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研究(精选5篇)

| 婕音

推荐文章

菁英职教网 培训啦 留求艺

农业现代化研究范文第1篇

一、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学术界对此进行了较长时期的讨论,代表性的学术观点有以下几种:第一,转变论。人们从历史演进的角度出发,认为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综合的、世界范畴的、历史的和发展的概念,它作为一个动态的、渐进的和阶段性的发展过程,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内容。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一般都认为农业现代化是由传统的生产部门转变为现代的产业部门的过程。第二,过程论。学者们认为农业现代化不是农业领域一个方面、一个过程的现代化,而是全方位、全过程的现代化。包括生产过程的现代化、流通与消费过程的现代化及农业劳动者的现代化。第三,制度论。认为农业现代化是由于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推广而引发的组织制度、管理方法的变革与创新。第四,可持续发展论。认为农业现代化的完整涵义是用现代技术和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方法组织和管理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素质,把落后的传统农业改造成为具有高度生产力水平、能保持和提高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的过程。

我们认为,对农业现代化的界定,不能仅从一个或几个方面来界定。思考中国农业现代化应从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所应有的“共性”和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个性”上去把握。一方面,要借鉴国外农业现代化的成功经验、依据国际公认的现代农业的标准来定位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我国农业的历史背景、社会、经济与教育、科技发展水平、生态资源及劳动力条件等因素,走自己的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因此,中国农业的现代化是农业生产手段、农业科技、农业管理、农业劳动者的现代化、农业产业组织的社会化、农业生态化和农村城市化的过程,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换。

二、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特点

在分析、界定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的同时,学术界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点也进行了深入研究,普遍认为,中国农业的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实现农业现代化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位学者的观点表述上虽有差异,但通过疏理后可以发现,这种差异主要是研究视角的差异。

从世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来审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学者们认为:从世界上已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来看,农业现代化大体有三种类型:一是以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为代表,他们主要走从现代机械技术起步到现代生物化学技术的发展道路;二是以日本、荷兰、比利时等国为代表,主要走从现代生物化学技术起步到现代机械技术的发展道路;三是以法、德、英等国为代表,走机械技术与现代生物化学技术同步发展道路。中国农业的现代化既不能走以美国和西欧国家为代表的人少地多型的、以机械化和化学化为特征的道路,也不能照搬以日本为代表的人多地少型的、以生物技术的实现为主要特征的道路。而应根据中国特定的条件,走资源节约、技术优先发展的道路,走现代生物技术与现代机械技术、精耕细作的传统技术与现代农业科技、机械化、半机械化与手工劳动有机结合起来的道路。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至少应具有多样性、综合性、工程化等三个显著特点。也有学者认为,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加农村工业化,其发展道路应该是走集约农业、高效增收和持续发展的路子。把农业现代化看作是一种过程的学者们认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特征应从其所具有的动态性、区域性、世界性和时代性、整体性上去分析。因为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相对性较强的概念,只有阶段性目标而没有终极目标,即在不同时期应当选择不同的阶段目标以及在不同的国民经济水平层面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同时农业现代化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特点,不同国家、同一国家的不同区域、同一区域的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有很大差异。但强调这一点,并不能否认我国农业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将要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因而也应站在全球化的高度来分析农业现代化,依国际标准来确立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目标,认为农业现代化是一种手段的学者们则从农业现代化的构成要素上来分析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认为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生产技术科学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动力;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技术手段;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决定因素;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以上学者们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特征的表述,都有可取之处,如同我们讨论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一样,对其特征的描述也可以是多角度的。

我国农业现代化应避免重复发达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弊端,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以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但也要避免“一刀切”走灵活多样的发展道路。从整体上看至少应具备如下特征:第一,把现代生物科技与机械技术结合起来,寻求传统的精耕农作技术和现代化农业在保持生态良性循环下的有机结合;第二,农业现代化必将与农业的商品化、产业化、集约化相伴随;第三,就全国而言,农业必将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来提升劳动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第四,把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实现与城乡差别、地区差距的缩小、农村工业化与乡村城市化以及农民的现代化等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因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农业内部,它与国家经济结构、产业政策的调整、城乡关系的调整、农民与农村的现代化密不可分。

三、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在推进农业现代化方面虽有长足进步,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有学者参照国内外学者提出的衡量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建立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指标体系,并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相比较,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具体描述。也有的学者从区域农业发展的现状出发,对中国东部发达地区、中部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做了实证研究。如果我们不去探究学术界在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上的差异(2001年前后,国内学者提出的衡量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指标体系有数十种之多,白人朴在《关于衡量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指标体系的探讨》中有详细论述,原文刊载在《实验研究》2001年第2期),学者们大都认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无论在速度、规模、结构、效益、程度等方面与发达国家都有较大差距。这一客观事实,使人们日益关注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制约因素的探讨。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

