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调查(精选5篇)

| 婕音

推荐文章

菁英职教网 培训啦 留求艺

现状调查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用水;调查;分析;辽宁营口

中图分类号TV21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2-0270-02

1资料收集与典型调查

1.1农业、典型灌区节水、用水量现状调查

营口地区共有2个灌区,即营口灌区(大型)和大清河灌区(中型)。营口灌区建于1942年,位于大辽河下游的感潮河段,利用太子河、浑河下泄到大辽河的水量进行灌溉。由于建造初期未进行整体规划,建设标准不高,营口灌区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渠系建筑物不配套;渠道渗漏输水严重,渠系水有效利用系数偏低;骨干工程标准低;工程老化、设备陈旧、坏损严重等。灌区总面积912.47 km2,共涉及14个乡场镇、37.35万人(农业人口32.31万人,农业劳动力人口10.8万人),耕地面积5.14万hm2,设计灌溉面积4.49万hm2,有效灌溉面积4.49万hm2,实际灌溉面积3.76万hm2 [1]。

大清河灌区建于1943年,位于大清河中下游,利用石门水库放水灌溉。干渠工程始建标准低,质量差,现已出现多处滑坡、坍塌、渗漏;渠系水利用系数低,水资源浪费严重;现有桥、涵、闸、站等水利工程均出现不同程度断裂、塌陷,虽然对部分工程陆续进行加固维修,但安全隐患依然存在。灌区土地总面积519.3 km2,共涉及7个乡场镇及办事处、17.93万人(农业劳动力人口6.7万人),耕地面积1.30万hm2,原设计灌溉面积0.67万hm2(水田0.47万hm2,旱田0.20万hm2)。分别于2004年11月、2005年10月完成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的可研、初设,改造后设计灌溉面积0.73万hm2,未来5~10年将陆续采取各类节水措施,提高用水效率[2]。

由表1可知,截至2005年底,营口地区节水灌溉面积为1.212万hm2,有效灌溉面积为7.587万hm2,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16.0%。

大清河灌区未实施节水工程,统计结果表明,灌区现状旱田经济作物灌溉净定额平均为3 750 m3/hm2,灌溉毛定额为4 950 m3/hm2,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76;水田净定额平均为8 250 m3/hm2,灌溉毛定额为17 175 m3/hm2,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48。

营口灌区以水田为主,辅以旱田经济作物(麦田、菜田、果树等),实施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后,2005年水田平均定额由15 750 m3/hm2降到14 340 m3/hm2,灌溉净定额由8 505 m3/hm2降到8 250 m3/hm2,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540提高到0.575,田间水利用系数0.95,渠系水利用系数0.60。麦田、菜田、果树等旱田经济作物以井灌为主,净定额平均为4 500 m3/hm2,灌溉毛定额为6 600 m3/hm2,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68。营口地区现状农业用水调查成果见表2。

1.2生活用水调查

生活用水分居民住宅用水和城镇公共用水两大类,其中居民住宅用水包括城镇用水和农村用水。在水源及供水设施能力基本满足城镇用水需求的情况下,城镇生活用水情况由以下因素综合决定:用水习惯、气候条件、经济状况和水费给付办法、城镇性质和规模、房屋卫生设施及用水设备的完善程度、节水意识和节水水平[3]。营口地区由于不同行政区的经济等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其生活用水定额、生活用水量也都有不同,现状年生活用水调查成果见表3。

1.3工业用水调查

工业用水量根据行业区分进行调查,分项单独统计以下几个行业的用水量:纺织业、造纸业、冶金业、石油化工高用水工业、一般用水工业和火(核)电行业。冶金、石化、造纸、纺织及制造装备业等在营口地区属于规模以上工业,其中一般用水工业有制造装备业,高用水工业有冶金业、石化业、造纸业、纺织业[4]。由于制造装备业的产值只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7%,所以从用水加权的角度分析,营口地区工业用水调查以规模以上、规模以下为统计口径与原则上的分行业统计比较接近,营口地区现状工业用水调查成果见表4。

2现状用水定额及用水效率指标分析

2.1生活用水定额

营口地区不同行政区现状生活用水定额、管网漏失率统计见表5。

2.2工业用水定额

营口地区不同行政区现状工业用水定额、重复利用率统计见表6。

2.3建筑业、服务业用水定额

营口地区不同行政区建筑业、服务业现状用水定额统计见表7。

2.4农业用水定额

营口地区农业灌溉不同作物现状灌溉定额统计见表8,林牧渔业现状综合用水定额统计见表9。

3参考文献

[1] 杨大卓.营口现状用水调查与用水水平分析[C]//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2011(第五届)水业高级技术论坛论文集,北京:[出版者不详],2011.

