作者写鸡鸣寺后面的平台:“没有垛子,真象平台一样。踏着茸茸的草子,说不出的静。夏天白昼有成群的黑蝴蝶,在微风中飞;这些黑蝴蝶上下旋转在飞,远看象一根粗的圆柱子。”上下旋飞的蝴蝶,是动态的生命,而作者却以“一根粗的圆柱子”来比拟,这是巧妙地以静态来表现动态,既强化了平台“说不出的静”的气氛,又显示了旋飞的群蝶的生命的气势,生发出诱人的韵味。

朱自清的作品也多用映衬、对比来加强作品的张力。《回来杂记》写的是抗战胜利后作者从内地回到北京的情景。先写于夕阳照耀下看紫禁城一片黄色琉璃瓦时的激动愉悦心情,接着就大力抒写经过观察后发现古城旧貌未变,恶象频生,因而心情十分沉重。两个层次,承前启后,彼此映衬,深化了作者无限失望的情绪。又如在《执政府大屠杀记》里,一面是爱国群众徒手请愿和平示威,另一面却是封建军阀进行有组织的大屠杀,两相对照,集中暴露了反动派的狰狞面目。可见,映衬、对比手法的运用,起到多层次多侧面揭示物象本质的作用。作品内容就在内在联系和反差对比中,得到深广拓展,使人在惊心动目的比照中,获得震撼心弦的效果。

朱自清以他自己的个性赋予自然景物以个性,使情和景都成了作家自己的真情和景物。景、情相互充实,彼此挥发,有机地交织在一起,使作品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意境。

注 释

①石东玉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境界》 承德师专学报 1994年第二期 71页

朱自清的作品范文第4篇

摘要朱自清的文学理论思想诞生在新文学运动之后的现代文学环境中,是在新文学的基本思想的基础上针对当时复杂多变的文学现象而应运产生的,是随着现代文学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是时代的产物。本文分析了朱自清的文学理论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对其内容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朱自清 文学理论思想 背景 内容特点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早在“五四”时期,朱自清就己开始了文学创作,他是以新诗步入文坛的,随后将文学创作的主要方向放在了散文上,并创作了许多广为传颂的名篇,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朱自清先生在文学理论上所取得的成就同样是不容忽视的。一直以来就有许多人从事朱自清的研究工作,并且研究越来越繁荣和广泛。通观朱自清的文论,不难发现,朱自清在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到了文学理论上的许多问题。对此,本文将就其文学理论思想进行论述,以供参考。

一 朱自清文学理论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朱自清文学理论思想的产生是在特定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环境下产生的,是时代的需要和产物。中国现代文学的产生是以“五四”新文学革命的爆发为起点和标志的。1917年,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了文学改良,主张言文合一,以白话代替文言,作为现代文学语言;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倡扬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同时,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进一步阐明了文学革命的宗旨、方法和途径,提出要以“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作为建设新文学的宗旨。从而将文学革命与现代民族语言的建设结合起来,凸显了文学革命的内涵,进一步奠定了新文学的理论基础。由此可见,“五四文学革命”是以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为倡导,以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为建设新文学的理论基础而蓬勃发展起来的。文学革命激发了人们运用白话进行文学创作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的极大热情和自由,文学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现象,应当建立自己的思想理论体系。

随着现代文学的进一步蓬勃向前发展,文学理论也随着实践在不断地丰富着、深化着。朱自清作为一名新文学运动的亲身参与者,对新文学创作中的一些倾向与特点进行评论,如为俞平伯的《冬夜》作序、发表《民众文学的讨论》等,阐明了自己的文学观点。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再到抗战文学,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促使着文学在急剧变化,各种不同的外来思想和文学理论的进一步引入和吸收,又产生了持各种不同思想的作家,创作了内容各异、形式多样的文学作品。如冯乃超的《艺术与社会生活》、茅盾的《读〈倪焕之〉》、鲁迅的《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等等。朱自清也在此时发表了如《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一系列论著,开始逐步形成自己较为系统的文学理论思想。