其一,从农业生产要素的层面来探讨国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认为,中国传统农业未能向现代农业转型,劳动者(高素质)、土地、科技、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欠缺、要素市场发育迟缓是重要的制约因素。没有高素质的、掌握现代科技知识、懂得现代经营管理知识的新型劳动者,中国农业要实现代化是不可能的。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科技的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支撑。资金短缺是制约农业现代化的一个瓶颈,如何建立一个与农业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金融体系与资金保障体系事关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土地市场化与农地使用权流转一直是研究农业现代化的学者们关注的,因为它不仅关系到目前中国农业经济、农业产业化水平、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等问题,而且关系到农民的利益。

其二,从制度与公共政策的层面来思考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在农业转型过程中,制度变迁起着很大作用。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经济增长与农业》中就曾断言: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制度的变革。学者们对中国农业制度变迁的历史及制度效益进行了历史考察。对农业制度变迁的内涵、特点及制约当前农业经济制度创新的深层障碍,如市场配置资源机制不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不灵活、非农偏好的国家资源供给、分配制度、不清晰的产权制度、不合理的税收制度与风险分摊制度等,展开了充分研究。

在对农业制度变迁进行审视的同时,还有学者们从社会公共产品的供给、国家公共政策的取向等方面对中国农业现代化问题进行了探讨。其三,从城乡二元结构、农村城市化、工业化的角度来探讨中国的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认为,目前实际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滞后的城市化是导致中国农业落后的原因。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制度对农业经济的作用是通过制度变迁、制度效率的改善来影响其他各要素投入的积极性和效率来实现的,其作用体现在两方面:直接贡献与间接贡献。直接贡献是指制度作为内生变量同其他投入一起共同推动农业经济的增长,直接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间接贡献是指制度作为外生变量对其他要素投入起保证、激励、阻滞或诱导作用,间接促进经济增长。制约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主要有:

1.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农业机制尚不健全。尽管农业的市场化进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严格地说,目前市场农业的发育还很不成熟,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尚不健全,要素流转和生产安排仍有盲目性。(1)农户没有真正成为完整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农户在投资决策上还存在很大程度上的盲目性、产品的单一化、市场行为的趋同性,导致农业生产经营始终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2)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足。由于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及尚未根本改革的户籍制度妨碍了城乡劳动力市场发育,使以劳动力为典型代表的生产要素市场发育始终滞后。(3)社会化服务体系滞后。服务体系在多数地区还不健全,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所需的信息、技术、资金、物资、加工、销售等社会服务体系明显滞后。2.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不灵活。未能建立与健全有效的土地流转与集中机制,使土地难以在很大范围内流转与合理配置,妨碍了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3.国家支持保护农业的政策体系没有形成,导致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生产潜力下降、农业公益福利事业的投入也严重滞后于城市水平,使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益福利事业体系发育不足。4.不清晰的农村产权制度为侵害农民的利益提供了可能。按照现行法律制度的规定,包括土地在内的集体资产属农村社区公有。在这种规定之下,农村集体资产性质模糊不清、资产所有权代表不明确,诱使各行为主体、尤其是拥有垄断行政权利的基层政府和部门对农民利益的侵害成为可能。

四、促进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对策措施

如何化解制约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制约因素,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人们从各个不同侧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许多好的对策、建议。综合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类:

(一)土地制度改革,实现规模经营。在土地制度改革方面,可行性的思路是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这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消除土地投资的制度风险,克服农民的短期行为;另一方面,实现经营权的自由流转,有利于土地这一稀缺资源的合理利用与适度集中。

(二)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实现农业就业在社会就业中所占比重的降低,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在我国现行条件下,实现农业劳动力转移,主要依靠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

(三)加强农业市场体系和产业化组织建设,进一步协调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为此,国家要积极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建立健全农业生产、流通、科技开发的各种专业机构;大力发展农业市场组织,对农业生产和流通环节,提供技术、资金、信息、经营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市场咨询和服务,使农村经济和市场经济接轨;消除各种自然的以及人为的经济和行政的市场阻隔障碍,使农村经济发展纳入统一的市场经济轨道。