[2] 林兰兰,张成哲.营口地区现状用水与节水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0(7):299-300.

现状调查范文第2篇

一、农村住户调查概论

(一)农村住户调查的含义与意义

农村住户调查是统计调查的一个方面,是农村统计调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农村家庭为调查对象,以其家庭的生产、收入、消费、积累为主要内容的一项综合的社会经济调查。

农村住户调查的目的是通过对农村居民家庭各种来源的收入和各种项目的支出资料的收集,来反映农村居民物质和文化生活、农村社区、农村产业结构及农村经济等变化情况,第一手原始收支台帐资料在监测农村贫困状况、农村小康实现建设及农业现代化进程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为各级党政领导研究农村经济问题,制定农村经济政策,指导农村经济工作,编制国民经济计划提供依据提供了翔实的基础依据。

(二)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来源

农村住户调查涉及的范围很广,内容十分丰富,包括生产、生活、消费、交换等诸多环节,它的资料来源主要是依赖我们抽中记帐户所登记的现金收支帐和实物收支帐以及对记帐户进行的一次性访问调查,即俗称的“两帐一表”。现金帐天天记,实行收付实现制;实物帐季度记,包括农畜产品、自产自消、家庭各种实物往来等;一次性调查表年末记,包括农村社区和农户家庭基本情况等。

(三)农民人均纯收入统计口径及其计算方法

农民人均纯收入包括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的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按人口平均的纯收入水平,反映的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农户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计算方法:

纯收入=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税费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赠送农村外部亲友支出

从公式可以看出,农民人均纯收入包括其日常生活消费支出和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了解到这一点就会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概念有一个更新的认识。

二、全区农村住户调查网点现状

农村住户调查属于典型的抽样调查,网点代表性的高低是影响农民人均纯收入数据质量的关键。因此,选好、巩固好、维护好农村住户调查网点就显得十分重要。目前,我区农村住户调查网点的现状主要表现:

(一)网点代表性一般。

1、从地域看住户调查网点代表性

我区被省局抽中6镇作为调查点,抽中率达86%,分别分布在塔山镇耿集村、汴塘镇汴东村、*镇泉东村、江庄镇大路村、大吴镇湖里村、青山泉镇姚庄村,共拥有耕地286.5亩。其中:可以开展农田水利灌溉的仅耿集、湖里两村计67.6亩,占抽中点全部耕地的23.6%。整体农业基础较为脆弱,基本体现了我区农业生产布局的现状。

2、从抽中户数和人口规模看住户调查网点代表性

据住户调查基础资料提供:我区农村住户调查网点中常记帐户总计60户,常住人口245人,其所在全区农村总户数和农村人口中的比重分别为0.06%和0.07%,其中整半劳动力194人,在校学生56人,扣除在校生实际有条件从业劳动力仅155人,劳养比为1:1.58。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以初中文化水平居多,占105人,占从业劳动力比例为68%。虽然抽样调查理论上符合省调查方案要求,但是实际上这一比重明显有些偏低,代表性不强。详见表一:

3、从收入渠道看住户调查网点的代表性

从工资性渠道获得收入的就业人口为87人,其中本地从业52人,外出从业35人,从业多在制造、建筑、三产服务和煤矿采掘等领域,工种苦脏累,待遇相对较低,但是相对于家庭经营其收入相对稳定。

从近年农民纯收入内部构成看,一是工资性收入对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呈逐年持续稳定加重态势。2007年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是55.3%,这说明我区近年大力实行招商引资工业兴区社会成效显著,为我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提供了广阔的就业领域;二是通过政府部门对外出就业的宣传引导和培训,我区外出务工也逐年增多,住户调查网点中外出从业人员占其总人口比重为14.3%,劳动部门资料显示07年我区农村外出从业人员达6.0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16.8%,二者比重悬殊不大,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农村家庭经营属于小生产单位,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增收能力不强,再加上由于自身小农生产上的局限,对技术和市场信息把握不准,碰上自然灾害和市场突变,自身规避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欠佳,经营上的季节性、随意性和风险波动性的因素较大。因此,相对于外出务工收入此块为农增收力度薄弱。扣除家庭常规种植,我区住户调查网点中自营性家庭经营19户,其中加工业5户,运输业3户,批零贸易业5户,养殖业6户,占全体抽中户32%,所占比例不是太低,但普遍存在经营规模小、小型家庭作坊式加工业多,增加值不高等情况,与我区农民家庭经营现状相符合。