二 朱自清文学理论的思想内容

1 纵横联系的理论视野

朱自清文学理论思想体系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开阔的理论视野。朱自清的文学理论是在对古今中外的许多文学理论和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消化吸收后而建立起来的。朱自清生活在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初创时期,而他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善于从中国古典文论里吸取营养,古为今用。同时,他注重借鉴吸收外国文学理论的优质成分,洋为中用。这就赋予了其理论纵横联系的开阔的理论视野。

朱自清的文学理论思想首先得益于对中国古典文论的吸收。“五四”时期是一个毁坏传统、打倒一切的时期。朱自清反对完全否定传统。他说:

“新文化是外国的,影响自然不错;但说一般青年不留余地的鄙弃旧的文学艺术,却非真理。”

他在长期的文学研究中深深感受到古代文学的一些东西对今天的巨大作用。如,有感于中国文学批评概念术语的混乱,朱自清写下了《诗言志辨》,这是一本探究我国古典诗歌批评理论的源头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的书,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做出了贡献。他把传统的文论思想引入今天的文学评论,如在《雅俗共赏》里,朱自清上溯至唐宋时期,从社会发展和文学发展等多个方面论述了雅俗共赏这一文学观点的源流和发展状况,最后才得出今天的雅俗共赏的文学观。除此之外,朱自清还非常注重对外国文学理论的研究借鉴,并亲自翻译了多篇外国的文论文章。1925年,朱自清发表了名为《文学的美――读Puffer的〈美之心理学〉》的评论,在文中,他围绕“文学是人生的语言”这一话题,阐述了自己的理解。同时,他还有意识地翻译了一批外国文学论作,如《调整你的语调――与为人》、《灵魂的工程师》等。总之,朱自清的文学理论思想的内容具有纵横联系的理论视野特点。

2 语言为本的文学观念

中国现代文学时期,是中国文化上一个破旧立新的时期,语言的地位和作用尤为突出。白话文的使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奠定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根基。朱自清是从“五四”走过来的人,明白白话文对现代文学的重要意义,并非常重视语言与文学的关系。他认为,“语言和文学反映民族的过去和现在,这是文化的一部分”。这段话既让我们明白了语言和文学在国家、民族和个人生活当中的重要性,又让我们清楚了语言与文学之间的紧密关系,即语言是文学的基础。在朱自清看来,探讨文学问题,首先不能撇开语言问题,要重视文学,就要重视语言。这体现出一种语言为本的文学观。而这种观念在他的许多文章中都有清楚的体现。

朱自清是一位中国语言改革的倡导者和追随者。他的语言为本的文学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白话文的主导地位。新文学革命为白话的作用做了重新定位,在一个新的理论空间中赋予了白话以文学的合法性。对于“胡适和陈独秀主张白话是正宗的文学用语,大家该一律用白话作文,不该有士和民的分别”的观点,朱自清在《〈胡适文选〉指导大概》里表示了赞同和支持,他认为胡适说文学革命都从文字或文体的解放开始,是有道理的,他旗帜鲜明地坚持白话文在文学中的主导地位;

(2)提倡白话文的通俗化,反对白话语言的文言化。朱自清认为白话文首先就必须通俗化,才能充分地体现出文学的价值。通俗化就是要让民众看得懂,要用广大群众自己的语言来写作。所以朱自清说:“文艺用的语言,虽然总免不掉夹杂文言,夹杂欧化,但是主要的努力是向着活的语言。”他认为文学的内容应该是高雅的,文学的形式和语言却应当是通俗的,这样才能最大地发挥文学的作用。由此不难看出,朱自清提倡的现代白话文是以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的口语为基础的;

(3)提倡语言规范化。朱自清在《论国语教育》中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中国目前的白话文语言从语音到文字进行全面规范化的必要性,以及进行规范化后的推广普及工作。