(四)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其转化和应用步伐。其一是增加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在鼓励社会多元化投入的同时,应大力提高政府对农业科技的财政支持力度;其二,加大对农业科技的基础性研究的投入;其三、把农业科技开发和技术推广体系转向社会化,逐步形成以企业、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和各种产业化组织为主体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五)大力加强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与开发力度,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使他们成为具有经营管理才能的适应农业现代化要求的现代商品生产者。

(六)实现城乡统筹,消除二元经济阻隔,在加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

农业现代化研究范文第2篇

一、农业机械化与建设现代农业的关系

农业机械化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农业生产力的重要要素。发展农业机械化实质上是一场生产手段的技术革命。农业机械装备突破了人畜力所不能承担的农业生产规模的限制,机械作业实施了人工所不能达到的现代科学农艺要求,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力水平,为农场规模扩大,农产品品质提高,形成专业化、商品化生产提供了可能。

农业机械化过程将产生内生增长的良性循环效应,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农业现代化是农村工业化过程,其中包含农业机械化过程。从各国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内容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形式看,尽管各国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和途径,但共同点都要解决农业机械化问题。可以说,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由于农业机械化是对传统农业改造的技术进步过程,农业机械化投入是农业生产方式除旧布新或推陈出新的新陈代谢过程。根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农业机械化投资会引致知识的积累,农业机械投入与知识积累形成一种有形投入与内生增长相结合的复合资本品,又将加快技术进步的进程,技术进步又可以提高农业机械化投资的效益,使农业经济系统出现增长的良性循环,从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长期经济增长,提高竞争能力。wWw.133229.cOM

农业机械化为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农业劳动生产率,而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手段。

二、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思想观念不够解放。农民传统的耕种观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目前,许多农民对科技含量高的农业新机具、新技术的接受处在犹豫观望状态,一些农民购买农业机械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脸面,为了在人前抬起头,这种思想与市场经济的观念是格格不入的。2 、农业机械装备结构不合理。大中型农机具较少,小型农机具居多,配套率过低,农机作业范围狭窄,致使其整体功能的发挥受到限制。在种植业和农产品粗加丁领域,机械化基本上取代了传统的役畜生产,但机械多以小型为主,对农业增产增效的促进作用明显减弱,从而影响了农业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生产的转变。3、农户经营规模小型化和大中型机械大规模作业的矛盾突出。土地属分散经营,大片作业受到限制。4、作业成本居高,农民热情降低。由于油料涨价、机车空行程多、机车老化耗油增大等诸多因素,使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降低、在调查中发现,目前构成农机作业各项成本中,油料成本已变成主要成本。油料的价格变动对农机生产成本的影响最大,若成本过高,则农民对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热情急剧降低。5、农机化服务体系尚未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程度不高,服务体系不健全。县、乡、村二级农机服务网络缺乏服务手段,特别是在农机具作业过程小更显得无所作为,使服务水平与农机现代化水平不相适应,阻碍了农业机械化发展,严重不适应市场化、国际化需要。

三、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措施

加快农业机械化政策法规建设步伐。《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已正式实施。围绕该法,完善配套措施和保障手段,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化行业宏观管理的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加大政策法规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保护力度。

进一步加大农业机械购置和使用补贴力度。从2000年开始,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转折期。我国已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进入反哺期和转折期的省(市)和地区将继续增加。因此,中央财政补贴应加大农业机械的购置补贴力度,以增加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除采取政府补贴、部分出资的政策扶持外,还可通过建立基金、提供优惠贷款等方式,积极引导农民和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农业机械化,发挥政策调控功能,以调整、优化我国农业机械装备结构,适应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

依法对农业机械作业继续执行免税政策,对标准化、规模化机械作业实行一定补贴政策,以充分发挥农业机械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增强农机经营主体的竞争力。

加大财政对农业机械化科技的投入力度。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应依法加大对有关科研机构和院校从事农业机械化科学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应尽快建立农业机械科技开发专项基金,组织实施重大新型农业机械产品和配套机具的开发和生产。重点解决农业机械新技术、新机具科研开发总体滞后,不能满足结构调整需求等问题。对市场需求大的短缺产品进行重点开发。通过政策扶持、科研开发和示范推广,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部门、推广部门参与的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体系。

加强农业机械化新技术试验、示范工作。结合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选择有一定基础、区域经济明显的市(县),进行重点示范和扶持,提高农业机械装备和机械化水平。国家设立的基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机构应当以试验示范基地为依托,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无偿提供公益性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培训等服务。通过加强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充分发挥项目示范作用。根据当地农业发展的需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规定,向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产品。

农业现代化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研究;前提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5-0066-02