(二)网点记帐业务相对成熟

我区此轮调查网点在05年开始记帐,至今已经将近4年,有些网点在区划前就有过记帐经历,对此项调查工作应该不陌生,但是由于受记帐任务琐碎和记帐补贴低的影响,记帐户存在消极应付心理,不重视,不愿记帐,少记、漏记现象经常发生,直接影响住户调查数据质量。

三、存在的问题

(一)调查规模偏小。我区农调样本户仅60户,其他县(市)100户,在小规模样本里偶然因素影响较大。一是农村居民家庭经营以及从业存在的季节性、随意性因素和生活消费上像住房、医疗消费等存在的很大偶然性因素,容易造成个别指标有时忽高忽低;二是调查样本户中除去种植业,60户的家庭经营内容有所不同,有些客观原因引起的中途换户,造成农村居民家庭生产的收入、支出数据难以连续,影响抽样调查的代表性。

(二)宣传培训不够。目前,社会上对“统计”知之甚少,不看重统计工作以及统计从业人员,群众对农民人均纯收入概念及其统计口径不了解,主观上认识不够,往往认为“纯收入”就是纯而又纯的收入,是年末“盘点”存进银行的收入。每年的记帐培训只是到村级辅助调查员,对记帐户没有列入年培训计划。

(三)经费缺乏。我区记帐户每月记帐补贴仅10元,辅调员50元,相对周边县偏低。记帐工作繁琐,记帐补贴待遇低,很难调动其记帐积极性,记帐户配合程度差,辅调员工作不积极,记帐质量缺乏有效保证。

四、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对住户调查的宣传培训力度

让“统计”二字深入人心,扩大群众重视意识。首先,必须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让全社会重视统计,让群众了解统计;其次,业务培训继续向基层记帐户推进,只有具体涉及统计调查的相关单位自身熟知统计调查业务,才能更好的从源头上把握统计调查数据质量。三是各级政府应适当提高统计从业人员待遇,从政治上、生活上关心他们,进一步增强其工作积极性。

(二)加强对调查数据进行科学合理评估

调查是一项基础性工作。调查上来的数据的真实性,必须正确对待,不能遮掩回避。全区60户的调查规模,难免由于农村居民经营和从业上存在的随意性和部分生活消费上很大的偶然性,造成数据时高时低,影响指标代表性,再加上外出从业人群收支少记、漏记、难记等因素。因此,针对调查汇总数据进行符合事实的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估是目前统计调查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三)增强同记帐户感情交流

农村住户调查需要同调查户的感情交流,这是农村住户调查工作特殊性的必然要求。在老百姓身边,只要你俯下身子,实实在在的去宣传和工作,朴实的农民朋友会给你深情的回报。

现状调查范文第3篇

1.1研究对象

以道县几所普通中学的体育教学现状为研究对象,共调查学生200人。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学术论文30余篇,并对学校现有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为文章准备第一手可靠资料。

1.2.2问卷调查法

在几所中学的初中生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3份,回收率96.5%,其中有效问卷183分,有效率为91.5%。

1.2.3专家访谈法

就道县的几所中学教学体育教学现状的基本情况,向地区教育部门的工作人员和体育工作的老前辈和体育教学专家进行实地访谈调查。

2 道县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2.1中学体育师资情况调查

从体育教师的结构层次来看,体育教师的男、女的比例不合理,男教师结构比例占90%多,女教师占不到10%。这种男女比例失调的现象势必对体育教学存在一定的影响,尤其是体育设施和教学条件相对落后的地方和学校,女体育教师不愿意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甚至有的学校不愿意招聘女老师从事体育教学。而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在体育师资的培养方面,许多体育院校和学校设置女生的招生比例低,从而进一步限制了女老师的队伍的发展。体育教师的年龄趋近老龄化,调查发现,学校体育教师的年龄60%以上都在40岁以上,3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的比例最低。这种年龄结构的不合理性,往往导致在体育教学中缺乏体育教学的新理念和教学创新。如果学校注重新鲜血液的注入,一方面可以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层次;另一方面又能促进体育教学知识的创新和全新理念的开展。