朱自清的这种语言为本的文学观与胡适等人的观点并不完全一样,他对问题的认识更深透、观点更合理。对于语言与文学的关系问题,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认为,建设新文学论的唯一宗旨只有10个大字,即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显然,胡适的观点是以文学为本位的,是要以优秀的国语的文学来带动并促进文学的国语。但他忽视了文学是以语言为基础的,规范的国语文学是要有前期的语言基础的。朱自清对这一问题看得更清楚,他认识到了现代白话是一种新的白话形式,而新文学只能建立在现代白话基础之上。他坚持以语言为本位,以此来促进新文学的良性发展。他创作的就是白话新诗,但却留下了大量的散文作品,如《背影》、《春》等。李广田认为,朱自清的散文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他摆脱了文言文的束缚,全部用白话进行创作,语言上显出一种非常自然的美,这在当时可算是极为通俗化了。

3 为人生的文学目标

文学革命初期,有两个影响最大的文学社团,一个是主张“为人生”的文学研究会,另一个是主张“为艺术”的创造社。朱自清是当时文学研究会的主要成员之一,自然信奉的是“为人生”的文学主张。他对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劳苦大众的苦难有着清楚的认识,希望这一切能够改变,并通过文学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他认为“在新文学运动开始时,对人生先有一个严肃的态度。对文学,也有一个新的文学观念,这观念包括文学不是专门只为消遣,茶余酒后的消遣;他们认为文学有重大的使命和意义”。朱自清坚决反对以周作人、林语堂为代表的脱离现实的“论语”派。对此,他加入《太白》编委,为之撰稿。他认为“新文学运动以斗争的姿态出现,它必然是严肃的。知识分子讲究生活的趣味,讲究个人的好恶,讲究身边琐事,文坛上就出现了言志派,其实是玩世派。朱自清反对幽默闲适的创作态度和消极颓废的文学观念,极力维护文学的严肃性。如诗《血歌》,就抒写了向帝国主义讨还血债的民族仇恨;散文《白种人――上帝的骄子!》更是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作了沉静思考;《执政府大屠杀记》则对反动政府镇压爱国群众的罪行进行了有力的控诉;在《论吃饭》、《论青年》等文章中,他反复强调人民力量的强大与无敌。由此可见,朱自清的“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具有更强的现实积极意义。

4 注重分析的鉴赏方法

朱自清非常重视文学作品的普及和鉴赏工作。在文学阅读之前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这就是期待视野。当期待视野与召唤结构大致重合时,鉴赏就能顺利地进行下去,否则就会出现鉴赏困难。朱自清希望更多的读者能读懂各种各样的优秀文学作品。他在自己长期的创作实践感受和文学研究经验的基础上,从语言文字学的角度出发,最终形成了一套有自己特色的鉴赏方法,即注重分析的文学鉴赏方法。朱自清运用重分析的鉴赏方法分析过许多文学作品,如《历史在战斗中》、《春蚕》、《叶圣陶的短篇小说》等等。但运用这种鉴赏方法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朱自清建立的现代解诗学理论。这种现代解诗学理论的诞生,催生了一种以作品本体为中心的批评诗学,开辟了缩短现代主义诗歌领域中作者的审美追求与读者审美心理之间的差距的有效途径。朱自清正是运用这一理论先后评析了卞之琳、闻一多、俞平伯、孙大雨等诗人的诗作,得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