近年来,农业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界普遍关注和热议的一个问题。中央从2004年开始,连续8年下达的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问题的,由此可见国家与社会各界对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农业问题同时也是发展经济学的主要议题之一,发展经济学致力于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理论,这当中,就包括农业现代化的问题。农业能不能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源泉,农业与工业发展的先后顺序和模式存在怎样的关系,如何改造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农业,如何在发展中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等等这些问题一直是经济学家们争论和研究的中心。目前,关于研究我国农业现代化范畴的文献琳琅满目,相关研究成果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在一些文献中,对农业现代化中某些概念的理解还存在偏差。本文试图理清研究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农业现代化的概念

在农业问题的研究领域,通常会涉及到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农村工业化这三个概念,有些学者在研究与传统农业相对的农业形式时,会根据自身研究情况,通用这三个概念,但这几个概念内涵的界定,学界目前还没有较为权威的论述。张培刚在阐述工业化的定义时曾经提及到这几个概念,“早在40多年前我就说过,我关于‘工业化’的这个定义是试用性的,但它比其他学者所用的定义或解释要广泛的多。因为它不仅包括工业本身的机械化和现代化,而且也包括农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而后,其在论述关于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的“先行官”作用时又说道:“在我的上述‘工业化’的定义里,不仅包括有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而且还强调了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的重要性和他们的‘先行官’作用。”在他的这两段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张培刚先生对于农村工业化和农业机械化这两个概念是通用的,没有加以严格区分。

农业现代化的概念,由于提出较早,目前学界已有统一的认识。一般来说,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实现了这个转化过程的农业就叫做农业现代化的农业。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有时代性和世界性的特点。农业现代化可以概括为“四化”,即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和电气化,机械化排在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位置。农业机械化,一般是指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力的手工劳动,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中大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从而降低劳动的体力强度,提高劳动效率。由此可见,农业现代化的概念范畴应该涵盖农业机械化和农村工业化,而农业机械化和农村工业化是可以通用的。

二、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在西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二三十年里,一直推行的是单纯地发展制造业的工业化过程。在他们看来,工业化仅仅意味着制造业的工业化。这种不顾及或不重视发展农业,把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与发展农业看做是相互对立的做法,是有失偏颇的。亚洲四小龙的工业化经验使我们看到,在经济“起飞”以前,台湾地区和韩国的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出口对它们各自的工业化起步所做的贡献是相当大的,等工业化进展到一定阶段,现代工业的各方面对农业的改良和农业现代化所起的促进作用也十分显著,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工业反哺农业。这里要强调的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对农业是忽视的、漠视的。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些国家的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农业没有向前发展,只是说农业的发展速度相对于急速增长的工业来说,是滞后的、缓慢的。而这个问题如果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农业必然成为工业化进程中的阻碍,也将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同时,在研究我国农业现代化时,还有一个问题也必将引起我们的注意。像在中国这样的农业国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劳动力价格远远低于机器的价格,农村耕种历来是以人力、畜力为主,再加上地理环境和耕地分布的限制,这意味着即便我国农村现代化达到一定程度,也很难实现大规模的农田机械化操作。我们的农业现代化过程必须结合这些实际情况加以考虑。

三、传统农业部门配置低效率说

在研究现代农业效率问题时,我们总是习惯于假设传统农业部门的配置效率是低下的。有人认为,在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农民愚昧、落后,对经济刺激不能作出正常反应,经济行为缺乏理性,所以,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必然低下。舒尔茨曾经根据社会学家对危地马拉德帕那加撤尔和印度的塞纳普尔这两个传统农业社会所做的详细调查资料得出结论:“在传统农业中,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低下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其实,传统农业中的农民能根据集市上农产品价格的高低,适时地调整自己的种植计划;他们会根据历年的种植经验和天气情况,让自己的作物尽可能免受恶劣天气的影响;他们总会尽可能利用自己现有的资源,并使其达到最优配置,甚至在很多情况下,即便是外来的高技术专家也很难找到他们生产要素配置有什么低效率之处。

四、农业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

在很多经济学教科书和许多学者的研究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农业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的论断,很多著名的经济理论也基于这样的假设。农业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或近于与完全竞争市场的论述是不完全合乎实际情况的。第一,农业市场具有非常浓厚的区域性,地域的限制性经常限制资源流动性。第二,相对于农业市场上无数的卖者而言,农业市场的买者人数是非常少的,农业市场的购买者或者收购者具有很强的买方优势,他们议价能力很强,甚至在某种作物极大丰收时,农民在卖出作物时往往具有半卖半送的性质。第三,农民对于农业市场上的信息并不完全了解,信息闭塞现象非常普遍。农业市场上存在的这三个实际情况不符合经济学家对完全竞争市场的定义,买方垄断和卖方垄断是农场品市场上比较常见的现象。