2.2体育教学硬件设施水平的调查

由于道县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还不能够很好地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在现有的条件下,要尽可能提供较好的物质基础。从调查中发现,主要由于体育经费预算不足,使场地器材严重匮乏,九年义务教育难以顺利推行实施,虽然一部分学校添置了部分体育器材,但仍然不能够满足学校体育教学及课外体育活动需要。而且更多的是为了应付检查的一种摆设,真正能用在体育课堂的器材少之又少。经费不足的同时学校体育设施不能得到补充,破损器材不能及时维修,给学校体育教学及课外体育活动留下严重的事故隐患,导致一些农村小学频频出现意外事故。体育器材管理不善,一些学校常用的体育器材残缺不全,仅有的器械长期束之高阁,闲置不用,造成闲置或破损。

2.3体育教师教学考评和体育科研能力

从调查中发现,一些中学的体育教师基本不备课,上课的内容就是根据课时的安排,在课堂上随机安排一些活动内容或者就让学生自由活动。通过对几位不同学校的体育教师访谈发现,教师对自己教学的自我评价结果显示,大多数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水平是能够执行好教学任务和计划安排,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欠缺条理性和计划性。有的甚至认为体育教学就是采用“放羊式”教学,反正学校对于体育教师的考评不是严格,定期适当补充一些材料和备课比较就可以。自体育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由于信息资源不畅通等原因,使广大体育教师不能很好地理解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内涵,没有真正明白新课程标准对其角色转换提出的需要,更多处于被动改革的地位,缺乏主动发展、积极探索的精神。同时,由于经济的落后,学校的经费投入到体育教师的科研工作中较少,少量的经费只能维持学校一些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许多体育教师对于外界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接触较少,很难发掘他们的科研能力。

2.4中学生对体育课教学的评价

在访谈和调查中发现,学生对体育课教学目标认识不明确,多数人认为体育就是愉悦身心的课程,而往往不能认识到体育教学的目的和实际价值。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喜欢上体育课有有这样一个趋势,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以及年级的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喜好程度在不同程度地下降。归结原因可以得知,学生的这种心理变化主要受到以下多种因素的影响:体育教学内容缺乏变化,活动项目单一;体育活动场所相对较小,能活动的空间不够;体育设施陈旧,且很难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体育教师上课缺乏激情,课堂气氛沉闷,体育教师的组织效果差等。

现状调查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现状调查;教学质量;南昌大学附属中学

0 引言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着阳关体育政策的推行、校园足球的广泛开展,学校体育在一些地方开展的如火如荼。体育也伴随着政策的推行,学校教育的地位也在相应的提升。然而,在功利性教育的环境下,应试教育,即升学仍然是我国大多数中小学的指挥棒,这在一定程度势必会影响学校体育的开展。这是因为体育是“副课”,且在学校教育的地位仍然处于局部徘徊的窘迫局面。那么学校体育教学的必定无法得到保证,而体育教学质量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本文选取南昌大学附属中学为研究对象。以点带面,发现该校存在的相关问题并进行有对性的提出对策和建议,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南昌大学附属中学高中年级7名体育教师和300名在校学生。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与本研究相关的最新资料、期刊与相关的文献资料数篇做相关比较研究。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发放了问卷共计307份。其中教师问卷7份,回收7份;学生问卷300份,回收292份,有效问卷292份。

1.2.3 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

结合教师问卷对南昌大学附属中学的教师进行面谈访问,了解并掌握该校体育教学等情况。利用Excel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师资现状分析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和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培养体魄健壮的建设者和青年人健美的设计师,体育事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体育队伍的数量及其素质。在调查的7名体育教师中从性别结构看,该校女体育教师仅有2人,占总体体育教师的28.5%,所有教师都为本科体育专业,年龄在20-29岁的教师有3人,占42.8%;30-39岁有6人,占85.7%。可见南大附中体育教师主要以中、青年为主,年龄结构较为合理(见表1)。