5 雅俗共赏的审美追求

朱自清一直提倡民众文学,通过长期的研究和思考,他最终从“偏重俗人或常人的立场”,明确提出了“雅俗共赏”的美学观点。在《论雅俗共赏・序》里面,他提出“所谓现代的立场,按我的了解,可以说就是‘雅俗共赏’的立场,也可以说是偏重俗人或常人的立场,也可以说是近于人民的立场。”早在20年代,朱自清在《民众文学谈》、《民众文学的讨论》等文章中多次提到“多数底文学”、“少数底文学”、“全人类底文学”等说法,就包含了雅与俗的问题。在这里,可以体会到朱自清“雅俗共赏”的审美追求中存在的一个核心性的内容,就是“共赏”必须以“雅”为主,而“共赏者”则必须以“俗”为主。“雅俗共赏”的审美要求是对文学创作提出的一个很高的标准,在现实创作实践中当然可以灵活对待,二者互相渗透,达成雅中有俗、俗中有雅的状态,从而把“雅俗分裂”转化为“雅俗共赏”。

三 结语

朱自清的文学理论思想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给世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凭借深厚的学养、开阔的视野,在文学理论的许多方面都进行了大量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无论是在文学与社会、文学与语言的关系方面,还是在文学的审美、文学的批评以及文学的鉴赏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些思想观点基本构成了一个有朱自清自己特色的文学理论思想体系,并为现代中国文学理论的建设做出了其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朱自清:《朱自清说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 张超:《胡适文学理论与批评的接受意向》,《齐鲁学刊》,2006年第6期。

[3]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新青年》,1918年第4期。

[4] 鲁洪生:《朱自清对赋、比、兴的研究》,《学术论坛》,2006年第11期。

[5] 程振明:《朱自清新诗理论的现实致用性及其它》,《太原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朱自清的作品范文第5篇

谈起竹制笔筒,首先要从竹刻谈起,竹刻历史悠久,竹雕笔筒是竹雕制品中的一种,自明中叶至清末,竹刻艺术风格的变化可概括为由明中叶之质拙浑朴,发展为清前期之繁绮多姿,再嬗变为清后期之平浅单一。在技法上经历了一个由浅及深,又由深复浅的过程。深指浮雕、透雕和圆雕;浅即浅刻、留青之类。明末,由于政权不稳,文人厌恶政治,逃避现实,大兴奢侈靡烂之风,一味追求生活中的美器。笔筒作为案头文具中最具装饰性的代表,异军突起。这一时期,文人自制成癖,工匠穷极工巧,许多精美绝伦的笔筒,“几成妖物”,令今人叹为观止。据统计,最为常见的题材就是《竹林七贤图》、《高士赏游图》等。清代扬州竹雕大家潘西风曾在笔筒上以隶书刻款曰:“虚其心,坚其节,供我文房,与共朝夕。”对此,郑板桥大为赞赏,称其为金陵派第一人,并吟诗颂之:“试看潘郎精刻竹,胸中万卷待如何?”由此可见笔筒的深邃内涵。正是这些竹刻名家将中国画中的山水、人物、花鸟、亭台楼阁等章法结构再现在笔筒之上,表现出当时文人隐逸的思想情趣,使竹雕器物由实用型开始向实用和欣赏兼备的类型转变,并逐渐成为收藏者的心爱之物。

竹笔筒最受文人偏爱,可能与国人崇竹有紧密关联。宋代苏轼寓竹为君子曰:“璧上墨君不解语,见之当可消百忧。”文同则称竹“心虚异众草,节劲逾凡木”。竹在中国自古就是纯正、正直、谦虚的象征,竹为文人喜爱之物,所谓“宁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也。竹为气节之象征,因此中国历史上很多爱竹成癖的古人,魏晋有“竹林七贤”,唐代有“竹溪六逸”,王维有“竹里馆”。

中国盛产竹子,中国人又特别喜爱竹子,故以竹子为雕刻材料是合乎古人审美心理的必然选择。竹子其皮薄如纸,与肌理有色差,雕刻时可用来做文章(留青),技艺高超者能在竹皮上刻出“墨分五色”的书画效果;竹皮内有一层“篾青”,是竹子最细密、颜色最易变红的地方,打磨平整后,可雕刻浮雕或镂空及透雕;竹子剖开里面为竹簧,可以取下压成平板,做成各种器物加以雕刻。竹根肉质厚实,可以雕成各种人物走兽、山水花木等等。