农业问题是一个深刻的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关乎国计民生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以上问题的澄清对进一步从事我国农业现代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理清工业化与农业化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在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同时,在农业方面投入更多的力量。澄清农业部门无效率说,可以引发我们思考农业发展所以缓慢的原因。既然不是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低下,那究竟是什么原因限制了传统农业的发展?了解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特征,有助于我们勾勒一个现代化农业的远景。知道现实农业市场并非是完全竞争市场,有助于我们了解农民交易和投资动机,从而为研究农业资产投资和生产要素优化提供了帮助。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对进一步研究我国农业现代化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培刚.武汉.农业与工业化[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2] 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Research on the prerequisite of the agriculture modernization

CHEN Li

(Pingdingshan college,Pindingshan 467000,China)

农业现代化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 F0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4-7-4

Abstract:In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our country's current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based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the writer found that there is not a good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the three aspects. Therefore, in the following process of policy making, synergism and linkage among the three aspects should be considered for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policy making.

Key words: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1 研究背景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首次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2010年12月22日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部署,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三化同步”是中央科学把握现代化发展规律、着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从这些政策文件中,可以看出中央把“三化”发展提升到一个极为重要是战略层面。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使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协调发展,是“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战略目标[1]。

“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将深入发展,农产品消费需求将持续增长、结构加快升级,为现代农业发展既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又提出了严峻挑战,耕地、水资源紧缺,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特别是在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村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加速外流[2]。如果处理不好,农业就面临削弱和萎缩的风险,农村就面临凋敝和忽视的风险,城乡失调、工农失衡的矛盾就会更加突出,现代农业就会更加滞后,工业化和城镇化也将由此而受到影响。

2 研究意义

“三化同步”就是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要协同发展。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工业化、城镇化不发展,农业现代化就缺乏动力;农业现代化若跟不上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步伐或者被忽视,就会导致工业化、城镇化陷入停滞,造成“三化”都难以为继(韩长斌,2010)。“三化同步”将会解决这种问题,摆脱这种困境。而且,这也符合系统论的发展观。并且,“三化同步”能更好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加快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3]。“三化”相互促进,相互交织,相辅相成,有机统一。促进“三化”协调发展,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整体,关乎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孙政才,2009)。所以如何实现和加快“三化同步”发展,具有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3 “三化”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城镇化就是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农业现代化是指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组织、管理农业,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的过程。

工业化可以加快城镇的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从而形成一个在一定区域内的经济中心或“增长极”,依据“中心――”理论,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从而促进城镇化的发展[4]。工业化的发展也提升了中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人口的功能,同时,工业化的发展也为城镇规模的扩大提供了财力支持。工业化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财物,农业的小规模生产是满足不了工业发展的大规模需求的,这必然带动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和规模化发展,而且工业化的发展,也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先进适用的生产资料,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城镇化的集聚功能和服务效应,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不断扩大的市场,并对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服务功能。城镇化可以使一些优秀的人才以及各种资源服务于工业化的发展。城镇化的发展将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并能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智力、财力以及技术支持[5]。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能创造极大地农业剩余,这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以及原料。也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这可以是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业转移到工业和第三产业,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既带动了城镇市场的扩大,也带动了农村市场的扩大,推动了工业化的发展。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者间是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关系。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它们共存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大系统中,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另外两个都会受到影响。概括来讲,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农业现代化作为基础则服务于两者。

4 “三化”关系的实证分析

4.1 数据来源

城镇化率和工业化率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城镇化率=城镇人口/总人口;工业化率=第二产业产值/总产值[6]。农业现代化率来自辛玲、蒋和平《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年11月,第31卷第6期)。

利用若干年份的数据,分析我国“三化间的关系,数据如下:

从表1和图1可以看出,我国的工业化率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都一直在40%以上,虽有起伏,但波动不是很大。城镇化率和农业现代化率都一直呈上升趋势。按一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我国还未步入发达经济体中,以上三种比率都应呈上升趋势才符合常理,但工业化率二十多年却呈起伏不大中的稳态,似有不合规律之处,但考虑到我国新中国成立后一直都是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指导下,这种现象也可以解释。为了验证这三种比率间有什么相互的影响,现做三种比率逐次做最小二乘回归(OLS)进行探寻。