根据调查发现:该校体育教师中田径专业有4人,篮球专业、足球专业、武术专业各1人,可见该校体育教师专业主要以田径和篮球为主。体育教师与学生的平均比例为1:410,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一个体育教师应完成7个自然班的工作量,与学生的比例为1:300[1],该校体育教师与学生的比例远远超过规定。由此可见,南大附中的体育教师学历及年龄呈平稳现象,但是体育教师人数偏少,男女比例、教师专业分布也不均匀,每位教师授课班级达7个之多,教师负担偏重。

2.2 体育场地器材现状分析

场地器材是体育教学的物质设备与条件保障,器材的齐全对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发展身体素质、培养运动兴趣、开展体育课程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通过对南大附中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该校的场地器材数量不足以满足教学需求。另外,该校园内只有一块田径场,且场地损坏程度很大;篮球场地只有4块,其中两块建立在田径场内;篮球、足球等体育器材也较少。说明该校场地器材不足,不能满足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需要,制约了体育课程的发展(见表2)。

2.3 体育课教学现状分析

2.3.1 体育教学大纲情况

体育教学大纲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或相关部门制定的体育教学指导性文件[2]。据调查,南大附中的教学大纲是由学校自行编订的。在调查的7位体育教师中,只有4位教师能完全依照本校制定的教学大纲实施,而其他3位教师偶尔或完全不实施。

2.3.2 体育课的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内容是体育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学内容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表6我们可以看到南大附中教学内容都为传统的体育项目,其中高中三个年级主要以田径、篮球、羽毛球为主,分别占总体的17.8%、21.4%和15.7%,教学活动都为球类性运动,内容单板陈旧,不能满足该年龄阶段身体健康发展的需要,未能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

2.4 课外体育活动组织现状分析

2.4.1 课外活动组织现状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和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3],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反映了学校对体育的重视程度,通过对该校体育活动组织情况调查发现,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频率和投入时间是调查学生是否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指标,由表4统计的结果得出:一周有5次以上课外体育锻炼的人数为10.0%;一周有3-4次课外体育锻炼的人数为9.6%;一周有1-2次课外体育锻炼的人数在46.2%,从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人数为34.2%,且大部分为女生。从总体情况来看,该学校学生难以保证每天一小时的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学生体育参与量少,未能达到“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体育师资力量不足影响教学质量

南大附中在校高中学生有近5000人,但体育教师7人,教师的年龄结构在20-39岁之间,且都为本科体育专业教师,教师总体人数偏少,特别是女教师更少。

3.1.2 体育经费的缺乏限制体育活动的开展

体育经费是开展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体育教学的特点要求体育课程必须具备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体育器材,一个学校体育工作的水平高低和体育教学质量与该校的体育物质条件有着直接的关系。事实证明:南大附中现有的场地器材满足不了该校体育活动开展的需要,但是碍于体育器材不足。

3.1.3 教学内容单一影响学生学习兴趣

南大附中对体育课程监督力量不够,部分教师没有根据教案和教学进度进行授课,教师上课随意性大;受场地限制,该校在雨天几乎不上体育课,也没有室内的体育理论课,下雨天体育课改为自习或者其他课程,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也无形中树立了“体育无用论”的理念。

3.2 建议

3.2.1 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高水平的教师造就高质量的教育,体育事业的成败取决于教师队伍及其素质,南大附中改变体育课程现状,应定期组织体育教师进行培训、进修;鼓励体育教师创新教学模式,招收其他项目体育教师,增加女体育教师,使学校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得到保障,进而有效地提高学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水平。

3.2.2 加大对体育经费的投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体育器材和设施是体育课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物质条件,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筹备资金,加大对学校体育设施的投资力度,添加和改善体育设施、运动器材,让学生锻炼有地方去、有器材用。另外,学校应该充分利用校内的商店、食堂等一些在校的盈利性组织,要求对本校的体育活动和体育赛事提供一些赞助,进而可以减轻学校的财政负担。

3.2.3 加强体育课程监督及改革教学模式

学校要严格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并要求主管领导加大对体育课程教学实施的监督力度,并且积极实施学校体育事故问责制度。另外,要提高体育教师待遇,调动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模式,开设新型的、深受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促使学校体育课程有声有色的开展起来。

【参考文献】

[1]杨飞,刘海元.阳光体育运动理论实践解读[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6):42~45.