明清时期是竹雕笔筒的全盛时期,出现了大量专攻竹雕笔筒的雕刻大师,按照雕刻风格和活动区域形成了嘉定派、金陵派等派别,他们在继承前人雕刻技法的基础上,还创造了一些新的雕刻技法。如嘉定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吴之,他创造的“薄地阳文”雕刻技法,独树一帜,为后人所争相效仿;而金陵派创始人濮仲谦的“大璞不斫”雕刻刀法,更是被后世的文人墨客所推祟。

提到嘉定竹刻,就不能不提朱鹤(松邻)、朱缨(小松)父子。前人称朱氏竹刻“笔尊尤精绝”。以嘉定朱氏为代表的竹刻家创作出了具有高度艺术水准的作品,那浑朴古穆的风格,为后人效仿传承。现藏于南京博物院有一件高浮雕松鹤笔筒,是朱鹤的作品,是目前所见最早的一件竹刻笔筒实物。深峻娴熟的雕刻技法让作品层次清晰,古松与仙鹤形态逼真,自有一种古朴浑厚之美。

到了朱氏三代传人朱雅征(三松),则更多地从绘画艺术中汲取营养,作品中有许多表现人物故事之作。传世朱三松的一件透雕仕女图笔筒,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从中也能发现朱三松作品的许多特点。作者将高浮雕与镂雕技法相结合,在主体人物之外衬以巨大的山岩、蟠曲的松树、幽深的庭院作为背景,有种宛若油画般的立体感和空间感。细看这件作品,仕女姿态优雅,衣饰飘逸自然,表情生动传神,仿佛正在花园中闲庭信步,那清简古雅的风格让人倍感清新。乾隆皇帝在《咏三松竹刻笔筒》中写到:“不期精细期苍古,以朴因之历久存”,道出了三松竹雕的精髓。

近年竹雕笔筒成为种类众多的文房用品中的新贵,从成交结果来看,价格多在几十万、上百万元级别徘徊,2005年香港佳士得春季拍卖会上的一件清康熙竹高浮雕山水人物图笔筒,最终以1076万元港元成交,成为至今竹雕艺术品拍卖中的最高价。迄今为止也没有新的纪录超越。

决定一个笔筒的价值,首先是材质的优劣,自然界中竹生长的范围很广,品种繁多,常见的有毛竹、棕竹、斑竹和方竹等。毛竹亦被称筒竹,枝干较粗,其圆筒状的形体易雕刻成笔筒、臂搁等文房用具。斑竹也叫湘妃竹,主要产于江浙和两湖地区,形体修长,表面有红褐色斑点,传说是由湘妃的泪水所化,斑竹通常被用作扇骨、手杖或其他生活用具。棕竹,颜色较深,纤维粗壮分明,形成了不同的条纹,韧性很强,劈成片状后,多用来拼贴成盒、匣之属。方竹,体细长呈方柱形,产于江浙地区,极其罕见。所以目前市场上笔筒的竹料以毛竹为最。

其次是工艺的精绝程度。2005年香港佳士得春季拍卖推出的清康熙竹高浮雕山水人物图笔筒用花梨木作为笔筒的边缘及底部,这种木边和底的方法开始时只用于香筒,以及其他不需要坚实底部的器皿,后来才逐渐应用到笔筒的制作上。一只笔筒能够拍出千万元,大大出乎市场的预料。随着制作的发展其他技法如高浮雕、浅浮雕、透雕都逐渐应用到笔筒的创制当中。

以上就是360范文网的小编对朱自清的作品(精选5篇),以及朱自清的作品(精选5篇)的详细介绍与分析,相信大家看完之后都已经对这方面有了更详细的认识与了解。

菁英职教网文章归档 教育资讯 留学攻略 七品教育网站地图xml
34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