4.2 先运用Eviews6.0计算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如下: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有着正相关性,这说明他们之间存在着极大地联系。现在采用最小二乘估计法,分别以一个变量作为因变量,另两个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

从以上三个回归方程可以看出,只有方程(1)以农业现代化率(X3)作为因变量,能经过经济检验、统计检验和计量检验。方程(2)中自变量(X2)前的系数为负,显然不符合经济规律,通不过经济检验。方程(3)中自变量(X1)前的系数为负,同样通不过经济检验。

从以上回归方程中,可以发现三者间的回归效果并不是多么理想,并没有呈现出比较理想的线性变化趋势。为了找出三者间的内在联系,现采用VAR模型中的脉冲响应函数,探寻三者间是否存在明显的非结构性关系。

4.3 VAR模型中的脉冲效应

为了进行脉冲相应函数,需先对各序列进行单位根和协整检验。

4.3.1 单位根检验

对城镇化率X1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其在一阶差分时是平稳的,即X1序列是一阶单整序列,即X1~I(1)。

对工业化率X2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一阶差分时是平稳的,即X2序列是一阶单整序列,即X2~I(1)、

对农业现代化率X3行单位根检验,发现一阶差分时是平稳的,即X3序列是二阶单整序列,即X2~I(2)。

4.3.2 协整检验

通过对X1、X2和X3作为GROUP,进行协整检验,得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一个协整关系。

4.3.3 对VAR中,对序列进行granger causality tests,结果如下:

只有第一个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通过了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现在进行脉冲响应函数的操作,从以下脉冲图中可以看出,对城镇化率(X1)施加一个正效应,农业现代化率(X3)对此却呈上升的趋势,工业化率(X2)呈先上升然后下降的趋势;对工业化率(X2)施加一个正效应,城镇化率(X1)呈上升的趋势,农业现代化率(X3)也呈上升的趋势;对农业现代化率(X3)施加一个正效应,工业化率(X2)先上升然后开始下降,城镇化率(X1)呈下降趋势。从VAR模型中也可以看出脉冲响应也可以看出来,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三者间并没有实现很好联动,所以,在政策制定及具体操作中,一定要以三化的协同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三化”的发展中,应做到协调统一。它们就像拉着同一驾马车的三匹马,只要它们齐头并进,步调一致才行。从国内外发展的经验可以看出,“三化”的发展不协调,那么持续健康的发展就是难以维持的。如一些南美国家,城市化发展过快,但工业化的发展并没有提供那么多的就业岗位,致使城市中出现了很多“贫民窟”;而苏联的例子是只注重工业的发展,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对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乏善可陈,以致影响了农民和市民收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人们对政府的支持信心不足。而我国目前则是农业现代化发展有点滞后,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依然未得到有效解决,并且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我国的人口红利也即将结束,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也将越来越稀缺,如果没有农业的现代化释放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用工荒”问题将依然严峻。

5 结论

如果把整个国民经济系统比作一个机器,那么工业化就相当于发动机,城镇化就相当于内部的传导机制,农业现代化就相当于内部的燃料。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反过来,农业现代化则要服务于工业化和城镇化。没有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也将失去动力和支持(技术、设备、财政等);没有城镇化,集聚功能和服务效应力不能得到发挥,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就缺少了中间的传导机制,也必将制约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没有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所需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剩余劳动力、土地、农产品原料等)就得不到满足。所以,“三化”的发展,一定要同步协调,这样整个国民经济才能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我国已进入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要做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工作,走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和提升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应化解城镇发展不平衡现状,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以防“城市病”的发生,把中小城市、县城、中心集镇作为农民转移就业、定居的重点,充分发挥城镇化对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向市民转变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社会化服务水平等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要做到城乡、工农统筹发展。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同发展,没有一个量上的界定,它取决于当时当地的发展情况。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协同失灵”,这就需要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要做好配合。只有实现了“三化”,才是真正实现了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夏春萍.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关系研究[J].经济纵横,2010(10).

[2] 辛玲,蒋和平.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11):6.

[3] 于学权.统筹推进“三化”的思考[J].新长江,2010(12).

[4] 夏春萍,路万忠.我国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现实条件分析[J].经济纵横,2010(8).