现状调查范文第5篇

关键词:昆明调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传承

昆明调泛指昆明地区的汉族山歌、小调,民间有调子、民歌等多种称谓。主要流行于昆明市区及呈贡、晋宁等滇池周围的汉族地区,昆明周边部份少数民族中亦有传唱。

时代变迁使昆明调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出,它不再是这一地区人们生活中的“主流文化”,甚至很多年轻人从未听过昆明调,更不知何谓昆明调。被现代文明重重包围下的昆明调因其自身的文化特征而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和艺术性。2006年昆明调被列入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此政府行为的主导之下,昆明调被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成为昆明百姓文化生活中的又一元素,重新发挥着它的当代文化价值,使昆明地区成为这一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

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传承人承载着不容忽视的历时的和现实使命,因此对传承人的研究则被纳入“非遗”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昆明调作为省级“非遗”项目,对其传承人的研究亦是这一项目的重要环节。

一、传承人的基本情况

在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和制度下,一批批杰出的地方文化持有者被挑选出来,以命名、资助,甚至立法等方式确立他的文化地位、文化责任,以保证他的文化传承实践,是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的一项重要举措。

昆明调现有传承人7人,其中省级传承人2人,市级传承人2人,区县级及其他传承人3人。目前,就传承人结构而言,男女性别比例较为均衡,而年龄结构则严重偏大。在7个传承人中60岁以上者就有6人,而他们的平均年龄则为56.2岁。

这些传承人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基本为初中或小学文化程度;在经济收方面,除政府的一定补贴外他们均无固定收入。

二、传承人的传承现状

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不是止于静态的标本展示,更重要的是作为文化的传承延续,这便需要传承人积极主动有意识而为之。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理论到实践的具体枢纽和中介,决定了他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就昆明调而言,其传承方式具体有如下几种方式与途径:

(一)以师带徒,师徒传承

“以师带徒,师徒传承”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最古老和最直接的传承方式,昆明调也不例外,其主要传承方式仍以以师带徒,师徒传承为主。在师徒传承的过程中师傅和徒弟的数量没有限定,演唱经验丰富,技艺高超的艺人都可以带徒弟。如传承人许绍光就有很多自己的徒弟,而徒弟拜师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模仿许绍光的唱腔,亲自拜访老师后再收徒。二是由地方选拨后参加由许绍光等老师担任评委的比赛,由许绍光亲自挑选后收徒。

(二)充分利用现代传媒进行传承

由传承人通过政府或私人发行的音频或视频资料购入于感兴趣的人群,对音频或视频资料进行模唱,从而进行一定范围的传承。如:在广场跳广场舞时播放音源;民间百姓小型文艺活动进行模唱,地方卫视广播播放,也达到一定效果。如:云南电视台娱乐频道《甩山歌》栏目,《我是山歌手》栏目

(三)以比赛的方式传承

由传承人担任评委的政府相关比赛也能达到一定的传承目的。如云南卫视的栏目《俏花灯》,由传承人许绍光长期担任该栏目的演员及比赛评委。该栏目不仅仅是一个展示花灯艺术表演和剧情的栏目,而是集花灯原创节目、经典名段、群众参与、艺术教学和名艺人专访、写真于一体的综合专业性栏目,从戏剧性、观赏性、参与性、艺术探讨和名人效应等各个不同角度,满足了不同年龄、不同花灯素养层次的观众的需求,使熟悉花灯艺术的老观众、初涉花灯艺术的新观众、乃至没有明确目的的过路观众,都能各有所得。2008年,8月12日,在文庙举行的云南省首届“俏花灯”灯迷演唱大赛昆明分赛区初赛的赛场上,就出现了很多年轻人的身影。这些年轻人的参赛使得昆明分赛区的整个赛场充满着朝气,充满着活力。通过此类比赛,电视节目的播出,让昆明调的传承在年轻群体中起了不容小觑的影响力度。