农业现代化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皖北 低碳农业 精品农业

一、引言

根据2011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仅为10.1%,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46.8%和43.1%,随着第一产业比重的不断降低,国家发展的关注重点越来越偏向于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对于农业发展的关注度明显不足。然而第一产业是其他两类产业的基础,为其发展提供原材料,农业的发展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的中国来说是稳定民心,保障社会安定的战略产业。因此我国在发展工业和服务业的同时,也需要重视现代农业的发展。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这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

安徽是农业大省,而安徽农业主要依靠沿淮城市的带动,皖北地区在安徽农业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皖北包括蚌埠、阜阳、淮北、淮南、亳州、宿州六个地级市和部分县级地区,皖北地区属于黄淮海平原,历史上曾是中原经济区和江淮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安徽省统计年鉴的数据加总,2010年皖北地区总耕地面积为209.8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18倍,农作物播种面积为442.6万公顷,第一产业GDP为7251.6亿元人民币,占皖北地区GDP总额的20%,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为761.6万人,占总从业人口的44%,比同期江苏省和浙江省分别高出19%和17%。皖北地区的农产品种类多,产量大,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烟叶、薄荷和肉类的生产基地,农业一直是该地区的支柱产业。然而农业的发展受到自然环境影响的程度较大,现代农业对科技进步和国家政策的依赖程度也显著提高。在新形式下,如何依靠现代科技的进步,改善自然环境,发展现代农业,成为皖北地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为统筹区域发展,加速皖北崛起,多年来安徽出台了多种“振兴皖北”措施。2010年5月,省委、省政府正式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皖北地区发展的若干意见》(皖发(2010)16号)。为贯彻好各项措施,又颁布了《关于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快皖北地区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皖人社发(2010)35号),推出10项新的措施,帮助皖北改善发展条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这其中多项政策都涉及农业、农村和农民,特别是关于现代农业的建设。对于皖北地区来说,如何抓住这样的机遇,克服现有的困难,大力振兴皖北的现代农业成为当务之急。

二、皖北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

1.农村劳动力外向型转移严重

农村劳动力由农产业向非农产业转移有利于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城镇化的发展。但是这种转移的前提条件应该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据统计,皖北地区每年有大批农民进行着外向型劳动力转移,多数到发达城市打工。这种转移多数为抛荒型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农村的田地缺少耕种的农民,存在荒芜的现象。目前在皖北农村从事生产耕种的多为妇女、老人和儿童,部分青少年学生在考离学校之后基本上不返回农村,农民工宁愿在城市漂泊也不愿意回到农村从事耕种。因此,在皖北地区农民主体的弱化已经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缺少精品农业

皖北地区较多的人力资源水平产出较少的GDP,农业部门以较大的劳动力份额创造出有限的产出份额,皖北地区农业的劳动边际生产率较低,进一步表明了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部分数据显示皖北地区主要的农业生产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年销售收入超过亿元的龙头企业不到总数的10%,而且产出的产品多以原料为主,农副产品的加工层级较低,经济价值和科技含量欠缺,对于农产品的深度加工和精品农业的开发都有待提高。数据显示虽然在省内,皖北地区的耕地面积较大,农业人口也较多,但是获得安徽省名牌农产品的产品仅有40多个,不到全省四分之一。并且皖北地区农业发展主要依靠种植业,受自然环境影响程度严重,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加上皖北地区普遍存在的劣质土壤环境和长期的旱涝自然灾害都造成了皖北地区农业产业化程度偏低,精品农业欠缺。

3.现代化科技投入和现代化农业劳动者缺乏

现代农业的发展在较大程度依赖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的现代化农业科技,这些因素的合理使用将使得农业的发展在内涵、结构和体系等方面发生实质性的飞跃。目前,皖北地区虽然部分应用了分子标记、细胞工程、转基因技术和杂种优势等现代科技,但是应用的规模和深度都十分有限。同时,新农业科技的推广也需要较高水平的农村劳动力,然而皖北地区农村劳动力的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多是利用自身经验从事生产活动,此外农业的大规模发展还需要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实际操作方法,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显然还不足以胜任这样的岗位,而吸引外资的不足又使得皖北地区很难选择相应的具有经营管理能力的人才,这些人力资源方面的因素都严重地影响了农业科技的应用推广和大规模高质量农业企业的兴起。

4.农民收入较低,农业物资缺乏

据统计部门获悉,2012年上半年安徽省农民人均收入4260元,而皖北六市农民人均收入为3631元,远远低于安徽省平均水平,相比较沿江的马鞍山、芜湖、铜陵等地,差距更大。皖北地区在农业人口占大多数,而人均纯收入又极低的情况下,农民进行生产的热情降低,也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此外,皖北地区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大中型现代化机械设备更是缺乏,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机械设备的欠缺导致了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程度低,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皖北地区还面临水资源缺乏的问题,皖北地区农田水利工程设置落后,水库蓄水能力差,农田的有效灌溉面积小,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依靠降雨,受自然环境影响大。

三、皖北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对策

1.加强人力资本投资

人力资本的投资是实现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增加农业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农业生产者身体健康状况和知识技能的提高,以及农民对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参与能力的提高,最终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并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率,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最终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做好农村的基础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村的教育质量。其次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文化、科学和专业技术水平。充分利用皖北地区现有的职业技术学校,根据皖北地区当地的生产需要对农民进行科学文化和相应的专业技术教育,可以利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举办短期培训班,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易接受性。最后需要充分发挥各级农技推广组织的作用,保证稳定和有能力的农技推广人员,并同时解决好农技推广人员的待遇问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建立县、乡、村三级农业推广体系,使先进的农业技术成果尽快推广到农业生产中去。

2.发展低碳农业

如果用碳经济的概念衡量,传统农业可以说是一种“高碳农业”。改变高碳农业的方法就是发展生物多样性。低碳农业的发展有利于资源的节约配置,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皖北地区的低碳农业发展可以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构建投融资体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首先是加大对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即在水电能源、节水灌溉等方面的资金拨款或者国家补助,其次是挖掘目前农业发展的内部潜力,多种类、多方式地利用农村资源,大力发展农村金融组织,特别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信贷补偿机制,在政策上支持皖北地区龙头企业为基地农户提供贷款担保。(2)加强资源节约管理,构建节水型农业体系。在加强资源节约方面,首先需要健全和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皖北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严格把守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的三条红线,充分提高皖北地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3)培育现代农业主体。制定并实施对龙头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有关税负减免等优惠政策,保证现代农业主体有足够的资金进行低碳农业的研发。针对皖北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不断开发研究并逐一解决,借鉴其他省份的经验,为皖北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做好服务工作,加强指导监督,推进皖北地区农民合作社的长期稳定发展。

3.开发精品农业

精品农业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农业体系,是运用先进的科技提升传统农业,其生产出的产品必须是精品,从而区别与一般农业。精品农业具有高品质、高科技和高附加值,并同时具备高市场竞争力、高价格、高收益的特点。皖北地区开发精品农业时需要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1)发展规模经营。精品农业对基础设施要求较高,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并进行标准化生产,传统的家庭承包由于其经营规模较小,生产、加工和销售三个环节相互脱离,组织化程度较低,因此无法使得农业生产达到相应的规模和层次,可以采取龙头企业与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家庭生产的方式进行生产,以推动农业生产经销的标准化和规模化。(2)充分利用地理条件,实现农产品区域差异。充分利用皖北地区各市的优势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开发每个城市不同的特色农业。重点推进皖北地区优质小麦、水稻、棉花、油料等基地建设,特色地区可以发展特色农业,如可以对砀山酥梨、怀远石榴、涡阳苔干、萧县葡萄等传统品牌的规模化生产和质量做进一步的提升。(3)加强农业科技的投入和农业设施的建设。着力构建精品农业发展的创新体系,加快农业科技的推进,大力实施种子种苗工程,积极引进选育特色优良品种,提升各类农产品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和育苗中心,并同时优化精品农业发展的环境条件,进一步对农业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大力推进设施栽培和设施养殖,加快发展大棚设施、节水灌溉技术,农产品贮藏保鲜等设施,建成一批设施水平较高、抗灾避难的现代化设施农业基地。

4.创建区域性农业创新基地

在皖北地区大面积加快区域性农业创新基地的创建,以此带动重点领域的技术研发,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以便提高农技服务功能。在基地创建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围绕皖北地区的优势农业行业的关键技术研发、新农产品开发、新农技应用等方面,建立起省级以上的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做好宣传工作,大力吸引国内外农业优势企业在本区域内进行投融资,设立研发中心。在部分外部条件成熟、种养殖集中的地方,尝试建立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农业技术研发基地,依靠研发基地的研究创新成果和示范园区应用推广,带动周围农业产业的发展,并且辐射周边,以期建立起农业行业的龙头企业,确保相关研发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确保创新基地资金和人才的匹配。

参考文献:

[1]安徽统计局.安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11.

[2]牛若峰.农业经济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1998(2).

[3]陈祥生.中国农村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7).

[4]唐思航,韩晓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J].北京社会科学,2010(2).

以上是小编通过网络搜集整理关于农业现代化研究(精选5篇)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本文共字)

菁英职教网文章归档 教育资讯 留学攻略 七品教育网站地图xml
277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