三、传承中的困境及思考

如前文所言,当代人、特别是年轻人大多被流行音乐所吸引,他们既不了解也不愿了解昆明调这一传统音乐文化。因此,当下人们对昆明调的关注度明显不足,更谈不上传播。昆明调传播的受众对象往往仅限于老年群体,传播年龄断层是昆明调传承的另一大问题。从传承人年龄分布来看,传承人年龄基本都处于35岁以上,有传承人也表示自己的儿辈、孙辈确实也对昆明调不感兴趣了。大多数年轻人认为昆明调就是老年人茶余饭后在广场上休闲娱乐的方式,甚至有部分家长认为昆明调的歌词过于露骨,不适于分享给青少年。昆明调的观看方式仅在网站和地方卫视和艺人巡演能看到,但是网站上传播的昆明调影视相关资源,看上去就非常有历史感,画质基本不清晰,相关正规音源极少。如果想通过购买正规音源,影像资料确实还是存在一定大的难度,网站点阅,购买正规音源、影像资料的主要消费人群力度还是更加倾向于中青年群体。对于关注昆明调的主力军中老年群体来说,仅有昆明调传承人巡演和地方卫视节目的播出这样有效的传播途径。

昆明调既然存在,那么就必然有它的价值。

很多调子是非常优美动人的,传承人在传承过程中能否根据相应场合对歌词做相应的调整。另外政府可以出资请专业团队拍摄把经典昆明调剧目进行翻拍,重新制作影视资源和音源,提高视频和音频的清晰度。封面的制作在保留传统经典昆明调元素同时可以加入时下潮流元素,吸引年轻人的目光,增加年轻人对昆明调音频视频的购买欲。

在拍摄影视剧作品或影视原声带的创作可以加入昆明调元素并让传承人演唱。如2015年上映电影《万万没想到》的片尾曲《大王叫我来巡山》。“大王叫我来巡山 小心提防那孙悟空…”这是大家所熟知的一个在86年经典影视剧《西游记》的小妖演唱的一首小曲儿,歌手赵英俊用了这个典故创作了一首歌曲《大王叫我来巡山》,电影版的演唱者是近期真人秀大受欢迎著名影视剧演员贾乃亮和女儿甜馨,甜馨是对孙悟空痴迷的代表人物,加之《万万没想到》恰好是和西游记相关题材的电影,导演叫兽易小星表示这首合家欢的歌曲特别适合他们父女,歌曲一经播出加之电影效应得到了不凡的反响。如果能根据昆明调的典故和背景创作出相应歌曲,由传承人或具有明星效应的人演唱,应该对于昆明调的传承和宣传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四、结语

“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静态的物的传承保护转向活态的文化保护的认识转变,传承人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承载者和传递者,以其文化主体的身份不仅保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和自身文化特质等基本属性,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中以提升自身文化自觉意识,构建具体传承通道等作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属性及传承人意义》普文芳、魏美仙 载于2014年 (4):119-122期《学术探索》文)

熊云老师在《彝族舞蹈“擦大钹”传承人调查研究》一文里也有类似的观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别就在于它是活态的文化,它是以无形的、活态的方式存在于民间,它依靠人的口传心授而世代相传。而使这种活态文化得以存在和延续的就是传承人。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体现了重要的价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上承下传的主体,没有传承人,也就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对此,许多专家学者都有过论述,如非遗研究的著名学者刘锡诚就曾经说过:“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他们以超人的才智、灵性,贮存着、掌握着、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类别的文化传统和精湛技艺,他们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的宝库,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接力赛’中处在当代起跑点上的‘执棒者’和代表人物。” (《彝族舞蹈“擦大钹”传承人调查研究》熊云 载于2013年32(3):40-44期《保山学院学报》文)

昆明调的传承与传承人也密不可分,传承人在昆明调表演艺术传承过程中扮演着传承者、创新者及培育者的多重重要身份。值得注意的是相关机构和政府也深刻认识到传承人的这一不可替代的传承价值,并在可能的前提下给予其以适当的经济补贴,这使得传承人意识到其存在的价值所在,使其传承从不自觉行为转变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意识。而他们的这种自觉地传承行为对于非遗传承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普文芳、魏美仙.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属性及传承人意义[J]. 学术探索,2014,(4):119-122.

[2] 熊云. 彝族舞蹈“擦大钹”传承人调查研究[J]. 保山学院学报,2013,32 (3):40-44.

本文现状调查(精选5篇)就介绍到这里,学习没有捷径,能力增强自信,乐观有益人生!(来源:360范文网 http://www.360fanwen.com)文章共字

菁英职教网文章归档 教育资讯 留学攻略 七品教育网站地图xml
324521